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讲 地表形态的塑造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节理是岩体受力断裂后两侧岩块没有显著位移的小型断裂构造。额尔齐斯河上游峡谷处,有花岗岩山峰表面既圆润平滑,又十分陡峭,海拔约1 000米,相对高度351米,孤峰傲立,为阿尔泰山之最,被当地人称神钟山(也称穹状山峰,花岗岩体沿着一层一层的节理面剥离分解崩塌,岩体中存在倾斜角度在6075以上的穹状节理面)。下图为神钟山景观图和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神钟山的形成()A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出露地表B岩浆喷出反复升降风化侵蚀出露地表C岩浆侵入岩层断裂风化侵蚀出露地表D岩浆喷
2、出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出露地表答案A解析读右图可知,神钟山形成过程的第一阶段应为岩浆侵入冷却凝固;侵入型岩浆岩形成于地壳内部,而神钟山为出露地表的山峰,因此必须经历地壳抬升的过程;抬升至地表后,上覆岩层被风化侵蚀后,花岗岩体出露地表形成图示山体,故A项正确。2该山峰表面十分陡峭的主要原因是()A山峰海拔高度高 B山体抗侵蚀能力强C山峰相对高度大 D节理的倾斜角度大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可知:岩体中存在倾斜角度在6075以上的穹状节理面,由于这些穹状节理面的倾斜角度较大,从而导致该山峰表面十分陡峭,故D项正确。(2019重庆九校联盟联考)读某地区地质剖面图,完成34题。3图示地区发生火山喷发至少有()A
3、2次 B3次 C4次 D5次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火山碎屑岩层有4层,与湖相沉积层相间分布,据此可知,图示地区发生火山喷发的次数为4次,故C项正确。4该地质构造图出现在下图中的()Aa与小北山之间 Bb与北区火山之间Cc与南区火山之间 Dd与六棱山之间答案C解析读地质剖面图可知,该地一侧为火山,另一侧有沉积岩且为湖相沉积层与火山碎屑岩的交错沉积层,因此该地质构造一侧临山一侧临湖,故C项正确。(2019辽宁凌源3月抽测)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北部库赛湖的地理位置及该湖泊中M点的湖底沉积物剖面。据此完成57题。5图中M点的湖底粗颗粒沉积物形成的外力作用及季节分别是()A风力作用,春季 B流水作用,夏季C海
4、浪作用,秋季 D冰川作用,冬季答案A解析库赛湖位于青藏高原,冬季温度低、风力强劲,风力搬运作用使大量的陆地砂砾在冰面沉积,春季气温回升,湖泊解冻,冰面上的粗颗粒物质沉积到湖底形成粗颗粒沉积层;夏季流水搬运的粗颗粒泥沙在湖泊边缘沉积,细颗粒泥沙在湖泊中心沉积;冰川前沿不可能进入湖泊中心形成冰川沉积。6图中湖泊M点附近的水深较浅,其主要成因可能是()A青藏高原的抬升 B区域降水量稀少C泥沙的大量沉积 D断层使湖水渗漏答案C解析湖泊中M点位于河流入湖口附近,由于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湖口处沉积,使M点湖底地形不断抬高,所以其湖水深度较浅。7近些年连续观测发现,湖底粗颗粒沉积层的厚度逐渐变薄,推测
5、其原因可能是()A青藏高原风力减小 B入湖水量逐渐增加C全球变暖,气温上升 D区域生态环境改善答案D解析通过上面分析可知,粗颗粒沉积层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湖底粗颗粒沉积层的厚度逐渐变薄,说明风力侵蚀、沉积作用减弱。青藏高原的风力在短期内变化不大;粗颗粒沉积层厚度变薄最可能是生态环境改善,地面植被覆盖增加,风力侵蚀作用减轻。彩色丘陵(简称彩丘)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地貌学名词,彩丘属于多种因素形成的丘陵状杂色岩石地貌,因其缤纷的色彩而被称为彩色丘陵。下图为祁连山中段北麓张掖丹霞地貌区和彩色丘陵地貌区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89题。8张掖彩色丘陵区的地貌形态属于()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火山答案B
