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征胜利万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_。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_,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艰难可以_人的肉体,困境可以消磨人的意志,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参观将台堡红军长征纪念馆时说:“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长征的伟大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攻克不了的困难。我们要走新的长征路,长征_在路上。”我们要走新的长征路,用奋
2、斗幻化出翅膀,飞过坎坷,飞过岁月,飞向明天的辉煌。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A远征红飘带摧残永远 B体现胜利路摧残永远C远征红飘带摧毁始终 D体现胜利路摧毁始终解析:长征是远征,主宾搭配;若搭配“体现”,则定语应为主谓式,故选用“远征”。“红飘带”与“鲜血染红”相对应,更恰当。摧残肉体、消磨意志、夺走生命,层层递进,所以“摧残”更合适。永远,即永久、长远,强调长久性;始终,自始至终,一直,但暗含有始有终。句子强调长征的长久性,故选“永远”。故选A。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A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任何力量动摇理想信念B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
3、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C但任何力量都不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D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解析:前面摧残肉体、消磨意志、夺走生命,语意层层递进,后文使用转折句,更具有对比性,排除A、D;把“没有”放到“任何力量”之前更能突出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故选B。3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D)A夸张比喻排比 B夸张对偶借代C双关对偶比拟 D比喻排比比拟解析:“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比喻句,“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困境可以消磨人的意志,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是排比句,“用奋斗幻化出翅膀,飞过坎坷,飞过岁月,飞向明天的辉煌”是比拟和排比。故选D。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李大姑的湘江之痛
4、马卡丹如果不是央视电视剧绝命后卫师的热播,李大姑的生活依然会是如往常一般平静:天气晴好的日子,用过早餐,拢一拢满头白发,走出家门,在村道上走个二里三里,累了,就近找一家两家坐坐,说说闲话。到了慰问百岁寿星、慰问革命“五老”的日子,她就静候在家里,接受来自省、市、区、镇各级人员的问候,她微笑着,往事依稀大姑的身份很普通,大姑的身世很传奇:龙岩红坊乡村的一个童养媳,红军长征队伍中的一个女兵,失散后回闽西参加游击队的一个女战士,再度失散后的一个挑煤女工如今,109岁的李大姑已经五代同堂,儿孙有60多人。乡邻们都羡慕大姑的福气,儿孙们也只晓得她的大体经历,她不识字,也不愿过多地述说。那天晚上,李大姑像
5、往常一样在电视机前坐下,奔流的湘江忽然就流到了她的眼前。多么熟悉而揪心的场景啊:江面上弹雨纷飞,炮声震耳,弥漫的硝烟中,岸上、江边、江心,不计其数的身影接二连三地倒下、倒下、倒下,血花四溅,江水尽红她失声喊出,那不就是写我吗?尘封80年的记忆瞬间复苏,她泪流满面。乡亲只知道她是红军失散人员、老游击队员,平平常常毫不起眼,没有想到这位和蔼可亲的百岁寿星,竟然是长征中一路后卫的红三十四师的一员。这支被称作“绝命后卫师”的部队,以闽西子弟为主力,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几近全军覆没。大姑,正是湘江之战的幸存者,而她,竟然不知道那是湘江,只会说,“长江”。长江,长长的江,长得像是没有尽头的江!李大姑的记忆中
6、,沿江是悬崖,是贴着悬崖扣着铁锁链的栈道,江没有尽头,悬崖也没有尽头,红军的队伍拉着锁链在崖间穿行。从于都野战医院出发开始长征,一路殿后,一路牺牲,触目惊心,满是悲壮。她是团里的卫生员,挎着一个急救包,忙前忙后为伤员包扎,有时包扎未完,伤员就一口气过去了,她的泪就淌在烈士身上。行军间歇清洗绷带,一不小心血腥就弄了满嘴,吃饭时怎么也无法下咽。伤亡者多得顾不过来,费尽力气给一个战士翻个身,一摸,没气息了,离开;再翻一个,又没气息,再离开;好不容易翻到个还活着的,简单包一包,想背他,勉强半拖半背了几步,就在枪林弹雨里一齐滚了下去,晕了过去。夜半的江风把她冻醒,摸摸自己,居然还活着。五味杂陈的泪顿时涌
