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29 ,大小:1.48MB ,
资源ID:388223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822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5讲 列强侵华及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届高三历史大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二 第5讲 列强侵华及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ppt

1、专题二 中国近现代史部分 第 5 讲 列强侵华及中国人民维护国家 主权的斗争 高频考点突破 一、近代列强的对华侵略1军事侵略五次侵华战争(1)18401842 年,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2)18561860 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攫取更多的侵略利益,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7年攻占广州,1858 年攻占天津,1860 年再度攻陷天津并进入北京,火烧圆明园。(3)18941895年,日本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甲午中日战争。在战争中,日军先后攻占旅顺、大连和威海卫等地,制造了旅顺大屠杀,取

2、得了黄海海域制海权,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4)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加紧瓜分世界。1900年6月,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先后攻占天津和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外逃。(5)19371945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先后占领了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的大片领土,扶植伪满洲国、汪伪政权等傀儡政权,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惨案,对沦陷区人民实行残暴统治。2政治侵略(1)破坏主权:南京条约为代表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使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破坏。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使列强取得了公使驻京、北部沿海和内陆开放等一系列特权。马关条约

3、使日本取得割占大片领土、巨额赔款、内陆四口通商和开办工厂等特权;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通过贷款长期控制清政府。辛丑条约京畿要地驻兵、惩办反帝官吏等,对清王朝实施“武装监督”。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一战期间,日本成为侵略中国最主要的国家。(2)干涉或镇压革命: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运动。1900年,义和团运动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武昌起义爆发后,对南京临时政府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国民大革命期间,制造一系列惨案,破坏工人反帝斗争和北伐战争。在国共对峙和解放战争时期,支持蒋介石的内战政策。3经济侵略(1)从19世纪4060年代,经济侵

4、略以商品输出为主;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2)19世纪70年代以后,对华进行资本输出,中国进一步沦为列强的资本输出场所。(3)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对沦陷区的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业和劳动力等进行野蛮掠夺,其总方针是把沦陷区的经济变为其附庸经济,实现“以战养战”的目标。(4)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大肆出卖国家主权,1946年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商品大量涌入,独占中国市场,对民族资本是个毁灭性打击。4文化侵略(1)宗教麻醉:鸦片战争后,列强依据不平等条约中允许其建立教堂、自由传教的条款,向中国派遣传教士,进行文化侵略,为本国政府侵华出谋划策。(2)

5、奴化教育: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对沦陷区人民实行奴化教育,企图摧残和消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志,实现其民族同化政策。5列强侵华的不同阶段及特点(1)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以前。这一时期侵华的主要国家是英、法、美、俄等国。侵华的主要形式是商品输出(沙俄除外)。侵华的主要手段有发动战争、强占领土、开辟商埠、建立租界、控制关税、控制航运等。(2)第二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侵华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济上,以资本输出为主。在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军事上,列强趋向联合。列强侵华方式由政治瓜分变为“以华治华”,极力扶植清政府。(3

6、)第三阶段:从辛亥革命到国民大革命,这是列强在华利益的激烈冲突时期。列强以各种手段破坏中国革命,帮助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采用“分而治之”的政策,扶植各派军阀。列强一方面趁中国政局混乱之机加紧侵华;另一方面采取了隐蔽的政治经济侵略方式,促使中国政局呈现内战局面,中国政治进入最黑暗的时期。日本利用一战之机,暂时取得了独霸中国的地位;1921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打破了这种局面,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4)第四阶段:从大革命到抗日战争胜利。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触动了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他们加紧干涉中国革命,阻挠北伐战争,又支持蒋介石叛变革命。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

7、步步加紧,迫使国民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直接侵占中国领土,又一次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美国在迅速扩大在华势力的同时,对日本侵华先是纵容,继而遏制,美日矛盾激化。(5)第五阶段: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前。抗战胜利后,美国采取扶蒋反共的对华基本政策,继续以蒋介石为其代理人,进而攫取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各方面的特权,逐渐形成独占中国的局面。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帝国主义侵华的阴谋一一破产。二、中国人民反抗侵略1反侵略斗争(1)鸦片战争:1839 年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关天培等爱国将领为国捐躯。(2)第二次鸦片战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清军在大沽重创英法

