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商王朝实行内外服制度。所谓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其君主接受商王的册封,大体服从商王的权威。所以商朝实际上是A. 以商国为中心的方国联盟B. 以商政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国家C. 不同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D. 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答案】A【解析】【详解】商朝以直接控制的商国为中心,但能够支配各方国,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所以商朝是以商国为中心,同时又体现方国联盟,故A正确;商朝尚未建立中央集权制,秦朝是第一
2、个中央集权制国家,故B错误;商朝是以商国为中心,外服的附属国要服从商王的权威,并不是部落联盟,故C错误;依据内外服制度可知,外服地区并不一定与商有共同的血缘关系,故D错误。2.商代青铜礼器的装饰花纹充满了神秘性、幻想性和威慑性;西周中期以后,青铜礼器在装饰上多采用几何形花纹,追求典雅、朴素的美。这一变化反映出A. 周代青铜制造技艺已开始衰退B.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了重大改变C. 观念形态从重神事转向重人事D. 父子相袭的工官制度遭到破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古代青铜礼器的装饰花纹从商代的“神秘性、幻想性和威慑性”特征发展到西周中期的“几何形花纹,追求典雅、朴素的美”,结合所学知识可
3、知,这一变化出现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观念从重神事向重人事发展,C项正确;材料展示的是青铜礼器“装饰花纹”变化,不能说明周代青铜制造技艺开始“衰退”,与青铜器的“功用”无关,更不能说明工官制度遭到了破坏,不再是父子相袭,ABD三项错误。3.礼记中载:“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这主要反映了西周 A. 按地域分割政治权力B. 宗法制与郡县制相结合C. 维护嫡长子的特殊地位D. 天子为“天下共主”【答案】C【解析】由题中所给的“诸侯”、“天子”和“西周”这些信息可以基本判断试题考查的是西周奴隶社会的分封制或是与其有关的宗法制,进一步结合材料中的“祖”可以知道是涉及祖先血缘的宗法制的,根据宗法制
4、的规定,祭祀天子祖宗的权利只有继承天子之位的嫡长子享有,分封到地方做诸侯的天子的其他儿子是没有此权利的,故正确;中是按照血缘关系;宗法制与血缘结合,错误;中不符合题意。4.周礼.秋官记载:“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西周时期,每当国家遇到重大问题,小司寇常向万民咨询。这种制度体现了A. 民众对日常政务的广泛参与B. 宗法制下贵族对权力的垄断C. 分封制下对边疆统治的加强D. 氏族部落民主制的残余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西周时期居住在城郭之内的很多平民,原是周族公社农民,与贵族还保存着某种血缘关系,具有一定的参政权力,向“万民”咨询,表明一
5、定程度上保留了氏族部落民主制的残余影响。D正确;材料反映了小司寇向万民咨询,而不是民众广泛参与,A排除;材料表明人民对政务有一定的参与权,B排除;材料信息并没有体现分封制,C排除。故选D。5.左传记载,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我们有什么近处的封地?这表明西周分封A. 有利于扩大周王统治区域B. 抑制了分裂割据局面C. 使中国疆域范围基本确定D. 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西周通过分封扩大了在西、东、南、北方的统治区域,因而材料说
6、明的是西周分封有利于扩大周王统治区域,故选A;材料没有说明西周分封抑制了分裂割据局面,B错误;中国疆域范围基本确定不是在西周时期,C错误;D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6.据传尧去世后,舜为了让尧的儿子丹朱继承天下而主动避居,可诸侯不朝见丹朱却去朝见舜,民众也不歌颂丹朱而歌颂舜,于是舜即位天子。对此,孟子认为这是天意。这说明A. 孟子天命思想与民本思想相通B. 孟子倾向于恢复王位禅让制C. 中国自古就有选贤举能传统D. 周天子已失去统治的合法性【答案】A【解析】【详解】 舜主动避居,可诸侯不朝见丹朱却去朝见舜,民众也不歌颂丹朱而歌颂舜,这说明民众希望舜即位,孟子认为这是天意,体现了孟子的思想有民本的
7、特点,故A项正确;尧舜时期禅让制没有被破坏,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的主旨是说明孟子思想和民众的一致,不是选贤举能的传统,故C项错误;尧舜时期是原始社会末期,不是周朝,故D项错误。7.公元前580年,晋大夫郤至公然与周王室争鄇(侯)田,争执到晋侯那里。郤至说,鄇田所在的温邑是自己的“故地”;天子使者以温邑先后赐封的变化进行反驳,最后取得了晋侯支持,承认鄇田属“王室之邑”。该事件表明A. 井田制已经被土地私有制所取代B. 国有土地的面积不断缩小C. 周王式微,井田制走向瓦解D. 晋侯主张维护土地国有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核心信息:大夫与周王室争田,诸侯充当裁判。这违背了分封制层层向下分封爵
