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2.80MB ,
资源ID:386901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690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年高考总复习语文课标版专题六: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年高考总复习语文课标版专题六: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doc

1、专题六文言文阅读美丽语文精彩阅读经典素材当你在内地生活久了,目睹一条条清澈河流被工业废水污染,一片片森林被砍伐殆尽,人类入侵所有海洋使得鲸鱼们涌到海滩自杀当你听到耕地以惊人的速度沙漠化,许多物种永远消失,你绝望透顶,你觉得自然是如此脆弱,人类世界这样轻易地就摧毁它占有它,地球毫无希望了。这时,你走上青藏高原,就会获得一份崭新的感觉,那高原以它自己独有的方式隆升着,它博大、莽苍、遒劲,什么也奈何不了,人类的侵占意识开拓意识只能贴近它,却不能征服它。我知道高原上有许多城市,但更多的是地貌原始的广阔土地和一座座人类难以逾越的雪山。节选自庞天舒拜谒高原点评赏析由于人类物质文明的迅猛发展,人们物欲追求的

2、迅速膨胀,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灾难。这时,如果你走上青藏高原,情境、心境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真心希望青藏高原永远是人类物欲不能征服的一方净土。真题在线一、(2011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

3、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

4、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节选自宋史何灌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辽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或著崖石皆没镞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得善田二万六千顷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

5、正确的一项是()。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至于三十年后提及往事契丹太师都惊恐起拜。B何灌深谙西北边事,受到徽宗赞许。他任河东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徽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运粮任务,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应募。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受伤战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二、(2010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花云,怀远人。貌伟而黑,骁勇绝伦。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兵至,遂克滁州。太祖渡江,云先济。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

7、,身不中一矢。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云被执,郜赴水死。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逾年达太祖所,孙抱儿拜泣

8、,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赐儿名炜。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节选自明史花云传)注:偾军:溃败的军队。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杖:拿着。B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 翼:保护。C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 徇:掠取。D贼非吾主敌,盍趣降 趣:归顺。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拔剑跃马冲阵而进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贼缚云,云奋身大呼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花云勇猛超群,他的才能深受太祖赏

9、识。至正十三年他拜见太祖,曾在遇险时挺身而出使太祖免于难;此后又多次带兵打仗,建立显赫战功,得到太祖提拔。B花云与贼寇奋力抗争,至死不屈。花云驻守太平时,陈友谅率水师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他被俘;花云临危不惧,在被杀的当口,仍高声痛骂贼寇。C花云的妻子决心为丈夫殉节。花云妻子看到战况紧急,知道丈夫生命危险,表示自己决不独活,将三岁的儿子托付给家中仆人;花云被俘后,妻子投水而死。D花云的儿子花炜历经艰险后安全存活。花云妻子死后,侍儿抱起花炜逃命,被掠至九江,侍儿将他托养在渔家,后来又带他渡江,一年多后才来到太祖身边。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

10、攀堞而上。(2)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三、(2009琼宁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以效用进,累官秉义郎,浮湛班行,不自表异。宣和末,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金兵内侵,夏人乘虚尽取河外诸城镇。震威距府州三百里,最为孤绝。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昭募骁锐兵卒千余人,与约曰:“贼知城中虚实,有轻我心,若出不意攻之,可一鼓而溃。”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果惊乱,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夏人设木鹅梯冲以临城,飞矢雨激,卒不能施,然昼夜进攻不止。其酋悟儿思齐介胄来,以毡盾自蔽,邀昭计事。昭常服登陴,披襟问曰:“彼何人,乃尔不武!欲见我,我在

11、此,将有何事?”思齐却盾而前,数宋朝失信,曰:“大金约我夹攻京师,为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旦暮且下,麟府诸垒悉已归我,公何恃而不降?”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己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是时,诸城降者多,昭故人从旁语曰:“天下事已矣,忠安所施?”昭叱曰:“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尚敢以言诱我乎?我唯有死耳!”因大骂引弓射之,众走。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昭退坐厅事,召诸校谓曰:“城且破,妻子不可为贼污,幸先戕我家而背城死战,胜则东向图大功,不胜则暴骨境内,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

12、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昭跃马从缺城出,马蹶坠堑,贼欢曰:“得朱将军矣!”欲生致之。昭瞋目仗剑,无一敢前,旋中矢而死,年四十六。(节选自宋史朱昭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震威城兵马监押,摄知城事摄:代理。B昭率老幼婴城,敌攻之力 婴:环绕。C于是夜缒兵出,薄其营 薄:削弱。D城上鼓噪乘之,杀获甚众 乘:追逐。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朱昭坚决主张抗敌的一组是()。今天子圣政一新矣取传禅诏赦宣读之汝辈背义偷生,不异犬彘妻子不可为贼污大丈夫一生之事毕矣昭跃马从缺城出A B C D3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昭凭着功绩官至秉义郎,他顺从时俗,不刻意地表现自己。在震威期间,夏人乘虚入侵,他招募千余勇猛精锐士卒,夜缒出城,乘势杀敌,获得胜利。B夏人部队昼夜进攻,其首领悟儿思齐邀请朱昭议事,数落宋朝失信,企图招降宋军。朱昭反驳说,宋朝国君内部禅让,新君政令一新;坚决拒绝投降。C在众多城池投降后,朱昭旧友也暗示他投降。朱昭厉声斥骂,张弓要射他;不久又表示,只要背城死战,获胜可再图功业,失败陈尸境内也问心无愧。D朱昭方面有人暗中与敌人串通,透露了朱昭准备突围的消息。敌人害死守兵,得到城池。朱昭不幸坠入沟堑,他怒目提剑,无人敢前,最后中箭而死。4把文中画

14、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被围四日,城多圮坏,昭以智补御,皆合法,然不可复支。(2)昭勒众于通衢接战,自暮达旦,尸填街不可行。命题分析综观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对文言文的考查,选材全部为人物传记,且两篇出自宋史,一篇出自明史,这样来看,在选材上突破人物传记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且应关注宋史明史以及新唐书旧唐书元史等。从命题来看,主要考查的是实词的文中意义,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和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以及文言语句翻译等。为19分,其中三道选择题各为3分,翻译10分;翻译题以两个语句为主。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实词的含义是高考文言文试题中最重要的一个考点,涵盖了整个文言文考查内容。既有单

15、独的实词选择题,又有主观题中翻译涉及的重要实词。并且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中,理解并掌握了重点实词的含义,才能准确把握全文内容,回答出相应的问题。理解实词的含义重在认真复习课本,将课文中的文言文熟读成诵,并结合相关练习题,将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120个实词认真落到实处。高考文言文阅读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一般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在第I卷中进行。【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也。少好学,工书檄。乾符中,举进士,不中,乃客大梁。翔同里人王发为汴州观察支使,遂往依焉。久之,发无所荐引,翔客益窘,为人作笺刺,传之军中。太祖素不知书,翔所作皆俚俗语,太祖爱之,谓发曰:“闻君有故人

16、,可与俱来。”翔见太祖,太祖问曰:“闻子读春秋,春秋所记何等事?”翔曰:“诸侯争战之事耳。”太祖曰:“其用兵之法可以为吾用乎?”翔曰:“兵者,应变出奇以取胜,春秋古法,不可用于今。”太祖大喜,乃以为馆驿巡官。太祖与蔡人战汴郊,翔时时为太祖谋画,多中,太祖欣然,以谓得翔之晚,动静辄以问之。太祖已破赵匡凝,取荆、襄,遂攻淮南。翔切谏,以谓新胜之兵,宜持重以养威。太祖不听。兵出光州,遭大雨,几不得进,进攻寿州,不克,而多所亡失,太祖始大悔恨。太祖即位,以唐枢密院故用宦者,乃改为崇政院,以翔为使。翔为人深沉,有大略,从太祖用兵三十余年,细大之务,必关之。翔亦尽心勤劳,昼夜不寐,自言惟马上乃得休息。而太

17、祖刚暴难近,有所不可,翔亦未尝显言,微开其端,太祖意悟,多为之改易。太祖崩,友珪立。以翔先帝谋臣,惧其图己,不欲翔居内职,乃以李振代翔为崇政使。翔以友珪畏己,多称疾,未尝省事。末帝即位,赵岩等用事,颇离间旧臣,翔愈郁郁不得志。其后,梁尽失河北,与晋相拒杨刘。翔曰:“故时河朔半在,以先帝之武,犹不得志于晋。今晋日益强,梁日益削,陛下处深宫之中,所与计事者,非其近习,则皆亲戚之私,而望成事乎?臣虽惫矣,受国恩深,若其乏材,愿得自效。”岩等以翔为怨言,遂不用。其后,王彦章败于中都,末帝惧,召段凝于河上。是时,梁精兵悉在凝军,凝有异志,顾望不来。末帝遽呼翔曰:“朕居常忽卿言,今急矣,勿以为怼,卿其教我

18、当安归?”翔曰:“臣从先帝三十余年,今虽为相,实朱氏老奴尔,以臣之心,敢有所隐?陛下初用段凝,臣已争之,今凝不来,敌势已迫,欲为陛下谋,则小人间之,必不见听。请先死,不忍见宗庙之亡!”君臣相向恸哭。翔与李振俱为太祖所信任,庄宗入汴,诏赦梁群臣。李振喜谓翔曰:“有诏洗涤,将朝新君。”邀翔欲俱入见。翔夜止高头车坊,将旦,左右报曰:“崇政李公入朝矣!”翔叹曰:“李振谬为丈夫矣!复何面目入梁建国门乎?”乃自经而卒。(节选自新五代史梁臣传第九,有删改)注:怼:怨恨。1(考点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好学,工书檄 工:擅长。B翔亦未尝显言,微开其端 微:不明显。C末帝即位,赵岩

19、等用事 用事:当权。D则小人间之,必不见听 见:看见。名师指津正确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定要注意词语所处的具体语境,同时还要联系学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断一般不会出现较大问题。本题D项中“见”很显然不能理解为“看见”,因为前文为“小人间之”;所以这里的“见”应该是表被动的介词。答案:D2下列各组句中,分别表现敬翔“为太祖信任”和“有大略”的一组是()。ABCD名师指津本题要求选出分别表现人物不同方面的选项,这有别于一般六选四的题目形式,答题时要注意。B项,句表现敬翔为国操劳;C项,句从侧面表现敬翔“为太祖信任”,句表现敬翔愿为国效力;D项,句说的是“末帝”,而不是“太祖”。答案:A3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敬翔考进士不中后客居大梁,由于生活窘迫,就到军队里给人写文书,因所写文书采用民间通俗语言,深受太祖喜爱。B太祖在取得接连的胜利后要进攻淮南,敬翔这时却极力劝谏阻止太祖,认为刚刚取胜的军队应该慎重行动,保持军威。C朱友珪称帝后,因为敬翔是先帝的谋臣,害怕他有对自己不利的地方,没有让他担任要职。敬翔就称病退职,更加抑郁。D后梁在失去河北之后,与后晋军在杨刘对峙,敬翔在末帝面前说出怨言,指责赵岩等人的胡作非为导致国力一天天削弱。名师指津A项,错在“到军队里”;C项,敬翔没有“退职”,文中也没有他“更加抑郁”的内容;D项,“敬翔有怨言”只是赵岩他们认

