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81 ,大小:1.71MB ,
资源ID:389191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919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5讲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七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5讲 .ppt

1、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必修二 经济文明史第七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高考调研单元解读单元总揽1.时空新坐标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单元知识复习指南在高考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四个重点。一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二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突出成就;三是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况;四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2)运用两种方法。一是联系的方法,了解古代中国经济情况需联系当时的政治发展情况;二是辩证的方法,对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既要看到它的辉煌成就,又要看到它蕴含的消极因素。(3)注意联系当时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2、弄清古代中国经济从长期领先于世界到逐步落后于欧美国家的发展轨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第15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特征。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考点基础知识梳理与解读考点一 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中国农业的起源(1)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_的国家。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农耕技术的进步(1)原始农业:a.主要耕作方法:_。b.主要生产工具:石刀、石斧、

3、石犁耒耜。(2)商周时期的农业发展:a.农具:出现_农具,只是少量使用。常用的工具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解读】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活动和贵族生活。b.耕作技术: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用杂草沤制肥料,治虫灭害。c.评价:土地可以连续耕种,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3)早期农业生产的发展:a.农作物种类: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b.人们生活:由频繁迁徙开始走向_。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耕作工具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期:_和牛耕开始使用和逐渐推广。【解读】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有两种:刀耕火种、铁犁牛耕。(2)两汉时期:改进和推广。a

4、.西汉赵过推广_(二牛三人二牛一人),后出现犁壁。b.东汉耦犁推广到_流域。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3)隋唐时期:完善江东出现_,安装犁评。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解读】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事件不是牛耕的出现,而是曲辕犁的发明,因为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适应水田和各种土壤的精耕细作。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耕作技术的进步(1)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_已经使用。(2)西汉时,赵过推行_法。两汉时以一年一熟为主。(3)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_技术(北方旱地)和耕耙技术(南方水田)。(4)宋朝后,我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_地区,江南逐渐形成

5、了稳定的稻麦轮作的_和一年三熟制。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解读】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北方长期战乱一方面破坏了北方的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到南方,而南方相对长期安定;南方政权领导人重视对土地等资源的开发。值得注意的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并没有带动政治中心的南移,政治中心仍在北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3.水利灌溉(1)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的芍陂、_、郑国渠和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治理黄河和西域地区的_也是古代巨大的水利成就。(2)灌溉工具:曹魏马钧改进的翻车;唐朝的_;宋朝的水力高转筒车;明清的风力水车。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3)评价:这些水利工程和

6、农业灌溉工具的应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解读】精耕细作是指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如生产工具、灌溉、施肥等),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它强调集约经营、少种多收。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三、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1.条件(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_到个体农耕的变化。(2)铁农具的出现和_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3)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小农经济的特点(1)生产规模小,以_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细作。(2)分工简单,农业和_相结合,男耕女织。(3)自给自足,较少商贸交流。生产的目的不

7、是为了_,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及交纳赋税。总之,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3.评价(1)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_、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2)他们的经营规模虽然很小,但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要贡献。(3)_,小农经济十分脆弱。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自我校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考点二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历程(1)夏、商、西周时期:以_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2)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3)西汉武帝以后,煮盐、冶铁、_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

8、,都收归官办。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特点(1)经营方式:由政府_,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2)产品质量:凭借_,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_,产品大多精美。(3)历史地位:在冶金、制瓷、丝织等诸多行业中,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3.成就a.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b.东汉烧出成熟的_;c.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d.唐朝已形成_两大制瓷系统;e.宋朝时,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f.明清时期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_是著名的瓷都制瓷业冶铁:a.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b.两汉的_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

9、明的_冶铁工具水排。c.南北朝的_法冶铜:a.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b.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_时期。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冶金业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a.距今四五千年,我国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b.商朝时已有了织机,能织出多种丝织品;c.西周时能生产_织物;d.西汉政府设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e.唐朝丝织技术高,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了_的织法和图案风格;f.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g.明清中央或地方官府设在_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特别是细密精致的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丝织业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

10、高考调研【解读】中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世界闻名。农业和手工业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提供原料,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形式分家庭手工业和_手工业两类。2.特点(1)家庭手工业:主要用来交纳_和家庭消费,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2)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_的产品。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3.历程继续艰难发展,城乡所需的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_手工业两宋以后得以恢复和发展隋唐遭受摧残魏晋南北朝兴起春秋和秦汉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资本

11、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清朝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_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_地位;使用花楼机;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_明朝中叶以后民间棉纺能手_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元朝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解读】(1)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产品精美,品种繁多,享誉世界,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自明代中叶以后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占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2)中国古代的手工作坊与手工工场的区别: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生产关系即性质不同。手工作坊:主要是手工技术,生产规模小,简单协作,是封建的师徒关系。而手工工场:是手工技术,但规模大,分工细,属于资

