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73 ,大小:3.90MB ,
资源ID:388162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816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总复习(新课标)课件:必修4第4单元第11课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7届高三政治一轮总复习(新课标)课件:必修4第4单元第11课 .ppt

1、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课标要求 考纲呈现 考情分析 1.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作用,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2.剖析生活实例,表明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人们的价值判断会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1.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理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3.理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4.理解并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5.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6.了解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7.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8.

2、理解人民群众的概念。9.理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10.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从内容上看,近几年高考高频考点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等。2.从命题形式上看,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形式均有出现,多采用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3.从考向上看,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必要性;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分析我国当前深化改革的客观必然性。运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分析说明党和政府关注民生、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名师点睛一个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3、一个基本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两个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 三个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1)内涵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生活方面,它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生活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2)二者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

4、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提示】(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2)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1)生产力决定生产

5、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提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两者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的

6、含义: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决定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4两对基本矛盾在社会生活

7、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并列的(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更根本,是一切矛盾的物质根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生产方式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也是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根本原因。(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它不仅遵循自身的运动规律,而且服从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制约。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社会历史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8、、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3)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4)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通过改革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提示】要区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6正确理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

9、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最突出地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每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着继承的关系,由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2)理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义有助于发挥正确的社会意识的作用,促进社会的发展。有助于继承历史上优秀的思想文化遗产。7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有联系也有区别,不能将二者等同起来。(1)区别:社会主要矛盾是在某一社会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着领导和决

10、定作用的矛盾。它规定着社会的本质,支配着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人们应该首先或着重加以解决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因为这两对矛盾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构成社会这个有机整体,反映社会的全貌,但这两对矛盾中最重要的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2)联系: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两者之间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社会基本矛盾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的根本矛盾,它规定着社会发展全过程的本质,也规定着社会的主要矛盾;而社会主要矛盾则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直接表现。真题演练1(2015全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1、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不断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A B C DA【解析】本题以依法治国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理解知识的能力。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正确;说法错误,人们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是自觉的;材料未体现。2(2014 重庆)马云说,为赚钱顺便做好事,还是为做好事同时赚钱,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必须以公

12、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公益的心态获得的回报越多,个人的价值就越大“心态”影响商业活动体现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不同的“心态”决定着商业活动中的思维方式和成败符合社会规律的意识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物质力量A BC DD【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意识、个人价值的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以商业的心态去做事已经不行”“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等关键信息。题干信息强调不同心态对做事的不同影响,因而符合题意;以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段才能成功,表明符合题意;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表述错误;社会意识不能起决定作用,表述错误。3(2014

13、山东)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全国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修改环境保护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计划。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阐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哲学依据。【解析】要求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阐明哲学依据,需要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以及人民群众的作用几方面来回答问题。【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要求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1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环境保护法进行相应的修改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考点2:社会历史的主体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2)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变化性: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人人都参与了历史的形成。历史参与者不一定就是历史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们,是居民中的大多数。稳定性: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这具有稳定性。(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人

15、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以及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都发挥了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进

16、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他们所起的作用是通过进行改革、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来实现的。【提示】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不能忽视人民群众对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2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2)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

17、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3走出对人民群众认识的误区(1)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说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就缩小了人民群众的外延,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极其有害的。(2)人民群众是一个永恒范畴。人民群众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某一历史时期内,某一剥削阶级代表新的生产关系而能参与甚至领导社会

18、变革的活动,他就属于当时的人民群众的范畴。可见,人民群众的构成成分会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不可能一成不变。(3)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首先要认识到知识分子就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人民群众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全面进步。4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 区别派别 根本观点有关人民群众的观点有关领袖人物的观点有关人类社会有没有自身的客观规律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承认领袖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人类社会是有

19、其自身的规律的,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规律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民群众不过是“氓民”“阿斗”,只能听任“英雄人物”的摆布认为个别英雄人物可以“指挥历史前进”,决定人类命运人类社会的发展没有规律可循真题演练1(2013全国新课标)2013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唯物史观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是顺应群众期盼、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 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的重要形式 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 以宣传人

20、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为根本目的A B C DC【解析】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让党员干部认清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更自觉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符合题意;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生产实践活动,说法错误;说法错误。故选C。2(2015全国卷)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文艺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文艺的发展取决于文艺创作方法的创新

21、 文艺反映社会生产生活的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 文艺是反映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A BC DB【解析】本题以文艺工作座谈会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设问要求是唯物史观,故排除。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文艺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文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反映并服务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正确。中的“统一”说法错误。选B项。3(2013重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注:1.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绘制;2居民收入分配份额为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运用“认

22、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努力“增加居民收入”。【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等方面结合材料作答。【答案】是解决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需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亦可从社会发展规律或主要矛盾角度回答)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或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观点)的需要。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亦

23、可从群众观点角度回答)是我们党自觉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作出的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热点对接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结合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的变化说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查推动社会发展的矛盾运动。情景设计全面深化改革,改进国家治理【背景材料】2015年10月1日起,申办企业需要的营

24、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将原来商事主体三证分别由商事登记部门、组织机构代码登记部门、税务部门、公安部门办理的模式,改为由商事登记部门统一受理、审核。四个部门之间信息互认、档案共享,并由一个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问题探究】(1)“三证合一”是如何通过行政体制改革来激发市场活力的?(2)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哲学原理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示】(1)“三证合一”通过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来降低企业注册成本,提高市场准入效率,进而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三证合一”通过优化办事流程,整合企业信息,来统一市场监管,完善社会信用,进而维护市场秩序,提高市场

