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2)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583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2)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2)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2)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2)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2)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2)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2)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2)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2)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必修下册教学教案: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2) WORD版含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古时期的欧洲【教材分析】本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属于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古时期的世界中欧洲部分的内容,高中历史必修课程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对全体高中学生历史最基本基础知识的普及,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课程,设中外历史纲要上下两个模块。它是采取通史方式,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以学习专题的形式呈现历史的进程,课程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均在历史时序的框架下,有若干学习专题构成。通过中外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展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本课属于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第3课中古时

2、期的欧洲的内容,属于世界史中的中古时期的欧洲(封建社会)部分,它是世界史中欧洲的历史由古代史向近代史过渡的桥梁,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环节,在世界史部分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要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完整基本脉络,以及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传统,拓展国际视野,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必须对本课设计主题进行有效的学习。【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正处于初中学段向高中学段的转折期,属于青年期初期阶段,处于高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形成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他们充满着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探

3、究欲望和学习热情,学习目的性强,思维的独立性强、自觉性高,但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还不丰富,已有的只是大多是零散的、感性的、具体的,还没有形成可以认识更复杂事物的知识体系,还很难形成抽象的理论认识,同时这一阶段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竞争的日益激烈,自身思维意识的发展,比较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因特别注重考虑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发挥其主动作用,引导他们朝着积极、向上、健康的方向发展,树立正确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十分关键。为此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师生一道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梳理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阶段,引导学

4、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把握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进一步拓展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改变以往知识中心、单纯记忆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为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一定的基础十分必要。【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状况,认识这一时期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进一步理解欧洲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初步具有世界意识。进

5、而感悟“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的内涵,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共同发展。2.运用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观点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等原理,通过对中古时期西欧主要的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状况等内容师生互动共同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古西欧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尤其是城市兴起影响分析,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城市的兴起架起古代世界和近代世界过渡的桥梁。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传统,拓宽国际视野,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3.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和时空定位,使学生了解在空间上涉及中古的西欧和中古的东欧,在时

6、间上从公元5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末16世纪初千余年的封建社会的历史状况,进一步认识城市兴起对中古西欧产生了的重大影响,进而理解城市的兴起架起走向近代的桥梁。在史料研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时空的定位发展时空观念,通过史料的解读提升史料实证能力,通过一个个预设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对历史的解释能力。【教学重点】重点:中古西欧的政治、经济、社会特点;城市兴起的影响。【教学难点】难点:城市兴起的影响架起走向近代世界的桥梁。【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呈现图片圣彼得教堂彩图,并介

7、绍:圣彼得教堂是罗马基督教的中心教堂,是欧洲天主教徒的朝圣地,也是今天梵蒂冈罗马教皇的教廷,是以耶稣的门徒彼得命名的,彼得的含义是“磐石”,意思是它将成为教会的基石。它是中古欧洲典型的标志性的建筑物。这一全世界第一大教堂,可以被看作中古欧洲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利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下面我和同学们一起去了解学习中古时期的欧洲。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历史文物中古欧洲的标志性建筑物圣彼得教堂,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的核心素养。二、新课讲授第一部分:中古西欧“黑暗”之说(教师简介)“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西方史学家一般认为“中世纪

8、”是从公元476年至15世纪末16世纪初,由于蛮族的入侵和定居引起了罗马帝国的崩溃,几乎造成当时欧洲文化的完全毁灭。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加之人文主义者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己任,因此,他们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dark ages)。把中世纪看作“黑暗”时代的观念,特别是把这一时期整个世界都看得一团漆黑的偏见,早已受到史学家们的质疑和订正。首先,从世界范围看,在西欧以外地区,文明还是在发展。其次,就是从西欧本身来说,中古时期的欧洲既是欧洲民族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承接欧洲古典文明和近代文明的桥梁。

9、因此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是有一定偏见的,所以我将黑暗加个“”号。教学设计意图:适当引入史学争论和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第二部分:中古西欧“黑暗”之状(教师)中古时期的欧洲是指欧洲封建社会的状况,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西欧的封建社会是如何建立的?呈现图片二、三、四。(师生共同)指导学生认真观看三张中古西欧封建王国的版图变化,联系初中所学知识从中可以看出:西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查理曼帝国分裂,发展出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三国的雏形。此外还有英吉利王国的形成。5世纪9世纪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是在以法兰克王国为中心,许多王国割据

10、征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确立的。(教师)在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形成和确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典型的政治、经济、社会特征,同学们从课本的材料中了解到西欧封建社会有哪些特征?(学生回答)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一)封君封臣制度封建等级制度(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图片五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和图片六臣服礼图并结合课本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教师强调“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教师设问)通过对西欧封建等级示意图和臣服礼图的观看结合课本内容,从中同学们看出封君封臣制度有哪些特点?(学生活动)多名学生回答、补充、完善。特点: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等级森严、依次主臣关系。(教师简介)封君封臣制度产生的影响