6、解析读图可知,张掖彩色丘陵区中部地势高,两侧地势较低,地表崎岖,地形起伏大;从地层来看,地层中部向下弯曲,两侧向上隆起,为向斜构造,故为向斜山。9地质历史时期,图中彩色丘陵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有()地表径流侵蚀冰川侵蚀地下径流侵蚀风力侵蚀A B C D答案D解析在地质历史时期,张掖地区受暖湿和干冷气候交替影响。气候暖湿时期,大气降水较多,地表径流侵蚀作用显著;气候干冷时期,风力侵蚀作用显著,并伴随有冰川侵蚀作用影响。(2019湖北七市州3月联考)沙洲(又称江心洲)是由河流中泥沙沉积而成,河水流速受河流形态影响明显。下图为长江下游南京至镇江段江心洲的分布。甲、乙、丙是科研人员为研究泥沙沉积状况而钻
7、孔的采样点。据此完成1011题。10有关河流侵蚀与堆积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上游落差大,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没有泥沙堆积B弯曲河段河岸侵蚀受凸凹岸因素的影响大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河流对河岸的侧蚀强度与河岸的岩性关系不大D丰水期河流流速快,利于沙洲泥沙淤积答案B解析河流上游落差较大,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但是仍然有泥沙沉积,只不过沉积非常少,A项错误。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明显不是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因此B项正确。河流对河岸的侵蚀程度与岩石岩性明显相关,岩性较软易受侵蚀,反之,不易受侵蚀,C项错误。丰水期河流流速较快,以侵蚀和搬运为主,泥沙沉积较慢,D项错误。11有关甲、乙、丙采样点的
8、说法正确的是()A八卦洲的尖嘴起到分流作用,使甲处河水的流速加快,沉积物粒径大B乙采样点因为两股水流汇合,水的流速慢,沉积物粒径大于甲、丙C丙采样点受引航道分流,河水流速慢,沉积物粒径大于甲D甲采样点因河水受八卦洲的顶托,流速慢,沉积物粒径小于乙答案D解析八卦洲的尖嘴起到分流作用,使得甲处的河水流速减慢,A项错误。乙采样点因为两股水流汇合,河流流速加快,沉积物粒径明显要大于甲、丙,B项错误。引航道分流,河水流速慢,则沉积物粒径偏小,图中丙处沉积物黏土较厚,沉积物粒径小于甲,C项错误。甲处河水受八卦洲顶托,流速慢,沉积物粒径明显小于乙,D项正确。二、综合题(共56分)12(2019百校联盟TOP
9、20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通常,河流受地球自转偏向力、水流惯性力的影响,两侧的河岸不断侵蚀和沉积。图一为世界某河流局部平面示意图,地质历史时期这里曾经河流广泛发育。图二为沿图一中AB线所作的地质剖面图。该河流注入内海,河口地区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分布。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河床底部沙层消失,淤泥层出露,淤泥中巨大的沉积木被拖出。(1)分析河流AB处南北两岸地貌特点及其成因。(8分)(2)说明C、D两处沙洲形成的作用力。(6分)(3)分析图二中河流北岸没有沉积岩分布的原因。(6分)(4)推测该河流河底淤泥中沉积木的主要来源。(6分)答案(1)特点:南岸以侵蚀地貌为主,河岸