21、为的,并不是敬翔真的在皇帝面前说的。答案:B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从太祖用兵三十余年,细大之务,必关之。(2)陛下处深宫之中,所与计事者,非其近习,则皆亲戚之私,而望成事乎?(3)李振喜谓翔曰:“有诏洗涤,将朝新君。”名师指津文言翻译是综合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文言词法、文言句法以及学生的翻译与表达能力。(1)句的关键词应该是“从”“关”;(2)句的关键词应该是“所与”“计”“近习”;(3)句的关键词应该是“洗涤”“朝”等。参考答案:(1)(敬翔)跟随太祖作战三十多年,大大小小的事务,一定参与。(2)陛下您处于深宫之中,和您一起商议政事的人,不是那些接近熟悉的人,就都是自己的

22、亲戚,难道还能指望他们成大事吗?(3)李振高兴地对敬翔说:“(庄宗)有诏书来免除我们的罪行,将要去朝见新皇帝了。”参考译文: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县人。少年好学,擅长撰写各种文书。乾符年间,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中,于是客居大梁。敬翔的同乡王发当汴州观察支使,就前往投靠。过了很久,王发一直没有推荐他做官,敬翔的客居生活更加窘困,给别人书写文书和公文,在军队中传递。后梁太祖一向没有文化,敬翔所写文书都是民间通俗语言,太祖很喜欢这类文字,对王发说:“听说你有个朋友,可和他一块来见我。”敬翔拜见太祖,太祖问他说:“听说你读春秋,春秋里面记的是什么事?”敬翔回答说:“都是诸侯征战的事罢了。”太祖说:“书里

23、用兵的方法可以为我所用吗?”敬翔答说:“兵法,随机应变,出奇制胜,春秋记的是古代的方法,不能适用于现在。”太祖非常高兴,就让他担任馆驿巡官。太祖和蔡人在汴州城郊作战,敬翔常常给太祖出谋划策,很多都取得成功,太祖非常高兴,认为得到敬翔太晚了,有事往往咨询他。太祖已经击败赵匡凝,攻取荆、襄地区,接着再进攻淮南。敬翔竭力谏阻,认为刚刚得胜的军队,应该行动慎重以保持军威。太祖不听。军队进到光州时,遇到大雨,几乎无法前进,进攻寿州,未能攻克,而且兵士逃亡损失很多,太祖这才感到后悔。太祖即位称帝,因为唐朝的枢密院原先任用的都是宦官,就改为崇政院,任命敬翔为崇政院使。敬翔为人稳重,有雄才大略,跟随太祖作战三

24、十多年,大大小小的事务,一定参与。敬翔也尽心操劳,昼夜不睡,自己说只有在马上才能得到休息。太祖性情暴戾,难以接近,有的事情敬翔认为不当,也不曾直接劝谏,只是婉言开导,太祖心里明白过来,很多事都因此改正。太祖死后,朱友珪继位称帝。因为敬翔是父亲时的谋臣,害怕他图谋暗算自己,不想让他担任宫内职务,就让李振取代敬翔担任崇政院使。敬翔也因为朱友珪提防自己,常常称病,不理政事。末帝即位后,赵岩等人当权,猜疑离间旧臣很厉害,敬翔更加郁郁不得志。此后,后梁全部失去黄河以北的土地,与晋军在杨刘对峙。敬翔说:“过去河朔地区一半在我们手中,凭借先帝的英武,尚且不能消灭后晋军。现在后晋军日益强大,后梁日益削弱,陛下

25、您处于深宫之中,和您一起商议政事的人,不是那些接近熟悉的人,就都是自己的亲戚,难道能指望他们成大事吗?我虽然已感疲惫,但深受国恩,如果缺少合适的人选,我愿意效劳。”赵岩等人认为敬翔在发牢骚,末帝就没有任用他。那以后,王彦章在中都战败,末帝很害怕,在河上召见大将段凝。当时,后梁的精兵都在段凝的军中,段凝怀有二心,拖延观望不来。末帝急忙召来敬翔对他说:“我平时忽视你的建议,现在情况危急,不要因此怨恨,你一定要告诉我应去向哪里?”敬翔说:“我跟随先帝三十多年,现在虽然是宰相,实际是朱家的老奴才,凭我的忠心,怎么敢有隐瞒?陛下当初任用段凝,我就已反对,如今段凝不来,敌军已经迫近,想替陛下谋划,就会有小

26、人离间,肯定不被听从。请让我先死,我不忍心看见朱家的天下灭亡!”君臣面对面大声痛哭。敬翔与李振都曾受到后梁太祖信任,后唐庄宗进入汴州城,下诏书赦免梁的群臣。李振高兴地对敬翔说:“(庄宗)有诏书来免除我们的罪行,将要去朝见新皇帝了。”邀请敬翔一起去拜见庄宗。敬翔夜晚住在高头车坊,天将亮的时候,身边的人来报告说:“崇政院李公进朝晋见皇帝了。”敬翔叹息说:“李振枉为大丈夫了!还有什么面目再进入后梁的建国门呢?”于是自缢而死。针对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以门荫调右翊卫,迁司卫主簿,寻擢监察御史,累迁中丞。张昌宗引妖人迎占,言计不轨。彦范谏曰:“昌宗谬横恩,

27、苞祸心,亿测天命,皇神降怒,自擿其咎。逆而不诛,社稷惧亡。请付三司考治。”不纳。张柬之将诛易之等,引与定策。于是,以彦范、敬晖为左、右羽林将军,属以禁兵。神龙元年正月,彦范、晖率羽林兵与将军李湛等千骑五百人讨贼。令湛就东宫迎中宗至玄武门,彦范等斩关入,士皆鼓噪,时武后处集仙殿,斩易之等庑下。后闻变而起。彦范进曰:“天意人事归李氏。臣等谨奉天意,惟陛下传位,万世不绝,天下之幸。”后乃卧,不复言。明日,中宗复位,以彦范为侍中,封谯郡公,赐实封五百户。上书戒帝曰:“伏愿上以社稷为重,令皇后无居正殿,干外朝。深居宫掖,修阴教以辅佐天子。”帝孱昏,狃左右,不能有所省纳。时武三思以迁太后衔恚,虑不利诸武,

28、而韦后雅为帝宠畏,且三思与烝乱,因为帝画策。未几,罢彦范等政事。五月,加特进,封扶阳郡王,令朝朔望。寻出为洺州刺史,改濠州。王同皎谋诛三思,事泄,三思阴令郑愔上变,诬彦范等同逆,乃贬彦范泷州司马。三思又疏韦后隐秽,榜于道,请废之。帝震怒,三思曰:“此殆彦范辈为之。”诏有司议罪。大理卿裴谈请即诛斩,家籍没。帝业尝许以不死,遂流瀼州,禁锢终身。三思又请夷彦范等三族,帝不从。三思乃遣周利贞矫制杀之,利贞至贵州,逢彦范,即缚曳竹槎上,肉尽,杖杀之,年五十四。睿宗即位,彦范等并追复官爵,赐实封二百户,还其子孙,谥曰忠烈。(节选自新唐书桓彦范传,有删改)注:三司: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主刑狱。烝:指和母辈

29、通奸。1(考点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请付三司考治 考:审查,拷问。B修阴教以辅佐天子 修:讲习。C而韦后雅为帝宠畏 雅:娴雅。D封扶阳郡王,令朝朔望 朝:上朝,朝见。2下列语句,能体现桓彦范以国事为重的一组是()。以门荫调右翊卫逆而不诛,社稷惧亡惟陛下传位,万世不绝,天下之幸令皇后无居正殿,干外朝榜于道,请废之遂流瀼州,禁锢终身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桓彦范向武则天弹劾张昌宗的不轨行径,但是他的上疏,如同泥牛入海。B桓彦范等率御林禁兵斩关而入,杀死易之等,逼武则天归还帝位给中宗。C桓彦范被加官特进封扶阳郡王,这是中宗对

30、他作为匡复唐室功臣的一种嘉赏。D桓彦范被贬为濠州刺史,又遭武三思陷害,被终身流放到瀼州,途中被武三思假托君命派人杖杀。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因为帝画策。未几,罢彦范等政事。(2)三思阴令郑愔告变,诬彦范等同逆。二、筛选文中的信息“筛选”就是通过淘汰的方法挑选,它要求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信息。本考点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从全文的角度对有关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并提取组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的理解程度。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是考生在读懂文言语段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分析的能力。高考设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指令,筛选符合指令的信息。该考点采用的题型是定向

31、考查,通常是给出多个句子,交叉排列编为四组,要求考生选出全都表现或说明文中人物在某一方面的品格特征、行为特点等的一组。【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何真,东莞员冈人,八岁而孤,母夫人守志不夺。少英伟好书剑。至正间,岭南盗起,焚掠州郡,真集义兵保乡里,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中原兵起,岭海骚动,弃官归乡里,慨然以生民为念。岁乙未,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真请于行省举义兵除之。真躬擐甲胄,往擒仲玉以归。岁癸卯,南海三山民邵宗愚陷广州,守将何深死之,大肆焚掠。真闻之,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广人大悦。时中原大乱,南北阻绝,真益练兵据险,保障一隅。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大明太祖高皇帝命廖永忠

32、为征南将军,率舟师取广东。时永忠在福州,先遣人以书谕真,曰:“元君失驭,天下土崩,豪杰之士,乘时而起,或假元之号令,或自擅其兵威,暴征横敛,蚕食一方,生民涂炭,可谓极矣。今天子受天明命,肇造区夏,惟两广僻在遐荒,未沾圣化。予受命南征,顺者抚,逆者诛。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遂航海趋广东。三月甲戌,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遣使奉表迎降。初,汤和等平福建,真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且遣人回报真。至是,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上赐诏褒之,曰:“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二: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识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荼毒生民,身死不悔,斯