12、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1.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_”的誉称。运送丝绸产品的商路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2.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_、非洲。明清对外的销量更大。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_和鱼缸等。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自我校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本讲知识体系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重点知识探究探究一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和影响【史料研读】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

13、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得)。当具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西汉晁错论贵粟疏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材料二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读史技巧】(1)从材料一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得)”等信息可知材料一强调的是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难以应付天灾、战乱及统

14、治阶级的苛捐杂税。(2)从材料二中“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小农经济对封建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回答,不利于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1)不利因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封建王朝沉重的徭役和赋税,封建剥削严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高利贷者的乘机剥削。(2)表现: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后世得到完善。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

15、、田间管理系统完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改变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总结升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影响(1)特点:分散性:是一家一户的个体小生产。稳定性: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自给自足。封闭性:个体之间很少有交往和合作。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特别是王朝政策的影响。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影响因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封建王

16、朝沉重的徭役和赋税,封建剥削严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高利贷者的趁机剥削。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3)影响:有利影响: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的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长期领先世界的物质基础。不利影响: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不利于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探究二 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及特点【史料研读】材料一 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

17、及百官。凡执技以事上者,不贰事,不移官。礼记王制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荀子王制材料二 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业,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清代全史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读史技巧】(1)从材料一中“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手工业由官府控制,对制造、管理有严格制度规定。(2)从材料二中信息“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可知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获利颇多。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请回答:(1)结合所学回答官营

18、手工业的特点。(2)古代民营手工业相比官营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特点:行业垄断;服务对象特殊;不计成本;技术高超;行业封闭。(2)原因:官营手工业的压制;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市场狭小;购买力低下)。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总结升华】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及特点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剩余部分出售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农户的副业家庭手工业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在市场流通民间消费的产品民间私人经营民营手工业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不在市场流通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官营手工业地位流通方式产品管理方式经营

19、形态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高考真题解密考向一 中国古代农业(一)古代中国对农业的重视【例1】(2014天津)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A【解析】本题以对待农业的态度为切入点。题干材料中“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为政首”等信息表明神农、尧等对农业的重视,“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等信息体现了儒家对农业的重视。故A项正确。新

20、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例2】(2014福建)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答案】C【解析】本题以明清皇帝举行祭祀农神的活动为切入点。清雍正帝祭先农坛图是描绘清朝皇帝祭祀农神时的纪实绘画作品。祭祀农神充分表明清朝统治者重视农业、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故选C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二)农耕文明的悠久历史【例3】(2014上海)炎帝是我国传说中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

21、说()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B.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研究中史料的运用。历史研究中史料的运用非常重要,一般而言,考古发现的遗物、遗迹可信度最高,其次是历代所著的史书,第三是文学著作、历史传说等,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可以作为旁证,但不能作为证据单独应用。故应选A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针对训练1.(2013海南)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

22、重要组织者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A解析 做题可用排除法。B项错在“收成”无法在材料中体现出来;C项错在“巫师”;D项显然与题干信息无关。甲骨卜辞大量记载与农业有关的内容能说明A项正确。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2013江苏)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新课标历史高

23、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B解析 紧扣材料中“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可知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工具提高了精耕细作水平。故选B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3.(2013安徽)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答案 B解析 示意图无法反映安徽农业生产在全国发展的水平,排除A项;水利兴修的次数反映了农业生产受重视与发展的程度,从汉唐整体状况看,水利兴修的次数呈增多趋势,说明B项成立;C项从材料水利的兴修

24、无法体现;我国经济重心在宋代转移到南方,排除D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4.(2013海南)图片反映的是()A.“小国寡民”的生活图景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B解析 题干以一枚邮票为情境,邮票主题为牛郎织女和男耕女织,主画面以剪纸为题材呈现了这一主题。四个选项中,图片显然不能反映小国寡民的状态,A项错误;男耕女织正是小农经济的特点,B项正确;图片及其主题没有反映夫妻之间贵贱等级的问题,C项错误;男耕女织是对小农经济特点的一种描述,这一描述无法确定男女之间内外有别的关系,D项不准确。新课标历史

25、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考向二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一)瓷器的世界影响【例4】(2014浙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D.弄清最早用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D【解析】本题以“瓷器”的音变为切入点。依据题干材料,从“China”到“QinChi

26、n-a”说明瓷器在演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要弄清楚瓷器具体的音译应该确定此音译最早来源于“秦”还是“瓷”的信息,故本题选择D项。A项考古挖掘难度比较大,不容易实施,故排除;B、C两项均不是获取第一手史料的途径。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二)中外瓷业发展的原因【例5】(2014四川)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相对安定的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

