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181.55KB ,
资源ID:38652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652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宁夏吴忠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夏吴忠市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1、绝密启用前吴忠市2021届高考模拟联考试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先秦某思想家提出“仁则兼矣”,认为

2、仁爱必然地包含着兼而不别的精神。该主张A.强调统治者要“为政以德” B.代表下层平民的利益C.旨在以仁政扩充人的善性 D.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25.阅读“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图”,针对材料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汉武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独尊儒术 B.实行中外朝制C.颁布推恩令 D.推行均输平准26.江淮以南,东晋南朝时已出现了草市,唐代草市为数众多。例如青弋江有“村边草市”,茶山下有水口草市。在钟山附近“野市鱼盐隘,江村竹苇深”。这说明草市A.设置在城市的中心 B.在唐朝达到了鼎盛C.已经突破时间限制 D.是商业发展的产物27.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渲染刘备的“仁”、关羽的“义”、诸葛亮的“忠”

3、,而且有鲜明的拥刘反曹的价值取向。这表明A.明清小说适应了新兴阶层的崛起B.三国故事在民间有深厚群众基础C.作者有浓厚的正统政治观念理想D.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主流思想28.李大钊曾说:“鸦片战争的对英赔款,以及关于鸦片贩卖的贿赂公行,以及公家行政的弊端百出。总此诸因,增加了巨大的人民负担,新税增收,旧税增额,遂以酿成太平大国的大革命。”李大钊强调的是太平天国运动A.因阶级矛盾激化而爆发 B.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C.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D.矛头主要指向帝国主义29.辛丑(1901年)以后,中国的留外学生日益增多,翻译、出版事业大盛,遂导致来自其中的新名词,如自由、民权、革命思想、组织等,成为

4、一种舍旧谋新的表征,逐渐流行开来。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A.维新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潮流C.自由民主已成为国人共识 D.出版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30.王会悟在回忆录中说:“上海已不能开会了,到哪儿去继续把会开完呢?代表们意见不一。我想到我家乡嘉兴的南湖,游人少,好隐蔽,就建议到南湖去包一个画舫,在湖中开会。李达去与代表们商量,大家都同意了这个意见。”对该史料解读最为合理的是A.该史料有待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B.作者亲身经历说明该史料真实可信C.回忆录属文学作品没有价值 D.该史料完整地记录一大迁址的原因31.下面是1954年6月人民日报刊登出宪法草案后人们宣传并讨论宪法的照片

5、。这说明,当时A.广大民众完全赞同宪法草案 B.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了法制化C.新中国首部宪法已顺利通过 D.宪法制定坚持人民民主原则32.作为柏拉图学园的成员,普鲁塔克在名人传里表现出高度的理论自觉。伯里克利费边传的序言就直言人类心灵不应无所事事,而应追求那些“凭借本身的魅力将我们的心灵引向完善境界的事物”,这些事物就是“节制“正义”和“睿智”。据此可知他A.谴责了道德沦丧的时弊 B.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C.体现人自我意识初步觉醒 D.注重道德自觉与社会和谐33.宪法起草人麦迪逊等发表了85篇文章,对反联邦党人的观点进行批驳。这些文章随后结集出版,成为不朽的政治学经典。经慎重考虑,他们选择了公元

6、前6世纪结束罗马王政,建立共和制的执政官普布利乌斯的名字作为合署笔名。对此推断合理的是A.宪法将成为辉煌的共和时代开端 B.美国将产生普布利乌斯式的伟人C.宪法产生意味着邦联时代的结束 D.宪法将推动美国伟大时代的到来34.1935年后,罗斯福愈加强硬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联邦政府控制的复兴计划,推动实施了许多越过州政府而直接作用于各州公民的改革政策。这说明罗斯福新政A.进入缓解危机的关键阶段 B.动摇自由企业制度的基础C.导致美国联邦制出现危机 D.凸显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35.1943年,美国财政部怀特设计的“国际稳定基金”计划显示,若严格按黄金与自由外汇的持有计算,美、英(联邦)、苏认缴额度分