33、不足论矣。顷者,师临闽、越,卿即输诚来归,不烦一旅之力,使兵不血刃,民庶安堵,可谓识时达变者矣。”真叩头谢曰:“昔武王伐暴救民,诸侯不期而会者八百。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人归,四海景从。臣本蛮邦之人,迩者逢乱,不过结聚乡民,为保生之计,实无他志。今幸遇大明丽天,无幽不烛,臣愚岂敢上违天命。”上曰:“夫能不贾祸于生灵者,必世享其泽。朕嘉卿忠诚,念江西地近广东,是用特授尔江西行省参政,以表来归之诚。古云:令名,德之舆也。卿令名已著,尚懋修厥德,以辅我国家。”(节选自国初群雄事略,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邑民王成、陈仲玉构乱构:集结、构成。B先遣人以书谕真谕:上对

34、下的文告。C何真籍所部郡县户口、兵马、钱粮籍:登记。D征南将军廖永忠遣人送其使及表诣京师诣:前往。名师指津判断文言词语的解释是否正确,也可以将题目给出的解释代入原句中进行验证,如本题的B项,如果理解为“上对下的文告”那就是一个名词,代入句子后这个句子就应该理解为“先派人用(通过)书信上对下的文告何真”,显然是讲不通的。这里应该理解为“告诉、告知”比较准确。答案:B2(考点题)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何真“保民达变”的一组是()。仕为河源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练兵据险,保障一隅少英伟好书剑受命南征,顺者抚,逆者诛遣使由海道奉表于元,遇和兵,遂改其表请降率众复广州,号令明肃A B C D名师指津进行信息筛

35、选,一定要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本题要求选择全部表现何真“保民达变”的一组,首先要准确把握“达变”的含义,根据前后文的联系,我们可以推断“达变”应该是达到变化(平安)的意思。说何真曾任官职;说何真的外貌和爱好;说的是廖永忠。答案: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真年少不幸,八岁便死了父亲,母亲含辛茹苦抚育孤儿,始终没有改嫁。B何真曾率兵收复广州。他的队伍军纪严明,深得广州百姓欢迎。C何真原本率部降元,后因廖永忠信中的言辞咄咄逼人,何真不得已,改向明军投降。D明太祖褒奖了何真,对其在动乱时节组织武装保境安民的举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名师指津C项,“何真不得已”一说误。对何真

36、而言,只要是正统的政权即可,在这个前提下,投降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安居、安宁(这也正是朱元璋最看重他的地方)。正因为如此,所以何真的一个小小使者就可以改动降表,就可以决定向谁投降。答案:C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恐足下未悟,辄先遣一介之使相告,惟足下留意焉。(2)今主上除乱以安天下,天命人归,四海景从。名师指津对于句子的翻译一定要按照常规的要求进行,不可凭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翻译,否则,在考场上是要丢分的。参考答案:(1)怕您尚未明白,就先派个使者报个信,希望您注意。(2)现如今,皇上平息动乱以使天下安定,此举上应天命下顺民意,天下百姓如影随形。参考译文:何真,是东莞员冈人

37、,八岁亡父,母亲守节不再嫁人。何真年少时就身材魁伟,喜好书法和剑术。至正年间,岭南强盗四起,在州郡放火抢劫,何真组织起义兵保卫乡里,后来做官担任河源务副使、淡水盐场管勾。中原地区元明交战,从岭南到南海都随之动荡不安,何真弃官回归乡里,他满腹感慨,心里只有老百姓。乙未年,乡民王成、陈仲玉作乱,何真请得行省同意,组织义兵剿灭了他们。此役,何真亲自披挂上阵,把陈仲玉活捉回来。癸卯年,南海三山的邵宗愚攻陷了广州,广州守将何深战死,邵宗愚部在城里疯狂烧杀抢掠。何真听说后,率众收复了广州,他的军队军纪严明,广州民众非常高兴。此时,中原局势一片混乱,南北交通断绝,何真更加努力地演练士卒,他们占据关隘,保住了

38、一方的安宁。洪武元年戊申二月壬寅日,大明太祖高皇帝任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水军直取广东。廖永忠到了福州了,事先派人送信告知何真说:“元朝皇帝已经丧失了驾驭政权的能力,天下四分五裂,英雄豪杰趁势而起,有的假借元朝廷的号令指挥一方,有的干脆倚仗强大的军队,横征暴敛,割据一方,百姓生灵涂炭,可以说是痛苦到了极点。如今大明皇帝受命于天,正在开创华夏大业,只有两广,遥远荒僻,从未蒙受圣明君主的教化,我奉命南征,归顺者会受到安抚,违逆者将处以极刑。怕您尚未明白,就先派个使者报个信,希望您注意。”于是从海路直取广东。三月甲戌日,何真登记辖区各郡县的人口、兵马、钱粮的数目,派使者捧着降表投降。早先,在明将汤和

39、等人平定福建的时候,何真就派使者从海路捧着降表准备向元朝廷投降,正好遇到汤和的军队,于是使者改动了降表,请求向明军投降,并且派人回去向何真汇报。到了此时,征南将军廖永忠派专人护送何真的使者带着降表到京城。皇上下诏褒奖他,诏书说:“天下动荡的时候,所谓的豪杰有两种:变动乱为安定的属上等,保护百姓直到天下安定,并且知道应当归顺谁的属次一等。至于据险苟活,残害人民,死不悔改的,就不值一提了。当初,我大军兵临闽、越之时,你就诚心归顺,没让我费鞍马之劳,没有流血牺牲,使民众得以安居,你真可谓是识时务者啊。”何真叩头谢恩,说:“当年周武王讨伐残暴,救民于水火,没有预约就前来会盟的诸侯有八百。现如今,皇上平

40、息动乱以使天下安定,此举上应天命下顺民意,天下百姓如影随形。臣本蛮荒之人,近来恰逢动乱,我聚集乡民,只为保命,并无其他意思。现在有幸逢大明的朗朗乾坤,皇上的光辉无处不在;臣驽钝,又怎敢违背天意。”皇上说:“不祸害百姓的人,他的后人一定能够享受他的福泽。朕欣赏你的忠诚,考虑到江西地邻广东,因此特授你江西行省参政一职,以表彰你归顺的诚心。古语说:好名声,是用来承载美德的。你的好名声已经够大的了,还需努力提升品德,以辅佐国家。”针对训练(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少力田,长涉书史,善骑射。金贞祐间,边事方急,藁城令立的募兵,射中者拔为将。独俊一发破的,遂将所募兵迎

41、敌。太祖十年,国王木华黎南下,俊迎降。十四年,以劳擢知中山府事,佩金虎符。金将武仙据真定,诸城皆应仙。俊率众夜入真定,逐仙走之。十五年春,中山府治中李全叛应仙。俊方屯曲阳,仙来攻,败之黄山下,献捷于木华黎。及仙以众降,木华黎承制授俊龙虎卫上将军,行元帅府事,屯藁城。俊谒木华黎曰:“武仙奸黠,终不为我用,请备之。”木华黎然其言,以俊为左副元帅,升藁城县为永安州,号其众为匡国军,兵、民之事,一委于俊。二十年,仙果杀都元帅史天倪,据真定叛。俊以孤军居反侧间,战士不满千人。仙攻之,不能下,乃纵兵蹂民禾。俊呼语之曰:“汝欲得民,而夺之食,无道贼不为也!”仙惭而去。久之,俊复夜入真定,仙败走,乃纳史天倪弟

42、天泽为帅。太宗四年,会诸军围汴。明年,金主弃汴奔归德,追围之。金兵夜出薄诸军于水,俊力战死之。时年四十有八。俊早丧父,事母以孝闻,待亲故皆有恩意。克汴时,以侍其轴为贤,延归教诸子。尝曰:“射,百日事耳。诗书,非积学不通。”屡诫诸子曰:“吾一农夫,遭天下多故,徒以忠义事人,仅立门户,深愿汝曹力田读书,勿求非望,为吾累也。”临阵,勇气慑众,立矢石间,怡然若无事者,虽中伤亦不为动。每慕马援为人,曰:“马革裹尸,援固可壮。”故战必持矛先士卒。或谏,俊曰:“我人臣也,敌在前,不死,乃就安避危乎!”初,太宗即位,朝于行在,诸将献户口,各增数要利。吏请如众,俊曰:“民实少,他日需求无应,必重敛以承命,是我独

43、利,而民日困也。”藁城有三百余人克期作乱,事觉,戮其渠魁,余并释之。深、冀二州妖人惑众,图不轨,连逮者数万人,有司议当族。俊力请主者,但诛首恶。节度使刘成叛降武仙,俊下令曰:“叛者成一人,余能去逆,即忠义士,吾畀其资产,仍奏官之。”众果相率来降。沃州天台寨既降,他将利其子女,欲掠之。俊曰:“城降而俘其家,仁者不为也。”力止之。为政宽明,见人善治田庐,必曲加褒奖,有惰者,则怒罚之。故所部完实,民惟恐其去也。(节选自新元史,有删改)注:其轴:人名。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十四年,以劳擢知中山府事 擢:提拔。B兵、民之事,一委于俊 一:全部。C以侍其轴为贤,延归教诸子 延:

44、延请。D余能去逆,即忠义士 去:除去。2(考点题)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董俊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的一组是()。ABC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朝贞祐年间,藁城县令比武招兵,董俊因箭术高超而被提拔为将领。元太祖十年,他迎降国王木华黎。B金将武仙被打败后率众投降,但后来又杀害元帅史天倪,凭借真定叛乱,董俊再次夜袭真定,打跑了他。C董俊特别孝顺母亲,对亲戚朋友也都有恩惠。他奖赏善治田庐者,处罚懒惰者,所以百姓都不愿他离任。D董俊在处理藁城人预谋作乱、深、冀二州妖人惑众以及刘成反叛的案件中,都主张严办首恶,不问胁从。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俊谒木华黎

45、曰:“武仙奸黠,终不为我用,请备之。”(2)吾一农夫,遭天下多故,徒以忠义事人,仅立门户,深愿汝曹力田读书,勿求非望,为吾累也。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近几年文言文阅读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要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从命题的角度看,设置错误的角度相对比较稳定。【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江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也。革幼而聪敏,六岁便解属文。九岁丁父艰,与弟观同生,少孤贫,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服阕,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吏部谢朓雅相钦重。朓尝宿卫,还过候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

