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2 ,大小:720KB ,
资源ID:385574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557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新坐标》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新坐标》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十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WORD版含解析.doc

1、专题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全国卷5年考情考点2015卷2015卷2014卷2014卷2013卷2013卷20122011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2.物质、运动、规律213.物质与意识的关系2139(1)39(2)20212339(3)224.实践与认识39(2)5.真理39(3)226.认识过程39(2)232239(2)2019、2220全国卷5年真题考向1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1(2014全国卷T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

2、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ABCD【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规律的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信息。研究人员的新发现为解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题干中的实验进一步证明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人类能够认识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符合题意,B项入选;中“无条件的、必然的”、中“同样的表现形式”表述错误。【答案】B考向2物质与意

3、识的辩证关系2.(2015全国卷T21)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势和结果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人的意识不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ABC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安全意识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的原因”。题眼突出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符合题意。中“决定”夸大了意识的作用,说法错误;说法绝对化,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会有差异,但实践结果的性质不一定不同。【答案】C3(2014全国卷T20)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

4、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BCD【解析】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知识。人们从美食中可以体味到文化的意蕴,表明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具有同一性,正确表述了这种同一性;物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中“总是融合在一

5、起”说法错误;中“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表述错误。【答案】C4(2013全国卷T21)2012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BC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由此可知,人类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改造世界,故符合

6、题意。人的所有意识都具有能动性,表述错误;意识通过实践才能改造客观世界,意识不能创造客观事物,表述错误。【答案】C5(2013全国卷T23)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ABCD【解析】本题的题眼信息是“作品与生活密不可分”。客观决定主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

7、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受反映主体差异的影响,说法正确,说法错误。意识从形式上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内容,说法正确。【答案】C6(2011全国卷T22)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BCD【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意识的内容、形式、生理基础。观点错误,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人脑不能决定意识活动的内容;意识的形成离不开人脑的加工改造,但其本质

8、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排除;由于大脑相关部位的问题,导致意识的不同,充分说明了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和物质基础,符合题意。【答案】D7(2015全国卷T39(1)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9、,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的作用。首先要明确意识能动作用的原理,然后结合材料说明抗战精神是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和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困难,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答案】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

10、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8(2014全国卷T39(2)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

11、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有人从钱学森的经历中得出结论:“有什么样的教学观念,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12、”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请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说明理由。【解析】可以作出不同的判断、评价,然后就一种观点,运用意识作用的原理分析理由。首先要答出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然后结合材料分析理由。【答案】答案示例一该观点具有合理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用先进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落后教学观念的教学,往往使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当然,学生的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观念不是唯一的因素。答案示例二该观点存在片面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导作

13、用的发挥是需要条件的。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教学实践,就不能发挥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观念如果不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力等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的成长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能把教学观念视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唯一因素。(说明:考生从上述任一角度作答均可得分。若能够综合上述两种观点进行辩证分析,同样可得相应等级水平的分数。)考向3实践与认识9(2014全国卷T39(2)冯洪钱是一名基层兽医工作者,1959年,当地民间老兽医用一味草药治好了20多头病猪,这使年轻的冯洪钱深受震撼,他立志传承发展传统兽医药事业。编撰民间兽医本草,满足社会的需要,他访问过数百

14、个兽医站,拜访了成百上千位老兽医、老药农,广泛收集民间处方。查阅古医书、古农书、地方志,追踪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创办中草药百草园、中草药制药厂,与同事一起先后研制成功精宝素等10多种中草药制剂,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疾病牲畜。经过千辛万苦,历时半个世纪,冯洪钱终于在2008年完成了系列著作民间兽医本草,共计638万字,插图2 353幅。书中收录3 505种中草药,附方40 000多则。民间兽医本草“汇古今兽医本草之大成,集民间兽医经验之精华”,冯洪钱被誉为“当代的李时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冯洪钱创作民间兽医本草过程中的作用

15、。【解析】注意结合材料,调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方面内容,然后把理论与材料融合起来论述。【答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亲身的实践和他人的实践为冯洪钱提供了研究课题,为民间兽医本草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验证了兽医中草药成果的科学性;兽医药研制及其在畜病治疗实践中的成功应用,体现了创作民间兽医本草的目的和价值。考向4真理10(2012全国卷T22)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 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对真理的追求