8、位和授土授民的原则,反映了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周王权威和实力衰弱,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井田制与土地私有制及其变化的信息,A项排除;晋候支持周王室主张不等于晋候支持土地国有制,B项排除;材料涉及周王室与各级贵族争田,争夺土地使用权,没有体现国有土地的变化信息,排除D项。8.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九州”的出现A. 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B. 表明原有封国不复存在C. 适应了尊王攘夷的需要D. 是华夏文明扩展的结果【答案】D【解析】在夏、商、周时代就存在“九州”的地域区划,故“加速了统一局面
9、的到来”错误,排除A;“九州”的地域区划和诸侯国的划分并不冲突,故B错误;C与材料无关;根据战国九州“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说明华夏文明发展,周边的少数民族之地也成为中国九州的一部分,故D正确。9.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1923年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这说明A. 牛耕的出现不晚于战国时期B. 文献记载的可信度不高C. 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D. 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答案】A【解析】【详解】出土文物是一手史料,文献记载是二手史料,两者结合可知,我国牛耕出现时间不晚于战国时期,
10、A正确;文献记载有一定的可信度,排除B;文献记载相互印证之后也能反映历史真实,排除C;D与题无关,排除。10.春秋时期敬姜在论劳逸中指出:“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清初教育家颜元认为:“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上述思想A. 表明了统治阶级对劳动的重视B. 意识到劳动对品德养成的重要性C. 反映了对劳动作用的不同认识D. 体现了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观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可知,上述思想认为劳动能生善心,使得奸邪之念不起,可见其意识到劳动对品德养成的重要性,B正确;
11、题干列举人物不能对代表统治阶级,排除A;敬姜和颜元对劳动的作用认识相近,排除C;题干主旨是劳动和人的意识关系,与重农抑商无关,排除D。11.西周的教育体系中,执行教育任务的有“师”和“儒”两种人,这两种人都是官吏。春秋时期,官师分离,“师”“儒”流入民间,处于政体基层的“乡校”有的成为民间私塾。这种变化A. 与察举制的推行密切相关B. 推动了完备教育体系的形成C. 有利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D. 得益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官师分离,师儒流入民间,处于政体基层的乡校有的成为民间私塾”等信息来看,出现了由“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的转变,这一变化有利于摆脱官府控制,
12、推动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故答案为C项;西汉时期实行察举制,排除A项;B项中的“完备教育体系”说法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这一变化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排除D项。12.钱穆在论及先秦诸子思想时说:“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学派是A. 儒家B. 墨家C. 道家D. 法家【答案】B【解析】据材料“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平民和小生产者的利益和要求,属于墨家思想,故B项正确;儒家并不代表平民和小生产者的
13、利益,故A项错误;道家也没有反映平民和小生产者的诉求,故C项错误;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再结合材料关键信息“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据此学生可以联系墨家思想的代表阶层,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3.春秋时期成书的国语主要记载各国公卿之“语”,而战国时期的战国策则主要记载游士之“策”。这种变化表明编者A. 注重史书编写体例的创新B. 推崇法家富国强兵之术C. 全面记录各国历史风貌D. 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国语记载了各国公卿之“语”,侧重公卿的言论,战国策主要记载游士
14、之“策”,主要是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可以发现这一时期由于士阶层的崛起,侧重点由公卿转向游士,体现了社会权力由贵族向士阶层转移,即社会权势的变动,这种变化表明编者对社会权势变动有所意识,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国语和战国策都是国别体史书,编写体例并未变化;B选项错误,两部史书都不是法家思想著作,没有推崇富国强兵之术;C选项错误,两部史书主要记载的是“语”和“策”,不是各国的历史风貌,“全面”一词过于绝对。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4.春秋战国时期,晋伐齐,提出:“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楚国春申君向楚王进言:“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郡便。西取十五邑以为郡,距(拒)
