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892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7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48页
2012届高三复习语文课件(粤教广东)第2部分第1节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上)考试大纲中对实词的能力要求是理解,层级为B。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1理解下列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爱 安 被 倍 本 鄙 兵 病 察 朝 曾乘 诚 除 传 辞 从 殆 当 道 得 度非 复 负 盖 故 顾 固 归 国 过 长恨 胡 患 或 疾 及 即 既 假 间 见鼓 就 举 绝 堪 克 类 怜 弥 莫 发内 期 奇 迁 请 穷 去 劝 却 如 善少 涉 胜 识 使 是 适 书 孰 属 数率 说 私 素 汤 涕 徒 亡 王 望 恶微 悉 相 谢 信 兴 行 幸 修 徐 许阳 要 宜 遗 贻 易 阴 右 再 造 知致 质 治 诸 贼 族 卒 走 左

2、 坐2其他常用词语,一般可以通过前后文推断。高考常考查的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偏义复词、兼词等,对于实词的理解涉及文言文阅读的每一个方面,理解文段内容,筛选概括,分析综合,翻译断句等,实词的积累是复习备考中的重中之重。因此,2012届高考,应该还是继承近几年考查的形式。考查题型:选择题,翻译题。选择题中多数考查单音节词,不排除双音节词;翻译中也是如此。考查赋分:专题考查3分,在翻译中会考查重点实词,一般赋分在4分以上。(2010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

3、莫窥。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拔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吴玉守之。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降家皆为上所

4、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仇。将士闻之,或信或否。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搜获之。并擒俞瑱,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选自明谢眞后鉴录卷下,有删改)【注】上:皇上,指朱棣。丁丑年,俞瑱在居庸关大肆抢掠,在当地居住的百姓偷偷地前来报信。皇上说:“居庸关的山路地势险要,是

5、北方边境通往北平的咽喉。如果有一百个人(在这个地方)守卫着,那么有一万个人窥视中原都可以不用担心北面的忧患。现在,俞瑱占领了这个地方,这种地理上的便利被他所占有,我们势必要把它夺回来。就好像家的后门,怎么能够允许把它舍弃给强盗土匪呢?现在趁着俞瑱刚刚到达(居庸关),又忙于抢掠,民心不服,我们收复(居庸关)是非常容易的;如果放纵他而不去攻打,他们增加兵力据守(居庸关),以后就难以攻取了。”于是就命令徐安前往居庸关讨伐俞瑱。徐安攻占了这座城池,俞瑱逃跑到怀来,依附于宋忠。取得胜利的消息传到京城,皇上说:“假如贼人知道坚持团结人民,笼络民心,小心谨慎地坚守这座城池,即使我们想攻占它,怎么能够这么快就

6、攻破呢?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于是命令千户吴玉据守(居庸关)。皇上对诸位将领说:“宋忠率领军队驻扎怀来,有必然(与我们)争夺居庸关的势头,因为他还没有到达,(我们)可以首先攻击他。”诸位将领都说:“贼人众多,我们人少,很难与他们争锋,攻打他们没有益处,应该坚守以等待他的到来。”皇上说:“你们有所不知,贼人虽多但他们是刚刚聚集在一起的,他们的内心并不一致,宋忠轻敌暴躁,缺少谋略,生性凶残,自以为是。我们趁着他们还没有安定下来,攻打他们一定可以打败(他们)。”癸未日,皇上率领八千精锐骑兵、步兵,收起盔甲轻装进军。甲申日,(大军)到达怀来。在到达之前,抓获了贼人的间谍,(