11、:一方面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另一方面封建领主各自为政,分裂割据。(二)庄园经济、农奴制度(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图片七庄园平面示意图并结合课本内容,从中总结西欧封建庄园有那些特点?(学生活动)多名学生回答、补充、完善。特点:土地分为三个部分:领主自营地、自由农份地、农奴份地。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受劳役地租剥削。(教师设问)西欧的社会状况如何?呈现图片八查理加冕图政教合作;呈现图片九卡诺莎之辱政教冲突两幅图结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观看,并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呈现材料一“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教皇英诺森三世材料

12、一说明了什么?天主教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如何?(学生活动)多位学生简单回答。(教师总结)中古西欧封建社会是二元社会。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与以基督教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互相依存,共同维护封建秩序。王权与教权既依存又斗争。一方面,王权希望依靠基督教为自己的统治披上合法的外衣,而教会也希望依靠强大的蛮族国王来壮大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在最高权力的拥有问题上,教皇与封建君主不断发生碰撞和摩擦,明争暗斗。结果: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天主教建立起大一统神权统治。(教师设问)教皇教会凭借哪些势力对西欧实行独裁黑暗统治的呢?呈现材料二并结合课本内容。(学生活动)从材料二中提取有效信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

13、总结。材料二:教会有自己的法律和法庭,可以对任何教徒,甚至包括皇帝和国王进行审判(有权废立国王、凌驾各国君主之上任意干涉各国内政)。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教会占用大量土地和资产,还征收什一税,是西欧最大封建主。教会控制西欧的思想文化,垄断教育,禁绝“异端”思想,天主教神学思想在整个西欧中古社会占统治地位。摘编自世界历史(中古部分)(教师总结)这样教会利用强大的政治、经济、精神力量建立教阶制度,实行庄园经济,对西欧实行独裁黑暗统治。(教师)上面我们分析了中古西欧的所谓“黑暗”之状,而中古西欧是古代世界向近代世界过渡的桥梁,那么它在所谓的“黑暗”之中一定蕴藏着

14、驱散黑暗的光明城市的兴起架起走向近代的桥梁。教学设计意图:运用教师搜集的大量图片材料和文字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带着预设的问题,阅读史料,通过对史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比较等思维操作。研习史料、思考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做出解释判断,逐步解决中古西欧封建制度典型的政治、经济、社会特征及教会对西欧实行独裁黑暗统治的简单状况。激发学生产生疑问,促使学生掌握历史时序,知道史料对认识历史的重要意义,学会搜集、整理、运用史料阐释历史,强化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对历史的解释能力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求真精神,扩展国际视野,强化国际理解。第三部分:中古西欧“黑暗”之光城市的兴起架起走向近代的桥梁

15、(一)城市的兴起中世纪的花朵(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图片十、十一两幅城市的兴起示意图及呈现材料三,并结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三,设问从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的两幅图及材料三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提示从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时间、地点和主要的中心城市等方面作答)材料三:西欧在中古初期,由于战乱和经济衰败,昔日繁荣的罗马城市大多变为废墟。11世纪前后,随着生产力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生产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摘编自世界历史(

16、中古部分)(学生回答)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生产力提高,手工业的发展。时间:11世纪前后。地点:交通要道、渡口或寺院、城堡附近。主要的中心城市有:巴黎、伦敦、马赛、威尼斯、佛罗伦萨等等。(教师)呈现材料四,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能获取到哪些历史信息?(如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后的状况如何?对此又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斗争,结果如何?)材料四:西欧的城市都坐落在封建领地上,国王和封建主可以对城市居民任意盘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许多城市通过赎买、起义等斗争方式,最终赢得了自治权。与此同时,城市居民也摆脱了封建领主的种种控制,成为真正的自由人。在中世纪的德国有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讲的是按照惯例

17、,如果一个农奴在自治的城市里住满101天,就取得了自由民的身份。摘编自世界历史(中古部分)(学生回答):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后受到国王和封建主的任意盘剥。对此城市通过赎买、起义等斗争方式,最终赢得了自治权;城市居民也摆脱了封建领主的种种控制,成为真正的自由人。(教师)城市的兴起是驱散“黑暗”的光明,那么城市的兴起对中古西欧产生了哪些影响?呈现打印材料五、六、七、八四组材料学生分四组学习讨论,确定中心发言人,个别补充,根据各组发言的状况,评出小组一、二、三等级优胜奖,成果共享。呈现材料五(第一组)城市在中世纪西欧兴起,是一件具有重要影响的大事,乡村意味着“隔绝和分散”,而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

18、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中”,形成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从而使封建社会发展到顶点。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并从中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商人和银行家。商人和银行家作为市民阶层的上层,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摘编自世界中古史呈现材料六(第二组)城市商品经济的作用,促使旧的自然经济的领地庄园制度瓦解和农奴依附地位的消失。门类齐全的庄园生产转而成为满足市场需要的专业化生产,新型的自由农民出现。以前人们的财富观念只有土地,现在则包括货币和可用货币估价的商品。新的商品为土地贵族提供了新的消费,封建主为了获得更多的货币,便把庄园内的自营地几乎全部出租,结果导致领主制渐渐