15、秦。”由材料可推断,这一时期A. 晋国出现郡辖县地方行政制度B. 楚国所设郡有军事应急的性质C. 以郡统邑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地方管理完成了郡县取代分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拒)秦”可知,为满足楚国边境军事防卫需要而设置郡,郡制是特殊条件下的地方体制。故答案为B项,A项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当时还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排除;D项,战国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以分封制为主,秦朝全面实行郡级地方行政制度,“完成了”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1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
16、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答案】B【解析】西汉文景时期,百姓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且在粮价极低的情况下,还要把粮食换做钱币来交税,富商大贾再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这就意味着百姓负担沉重,有可能因此而倾家荡产,再结合题干信息“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故选B;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材料主旨是农民负担沉重,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税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确定的,
17、且材料信息说的是“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故排除D。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题目主要涉及到了西汉经济领域的诸多概念,如实物田租和货币人头税、土地兼并、重农抑商、自耕农经济等,考生需要准确理解这些重要概念,才可以由题干信息推论出答案,思维含量较高。16.商至秦汉,现有文献记录到的大瘟疫如下:商代仅记录到河南2次;周代记录到陕西5次,山东、河北各1次;秦汉记录到浙江、河南、湖北各3次,安徽2次,山东、江苏、江西、山西、湖南、贵州、广东、内蒙各1次。对大瘟疫的记录情况表明,商至秦汉A. 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B. 大瘟疫从中原向南方扩散C. 大瘟疫发生频率逐渐加
18、快D. 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商至秦汉时期对瘟疫的记录情况来看,每个朝代所记录的范围比前代更加广阔,结合古代中国发展历程可知,这些地区是逐渐被纳入中国版图的,代表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在逐渐形成。A正确;之前南方区域没有记载不代表以前南方没有瘟疫,而且内蒙古在山东、河北北方,B错误;因为所涉及的区域更多,因此记录的次数不代表发生的频率加快,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原人口不断向周边迁移材料信息不能体现,D错误。故选A。17.公元前594年,各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构成
19、这段文字的是A. 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B. 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C. 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D. 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答案】D【解析】【详解】历史叙述指的是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合理的描述,题干中“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是历史叙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题干中“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是历史解释,故选D项;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的评价,带有强烈的主观性,题干无涉及,排除A项;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带有主观性,题干无涉及,排除B、C两项。1