7、间谍)说宋忠欺骗(部队)中北平籍的将士说:你们全家都被皇上杀害了,丢弃的尸体填满了沟壑,(你们)应该给他们报仇。将士听到后,有的相信有的不信。皇上知道了这个情况,于是就让他们的家人作为前锋,使用他们原来的旗帜,(宋忠的)众多将士远远看见那些旗帜,知道父母、兄弟、孩子都还活着,高兴地说:“啊,我们本来没有遭到祸患,是宋都督在欺骗我们,差一点被他坏事了。”于是调转枪头前来归降。宋忠和余下的众人仓皇摆兵布阵,还没有摆好,皇上指挥军队渡过黄河,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的阵营。宋忠大败,逃入城内。王师趁机攻入城内,宋忠藏匿在厕所,被王师搜查抓获,并且还擒获了俞瑱,在阵前斩杀了孙泰,其余的人全都投降了。诸位

8、将领擒获宋忠以后,面带笑容,非常高兴。皇上说:“宋忠本来就是一个平庸的人,凭借着能说会道,阿谀奉承,用财物贿赂奸恶之人,获得官职,刚刚执掌军权,便骄躁放纵,这样昏惑的小人,(我们)看待他就好像是狐鼠而已。小小的胜利有什么值得欢喜的。”大家都磕头说皇上说得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上语诸将曰 语:谈论B委尸填满沟壑 委:放置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 识:标志D噫!我固无恙 恙:祸患D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与推断能力。A项,“语”,对说,告诉;B项,“委”,丢弃;C项,“识”,知道。(2010年广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也,代为西州豪右。熙性

9、严重,有雅量,虽在私室,终日俨然。不妄通宾客,凡所交结,必一时名士。博览群书,尤明三礼;善骑射,颇知音律。起家以通经为吏部上士,寻授帅都督,转夏官府都上士,俱有能名。及周武帝平齐,以留守功,增邑六百户。历司勋、吏部二曹中大夫,甚有当时之誉。高祖受禅之际,熙以本官行纳言事。寻除司徒左长史,晋爵河南郡公。时吐谷浑寇边,以行军长史从元帅元谐讨之,以功进位上开府,后拜沧州刺史。时山东承齐之弊,户口簿籍类不以实。熙乃晓谕之,令自归首,至者一万户。在职数年,风教大洽,称为良二千石。开皇四年,上幸洛阳,熙来朝,沧州吏民恐其迁易,悲泣于道。及熙复还,百姓出境迎谒,欢叫盈路。及上祠太山还,次汴州,恶其殷盛,多有

10、奸侠,于是以熙为汴州刺史。下车禁游食,抑工商,民有向街开门者杜之,船客停于郭外星居者,勒为聚落,侨人逐令归本,其有滞狱,并决遣之,令行禁止,称为良政。上闻而嘉之,顾谓侍臣曰:“邺都者,天下难理处也。”其年来朝,考绩为天下之最,赐帛三百匹,颁告天下。上以岭南夷、越数为反乱,征拜桂州总管十七州诸军事,许以便宜从事,刺史以下官得承制补授。熙至部,大弘恩信,其溪洞渠帅更相谓曰:“前时总管皆以兵威相胁,今者乃以手教相谕,我辈其可违乎?”于是相率归附。在职数年,上表曰臣忝寄岭表四载于兹犬马之年六十有一才轻任重然所管遐旷绥抚尤难虽未能顿革夷风颇亦渐识皇化今年疾俱侵岂可犹当重寄请解所任优诏不许赐以医药。后因李

11、佛子为乱之事,上闻而疑之,遣使者锁熙诣阙。行至永州,忧愤发病而卒,时年六十三。(选自隋书令狐熙传,有删改)【注】齐:指南北朝时的北齐。吐谷浑:也称吐浑,中国古代西北民族及其所建国名。渠帅: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令狐熙,字长熙,敦煌人,他家世代都是西州的豪门大族。令狐熙生性严谨持重,有宽宏的度量,即使是在家里,也终日庄重。他不随便与宾客交往,凡结交的,都是当时的名士。他博览群书,尤其精通三礼;他擅长骑马射箭,精通音律。因为通晓经典,从家里被征召出来,担任吏部上士,不久被任命为帅都督,继而调任为夏官府都上士,都有能干的名声。等到周武帝平定北齐,他因留守京城有功,增加食邑六百户。他先后担任司勋