7、了出来。四周是死一样的寂静,只有暗夜的星光,和浓得令人窒息的血腥味。她从血腥中爬出,却再也找不到一个活着的战友,再也找不到部队,她失散了!坐在大姑的对面,凝视着她,带着尊敬。不能不感叹生命的顽强,这张皱纹间杂着寿斑的脸庞,在经历一个多世纪的风霜雨雪之后,依然如此平和。她轻轻地述说着80多年前的往事:1929年,红军打下龙岩城,丈夫和他的哥哥一齐参加了革命。1930年,红军退出龙岩城,在红坊区苏维埃工作的大伯子星夜赶来,要她的婆婆和她赶紧撤退。她就这样跟到了长汀,加入了红军的队伍,一大家子共有5人参加了革命。长汀之后,是瑞金,是于都,是长征,是在“长江”的失散,而失散之后,则是艰险备至血泪交融的
8、归来。在长汀古城,她重新找到了组织,但不久之后,游击队在长汀濯田又被打散,她再度失散。这以后的经历乡亲们就了如指掌了:长达18年的岁月里,她是个卑微的挑煤女工,含辛茹苦养育了6个子女。在平凡的劳作中,岁月流转,从龙岩解放,到合作社、人民公社、“文革”、改革开放,她也从母亲,到祖母、曾祖母、太祖母。岁月老了容颜,却不曾老去那永生难忘的记忆,每每听到红军时期的革命歌曲,她就会回到那血与火的岁月,歌声中,她轻轻摩挲总后勤部发给她的长征胜利纪念急救包,仿佛重又挎着急救包,唱着歌,走在红军的队伍中。“大姑,还记得当年的歌吗?唱一支吧!”在热切的眼神中,大姑启唇,声音很轻,很轻:“同志们哪,来革命哪,快来
9、快来当红军哪;同志们哪”歌声越来越轻,越来越轻,如一管箫,低低地回旋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C)A文章对李大姑传奇身世的叙述,采用了作者转述、李大姑亲述和乡亲叙述等视角。B第五段对湘江战役的回忆,用了心理描写及大量细节描写,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C李大姑的湘江之痛,指的是她在湘江战役中虽然九死一生,却最终与大部队失散。D文章双线推进,一条是采访线索,一条是李大姑传奇经历线索,历史与现实交织。解析:C项,“指的是她在湘江战役中虽然九死一生,却最终与大部队失散”错误。李大姑的“痛”,不仅仅指自己在战役中的九死一生与失散,更重要的是战役的悲壮,伤亡的惨烈,救助伤员的
10、无望。故选C。5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李大姑的形象。答:忠于革命,尽职尽责。看绝命后卫师,揪心流泪;与部队失散,痛心难过;听到革命歌曲,深情回忆;作为团里的卫生员,她极尽所能地救助伤员。平和低调,不计名利。作为“老革命”,对自己的经历贡献,不过多地诉说;即使面对“我”的采访,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谈自己的苦难经历;只是平静地享受晚年的天伦之乐。纯朴善良,顽强坚韧。看到战友牺牲,自己无力救助伤员,她痛心难过;身份低微,身世传奇,历经磨难,饱尝生活艰辛,却依然坚强面对。6文章以“歌声越来越轻,越来越轻,如一管箫,低低地回旋”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答:将李大姑的歌声比作低回的箫声,
11、营造清幽、凄婉的氛围,意境悠远;含蓄地表现出李大姑内心复杂激荡的情感;以低回的歌声为背景,烘托湘江战役的悲壮,李大姑的传奇人生,动人心魄;照应开头“往事依稀”,在回忆中开始,在回忆中结束,首尾圆合,结构完整;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引发读者对历史的追思,对烈士的敬仰,及对当今和平、幸福生活的珍惜之情。7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示例: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正义勇捐躯,长征精神是一种一往无前的牺牲精神。材料:忠贞乐观团结心相连志相同立场坚斗志强与天斗与地斗听党指挥生死相依乐于吃苦不惧艰难患难与共对党忠诚答:不惧艰难、乐于吃苦、与天斗与地斗,长征精神是一
12、种笑对困难的乐观精神。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心相连志相同,长征精神是一种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立场坚斗志强,长征精神是一种矢志不渝的忠贞精神。8请以“华为”为开头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多年前,还是云淡风轻的季节,华为公司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为了这个以为永远不会发生的假设,数千华为儿女,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数千个日夜中,我们星夜兼程,艰苦前行。后来的年头里,当我们逐步走出迷茫,看到希望,又难免有一丝丝失落和不甘,担心许多芯片永远不会被启用,成为一直压在保密柜里面的备胎。今天,命运的年轮转到这个极限而黑暗的时刻,超级大国毫不留情地中断全球合作的技术与产业体系,在毫无依据的条件下,把华为公司列入了实体名单,对华为公司进行管制。今天,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答:华为基于极限生存假设而积极打造“备胎”,由于被美国列入实体名单而将“备胎”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