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跟踪练26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9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尝过梅子的人看到或想到酸梅时唾液会大量分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B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唾液腺C调节唾液分泌的过程中有局部电流的产生和神经递质的释放D该过程有完整的反射弧,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解析:尝过梅子的人看到或想到酸梅时唾液会大量分泌,属于条件反射,其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A项错误。答案:A2.(2019河南八市测试)如图为一高等动物中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传出神经末梢和肌肉通过突触连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为感受器,位于中枢神经系统B
2、图中共有6个突触结构,其中3个位于神经中枢C刺激能引起肌肉收缩,刺激不一定能引起肌肉收缩D可以接受到来自和大脑皮层传来的兴奋解析:分析图示中肌肉处的情况,只有与肌肉的连接部位可看作突触,为感受器,不以突触的形式与肌肉相连,除此之外神经中枢中含有3个突触,因此图中共有4个突触,由此判断B项错误。答案:B3下列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B有效刺激强度越大,神经纤维产生的动作电位越大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D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不被分解或移除,可能引起突触后膜持续兴奋解析:若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神经元的静息电位没有变化,A
3、项错误;当有效刺激强度达到一定值时,神经纤维产生的动作电位将不再增大,B项错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能使得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C项错误;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不被分解或移除,可能会不断的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进而引起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项正确。答案:D4(2019辽宁期末)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的基本支架B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方向进行的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D神经细胞膜外K内流是产生动作电位的基础解析:神经细胞膜外Na内流是产生动作电位的基础,D项错误。答案:D5
4、.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和乙都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解析:刺激e处,因为突触的单向传递特点,a、b处无电位变化,但d处有电位变化,D项错误。答案:D6(2019潍坊一模)下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当神经冲动传到突触小体时,Ca2由膜外进入膜内,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某种神经递质。该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被重新吸收利用。下列叙述正
5、确的是()A过程、都需要消耗ATPB图中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CCa2跨膜运输受阻时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D过程说明兴奋可在两个神经元间双向传递解析:为钠离子内流过程,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项错误;图中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会导致钠离子内流,进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B项错误;Ca2能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释放某种神经递质,因此Ca2跨膜运输受阻时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C项正确;是释放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过程,而是神经递质被重新吸收利用,不是传递兴奋的过程,因此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只能单向传递,D项错误。答案:C7.(2019淄博一模)右图表示
6、4个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其中分别是3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神经元只接受和的神经递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4个神经元之间构成3种不同结构类型的突触B当均不释放神经递质时,的膜电位为静息电位C若和同时释放神经递质,会导致的膜电位同时发生改变D信号只能由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解析:据图分析,释放的神经递质不直接作用于,因此和同时释放神经递质,不会导致的膜电位同时发生改变,C项错误。答案:C8(2019济宁一模)为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用适宜强度的刺激进行如下实验:只刺激a神经元,只刺激b神经元,先刺激a立即再刺激b。结果c神经元的电位变化表现分别为曲
7、线甲、乙、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刺激a神经元,c神经元产生电位变化,属于反射B由图可推知,突触2释放的递质起抑制作用C适宜强度刺激b神经元,b神经元不会产生电位变化D若c神经元接受神经递质刺激能够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则c为垂体解析: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不是反射,A错;a的轴突与c的胞体构成突触,甲、丙曲线对比可知,b神经元能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B项正确;适宜强度刺激b神经元,b神经元会产生电位变化,C项错误;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的是下丘脑,D项错误。答案:B9(2019哈三中高三期末)当兴奋传至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E)到突触间隙并发挥作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
8、是()A神经细胞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可定向运至靶细胞参与体液调节活动B去甲肾上腺素经自由扩散由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CNE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NE释放,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突触前膜对NE释放的运输方式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解析:神经细胞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通过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此时的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神经递质,参与的是神经调节,A项错误;由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没有经过穿膜过程,故去甲肾上腺素是经过扩散作用由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的,B项错误;NE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 NE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后膜兴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项错误。答案:D10(2019蚌埠质检)神经细胞可以利用多
9、巴胺来传递愉悦信息。下图a、b、c、d依次展示毒品分子使人上瘾的机理。据相关信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据a图可知多巴胺可以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神经冲动经此类突触可以双向传递B据b图可知毒品分子会严重影响突触前膜对多巴胺分子的重吸收C据c图可知大量多巴胺在突触间隙积累,经机体调节导致其受体数目减少D据d图可知,当没有毒品分子时,多巴胺被大量吸收,愉悦感急剧下降,形成毒瘾解析: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因此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A项错误。答案:A1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
