收藏 分享(赏)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9228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3.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82页
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核心专题探究2-13 .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82页
亲,该文档总共8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三 生态环境建设 考情规律分析 年份题型考查角度命题分析20172016卷2015 2017命题规律: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最近三年都有涉及,全国、卷涉及较少,全国卷考查较多。命题内容主要集中在区域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原因、影响及措施方面2016 综合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考查植被破坏的原因及对策综合河套平原地区图,农业发展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措施卷2015 选择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基塘农业改变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命题预测:2018年高考对该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结合世界或者我国某区域的具体生态环境问题为背景,考查该生态环境的产生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或者结合某区域治理生态环境问题的工程措施,

2、进行考查该措施的主要作用。可以选择题或者综合题的形式出现2017卷2016 专题网络构建 主题深度探究 考向一 荒漠化问题 1.自然原因:基本条件干;动力条件风;物质条件沙和气候异常成因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不注意环保荒漠化治理合理利用资源,构筑防御体系,协调农、林、地之间矛盾,控制人口增长(2017河北唐山模拟)灌丛荒漠往往呈带状分布于山麓地带和绿洲边缘。灌丛植物能够阻挡风沙,并将之固定在周边形成灌丛沙滩;但干旱加剧或者地下水位下降时,灌丛植物根系无法再获取水分就会死亡,最终形成流动沙丘。下面图1示意某区植物分布,图2为灌丛沙堆景观。简述绿洲边缘的灌丛沙堆

3、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对绿洲的影响,并提出灌丛荒漠生态保护措施。【解题流程】(1)从文字材料获取信息:早期灌丛沙堆的主要作用是固沙,在一定程度上对绿洲具有保护作用。灌丛死亡,则造成早期固定的沙成为沙源,为沙漠化提供物质基础,威胁绿洲。保护植被,减少植被破坏;或者合理用水资源,保证植被用水;或者固定沙丘,就可以减少灌丛荒漠的影响。(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自我解答】影响:灌丛沙堆早期具有固沙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绿洲;但如果灌丛死亡,则其早期固定的沙成为沙源,为沙漠化提供物质基础,威胁绿洲。措施:保护山地植被,增强水分供养;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生态需水;禁止采伐灌木;采用草方格固定大型灌丛沙堆。风

4、沙类问题分析思路1.沙源干旱地区广布的沙漠;沙漠化的土地;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冬春季节裸露的耕地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河漫滩、冲积扇或三角洲退水后或枯水期的河滩、湖滩、海滩风力大的原因(1)该地所处区域的大气环流(风带或季风)或距离冬季风源地远近(2)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常会加强风力的地形:平坦的地形,如广阔的平原,没有阻挡山地中的峡谷或河谷(峡谷或河谷与风向一致,形成狭管效应)面积广大湖泊或海域2.动力条件地表状况(1)气候干旱,降水少,地表干燥(2)植被稀少,缺乏植被保护3.危害(1)风力侵蚀作用(摧毁)(2)风力堆积作用(填埋)(3)风沙活动时(即风对沙的搬运过程)导致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安全

5、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阻沙生物措施:建设防护林或绿洲外缘的“草灌乔”模式注意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状况选择合适的措施,即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例如青藏高原区域干旱,只可采取工程措施工程措施:高立式挡风墙生物措施:恢复自然植被4.防治措施固沙工程措施:草方格沙障、石方格沙障沙障法一方面削减风力,另一方面可以截留水分盐碱化类问题分析思路实质地下水位上升,或者海水倒灌,盐分进入到土壤;后随着蒸发,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地区过程措施危害气候干旱、半干旱地区(西北内陆地区)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导致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上升;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或只灌不排

6、),破坏植被,地表裸露,蒸发量增大,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分浸入土壤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半湿润地区)(1)自然原因:地形: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小,蒸发强烈,地下水位高;旱涝灾害频繁;冬春季节多大风;(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只灌不排V(3)水盐运动规律: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土壤夏季盐度降低,春秋升高,冬季相对稳定;(4)黄河下游区域盐碱化严重地上河,河流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位高思路:控制水盐运动灌:引淡淋盐排:井灌井排;修建排水渠、排水沟蒸:地膜覆盖、植树造林阻:土壤层以下铺设地膜,防止地下水位上升吸:种植耐盐碱作物(碱蓬)滨海地区海水倒灌、人工养殖或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

