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兰诗乐府诗集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内容:这一段道出了木兰“叹息”的原因,即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木兰决定代父从军。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内容: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手法:前四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详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后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
2、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受到紧张的战争氛围。“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内容:概写木兰的征战生活。前两句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情形。中间两句描写了木兰在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生活的画面。最后两句,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内容:木兰还朝辞官。“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既表现了木兰对家园生活的眷念,
3、又自有其秘密所在,即她是女儿身。修辞:前两句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三、四句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从侧面写出了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手法、内容:运用排比铺叙的手法,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装束的喜爱;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修辞:用比喻作结,以双
4、兔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主旨: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劳动妇女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英雄主义理想。】金题演练 1.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B. 全诗写人叙事,有时“泼墨如水”,有时“惜墨如金”。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具体描写战前的紧张和忙碌,泼墨如水。C. “旦辞”领起的一组句子,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仅用两天时间,便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场,夸张地表现了木兰出征行程之艰难,侧面衬托出木兰之坚毅勇敢。D.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了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金柝的打更声,寒光照在战士身上冰冷的铠甲上的画面,反映出木兰在边塞军营的战斗生活之艰苦。参考答案1.(2分)C【解析】“旦辞”领起的一组句子是说木兰小心夜宿,征途之长,行军之急。C项“夸张地表现了木兰出征行程之艰难”赏析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