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3展现了汉代高超的雕塑艺术 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化生活证明了汉代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增加了我们对说唱人的直观感受A B C D4、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 5.
2、将右图陶尊上的刻画符号与楔形文字、甲骨文、圣书字和腓尼基字母文字相比照可推断该陶尊最有可能出土于 A.两河流域 B.中国C.地中海东岸 D.埃及6.隶书是我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源于殷商时期的甲古文和金文.始于秦朝,李斯以次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7.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老子 B.甲骨卜辞 C. 诗经 D. 楚辞 8.从上海县竹枝词中,可以知道许多古代的节日习俗,其中与端午节相关的是 A.拜年未了接财神,爆竹通宵闹比邻B.月饼堆盘月样圆,南园向最盛香烟C.童儿接队放风筝,风卷
3、纸钱灰满路D.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9.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变化看,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趋势是 A.逐渐平民化B.逐渐贵族化C.逐渐神秘化D.逐渐宗教化10京剧是我国国粹,它主要是由A.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C.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11.(12分)材料一 乾隆年间,朝廷罗致大批文人分批编纂书籍,完成了一大批图书,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是前代所不及的。此举被称为是“稽古右文,崇儒兴学”的盛事。但与此同时,又蓄意借此以收缴并销毁一切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先后又制造了50余起文字狱。“避席畏闻文字狱
4、,著书都为稻梁谋”,就是笼罩在文字狱之下的知识分子状况的真实写照。(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的哪些史实?(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史实的影响?(6分)12(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中国古代绘画首先是笔墨、线条的艺术,正是笔力、用墨和线条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气韵和每个画家不同的风格。其次,中国画取“散点透视”的方法塑造形象,且不受空间、时间和事物实际比例的限制,更加自由、灵动。最后,中国画是把书法、诗歌、题款、钤印与装裱等综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艺术。 蒋孔阳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材料三欣赏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
5、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提取有关中国古代书写材料和文字历史演变的脉络。(6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文人画的特点。(8分)(3)依据材料三,从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作品有怎样的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6分)第二单元限时训练参考答案选择题:15 DCBDB 610 ACDAD非选择题:11.答案:(1)史实:一方面罗致文人大规模地编纂各类书籍;另一方面收缴并销毁一切被认为“
6、违禁”的书籍文献;制造文字狱迫害知识分子。影响:一方面有利于保存文化遗产;另一方面破坏了文化遗产;文字狱加强了文化专制,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2.答案:(1)书写材料:经历了甲骨、竹木简、帛绢、纸的演变过程。 汉字演变经过了由繁到简的演化过程;先后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6分)(2)作品的意境角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以形写神”,寄托作者的思绪情怀,表达文人的心境,往往寄托于山水花鸟的意趣之中。艺术特征角度:集诗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格调高雅、神韵超然等。(8分)(3)辛弃疾的作品以豪放为主。反映了当时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而广大人民渴望早日收复中原,结束分裂局面。(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