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纲点击1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类型。(2)掌握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考情分析1结合图表资料考查人地关系的思想演变。2结合区域图及相关背景材料考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3关注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加强对协调人地关系途径的理解。自主学习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1概念: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2类型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2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3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主要类型主要污染物危害水污染
2、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及畜禽粪便等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大气污染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常见的有二氧化硫、硫化氢、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等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材料,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引发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等土壤污染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性元素、病原体等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及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三、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1)人类社会早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还很肤浅。(2)农业革命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先后出现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思想。
3、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时间人地关系理论主要核心思想19 世纪地理环境决定论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20 世纪初可能论人对环境具有适应与利用的选择能力“二战”以后和谐论(人地协调论)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协调发展20 世纪80 年代可持续发展论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考点一 环境问题的成因、表现及地区差异要点归纳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人口压力对全球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增多引发资源和环境问题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超过了资源本身的再生速度,长期采用有害于环境的生产方法,使
4、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意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全球范围内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2.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问题原因典型事例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短缺人类对资源的过度索取华北平原用水紧张,非可再生资源面临枯竭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自然植被遭破坏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中国荒漠化趋势与沙尘暴,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等数量日益减少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工业“三废”和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农药任意排放泰晤士河的悲剧固体废弃物污
5、染生产和生活的大量垃圾任意堆放街道垃圾的任意堆放噪声污染交通、工厂等建筑工地上的噪声放射性污染放射性物质泄漏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环境污染海洋污染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渤海湾大赤潮、日本水俣湾事件、海上石油泄漏3.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由于各地区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不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有所不同。环境问题的地域性和全球性表解如下:特点地区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居住地的过分密集,造成污染物的集中地域性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
6、度过大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严重,以生态破坏为主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环保意识不强;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地域性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轻,以环境污染为主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进行环境污染的防治,使其环境状况大为好转全球性全球变暖、森林被大规模砍伐、南极臭氧层空洞、酸雨、国际性河流被污染、气候异常大气、洋流等运动使污染向全球扩散方法规律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分析 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感悟经
7、典(2015北京卷)从太白山的北麓往上,越上树木越密越高,上到山的中腰再往上,树木则越稀越矮。待到大稀大矮的境界,繁衍着狼的族类,也居住了一户猎狼的人家(引自贾平凹太白山记。太白山为秦岭主峰,海拔 3 767 米)。据此完成第 1 题。1如果过度猎狼,将会()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增加山区的环境承载力 导致不良消费观念的形成 破坏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A B C D【解析】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公平性”的含义。过度猎狼会导致狼的种类和数量减少,造成山区生物多样性减少,正确;过度猎狼可能降低山区的环境承载力,错;不良消费观念与过度猎狼无关,错;公平性原则指同
8、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正确。综上,选 D 项。【答案】D(2015天津卷)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 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完成第 23 题。2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解析】考查内陆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艾比湖面积缩小,湖水蒸发总量减小。湖泊面积缩小,湖水总量减少,湖水的含盐量增加,大量鱼
9、类可能死亡,鱼类密度会减小,故选项 A、B、D 错误。湖泊面积缩小,湖水总量减少,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选项 C 正确。【答案】C3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解析】考查内陆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结合材料分析可知,艾比湖面积缩小主要是由于耕地、灌溉增加,大量截留入湖河流水量造成的。防止艾比湖面积萎缩的主要措施是退耕还草、保护水源。选项 B 正确。【答案】B(2015四川卷)农业化肥使用会增加河水中的 NO3,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会增加河水中的 PO34。下表为亚马孙河、密西西比河、长江、黄
10、河四条河流中 NO3 和 PO34 的浓度数据。读表完成第 45 题。河流NO3(mol/dm3)PO34(mol/dm3)32.90.678.51.617.50.2121.00.44.表中代表亚马孙河的序号是()A B C D【解析】考查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密西西比河、长江、黄河流域均为人口较为密集、人类活动影响深刻的地方,因此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排放出的水污染物质均较多,而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极小,因此水污染物质浓度也应最低。故 C 项正确。【答案】C5若只考虑河流补给,黄河中游河水流经下游,NO3 和 PO34 的浓度()A均显著增加B均不会增加CNO3 减