7、配为31.96亿美元、10.55亿美元、1.64亿美元,这与苏联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1944 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上,美方提议将苏联的配额大幅增加,同时还拿出10%,分配给配额明显不足的国家(主要是苏联和中国)。1944 年,美英、苏、中等国家联合发表共同声明,宣布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材料可判断,美苏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A.将军事合作转为政治斗争 B.将军事合作转为经济斗争C.在意识形态领域全面对抗 D.展现出合作和要协的关系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

8、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并无现代意义的民法,编纂民法典之议始于19世纪末。1902 年光绪帝下诏“参酌西洋法制”,起草民刑各法典。1908年民法典起草正式开始。1910年底,“大清民律草案”完成,共1569条。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在“大清民律草案”基础上继续主持起草民刑法典,称为“第二次民律草案”。1930年,国民政府在此基础上修订的中华民国民法颁布实施。此前,在清政府、国民政府和列强续签商约时,提出废除领事裁判权,列强均以颁布民商法典、法治完善为放弃该权的条件。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序言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曾两度着手起草民法典草案,但均因“左”倾政治运动,起草工作被迫中

9、断。1979年,我国第三次起草民法典。1985年随着改平开放日意深入,民事生活越来越活跃,客观上迫切需要制定一部全面调整各种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于是1986 年颁布民法通则。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随后,与之相适应的担保法、合同法等单行法相继制定。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民法典的起草加快。2020 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并提出争取2020年形成统一的民法典。摘编自梁慧星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几个问题等(1)根据材料并结 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民法典编纂过程的特点,简析其社会背景。(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

10、纳新中国成立以来编纂民法典的基本历程,并分析改革开放后推动形成统民法典的意义。 (15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古代中国思想文化讲义目录(部分)第三回 家国秩序国家、社会与儒家引子:从“家”到“国”,从“礼”到“法”一、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从家庭、宗族到国家二、国家国家;国在家之上三、国家与秩序的需要四、儒家的礼:礼貌、礼节与礼制五、仪式:靠象征建立秩序、合法性六、什么是“儒”?“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也”七、穿衣戴帽,不仅仅是穿衣戴帽八、从礼到法的提升:家庭秩序到国家秩序九、名分:“必也正名”十、“敬”与“仁”:和睦、等级与尊卑十一、儒学的确立与瓦解摘自葛兆光中国古代文

11、化讲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2分)(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东汉建立后,光武帝为鼓励在纷乱之时保持高风亮节、特立独行的节义之士,特别予以表扬,后来选举、辟召等拔取政治人才的制度,一变而被扭曲为“道德比赛”的工具。再加上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宦官、外戚交互窃柄,更促使士人激愤,太学“清议”应运而生。至曹操崛起之时,士人大都均与道德告别了,其态度呈现一种两极

12、化的发展:一是由“清议”转为“清谈”,超乎现实,在乱世中依然潇洒优哉游哉,走向清虚空灵之路;另一就是由不齿做一个空言道德、百无一用的废物,而反动为循名责实,只讲求如何强力操作实际政治,明白宣告道德破产。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有了荆州和附近诸郡,孙权力量也日益壮大,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曹操要实现统一天下的理想,阻力非常大。于是他在建安十五年(210年),以迫切的心情写了求贤令,号召去发现那些埋没在下层的人才,只要是有才能的就举荐出来,希望有更多的“贤人君子”和他一起“共治天下”。根据龚鹏程改变中国历史的文献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操“求贤”的特点,并分析这一特点出现的时代背景。(8

13、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曹操的“求贤令”。(7 分)46.(15分)【历史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持续二十年的“英日同盟”一直是日本在亚洲大陆扩张的国际支柱。美国一再敦促英国废除将于1921年7月满期的“英日同盟”。1920 年5月,华盛顿照会伦敦,如果英日续约,应当保证在中国实行“机会均等的原则”并明确该同盟“不是针对美国的”。日本不愿放弃“英日同盟”,破例派皇太子访英,争取续约。英国犹豫不决,开始主张续约。但是1921年6月英帝国会议上加拿大总理提出了以英、美、日、中四国协商太平洋问题的方式取代“英日同盟”的主张,伦敦感到德国败北、消亡,英日结盟的依据确已不复存