27、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卵白釉,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明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嘉靖至万历年间,商品经济大发展,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景瓷”销量大增。清初对御窑厂进行了诸多改革,如匠役制改为雇募制,使康乾时代景德镇瓷业再度鼎盛。嘉庆后,因“墨守旧法,且有粗制滥造之弊”,景德镇瓷业渐趋衰落。据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等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材料二 1708年,萨克森一炼金师在欧洲率先研制出瓷器。1710年,萨克森王国宣布掌握制瓷专利,并成立梅森皇家瓷器厂。1722年,两把交错的蓝剑成为

28、梅森瓷器的商标且沿用至今。经过不断研发与创新,梅森瓷器逐渐摆脱了中国的影子,被誉为“白色金子”和欧洲第一名瓷。后来受工业化冲击,全手工作业的梅森遇到极大挑战。1864年新厂建成,为保护手工技艺,他们将原厂改为博物馆,专门保存模具,300年的石膏模具至今无一缺失,随时能重新制出原汁原味的梅森瓷器。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梅森瓷器经久不衰,根源在于对质量一丝不苟的奉守,也离不开一万多种绚丽的色彩和精细的浮雕。全球瓷厂中,梅森最早建立了自己的绘画艺术学校,工艺师要完成近4年的技术与艺术教育和10年的经验积累才能上岗。梅森,300年来一直贵为欧洲瓷都,是与严谨的梅森人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分不

29、开的。据蒲缇梅森:300年的白金盛宴等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主要因素。(2)据材料一、二说明,与景德镇相比,成就梅森瓷业300年辉煌的独特之处。(3)综上,任举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案例,就其如何传承并发扬光大,阐述你的见解。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1)主要因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海外需求的扩大;政府的重视,如创建御器厂、改革工匠制度;注重借鉴和改进技术,不断细化分工;注重核心产品的开发,如青花瓷。(2)独特之处: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保护模具;重视技术专利和品牌保

30、护,如申请专利和蓝剑商标沿用至今;重视人才培养,如建立专门学校。(3)要求:见解应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联系。如让川剧艺术走向世界:挖掘整理川剧艺术作品,通过到国外演出、到国外办川剧艺术学校培养人才、利用互联网等方式扩大川剧的世界影响,让川剧成为世界性的艺术。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三)棉花种植的影响【例6】(2014大纲全国)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5 0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

31、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海南岛的技术,改造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材料二 公元1世纪,阿拉伯商人将亚洲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15世纪,英格兰开始出现棉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属北美殖民地。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需求与日俱增。18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

32、业革命由此开始。工业化生产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中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因为棉花就是王”。摘编自法埃利克奥森纳棉花国之旅等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棉花种植业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1)原因: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

33、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2)影响:促进南部经济发展;加强与英国的经济联系;推动奴隶制的扩展;加剧南北矛盾,加速美国内战的爆发。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四)手工业生产的区域性分工【例7】(2014大纲全国)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A【解析】本题以芜湖的浆染业为切入点。材料表明芜湖是浆染业中心,松江是纺织业中心,突出的是区域分工问

34、题,故答案为A项。B项的内容与材料无关;C项强调的是平衡,材料突出的是差异,故C项错误;D项与抑商政策没有关系。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针对训练1.(2014重庆)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B.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D.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D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中

35、国与中亚的交往,故选D项。张骞通西域只是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张骞最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并没有建立和西方的联系,排除A、B两项。确立西汉对西域的管辖权是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的结果,排除C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2013四川)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答案 C解析 注意关键信息:商代和“占有重要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西汉时现象;B项是元代现象;D项无法体现“占有重要地位”。C项正确,因为甲骨文是商代文字,且记载

36、的是官方祭祀活动,符合题意。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3.(2013福建)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频繁更换工种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职业是世袭的是临时工人A.B.C.D.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B解析 材料中“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显示不得更换工种,说明是错的,排除A、C两项;新唐书列举四种工种的服务期限,最少二年,故正确,故选B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4.(2013天津)“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

37、、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B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区别棉花种植的不断扩大与棉花能够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在原因上的不同。A项政府的大力推广,C项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棉花成为经济作物,这些条件都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棉花种植的扩大。但是,棉花能够逐渐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其前提条件还是棉纺织技术的改进,故选B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5.(2013北京)1985年,一艘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沉船被发现,船上载有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该船沉没的时间最早应为()A.北宋中期B.元末明初C.明末清初D.鸦片战争时期答案 C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请做:题组层级快练(十五)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