11、少 PO34 增加DNO3 增加 PO34 减少【解析】考查黄河下游河流补给的特点。黄河下游由于进入平原地带,从中游黄土高原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于河床,久而久之形成“地上河”,河床高于两岸的地面,河流水位高于两岸的地下水位。因此,黄河下游没有支流汇入干流,黄河水也只能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不会补给河流水,由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物以及由工业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污染物均不能进入河流,污染物浓度均不会增加。故 B 项正确。【答案】B对应集训(2016四川成都二诊)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示意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 2000 年、2008 年人口耕
12、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完成 12 题。120002008 年,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是()A1 300 米以下地带 B1 3001 900 米地带C2 500 米以上地带 D1 9002 500 米地带【解析】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增大表示人均耕地面积增大,人地矛盾缓解,反之则相反。【答案】A220002008 年,该地区 1 900 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解析】在 1 900 米以上的地方,这 8 年来人地矛盾有所缓解,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个高度以上的人口向海
13、拔低的地方迁移,人均耕地面积增大,所以人地矛盾有所缓解,故选 B 项。【答案】B(2016安徽淮北一模)福建省长汀县地处福建西部,武夷山南麓。下图表示 1988 年与 2011 年长汀县土利用结构。读图,完成 34 题。31988 年长汀县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最有可能是()A沙漠化 B水土流失C酸雨D次生盐碱化【解析】该地地处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裸地面积大,因而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答案】B419882011 年,福建省长汀县()A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环境改善B城市化发展快,耕地快速减少C林地破坏严重,环境问题加剧D裸地面积减少,生态恢复良好【解析】比较两图可以发现,该区域
14、裸地面积显著减少,林地面积扩大,生态环境得以改善。【答案】D考点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要点归纳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历史时期项目 采猎文明时期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时期现代文明时期科学技术很低缓慢发展迅猛发展高社会生产力低下且发展缓慢 提高较快惊人速度提高高人口数量很少开始迅速增长迅速增长增速减缓人类活动群体采集和狩猎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工业发展迅速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之路主要的环境问题生物资源造成破坏,对人类威胁不严重毁林开荒、植被破坏、生态破坏为主环境污染成为社会公害,生态破坏严重环境问题突出人地关系思想发展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人地关系恐惧和依赖人类对
15、自然依附性减弱,对抗性增强,趋于恶化 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重新审视人类的经济行为,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公认方法规律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环境问题考查的内容解答的基本思路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从题目所给的图、表、文字等材料中判断出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以及表现特征、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类型,便容易与自己已有的有关环境问题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成因分析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来讲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后果与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给自然环
16、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解决措施从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回答。一方面减少人类自身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提倡对资源节约利用、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 特别提醒(1)在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时,往往会对人为原因高度关注。而忽视自然原因的分析,导致失分。以污染类问题的分析为例,如下所示: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2)对
17、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不同的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生态破坏问题: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感悟经典(2016安徽五校联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采猎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读图,完成 12 题。1
18、下列选项中,对图中含义解读正确的是()AA 表示环境,B 表示人类社会B在阶段,人类与环境没有关系C在阶段,人地矛盾最尖锐D箭头 b 表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2下列认识或行为与图中所示的思想发展阶段对应组合正确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节能减排,植树造林C伐木为薪,围湖造田D竭泽而渔,焚林而猎A C12.【解析】第 1 题,在阶段,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没有认识;到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很有限,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此时人们受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支配,所以只认识到自然对人的作用;到了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人们开始认为自然是人们任意开发和利用的对象,一味夸大人类社会的作
19、用;到了阶段,人类体会了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的恶果,认识到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但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因为自然对人类也有制约作用。第 2 题,“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阶段显然是不具备的;“竭泽而渔,焚林而猎”“伐木为薪,围湖造田”都是人类中心论思想;“节能减排、植树造林”是人地伙伴论思想。对应集训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回答 13 题。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D环境文明时代2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
20、土地要素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3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A竭泽而渔,焚薮而畋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C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同等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ABB13.【解析】人类社会的四个发展阶段中原始文明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自然,该阶段主要活动方式是采集和渔猎,劳动力是主导因素,因此甲图例为劳动力;到农业文明时代,土地成为主导因素,因此乙图例为土地;到了工业文明时代,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资本科技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并成为关键性因素,丙图例为资本,丁图例为科技进步;到环境文明时代实施的是可持续发展,遵循的是公平性、
21、持续性、共同性原则。4(2016滨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四城市是我国各地区城市污染的典型代表,图中反映近几年来四地 API(空气污染指数)随季节的变化图。材料二 2013 年我国北方地区经历的严重的雾霾天气,北京在 1、2 月份有 30 天严重的雾霾天气。2013 年的雾霾天气相比较往年,除了自然原因之外,与人类活动也有密切关系。(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空气污染状况的时空分布。(2)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北方 2013 年冬季雾霾天气严重的人为原因。【解析】第(1)题,从月份看冬季较严重,从城市的空间分布看北方较严重。第(2)题,主要是交通工具、工业、生活取暖等。【答案】(1)从地区看,北方比南方严重;从时间看,冬季比夏季严重。(2)工业生产排放大量的烟尘;城市居民供暖;交通工具排放大量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