8、联军。(3)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击毙了外国侵略者华尔,严惩洋枪队。(4)19 世纪 70 年代: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外的新疆全境。(5)甲午中日战争中,丁汝昌、邓世昌等英勇杀敌或壮烈殉国;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6)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在廊坊等地抗击侵略者,粉碎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7)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五四运动中“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五卅运动给帝国主义以前所未有的打击;北伐战争期间,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8)抗日战争:七七事变;卢沟桥抗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9)解放战争:最终打败了美蒋反动统治。2影响(1)延缓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步伐。(2

9、)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3百余年间中华民族抗争史的基本特点(1)反侵略与反封建相结合。有时以反侵略为主(从鸦片战争到辛丑条约的签订),有时以反封建为主(辛丑条约签订后),但两者总是相结合的。(2)因中国人民的敌人内外勾结,异常强大、凶残,尤其是日本法西斯主义,故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有五性:长期性、复杂性、艰苦性、曲折性和连续性。(3)反抗斗争的潜能巨大,爱国的凝聚力强,革命动力深广。(4)抗争的方式多种多样,人民武装的革命战争起决定性作用。(5)是同时期的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最典型。(6)前仆后继,百折不挠,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创建了人民的

10、新中国,清除了列强的侵华势力。热点考向预测命题思想一 主干知识时考时新 列强侵略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史实、阶段特征,中国人民维护主权的斗争史实、爱国主义主旋律等是高考一直关注的重点。命题设计 1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 19 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了19世纪中叶中国国内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西方各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企图借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

11、场,扩大侵略权益,据此选D。答案 D易错分析 易错选A、B,错选A是因为只看到了时间限定,而忽视了“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这个条件;错选B是因为只看到了最后求答项“西方的挑战”就误认为是战争威胁了。命题设计 2 2011 年 8 月 18 日第四届亚洲人居环境国际峰会提出了绿色让城市更美好的口号。城市也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19 世纪末,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A在上海,一些地区为外国人永久居住B在武汉,可以看到传教士出入教堂C上海、天津等地,不时会有外国企业招工的信息D天津的某户富裕人家穿着中山装,喝着葡萄酒解析 以热点切入考查近代城市的变化,为热点重点式命题。D项中山装出现于辛亥革命后,

12、即20世纪早期,与题干19世纪末不符,故选D。D 命题思想二 向概念错误说道别 鸦片战争、商品输出、资本输出、领事裁判权、半殖民地、以华治华等重要概念是本讲备考无法回避的考点。命题设计3 随着中越、中菲在南海局势的紧张,解放军报2011年8月13日发文指出“领土不是做生意,领土问题上中国不会退让”。近代中国丧失领土最多的时期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 近代史上我国丧失的领土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地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因沙俄趁火打劫而失,故选B。B 命题思想三 一样的历史不同的史观 近代化史观、革命史观、文明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史观是本讲考点常见的命题切入

13、点,应关注。命题设计4 从文明史的角度看,鸦片战争是西方先进工业文明对中国落后农业文明的一次冲击。下列选项中不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地位,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社会B中国封建经济日益解体,新的经济因素产生并发展C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D西学传入、先进中国人学习西方逐步深入,旧制度、旧观念受冲击解析 本题题眼是“从文明史的角度看”,即所给选项能说明西方侵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文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A 强调的是政治上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这是中国的沉沦,而不是中国社会的进步,故 A 错误。本题属于易错题,原因是很多同学忽视了题目给我

