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366.50KB ,
资源ID:385031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503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卷(6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读图,回答下题。1. 图中共有几级天体系统 ( )A. 3B. 4C. 5D. 62. 地球是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B. 太阳系C. 银河系D. 宇宙3. 下列天体系统不包括地球的是 ( )A. 太阳系B. 银河系C. 总星系D. 河外星系【答案】1. B 2. A 3. D【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图中有四级天体系统:即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并列的天体系统。选B正确。【2

2、题详解】地球是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地月系;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银河系和宇宙的中心都非常遥远。选A正确。【3题详解】地球包含在太阳系中,太阳系又包含在银河系中,银河系包含在总星系中;河外星系是与银河系并列的星系。选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天体系统。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天文学上称之为一个天文单位。荷兰某机构计划2023年将志愿者送上火星。火星质量约为地球的0.11,大气密度约是地球的0.01,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 火星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半径平均为152天文单位,则火星与地球的距离约为A. 0.52天文单位B. 0.78亿千米C. 1天文单位D. 2.28亿千米5.

3、 志愿者在火星遇到的困难可能有A. 没有稳定的太阳光照B. 火星引力强C. 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D. 没有液态水【答案】4. AB 5. CD【解析】试题分析:【4题详解】地球介于太阳和火星之间,火星与太阳距离是1.52天文单位,即日地距离的1.52倍。则地球与火星距离为0.52天文单位,0.521.5亿千米,即0.78亿千米,故选A B。【5题详解】火星与地球一样都可以获得稳定可靠的太阳辐射,但火星比地球质量小,引力小,故A、B错误;火星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不能供给生物呼吸;所以,没有液态水和供生命呼吸的大气是面临的最大困难。考点:太阳系及其成员。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读我国某地201

4、7年高考时间(北京时间)安排表,回答下列各小题。6. 2017年高考期间( )A. 太阳直射点南移B. 地球公转速度加快C. 悉尼正午太阳高度减小D. 北京昼长减小7. 6月7日语文科考试结束时,朔州某中学门口指挥交通的交警恰好位于树荫下,其位置最可能类似于上右图中的()A. 位置B. 位置C. 位置D. 位置【答案】6. C 7.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及运用能力,总体难度不大。【6题详解】由材料可知,高考时间在每年的6月7日-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且向北移动,A错。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最快,时间为1月初,远日点最慢,大约在7月初

5、,高考期间,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B错。由于悉尼位于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北移,所以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减小,C对。北京位于北半球,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各地昼长变长,在夏至日(6月22日)昼长达最长,此时北京的昼逐渐增长,D错。故选C。【7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语文考试结束时间为北京时间的11:30分,朔州位于北京西侧,其地方时在11:30以前,而地方时12点,太阳位于正南方向,而此时太阳应位于东南方位,树荫应位于西北方位,而交警位于树荫下,所以其位置应位于图中位置,故选A。8.下图为“某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图中最适合露营的地点是()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

6、宿营地要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的地方。读图可得,地地形平坦,比较开阔,最适宜作露营地,故选D。图中为山顶,气温太低了,不适合宿营,A错;地为山脊,不适合露营,B错;处,等高线过于密集,坡陡,夜间如果有降水,宿营安全将受到威胁,故C错,本题中四地地貌形态的判读是解题关键。下图中两幅经纬网图的相邻经线、纬线间的间距都为30,读图完成下面小题。9. 地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是( )A. B. C. D. 10. 关于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角速度比大B.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与相同C. 地与地的地方时相同D. 河流右岸易受侵蚀的是、【答案】9. A 10. D【解析】【9题详解】赤道以

7、北为北半球,20W向西至160E为西半球。读右图,的经纬度大约为(90W,45N),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A对;的经纬度大约为(120E,45N),位于北半球、东半球,B错;读左图,的经纬度大约为(90E,60N),位于北半球、东半球,C错;的经纬度大约为(30W,30S),位于南半球、西半球,D错。【10题详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约为15/时,=,A错;地球自转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B错;与所在经线不同,地方时不同,C错;河流右岸易受侵蚀的地点应位于北半球,D对。下图为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1. 据图可知,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特

8、点是()A. 由南向北逐渐增加B. 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C. 整体上西多东少,北多南少D. 整体分布较均衡12. 图中a区域年太阳总辐射量较b区域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 正午太阳高度B. 地形C. 植被D. 纬度【答案】11. C 12. B【解析】试题分析【11题详解】据图可知,再结合我国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晴天逐渐增多,日照时间增长,因此太阳辐射分布特点为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答案选C项。【12题详解】b地位于四川盆地,气候湿润。降水多、雨季长,盆地内多河流,空气湿润,地形闭塞,水汽不易扩散,多阴雨雾天,光照不足;a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9、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所以主要影响因素为地形地势,答案选B项。【考点定位】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影响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名师点睛】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强弱。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大大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但尚有诸多因素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弱,使到达不同地区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不同。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因素。 1纬度位置 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削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则少。这是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主要原因。 2天气状况 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