12、、吏部二曹中大夫,很得时人的赞誉。高祖即位时,令狐熙以本官身份代行纳言之事。不久他被授为司徒左长史,晋爵为河南郡公。当时吐谷浑侵犯边塞,他以行军长史的身份随元帅元谐讨伐敌人,因功升任上开府知府,后来接任沧州刺史。当时山东地区沿袭了北齐的弊政,住户人口大都不按照实际情况来登记入册。令狐熙就晓谕百姓,让他们各自回乡,当时回乡的就有一万户。他在任几年,风尚教化遍及沧州,被称为好刺史。开皇四年(584年),皇上来到洛阳,令狐熙前往朝见,沧州的官吏百姓怕他被调走,在路边悲痛饮泣。到令狐熙又返回沧州时,百姓出境迎接,欢呼叫喊声充满整条道路。皇上祭祀泰山回京,临时在汴州停留,对当地因商贸富庶繁盛,不法之徒众

13、多的社会风气很厌恶,于是任命令狐熙担任汴州刺史。令狐熙一到汴州就严禁百姓游手好闲、不劳而食,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百姓有向街开门经商的,就禁止他们,凡停留在城外分散居住的船客,都勒令他们聚居到村落里,在外乡居住的百姓,都赶他们回乡务农,有积压或拖延未审结的案子,都审判发落,有令即行,有禁必止,被百姓称为良政。皇上听说后嘉奖他,回头看着侍臣们说:“邺城,是天下难治理的地方。”这年令狐熙来京朝见皇上,考定政绩,他是天下第一,皇上赐给他布帛三百匹,并颁告天下。皇上因为岭南夷人、越人多次反叛作乱,就调令狐熙去总管桂州等十七州的军事,同意他随机行事,刺史以下官员,他可以按制度补授。令狐熙到桂州,大施恩典,讲

14、究信誉,那些居住在溪洞中的部落首领互相交流说:“以前的总管,总是以武力来威胁我们,如今的总管有事却是亲笔写信相告,我们怎能违背他呢?”于是一起归附朝廷。令狐熙在职多年后,向皇上上表说:“我寄居岭南,到现在已经四年了。我已经六十一岁了。才学浅薄,责任重大,但是我所管辖的地方十分广阔,安抚十分困难。我虽然未能马上革除夷人旧习,但他们也慢慢地认识到皇朝的教化。如今我年纪老了,疾病又重,怎能当此重任?请解除我现在的职务。”皇上发下嘉奖诏书,不允许请辞,赐给他一些医药。后来因为李佛子反叛一事,皇上听说后怀疑令狐熙,就派使者把他拘捕到京城。走到永州,令狐熙因忧愤发病而去世,享年六十三岁。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15、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妄通宾客 胡乱B时吐谷浑寇边 侵犯C及上祠太山还 祭祀D恶其殷盛 殷勤DD项,“殷”,富庶。一、复习策略掌握解释文言文实词的方法。1字形分析,看形推义即根据字形判断词的意义。文言文中,即使是生僻的词语,也可以根据造字法中的象形、会意和形声,推断词的基本意义。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羁”字看其字形,为马被辔头罩住,可理解为束缚之意。类似从“罒”的字均有“网罗、束缚”的意思。有“罗(网)、罟(网)、罩、罹”等。2语境分析,因文定义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我们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一鼓

16、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再”与“一”“三”相对使用,可见它不是指“又一次”,而是“第二次”。(徐)责力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夺:强迫题干解作“强迫”显然也是望文生义,由上文不难推断应为“强行改变(他的主张)”。)3构词分析,联想迁移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考课内”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联想到已学过的课文、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和成语。(1)联系成对的反义词、同义词。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