10、比较陡峭;北岸以堆积地貌为主,河岸比较平缓。成因:河流南岸为凹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北岸为凸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2)C处受流水惯性力影响,凸岸沉积;D处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左岸沉积。(3)地质时期北岸地区地势较低,利于河流发育;北岸地区曾经形成的沉积岩被流水侵蚀并搬运到下游地带。(4)河底的沉积木来源主要有三种可能:一是河流上游的树木经流水搬运至此沉积;二是两侧山坡的树木被山洪搬运沉积;三是古河道两岸树木被泥沙埋没。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材料,该河流AB处北岸河岸平缓,沉积平原面积大、沙洲多,说明北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南岸河岸陡峭,沉积平原面积小、沙洲少,说明南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
11、主。第(2)题,通常,曲折的河岸受水流惯性力影响大,平直的河岸受地球自转偏向力影响大。图中C处河道曲折,该处河道沙洲的形成主要是在水流惯性力下沉积而成;而D处河道平直,说明该处河道沙洲的形成主要是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左侧沉积而成,说明河流位于北半球。第(3)题,读图可知,该河流南岸的基岩上部有沉积岩分布,说明地质时期的北岸也可能曾有沉积岩存在。据材料信息“地质历史时期这里曾经河流广泛发育”可知,早期因南部山区地势较高,北部地势较低,流水长期侵蚀、搬运造成原位于河底及北岸地带的沉积岩消失。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沉积木埋藏于河道中部的淤泥中,上部有沙层覆盖,说明淤泥沉积时间早。由此推测河底的沉积
12、木来源主要有三种可能:一是河流上游的树木经流水搬运至此沉积;二是两侧山坡的树木被山洪搬运沉积;三是古河道两岸树木被泥沙埋没。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分)“和田玉”古称昆仑玉,玉石矿体一般位于海拔3 3004 600米的昆仑山中,大约2.5亿年前岩浆侵入大理岩中而形成。源于昆仑山的河流河滩中也有玉石富集。一游客在某矿点附近捡拾一块呈扁球状、磨圆度好,表面光滑且有擦痕的玉石,经鉴定该玉石质地好,价值较高。近年来为开采昆仑山中的玉石矿,和田政府积极修建公路,以提高运输能力。下图为和田及周边地区玉石矿点分布及昆仑山地层地质图。(1)推测游客最有可能是在甲、丙中哪一个矿点附近捡拾到玉石,并
13、说明理由。(10分)(2)指出玉石矿体形成的地球圈层,并说明该圈层在图中沿80E的厚度分布特点。(8分)(3)为开采山中玉石矿,修建公路时可能会遇到哪些主要的自然困难?(6分)(4)某科考队乘车至丁处,欲徒步登山考察甲、乙矿点之一,据图分析他们应选择去哪个矿点,登山更容易。(6分)答案(1)丙地。理由:甲地位于玉石矿床区,风化作用弱,风化层薄,玉石多棱角,表面较粗糙;丙地的玉石来源于山地,玉石在被流水长距离侵蚀、搬运过程中,受冲击、碾压、摩擦、水蚀等作用,玉石呈扁球状、磨圆度好,表面较光滑,且可能有擦痕。(2)地壳。分布特点:玉石在地壳中,地壳厚度分布一般规律为山地大于盆地;图示区域南侧为昆仑
14、山,北侧为塔里木盆地,故沿80E的地壳厚度南厚北薄。(3)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有多处断裂带,地质条件复杂;气候条件恶劣,多风沙天气,水源缺乏。(4)乙矿点。原因:图中断裂带处,可能有悬崖峭壁,地势险峻;到乙矿点不需要经过断裂带,故去乙矿点登山更容易。解析第(1)题,依材料可知,游客捡到的玉石磨圆度好,说明玉石长期受外力作用的影响。读图可知,甲地位于玉石的矿床区,外力作用影响小;丙地位于河流下游,该地玉石来源于山地,玉石长期受外力作用的影响,磨圆度好。第(2)题,依材料可知,玉石是岩浆侵入大理岩中形成的,故玉石属于变质岩。玉石分布于海拔3 3004 600米的昆仑山中,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高原山地处地壳更厚,故玉石矿体所在的圈层为地壳。地壳的厚度与地形起伏有关。第(3)题,交通建设的困难主要是自然障碍,结合图示信息和该地自然环境特点从地形、地质、气候、水源等方面分析。第(4)题,登山线路的选择一般考虑地形、地质条件。读图可知,从丁地到甲地,中间有断层,地质、地形条件复杂,登山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