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53 ,大小:2.04MB ,
资源ID:38899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899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课件:第一部分 板块二 第8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中国(1978至今)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课件:第一部分 板块二 第8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中国(1978至今) .ppt

1、第一部分 通史整合篇 板块二 中国近现代史 高考总复习大二轮 历 史 第8讲 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中国(1978至今)时空坐标阶段特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起步,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政治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创新性探索,农村基层民主等;祖国统一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外交成就斐然。从国情出发,探索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政治建设道路。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城市都取得突破性发展。对外开放起步并取得突破,解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问题,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思想与科教文化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为科教文化发展提供

2、了条件,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科教、文化取得重大发展。人们的生活及娱乐更加丰富多彩。主干回扣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年至今)政治(1)伟大的历史转折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思想,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转折(2)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1999年3月,“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民

3、主制度的重建和完善:198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98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3)“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确立:1984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实践: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海峡两岸关系得到发展,两岸交流不断增强(4)新时期的外交成就目标: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政策:奉行不结盟、全方位的外交政策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

4、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年至今)经济(1)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村开始了历史性变革城市: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在管理体制、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形式方面进行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

5、成经济特区: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等五个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从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及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浦东开发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加入世贸组织: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4)社会生活物质生活: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事业: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给

6、拉萨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繁荣;改革开放后,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民航大国通讯事业: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大众传媒: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1978年至今)文化(1)邓小平理论(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3)科学发展观根据新的发展要求,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

7、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012年,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2017年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

8、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5)科技成就载人航天,2003年,我国“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信息技术:我国“银河”系列计算机研究取得突破生物技术: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6)文艺: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学艺术重新焕发了青春,形式变得多样化,中国文化走向世界(7)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9、;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善中高等教育;推动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典例呈现(2019全国卷,31)19791981 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 5 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解析 A 由材料“19791981 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 5 000 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可知国家在贯彻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

10、基础上,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故选 A 项;19791981 年中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导的计划经济体制,私营企业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 B 项;“完善了”表述过于绝对,材料时间只是刚实行的几年,1982 年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进一步稳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 C 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于 21 世纪初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 D 项。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旨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调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具体阐释如下:核心素养方法指导时空观念 题干有效信息“19791981年”。史料实证题干

11、“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 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还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说明国家在贯彻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历史解释 根据材料“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 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可知,是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考向一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制度创新和经济体制改革典例再现1(2017全国卷,31)1990 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

12、,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解析 C 1990 年,中国的改革进入关键期。该报告肯定了“市场”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是对传统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突破。故选 C 项;“肯定”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是为了说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正确性,不是主旨;材料反映的是改革问题,与“全球化”无直接关系;“实质”在材料中无论述。故排除 A、B、D 三项。2(2018全国卷,31)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198229.2874.925.389.5817.01198823

13、.28773.5295.58372.55623.23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解析 A 题干材料表明,当时农业中乡镇企业数量减少,其他行业中则都在增长,这些乡镇企业中的劳动力应该来自农业。故选 A 项;当时,我国“城乡”差别大;“建立”是在 21 世纪初;材料反映的仅是乡镇企业分布,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故排除 B、C、D 三项。考向深化1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与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2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特点(1)内容首先在农村推行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79 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

14、一步重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第二步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开始的,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进行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第二阶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2)特点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或者是与二者相关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利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的。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允许旧体制外产生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

15、演重要角色。即在制度的设计和变迁过程中,是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并不断进行着角色的转换。3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经济体制转型(1)新中国成立至 1956 年底特点: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表现: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2)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 20 世纪 90 年代初特点: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属于半计划半市场的经济体制。表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3)20

16、世纪 90 年代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以来特点: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表现: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以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大潮中去。4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项目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1)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国防力量薄弱(2)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2)国内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3)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特点

17、(1)单一公有制(2)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2)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期计划经济逐步僵化,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极大提高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有机融合。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运行市场经济的关键是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表现为:(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

18、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效率优先,兼顾公平。(3)在宏观调控上,国家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的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优势。(4)从实践意义上看,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举措。6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则及格局特点(1)原则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前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平等互利原则。(2)格局特点“全方位”,就是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全方位中有重点,对所有的国家开放,但重点是西方发达

19、国家。“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宽领域”就是不仅涉及经济领域,也涉及保险、邮电通信等服务贸易以及环保、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素养培育家国情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在以上认识基础上,我们要明确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的时代责任;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点训练 1(2020武邑中学模拟,31)下表是根据国际

20、统计年鉴数据“1996 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绘制的,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机械类型世界亚洲中国拖拉机19.113.95.4收割机3.13.80.9A.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较低B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C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D农民对使用机械生产的认识不足解析 B 据材料“1996 年平均每千亩耕地上使用机械台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数据最低,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即以家庭为单位,有分散性的特点,不利于机械化耕作,故 B 项正确;我国农业机械制造整体水平是受到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排除 A 项;国家政策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21、很大,排除 C 项;农民对使用机械生产的认识不足,属于思想观念的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D 项。对点训练 2(2019泰州期中,12)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经历了几个阶段。1979 年至 1987 年为第一阶段,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放权让利,扩大国企自主权;1987 年至 1992 年为第二阶段,核心内容是实行国企承包制;从 1992 年起,国企进入第三个阶段,即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经济体制改革从城市开始B国企改革未突破原有体制C市场取向是国企改革方向D国企改革进程已基本完成解析 C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故排除 A项;根

