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题型专项练(十一)高考必考的四类非选择题主题类非选择题建议用时:30分钟分值:80分1.(2014潍坊三模)金融活动在人类社会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中枢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中叶以后,典当业有了新的发展,清代典当业特别发达。按照惯例银两“肥进瘦出”,即收进银两重而借出银两轻。农民的当件与金额,占总额的一半以上,其次为市民、小商业者、手工业者等乡镇平民,各占10%左右。材料二日升昌票号的掌柜和伙计以人力入股,是为身股,俗称“顶生意”。身股与银股一样,都享有同
2、等分红的权利。大东家所代表的所有者只决定企业的大事,而日常经营管理,完全交给大掌柜。它还有类似于现代复式记账的“龙门账”,银票的印制、密押和销毁程序,总号监督分号的“巡庄制”等一套相当完善的业务管理制度。材料三全国银行资本总额,1912年为3 625万余元,1920年为5 197万余元,1925年为15 816万余元,13年间增长了3倍多。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前13年(19121924年)仅济南一地就开设银行23家,占19121936年间新开设银行的77%。中国金融年鉴(1)据材料一分析,明清典当业的发展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状况。(8分)(2)据材料二,概括该票号经营方式的主要特点。这对当代中国企业
3、有何借鉴意义?(8分)(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近代银行业发展中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8分)【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中的“明中叶以后,典当业有了新的发展,清代典当业特别发达”说明了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农民的当件与金额,占总额的一半以上”说明了下层百姓生活贫困。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二中的“以人力入股”说明了增设入股方式,“大东家所代表的所有者只决定企业的大事,而日常经营管理,完全交给大掌柜”说明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银票的印制管理制度”说明了严密的管理制度;第二问根据第一问的特点,结合国有企业改革,从善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勇于创新、科学管理等方面作答。第(3)题第
4、一问结合“13年间增长了3倍多”“占19121936年间新开设银行的77%”说明了民国初年,银行业迅速发展;第二问结合民国时期经济发展的国内外因素作答。答案:(1)状况:商品货币经济发展;下层百姓生活贫困。(8分)(2)特点:增设入股方式;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严密的管理制度。意义:善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勇于创新;科学管理。(8分)(3)现象:民国初年,银行业迅速发展。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民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了发展机遇;西方近代银行业知识的传播。(8分)2.(2014苏锡常镇二模)西汉经学家刘向曾说过:“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
5、料一 (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庶民地主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对静态的传统农业社会注入了活力,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传统的人伦道德明代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也正是明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体现着封建政治的腐朽性。文化消费的社会层次下移,市民阶层和村夫野老逐渐取代文人士大夫,成为文化消费群体的主体力量。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材料二民国元年,迁到北京不久的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正式的服饰法令,即服制。该法令对民国男女正式礼服的样式、颜色、用料作出了具体的规定1912至1919年间,民国政府又颁发了十余项服
6、制,发人深省的是,民初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虽然,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城市的政界、知识界率先剪辫易服,商贾亦为之推波助澜,机敏的商家则抓住了改元易服这一商机。民国元年北京大自由报刊登此类广告:易服者注意: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本主人有鉴于此故,由上海特聘高等裁剪名师专做西式各种改良便服并各国维新便帽无不完备。敝局非图渔利实因鼓吹易服起见,凡士商各界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百年来中国服饰流变:民国易服,“拿来”洋装材料三任何一个特定的民族习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改变。从总的趋势上看,近代中西民俗