7、浸泡土地,导致土壤盐分升高修建河口大坝(水闸)、拦海大堤、沿海防护林土壤含盐量太高,导致土壤肥力退化,农作物低产或不生长(2017广西桂林模拟)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读甘肃省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埋深变化,完成13题。1“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位于距县城()A020 km B2040 kmC4060 km D6080 km2“生态裂谷”地带()A植被覆盖率较高B风力侵蚀作用较弱C地下水流向荒漠区D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3有利于绿洲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在荒漠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B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

8、C在交错带禁止开采地下水D合理分配流域内水资源答案 1.A 2.D 3.D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图中020 km处地下水水位明显变深,是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最易形成“生态裂谷”。第2题,据图分析,“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首先是地下水水位下降,所以附近交错带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自然植被被破坏;生态环境退化,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第3题,“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会增加对水资源的消耗;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荒漠区发展灌溉农业,易造成荒漠化和盐碱化。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如图为某

9、岛屿西部地区土地沙化分布示意图,该区域沿海地带海拔在1.26米之间,本区常年大风,每年58月吹偏南风,9次年4月盛行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4.6 m/s,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在30天以上。该地区的农业生产、铁路和高速公路受风沙天气影响较为严重,风沙天气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发展。(1)指出图示岛屿西部沿岸地表沙物质的主要来源。_(2)分析图示岛屿西部沿岸土地沙化的主要人为原因。_(3)简述图示地区土地沙化对当地交通造成的危害。_答案(1)地质时期地层中埋藏的残留古风成沙(古残留沙);河流从中上游携带的泥沙(河流输沙);近岸下层海水上涌携带来的海底泥沙(海水涌沙);地表岩石风化而形成的沙(风化成沙

10、)。(2)毁林开荒(砍伐海防林);过度放牧;开矿。(3)危害:沿海铁路和高速公路沙质路基松软,易造成路基塌陷;沿海地带地势较低,地表多沙,风起沙积易掩埋路基和路面;风起沙浮会损害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车辆设备磨损,缩短使用寿命;降低能见度,影响运行车辆行驶安全。考向二 水土流失问题 1.自然原因: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暴雨的冲刷、植被稀少成因2.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不合理耕作;不合理开矿水土流失治理压缩农业用地,挖掘水资源潜力,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提高土地生产率,建成高产农田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1)、(2

11、)题。(1)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C隔坡梯田D反坡梯田(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修筑难度小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解题流程】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自我解答】(1)_C_(2)_A_水土流失问题的分析思路(1)成因:自然因素: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基础条件,其主要类型及影响如下表所示:自然条件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气候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地形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地形坡度越大,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植被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

12、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径流的能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土壤与土质的疏密程度关系密切。土质越疏松,水土流失越强 人为因素: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主要有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开矿、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2)危害: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如下图所示:(3)措施:工程措施: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措施等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生物措施:采取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农业技术措施: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种、提高复种指数等。黄土

13、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法(1)塬地台地或较平坦的土地:生物措施:农田防护林网。工程措施:平整土地减缓地表径流,增加下渗,流水侵蚀减弱。(2)山坡地:生物措施:缓坡种植果树;陡坡植树种草(降水量大于400 mm,可以造林;大于200 mm可以种草)森林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方能起到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工程措施:缓坡开垦成梯田;也可以修建鱼鳞坑或蓄水池,减少流速,起到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3)沟谷:生物措施:沟顶植树造林。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建坝阻挡水流,泥沙淤积,形成肥沃土地;减少下游洪涝灾害发生;可以增加耕地面积,种植作物,缓解人地矛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云贵高原石漠化的分析思

14、路(1)分布:主要集中在云贵高原地区。(2)自然原因:地形崎岖,坡度陡;降水量大且集中;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土层薄。(3)人为原因: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如陡坡开垦);过度开垦与过度放牧。(4)防治措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生态移民。(2017山西晋中模拟)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水分和空气两者的组成比例随外界气候条件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读我国某地区不同演替阶段下的植物群落与特征变化图,完成5、6题。注:牛肝地发育在以红层软岩为主的区域,是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5在该地区植物群落演替的过程中,土壤特征发生的变化是()A土

15、壤厚度增大B土壤中空气含量减少C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增大D土壤肥力提高6导致植物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气候变异B地表形态的变化C土壤肥力变化D过度的农业活动答案 5.C 6.D解析 第5题,该地出现了牛肝地(红层荒漠),说明演化过程是由常绿阔叶林到荒漠的过程,因此土层厚度减小,土壤肥力降低;图示过程随着常绿阔叶林到牛肝地的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不断下降;而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则土壤中矿物质比重和空气含量增大了。第6题,这种演替过程,直接表现的是地表植被的破坏,最可能的原因是过度的农业活动。考向三 森林、生物多样性问题 森林的作用(1)经济效益:提供木材或其