16、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BCD【解析】从本题的关键词“以前”“现在”可以发现,人们对生物生长的认识具有反复性,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正确。人们对真理的追求是不断前进的,不是循环的过程,因此说法错误。说法错在“超越历史条件”上。【答案】C11(2013全国卷T39(3)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拉丁

17、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争论的一方,在争论中应该怎样坚持这一原则?【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抓住“怎样坚持这一原则”等题眼信息,从怎样做角度,围绕实事求是、尊重对手、坚持真理等角度组织答案即

18、可。【答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理服人而不以势压人;尊重对方发表意见的权利;避免语言粗暴、行为过激;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考向5认识的过程12.(2015全国卷T23)长期以来,画家笔下的马往往是四蹄齐伸、腾空飞奔。 然而,高速相机连拍的照片显示,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着地移动的。但是,当画家画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马时,有人却批评画得不像。这表明在艺术领域()A认识的发展与认识工具的进步没有直接关系B以往的认识经验阻碍认识的发展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D人们的主观世界对认识的影响更加显著【解析】尽管高速相机连拍照片已经证明了飞奔时的马蹄是交替移动的,但有人认为马蹄交替移动的奔

19、马画得不像,这表明人们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的认识,D项符合题意。A项抹杀了认识工具对推动认识发展的作用,观点错误;正确的认识和经验会推动认识的发展,B项错误;C项认为艺术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说法错误。【答案】D13(2014全国卷T22)2013年8月,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出版,开放性、探索性是其突出亮点。对于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该书汇集了多家观点,以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克服片面性甚至错误的过程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和超越已确定的真理的过程ABCD【解

20、析】本题的题眼是“开放性、探索性”“科学界没有定论的问题,汇集多家观点”“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材料说明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性、无限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克服片面性认识的过程,符合题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最终能够正确认识事物,错误;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发展的,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并非是推翻已有的真理,错误。【答案】A14(2013全国卷T20)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把发展归结为经济增长;20世纪70年代把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和社会变革;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把发展理解为注重资源

21、节约、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观念演变进一步证实了()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认识受认识对象本质和属性暴露程度的制约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认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继承和超越已有认识成果的过程ABC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发展的观念演变”。材料说明认识对象的本质和属性的暴露程度影响认识的程度,入选;认识的发展也是一个辩证否定的过程,说法正确。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发展是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说法错误。【答案】C15(2011全国卷T20)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

22、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真理不会停下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A BC D【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无限性。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审视复杂历史问题不能轻率下结论的原因。应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分析。观点错误,否认了对同一事物,不同人产生相同认识的可能性;材料说明的是不能轻易下结论,而非真理的发展,不符合题意;从客观方面说明了形成正确认识的不易,符合题意;从主观角度说明了形成正确认识的不易,符合题意。【答案】D16(2015全国卷IT39(2)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

23、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

24、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学者从记住乡愁中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解析】本题要求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不同学者获得不同感受的原因。认识要受到主客体因素的制约,呈现出差异性。据此联系材料信息加以概述即可。【答案】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受到主体状况、客体状况以及认识条件的制约。不同学者在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纪录片涉及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村规民约、民风民俗、社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导致不同学者感受的差异性。17(2013全国卷T39(2)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

25、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的拒斥。”“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引起的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

26、。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争论有利于认识的发展”。【解析】要抓住“争论深化了人们的认识”“运用认识论知识”“说明”等题眼信息,结合材料,可从认识的主体差异性、真理与谬误、认识的发展等角度作答。【答案】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由此产生争论是正常现象。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难免存在一定局限性甚至错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讨论,不同看法得以交流和碰撞,有利于人们取长补短,克服认识的片面性,促进认识的发展。1从考点角度看,意识的作用、认识的过程是超高频考点,真理考查频度也较高;而哲学思想,物质统一性原理,运动、静止,实践的特征是冷

27、考点。2从题型角度看,唯物论、认识论处考查主观题的几率较大。3从命题背景材料角度看,生活处处是哲学,平时要提高运用哲学思维解读热点、漫画、古文、经典材料的意识和能力。备考小脉略:核心考点一哲学及其派别一、选择题常正面考查哲学的作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观点,也常以误区的形式侧面考查世界观、哲学的产生与作用、哲学主要派别。1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2015海南高考T21)错误原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2以哲学指导实践就不会犯错误。(2014广东高考T35A)错误原因:首先,正确的主观因素只是不犯错误的原因之一;其次,哲学思想有正误之分。3哲学源于对世