25、配置资源的效率。(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原来企业注册过于繁复,成本较高,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这要求我们简政放权,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生产力服务时,就促进生产力发展。“三证合一”降低了企业注册成本,有利于带动小微企业创办,激发非公经济活力,进而解放生产力。1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价值观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A

26、B C DB【解析】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所以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正确;优秀作品属于正确的意识,努力创作更多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有利于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符合题意;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说法错误。22015年3月15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立法法的决定,立法法的修改曾三易其稿并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其中备受关注的莫过于税收法定原则,二审草案稿删除这一原则引起广大民众的热议,最终终审稿将该原则写入法律并获得通过。材料说明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构建主观见之于客

27、观的桥梁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改革生产关系,尊重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调整上层建筑,推动其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A B C DD【解析】本题考查的角度是寻觅社会的真谛,即唯物史观的知识,首先排除;法律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立法法的修改曾三易其稿并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体现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调整上层建筑,推动其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故本题答案选D。3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消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

28、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安倍晋三的言论旨在为日本的侵略历史翻案,体现了其()A否认历史客观性的唯心主义观点B历史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思想C关于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思想D英雄创造历史的唯意志主义观点A【解析】安倍晋三否认“侵略”的事实,属于历史唯心主义,故选 A。4古人云:“民生厚(生厚:生活富裕)而德正”,“仓禀实(仓禀:仓库)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古人的这些话揭示了一个道理()A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物质产品生产和精神产品生产B物质资料生产的发

29、展必然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C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社会的生产关系就是社会的道德关系C【解析】本题以古语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理解。题中两句古语都体现了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项错误,它不包括精神产品生产。B项中的“必然”夸大了其作用,是绝对化观点。D项错误,生产关系与道德关系是两个不同的范畴。5中国过去36年的快速发展,主要靠改革开放。中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抉择。这是因为()A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

30、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当今社会的基本矛盾C通过改革可以促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D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C【解析】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改革来实现的,A本身错误。B、D不是强调改革开放的原因。故应选C。6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因为()A.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B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C.社会意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D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阶段始终存在D【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我们要改革那些不适应

31、生产力的生产关系、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只要社会基本矛盾存在,我们的改革就不能停止,所以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选D。其余三项不合题意。7唐太宗曰:为君之道,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列论断中与上述观点蕴含一致价值内涵的是()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人治天下,体民之情,遂民之欲 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天下之治乱,不在万民之忧乐,而在一姓之兴亡A B C DC【解析】名言名句体现哲理的题目是哲学选择题中常见的考法,做这类题目,考生首先要弄懂材料中名言名句的意思,分析其中体现的哲理后再去分析题肢,看哪个选项所体现的哲理与其相符合。材料中唐太宗的观

32、点是强调人民群众对国家安定的重要性,符合题意;是强调公正无私的重要性;不符合群众观点,排除,“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 C。8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深化改革,迫切需要强化“六种意识”,即方向意识、市场意识、系统意识、协调意识、攻坚意识、群众意识。之所以需要强化群众意识,是因为()人民群众具有无限的创造力,是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源泉 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是我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党员干部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A B C DC【解析】强化群众意

33、识,是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体现,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党员干部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正确且符合题意;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观点错误;“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述不准确,应是“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错误。本题答案选C。9曲辕犁的发展,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黄道婆改进纺车,大大提高了纺织效率;珍妮纺纱机的出现,使大批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广泛应用后,物质财富简直像魔术似的变幻出来。这些都说明()A机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B生产工具是发

34、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D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D【解析】社会实践是社会财富的源泉,A说法错误;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B说法错误;材料中的这些生产工具都是人发明的,通过发明和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增加社会财富,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D说法正确;C与题意不符。10全面深化改革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战略部署,一定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部署。下列对我国改革的理解正确的是()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我国的改革是为了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

35、经济基础更好地适应上层建筑的发展 我国的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我国的改革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否定观A B C DD【解析】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变革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变革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使生产关系更好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正确,错误;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错误;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坚持了辩证否定观,说法正确。该题选 D。112014 年 3 月 7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加山西代表团审议时,吟诵“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人共乐千秋节;乐不可无,乐不可极,乐事还同万众心”的

36、晋祠对联谈改善民生。这一对联蕴含的哲理是()部分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要学会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 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事物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A B C DB【解析】材料中的对联强调了要同心协力,这就要求运用好系统优化的方法,正确;“万众心”体现了;说法错误,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对整体起决定作用;与材料无关。12唐太宗在论政体一文中说:“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今天,我们常用“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必竭”来告诫政府官员。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B办事情应立足整体,搞好局部C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D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A【解析】“木无本则

37、枯,水无源必竭”以“本”和“源”喻广大人民群众,唐太宗在论政体一文中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阐述了君主和人民的关系,二者都强调了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13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设立一个跨部门的统筹机构“国安会”正当其时。因此中共高层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并指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作用是“创新社会治理,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同时其作用也包括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体

38、现的哲学道理。【答案】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变化,中共高层决定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正当其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有利于“创新社会治理,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有利于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经济下行与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是

39、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2010年至2014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分别是:10.3%、9.2%、7.8%、7.7%和7.4%;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9.2亿,之后几年每年新增劳动力数量将维持在1 600万人左右的水平。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要稳住速度,确保经济平稳运行,确保居民就业”。运用哲学中关于社会历史的知识,说明“稳增长、保就业”政策的理论依据。【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稳增长、保就业”的政策是对经济下行和就业压力大的反映,并有利于该问题的解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这两个规律,旨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就业才能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