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章走近细胞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即使像病毒那样没有 细胞结构 的生物,也只有依赖 活细胞 才能生活。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以动物为例,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其中植物没有系统层次。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细胞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 生物圈3、高倍显微镜的操作: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物体后,调节_光圈和反光镜_ (大光圈、凹面镜)将要观察的物像移至_视野中央_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调节_细准焦螺旋_使图像清晰。(1)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_大_。(2)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_小_(3)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细胞个头越大 视野越亮。(4)若观察到的像为
2、b则实物的形状为_q_。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_真核细胞_细胞有以_核膜_为界限的细胞核。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生物实例细菌、蓝藻动物、植物、真菌区别有一环状DNA主要分布的区域叫做拟核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NA分子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有多种细胞器。 统一性都有细胞膜 和细胞质,都含有DNA,都具有的细胞器是 核糖体 5、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学者_施莱登、施旺_。揭示了细胞的_统一性_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其中含量比较多的叫做大量元素,有 C、H、O、N、P、S、K、Ca、Mg。基本元素有C、 O、H、N ,其中鲜
3、重最多的元素是 O ,干重最多的元素是C,最基本元素是C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是水,有机化合物种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蛋白质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3、生物组织中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原理蛋白质_双缩脲试剂_紫色。 淀粉_碘液_蓝色。还原糖+_斐林试剂_ 砖红色沉淀 脂肪_苏丹染液_ 橘黄色。 脂肪_苏丹染液_红色色。DNA_甲基绿_绿色。 RNA_吡罗红_红色。4、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它的结构通式是,每个氨基酸分子上至少含有1个氨 基和 1个羧 基。5、氨基酸分子相互结合的方式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 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 基相
4、连接,同时脱去1 分子 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_脱水缩合_。链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为肽键。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脱水缩合反应式:6、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_多肽_,通常呈链状结构,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 的蛋白质分子。7、蛋白质的功能: 生命活动的 _主要承担者_功能举例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构成羽毛、肌肉、头发、蛛丝等的主要成分_催化 _作用绝大多数酶 是蛋白质_调节_作用_ 胰岛素 _等激素是蛋白质_ 免疫_作用_ 抗体 _可抵御抗原的侵害8、 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_脱氧核糖核酸_ ,简称_DNA ;一类是_核糖核酸_ ,简称_RNA_ 。
5、核酸是细胞内携带_遗传信息的物质。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核苷酸_ 。核酸的结构简式为 。9、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磷酸 和一分子五碳糖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以将核苷酸分成 脱氧核糖核苷酸 和 核糖核苷酸。DNA和RNA各含有4种碱基,组成DNA的碱基有A、G、C、T四种;组成RNA的碱基有A、G、C、U四种。DNA由2 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连接而成,RNA由1条核糖核苷酸链连接而成。10、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贮存在_DNA_分子中;部分病毒的遗传信息直接贮存在_RNA_中,如HIV、SARS病毒、流感病毒等。11、糖类分子都是由_C、H、O_三种元素组成。糖类大致可以分为_单
6、糖、二糖、多糖_三类。单糖是不能水解 的糖,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其中 葡萄糖 是主要的能源物质。二糖由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葡萄糖+果糖 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 乳糖=葡萄糖+半乳糖淀粉是植物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12、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磷脂还含有N和 P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还有保温 和缓冲和减压作用。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 和 维生素D等,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 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和动物肠道对钙
7、和 磷的吸收。13、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叫做结合水含量越多生物的代谢能力越弱 。细胞中绝大部分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叫做自由水 ,含量越多生物的抗逆境能力越 弱/差。14、细胞中的无机盐大多数以_离子_的形式存在。_Mg_是构成叶绿素的主要成分。_Fe_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哺乳动物的血液中_钙离子_含量降低,会出现抽搐现象等。第3章细胞器的基本结构1、细胞膜主要由脂质 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糖类。制备细胞膜选用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原因是这类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器也较少。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8、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植物细胞在细胞膜外还有一层 细胞壁,作用是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它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纤维素 、和果胶。2、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核糖体、中心体 。动物特有的细胞器有溶酶体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有叶绿体、液泡 。核糖体的功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的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的病毒、细菌。“消化车间” 。中心体的功能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 3、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的实例: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及分泌(1)合成场所:附着在内质网上的_核糖体_。
