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352KB ,
资源ID:38557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557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东省枣庄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东省枣庄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 历史 WORD版含答案.doc

1、山东省枣庄市2013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历 史 试 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第I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1表格中的言论集中体现了:汉文帝“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侍以生也”宋朝李靓“民之大命,谷来也;国之所宝,租税也”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独立发展农业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农本思想 AB C D【答案】C【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

2、战国到明清时期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汉文帝强调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百姓的生存之本,宋李靓农业是百姓的生命,赋税是立国的根本。二者体现了农本思想,和农业是国家税收的来源。体现不出精耕细作,说法错误。2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出土省份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山西平陆枣园 内蒙古和林格尔 江苏泗洪重岗、遂宁双沟镇 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D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答案】A【解析】考察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和学生的逻辑判断,牛耕的出现

3、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仅从牛耕图画像石的分布情况看不出BC,其出土集中在几个省份,不能说明汉朝时牛耕范围已经遍及全国,只能说汉朝时使用牛耕的范围较广。3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将国内所有的矿产、冶炼、铸造等行业收归国有,由政府经营,商人不得参与。汉武帝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进一步拓展官营手工业的经营范围 B保证生产所需铁制工具的供应C稳定统治秩序,增强中央政府实力 D保证武器生产以满足战争需要【答案】C【解析】汉武帝将一些经济特权收归国有,实质反映国家统治的强化,其根本目的还是强化统治秩序,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4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这反映

4、出当时登州基本仍属小农经济 家庭手工业发展 出现经济区域分工 AB CD【答案】D【解析】本题以古代登州经济为切入,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要读懂材料中古文的含义,从纺织品自用、男妇皆从事纺织可以看出此时登州仍属于小农经济,手工业以家庭生产的方式出现,由此可见是正确的反映了当时登州情况,明显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区域分工的情况。5文明史观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下列能体现文明史观的选项是A农民的反抗斗争贯穿古代社会的始终 B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C封建统治者将沉重的

5、赋税转移到农民身上D中国小农经济日趋落后于西方农业文明【答案】B【解析】考察学生阅读分析判断能力,结合文明史观含义,可排除AC,D项说法应该改为中国农业文明日趋落后于西方工业文明。6清政府在1684年统一台湾后发布展海令,解除“海禁”;次年又允许各国朝贡船进港,认可民间商船来航通商。材料说明 A清代闭关锁国的传统观点没有依据 B外贸政策调整与清朝政局变化密切相关 C清朝解除“海禁”,但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清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答案】B【解析】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平定,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台湾告平,清廷方开海禁,先后于二十三至二十五年间设立闽、粤、江、浙四海关,分别管理

6、对外贸易事务,康熙年间的开海,是全方位的开海,不但东西两洋,而且一向严禁的赴日贸易也在开放范围之内,较之明代隆庆年间开始的局部开海范围和作用都要大的多,但是,仅仅过了三十多年,全面开海的政策就开始收缩,面对日益严重的“海寇”活动和西方势力在东亚海域的潜在威胁,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十月二十五日,康熙召见大臣,提出禁海问题,次年,规定拟定,正式实行禁海。7马克思: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去制造这些机器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殖民活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 B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 C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 D殖民活动

7、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考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从材料看主要讲西方殖民侵略的影响,殖民扩张中先进技术的运用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社会的进步,故选D。8剑桥欧洲经济史:“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纪律。纺工不再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织工也不再能够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不知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机器是新纪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 B工厂制的生产模式造就了现代产业工人工作的纪律性 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工作环境的改善 D工业化带动家庭结构转型【答案】B【解析】考察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材

8、料仅仅围绕着“纪律”说明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生产模式的影响。他们指无产阶级,所以选B。9“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的最大变化是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答案】A【解析】考察工业革命。国家工业结构包括轻工业和重工业,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领域,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是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10右图是永生老牌收音机的广告。它最早可能出现在 A19世纪初期B19世纪60、70年代 C20世纪20、30年代 D2

9、0世纪50、60年代【答案】C【解析】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关键把握“无线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1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答案】B【解析】考察洋务运动和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而作自强之气”,体现了洋务派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抵御外侮自强求富,维护封建统治。12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是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

10、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答案】B【解析】考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从三大改造到一五计划再到大跃进,贯穿的主线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31954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的感受是:“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这是因为公私合营后的企业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B排除资本家的管理 C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D变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 【答案】A【解析】考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公私合营后企业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归全民所有,提高了工人劳动积极性。14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

11、的情况对此历史时期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 B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 C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 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答案】B【解析】考点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8年党过于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在经济领域犯了左倾冒进错误,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错误的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1962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真,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15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