14、们限定的思考问题的角度,而是只根据题干的后半部分寻找答案,导致错误。答案 A命题思想四 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 2011年是辛丑条约、辛亥革命、中共建党等事件的重大周年纪念。发展不忘国之安危,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等在高考命题中都有较大价值。命题设计5 2011年辛丑条约已签订100周年,当年中国有4.5亿人口而被强迫赔银4.5亿两,俄外交大臣称1900年的对华战争是历史上少有的最够本的战争,这是因为()政治上:成为洋人的“守土官长”经济上: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的“税吏”军事上:无重组民族自卫战之可能 外交上:沙俄因此成为割占中国领土的“首富”A B C D解析 沙俄割占中国领土主要集中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时

15、期,故错。A 解题能力提升选择题易错分析 例1 有关下图历史事件的评述,符合现代化史观的是()义和团在破坏铁路和电线A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冲突B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碰撞的反应C排外仇教(洋教)的暴民运动D农民阶级反侵略的爱国运动审题解秘注意问题的角度,一是从现代化的角度来分析该问题;二是注意结合图片来分析,因为图片特别强调了义和团所破坏的对象。A说法是从两种不同类型文化的冲突的角度来看待的,而不是从现代化的角度;义和团运动的参与者多为农民,由于自身所系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对外来工业文明认识不清,认为铁路、电线等是造成他们经济破产灾难的敌人而加以破坏,而没有认识到这是当时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

16、从本质上反映了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激烈碰撞,故B正确;C说法完全错误,因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D是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现代化史观无关。答案 B题型突破图片类试题审题中的“四审、三判、二补”(1)对图片要“四审”:一审图片所反映的时间和空间,准确界定答题范围;二审图片反映历史事物的实质和特征,明确定位答题方向;三审图片的关键信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四审多幅图片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确定各图片与题干的关系类别。(2)对被选项要“三判”:一是判定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图片所反映的史实,排除与之相悖的选项;二是判定各被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与题干要求不符的选项;三是判定各被选项是否与题

17、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3)对图片和文字要“二补”:一是要以图补文,因为有些信息在文字中交代得不明确,却在图片中给出了补充,这可能是判读信息的关键所在;二是要以文补图,这是图片题最主要的一种信息提供方式,因为大多数图片不可能全面地展示相关信息,这就需要通过题干文字或图片名称来给予补充说明,这是判读信息最不该忽视的地方。通过图文信息的互补,提炼出完整的考查信息,以准确解答。变式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哪次反侵略战争中的现象()A平壤战役B黄海战役C辽东战役D威海卫战役解析 材料讽刺的是清军统帅叶志超弃城狂奔退到中国境内,导致平壤失守,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A 非选择题提分突破 例 2

18、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2011 年 8 月 15 日日本投降 66 周年这天,日本天皇在全国战死者追悼仪式上没有像往常那样对在过去的战争中邻国受害者表示歉意。同一天日本国会有 52 名议员公开参拜靖国神社,新首相的热门侯选人野田佳彦更是在参拜后称:“首级战犯并不是战争罪人”。下图为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参拜:材料二 日本在2011 年防卫白皮书中公开指责中国对邻国显露高压姿态,2011 年以来日本与美国在东海进行数次军演,自卫队人员装备也不断膨胀,这一切表明,军国主义阴魂在日本游荡。中新网请回答:战后 60 多年,日本仍否认战争罪行这一不可思议的现实,其深刻的历史与现实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

19、识予以说明。审题解秘日本否认战争罪行的历史因素是客观的,要立足于所学回答,现实因素可综合各方面知识回答,言之成理即可。答案(1)历史因素:二战后在美国保护下对许多战犯免于起诉,保留最大的战犯日本天皇、使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势力未能彻底清算。(2)现实因素:日本经济科技实力膨胀,野心膨胀,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地位;美国的纵容支持。提分技巧点拨解答非选择题要依据“两材”解答历史材料题,要紧紧依托两个“材”,一个是命题者提供的“材料”,这是解答试题的最主要的依据,另一个是教材,通过试题中材料的指引,回归教材。学生能把“材料”和“教材”完美地结合起来,回答问题就会得心应手。另外,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时,要辩证分析,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切忌片面。如,本题设问只是以材料为历史背景,答案并非在材料中,答题必须结合“教材”答题。应该说本题是依据两“材”的典型。返回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