22、据题意可知,国企改革开始突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故排除 B 项;国企改革任重道远,远远还没有完成,故排除 D 项;根据“放权让利,扩大国企自主权;核心内容是实行国企承包制;即转换经营机制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可知市场取向是国企改革方向,故选 C 项。考向二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科教、思想、文化典例再现1(2017全国卷,31)1977 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 27.3万人,至 1988 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 206 万人,2001 年增长至 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

23、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解析 C 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入学人数的增长反映出高考制度恢复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成就,适应了改革开放的要求。故选 C 项;“解决”表述绝对化;材料不能体现“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普及”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A、B、D 三项。2(2020衡水中学模拟一,8)以下为某论文的摘要提纲。据此判断该论文的标题为()一、“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争议国共内战的残留问题。二、外国和中国的矛盾美国等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第一,牵制台湾当局,不能脱离美国势力范围;第二,迫使台湾维持“亲美抗共”的“民主政权”。三、少数人的阴谋台独

24、分裂分子的煽动破坏。A.论述两岸关系问题形成的原因B浅谈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C试述两岸关系的曲折发展历程D探讨影响两岸关系的国际因素解析 A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争议”“美国等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牵制台湾当局”“迫使台湾维持亲美抗共的民主政权”“台独分裂分子的煽动破坏”可知,这是有关中国海峡两岸关系问题的研究,主要侧重其成因,而不能展现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经验或曲折发展历程,其成因既有国内的也有国际的,A 项正确;B、C、D 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均排除。考向深化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1)政治上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恢复和完善中国

25、的民主制度,健全法律制度,促进国家政治民主化、法律化。祖国统一问题上,对台湾政策发生了变化,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形成了“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回归,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重要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2)经济上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经济体制从以计划经济为主向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向转变;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倡导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思想从片面盲目发展向全面科学发展的方向转变。在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

26、下,更加突出强调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注重宏观调控,强调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3)外交上由革命外交转变为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思想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5)科技教育上:科技快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载人航天等技术逐渐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教育全面发展。2多角度看待高考制度的恢复(1)从现代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恢复高考制度是教育战线尤其是高等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它对在全社会重

27、新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对重建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对推进新时期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对推进中国教育制度的重建与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一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恢复高考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让一批具备接受大学教育条件的人实现了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如果不恢复高考、不让大学恢复秩序、没有正常的高等教育,中华民族的这种文化传承就会断裂。(3)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待恢复高考制度,其实是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3当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1)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指

28、的是1978年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对人们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 1992 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资”姓“社”的问题。(3)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 1997 年党的十五大,会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公”姓“私”的问题。4新中国成立后两岸关系发展的三阶段、两认识(1)两岸关系紧张对峙期(19491979 年):两岸关系是一种隔绝、敌对

29、、对抗的关系,人为地将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绝。(2)两岸关系民间接触期(19791992 年):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变化,对于争取祖国和平统一,具有里程碑意义。随后 1987 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回大陆探亲,大陆方面积极推动两岸之间的交流,使得两岸关系在经济、贸易、科技、文化、学术、体育等方面得到发展。(3)两岸关系和平交流期(1992 年至今):1992 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了“九二共识”;1993 年在新加坡实现了“汪辜会谈”,它标志着两岸交流从民间升格为政府授权机构层面;2005 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到大陆

30、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有力地遏制了“台独”的嚣张气焰;2008 年两岸“三通”实现,使两岸关系揭开了和平发展的新篇章。(4)两点认识台湾问题不能等同于港、澳问题:前者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而后者是殖民主义遗留问题,属于外交问题。台湾问题也不能和德国问题、朝鲜半岛问题相提并论:东西德、韩国和朝鲜问题是由国际因素造成的,属于二战遗留问题。5多角度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特点(1)从前提上看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2)从实行的制度上看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

31、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相互支援、共同发展。(3)从行政区域管理角度看实行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4)从实行的方式看是通过和平谈判:通过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实行“一国两制”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素养培育历史解释 上面“认知深化”栏目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变化”解释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思想和科技教育上发展的“中国特色”。对点训练 1(2019江淮十校一联,16)1987 年,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交关于科技人

32、员业余兼职若干问题的意见获批准,允许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和不侵犯本单位的技术权益、经济利益的前提下,业余从事科学技术兼职工作。此举()A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兴起B阻碍了乡镇企业技术革新C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求D体现了行政命令作用明显解析 C 根据材料可知,科技人员可以从事科学技术兼职,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技术潜力,推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求,C 项正确;材料强调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兼职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求,而不是推动了非公有制经济兴起,排除 A 项;科技人员从事科学技术兼职有利于推动乡镇企业技术革新,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行政命令的信息,而是强调科技人员从事科学

33、技术兼职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需求,排除 D 项。对点训练 2(2019安庆三模,31)1981 年,学者林子力从马克思资本论的一个算例中,“推导”出一个结论:“8 个人以下就叫请帮手,8 个人以上就叫雇工,8 人以下不算剥。”自此,“七上八下”成了一条铁的界线,进入了中央文件。这表明当时()A中央政府对经济的调控日益加强B思想观念亟待继续解放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全面展开D经济体制改革流于形式解析 B 根据材料“8 个人以下就叫请帮手,8 个人以上就叫雇工,8 人以下不算剥七上八下成了一条铁的界线”,说明依旧深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亟待解放,故选 B 项;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国家计划指令日渐减弱,排除 A 项;1984 年正式开始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排除 C 项;“流于形式”表述绝对,与改革开放的历史事实不符,排除 D 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