17、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反义词并用如“进退”“高下”“富贫”“穷达”,同义词并用如“宫室”“辅相”“臣虏”“货赂”。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晏子治东阿)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陈情表)例中由“货”推知“赂”指财物。“无”与“鲜”相对,故可理解为“无”“少”。(2)联系成语。即从成语和习惯用语中考查古词古义。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联想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氓)危乎高哉!(蜀道难)亡去不义。(鸿门宴)例中,“爽”为“差错”义,成语有“屡试不爽”,词语有“爽约”。“危”为“正”义,成语有“正襟危坐”。“亡”有“逃跑

18、”义,“北”有“失败”义,成语有“追亡逐北”“亡命天涯”,词语有“逃亡”“败北”等。韩轨遂投城遁走。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据上文“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破之”,再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3)联想课文。遇到需要解释的词语,联想初高中的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帮助我们判断。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鸿门宴中有:“不如因善遇之”,“遇”为“对待”之义,根据上下文语境,不难发现此处“遇”应该解作“对待”,而不是“优待”。4推断句法,理其结构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与其 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分析。愚

19、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愿陛下矜悯愚诚。(陈情表)其一犬坐于前。(狼)“愚”:例中作主语,我;例中作定语,我的。例是否可看成作状语呢?不行。因为它前面不能再补出主语。由此可知,“愚”符合名词特点(作主语、定语),词性应为表谦敬的名词。例,按现代汉语的理解,可以为“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前后文,何来“一条狗”。其实,这里句子的主语是“其一”,即“其中的一只狼”,谓语的中心词是“坐”,“犬”是用来修饰谓语的,而非主语。正确的译文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又如“为之”这一结构中的“为”,是介词,还是动词?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而为之泣。(触龙说赵太后)姜氏何

20、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郑伯克段于鄢)例“为之”后是动词“泣”,“为”为介词。例“为之”后是名词“所”,“为”为动词。因此,其区分格式应为:“为之”动词为:介词;“为之”名词为:动词。5常规不通,通假代入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2)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这两题每句的翻译要注意,实词“振”通“赈”,应译为“救济”;“罢”是通假字,通“疲”,应

21、译为“疲乏、疲惫”。根据前后文,“振”后带有宾语,译为“振作”说不通,就要考虑通假。“民罢于征发”,如果按常规理解,“罢”有“停止、完结、罢官”的意思。老百姓不可能停止“征发”,那是当官者的权力。因此要考虑通假。如,过秦论有:“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论积贮疏有:“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6熟悉传统,掌握常识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试卷中时有涉及,高考已考过“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用事”,题目解为“凭感情做事”,就是不明文化常识之故。古文中“用事”专指“掌权

22、”,教材中学过的触龙说赵太后中有“太后新用事”。要注意掌握我国古代有关的天文、地理、历法、官职及其变化和年龄、时间的特定称谓。以官职的任免为例:表被任以官职的:征、辟、察、举、召、荐、进、称、补、作、表、为、就。表任命的:授、拜、除、封。表提升的:擢、拔、陟、升、迁。表调动的:调、徙、转、改、放、出、出官。表降职的:左迁、迁谪、谪、逐、贬、诎(黜)。表罢免的:夺、黜、罢、免、去、废、蠲。表恢复的:复、还。表辞官的:辞、致政、告退、退、归故里、乞骸骨。跟俸禄有关的:俸、禄、秩、饷。表主管的:知、典、主。二、应考策略解答实词题,主要运用好联想和推断两种方法。1要看完所有的选项,不要先入为主,被题肢中先出现的模糊的项所误导,而放弃明显错误的项。2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考查,要明确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观点。解题时,应先调动积累,多用联想法,联想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联想现代汉语双音节词,联想成语,联想学过的类似词语,进行比较,看是否符合文意。3如果联想的意义不能满足要求,就要推断。结合语境进行推断猜测实词的意义,并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