12、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改善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答案】A【解析】考点一五计划。工业结构主要指轻重工业各自所占比例,材料描述了轻重工业在一五计划期间的增长情况,没涉及农业和工业的比较,排除CD,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而不是实现了工业化。16右图是1978年12月小岗村l8户农民按下的“红手印”。他们立下生死状,约定分田到户。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人民公社被撤消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 C18户农民分田到户具有很大的风险 D小岗树分田到户拉开改革开放序幕【答案】C【解析】考点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分田到户学按手印,立生死状,说明分田到户有很大的风险性。17下表是美国、日本和中国部分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变化(单位:%),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A美日之间的经济差距在逐步拉大 B福利开支增多使日本经济呈负增长 C中国崛起导致美国经济急剧衰退 D体制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答案】D【解析】考察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结合史实读表,从美日年平均增长率变化,看不出美日经济差距拉大,日本经济也没有呈现负增长,美国经济衰退有其自身原因导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的体制变革。18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

14、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 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C导致苏俄经济的凋敝 D是苏俄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答案】D【解析】考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挫折。“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反映了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它是苏俄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19有人指出:“赫鲁晓夫不受教条束缚,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个务实主义者;但奇怪的是,他是个不切实际的务实主义者往往只凭心血来潮而不是深思熟虑。”与这种观点最为贴切的事例是 A鼓励农民发展副业 B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C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D部分承认企业的物质利益【答案】C【

15、解析】考点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改革同时又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在发展经济中忽视客观规律,不顾气候条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种植玉米运动。20有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和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这说明实行高福利政策 A可以缩小贫富差距 B能够建立和谐的理想社会 C能够刺激社会成员的积极性 D富人乐于输纳【答案】A【解析】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调整。通过税收和福利政策,夫人和穷人的实际收入差距缩小,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21法国总统戴高乐曾尖锐地指出:“美元特权

16、”把世界贸易变成了美国的仓库,美国出现了贸易赤字,只需要多印些美元就可以无偿向其他国家换取商品劳务。他所说的“美元特权”是基于 A马歇尔汁划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关贸总协定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答案】B【解析】考察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特殊地位2220世纪90年代前,同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差不大,但是自1992年后,逐渐拉开了差距。依据下图判断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中国比印度更早实行对外开放 B印度依然是国际“资本洼地” C中国在资本市场竞争中超过印度 D中国的计划经济比重比印度更大【答案】C【解析】考察学生的阅读分析判断能力。通过柱形

17、图可以看到自1992年利用外资差距距离拉大,说明中国在资本市场竞争中超过印度。AB无体现,D项材料中看不出来。23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指出:“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有利于中国企业三次创业高潮形成的因素分别是 A建立经济特区 邓小平南方讲话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B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三个代表”理论提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确立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答案】D【解析】考察中国的改革开放,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共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

18、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4从2007年开始,每年9月份在中国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为“全球成长型公司”创造了一个与成熟企业共同讨论、分享经验的平台,这能说明 A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 B区域集团化突破了地域限制 C新兴经济体引起世界关注 D平等的贸易伙伴关系已建立【答案】C【解析】“夏季达沃斯论坛” 从2007年开始,每年9月份在中国举办,说明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ABD说法错误。25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闪耀着个智慧的选择

19、区域一体化的合作。下图中美国主导建立或参与的世界区域性经济集团组织有ABCD【答案】A【解析】考点区域经济一体化。WTO、APEC、NAFTA美国都是重要成员国,欧盟为欧洲一体化组织,美国不是成员国。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18分)文化消费包括对文化类产品的持有、欣赏、享受等。它的发展和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人口有数万户乃至10万户的商业都会就超过了10个。开封的人口在高峰期超过了100万。宋代的商业行业明显增多,由唐代的170行增加到南宋的400多行。南宋临安城里从熟食不上点到穿着衣服或家内杂务用具,都有专门制作的私营手工业作坊。据梦粱录记载,临安

20、单是供应的熟食品就不下一二百种。茶坊、酒肆不仅是士大夫聚朋交友的地方,同时还有说书、评话、讲史、小唱,各种市民关心的话题消息在其中流传。论宋代的市民文化 (1)据材料一概括促进宋代市民文化消费繁荣的主要因素。(6分) 材料二 19世纪早期,除了赤贫阶层以外的几乎所有人都可以买上好几套衣服。欧洲的消费者可以购买更多的家具、瓷器以及其它装饰品来填满他们的房子,他们拥有的物品甚至超过他们最为富有的祖先在工业化时代,职业道德内在化了,专业人员在业余时间致力于自我发展,他们热衷于阅读,并参加与商业或文化有关的课程。产业工人聚集在一起参加体育活动,欧洲的英式足球和美国的棒球在工业时代都成为大众运动。(美)

21、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2)据材料二指出,早期工业化对欧洲市民文化消费有哪些积极影响?(6分)材料三 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指出,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文化消费迅速扩大,并且自2004年以来,年均增速始终保持在20%以上。如济南英雄山文化市场为“全国四大文化市场”之一,正式成立于1992年,主要经营图书外,还有约1/3的面积经营着古玩字画、奇石雕刻、陶瓷玉器、木雕铜器、文房四宝、古今中外工艺品等。目前英雄山文化市场经营业户近千家,从业人员2000余人,约一半来自外省市,如安徽、江西、新疆、巴基斯坦等。日均客流量一万多人,节假日高达五六万人。 (3)据材料三结合所