28、界的惊异。(2013天津高考T7D)错误原因: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4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2013福建高考T35)错误原因: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促进社会发展,只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才对社会发展起支配作用。5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2012天津高考T9)错误原因: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1哲学与实践、世界观、具体科学的关系内容启示哲学与实践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源于实践,决定于客观世界,同时又对实践和客观世

29、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哲学与世界观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把握任何一个哲学原理,都要注意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中去掌握哲学与具体科学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在研究哲学的相关概念(如物质、规律、矛盾等)时,要把握其概括性,不能等同于具体生活中的相关事物2 .哲学的两大阵营阵营观点派别主要区别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

30、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1(2015广东高考)哲人说:“给我宁静吧,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给我勇气吧,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尊重客观规律

31、,发挥主观能动性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世界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ABC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材料中“让我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体现了要尊重客观规律,“让我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体现了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当选;“给我智慧吧,让我分辨出什么是我能改变的,什么是我不能改变的”体现了哲学可为生活提供指导,符合题意;社会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社会意识属于意识范畴,不具有直接现实性,错误;世界是客观的,不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错误。【答案】C2(2015江苏高考)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

32、。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B C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根据研究成果研发出新药,表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当选;科学实验是基本的实践活动,通过科学实验的成果研发出新药,归于临床,表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当选;意识通过指导人的实践活动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意识本身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排除;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规律和发现规律,说法绝对化。【答案】D3(2015浙江高考)中国的先哲认为世界由

33、金木水火土构成。到了19世纪,人们认为世界的最基本成分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100个左右的元素。现在人们认为最基本的是夸克、电子等。由此可见()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具体认识会在发展中不断被超越真理的价值要到实践中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改造世界AB C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金木水火土、元素、夸克、电子等”。从中国古代先哲的“五行说”到19世纪的“元素说”,再到现在的“夸克、电子说”,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观念由来已久,也表明人们的具体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被不断超越和发展,符合题意。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强调了认识的目的是改造世界,均与题意不符,排除。【答案】A核心考点二物质、运动、规律一、选择题常

34、正面或以误区的形式考查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等知识。1既要承认运动的相对性,又要承认静止的绝对性。(2015山东高考T33B)错误原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2改变规律能避免前进中的困难曲折。(2015安徽高考T11)错误原因: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无法否认、消除、改变规律。3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2012江苏高考T27C)错误原因: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该观点属于唯心主义观点。4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2012浙江高考T27)错误原因: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造福人类。5静止是物

35、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2011江苏高考T26D)错误原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二、主观题常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等。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两点:1设问分析:常通过具体材料,考查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一般为措施或原因方式设问。2解答技巧:试题往往不止考查规律一个角度,要结合材料,运用发散思维,充分检索相关知识,多角度分析问题。(见考前提分必做3)1物质、运动、静止的关系原理内容错误倾向物质和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对脱离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

36、形而上学观点运动和静止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又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2.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规律方法论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普遍性事物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37、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1(2015江苏高考)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BC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世界万物,变动不居”。这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故当选;“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说明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当选;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故错误;材料未涉及对立与统一之间的关系,排除。【答案】A2(2015武汉质检)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如当孩子

38、犯错时,父母的多次重复“数落”会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甚至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从哲学角度看,克服超限效应需要()尊重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坚持适度,因为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必然引起质变注意方法,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避免刺激,因为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ABCD【解析】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说法绝对,“避免刺激”说法绝对,刺激需要适度,排除。【答案】C3(2014山东高考)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

39、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解析】答题的关键是明确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因此需要回答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及二者的结合。【答案】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表现;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对象国的资源和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文化精品。核心考点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选择题常正面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也常以误区的形式考查意识活动的特

40、点、意识的反作用等。1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2015江苏高考T27)错误原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但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2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2015江苏高考T29B)错误原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可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3意识是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2014天津高考T4AC) 错误原因:_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但不意味着任何意识都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错误反映。4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2014江苏高考T27B)错误原因:

41、意识属于主观世界,实践才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桥梁。5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2013山东高考T24A)错误原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二、主观题常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等。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两点:1设问分析:常通过依法治国战略等热点材料考查意识的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等。2解答技巧:对于知识范围具体到知识点的试题,要将具体知识与材料信息进行对比组织答案;对于知识范围宽泛,不止考查意识反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题目,应在所建知识网络的基础上充分检索相关知识。(见考前提分必做3)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内容阐释方法论物质决定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