16、他林产品,并且进行深加工等,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2)生态作用:地区生态作用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全球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地势起伏大的湿润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半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城市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滞尘沿海防止海风、海浪的侵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7、(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解题流程】(1)从文字材料获取信息:该地大熊猫生存环境的变化主要是由于不同时期人类活动导致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之前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区内进行森林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该地道路建设的要求是在不对野生动物栖息地造成破坏的前提下寻找途径。(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自我解答】(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栖息地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有所增加,碎片化

18、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省道以及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的恢复与扩展。(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修复因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森林的效益分析思路(1)经济效益:为家具厂、造纸厂提供原料;中药材;旅游业;建筑材料。(2)环境效益:调节气候(蒸腾作用强,空气中水汽充足,云量多,湿度大,气

19、候湿润,降水量多,降水季节变化小;气温年较差小)、美化环境、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截留雨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和地下径流)、保持水土(根系固持土壤,枯枝落叶吸附大气降水)、调节径流(雨季,下渗增强,地下水增多,雨季汇入河流的地表径流减少;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量增大,使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吸附大气的烟尘、吸收污染物质、释放出氧气)、繁衍物种、维持生物的多样性、防风固沙、(森林的垂直结构越复杂,越有利于降低风速)保护农田大自然的总调度室。(3)目前国外一些国家限制名贵木材出口,目的是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森林破坏的原因、危害分析思路(1)破坏的原因

20、:开辟农场或牧场;商业性伐木;毁林开荒,发展农业;修建公路、铁路、水利设施、开矿、城市建设;(2)破坏的危害:湿润、半湿润地区水土流失(过程:植被破坏后,截留大气降水减少,雨水下渗减少,导致地表径流增加,流水侵蚀加剧,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地荒漠化(过程:植被破坏后,土地裸露,土质疏松,导致蒸发量增大,水资源缺乏,风力侵蚀搬运作用加剧,导致沙漠扩张,沙质土地面积扩大。)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植被为生物尤其是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提供食物;植被破坏后,野生生物的栖息地破坏,活动空间缩小,食物生存空间缩小,食物量减少,因而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恶化,变得干旱植被破坏后,空气中的

21、水汽、云量减少,降水减少,降水变率增大,气温年较差变大。旱涝灾害加剧汛期,涵养水源减少,地表径流增加,易造成洪涝灾害;旱季,降水减少,蒸腾作用减弱,蒸发量增大,水资源缺乏导致旱灾发生。森林保护措施分析思路(1)建立自然保护区。(2)合理更新与采伐。(3)建立森林保护规章制度,加强森林资源监测、监督。(4)加强宣传,提高森林保护意识。(5)发展森林观光旅游等保护性开发利弊分析。利:森林景观独特,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发展观光旅游,可以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弊:增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大量的游客的出入,会导致植被的破坏和污染的产生;会

22、对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有大型野生动物的威胁。土壤肥力与森林植被的关系(1)收入:有机质的多少:森林植被枯枝落叶微生物分解(与气温有关系)腐殖质(腐殖质是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黑褐色,含有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些元素,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一般占有机质总量的5070%。)有机质土壤肥力增加;除腐殖质外,还包括没有分解的生物残体和人类施入土壤的有机肥料。(2)支出:吸收:植被生长吸收土壤的营养物质肥力下降。分解:有机质分解气温的高低。淋溶:降水的多少。(3)东北的黑土地: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寒冷漫长,有机质分解的慢;降水少,土壤养分

23、淋溶的少。热带雨林的红土地:虽然枯枝落叶较多,但水热条件好,植被生长快,吸收土壤养分较多;同时气温高,土壤有机质分解的快,降水较多,淋溶带走的养分较多,故土壤非常贫瘠。生物多样性(动植物的种类)分析思路主要从食物来源;生存空间;生存环境(气温和降水);天敌;与外界联系(封闭程度);人类活动影响等方面分析。斑块是景观格局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常用下列指数反映景观格局特点:斑块数量(NP)、斑块密度(PD)、最大斑块面积指数(LPI,最大斑块占景观面积的比例)、斑块形状指数(LSI,斑块形状越偏离正方形时值越大)。据此回答7、8题。表1 广东省19732013