46、毡与革充卧具而去。除少府卿,出为镇北豫章王长史,随府王镇彭城。城既失守,革素不便马,乃泛舟而还,途经下邳,遂为魏人所执。魏徐州刺史元延明闻革才名,厚加接待。革称患脚不拜,延明将加害焉,见革辞色严正,更相敬重。延明令革作祭彭祖文,革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延明逼之逾苦,将加箠扑。革厉色而言曰:“江革行年六十,不能杀身报主,今日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延明知不可屈,乃止。日给脱粟三升,仅余性命。值魏主讨中山王元略反北,乃放革还朝。时武陵王在东州,颇自骄纵,上召革面敕曰:“武陵王年少,臧盾性弱,不能匡正,欲以卿代为行事。”乃除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革门生故吏,家多在东州,闻革应至,并赍持缘道迎候。革

47、曰:“我通不受饷,不容独当故人筐篚。”至镇,惟资公俸,食不兼味。郡境殷广,辞讼日数百,革分判辨析,曾无疑滞。功必赏,过必罚,民安吏畏,百城震恐。府王惮之,遂雅相钦重。将还,民皆恋惜之,赠遗无所受。送故依旧订舫,革并不纳,惟乘台所给一舸。舸艚偏欹,不得安卧。或谓革曰:“船既不平,济江甚险,当移徙重物,以迮轻艚。”革既无物,乃于西陵岸取石十余片以实之,其清贫如此。征入为度支尚书。时尚书令何敬容掌选,序用多非其人。革性强直,每至朝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所疾,乃谢病还家。大同元年卒。革历官八府长史,四王行事,傍无姬侍,家徒壁立,世以此高之。(节选自梁书列传第三十,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48、不正确的一项是()。A自相训勖,读书精力不倦 勖:勉励。B闻革应至,并赍持缘道迎候 赍:携带。C府王惮之,遂雅相钦重 相:互相。D傍无姬侍,家徒壁立 徒:仅仅。名师指津高考对于重要实词的考查,一向遵循试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原则。所以平时下工夫学好课内知识,牢记一些重要实词的含义对于推断课外文言语段中文言实词的含义大有裨益。本题中“相”的用法在孔雀东南飞中涉及的比较多,在这里,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答案:C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江革性格刚强的一组是()。称患脚不拜辞以囚执既久,无复心思今日得死为幸,誓不为人执笔我通不受饷,不容独当故人筐篚分判辨析,曾无疑滞每至朝宴,恒有褒贬A B C

49、D名师指津认真阅读原句,明确其重点表明的角度,对照题干可以正确筛选信息组。本题是说江革为官廉洁,是说江革为官干练。答案:C3(考点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革敏而好学。他六岁便能写文章。父亲去世后,与弟弟在贫困中仍能坚持读书,不知疲倦。母丧结束后,又与弟弟一起赴太学学习,成绩很优秀。B江革临危不挠。他曾随府王镇守彭城,彭城失守后,被魏人俘获。北魏徐州刺史元延明软硬兼施,江革始终不从。元延明见不能使他屈服,只好放他还朝。C江革为官刚正。武陵王年少骄纵,高祖让江革辅佐他。江革任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时,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民安吏畏,百城畏服,连武陵王也怕他。D江革清

50、正廉洁。他将要离开会稽时,百姓赠送的礼物江革概不接受,只乘坐官府给的一条小船返京,由于船不平稳,渡江危险,便在岸边搬取十多块石头来压舱。名师指津江革被放还朝,是作为魏帝请梁朝放中山王元略返回北方的交换条件,而非“元延明见不能使他屈服”。答案:B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2)革性强直,每至朝宴,恒有褒贬,以此为权势所疾,乃谢病还家。名师指津翻译文言语句,一定要与重要词语的多义现象、活用现象、通假字、偏义复词等有机结合。力求能找出采分点并将其翻译准确。参考答案:(1)(谢朓)看见江革穿着破旧的棉衣,铺着一层坐席,却沉

51、迷于学习不知疲倦,便脱下所穿短袄(给江革披上),并亲手把毡子割下一半给江革充当卧具,然后才离开。(2)江革性格刚强正直,每到朝宴的时候,经常对此加以贬斥,因此被有权势的人憎恨,于是江革称病返回家乡。参考译文:江革字休映,是济阳考城人。江革自幼聪明敏捷,六岁便能写文章。九岁时父亲去世,与弟江观孪生,年少孤苦贫穷,兄弟互相勉励,读书的精力始终没有表现出疲倦。十六岁时母亲又去世,因服丧有孝行而闻名。服丧期满后,与江观一起前往太学,补为国子生,成绩很优秀。齐朝吏部谢朓十分钦佩器重他。谢朓曾在宫中宿卫,回来时去探望江革,当时下着大雪,看见江革穿着破旧的棉衣,铺着一层坐席,却沉迷于学习不知疲倦,便脱下所穿

52、短袄(给江革披上),并亲手把毡子割下一半给江革充当卧具,然后才离开。江革被授少府卿,出任镇北豫章王长史,并随府王镇守彭城。彭城失守后,江革因一向不熟习骑马,就乘船而回,途经下邳时,竟被魏人俘获。北魏徐州刺史元延明听说过江革的才名,对他厚加接待。江革称患有脚病不向他施礼参拜,元延明想要加害他,见江革辞色严正,就更加敬重他。元延明让江革写祭彭祖的文章,江革以被囚日久,没有心思写作为由推辞。于是元延明逼他更加厉害,将要对他施以鞭杖之刑。江革厉色说道:“我年已六十,不能杀身报效君主,今日以死为幸事,誓不替人执笔。”元延明知道不能使他屈服,就取消了鞭杖。每天只给糙米三升,仅能维持性命而已。正值魏帝请求梁

53、朝让中山王元略返回北方,于是就释放江革还朝。这时武陵王在东州,极为骄纵,高祖召见江革当面吩咐他说:“武陵王年少(骄纵),而臧盾性情软弱,不能尽其辅佐之责,想让你替代臧盾(辅佐武陵王)。”于是授江革武陵王长史、会稽郡丞。江革的门生故吏,家多在东州,听说江革将要到来,都携带礼物沿途迎候。江革说:“我一概不接受馈赠,我不能成为故人的礼品筐。”到任之后,江革只依靠官俸过日子,吃得也很简单。会稽郡殷实富裕,地广人众,诉讼案件每天多达数百起,江革分类判案,从无疑案积案。江革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百姓安居,官吏畏惧,百城畏服。武陵王也忌惮他,于是极为敬重他。江革将要返回京都时,百姓都恋恋不舍,赠送的礼物江革一

54、概不接受。送行故吏,按旧例要订做新船,江革一并不收,只乘坐官府给的一条小船。船舱已经偏斜,不能安卧。有人对江革说:“船不平稳,渡江极其危险,应当搬重物来压住船舱。”江革没有财物,便在西陵岸边搬取十多块石头来使船只充实加重。他就是如此清贫。入朝任度支尚书。当时尚书令何敬容掌管选拔人才,录用的人多不是合适的人。江革性格刚强正直,每到朝宴的时候,经常对此加以贬斥,因此被有权势的人憎恨,于是江革称病返回家乡。大同元年去世。江革历任八府长史,四王行事,身旁却没有侍妾,家徒四壁,世人因此敬重他。针对训练(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

55、师友。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永寿二年,鲜卑寇云中,桓帝闻膺能,乃复征为度辽将军。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自是之后,声振远域。延熹二年征,再迁河南尹。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臧罪狼藉,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赂宦竖,膺反坐输作左校。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

56、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顷之,帝崩。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共秉朝政,连谋诛诸宦官,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为长乐少府。及陈、窦之败,膺等复发。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

57、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节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有删改)注:输作左校:东汉政府对犯罪官员的惩罚,服劳役刑。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所交接 接:接待。B每破走之 破:打败。C膺表欲按其罪 按:查办。D考死,妻子徙边 考:父亲。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膺有威慑力的一组是()。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A B C D3(考点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膺为官威严清明

58、,所以升迁为青州刺史后,当地郡守县令听说消息,多弃官不做。B李膺担任护乌桓校尉,在对敌作战之时英勇善战,每每使敌人败退,敌人非常怕他。C李膺为官清廉,做度辽将军时在与鲜卑大战之后,将所掳掠的人口全都送还塞下。D张俭事件发生之后,李膺敢于担当,没有像乡人劝说的那样逃走,而是主动前往诏狱。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2)毅乃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四、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是语文高考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所谓“理解”,就是准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而

59、“翻译”则是将所提供的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翻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所谓“直译”就是指将原文的字字句句都在译文中得到具体的对应和落实。只有在难以直译或者直译不能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时候,才依据原文意义进行意译。理解文言文句子的意义,是将文言文句子准确翻译为现代汉语的重要前提。众所周知,文章是由段落构成的,段落是由句群构成的,句群是由句子构成的,而句子则是由短语和词语构成的。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是由阅读句子开始的,甚至可以说是由一个一个的词语的阅读开始的,但是,正如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义就必须从理解全文的整体意义入手一样,要准确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也就必须从理解该句上下文的段落意义入手。所以说,“宏观把握”

60、“语境着手”是准确理解文言文句子意义的基础。当我们由文章整体意义的把握而局部理解了文章中具体句子的意义以后,就可以进行文言句子的翻译了。就具体方法而言:1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2对,就是对译、对换。将已由单音节发展为双音节的词对译出来;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固定结构等都要换成与现代汉语相应的说法;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3拆,文言文中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词,对这类词语,需要拆成两个词来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的词义去解释。4增,增补句子省略

61、的成分或词语活用后的新增加的内容。补出省略成分。词类发生活用时,必须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活用后的有关内容。5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6调,就是调整语序,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语法要求调整过来。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7还,即还原。对文言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互文见义、互文同义)还原成原来的样子。8贯,就是贯通。古人在文章中经常使用典故,翻译时要将用典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昭义节度副

62、大使卢从史有贤佐曰孔君,讳戡,字君胜。从史为不法,君阴争,不从,则于会肆言以折之。从史羞,面颈发赤,抑首伏气,不敢出一语以对,立为君更令改章辞者,前后累数十。坐则与从史说古今君臣父子道,顺则受成福,逆辄危辱诛死,曰:“公当为彼,不得为此。”从史常耸听喘汗。居五六岁,益骄,有悖语,君争,无改悔色,则悉引从事,空一府往争之。从史虽羞,退益甚。君泣语其徒曰:“吾所为止于是,不能以有加矣!”遂以疾辞去,卧东都之城东,酒食伎乐之燕不与。当是时,天下以为贤,论士之宜在天子左右者,皆曰“孔君”云。会宰相李公镇扬州,首奏起君,君犹卧不应。从史读诏,曰:“是故舍我而从人耶!”即诬奏君前在军有某事。上曰:“吾知之