42、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重视意识的作用,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一个依据: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43、2)两个结合: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3)两个反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4)四个要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1(2015福建高考)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滴水穿石根系沃土敬德保民犬吠非主ABC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为:一切物质的反应特性生物的反应形

44、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的产生。是非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是生物(植物)刺激感应性,是人脑的机能,是低等动物的感觉。因此意识的正确演进顺序为。【答案】A2(2015重庆高考)科幻文学的最大魅力不是描写已经发生的事情,也不是描写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而是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科幻文学()A虚构的世界,是现实世界发展的更高阶段B拓展人类的想象力,体现了意识活动的创造性C任意想象,不符合现实生活,是唯心主义的表现D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缺乏社会实践基础【解析】本题的题眼是“科幻文学描写永远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虚构的世界,是现实世界发展的更高阶段”说法错误,A项排除;科幻文学描写了不可

45、能发生的事情,体现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项符合题意;科幻文学的“科幻”二字说明它并不是任意想象的,C项说法错误;文学是人类的一种认识,它以实践为基础,D项说法错误。【答案】B3(2014安徽高考)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技术支持和资金补贴等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材料体现了哪些政治生活道理?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

46、理”角度分析其所蕴含的哲理。【解析】本题分析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需要回答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政府的职能、宗旨和原则等知识;“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是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的知识,需要回答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知识。【答案】政治生活道理: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等参与民主决策。如村民向政府提出建议,专家论证等。政府审慎用权,坚持科学民主决策。如政府听取村民、专家意见、制定政策等。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如政府出台政策,引导企业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基本原

47、则是对人民负责。如政府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哲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当地政府立足实际,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出台政策,引导生产,促进经济发展,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政府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体现了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政府组织考察,发展经济,体现了实践的决定作用。答题模板系列之(15)如何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问题?1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做某一件事?【提示】世界物质性原理规律客观性原理意识的能动作用材料(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2)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尊重客观规律;(3)人在规律面前不是

48、无能为力的,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4)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2运用唯物论知识,说明怎样做某一件事?【提示】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科学理论指导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2)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做到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利用规律;(3)意识的能动作用,要求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3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提示】尊重客观规律与客观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材料(1)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2)发挥主观能动性,用科学理论作

49、指导;(3)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核心考点四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一、选择题常正面考查实践的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发展过程、真理等,也常以误区的形式考查实践的特点、实践与认识、真理、认识过程等。1创造性思维能检验和发展真理。(2015四川高考T9)错误原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着眼于全局的认识就是真理性认识。(2015广东高考T35C)错误原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3在我国古代,人们在实践中获得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完整认识。(2015北京高考T24)错误原因: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50、4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2015福建高考T35)错误原因:认识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5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就是真理。(2015安徽高考T10C)错误原因: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经实践检验才能分辨认识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错误的是谬误。6思想的高度决定认识的深度。(2015安徽高考T10D)错误原因:实践决定认识,应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推动认识的深化。二、主观题常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发展过程、真理等。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两点:1设问分析:通过具体材料,考查认识不同的原因,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等。2解答技巧:结合材料检索相

51、关知识,有理有据、有条理地组织答案。(见考前提分必做3)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内容阐释方法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内容阐释方法论真理的特点客观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要坚持真理,反对谬误,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要随着历史条

52、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过程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1(2015重庆高考)古人削桐为琴,纳天地万物之声。琴音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琴乐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升华心灵意境。古琴名曲流水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被录入特制唱片,搭乘美国太

53、空飞船,向茫茫宇宙传达人类智慧和文明。关于古琴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琴乐感发心志,体现了事物间的自在联系琴音的物理特性决定着听琴者的情感体验欣赏古琴音乐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古琴制作、琴曲创作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征ABCD【解析】本题的题眼是“对古琴艺术的看法”。琴乐感发心志,体现了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演奏者的高操技艺、听琴者的生活实践有机结合才形成听琴者的情感体验,把琴者的物理特性当成认识的基础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观点,说法错误;欣赏音乐可以放松心情,催人向上,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说法正确;制作古琴、琴曲创作是一种实践活动,它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正确。【答案

54、】D2(2015天津高考)漫画塑造所蕴含的哲理是()A认识的对象具有多重属性B认识受主体自身状况的影响C意识是移入人脑的客观存在D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漫画,漫画中两人给同一个人画像,但塑造的形象与自身相似,表明认识受主体自身因素的影响,B项符合漫画主旨;漫画没有体现“认识对象具有多重属性”,A项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排除;意识有正误之分,D项错误。【答案】B3(2015山东高考)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