24、年红树林景观指数变化NP斑块数量 PD斑块密度 LPI面积指数 LSI形状指数1973年4871.466.5369.221990年7836.933.8842.132000年6959.133.6638.452010年8648.985.342.262013年12277.323.4953.877下列对广东省红树林景观变化情况推测正确的是()A斑块形态总体趋于规则B景观趋于破碎化C最大斑块面积先减少后增加D景观总面积一直减少8下列因素对广东省红树林景观变化的影响程度最小的是()A生物入侵B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C林区捕捞和挖掘海产品D台风活动答案 7.B 8.D解析 第7题,由于斑块形状指数(LSI)由1

25、973年到2013年变小,说明斑块形状越偏离正方形,所以斑块形态不规则,A项错误;而最大斑块面积指数(LPI)由1973年到2000年减少,再到2010年增加,之后又减少,景观趋于破碎化,所以B项正确,C项错误。由于斑块数量和密度都在增加,景观面积是增加的,D项错误。第8题,由图看出红树林面积变小,生物入侵会影响红树林的生存,海平面上升会淹没红树林,林区捕捞和挖掘海产品会影响和破坏红树林,所以A、B、C三项都影响红树林的面积,而红树林可以抵御台风,所以对红树林景观变化的影响程度最小,因此选择D项。考向四 湿地问题 湿地的生态作用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资源宝库、生命摇篮、天然空调机、天然水库、“地球

26、之肾”、鸟类的乐园湿地减少成因1.自然原因:气候变化,使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逐渐消失;海岸侵蚀,使滩涂湿地不断消失2人为原因:人口压力:过度利用湿地动植物资源;大量围垦和开垦湿地,围湖造田;工业污水、城市生活废水及农田污水排放;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外来物种的干扰: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与道路建设等;围海造陆等导致滨海滩涂湿地的减少等湿地保护退田还湖、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健全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2107安徽省江淮十校模拟)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经是一个淡水湖,现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但随着

27、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下图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1)分析艾比湖湖水由淡变咸的原因。(2)分析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带来的影响。(3)从协调农业用水与艾比湖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提出建议。【解题流程】(1)从文字材料获取信息:题干中“随着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的信息,说明入湖水量减少,导致湖水变咸。当地农业用水在有利于艾比湖的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提出合理措施。(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自我解答】(1)艾比湖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少雨,蒸发

28、旺盛,导致湖水盐分不断累积;气候变化,使该地区气候趋向暖干化,蒸发量加大;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使入湖水量大大减少,导致对湖水的稀释作用减弱等。(2)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坏;蒸发量减少,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渔业资源减少,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湖底裸露面积不断增加,盐渍化和沙化加重,影响北疆地区的生态环境。(3)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灌溉技术;培育耐旱作物;合理分配水资源等。沼泽湿地形成原因(1)方法:收入:水的来源(降水、积雪、冰雪融水、冻土融化)。支出:地势状况、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2)举例:三江平原的沼泽地:

29、气候湿润,降水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青藏高原的湿地: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少;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底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长江中下游湿地: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湿地的生态作用(1)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2)河流流经湿地时,还会沉积泥沙和营养盐,导致河流入海口泥沙及营养盐减少,出现三角洲萎缩,鱼类资源减少。湿地破坏的原因(1)围湖造田、或者沼泽地排水开荒。(2)各种建设占用。(3)调水导致湿地补给减少。(4)全球变暖,冰雪补给量短期增多,长期减少

30、。湿地目前面临的问题、功能及保护措施分析(1)问题:湿地萎缩和污染严重。(2)大河中下游湖泊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内陆干旱区湖泊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恶化大河上游(如我国三江源湿地)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水源东北三江平原湿地 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黄河三角洲湿地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城市中的湖泊退耕还湖;疏通河道与湖泊;严禁各种建设占用湿地资源;引水入湖;治理污染(2017辽宁大连模拟)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

31、的是()A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B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D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10下列地理过程最能反映该地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是()A坡地垦荒水土流失农业减产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洪涝频发C过量引水河流干涸绿洲萎缩D大水漫灌蒸发加强降水增加答案 9.D 10.C解析 第9题,距离湖泊和河流最远的甲地区水源条件最差为移动沙丘,距离湖泊最近的丙地水资源条件最好,应为草甸,D项正确。第10题,该地区沙漠广布,气候干旱,降水少,不太可能会出现水土流失现象,A项错误;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看出该地河流自南向北流入湖泊,该湖为并没有河流流出的内流湖,内流湖一般都是咸水湖,不可能围湖造田,B项错误;该地可能过度应用河水,导致河流干涸,绿洲萎缩,C项正确;该地气候干旱,大水漫灌,蒸发加强,可能会引起土地盐渍化,而不会引起降水增加,D项错误。请做:课时作业(十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