14、在,美国又极力反对,乃决定把续约问题搁置起来。摘编自沈予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与日本在华新角逐和日本侵华策略的演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英日同盟”终止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西方国家关系的角度评价“英日同盟”。(9 分)47.(15分)【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丁文江是我国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1902 年,丁文江赴日留学,时年15岁。1911年毕业回国后,丁文江在上海南洋中学教化学、西洋史和地质学等课程,并为商务印书馆编写动物学教科书。1913 年6月与章鸿钊一起创办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和地质调查所,并担任两所所长,培训地质人才

15、,开展地质工作。1926年出任淞沪商埠督办公署总办,实施建设大上海计划,从外国人手里争回许多重大权利。丁文江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曾与胡适等先后创办努力周报和独立评论并发表政论;发起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即中国现代历史上有名的科玄之争;曾标点、整理、编辑徐霞客游记,推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1936年1月5日,丁文江因煤气中毒救治过程中折断的肋骨刺破胸腔受到感染而逝世。摘编自浦庆余拓荒者的光彩纪念丁文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丁文江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丁文江的一生所体现的时代精神。(7 分)吴忠市2021届高考模拟联考试

16、卷参考答案历 史24.B 【解析】儒家的仁爱 和墨家的兼爱都肯定人与人之间应当相爱,但也有区别。孔子的仁爱是推己及人,由亲及疏的有等差的爱;墨子则反对儒家的“爱有差等”说,强调爱无差别等级,主张不分远近亲疏厚薄的平等的爱,墨子把与“兼爱”相反的思想行为称为“别”,墨子坚信治理天下的正确途径就是“兼以易别”,与材料中“仁爱必然地包含着兼而不别”相符,墨子的思想代表了平民的利益,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故选B项;“为政以德”是孔子思想,与材料“仁爱必然地包含着兼而不别”不符,排除A项;“仁政”是孟子思想,排除C项;墨翟主张“兼爱”、“非攻”,排除D项。25.C【解析】从图示反映的封国人口远多于中央人

17、口、封国辖郡远多于中央辖郡等信息来看,说明地方王国势力强大,对中央政府构成厦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故答案为C项;独尊儒术是为了实现思想大一统,排除A项;实行中外朝制主要是为强化君主专制,排除B项;推行均输平准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平抑物价,排除D项。26.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草市是一种由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交易场所,满足了不同地域环境商品交换的需要,故答案为D项;草市与城市的“市”相对立的,不是设置在城市中,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草市在唐朝达到鼎盛,B项错误;草市一般在交通便利场所,材料没有体现随时都有,不能说突破时间限制,C项错误。27.C 【解析】三国演义中的忠、义、仁是儒家道德伦理思

18、想突出呈现,“拥刘反曹的价值取向”表明作者的封建正统观念(对封建统治政权的合法性作辩护的一种思想理论),故选C项;三国演义的这些“圣君贤相、忠臣义士”的价值取向并不代表新兴阶层的价值追求,排除A项;材料所述是小说作者的政治倾向,无法反映人民群众的喜好,排除B项;“忠、义仁”体现的仍是传统儒家思想,不能反映出主流思想受到冲击,排除D项。28.A 【解析】材料的关键信 息是“公家行政的弊端百出”“增加了巨大的人民负担,新税增收,旧税增额”,这说明清政府的腐败及人民负担沉重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故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故选29.B 【解析】根据材料中“1901 年”“自由、民权、革命成为一

19、种舍旧谋新的表征,逐渐流行开来”并结合20世纪初的时代特征可知,当时的中国积极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潮流,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维新运动,且1898年时维新运动就已经失败,其影响不会在其失败后日益广泛,排除A项;C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30.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回忆录中的内容,而回忆录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以及年代久远记忆不清的可能,因此该史料有待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故选A项;亲历者并不一定可信度高,排除B项;回忆录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排除C项;“完整”说法错误,排除D项。31.D【解析】在宪法正式通过前,政府让民众讨论宪法,体现了人民制宪原则,这

