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700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6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6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6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6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16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16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16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16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16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16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16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16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16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2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讲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最新考纲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分析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2.掌握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3.理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微专题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区位条件与进程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2对外开放的前沿(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变化: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工业内部结构变化: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

2、比重上升。产业转移情况:(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3对外开放有利的地理条件(1)良好的区位。(2)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4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5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两个阶段的比较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根据所处的条件不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特点如下:(1)第一阶段(2)第二阶段考向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2013安徽文综)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12题。1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

3、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答案1.D2.A解析第1题,“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从事第二、三产业(非农产业)的人口增加。第2题,工业带动就业需要发展劳动力导向型的产业,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发展原料导向型的产业。3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集聚效应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集聚效应增强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集聚效应C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D

4、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城市集聚效应减弱答案D解析注意观察图像,理解纵坐标的临界点上下的含义,可以看出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后,城市集聚效应减弱。4.(2013浙江文综)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图1为舟山群岛新区物流和旅游规划略图。图2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答案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

5、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解析变化特点可从第二、三产业比重大小分析。与2007年相比,2010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升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升高推动了当地城市化发展。考向二不同地区的城市化进程5(2013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材料二图1是2011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

6、图。(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_,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_。(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_;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_。(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_,主要体现在_。(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苏南地区_苏中地区_苏北地区_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答案(1)由南向北

7、逐步降低(南高北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2)起点高(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3)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距离上海近)引领苏北腹地的发展(带动苏北地区发展)(4)质量(内涵发展)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5)解析第(1)题,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由图1可直观看出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第(2)题,由图2可看出苏南地区城镇化起点高、速度快、水平高的特点。第(3)题,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距离上海近,受上海辐射作用大;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能带动苏北地

8、区发展。第(4)(5)题,结合题干材料及问题,很易作答。微专题二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问题产生的原因(1)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2)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2问题表现3对策(1)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推动产业升级。(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3)加强规划与管理。特别提示珠三角内部城市之间实现分工与合作,有利于形成一个更合理完善的区域城市结构,大珠三角的构建,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和共享资源,增强整个地区的综合竞争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主要问题产生原因解决措施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江三角洲相

9、比,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珠江三角洲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较小,影响产业升级加强城市之间的协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推进“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城市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与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不相适应,“城中村”现象普遍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工业、城市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建设项目多,大量占用耕地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珠江水质恶化工业废水和污水直接排放提高污水处理率,实行达标排放酸雨现象严重火电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随雨水降落大力推广洁净煤燃烧技术;发展核电等新能源;

10、节约用电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提高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率考向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问题与对策(2012江苏地理)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下图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1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2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逐渐将纺织、服装企业向内地转移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大量引

11、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加快发展第三产业ABCD答案1.D2.B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对统计数据进行定量的分析和比较。第1题,读图中的数据可知,第一产业在1998年略有回升,并没有持续快速下降;第二产业在1990年时并不占主导;从产业结构的变化看,第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第一产业的比重在下降,并且所占的比重较小,这些都说明产业结构在逐渐优化。第2题,从目前产业结构看,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就是要继续增大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出去,引进高新技术产业。而大量引进国外化工、机械项目是不现实的,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只是优化的第一产业结构。3(2014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材料一2011年我国明确提出:“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材料二图1为长三角城市分布图,图2为长三角地区苏州、嘉兴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图。下表为我国长三角城市群与美国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人口、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对比。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大西洋沿岸城市群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1.01.5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820城市化水平(%)6890GDP占全国比重(%)1820(1)分析两大城市群的共同特征。(2)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方面,首位城市应重点发展下列哪三个产业?_、_、_。(填写序号)国际金融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

13、化工文化创意进出口贸易(3)苏州和嘉兴与首位城市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形成原因。(4)为把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需采取的措施是_。答案(1)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城市数量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城市等级体系完整。(2)(3)苏州发展速度快于嘉兴;苏州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嘉兴。产业发展政策;产业基础;与周边城市联系;交通条件(通达性)。(4)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解析第(1)题,解答该题要结合图1、表以及城市等级体系的相关知识,进行对比分析。第(2

14、)题,长三角城市群首位城市为上海,其经济发达,科技先进,且位于沿海,故适宜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和进出口贸易等。第(3)题,回答该题,一是要结合图2,注意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从速度和水平两个方面入手;二是要注意结合图1、图2中的图例。第(4)题,城市群的建设问题,一是要结合区域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关知识,二是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城市群的发展经验。练出高分基础落实练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完成12题。1在阶段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A资金密集型产业B技术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D资源密集型产业2进入阶段后,珠三角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是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

15、蓬勃发展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成本降低政策优势突显ABCD答案1.C2.A解析第1题,在工业化推进的阶段,珠江三角洲依托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这一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工业化的起步。第2题,进入阶段,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和政策优势已逐渐减弱。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低收入为年人均国民总收入995美元及以下,中等收入为99612 195美元,高收入为12 196美元及以上。其中,中等收入标准又以3 945美元为界划分为下中等收入和上中等收入。2010年我国人均GDP为4 277美元。读下图,回答34题。3我国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较城镇化率较低,其原因是()A农民工进城不利于城镇化

