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 构造地貌的形成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常见地质构造与地貌之间的关系。2.结合实例,认识板块运动对全球尺度地表形态的影响。3.以山地对交通的影响为例,认识构造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一、地质构造与地貌|教材初探|1.阅读教材第2627页内容,了解褶皱及其所形成的地貌。(1)褶皱概念。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 ,叫作褶皱。波状弯曲(2)褶皱的基本形态。基本形态岩层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地貌背斜岩 层 一 般 。中心部分岩层较 ,两翼部分岩层 。一般发育成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 。向斜岩 层 一 般 。中心
2、部分岩层较 ,两翼部分岩层较 。一般发育成 。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 。向上拱起 老 新 山岭 谷地 向下弯曲 老 新 山岭 谷地 2.阅读教材第2728页内容,了解断层及其所形成的地貌。(1)断层概念。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 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 ,称为断层。(2)断层的位移类型。断裂 位移类型 表现 水平位移 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被错断 垂直位移 相对上升 上升的岩块经风化侵蚀常成为 或高地,如我国的 、庐山、泰山 相对下降 常形成 或低地,如我国的 、汾河谷地 块状山 位移 华山 谷地 渭河平原(3)在山地,断层沿线常发育成
3、什么地貌?答案:在山地,断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大陆漂移|迁移应用|1.结合被侵蚀缺失的褶皱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甲、乙两地何处是背斜,何处是向斜。并分析甲、乙两地形成目前地貌形态的原因。答案:从示意图中岩层的弯曲状况可判断,甲地是背斜,乙地是向斜。甲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被外力侵蚀成谷地;乙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2)要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从安全性、地下水储藏角度考虑)?为什么?答案:选择甲地。甲地岩层向上拱起,抗垂直压力较强,结构稳定,不易坍塌,不易积水。乙地向斜易积水。2
4、.华山是我国五岳之一。它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结合示意图,分析华山及其北侧渭河平原的形成原因。答案:断层相对上升的岩体形成块状山或高地;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华山和其北部的渭河平原之间就是一个断层,华山一侧相对上升,形成块状山;渭河平原一侧相对下降,形成低地。|过程评价|1.下图体现出地貌的发育过程是()A.冲积平原的形成 B.断块山的形成 C.背斜成谷,向斜成山 D.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解析:图中显示的是背斜遭受外力作用,由山岭演变成谷地的过程。答案:C 2.下图是地质构造示意图,图中甲处的地质构造是()A.向斜 B.背斜
5、C.断层 D.褶皱 解析:甲处岩体发生断裂,并且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应为断层。答案:C 读某山地形成示意图,完成34题。3.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4.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中M山地不同的是()A.庐山 B.喜马拉雅山脉 C.华山 D.泰山 解析:第3题,M处岩体沿断裂面上升,形成山地,属于断块山。第4题,庐山、华山和泰山都是断块山,喜马拉雅山脉是褶皱山。答案:3.C 4.B 二、板块运动与地貌|教材初探|阅读教材第29页内容,明确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1)板块划分。地球上的岩石圈破碎成为多
6、个不规则的块状,其中六大板块是 、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2)板块运动。板块的相向运动使得在边界处发生 ,由此形成 、海沟、岛弧等不同的地貌形态。板块相离运动形成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亚欧板块 碰撞或俯冲 巨大山系 裂谷、海洋|迁移应用|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请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原理阐释青藏高原隆起的原因。答案:当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碰撞时,相互挤压并抬升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青藏高原的抬升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撞所造成的。|过程评价|1.下列关于板块构造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B.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C.板块内部活跃 D
7、.板块交界处比较稳定 解析:岩石圈可以划分为六个大的板块,而且这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交界处较为活跃。答案:B 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完成23题。2.与图中虚线圈内所示的板块边界和地貌情形极为相似的是()A.安第斯山脉 B.吐鲁番盆地 C.冰岛 D.日本列岛 3.喜马拉雅山脉是由()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和抬升形成的 B.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和抬升形成的 C.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 D.风力、流水和高山冰川等外力作用雕塑而成 解析:第2题,图中虚线圈内所示地区位于大陆、大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处,大洋板块因位置较低,俯冲
8、到大陆板块之下,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形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图中虚线圈内地区位于大洋西岸,安第斯山脉位于大洋东岸,是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与图示边界有差异。吐鲁番盆地属于板块内部凹陷。冰岛位于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张裂处。日本列岛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处的岛弧链。第3题,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和抬升形成的。答案:2.D 3.B 三、山地对交通的影响|教材初探|阅读教材第3031页内容,明确山地对交通的影响。(1)与平原相比,山地相对高度和坡度大,不利于人类通行。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不仅,难度也比较大。山地地质
9、构造复杂,坡地差,洪水形成快,水流急,都对交通运输设施和人员安全构成威胁。成本高 稳定性(2)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布局。交通运输布局 具体内容 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 ,其次才是 。合理选择交通运输线路 为了降低修建难度,人们通常会在地形相对和缓的 、山间盆地和 地带选线,线路往往需要 。需要翻越山岭时,为降低道路的坡度,一般采用 曲折的线路设计 山区交通线的建设和选择,还需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尽量减少对山地景观的破坏和对 的占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山区交通线路建设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 相结合的方式 耕地、林地 桥(梁
10、)隧(道)公路 铁路 山麓 河谷 迂回前进 盘山|迁移应用|通天大道是位于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条盘山公路。天门洞具有接地通天的态势,通往天门洞的盘山公路也因此被称为“通天大道”。通天大道共计99道弯,全长10.77千米,海拔从200米上升到1 200多米。弯道多处有180的急转弯回廊盘绕,有“天下第一公路奇观”之称。(1)分析图示地区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选择该交通运输方式的原因。答案: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公路运输。因为山区地表崎岖,地质构造复杂,限制因素多,为降低建设成本和修筑难度,优先选择建造成本相对较低、难度相对较小的公路。(2)图中盘山公路交通线呈曲折的“之”字形,分析该交通线采用
11、这种形式的原因。答案:迂回前进的线路坡度较小,利于施工,便于车辆的行驶。|过程评价|读某山区交通线与居民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公路AF段线路的分布特点是 ,其目的是避开 。(2)公路ADB段线路大体上是沿 分布,它与AEB方案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3)一般来说,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时,人们通常优先建造 ;在线路选址时,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 。(4)图中C处山地按山地的类型属于 ,它是由 发育而成。解析:本题考查运用地形、地质知识解决交通建设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山区修建铁路和公路,成本高,难度大,所以要避开不利地形(如陡坡),以降低工程建设的难度。铁路穿过的谷地发育有陡崖,可判断两