55、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解析】首先注意答题范围,其次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看看符合什么哲学道理。【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提供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必须把“纸面上的法”落实为“行动中的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答题模板系列之(16)如何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问题?【提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的

56、反作用真理的特点认识过程(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人们的实践起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阻碍作用。(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建设生态文明实现永续发展材料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初步认识,再到提升为社会价值目标的认知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受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征服自然;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不

57、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建设遭遇严峻挑战。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保形势,党提出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材料二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实现经济社会自然和谐,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 知识链接发展的普遍性,认识的上升性,价值观的指导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物质决定意识,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具有无限性,规律具有客观性。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

58、的反映。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主要矛盾。1运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提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需要加大财政在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方面的投入,大力推进环境科技进步;需要提高从事环保、节能等产品生产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加强生产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每个企业和每个家庭。2有人说建设生态文明,关键在中国共产党。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这一观点。 【提示】上述观点是片面的。中国共产党

59、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我国政府具有组织经济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担负着保护环境的职责,建设生态文明,政府应有所作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建设生态文明,公民应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3.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公民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的理由。【提示】(1)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公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有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2)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

60、、深远持久的影响。公民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有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境的文化氛围。(3)文化塑造人生。公民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能量,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试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依据。【提示】(1)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建设生态文明,是尊重世界的物质性,尊重自然的体现。(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约束日益凸现,环境恶化的趋势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扭转的形势决定了要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建设生

61、态文明,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1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首次设计了“按日计罚”制度,直指违法成本低、环保意识弱等环境治理顽疾。设计“按日计罚”制度的经济学依据是()A加大国家宏观调控力度,消除市场调节的缺陷B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C健全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D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解析】材料中的“按日计罚”制度,体现的是良好的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故选B。市场调节的缺陷是客观存在的,国家的调控只能弥补缺陷,无法消除,A错误;C、D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答案】B2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不仅带来极端天气灾害,还导致冰川融

62、化和海平面上升,威胁水资源安全;同时,全球生态更加脆弱,农业生产风险加大,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对未来充满信心,发挥意识消除生态危机的能动作用坚持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AB C D【解析】意识通过实践才能改造世界,说法错误;创新意识在材料中未体现,不选。【答案】A3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环境和资源问题上升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层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广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及节能降耗成效显著。究其原因是:政府认真落实国家环保政策,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停了一批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

63、加大节能治污力度;绝大多数企业以绿色环保理念为指导,努力发展低碳经济,开发低碳技术、产品;加强低碳发展方面的国际合作;群众节能意识不断增强,积极参加节能活动。材料二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主张通过切实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将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基本框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张严格遵循巴厘路线图授权,加强公约及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统筹考虑减缓、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支持,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材料三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20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

64、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直到1988年,气候变化问题才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我国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提出相应的具体政策措施。(2)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该怎样应对“低碳时代”?(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世界各国应怎样开展切实有效的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4)结合材料三中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特点。【解析】第(1)问属于发散型试题,需要根据材料一的主要信息,充分检索

65、教材,多角度回答。第(2)问应考虑文化对社会政治经济、对个人的影响等相关原理,结合实际进行回答。第(3)问回答开展国际合作的措施,需要各国在遵守国际社会有关规则的前提下转变发展方式。第(4)问知识限定具体,属于收敛型试题,基本思路为先回忆真理的有关知识,并以此为依据提取材料信息,将二者结合组织答案。【答案】(1)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制定和完善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研究和推广低碳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大力发

66、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消费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2)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国家应加大对低碳经济、生态文明的宣传力度,营造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发展。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在全社会形成节能减排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3)各主权国家要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自觉接受国际法和国际公约的约束,在享受基本权利的同时,积极

67、履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各主权国家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建立以世界各国共同利益为基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反对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各主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着力于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技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关于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是人们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形成并由实践检验而不断发展的。追求和发展真理是一个在不同观点争鸣中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理的反复过程。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追求和

68、发展真理没有止境。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会不断丰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政策措施会越来越完善。专题限时练(十)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 1(2015南通模拟)“知”与“智”是一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智慧便无从谈起;没有相应的智慧,知识再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哲学是“智慧之学”,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该()A用哲学取代其他的具体知识B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C坚持哲学对具体知识的指导D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具体知识【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揭示