63、矣。”奏三上,乃除君卫尉丞,分司东都。诏始下,门下给事中吕元膺封还诏书,上使谓吕君曰:“吾岂不知戡也,行用之矣。”明年,元和五年正月,将浴临汝之汤泉,壬子,至其县食,遂卒,年五十七。公卿大夫士相吊于朝,处士相吊于家。君卒之九十六日,诏缚从史送阙下,数以违命,流于日南。遂诏赠君尚书司勋员外郎,盖用尝欲以命君者信其志。君于为义若嗜欲,勇不顾前后;于利与禄,则畏避如怯夫然。始举进士第,自金吾卫录事为大理评事,佐昭义军。军帅死,从史自其军诸将代为帅,请君曰:“从史起此军行伍中,凡在幕府,唯公无分寸私。公苟留,唯公之所欲为。”君不得已,留一岁,再奏自监察御史至殿中侍御史。从史初听用其言,得不败;后不听信

64、,恶益闻。君弃去,遂败。(节选自全唐文,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酒食伎乐之燕不与与:参与。B数以违命,流于日南 数:列举。C唯公之所欲为 唯:希望。D后不听信,恶益闻 闻:传布。名师指津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的题目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选项对重点虚词的含义进行考查,所以平时的复习中对一些重点词语(包括虚词)的含义一定要牢记在心。本题中,C项“唯公之所欲为”是“唯公之所欲为是听”的省略,句中的“唯”是句首语气词,无实义。答案:C2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孔戡声望高的一组是()。立为君更令改章辞者,前后累数十论士之宜在天子左右者,皆曰“孔君”云上使谓吕君曰:吾岂不知

65、戡也,行用之矣。公卿大夫士相吊于朝,处士相吊于家凡在幕府,唯公无分寸私从史初听用其言,得不败A B C D名师指津本题中的均与表现孔戡“声望高”的品性无关。句说的是卢从史的行为;句是卢从史赞美孔戡品格高,与自己无私怨的话;句主要侧面表现孔戡的才能。答案:B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规劝卢从史,孔戡曾让整个节度使府的僚属都去劝谏,卢从史虽然当时羞惭,但等众人退下后,不忠之言却更加厉害,孔戡于是借口生病退隐而去。B孔戡命运不济,虽被皇上任命为尚书司勋员外郎,但因卢从史多次向朝廷奏章诬告,一直未能到任,后来在临汝进餐时猝然而死,享年五十七岁。C孔戡从进士出身进而辅佐

66、昭义军,前任军帅死后,经代理军帅卢从史苦苦挽留而做他的辅臣,他不计个人得失,坚持道义,赢得了人们的敬重。D卢从史原为一般将领,后为昭义节度副大使,他起初很重视孔戡,曾一年中两次上奏为孔戡升官,但后来不听孔戡规劝,导致最终的失败。名师指津皇上是在孔戡死后追任他为尚书司勋员外郎的。本题犯了时态错误。答案:B4(考点题)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从史为不法,君阴争,不从,则于会肆言以折之。(2)是故舍我而从人耶!(3)于利与禄,则畏避如怯夫然。名师指津翻译时一定要注意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的特点,如果是复合词注意古今异义;如果不是复合词,翻译时要注意运用“拆”的方面正确翻译。参考答案:(1

67、)卢从史有不合法度之举,孔戡暗中劝谏,如果卢从史不听从,孔戡就在集会上无所顾忌地发言指责他。(2)这是故意舍弃我而去侍奉别人啊!(3)面对财利,却畏惧躲避像懦夫的样子。参考译文:昭义节度副大使卢从史有一位贤明的辅臣孔戡,字君胜。卢从史有不合法度之举,孔戡暗中劝谏,如果卢从史不听从,孔戡就在集会上无所顾忌地发言指责他。卢从史感到羞惭,脸红到脖子根,低头屏气,不敢回应一句话,马上更改命令、修改文书词句的情况前后累计有几十次。闲暇时就和卢从史谈论自古以来的君臣父子之道,行六顺就能享大福,行六逆就危险屈辱甚至遭杀戮,说:“您应当那样做,而不能这样做。”卢从史常常听得害怕而喘气流汗。过了五六年,卢从史更

68、加骄横,有不忠之语,孔戡规劝,他没有悔改之色,孔戡就让整个节度使府的僚属都去劝谏。卢从史虽然当时羞惭,但等众人退下后,不忠之言却更加厉害。孔戡哭着对那些人说:“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不能再做什么了!”于是,借口生病告辞离开,隐居在洛阳城东面,有酒食歌舞的宴饮也不参加。这时,天下人都认为他贤明,谈到应该被皇帝重用的士人时,都说“孔戡”。恰逢宰相李吉甫镇守扬州,首先奏请起用孔戡,孔戡还是隐居不应诏。卢从史看了诏书说:“这是故意舍弃我而去侍奉别人啊!”就捏造罪名向君王告发孔戡在军中有不法之事。皇上说:“我知道了。”卢从史多次向朝廷上奏章,才改任孔戡为卫尉丞,分管东都洛阳。诏书刚下,门下省属官吕元膺把

69、起草好的诏书驳回,皇上让人对吕元膺说:“我难道不了解孔戡吗?将会任用他的。”第二年(元和五年)正月,将到临汝县温泉洗浴,壬子日,刚到临汝进餐时就去世了,时年五十七岁。公卿士大夫在朝堂上悼念,无官职的士人在家中悼念。孔戡死后九十六天,皇上下诏把卢从史绑送京城,列举他违背朝命的罪行,流放到日南郡。皇上于是下诏追赠孔戡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大概是想用曾经拟任命的职位伸张他的志愿。孔戡对坚持道义好像有偏好,奋勇而不瞻前顾后,面对财利,却畏惧躲避像懦夫的样子。刚中举时,从金吾卫录事做到大理评事,辅佐昭义军。后昭义军帅死,卢从史以一般将领代理为节度副大使,请求孔戡说:“我由一般将士出身,在幕府中只有你没有丝毫

70、私人纠葛。如果你留下来,你想做什么都任随你。”孔戡没办法,留任一年,卢从史两次奏迁其官,从监察御史升至殿中侍御史。卢从史起初听从采用孔戡的话,得以不败;后来不再听从相信他,恶名日益传布。孔戡弃他而去,就彻底失败了。针对训练(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俗呼顺曰“矮张”,贵曰“竹园张”。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出令曰:“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毋败吾事。”人人感奋。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

71、山下。越二日,进高头港口,结方陈,各船置火枪、火炮、炽炭、巨斧、劲弩。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红灯为识。贵先登,顺殿之,乘风破浪,径犯重围。至磨洪滩以上,北军舟师布满江面,无隙可入。众乘锐凡断铁纟恒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黎明抵襄城下。城中久绝援,闻救至,踊跃气百倍。及收军,独失顺。越数日,有浮尸溯流而上,被介胄,执弓矢,直抵浮梁,视之顺也,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张贵既抵襄,襄帅吕文焕力留共守。贵恃其骁勇,欲还郢,乃募二士能伏水中数日不食,使持蜡书赴郢求援。北兵增守益密,水路连锁数十里,列撒星桩,虽鱼虾不得度。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还报,许发兵五千驻

72、龙尾洲以助夹击。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贵惊曰:“吾事泄矣,亟行,彼或未及知。”复不能衔枚隐迹,乃举炮鼓噪发舟,乘夜顺流断纟恒破围冒进,众皆辟易。既出险地,夜半天黑,至小新城,大兵邀击,以死拒战。沿岸束荻列炬,火光烛天如白昼。至勾林滩,渐近龙尾洲,遥望军船旗帜纷披,贵军喜跃,举流星火示之。军船见火即前迎,及势近欲合,则来舟皆北兵也。盖郢兵前二日以风水惊疑,退屯三十里,而大兵得逃卒之报,据龙尾洲以逸待劳。贵战已困,出于不意,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死之。乃命降卒四人舁尸至襄,令于城下曰:“识矮张乎?此是也。”守陴者皆哭,城中丧气。文焕斩四卒

73、,以贵祔葬顺冢,立双庙祀之。(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九)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水方生,发舟百艘,稍进团山下 稍:稍微。B诸军惊以为神,结冢敛葬,立庙祀之 祀:祭拜。C乘夜顺流断纟恒破围冒进,众皆辟易 破:突破。D贵战已困,出于不意 意:料想。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张顺张贵英勇无畏的一组是()。贵先登,顺殿之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亟去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众乘锐凡断铁纟恒攒杙数百,转战百二十里二人遇桩即锯断之,竟达郢身被数十枪,力不支见执,卒不屈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朝将领将三条小船连在一起成为一艘舫,

74、用中间一艘小船装载兵士,左右两艘则将其底凿空并盖上盖子来作为掩饰。B张贵率军突围时,元军“皆辟易”,只是由于叛兵的出卖,使得元军占据龙尾洲以逸待劳,才导致突围失败,自己被擒,被杀。C张贵突围前派遣两名士兵赴郢求援。这两名士兵,在重围中置生死于度外,成功突围,最后竟然到达了郢,两名士兵表现得无比英勇。D在各船中装备各种作战工具,入夜过了三刻后才启航出江,并用红灯作为信号,能看出张顺张贵在率军解救襄阳之前是作了充分准备的。4(考点题)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俱智勇,素为诸将所服,俾为都统。(2)刻日既定,乃别文焕东下,点视所部军,洎登舟,帐前一人亡去,乃有过被挞者。五、理解常见文言

75、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指的是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或者作用。近年高考对虚词的考查呈逐渐淡化的趋势,课标全国卷已经取消了专门的虚词考查题,但虚词在文言文阅读理解以及翻译句子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有必要进行分类归纳、比较鉴别。理解文言虚词,要十分注重语境的作用,而且在平时的复习中更要重视虚词的用法比较:一是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从判断所给出的虚词的词性入手,确认它在句子中所起到的功能;从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推断疑难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二是揣摩语气,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起承转合的关键性词语,在推断的时候注意区分虚词的语法义和逻辑义,减少偏差。另外,要关注虚词表

76、对象、工具、方法、时间、位置、处置手段等用法,尽量联系上下文作出准确比较和判断。(由于课标全国卷已经取消专门的虚词考查题,故本考点不设置例题和针对训练)一、文言实词备考方略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要紧紧围绕具体的语言环境,以前后文的意思为依据,认真推敲,仔细辨别。根据教学实际,我们可按照以下方法进行理解和判断:1语境分析法词义是不确定的,但上下文的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文言实词的含义。如“视其沼,则浅混而污;视其舟,则离败而胶;庭除甚芜,堂庑甚残”中的“胶”,可以从“胶”出现的语句的前后环境去分析。上文的“视其沼,则浅混而污”意思是说这个地方的水位很浅并且很脏;下文“庭除甚芜