10、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如赤道地区被赤道低压带控制,多对流雨,而副热带地区被副高控制,多晴朗天气,所以赤道地区的太阳辐射要弱于副热带地区。 3海拔高低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反之,则弱。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如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4日照长短 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如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温差不大,是因为纬度越高的地区,白昼时间长,弥补了因太阳高度角低损失的能量。13.有关地壳

11、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壳由大陆和海洋组成B. 地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5千米C. 地壳的厚度是不均的D. 地壳的物质结构与上地幔很相似【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组成和特征。【详解】地壳由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组成,海洋属于水圈,A错误;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B错误;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因此地壳的厚度是不均匀的,故C正确;地壳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而上地幔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为主,所以物质结构不同,D错误。14.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22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 却是巨大的。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能量

12、的大部分输送到地球上B. 太阳辐射是地壳运动主要动力C. 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D. 一般来说,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加【答案】C【解析】【详解】太阳辐射能在穿越大气层时大部分被削弱了,到达地球能量较少,A选项错误;地壳运动是地球的内力作用,太阳辐射是外力作用,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B选项错误;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光能,是地球水、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C选项正确;一般来说,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D选项错误。 故选C。15.当北京时间为10日上午8:00时,美国东部时间(

13、西五区)为A. 9日19时B. 10日19时C. 9日18时D. 10日下午8时【答案】A【解析】【详解】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时间,东八区与西五区相差13个时区,及相差13个小时,由此可知。北京时间为10日上午8:00时,西五区为 10日上午8:00时13= 9日19时,故答案选A。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回答下面小题16. 下列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能量最强的是紫外线B. 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C. 一般只出现在夜晚D. 主要是大气

14、热量的根本来源17. 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A. 到达地面的减弱B. 被大气吸收的减弱C. 到达地面的减弱D. 射向宇宙空间的增强【答案】16. B 17. A【解析】【16题详解】读图,是太阳辐射,其中能量最强的是可见光部分,A错。是地面辐射,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B对。是大气逆辐射,白天晚上都存在,C错。是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红外线,D错。【17题详解】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使到达地面的减弱,削弱太阳辐射,A对。被大气吸收的增强,B错。大气吸收热量多,到达地面的也会增强,C错。大气截留、热量多,逆辐射回地面

15、的热量多,射向宇宙空间的减弱,D错。【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对地面的保温效应: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产生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中的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图示地区冻土广布,季节性冻土日数是指土层中的水被冻结的天数。回答下列问题。18. 假设图中的天气系统以120千米/日的速度向东

16、移动,符合甲地在未来30小时内天气变化特点的是A. 气压升高,气温下降B. 气压降低,风力减弱C. 风力增强,天气转阴D. 风力增强,气压降低19. 图中区域冻土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 靠近冬季风源地B. 地下水丰富C 纬度高D. 白昼时间短20. 影响图中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 海陆、洋流B. 海陆、纬度C 纬度、地形D. 洋流、地形【答案】18. D 19. C 20. C【解析】试题分析:【18题详解】根据图中给出甲附近纬线度数为 45N,两条经线之间的经度差为 40,长度经为 4110COS45311 千米。每日移动 120 千米,30 小时移动约 150 千米,图中的

17、高压脊移动到甲附近,高压脊控制时天气晴朗, 故 A C 错;移动后气压降低,移动后等压线变密集,单位距离气压差增大,风力加强,B错、D正确。【19题详解】我国的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地表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较弱, 因此气温低,地下容易形成冻土层,C正确。【20题详解】季节性冻土与气温有关,故影响季节性冻土分布与影响气温因素相当。图中季节性冻土等日数线走向可以分成两部分,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受纬度因素影响;西段为东北西南走向,受地形因素影响,C正确。【考点定位】等压线和冻土第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请认真阅读每道题目,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21.阅读材料

18、,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圈比赛于2010年6月11日7月11日在南非的九个城市的十座球场举行,本届是首次在非洲地区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材料二 世界杯各小组赛程中智利与瑞士的比赛时间为6月21日22:00(北京时间)。材料三 智利与瑞士比赛开始时的地球光照图(1)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节气),图中线ABC为_ (晨线或昏线),经线NBS的经度为_。(2)这一天地球位于下图公转轨道中的_位置,太阳直射_。北半球昼_夜_。(3)世界杯期间北京与广州相比,_白昼更长。【答案】 (1). 夏至 (2). 晨线 (3). 120W (4). c (5). 北回归线(或2326N) (