9、(2)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过程核糖体: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_多肽链_ 内质网:进行 加工、折叠 ,形成有一定_空间结构_的蛋白质囊泡高尔基体:做进一步的_修饰加工_ 囊泡细胞膜: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提供能量的细胞器:_线粒体_。4、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_核膜_和细胞膜、_细胞器膜_等结构组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 构成了基本支架。 蛋白质 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的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可以运动 的。细胞膜上有一层蛋白质和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 ,具有保护、润滑和_识别/信息传递_等作用。5、细胞核的结构(1)
10、核膜: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_细胞质_分开。(2)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_信息交流_。(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_核糖体_的形成有关。(4)染色质主要由DNA和_蛋白质_组成,其中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染色质是极细的丝状物,易被_碱性染料_染成深色。染色质与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_不同时期_的两种存在状态。第4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原理:渗透作用。(2)该作用必须具备的条件具有_半透膜_膜两侧溶液具有_浓度差_(3)水的流动方向:从_低_浓度溶液进入_高_浓度溶液。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一层_半透膜_。(2)条件及现
11、象外界溶液浓度比较生理过程变化图示细胞的变化蒸馏水细胞质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水细胞吸水膨胀10%盐水细胞质的浓度小于 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_失水细胞失水皱缩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里面的细胞液(2)现象a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_质壁分离_现象。b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_质壁分离复原_现象。4、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时,_不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顺浓度梯度_的扩散。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特点物质通过简单的_扩散_
12、作用进出细胞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_转运蛋白_的扩散实例水、O2、CO2、甘油、乙醇、苯等_葡萄糖_进入人的红细胞5、 主动运输 :(1)从_低_浓度_高_浓度。(2)细胞膜上相应_载体蛋白_的协助。 (3)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_能量_。6、大分子物质的运输: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胞吞 , 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吐。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1酶的作用原理(1)活化能:分子从_常态_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_活跃_状态所需要的能量。(2)作用机制: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_活化能_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结果: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_温和_条件下快速进行。2酶的本质产生场所:_活细
13、胞_生理作用:_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_化学本质:_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_3、酶的作用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_无机催化剂_的1071013倍。曲线中的AB段表明: 酶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 曲线中的B点表示: 酶活性到达最大 。曲线中的BC段表明 酶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B点对应的温度称为最适温度 ,B点对应的pH称为 最适PH 。图中A、C、C表示酶的空间结构 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图中A点若为0,酶活性 很低 ,但酶的空间结构 稳定 。4、ATP的中文名称:_腺苷三磷酸_。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_腺苷_,P代表_磷酸基团_,代表_特殊的化学键
14、_。ATP的功能:_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_。5结构特点(1)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含有2个_特殊的化学键_,其中储存大量能量。(2)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_特殊的化学键_易水解,释放出大量能量。6、ATP和ADP的相互转化过程(1)释放能量:ATP_ADP+Pi_能量。(2)储存能量:ADPPi能量ATP_。7形成ATP的能量来源(1)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_呼吸作用_。(2)绿色植物:_光合作用_和_呼吸作用_。8细胞呼吸:有机物氧化分解,生成_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_。释放出能量并生成_ATP_。根据_有无氧气的参与_,可分为两种类型:_有氧呼吸_和_无氧呼吸_。9
15、、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_有氧和无氧_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_兼性厌氧_菌。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_细胞呼吸_。酵母菌有氧条件下呼吸作用产物:大量的_CO2_和_水_。酵母菌无氧条件下呼吸作用产物:产生_酒精_,还产生少量的_CO2_。10、有氧呼吸最常利用得物质是 葡萄糖 ,其化学反应式可缩写成: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有氧呼吸可以概括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 ,产生少量的 H 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反应在细胞质基质 中进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 和水 彻底分解成