77、,堂庑甚残”则写庭院荒芜、房子残破。由上下文的理解可以看出,中间一句是说舟船破并搁浅在河边。由此可推断出“胶”是“搁浅”的意思。2结构分析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的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如“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中的“谏”和“追”,从结构上对举分析,可推知是“挽回、补救”的意思。3语法分析法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如“六

78、王毕,四海一”中的“一”所处的语法位置是在名词的后面,应该是谓语,所以它不是数词,而是数词活用为动词,是“统一”的意思。4联想推断法有些文言实词,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但是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试卷中的问题,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每独处幽暗之中,容止瞻望未尝倾邪”中的“容止”一词,结合我们平时熟悉的“音容笑貌”和“言行举止”,即可理解其义为“容貌举止”。5成语对应法在现代汉语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便可推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中的“从”字,由成语“言听计从”可知其义为“听从”。

79、6代入检验法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如“孔子如审先知,当早易道”中的“审”字,其义项有“自知”“详细”“审察”“确实”等,分别代入检验后,可知其应为“确实”之意。二、筛选文中信息的解题策略1注意陈述主体是否一致在文言文信息筛选题中,经常存在某些被选文句的陈述主体与题干不一致的情况,而这些文句大多数恰恰是应被排除的选项。因此,在筛选信息时,一定要看所选文句的陈述主体是否与题干一致。2注意主体关涉的对象是否一致题干要求筛选的信息与所选文句透露的信息的契合不仅表现在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上,也表现在两处关

80、涉对象的一致性上。3明确信息的意义指向对主体和对象的确认,是为准确筛选信息打下的两个漂亮的外围歼灭战,要最终选出正确答案,还要理解表达信息的概念内涵,明确所要筛选的信息的意义指向。4梳理文意句意对所选文句所在文段大意的准确把握,对所选文句与相邻文句间语意关系的正确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排除错误选项的干扰。5辨明行为、品质与功绩、影响等有些题干要求筛选的信息与所选文句透露的信息有相符相似之处,但题干要求选出的是行为、品质,而文句反映的却是结果,遇到这种情况要认真辨析。三、分析综合应试策略对于文言文,可以采用分步阅读的方法。第一步,粗读全文,不求甚解。这一步只是概览全文(段),不追究难词难句,只图明白

81、文中写的时、地、人、事、作者的看法。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考:(1)文章写了什么人、什么事;(2)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3)文章说了什么道理;(4)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具体说,对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第二步,排除死字,分析关系,以求理解。所谓“死”字,即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

82、时间名词等,要边读边用铅笔在其下边一一标出,表时、地的词可作为转换叙述事件的标志。接着再读原文,分析关系,加深理解。即分析文中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理清孰主孰次,孰善孰恶,分析事件的原因结局,分析人物的命运归宿,从而理解文段的中心思想。这一步仍不要深究难字难句,要从宏观上着眼。第三步,扫清障碍,筛选概括,准确答题。文段中的加点字和画线的句子一般都是难字难句,它也正是文后的命题依据,通过前三遍的阅读分析,不少已经“理解”,但还需再读第四遍,在珍视“第一印象”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印证,以彻底解决所有难点。(1)可搜寻“记忆”,重温课文中学过的类似的字词的用法和句式;(2)可借助语境,瞻前

83、顾后,疏通“文气”;(3)可借助四个选项,进行比较,验证选优;(4)可借助“注释”,理解相关的文化常识和写作背景;(5)有的还可以大胆猜测。总之,在解决难点的基础之上,筛选信息,提取要点,归纳概括。第四步,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迅速从原文中找出与题目相对应的内容。分析、评价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差别,这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四、文言文翻译“四重奏”最近几年高考对文言文翻译的考查由选择正误改为笔译。这就增加了答题难度,而且所出试题均出于课外,仿佛无迹可求,无从

84、下手。其实,还是可以讲究一些技巧的,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中省略现象大量存在,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动词、省略介词、省略宾语等。在大家做翻译题时,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2翻译要注意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变式句时常出现,有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等几种类型。翻译时调整好语序,才便于翻译,否则译文易颠三倒四,给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3翻译要注意活用现象文言文中的某些实词可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用法,这就是活用。主要有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

85、等。翻译时要抓住词语的临时含义。4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在文言文阅读中,有些句子往往因为个别词而影响全句的理解。这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对于它,我们要联系语境去理解、参悟。答案与解析真题热身体验真题在线一、1C解析:敛:这里是“约束”“退缩”的意思。2D解析:“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是制敌措施,但下文说“忿而举兵犯我”可见措施没有效果,因此不合题干要求。由“愿”字可知,表达一种愿望、建议,不合题干“行事有成”的要求。由此可排除A、B、C三项。3D解析:“何灌阻止溃退未成”是对原文“灌亦望风迎溃”的误解。4(1)参考答案: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解析:

86、注意关键词即得分点的翻译。实词:整,整理;劳,犒劳。虚词:第一个“之”,指靶心;第二个“之”,指何灌。(2)参考答案: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解析:注意关键词即得分点的翻译。乞,请求;控,把守;隅,边角。参考译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何灌因为武选登第,担任河东从事。当时的河东经略使韩缜曾对他说:“你是一位奇士,以后会坐上我今天的位置。”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军职。辽人经常越过边境来取水,何灌就亲自划定边界并设定瞭望敌情的土堡,阻遏辽人来取水,辽人愤怒了举兵来进犯。何灌迎面射箭,都能射中敌人,有的箭头射进山崖的石头里,敌人惊异,认为是神灵现世,心神不安

87、地退去了。三十年后,契丹的萧太师与何灌会面,提及当年何巡检神明射术。何灌就说:“何巡检,就是我何灌!”萧太师惊异地起身行礼。何灌随后在河东路带兵,与西夏军队相遇,敌人的骑兵追了过来,何灌射出的箭都能射穿敌人的铠甲,从胸前射进去,从背后洞穿,再射中后面的敌人,西夏人非常害怕地退走了。张康国把何灌推荐给徽宗,徽宗召见了他,询问起西北边境的敌我态势。何灌用笏板在御榻上画出(形势图),以衣服上的花纹作为敌我态势来向皇上讲解。皇上满意地说:“敌人都在我的眼里了。”后来何灌升任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门使,兼任威州刺史,任沧州知州。因为治理沧州有功,提升为引进使。当时皇帝命令运送粮三十万石到并塞三州。何灌说:

88、“河水太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乘,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奏了上去,朝廷应允了。不久,何灌又被任命为岷州知州,在任上引邈河水灌溉农田千顷,当地百姓把它叫做广利渠。后来调到河州,不久又回到岷州,并加“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之职。何灌向朝廷进言:“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水,使耕地不干旱,则人民就乐于参加招募,而所需的弓箭手的名额就能够招足了。”朝廷采纳了何灌兴修水利的建议。刚刚半年,就有二万六千顷耕地提高了耕种质量,由此,何灌招募到了青壮弓箭手七千四百人,是当时西北几路最成功的。 何灌陪同辽国使者在玉津园射箭,一发命中,再次发射就没有射中。客人说:“太尉

89、不行了吧?”何灌答道:“不是,我只是出于礼节让让你。”说罢,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随后升侍卫步军都虞候。金国的部队向南方进逼,朝廷派出全部禁军交付梁方平让他驻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金人驻兵滑州,梁方平就向南逃跑了,何灌的兵马也望风而逃。至此,黄河南岸的宋朝将领,没有一个人敢于抵抗金兵,金兵于是直接进逼京城。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何灌背城苦战三天,受了伤,死在了阵地上,时年六十二岁。二、1D解析:趣:催促。2B解析: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表明花云不屈并胆大,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表明花云坚贞

90、而胆大。3B解析:“攻破城池,元帅朱文逊战死”错。原文说“文逊战死。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城陷”,所以应是文逊死于“城陷”之前。4(1)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2)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参考译文:花云,是怀远人。身材魁梧,皮肤黝黑,勇猛无比。至正十三年他拿着宝剑到临濠拜见太祖。太祖认为他是奇才,命令他率军攻城,所到之处都是攻无不克。太祖打算攻下滁州,带领几名骑兵在前行走,花云也跟随着。途中突然遇上了好几千个贼兵,花云护卫着太祖,拔剑跃马冲入敌人的阵地前行。贼兵

91、大惊叫道:“这个黑将军太勇猛了,不可正对他的锋芒。”大军来到,于是攻下了滁州。太祖带军队渡长江,花云最先渡过去。已经攻下了太平后,花云凭借着他的忠诚和勇猛在太祖身边做了随身护卫。升任总管,领兵征战镇江、丹阳、丹徒、金坛,都攻取了下来。经过马驮沙时,遇到数百名凶悍的强盗拦路挑战。花云连着三天三夜边打边行军,将强盗全部擒杀。太祖在太平设立行枢密院,提拔花云做院判。花云奉命赶赴宁国,军队陷入山泽中达八天之久,众多强盗结伙阻拦。花云手持长矛,呐喊着出入敌阵,杀敌千百人,而自身没有中一箭。花云回军驻扎在太平,陈友谅带领水军前来攻城。花云与元帅朱文逊结成阵势迎战,朱文逊战死了。贼寇进攻三天不得入城,利用大

92、船趁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城墙的垛口上去。城被攻陷,贼兵捆绑了花云,花云身体一振,大吼一声,绑他的绳子全被挣断了,花云跳起来,夺下看守的刀,砍死了五六个人,骂道:“你们不是我主上的对手,为什么不快点投降!”贼兵大怒,打碎了他的头,又把他绑在桅杆上,乱箭射他,花云依然大骂贼兵,到死他的骂声还十分雄壮,死时年龄只有三十九岁。太祖做了吴王后,追封花云为东丘郡侯,并修建了忠臣祠堂来祭祀他。在战斗紧急的时候,花云的妻子郜氏祭告了家庙,拉着三岁的孩子,哭着对家里人说:“城一旦被攻破,我丈夫必定会死,我要守着道义不一个人活在世上,但又不可使花氏家族没有了后人,你们一定要好好把他抚养大啊。”花云被俘死后,他的妻