20、也是人民民主原则的体现,D项正确。既然是讨论宪法,说明不同的人对宪法有不同的看法,不能说明完全赞同,排除A项;宪法还没有正式颁布,不能说明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了法制化,排除B项;“宪法草案”说明,宪法还没有正式通过,排除C项。32.D 【解析】结合材料中“直言人类心灵不应无所事事”“节制、正义和睿智”等信息可知,柏拉图注重人的道德发展和完善,注重道德自觉自律,故选D项;道德沦丧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传统思想,排除B项;C项是智者学派的观点。33.A【解析】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共和制,罗马执政官普布利乌斯建立了罗马共和制,麦迪逊等选择普布利乌斯的名字为合署笔名,显然是希望联邦共

21、和制走向辉煌,故答案为A。34.D【解析】材料中“愈加强硬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越过州政府而直接作用于各州公民的改革政策”反映出罗斯福政府行政权力的膨胀,即强调政府采用强有力的手段来实施各项改革方案,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的特点,故D项正确。1933-1935年,罗斯福新政处于调整与复兴时期,尚未进人改革的关键时段,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B项错误;C项违背史实。35.D【解析】从材料可知,当苏联配额较少,与苏联大国地位不相称时,美国主动增加苏联的配额,这体现了美苏之间合作和妥协的关系,故选D项。其他三项均与题意不符。41.(1)特点:渐进性

22、;继承性;政府重视;借鉴西方法律;西方列强的施压。(4分)背景:近代列强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清末新政等近代化政治运动的推动;西方文明的示范。(6 分)(2)历程: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夕,因政治运动两次起草两度中断;改革开放后第三次起草民法典;8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颁布民法通则;90年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制定相应的单行法;21世纪后,适应全球化需要,加快起草,2020年通过民法总则。(6 分)意义:逐渐摆脱阶级斗争和意识形态的理论桎梏;形成了理性的法学研究态度;提升国民的法律观念与权利意识;使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促进依

23、法治国的方略的推进;规范平等的社会秩序,推进中国法制建设的现代化;进一步保障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提供基本准则,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深化。(9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2.示例:论题:儒学的演变迎合了封建专制统治加强的需求。(3 分)阐述: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追求家国同构、思想统,儒学的改 造与演变迎合了这一发展需求。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吸收法、道、阴阳五行家的观点对传统儒学进行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迎合了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需要,故而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兴盛,为了巩固正统地位,儒学吸收佛、道思想,出现“三教合一”。五代

24、千国时期封建伦理遭到破坏,为了稳定统治秩序,重塑伦理纲常,儒学发展至以“天理”为核心的理受阶段。由此可知,儒学的演变是为了迎合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反之,封建专制统治推动儒学体系不断完善。(9分)45. (1)特点:唯才是举。(2 分)背景: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曹操希望统一天下 ,对人才渴求;东汉以来选官制的积弊;东汉以来士风虚矫,士人空谈道德,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6分)(2)评价:曹操唯才是举的选人标准,改变了两汉时期以“察举”为主的用人制度,(2分)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官员之间的施恩和报恩的关系;(2分)有利于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对曹魏实力的壮大和统一全国起到推动作用。(1 分)但在用人上忽

25、略了品德,会使选出的人才有一定的缺陷。 (2 分)46.(1)原因:英联邦内部对英日同盟意见不一致;随着一战的结束,英日失去了同盟的基础;一战后美国崛起,英日同盟对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进行扩张形成威胁,美国极力反对;英国战后实力的削弱。(6分)(2)评价:英日同盟是列强间利益争夺的需要和表现,对近代东亚国际格局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英日同盟的终止体现了列强间既有合作,也有斗争,一切的出发点均是本国利益。(9分)47.(1)贡献:促进了中国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的发展;为中国地质事业培养了大量人才;传播了启蒙和科学思想;维护国家利权;整理中国古代科学书籍。(8 分,任答四点即可)(2)精神:热爱祖国、报效国家的爱国精神;执着追求、奋发图强的科学精神;接受和传播新思想的启蒙精神。(7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