69、了具体领域的规律,不能离开具体知识对整个世界进行深入思考,具体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A项错误。对丰富的具体知识加以概括、总结和反思才能转化为哲学智慧,选B项。C、D与“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设问指向不符,排除。【答案】B2(2015武汉质检)爱因斯坦曾经说他相信有上帝,但是相信的不是一个人格化的上帝。他不满意玻恩和海森伯对量子性质随机性和不可精确预期性的诠释,说了一句名言:“上帝永远不会掷骰子。”对爱因斯坦世界观的正确理解有()爱因斯坦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着规律性爱因斯坦倾向于世界具有统一性爱因斯坦相信客观世界受规律支配爱因斯坦没有清晰一致的世界观立场ABCD【解析】爱因斯坦说他相信有上帝,但是他相

70、信的不是一个人格化的上帝,从他“上帝永远不会掷骰子”的言论中可知,他心中的“上帝”就是物质世界及其规律。因此爱因斯坦具有明确的世界观,具有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正确切题。【答案】C3(2015石家庄模拟)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形体与精神的关系)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下列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后者属于唯心主义派别,认为意识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前者准确描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

71、科学的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是错误的ABCD【解析】桓谭的观点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其未能准确描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不科学的,故排除。约翰保罗二世的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故排除。切题。【答案】A4(2015烟台模拟)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自然科学前提,是科学革命理论的来源和基础具有深厚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物质武器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具有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特点ABCD【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7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说法正确;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理论,而科学理论的来源和基础是社会实践,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斗争的理论武器,说法错误。【答案】B52015年9月19日,狼图腾在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百花电影节上获“最佳影片”奖。该片主题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ABCD【解析】电影狼图腾主题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这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要正确把握人和自然的

73、关系,正确;说法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本身说法错误,可以做到人与自然协调。【答案】D6(2015豫东、豫北名校联考)中国科学院的学者们通过研究“沉睡”在塔里木盆地下1 000多米的沉积岩心,解开了“塔里木盆地的沙漠究竟从何而来”这一谜团。大约五百万年前,塔里木盆地曾出现过大规模湖泊群,但终因周围山体抬升阻止水汽进入盆地,导致湖泊永久消失,变为沙漠。这一研究结果进一步佐证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人类可以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ABCD【解析】大约五百万年前,塔里木盆地曾出现过大规模湖泊群,但终因周围山

74、体抬升阻止水汽进入盆地,导致湖泊永久消失,变为沙漠,这体现了运动变化的观点,入选。“塔里木盆地的沙漠空间从何而来”过去是一个谜团,现在解开了,说明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符合题意。在材料中未体现。【答案】A7如果你认真观察过螃蟹,就会发现:篓子里面放上一群螃蟹,就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把它拉下,最后没有一只能爬出去的。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管理者,可以从中获得的辩证唯物论启示是()遵循管理规律,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保持有效的沟通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制定激励机制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建立合理的群体素质结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

75、趋向ABCD【解析】题中案例启示要遵循管理规律,明确成员分工和责任;同时要制定激励机制和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设问要求辩证唯物论,保持有效沟通机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建立合理的群体素质结构,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是辩证法观点,故排除。【答案】A8(2015烟台模拟)研究发现,“太阳出来喜洋洋”有充足的科学依据。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产生的维生素D3会使大脑分泌一种名叫血清素的激素,从而让人愉悦放松。这进一步佐证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活动的产物意识对人体生理有调节作用ABCD【解析】人们通过科学认

76、识到“太阳出来喜洋洋”有充足的科学依据,这说明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因此正确;“当阳光照射皮肤时,人体产生的维生素D3会使大脑分泌一种名叫血清素的激素,从而让人愉悦放松”这说明人的感觉的产生离不开人脑,因此正确。意识是实践活动的产物,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说法不科学;与题意不符。【答案】A9(2015保定模拟)网上曾经流传一个帖子,“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奢侈品”不是什么名表豪车,而是生生不息的信念、点燃他人希望的精神特质等。其理论依据在于()理想、信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高昂的精神使人振奋,萎靡的精神让人颓废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决定作用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有利于获得成功ABCD【解析