93、子郜氏也投水而死。侍儿孙氏埋葬了她,抱着花云的孩子离开,在路上被人劫掠到了九江。孙氏连夜找到一户渔民,摘下簪子耳环等嘱托渔民代养这个孩子。等到汉兵战败,孙氏又偷走孩子渡江逃跑,遇上败军抢走船只把他们丢弃在江中,靠着断木漂浮进入芦苇洲中,采摘莲子喂养小儿,七天都未死去。经历了一年到了太祖那里,孙氏抱着孩子拜见太祖,泣不成声,太祖也流下眼泪,把孩子放在他的膝上,说:“(这是)将军的后代啊。”太祖赐孩子名字叫炜。他的五世孙向世宗请求,追赠郜氏为贞烈夫人,孙氏为安人,修立祠堂祭奠。三、1C解析:薄:迫近。2D解析:原文是“昭曰:上皇知奸邪误国,改过不吝,已行内禅,今天子圣政一新矣,汝独未知邪?乃取传禅

94、诏赦宣读之,众愕眙,服其勇辩。”朱昭向夏人介绍宋皇禅位,天子推行新政的事。据此可排除A、B、C三项。3D解析:D项原文在文末:“部落子有阴与贼通者,告之曰:朱昭与其徒将出战,人虽少,皆死士也。贼大惧,以利啖守兵,得登城。”“啖”,诱使;不是“害死”的意思。4(1)总共被围四天,城墙多处被毁坏,朱昭凭着才智修补城墙抵御敌兵,全都中规中矩,但是再也不能支撑下去。(2)朱昭率领众人在大街要道上与敌军交战,从傍晚直到天明,尸体塞满街道,无法通行。参考译文:朱昭,字彦明,府谷人。他凭着自己的能力和功业,逐步升任至秉义郎的官职,他韬光养晦,在官场上从不表现出来自己有什么特立独行的地方。 宣和末年,当震威城

95、兵马监押,代理城事。金兵入侵,夏人乘机攻下河外的全部城镇。震威府距离府州三百里,十分孤立。朱昭带领全城老幼绕城固守,以抵御敌人攻击的力量,朱昭招募精锐的士兵一千多人,和他们商定:“敌人知道城中的虚实,有看轻我们的心,如果我们出其不意去攻击他,可以一鼓作气把他们击溃。”于是趁着夜晚从城墙上放士兵下去,逼近夏人的营地,敌人果然十分惊慌,城里的官兵大声叫喊,奋勇追击敌人,杀死和俘获了很多敌人。夏人用鹅梯准备登上城墙,但是箭好像雨一样(向他们射去),他们没办法登上来,但是攻势却日夜不停。夏人的首领思齐穿着铠甲来到城前,以毡盾挡住自己,邀请朱昭出来议事。朱昭穿着平时的衣服登上城墙上,披着襟衣问:“你是什

96、么人,这么不光彩(指思齐用毡盾挡住自己)!想见我,我在这里,你有什么事?”思齐拿着盾牌上前,诉说宋朝的失信行为,说:“大金约我夹攻京师,定下城下之盟,画河为界;太原早晚被我攻下,麟州诸州县都已经归我所有,你依仗什么而不投降呢?”朱昭说:“皇上知道朝中奸臣误国,已经毫无保留地改正过错,把皇位传到自己的皇族手中,现在皇上的政治纲领已经焕然一新,只有你还不知道吗?”于是把内禅的诏书拿出来宣读,众人十分惊讶地望着朱昭,佩服他的雄辩能力。当时,很多城的人都投降了,朱昭的旧识对他说:“现在天下已经完了,忠心是没什么用了。”朱昭怒喝他说:“你们这些人背弃正义,苟且偷生,与猪狗无异,还敢用言语来诱我投降?我宁

97、死不降!”于是大骂,拿起弓箭去射他们,众人都被吓跑了。(震威城)总共被围四天,城墙多处被毁坏,朱昭凭着才智修补城墙抵御敌兵,全都中规中矩,但是再也不能支撑下去。朱昭在厅事召集诸位将校说:“城就快被攻破了,自己的妻儿不可被贼人所污辱,我先把我的妻儿杀了,然后拼死一战,如果胜利了就立了大功,如果失败了就战死境内,大丈夫一生的事就此结束了。”这时军中有人跟敌人暗中勾结,对敌人说:“朱昭与他的士兵将要出战,人虽然少,但全都是敢死的人。”敌人十分害怕,于是就利诱守城的兵士,登上了城上。朱昭率领众人在大街要道上与敌人交战,从傍晚直到天明,尸体塞满街道,无法通行。朱昭骑着马越过城墙的缺口逃出,但马却坠入了堑

98、沟,贼人欢呼说:“捉到朱将军了!”想把他生擒。朱昭瞪着两眼持着剑,贼人无一个敢上前,随后中箭而死,死时四十六岁。 知识理解深化针对训练(一)1C解析:雅:一向,素来。2B解析:桓彦范做官的原因;武三思所为;桓彦范被诬陷,遭流放。3C解析:表面看来是尊宠功臣,但从“令朝朔望”可知,这其实是削夺他们的实权。4参考答案:(1)于是为中宗出谋划策,没多久,解除彦范等(参与)政务(的权力)。(2)三思暗地指使郑愔向朝廷告发,诬陷彦范等共同谋反。参考译文:桓彦范,字士则,润州丹阳人。因祖先的功勋调任为右翊卫,升为司卫主簿,不久提拔为监察御史,多次升迁官至中丞。张昌宗勾结妖人占卜祈求鬼神,图谋不轨。彦范进谏

99、道:“昌宗欺诈额外的皇恩,心里怀着害人的恶意,胡乱预测天意,天神降怒,揭露他的罪恶。谋逆而不被惩罚,国家恐怕要灭亡,请把他交给三司拷问。”(他的谏言)不被采纳。张柬之将诛杀张易之等,推举他共同商定计策。于是,让彦范、敬晖担任左、右羽林将军,把禁军交付他们带领。神龙元年正月,桓彦范、敬晖率羽林兵与将军李湛等千骑五百人讨伐祸国之人。让李湛到东宫迎接中宗到玄武门,彦范等攻破城门闯入皇宫。士兵们都擂鼓呐喊,当时武后在集仙殿,(彦范等)在廊下斩杀易之等。武后听到政变坐了起来。彦范进谏道:“上天的意旨要政事归还李氏。臣等恭谨地接受天意,希望陛下传位,万世不绝,这是天下(苍生)的幸运。”武后就躺下,不再说什

100、么了。第二天,中宗恢复帝位,任彦范为侍中,并封为谯郡公,赏赐实封五百户。彦范上书劝诫中宗:“希望皇上以社稷为重,令皇后不要居正殿,干预朝廷政事。应当深居内宫,讲习女子的教化来辅佐天子。”中宗孱弱昏聩,亲近身边的侍从,不能有所省察,接纳他的意见。当时武三思因为武后被贬而心怀怨恨,考虑这件事对武氏家族不利,而韦后一向为中宗宠信敬畏,三思与韦后淫乱,于是为中宗出谋划策,没多久,解除彦范等(参与)政务(的权力)。五月,加赏彦范特进一职,封扶阳郡王,让他在每月初一和十五上朝。不久外调为洺州刺史,改任濠州刺史。王同皎谋划诛杀三思,事情泄露,三思暗地指使郑愔向朝廷告发,诬陷彦范等共同谋反,于是贬彦范为泷州司

101、马。三思又写下韦后不为人知的恶行,在路边张贴,请中宗废掉韦后。中宗震怒,三思说:“这一定是彦范那些人所做。”(中宗)下诏有司审理他的罪过。大理卿裴谈请求立即诛杀彦范,家产户口没收入官。中宗曾已许诺他不死,于是就把他流放到瀼州,终身禁锢。三思又请求夷灭彦范等三族,中宗不从。三思就派周利贞假托君命杀掉他。周利贞追到贵州,遇到彦范,就把彦范绑在竹板上拖来拖去,皮肉全部脱落,再用棍杖杀了他,时年五十四岁。睿宗即位,彦范等人的官爵一同被追复,赏赐实封二百户,交付给他的子孙,谥号为忠烈。(二)1D解析:去:离开。2B解析:A项,句不是董俊的军事才能;C项,句不是表现其政治才能;D项,句为董俊爱护百姓,非政

102、治才能。3C解析:C项因果关系不当。“奖赏善治田庐者,处罚懒惰者”不是百姓拥戴董俊的原因,原因是董俊善于治理,使该地人民富足。4参考答案:(1)董俊拜见木华黎说:“武仙奸诈狡猾,最终也不会被我们所使用,请防备他。”(2)我是一个农夫,恰逢天下多事之秋,仅仅凭借着忠义侍奉他人,只能够立起门户,深切希望你们努力种田读书,不要追求过分的欲望而成为我的负担。参考译文:董俊,字用章,真定府藁城人。年少时努力种田,长大后涉猎经书史籍,擅长骑马射箭。金朝贞祐年间,边境战事正紧急,藁城县令树起靶子招募士兵,射中靶子的提拔为将领。只有董俊一箭射中靶子,于是就率领所招募的士兵迎击敌人。太祖十年,国王木华黎向南征战

103、,董俊向他投降。十四年,董俊凭着功劳被提拔,主管中山府事务,佩带金虎符。金朝将领武仙占据真定,各城都响应武仙。董俊率兵趁夜攻入真定,把武仙赶跑了。太祖十五年春,中山府治中李全反叛,响应武仙。董俊正驻扎在曲阳,武仙前来进攻,董俊在黄山下把武仙打败,向木华黎献上捷报。等到武仙率众投降,木华黎秉承皇帝旨意任命董俊为龙虎卫上将军,兼管元帅府事务,驻扎在藁城。董俊拜见木华黎说:“武仙奸诈狡猾,最终也不会被我们所使用,请防备他。”木华黎认为他的话正确,任命董俊担任左副元帅,升藁城县为永安州,为他的军队起名号为“匡国军”,军队及百姓的事务,全都委托给董俊。太祖二十年,武仙果然杀害了都元帅史天倪,占据着战真定

104、叛乱。董俊率领孤军处于危急的形势下,战士不满千人。武仙攻击他,不能攻下,就放纵士兵践踏百姓的禾苗。董俊呼喊武仙,对他说:“你想得到百姓支持,却要夺去他们的粮食,这是无道的贼人都不会做的事啊。”武仙惭愧地离开了。过了很长时间,董俊再次趁夜攻入真定,武仙失败逃跑,于是补纳史天倪的弟弟史天泽做都元帅。太宗四年,恰逢各军围攻汴州。第二年,金主放弃汴州逃奔到归德,董俊追上去围攻他。金兵夜里派出军队在水边逼近各军,董俊奋力作战,死在战场,时年四十八岁。董俊早年丧父,侍奉母亲以孝顺闻名,对待亲朋故交都有恩德。攻克汴州时,董俊认为他的侍从其轴贤能,请到家中教导他的各个儿子。曾说:“射箭,是百日就能学好的事情。