20、8.老子认为,道体柔而不刚,内部单纯,外部朴素无华,且清澈透明,长存于天地之间。所以道无处不在,不管是个人,还是人类社会,包括天地万物都应该效法道而运行,而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由此可见,老子的“道”A.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哲学体系B. 浓缩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C. 渗透了对自然规律的哲学思考D. 代表了旧贵族阶层的政治诉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道长存于天地之间”“道无处不在包括天地万物都应该效法道而运行,而道法自然,返璞归真”并结合所学可知,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道在老子这里已经超越了世俗社会生活,与自然规律是统一的,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形成“完整的哲学体系”,故
21、A项错误;材料并没有体现老子吸收诸子百家的思想,故B项错误;老子代表的是没落旧贵族阶层的利益,但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19.春秋以来,从贵族到平民的丧葬普遍逾礼,到了战国时,修墓道不用天子批准了,不但中型墓出现墓道,连小型平民墓也起而效尤。这种现象说明A. 诸侯已经取代周天子B. 血缘关系被打破C. 中央集权制度已形成D. 平民地位的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从贵族到平民的丧葬普遍逾礼连小型平民墓也起而效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等级制度被破坏,平民的地位得到提高,故D正确;诸侯并未取代周天子,故A错误;血缘关系一直存在,故B错误;材料与中央集权制无关,故C错误。
22、20.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制度逐渐被破坏,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个体家庭和作坊手工业生产普遍存在。这主要反映了A. 商人社会地位明显提高B. 政府推行重商政策C. 全国统一市场逐渐形成D. 商品经济逐步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逐步发展,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商业繁荣的现象,故答案为D项;商人地位有所提高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材料没有直接反映,排除A项;这一时期政府没有实行“重商”政策,排除B项;全国统一市场还没有形成,排除C项。21.秦朝及以后,历代监察官多是职位低的官员监察职位高的官员,如汉代以六百石的刺史监察两千石的郡国相,唐代巡视各道的监察御史也仅
23、为正八品。这种做法A. 保证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B. 旨在防范监察官员渎职C. 体现了皇权下移的开明统治D. 有利于监察效果的提升【答案】D【解析】【详解】“职位低的官员监察职位高的官员”更能体现古代监察官员是皇帝的耳目与工具的作用,有利于监察效果提升,故选D;“保证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说法太绝对,排除A;材料旨在防范高级官员独断专权,排除B;材料未体现皇权下移的开明统治,排除C。22.秦始皇去世后,赵高、李斯发动政变、扶立胡亥,残害诸王子公主,就连和将军蒙恬一起在北边统领重兵的秦始皇长子扶苏也无力反抗。这一历史现象折射出当时A. 国家权力依据血缘关系建构B. 宗法贵族的政治影响力削弱C.
24、郡县制度有效防范地方割据D. 军政大事均由三公朝议而定【答案】B【解析】【详解】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材料中秦始皇长子却遭到大臣赵高和宰相李斯的迫害,说明在皇权统治下,宗法贵族的政治影响力削弱,故选B;从材料看国家权力不是依据血缘关系,A错误;材料没有提及郡县制度,C错误;D不符合题意,排除。23.秦以郡县治东方,结果激起东方的反抗。汉初,这种区域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又显现出来,且仍以楚齐、赵三地最为明显。刘邦方面必须“承秦”,另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这反映出A. 汉代中华文化尚未出现融合B.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合理性C. 秦由于未从俗而治导致灭亡D. 汉承秦制才是长治久安的保
25、证【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反映的信息来看,“承秦”实行郡县制;“另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从而实行封国制,说明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有合理性。故答案为B项。A项中的“尚未出现”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秦朝因为暴政而亡,排除C项;郡国并行制未能实现汉朝的长治久安,排除D项。【点睛】西汉初年仿效秦朝实行郡县制,同时因鉴戒秦不分封孤立而亡,又恢复诸侯王分封制。郡和王国同为地方高级行政区划,郡直隶于中央,王国由分封的诸王统治,实行地方行政制度郡国并行制。汉初建立诸侯王国,本来的目的是拱卫中央,加强中央集权,但后来的发展却适得其反。诸侯王依恃其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与中央对抗,并进而觊觎皇