7、上的共存、共生、借鉴、趋同和融合,构成民俗变迁的主流。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异性、传承性。中国近代民俗变迁及其赋予社会转型的符号意义(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的消费风俗呈现出哪些新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俗移”揭示出怎样的“世异”。(8分)(2)民国政府为什么要在服饰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据材料二,概括推动民国时期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8分)(3)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任选其一进行阐释说明,并举一例予以佐证。(10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变迁的认识。(8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结合材料一中的
8、“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作答;第二问结合材料一中“明代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也正是明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产物”作答。第(2)题第一问结合时间“1912至1919”,联系时代背景,概括原因为革除封建习俗,推行新式服饰;倡导西学,追求人人平等;第二问结合材料中商家做广告卖衣服帽子,可以得出先进人士、商人的示范,商家和媒体的宣传,另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有民国政府的推动。第(3)题结合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作答。第(4)题结合三则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重点是材料三中的“近代民俗变迁在主流趋势上呈现三个重要特点,即移植性、变
9、异性、传承性”。答案:(1)特点:过度消费;追逐时髦;违礼逾制。(4分)揭示: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着封建社会传统习俗。(4分)(2)原因:革除封建习俗,推行新式服饰;倡导西学,追求人人平等。因素:民国政府的推动;先进人士、商人的示范;商家和媒体的宣传。(8分)(3)移植性:直接吸收西方习俗文明,如穿西装、喝咖啡、看电影、握手等在中国的流行。变异性:中、西习俗文明碰撞、融合,如中西合璧的婚礼仪式、中山装等在中国的流行。传承性:保留并传承中国传统习俗文明,如春节中的传统习俗等的保留。(10分)(4)认识:习俗的变迁实质上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缩影;习俗的变迁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习俗变迁中应注重
10、传承、借鉴、创新;习俗会因时因势而变。(8分)3.(2014珠海二模)医疗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507年前后,天花被一个患病的黑人奴隶带到美洲,从此开始在美洲大地肆虐。新大陆的印第安人已同旧大陆的人类隔绝了上万年,对天花、麻疹白喉、伤寒、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缺乏免疫机能,也缺乏防疫知识,很快就成群死亡。孙立舟瘟疫让印第安人几近灭绝材料二一开始只限于学术争论,后来就攻击贬斥上海医师余云岫,他曾留学日本学西医,直指“中医是杀人的祸首”,要坚决消灭中医。他在其灵素商兑(1916年)说“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向上,卫生行政事业
11、一日不能进展”。民国时期的中西医之争材料三1968年9月14日,毛泽东主席亲自批准后,“赤脚医生”这个名词迅速红遍大江南北。从此,“赤脚医生”成为半农半医的乡村医生的特定称谓。到1975年底,我国农村的“赤脚医生”数量已经达到150多万,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390多万人。随着农村集体合作医疗制度的解体,1985年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不再使用“赤脚医生”名称,巩固发展乡村医生队伍一文,到此“赤脚医生”的历史也就退出历史舞台了。李德成赤脚医生研究述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16世纪以后美洲地区瘟疫肆虐的原因。(4分)(2)材料二中体现了本次学术辩论出现什么倾向?请结合所学分析中医受到
12、贬斥的原因。(6分)(3)请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农村“赤脚医生”从60年代“红遍大江南北”到80年代“退出历史舞台”的历史原因。(12分)【解析】第(1)题注意结合材料一信息分析瘟疫肆虐的原因。从“天花被一个患病的黑人奴隶带到美洲”,可以看出黑奴贸易的影响;从“缺乏免疫机能,也缺乏防疫知识”,可以看出瘟疫的传播与其缺乏免疫力和防疫知识有关;另外结合时代背景,可以联系新航路开辟以及欧洲殖民等因素。第(2)题第一问,从材料二“一开始只限于学术争论,后来就攻击贬斥”,可以看出辩论超出了学术的范畴;第二问,原因的分析需要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同时也要注意分析中医自身的局限性。第(3)题
13、从答题格式来看,可以分60年代和80年代两层次,各自从医疗水平、医疗人员、经济体制和思想文化状况等方面分析。答案:(1)原因:地理大发现,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等移民活动带去了传染病毒;印第安人长期与世隔绝,缺乏免疫力;殖民地医疗设施落后、防疫知识匮乏。(4分)(2)倾向:学术辩论出现非学术化倾向。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学东渐尤其是西医科学的传入;新文化运动“全盘西化”思想的影响;中医理论中有缺乏实证精神因素;余云岫留学日本学习西医的经历。(6分)(3)60年代:农村经济、医疗水平落后,缺乏专业的医疗卫生人员;计划经济体制和人民公社的推动;“文化大革命”中个人崇拜的作用。80年代: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医疗水平提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替代人民公社;科技教育事业发展,专业医疗人员增多。(12分)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