10、肉接头(一种突触,结构如图)处传递功能障碍引发的疾病,电镜下可见患者肌膜上乙酰胆碱受体数量明显减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酰胆碱和乙酰胆碱受体的合成与高尔基体直接相关B兴奋在神经肌肉间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行传递C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化学信号向电信号转换过程异常影响动作电位产生D患者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是因为基因突变而导致乙酰胆碱受体合成受阻解析:乙酰胆碱受体属于结构蛋白,由游离核糖体合成,不需要高尔基体加工,A项错误;神经肌肉接头相当于突触结构,所以兴奋由神经到突触后膜,经历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项错误;乙酰胆碱是兴奋性神经递质,患者神经肌肉接头处化学信号向电信号转换过程异常影响动
11、作电位产生,C项正确;重症肌无力属于自身免疫病,患者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是因为患者体内存在乙酰胆碱受体抗体,D项错误。答案:C12(2019北京卷)为探究运动对海马脑区发育和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研究者将实验动物分为运动组和对照组,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根据该研究结果可得出()A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D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解析:由题意可知,运动组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跑步/游泳),数周后,研
12、究人员发现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比对照组提高了1.5倍,因此,有氧运动有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A项错误;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高,且靠学习记忆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缩短了约40%,因此,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B项正确;有氧运动有利于学习记忆,而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因此,有氧运动会增加神经元之间的联系,C项错误;据题意可知,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高,且学习记忆能力增强,不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40分)13(13分)蟾蜍的坐骨神经(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由腰骶部的脊髓沿大腿后面下行连接到足,管理下肢的活动。为研究可卡因对坐骨
13、神经的麻醉顺序,研究人员用已被破坏大脑并暴露出坐骨神经的蟾蜍进行如下实验: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肤,后肢均出现收缩现象;将含有一定浓度可卡因的棉球放在坐骨神经上,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肤,前者无反应,后者后肢出现收缩现象;一段时间后,再刺激腹部皮肤,收缩反应消失。(1)在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肤前,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_。(2)中两次收缩的反射弧,除感受器不同外,_也不同。(3)分析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4)蟾蜍蜍毒素能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结合。先用蟾蜍毒素处理坐骨神经,一段时间后再将坐骨神经移至高浓度氯化钠溶液中,给予足够强度的刺激,结果动作电位峰值大幅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解析:(1)静
14、息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2)题中“刺激趾尖和腹部皮肤,后肢均出现收缩现象”,很明显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传入神经不同,而发生的反应相同,说明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相同。(3)由实验现象可知,至少坐骨神经的传出功能是正常的。刺激趾尖无反应,说明传入功能丧失;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刺激腹部皮肤,反应消失,说明坐骨神经传出功能又丧失。由以上分析可得,注射可卡因先麻醉传入神经纤维,再麻醉传出神经纤维。(4)结合题干信息可推测,导致动作电位峰值下降的原因在于蟾蜍毒素与Na通道蛋白结合导致其结构发生改变,使Na内流减少。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3分)(
15、1)静息时,神经细胞膜主要是对K有通透性,K外流导致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4分)(2)传入神经(2分)(3)可卡因先麻醉传入神经,再麻醉传出神经(3分)(4)蟾蜍毒素与Na通道蛋白结合导致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Na内流减少(4分)14(14分)(2019陕西汉中高校)兴奋型神经递质多巴胺参与动机与奖赏、学习与记忆、情绪与智商等大脑功能的调控,毒品可卡因能对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下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体后干扰人脑神经冲动传递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请回答下列问题:(1)多巴胺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体的_中,多巴胺_(填“是”或“不是”)通过多巴胺转运体的协助
16、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2)据图分析,多巴胺发挥作用后的正常去路是_,毒品可卡因会导致大脑“奖赏”中枢持续兴奋而获得愉悦感,其作用机制是_。(3)细胞内的某些信号会使膜上的多巴胺转运体内吞,进而被_(结构)吞噬消化。若过多的多巴胺转运体内吞会导致小鼠大脑“奖赏”中枢的兴奋性_(填“增强”或“减弱”)。解析:(1)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合成后储存在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多巴胺转运体是用于多巴胺的重吸收过程,因此多巴胺不是通过多巴胺转运体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的。(2)据图分析,多巴胺发挥作用后正常去路是通过多巴胺转运体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摄入;而可卡因会阻碍多巴胺被突触前神经元回收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增多
17、,从而使大脑“奖赏”中枢持续兴奋。(3)细胞内的某些信号会使膜上的多巴胺转运体内吞,进而被溶酶体吞噬消化。若过多的多巴胺转运体内吞会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增多,使得小鼠大脑“奖赏”中枢的兴奋性增强。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4分)(1) 突触小泡是 (2)通过多巴胺转运体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摄入(3分)可卡因会阻碍多巴胺被突触前神经元回收导致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增多,从而使大脑“奖赏”中枢持续兴奋(3分)(3) 溶酶体 增强15(13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问题:(1)经研究,人的记忆分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其中短期记忆与_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_有关。(2)一般情况下,小鼠
18、的神经元在出生后便不再分裂,但其大脑海马体中的神经干细胞即使在出生后也能分裂产生新的神经元,这可能与学习和记忆等脑的高级功能有关。现已研究证明,某些神经递质可以促进海马体中神经元的增殖,若令小鼠在转轮上运动,海马体中神经元的增殖也会加快。为了探究运动导致神经元再生的原因,对4组小鼠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并统计了每组小鼠正在分裂中的神经细胞数目,如下表所示。组别实验处理每只小鼠正在分裂中的神经元数目(平均值)不施加任何药物,在配有转轮的环境下饲养720不施加任何药物,在没有转轮的环境下饲养298178施加神经递质功能抑制剂,在没有转轮的环境下饲养172第组的实验处理是_。该实验的结论是:_。解析:
19、(1)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2) 由题意可知,实验目的为探究运动导致神经元再生的原因。实验的自变量:是否施加神经递质功能抑制剂;小鼠是否在转轮上运动。实验的因变量:小鼠海马体中神经元的数目。根据单一变量原则,第组的实验处理是施加神经递质功能抑制剂,在配有转轮的环境下饲养。第组与第组实验对比可知,运动可促进海马体中神经元的增殖;第组与第组实验对比可知,神经递质能够促进海马体中神经元的增殖。综合四组处理结果可知,运动通过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促进海马体中神经元的增殖。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3分)(1)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3分)新突触的建立(2) 施加神经递质功能抑制剂,并在配有转轮的环境下饲养(3分)运动通过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促进海马体中神经元的增殖(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