26、帝的位置,以致造成对中央的严重威胁。24.“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A. 创立官僚政治体制B. 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 等级制度日趋固化D. 郡国并行体制终结【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可知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建立,取代了以前的贵族政治,官僚体制建立,故A正确。题干没有体现监察制度的相关信息,故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等级制度,排除C。郡国并行制在西汉初才有,故排除D。25.西汉儒家董仲
27、舒借自然现象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如,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这说明董仲舒A. 主张约束君权B. 支持君权神授C. 迷信崇拜君权D. 主张“大一统”【答案】A【解析】材料“人君为政不宜于民,天就会降下灾异以谴告人君。”反映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天人感应”理论把天人格化,把自然界的灾异与君主统治联系在一起,一旦有灾异发生,皇帝就要审视自己的德行,看是否有不当之处。这有利于限制君主的暴政,故A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天”对君主行为的监督,“君权神授”强调的是君主权力的来源,故B不符合题意。“天人感应”说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君主权力,故C项排除。材料体现不
28、出“大一统”,排除D。点睛:材料式选择题首先要判断选项是否与材料相关,如本题的BD两项。其次要注意是否体现材料的中心,如本题的C项。26.汉哀帝时,其祖母傅太后与成帝母俱称尊号,封爵亲属,丞相孔光、大司马傅喜等都因反对而被免职。谏大夫鲍宣立即上书谏诤,鲍宣此举使孔光等得以官复原职。这说明当时A. 谏大夫对皇权形成实质上的制约B. 言谏者容易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C. 皇权具有明显的独断性和至上性D. 言谏制度对皇帝决策有驳正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谏大夫鲍宣立即上书谏诤,鲍宣此举使孔光等得以官复原职”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言谏制度对皇帝不恰当的决策起到一定纠正作用,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故
29、答案为D项。A项,言谏制度是中国专制君主政体的构成部分,不可能对皇帝的行为形成实质上的制约,排除;B项,材料未提及谏大夫惹来杀身之祸的结局,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强调言谏制度对皇权的驳正作用,而不是皇帝制度的特点,排除。27.东汉文物侍廷里父老倬买田约束石券记载了东汉某乡里百姓为解决负责集体事务的“里父老”所需经费,共同出钱买田82亩,以里官为首成立“僤”,并规定田的所有权归“僤”,使用权归“里父老”。这反映了当时A. 世家大族控制乡里基层政权B. 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普遍分离C. 百姓受统治阶层的层层盘剥D. 民众支持地方公共秩序的构建【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东汉某乡里百姓
30、为解决负责集体事务的里父老所需经费,共同出钱买田82亩”可知民众支持地方公共秩序的构建,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东汉某乡里百姓为解决负责集体事务的的所需经费买田的事情,并没有涉及世家大族控制乡里基层政权,也没有涉及百姓受统治阶层的盘剥,故AC两项错误。材料仅涉及东汉某乡里的一个案例,并不能说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普遍分离,故B项错误。28.下表为史记和汉书中一些文章对当时社会的一些记述。据此可知西汉时期出处记述论贵粟疏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贡禹传臣禹有田百三十亩,陛下过意征臣,臣卖田百亩,以供车马司马相如列传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张禹传及富贵,多买田至四百顷,
31、皆泾渭溉灌,极膏腴上贾A. 大地主势力日益强大B. 商品经济十分发达C. 土地私有权更加巩固D. 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这体现了西汉时期土地买卖关系的发展,表明土地私有权更加巩固,因此C选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大地主势力日益强大的发展趋势,A选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土地的买卖问题,体现不出商品经济的发达,B选项错误;材料能够反映土地兼并现象,但体现不出该现象严重,D选项错误。故选C。29.汉代各地都市中的官府直接管理的手工作坊和商业机构称“市”或“亭”,而在汉代一些平民墓葬中出土的许多漆、陶器上,往往也有“市”“亭”等戳记,且离产地较远。这说明汉代A. 跨区