19、被地主制代替,庄园制度解体。从而也就瓦解了土地贵族,他们不再搞劳役地租,而改用货币地租,使农奴变成了人身自由的佃农。摘编自世界中古史呈现材料七(第三组)从政治方面来看,城市兴起的影响是相当巨大的。为了使工商业发展具有有利的条件,市民反对封建割据,反对领主特权,因而与王权之间保持暂时的结盟关系,支持国家统一和王权强化。国家出现了不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同时市民阶级参与政治,1314世纪,英国和法国先后产生了议会君主制,即所谓的“等级君主制”(议会制度的雏形),逐渐形成了以强大王权为基础的民族国家。摘编自世界中古史呈现材料八(第四组)从思想文化方面来看,城市的兴起和繁荣,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化

20、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促进了代表市民利益的世俗文化的大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同时大学教育制度的建立,唯名论哲学的传播和罗马法研究的复兴,冲击着传统的教权主义、普世主义与禁欲主义的束缚,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摘编自世界中古史学生从材料中做出总结:第一组:标志封建社会发展到顶点;市民阶层形成,后来发展为早期的资产阶级。社会变化。第二组:促使庄园制度瓦解;促使农奴依附地位的消失。经济变化。第三组:促使城市与王权结盟,王权强

21、化;促使等级君主制出现;逐渐形成民族国家。政治变化。第四组:产生了世俗文化和世俗教育,打破教会垄断文化的状况;促使大学的兴起;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思想文化变化。呈现图片十二牛津大学。(教师简介)西欧在封君封臣的封建等级制下,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城市的发展,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培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在争取城市自治斗争的过程中与王权结盟,推动等级君主制确立,逐步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等级君主制是王权借助等级代表会议实施统治的一种政权形式,贵族和市民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力。大宪章签订后,1265年,贵族、骑士和市民等召开会议,即英国议

22、会的开端是等级君主制的标志之一。呈现图片十三、十四两幅英国议会开端的图片,使学生更为形象、直观理解等级君主制。(教师)总结:城市兴起的影响促使大学的兴起;民族国家的形成;等级君主制出现等瓦解西欧的封建制度,搭建着古代世界和近代世界过度的桥梁。教学设计意图:深化城市的兴起架起走向近代的桥梁这一主题的理解,通过对学生的探究学习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设置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对西欧城市重新兴起根本原因是生产力提高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使学生通过运用典型史料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辨析、运用史

23、料的方法,判断史料的真伪价值,用实证的方式探讨历史,并以此为证据来说明自己的看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感悟竞争的压力,体悟唯物史观对全面、客观认识历史的重要性,同时强化对历史的理解,提高对历史的解释能力。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传统,拓宽国际视野,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第四部分:中古东欧拜占庭与俄罗斯中古时期的东欧状况与中古西欧十分相似,下面以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为例,阅读课本内容结合教师的提示,完成下列中古时期东欧社会状况简表。中古时期东欧社会状况简表东欧主要国家简要状况文化积淀(教师提示)关注拜占庭帝国的罗马法律制度;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对

24、于东方文明的传播尤其是中国四大发明传播的作用。(教师小结)从封建等级制度到等级君主制;从割据征战到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从庄园经济到城市的兴起的这些变化中,人们从封建人身附庸的羁绊中;从土地的束缚中;从封建城堡中走了出来,进入城镇和工商业中心,投入市场,促使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架起从古代世界进入近代世界的桥梁。承接着古典与近代的文明。教学设计意图:升华城市的兴起架起走向近代的桥梁这一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使学生学会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即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

25、用、人们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学习历史,探究历史。拓宽国际视野,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板书设计】中古西欧割 据 征 战 民族国家形成 封建等级制度 城市的兴起 等级君主制 庄 园 经 济 桥梁 商品经济发展 教皇黑暗统治 大 学 兴 起中古东欧:拜占庭、俄罗斯【教学反思】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新教材本课中古时期的欧洲时间跨度一千年,地域涉及中古的西欧和中古的东欧,内容涉及中古欧洲整个封建社会的状况。在内容整合、重难点的突出和突破,尤其是本节课教学主题的搭建上难度很大,实施主题式教学,要把控到位,且一节课完成古代世界向近代世界过渡的桥梁作用的全部内容实属不易。同时深感在教学中历史学科五大

26、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任重而道远。2.未来解决的思路:第一将本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设副标题连接古代世界和近代世界的桥梁。这样本课就有了主题,师生以此作为抓手进行了解、学习、探究;第二将本课的第二个子目中古西欧的王权、教会与城市设计为中古西欧二元社会王权与教权的较量,这样只要将中古西欧二元社会王权与教权的较量状况,师生不论通过何种方式了解清楚,中古西欧的社会状况就了然于胸;第三将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另立一个子目,同时以学习聚焦、思考点、历史纵横、史料解读、学思之窗等形式列举一些典型的城市的兴起所引起的社会变化、政治变化、经济变化、思想文化变化等方面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的了解、学习、探究,自然明了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在古代世界向近代世界过渡的桥梁作用,升华主题城市的兴起架起走向近代的桥梁;第四拜占庭与俄罗斯应将俄罗斯设为史料解读或学思之窗了解学习即可。这样可以减少知识的容量,降低学习的难度,相对减轻学生的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