12、侧山岳为断块山地,它是由断层发育而成的。答案:(1)呈“之”字形分布 陡坡(2)等高线 坡度小,修建难度小,行车更加安全(3)公路 地形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4)断块山 断层 探究点一 地质构造与地貌【例1】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 。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 。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 。处的地形属 山地。(2)请在图中处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3)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双选)()A.渭河平原 B.长江三峡 C.汾河谷地 D.雅鲁
13、藏布大峡谷(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 (填数码)处打井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判断依据是。审题能力培养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答案:(1)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易被侵蚀成谷地 中心岩层老,两翼岩层新 断块(2)如图。(3)AC(4)该处为向斜构造,在此处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集 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的分析(1)(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形:甲是 ,乙是 。地质构造:甲是 ,丙是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3)简要说明判定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解析:第(1)题,从地质示意图中的地表形态和岩层状况上可直接判断。第(2
14、)题,背斜的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常形成谷地。第(3)题,断层的形成,既要有岩体的断裂,又要有断裂岩体沿断裂面的明显位移。答案:(1)谷地 山岭 背斜 断层(2)甲地是背斜,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3)丙地岩体发生断裂,并且岩体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探究点二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例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交通运输干线类型 最大限制坡度 公路 7%9%铁路 2.5%3%材料二 交通运输线示意图。(1)与平原相比,山地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 的选择、交通运输 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响比较大。(2)一般情况下,山
15、地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以 为主,原因是 。(3)若该地选择了山地地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那么从交通运输线示意图看,在a、b两处弯曲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a处 ,理由 。b处 ,理由 。(4)该交通运输线绕道经过甲、乙两地,原因是 。审题能力培养 解答本题可按照以下思路:答案:(1)方式 线路(2)公路 公路建造成本相对较低、难度相对较小(3)不合理 地形平坦,且通向大城市,应选最短线路 合理 陡坡上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4)经过尽量多的城镇,增加交通运输量,方便甲、乙两地客货集散 公路选线的过关技巧(1)原理关。明确公路选线的原则:占地要少,自然条件要优越,线路要短,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等。
16、(2)图像关。关注图中的地形、河流、沼泽、地质构造等自然条件,还要注意到居民点的分布、线路长短、工程造价等问题。特别是在山区选线时。(3)应用关。应用相关知识解释一些地理现象。如进藏首选公路的原因是地势起伏大;平原地区地方性公路多曲折的原因是适当联系更多的居民点。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据此完成13题。1.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2.现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经济实力的增强 汽车性能的改善 科技水平的提高 为节
17、省投资 A.B.C.D.3.下列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有()平原地区的地形对公路选线限制相对山区较小 山区修筑公路因就地取材,建设费用较少 要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沼泽地区对公路建设影响不大 A.B.C.D.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地形因素,为了不连续穿越等高线,使交通线路坡度不至于过大。第2题,现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是经济与科技实力的增强,可以应对更多的投资、更大的工程难度。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平原地区的地形对公路选线限制比山区小;公路选线要尽量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如山区、沼
18、泽、冻土等)。答案:1.C 2.A 3.A(一)褶皱构造及其应用背斜和向斜是褶皱的两个基本形态,分别在地表形成不同的地貌,识别背斜和向斜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地质构造 褶皱 背斜 向斜 判断方法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老,两翼新 中心新,两翼老 图示 构造地貌 未侵蚀地貌 山岭 谷地 侵蚀后地貌及成因 谷地 山岭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 岩层由老到新;P处向斜成山;M处背斜成谷 2.褶皱构造规律的应用。构造名称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背斜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19、 岩层封闭,为“储油构造”,易于储油、储气;天然气密度最小,分布于背斜顶部,水密度最大,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如下图所示 隧道的良好选址 天然拱形,抗垂直压力较强,结构稳定,利于排水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采石容易 向斜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流井”分布 底部低凹,有利于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如下图所示 找固态矿 因为背斜顶部易被侵蚀,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了,所以煤、铁等矿产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二)断层构造及其应用1.断层要素与地貌。2.断层的应用。(1)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处往往是地下水流出的地方。(2)水库等大型工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
20、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三)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山地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线路选址及走向、线网密度等影响较大。影响 山区交通建设的一般原则 原因 交通运输方式选择 首选公路,其次是铁路 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的成本高、难度大;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 交通运输线网密度 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 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交通运输线网密度大方便人们的出行,吸引较多的客货流,从而提高营运量,增加经济效益 交通运输线路选址及走向 线路选在地形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避开陡坡和断层等地质灾害多发地段;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尽量选择两点间最短距离,经过各级居民点;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耕地、林地的占用 尽量节约建设成本;降低技术难度;工程施工要安全;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