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同步练习 目标解读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单一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已不能满足不同民族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需要,苏维埃俄国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本课通过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及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及影响,提高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了解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计划经济体制,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从中认识到:经济发展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不能搞教条主义,要依照经济规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本课的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
2、策的转变本课的难点:斯大林时期经济的特点及作用课堂大检查一、选择题: 1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者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2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3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政治经济体制的最大特点是( )A、高度集中 B、党政不分 C、比例失调 D、阶级
3、斗争扩大4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农民欢迎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国家把大中小企业都收归国有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业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5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国家控制了经济命脉 B、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C、在一定限度内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 D、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6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 )A.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B片面发展重工业C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D轻工业发展品种单调和布局不合理7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
4、经济政策最大的区别在于( )A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C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 8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 )A、苏俄加速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B、早在国内战争期间布尔什维克党就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C、社会主义在苏联已经建成D、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9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历史理论意义在于( )A提出一国建设社会主义论 B暴力革命论C提出社会主义多种经济发展理论 D计划经济体制101925年,苏联农业总产量已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总产量的87,工业总产量相当于战前总产量的75。这些成就
5、的取得,主要是因为(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农业集体化的开展 D国家工业化的实现11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实施的经济政策最符合当时社会情况和客观经济规律的是(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C、实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 D、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二、材料解析题 12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材料二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
6、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选集材料三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材料四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列宁全集请回答:.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主要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
7、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材料四中的“再后退”退到什么地步?“后退”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结合材料归纳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转变中能得出什么结论?综合二级跳一、选择题: 131921年苏俄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 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 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理论成熟的表现14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的根本原因是( )A、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 B、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C、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
8、要适应生产力性质 D、帝国主义对苏俄的经济封锁所致15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由于( )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 B、帝国主义实行经济封锁所致C、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 D、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所致16下列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B、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C、都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 D、都曾经产生了积极作用17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C.促进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的权威1
9、8.下列关于斯大林经济体制的评价,正确的是( )是在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列强包围的形势下形成的 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它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它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病,并对以兵团国民经济发展起了阻碍任用A B C D 二、材料解析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关“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3年)几项重要产品指标完成情况表”周尚文、叶书宗等苏联兴亡史材料二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资金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比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
10、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转移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工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摘自斯大林选集 请回答: .从材料一中归纳出苏联在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从材料二中指出苏联采取的工业化的途径以及必要性?给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什么启示?三、问答题 20俄国有人把实行新经济政策说成是“布尔什维克正在转向资本主义,布尔什维克完蛋了,他们的革命也没有超出资产阶级的革命范围。”试结合
11、有关史实评述上述观点。探究延伸21关于对斯大林的评价,丘吉尔说:“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也有的人说:“他是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你同意哪种观点?请结合本课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知识坊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在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理论中,既有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又有教条主义式地照搬科学社会主义的东西,以及扭曲科学社会主义的地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斯大林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对于苏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列宁逝世后,苏联党内对俄国社会主义前途问题,提出了许多疑问。托洛
12、茨基认为,如果没有世界革命的爆发,俄国一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站不住脚的。斯大林主张:不能无限期地等待西方革命的胜利而让俄国革命开空车,也不能把自己的阵地让给俄国资产阶级。事实证明,斯大林的主张,对苏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建成社会主义”这个概念,斯大林认为就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开始,急于不断提高集体所有制的水平,消灭商品货币关系,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斯大林的这种认识和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脱离和超越了苏联社会发展的实际,影响了苏联社会健康持续的发展二斯大林坚持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思想,把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提出了社会主义两种公有制(全民所有制
13、和集体所有制)的概念。但是,斯大林过早地消灭私营经济,提出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这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对发展生产力是不利的。三斯大林照抄照搬过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早期的思想,认为社会主义是没有商品生产,没有市场经济的社会。四斯大林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基本上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但他忽视了无产阶级专政对人民来说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忽视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犯了肃反扩大化的严重错误。这可以说是斯大林伟大的一生中最严重、最令人痛心的失误或错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从1928年起,新经济政策被取消。苏联开始实施计划经济政策建设社会主义,到1936年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
14、治体制,即传统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特点:生产资料所有制采取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实行指令性计划。这种指令性计划是由国家自上而下制定的;囊括了经济生活的各领域、各部门、一切活动过程;计划经最高苏维埃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具有强制性。用行政手段,即行政命令和行政组织手段管理经济。苏联强调“国家计划就是法律”,所有机关、企业、个人必须执行,否则就要负行政和法律责任历史作用和历史功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适应了苏联建国初期经济落后、小农经济占优势的生产力水平,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对社会化大生产进行全国性的统一计划管理,并为这种管理提供了可以借
15、鉴的经验和方法。有利于宏观经济调控。它能够在人力、物力、财力极其有限的条件下,对资源进行集中使用、统一调度,确保实现国家主要的经济战略目标。它创造了不受西方经济危机干扰、大大超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后来足以粉碎法西斯的强大工业基础潜在的弊端:单一的公有制对后来经济的发展起了负面影响。指令性计划经济实质是一种产品经济,它与商品经济对立,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了商品货币关系。国家集中过多,控制过死,不利于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单一的计划,容易产生主观主义,违背客观经济规律。这些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后来在和平建设时期,越来越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社会主
16、义经济体制的建立1.A 2.B 3.A 4.C 5.C6.B 7.A 8.D 9.C 10.B11.B 解题提示: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废除配给制、允许自由贸易是符合当时社会情况和客观规律的12.参考答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一定限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由商品交换(以物易物)退到私人买卖、自由贸易,发展商品生产。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或: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13.A解题提示:该题为1996年全国高考题
17、,本题解答的关键是要弄清楚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和作用。选项A符合教材中的表述;选项B错在“长期”二字。因为1927年联(布)“十五大”开始取消新经济政策;选项C错在恢复“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上,因为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施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选项D错在与事实不符14.C 15.D 16.D 17.A 18.C19.解题提示:本题为组合型材料题,主要围绕苏俄工业化的途径及得失展开的。答第一问时,要认真阅读表格,要从1928年与1913年一系列数据中得出苏俄工业化已有很大发展,从重、轻工业增长的数据中,可知发展不均衡,从国家的追加数可知,重点
18、发展的是重工业。再联系教材,找出形成该特点的原因。答第二问时,从材料中,可直接看出途径和原因,答启示时,要根据材料一、二所叙述的主题参考答案:特点:工业发展迅速,除生铁外,其他重要产品指标都超过了一战前的水平。重工业发展迅速,燃料、钢铁、机械制造业发展迅速,棉纺织业发展缓慢。原因:布尔什维克党在经济恢复、政权巩固后,制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实行农业集体化,以有利于工业化;制定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途径: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途径。必要性:因为当时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首先发展重工业可以更有效地保卫苏维埃政权。启示:要保证农、轻、重三者的协调发展。要根据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政策2
19、0.答:(一)、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二)、苏俄用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和要求,符合俄国国情,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探索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逐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布尔什维克不仅没有完蛋,反而在探索中更加成熟,决不是转向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因而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三)、材料作者错在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对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的攻击和污蔑21. 解题提示:这是一道评价题,通过本题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斯大林经济体制使苏联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为后来战胜法西斯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当时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的威胁,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还有斯大林个人的因素等;同时僵化了的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着超越生产力的缺陷,失去了活力,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后来苏联虽历经数次改革仍积重难返。- 7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