105、诗书,非得积累学问不能通晓。”屡次告诫他的儿子们说:“我是一个农夫,恰逢天下多事之秋,仅仅凭借着忠义侍奉他人,只能够立起门户,深切希望你们努力种田读书,不要追求过分的欲望而成为我的负担。”在战场上,他的勇气能够慑服众人,站立在箭雨之中,泰然自若,如同没有任何事情一样,即使受了伤也不为所动。他总是羡慕马援的为人,说:“马革裹尸,马援本来就值得让人感到雄壮啊。”所以每次作战都一定拿着矛身先士卒。有人劝谏他,董俊说:“我是人臣,敌人在面前,不战死,难道求取安全躲避危险吗?”当初,太宗即位,董俊到天子住所朝觐,诸位将领献上户口簿,都增加数目求取利益。董俊手下官吏请求像众人那样做,董俊说:“百姓确实很少

106、,以后有了需求无法满足,一定会重敛百姓来完成任务,这是我自己独享利益,而让百姓一天天地陷入困境。”藁城有三百多人约定日期作乱,事情被发觉,杀了带头作乱的人,其余的都释放了。深州、冀州有妖人迷惑百姓,图谋不轨,受牵连而遭逮捕的有数万人,主管官员审理判灭族罪。董俊极力向主管官员请求,只诛杀罪恶极大的头领。节度使刘成反叛,投降武仙,董俊下令说:“反叛的只是刘成一人,其余的能够离开逆贼的,就是忠义之士,我给他财物,仍然上奏,给予官职。”众人果然相继来投降。沃州天台寨投降以后,其他的将领觉得其子女身上有利可图,要抢掠他们。董俊说:“城降了却要擒拿他们的家人,仁义的人不做这样的事。”极力劝止这件事。他处理

107、政事宽厚贤明,见到有人好好地整治田地房舍,一定多方面地予以褒奖,见到懒惰的人,就生气地处罚他。所以他管理的地方人们都充足富裕,百姓唯恐他离任。(三)1D解析:考:通“拷”,拷打。2C解析:说明“性简亢”;证明其有识人之才;是景毅的行为被人称道。3C解析:做度辽将军后并未与鲜卑大战;将所掳之人全都送还塞下的不是李膺,而是鲜卑人。4参考答案:(1)荀爽曾经前往拜见李膺,趁机替他赶车,回来之后,高兴地说:“今天竟得以给李君赶车了。”(2)景毅因而激昂地说:“我本来就是认为李膺贤能,才送儿子去拜他为师,怎么可以因为在名单上漏记了姓名,就苟且偷安了呢!”参考译文:李膺字元礼,是颖川郡襄城人。李膺禀性孤傲

108、清高,跟别人没有什么来往,只把同郡人荀淑、陈寔当成师友。开始被举荐为孝廉,被司徒胡广征召任职,被推举为最优人才,又升任青州刺史。当地郡守县令畏惧他的威严英明,大多听到风声就弃官逃走。调任护乌桓校尉。鲜卑屡次侵犯边塞,李膺经常冒着箭和垒石(击敌),每次都击败打退他们,敌人十分害怕他。因为公事被免官,回到纶氏居住,教授的学生常有上千人。南阳人樊陵请求做他的学生,李膺推辞没有接受。樊陵后来通过巴结依附宦官,官职做到太尉,被有节气志向的人看成羞耻。荀爽曾经前往拜见李膺,趁机替他赶车,回来之后,高兴地说:“今天竟得以给李君赶车了。”他被人敬慕到这个程度。永寿二年,鲜卑进犯云中,桓帝听说了李膺的才能,就又

109、征召他担任度辽将军。自从李膺到达边境,鲜卑人听到消息全都惊恐归服,原先抓走的男女,全都送回到边塞关下。从此之后,李膺名声传扬到远方。延熹二年受征召,又调任河南尹。当时宛陵的大族羊元群从北海郡罢官回家,贪污罪行乱七八糟,郡府厕所里的奇巧物品,也用车装载了带回家。李膺上表想要治他的罪,羊元群贿赂了宦官,李膺被判诬告罪发配服苦役。再次升迁,又被任命为司隶校尉。当时张让的弟弟张朔担任野王县令,贪婪残暴没有仁道,以至于杀死孕妇。听说李膺特别威严,畏罪逃回京城。于是躲到哥哥张让家中,藏在空心柱里。李膺知道了他的情况,率领将官士卒砸破柱子抓住张朔,交付洛阳监狱。记下口供之后,立即杀了他。从此各位黄门常侍全都

110、小心谨慎大气不敢出,休假也不敢走出宫廷。皇帝奇怪问他们原因,他们全都叩头流泪说:“害怕李校尉。”不久,桓帝逝世。陈蕃担任太傅,跟大将军窦武一起执掌朝政,共同谋划诛杀了那些宦官,因而提拔重用天下知名人士,就让李膺担任长乐少府。到陈蕃、窦武失败时,李膺等人又被贬废。后来张俭事件发生,朝廷搜捕党人,邻居对李膺说:“应当逃走了。”李膺回答说:“侍奉君主不能躲避危难,犯了罪过不能逃避刑罚,这是做臣子的节操。我年纪已有六十,生死是命中注定的,逃又能逃到哪里去?”于是前往诏令指定的监狱投案。被拷打死去,妻子儿女被流放到边疆,学生、部下以及父亲兄弟,全部被禁锢不准做官。当时侍御史蜀郡人景毅的儿子景顾是李膺的学

111、生,但是没有被记录到私党名单上,所以没有遭到处分。景毅因而激昂地说:“我本来就是认为李膺贤能,才送儿子去拜他为师,怎么可以因为在名单上漏记了姓名,就苟且偷安了呢!”于是自己上表免官回乡,当时人们认为他有道义。(四)1A解析:稍:逐渐。2C解析:叙述的是众人的行为;写的是两位报信的士兵。3B解析:不仅是由于叛兵的出卖,还因援军因狂风巨浪而退屯。4参考答案:(1)(张顺张贵)都是智勇双全,一向被将士们信任,让他们担任都统。(2)不久后襄阳已经平定,张贵于是告别文焕向东而下,他检阅了自己的部下,到上船时发现自己帐前一名曾经犯了错误被鞭刑过的人逃走了。参考译文:张顺是民兵的一员部将。襄阳城被围困了五年

112、,宋朝探知它的西北面有一条叫做“清泥河”的河流,发源于均州、房州,就在这个地方造了轻快小船上百艘,将三艘小船连在一起成为一艘舫,用中间一艘小船装载兵士,左右两艘则将其底凿空并盖上盖子来作为掩饰。宋将给出重赏来招募死士,招得三千名。招募将领,招得了张顺和张贵。人们称张顺为“矮张”,张贵则叫做“竹园张”,他们都是智勇双全,一向被将士们信任,让他们担任都统。他们下令道:“这次行动不过一死罢了,如果你们有谁不是出于本心跟随,最好快点离开,不要妨碍我们的大事。”将士们人人都感到振奋。在汉水涨水时,派出百艘战船,渐渐进入团山下。过了两天,进入高头港口,结成方阵,在各船中装备了火枪、火炮、烧红的木炭、巨大的

113、战斧、强劲的弓弩。在入夜过了三刻后(“漏”是古代计时之器,指报时漏斗里的滴水。“下三刻”是指古代一个时辰分为上、中、下三刻),启航出江,用红灯作为信号。张贵做先锋,张顺殿后,他们乘风破浪,径直突破重围。到了磨洪滩以上,元军的兵船布满江面,没有突围的缝隙。众军士趁着锐气一共斩断敌人用铁索连起的杙船几百艘,转战一百二十里,到黎明时分抵达了襄阳城下。襄阳城中已经很久没有救援了,听闻援军到了,士气顿时高涨百倍。到收军的时候,唯独没有看到张顺。过了几天,有一具浮尸逆流而上,身穿战甲,手拿弓箭,一直漂到浮桥下,人们一看原来是张顺,只见他身中四枪六箭,脸上满是愤怒的表情,仿佛活着一般。众将士都认为他是神,于

114、是为他建坟安葬,并且为他立了一座庙来祭拜他。张贵抵达襄阳后,襄阳守将吕文焕竭力留下与他们共同守卫襄阳。张贵凭借自己的勇猛,想要返回郢,于是招募了两名能够在水下几天不吃东西的兵士,派他们拿着用蜡包好的信到郢请求救援。元兵增加守卫更加严密了,将水路封锁了连续几十里,并布置了撒星桩,即便是鱼虾都过不去。那两人碰到撒星桩就用锯子锯断,最终到达了郢,交付了情报,郢守将同意发兵五千驻扎在龙尾洲来援助他们夹击。不久后襄阳已经平定,张贵于是告别文焕向东而下,他检阅了自己的部下,到上船时发现自己帐前一名曾经犯了错误被鞭刑过的人逃走了。张贵惊呼:“我的大事要泄露了,快点行动,敌人或许还不知道。”在再不可能隐藏行踪

115、的时候,于是开炮擂鼓开船,趁着夜色顺流而下,斩断铁锁突破重围大胆前进,敌人都畏惧退缩。冲出险境后,正是三更半夜,来到了小新城,敌人的大兵不断邀战,他们却死守拒战。沿岸摆着成捆的荻草和火把,火光把天照耀得像白天一样明亮。到了勾林滩,渐渐靠近龙尾洲,远远望见军船上旗帜盛多,军士们十分喜悦,点燃流星火来示意。张贵的军船看到火光于是向前迎接,等到接近到几乎合为一处时,才发现来的全是元兵。原来郢派出的兵前两天因为惊疑风水而退到三十里外屯兵,而元军得到那个逃走的士兵报告,占据龙尾洲以逸待劳。张贵战斗得已经困乏,又出乎自己意料,身中几十枪,因为体力不支被擒,最后宁死不屈而被杀害。元军于是命令四个投降的士兵将张贵的尸体抬到襄阳,在城下叫道:“你们认识矮张吗?这就是(第二个张顺)。”守城的人都哭了,城中士气低落。文焕杀了那四个降兵,将张贵合葬在张顺的坟墓,立了双庙来祭拜他们。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