16、B工业以轻工业为主C农村剩余劳动力少D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入城4工业化能够带动城镇化迅速发展,山东半岛工业化进程较快的原因最可能是()A靠近韩国、日本,便于承接产业转移B矿产资源丰富C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中点,水陆交通便利D国家政策支持答案3.D4.A解析第3题,据材料分析可知,2010年我国人均GDP为4277美元,属于上中等收入国家,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较,我国城镇化率较低,原因是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进行严格限制。虽然城市的数量和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却未能成为城镇化按其固有规律正常健康发展的标志。第4题,工业化带动城镇化迅速发展,山东半岛工业化进程较

17、快是因为靠近韩国、日本,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出口加工工业。读“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情况图”,回答56题。5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A18002008年,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B工业化速度比城市化速度快C属发达国家D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6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A技术密集型产业B资源密集型产业C能源密集型产业D现代服务业答案5.C6.D解析图中横坐标表示城市化水平,纵坐标表示工业化水平,图中阶段(18001948年),城市化与工业化按一定比例同步增长;阶段(19482008年),随着该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化水平先降后升,但总体工业化水平没有明显升高,说明该国曾经有过一次产业

18、转移,而在2008年城市化水平超过80%,说明该国属于发达国家,工业比重变化不大,说明该国第三产业发展快,故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现代服务业。能力提升练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变化”。读图完成78题。7图中分别表示的产业是()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8就地式城市化对当地的影响是()A加速区域中心城市的扩展B扩大城乡之间经济的差异C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整合D不利于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答案7.A8.C解析第7题,依

19、据不同年代城镇人口职业构成可判断,初期该城镇第一产业比重高,到城镇发展的较高阶段一般第三产业比重较高。第8题,就地式城市化必然是当地原有乡村转变发展为城镇,则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开发和集约化发展。2013年伊始,民工荒再次来临。第一财经日报春节期间调查发现,几年前就已引起关注的民工荒现象,在今年表现得尤其突出,更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开始与东部展开争抢民工的激烈竞争。根据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910题。9民工荒的出现,给社会带来多种影响,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民工荒将促使处于困境中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脚步B民工荒将使东部企业大量倒闭,东部地区进入经济萧条阶段C民工荒将使东西部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小D民

20、工荒将使我国结束严格的生育政策,考虑在局部地区实施宽松的生育政策10目前长三角的民营企业,总体上与下图中较为一致的是()答案9.A10.C解析第9题,民工荒致使劳动力导向型产业陷入困境,出路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第10题,长三角的民营企业多为劳动力导向型企业,工资投入所占比重高。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1113题。11分析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判断该省区最可能是()A江苏省B河南省C四川省D海南省12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21、是()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较快13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B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答案11.A12.D13.A解析第11题,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判断为我国的经济发达省份,从而确定为江苏省。第12题,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

22、化速度最快。第13题,该省的工农业发达,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14(2012广东文综)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材料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1)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_。(2)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3)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

23、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答案(1)沿江沿海分布技术(2)地处河流入海口,地形平坦;有铁路、公路经过且临海,水陆交通便利;周围经济腹地范围广,且临近中国最大集装箱港,市场广阔;地处海滨,环境优美;国家政策支持;临港,利于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和对外贸易;多海滩,旅游资源丰富。(3)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构建产业链,防止产业结构单一;引进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建设绿地,治理工业“三废”,防止环境污染;合理规划和布局产业,避免产业过于集中;完善道路、住房、通信等设施的建设,防止配套设施不完善;建设污水处理厂,防止造成海洋污染;适当保留空地,避免缺少工业发展余地;建设海防堤坝,防止气

24、候变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上海市的地理位置,运用已学知识评价沪宁杭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以及正确读图。第(1)题,从图中看出,三者在布局上的总体特征是沿江沿海分布,体现了三者都对交通运输要求较高。微电子产业是高科技产业,区位因素是知识和技术。第(2)题,S处位于沿海,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依托上海市的辐射,有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过,交通便利。第(3)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和建设中要注意提高环境保护的门槛,防止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和地面沉降问题。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图。材料二长三角与珠三角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

25、(1)简述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对该地区经济活动的有利影响。(2)图中M、N两地比较,受寒潮影响较小的是_地,试分析原因。(3)与珠江三角洲比较,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什么变化?试分析其原因。答案(1)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地区,水热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南邻南海,海运便利;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有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2)N地地处南岭南侧,位于冬季风背风坡;距海近,冬季气温较高;纬度低,相对温暖(或距冬季风源地较远,受冬季风影响小)。(3)19922007年,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持续增长,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原因:长江三角洲地区:20世纪90年代后,对外开放;产业基础好;科技实力更强;经济腹地范围更大。解析第(1)题,从纬度、海陆、相对位置等方面综合评价南部沿海地理位置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第(2)题,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三方面分析N地比M地受寒潮影响小的原因。第(3)题,据图描述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额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的变化。从政策、产业基础、科技、经济腹地等方面分析其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