22、学知识,概括英雄山文化市场设立和发展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3分)材料四 余秋雨先生曾提出“文明的延续是生命化的。有时乍看是无生命的木石遗存,但它与一代代的生命都有呼应关系。如果一种文化只能面对后代陌生的目光,那么它也就真正中断了,成了最深刻意义上的废墟”。 (4)据上述材料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谈谈你对文化消费和社会物质文明的认识。(3分)【答案】(1)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长;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2)工业化促进市民购买到更多的文化产品,消费水平提高。工业化促进消费观念发展了变化,市民注重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的提升。工业化促进文体活动的广泛推广。(3)改革开放促进了人民

23、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发展;国家大力发展文化政策。(4)文化消费的内容和特点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物质文明;商业的发展,工业革命,改革开放等都促进了文化消费;当今的文化消费更加多元,丰富了人们生活,有利于文明传承。【解析】第(1)问考察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民文化的繁荣,此外城市人口增多、私营手工业的发展等也促进了市民文化的繁荣;第(2)问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世纪早期,工业化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消费观念改变、道德文化修养提高,要充分对材料分析总结;第(3)问注意时间,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家重视文化产业、以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增多等共

24、同促进文化市场繁荣;第(4)问谈认识,物质决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化消费反映了时代物质文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促进文化消费发展,文化消费发展反过来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谈认识注意结合材料。27(14分)1929至1933年大危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各国纷纷采取对策,复兴经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至1933后爆发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更加助长了本已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各国间的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美国将关税水平提高至53%,推动了45个国家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关税。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在生产国际化日益发展的背景下,广泛开展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1947

25、年,23个国家签订了123项双边减让关税协议,称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杨起善关贸总协定与复关对策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1929至1933年大危机期间的经济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经济表现造成的影响。(4分) 材料二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种面积。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 摘编自大生2008年8月 (2)据材料二指出农业调整法的主要实施

26、途径。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会通过这一法案的主要目的。(4分)材料三 中国今日根本之危机,全在经济之残破。以致国民生活日益困穷,而民族之命运,亦因之岌岌危殆,不能生存于二十世纪之今日。 (一)振兴农业 活泼农业金融、流畅农产运销,悉以合作社为基础,指导并改进之,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为初步目标。 (五)促进工业 对于一般工业,由政府分别保护并奖励之。 (八)调整金融 由政府执行健全货币政策与汇兑政策,而人民衷诚拥护之。 蒋中正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实施(1935年)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发动的背景。指出这场运动与罗斯福新政的举措在本质上有何相似之处。(6分)【答案】(

27、1)表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提高本国关税(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大打关税战。影响: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加深了经济危机;客观上推动了关贸总协定的成立。(任答两点)(2)政府补贴,农民自愿。解决经济危机。(3)背景:1929-1933年大危机的冲击;日本扩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南京国民政府基本实现了全国统一;相似: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解析】第(1)问表现要根据材料概括,影响要结合所学知识比如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加深了危机,恶化了国际关系等,客观上推动二战后关贸总协定的签署;第(2)问材料“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看出实施的主要途径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政府补贴,

28、已解决经济大危机;第(3)问考查的是民族工业在1927-1937年的发展背景。要把题目与课本考查的知识点进行有机结合。从具体措施可以看出都体现了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8(18分)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新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伊比利亚半岛国家远航的“

29、内在动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全球化材料二 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飘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 (2)据材料二概括中西交流出现的新状况,并分析出现这些新状况的原因。(8分)材料三 不同文明的借鉴,普遍原则的达成已多次证明是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当1951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舒曼计划”后,

30、1967年8月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也在曼谷作出了相应的尝试,成立了旨在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合作组织。在人类文明高速交融的今天,区域合作与市场经济,自由贸易与关税对等越来越成为拉动经济全球化的杠杆。孙景峰经济全球化对全球文化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当今经济全球化应遵循的普遍原则。(4分)的角度分析其影响。(6分)【答案】(1)内在动力:对黄金的渴求;热衷传播天主教。影响:打破世界各大洲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使世界联系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强各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往,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状况:近代中国大量输出农产品;大量输入技术和工业品;洋人控制关税(操纵市场);双方交往中西方占主导地

31、位。原因: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巨大提高;英国成为世界工场;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并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普遍原则;互利共赢、自由贸易、市场经济、取消关税壁垒、加强区域合作等。【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可知内在动力是传教和寻找黄金,新航路对世界的影响从世界联系加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考虑。第(2)问交流的新情况可根据材料分析得出,原因需结合时代背景,材料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要注意这一时期西方发生的工业革命,中国国内市场被打开、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第(3)问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应加强合作、互惠共赢。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