19、6). (最)长 (7). (最)短 (8). 北京【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二分二至的判断、区时计算及昼夜长短变化等知识点。【详解】(1)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了极昼,这一天是北半球的夏至,时间是6月22日。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图中线ABC由夜进入昼,为晨线。经线NBS的地方时为6点,北京时间(120E)为6月21日22:00,经线NBS的经度为120W。(2)公转轨道图中a为近日点附近,为冬至;c为远日点附近,为夏至。夏至位于下图公转轨道中的c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或2326N)。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3)夏至日,越往北昼越长,北京在广州北方,世界杯期间北京与广州相比,

20、北京白昼更长。22. 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是北半球的 季,亚欧大陆上形成 (高、低)气压,它切断了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2)半年后,A处盛行 季风(风向),其性质是 。B处盛行 季风。(风向)(3)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成因是 ;而南亚季风的成因是 。【答案】(1)夏 低 副热带高 (3分)(2)西北 寒冷干燥 东北(3分)(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2分)【解析】试题分析:(1)读图,根据东亚、南亚地区的风向判断,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亚欧大陆上形成低气压,它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使其只能保留在海洋里。(2) 半年后,A处是东

21、亚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其性质是寒冷干燥。B处是南亚的冬季,盛行东北季风。(3)根据所学知识,东亚季风形成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南亚季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考点:季风环流,东亚、南亚季风环流的性质、风向、成因。23.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问题。(1)地震波:E ,F 。(2)不连续界面:A ,B 。(3)圈层: D ,C 。岩石圈主要存在于D圈层和 (填名称)的顶部。(4)据图描述,当地震波到达B界面附近时,传播速度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5)地球内部是一个具有类似同心圆结构球体,但在地球表层,大气圈、 圈、 圈与岩石圈相

22、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答案】(1)横波 纵波(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3)地壳 外核 上地幔(4)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5)水 生物【解析】【分析】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详解】(1)该图的左半部分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发生的变化情况。上方横坐标表示地震波速度,图内两条曲线分别表示纵波和横波。地震波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的是横波,波速快的是纵波。据此可以判定E为横波,F为纵波。(2)根据波速的变化,可知在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分别是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靠近地表的为莫霍界面,靠近地心的为古登堡界面,据此知A为莫霍界面,B

23、为古登堡界面。(3)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这两个不连续面将地球内部分为三层,即地壳、地幔、地核。D位于最外层为地壳 ,C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的地核外部,为外核。岩石圈主要存在于地壳(D圈层)和上地幔上部的刚性盖层,主要由各类岩石组成。(4)根据图示信息,当地震波到达B界面附近时,传播速度发生的明显变化是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5)地球表层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整体。24.甲图为某日昼夜状况分布部分示意图,其中弧EF为昏线。乙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 用斜线在甲图上画出夜半球。(2)看乙图回答:农事谚

24、语“夏至不到不热,冬至不到不冷”中所说的冬至那天,地球大概位于A、B、C、D中的_位置;_位置时,澳大利亚正是秋季。(3)看甲图回答: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_;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坐标是_(纬度)、_(经度);这天,广州、上海、北京、哈尔滨四城市中最早打开路灯的是_;此时该城市的季节是_。 (4)当地球从C处转到D处后,北京的昼长_(渐长或渐短),正午太阳高度 (变大或变小)。(5)当地球位于B处时,北京的昼长为_小时。【答案】(1) 略(2) A B (3) 冬至 2326S 45E 哈尔滨 冬季(4) 渐短变小(5) 12【解析】本题以光照图、公转示意图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1)从图中弧EF为

25、昏线可知,弧EF东侧为夜半球,西侧为昼半球。在甲图中用斜线把弧EF线东侧画出即可。(2)分析乙图,根据太阳直射位置可判断A处为北半球冬至,C处为北半球夏至;根据公转方向可推测B为北半球春分,D为北半球秋分;澳大利亚为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故澳大利亚处于秋季时,地球位于B处附近。(3)根据(1)题的分析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夜现象,说明该日为北半球的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即2326S)。甲图最右侧经线为135W,则最左侧经线为45E,且位于昼半球的中线,其地方时为12点,正好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该日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打开路灯时间越早。四城市中哈尔滨纬度最高,且位于最东边,地方时最早,所以是打开路灯最早的城市。此时该城市的季节是冬季。(4)根据前面小题分析,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为北半球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公转到D处时,为北半球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北京从夏至到秋分,因太阳直射点南移,昼长渐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小。(5)根据以上分析,当地球位于B处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昼长均为12小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