77、】错误,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是唯心观点。【答案】D10(2015武汉模拟)2015年初,中国科学家研发出世界首台液态金属机器。这种柔性机器既可在自由空间运动,又能在各种结构槽道中蜿蜒前行,它的一系列非同寻常的习性已相当接近一些自然界简单的软体生物。这项研究为研制液态金属机器及机器人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这表明()科技创新使得物质属性遵循人类意志而改变科技创新正在消除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界限液态金属机器可以延伸人的器官,提高人类实践水平科学实验是人类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ABCD【解析】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固有的属性的存在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错误。矛盾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

78、事物的根据,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明确的界限,错误。【答案】D11(2015杭州模拟)人的意识产生一直是个谜。现在,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模型等技术对大脑某一部分出现的故障,比如抑郁、精神分裂症等进行研究,发现了其对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但要真正了解意识的产生机制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这表明()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真理在认识发展中不断突破历史条件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ABCD【解析】中“反复性”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真理都是有条件的,超出一定历史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错误。【答案】C12(2015郑州质检)中国人很早就在生产活动中发现了圆周率问题;南北朝数

79、学家祖冲之经过反复演算,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近年来,人们借助计算机把圆周率精确到了难以想象的10万亿位。这说明()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发展的实践是人类认识得以最终完成的强大动力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新的认识总是在推翻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发展的ABCD【解析】“最终完成”的表述错误,认识具有上升性和无限性;“推翻原有认识”的表述错误,排除;依据材料信息,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题20分,14题32分,共52分) 13(2015德州模拟)2015年中国外交的“一个重点”是全面推进“一带一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国际

80、合作对象在资源禀赋、产业技术和贸易结构上的特点。地方政府和企业要发挥比较优势,找准突破口。“一带一路”总体规划很快会公布,“一带一路”建设要有国际视野和品牌意识,有“思路”才有“丝路”。材料二丝绸之路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要促使“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夯实我国同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1)结合材料一,说明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应贯彻的唯物论思想。(8分)(2)运用文化作用和文化传承的知识,分析材料二相关要求的文化生活依据。(12分)【解析】第(1)问考查唯物

81、论知识。材料要求“考虑到国际合作对象在资源禀赋、产业技术和贸易结构上的特点”等,启示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有国际视野和品牌意识,有思路”,启示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第(2)问考查文化的作用与文化传承。要从“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考虑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具体要求;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考虑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从“夯实我国同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考虑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答案】(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合作对象在资源禀赋、产业技术和贸易结构上的特点,地方政府和企业要发挥比较优势,找准突破口。

82、(如答“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等,可减半给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要发挥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制定规划、树立品牌意识、确定正确的发展思路。(2)文化交流是发展各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促使各国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各国要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讲好中国

83、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有利于夯实我国同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14(2015黄山质检)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依法治国方略形成和发展历程第一阶段:孕育阶段(1978年到1997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6字方针。198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现行宪法,初步奠定了依法治国方略的宪法基础。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在党的正式文件中提出“依法行政”,进一步丰富了依法治国的内涵。第二阶段:形成和发展阶段(1997年到2012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199

84、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坚持依法执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的思想。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三阶段:完善阶段(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强调,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依法治国方略作出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同时,强调依法治国必须依宪治国。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

85、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材料三从字面看,依法治国似乎与经济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诚信经济,这都需要法律予以规范和提供保障,需要市场参与者具备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即市场经济又是法制经济。此次之所以要把“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中国经济转型扫清障碍。中国经济将迎新红利。(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为什么依法治国方略的完善是一个发展的过程。(1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党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推进依法治国。(9分)(3)结合材料三,运用“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说明依法治国在中国经济转型中所起的

86、作用。(11分)【解析】第(1)问考查“求索真理的历程”。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依法治国方略的完善来源于实践,认识本身也在不断发展,每个时期的认识都适用于特定的时期。这体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的反复性、真理的条件性等。第(2)问考查党和政府的知识。党在依法治国中主要是发挥领导作用,坚持依法执政;政府的作用主要是依法行政、接受监督。第(3)问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治国有利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实践第一观点,不同时期对依法治国的不同认识是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87、主义的伟大实践提出来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6字方针”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依宪治国” 的提出体现了我党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不论是“16字方针”还是“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都是从各个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提出的科学认识。(2)发挥党在依法治国中的领导作用,坚持依法执政,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要根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政府应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做到政务公开。(3)通过法治规范政府行为,更好地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政府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法治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建立开放、公开的市场环境,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增强经济活力。通过推进依法治国,促使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即市场主体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