16、二氧化碳和 H并释放出少量的 能量,反应在线粒体基质 中进行。第三阶段是,上述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O2反应形成H2O。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反应在 线粒体内膜 中进行。11无氧呼吸的场所:_细胞质基质_。其化学反应式可缩写成:酒精发酵:C6H12O6_2C2H5OH(酒精)_ 少量能量乳酸发酵:C6H12O6_2C3H6O3_(乳酸)_少量能量无氧呼吸可以概括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一致,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分解成酒精 和 CO2,或者转化成乳酸 。12、提取绿叶中的色素(1)提取原理: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_无水乙醇_中。(2提取)步骤取材:称取5 g绿叶研磨:剪碎叶片,放
17、入研钵中,加少许_二氧化硅和碳酸钙_,再加入10 mL无水乙醇,迅速、充分研磨过滤:漏斗基部放一块_尼龙布_,将研磨液迅速倒入玻璃漏斗中进行过滤收集:用小试管收集_滤液_,及时将试管口用棉塞塞严。(3)分离原理: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_溶解度_不同,_溶解度_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4)分离步骤制备滤纸条: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并在一端剪去两角,在距去角的一端_1cm_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画滤液细线:用_毛细吸管_吸取少量滤液,画线时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线,待_滤液干_后,再画一两次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将适量的层析液倒入试管中,装置如图所示,将滤
18、纸条(有_滤液细线_的一端朝下)轻轻插入层析液中,随后用棉塞塞紧试管口。注意:不能让滤纸条上的_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_。观察结果:滤纸条上色素带有四条,如图所示:13、绿叶中色素14、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 光能 ,把 二氧化碳 和 水 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整个过程可以用化学反应式表示: CO2+H2O(CH2O)+O2 。光合作用可以概括的分为两个阶段, 光反应 和 暗反应 。过程是光反应阶段场所:叶绿体的_类囊体的薄膜_上。条件:_光、色素、酶_等。物质变化:将水分解为_氧气和NADPH_,将ADP和Pi合成ATP。能量变化:光能转变为储存在_ATP
19、中的活跃的化学能_。过程是暗反应阶段场所:_叶绿体基质_中。条件:_有光和无光都可以_。物质变化CO2的固定:C5CO2_2C3_。C3的还原:C3NADPH+ATP(CH2O)C5。ATP_ADP+Pi+能量_。NADPH_NADP+_。能量变化: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_稳定的活化能_。15、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因素(1)空气中 _二氧化碳_浓度。(2)土壤中水分的多少。(3)光照的长短与_强度_,光的成分。(4)_温度_的高低。16、生物的代谢类型(1)自养生物:将_光能_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能进行_光合作用_的生物:如绿色植物。能进行_化能自养_的生物:如硝化细菌。(
20、2)异养生物:只能利用环境中_有机物_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如人、动物、真菌以及大多数细菌。第6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1、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分裂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_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_。2、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_连续分裂_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_下一次分裂完成时_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 和分裂期 。(2)分裂间期:完成_DNA分子_的复制和有关_蛋白质_的合成。(3)分裂期(以高等植物细胞为例)图示时期主要变化前期(1)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_染色体_;(2)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_纺锤体_;
21、(3)_核仁_逐渐解体,_核膜_逐渐消失;(4)_染色体_散乱地分布于纺锤体的中央图示时期主要变化中期(1)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_赤道板_上;(2)染色体的_数目形状清晰_,便于观察后期(1)着丝点分裂,_姐妹染色单体_分开,染色体数目_加倍_;(2)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_两极_图示时期主要变化末期(1)染色体变成染色质丝,_纺锤丝_消失;(2)_核膜和核仁_出现,形成两个新细胞核;(3)_赤道板_位置出现细胞板,逐渐扩展为_细胞壁_(4)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动物细胞有一对由中心粒组成的_中心体_,中心粒在_间期_倍增,成为两组。进入分裂期后,_中心粒_周
22、围发出放射状的_星射线_构成纺锤体。动物细胞分裂的末期不形成_细胞板_,而是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向内凹陷,把细胞_缢裂_成两部分。3、无丝分裂: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央向内凹进,_缢裂_成为两个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间缢裂成为两部分,成为两个_子细胞_。无丝分裂特点:无丝分裂不出现_纺锤丝_和_染色体_的变化。4、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1)解离:剪取根尖23 mm,放入盛有_质量分数为15%盐酸_和_质量分数为95%酒精_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2)漂洗:将解离后的根尖放入盛有_清水_的玻璃皿中漂洗。(3)染色:把根尖放在盛有_甲紫_溶液(或者_醋酸洋红_液)的玻璃皿中。(5)制片:
23、将根尖放在载玻片上,弄碎后盖上_盖玻片_,再加一片_载玻片_,轻轻按压。(6)观察:先低倍镜观察,找到_分生区_细胞,其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后用高倍镜观察:先找_中期_ _细胞,后找_前期、后期、末期_细胞。5、细胞的分化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_形态结构_ _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6、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_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_的潜能。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_发育成完整植株_的能力,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_细胞核_ _仍具有全能性。7、细胞的凋亡指由_ 基因 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被称为_细胞凋亡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