32、域长途贩运贸易有明显发展B. 官营手工艺从事一定的商品生产C. 民间工商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D. 墓葬中存在突破身份等级的趋向【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汉代平民的墓葬中出现了官营手工业的产品,这说明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流通过,B项符合题意。跨区域长途贩运贸易有明显发展是在明清时期,故A项错误;C项从材料中推断不出来,故C排除;平民墓葬中出土官营手工业的产品,并不能说明墓葬中存在突破身份等级的趋向,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市”或“亭”与官营手工业有联系,平民墓葬中出土的产品上有“市”“亭”等戳记。学生应该排除教材知识的限制,以材料信息为主要的判断依据得出正确答案。3
33、0.读下图,能准确、直接反映图中所示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特点的是A. 一州监察区内,郡、国交错设置B. 郡国间相互监视,维护中央集权C. 汲取秦灭亡的教训,册封诸侯国D. 国小于郡,便于中央政府的控制【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图中的“齐郡”“甾川国”“高密国”“北海郡”结合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可知图中所示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特点的是一州监察区内,郡、国交错设置,故A项正确;郡国并行制的存在削弱了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C项是汉初郡国并行制出现的背景,与题意不符,排除;汉初诸侯国的地位远在郡之上,威胁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故选A。31.仓颉篇是秦朝李斯编写的识字学书范本,汉代广为流传。在西汉后期,
34、社会上出现了“仓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的局面,朝廷甚至专门派人讲解传授。这是由于A. 王朝更替造成文化中断B. 隶书社会上普遍使用C. 文字教育普及程度有限D. 书法艺术追求个性审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李斯所编的仓颉篇以小篆书写,汉代流行隶书,小篆已是“古字”故而民间不识,这说明隶书在社会上普遍使用,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的文化没有中断,故A项排除;材料没涉及到教育的普及,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书法艺术,故D项排除。32.汉武帝元光五年,汉朝疆域内共有侯国92个,王子侯国仅有5个。至汉武帝太初元年,王子侯国有76个,侯国数量达到118个,其中仅有8个侯国是元光年
35、间留下来的。这-变化表明汉武帝旨在A. 推行削藩政策抑制侯国B. 加强侯国势力抵御外患C. 制衡侯国扩大刺史权力D. 削弱侯国防止威胁中央【答案】D【解析】【详解】据“仅有8个侯国是元光年间留下来的”并所学内容可知,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将封国进行析分,导致了侯国数量的增加,目的在于削弱侯国以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排除B;汉武帝采取的是推恩令而非削藩,排除A;汉武帝制衡侯国采用的不是扩大刺史的权力,排除C;故选D。33.在秦代尚书属于少府,最初只是皇帝身边任事的文书小吏而已;汉武帝时尚书权力与日俱增;汉元帝时尚书已经号称“百官之本,国家枢机”。这一演变表明A. 尚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 行政管
36、理水平有显著提高C. 官员评价制度发生了变化D. 中朝逐渐成为了权力中心【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尚书由皇帝身边任事的文书小吏到号称“百官之本,国家枢机”可知,权力由外廷向内廷转移,并成为权力中心,故D项正确;在君主专制政体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枢机构的变化,不是行政管理机构和官员评价制度,故BC两项错误。故选D。34.公元前113年,山东水灾,仓廪存储不足以以赈灾,政府徙七十万灾民至富裕的关西地区,并向富商大贾求募赈灾物资,但富户多以假货充数,“不佐公家之急”。汉武帝震怒,采纳桑弘羊建议,“收盐铁事”。该事件表明当时A. 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B
37、. 富商大贾与民争利威胁中央C. 商品经济开始受到限制D. 盐铁官营是赈灾的重要手段【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反映关西富户“不佐公家之急”,于是汉武帝“收盐铁事”,即实行盐铁专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富商大贾与民争利,也无法体现富商大贾威胁中央,排除B;早在战国时期,就开始实行抑商政策,C不符合史实,排除;盐铁官营不是赈灾手段,排除D。35.汉武帝令御史大夫调查文帝陵园被盗一案,时任御史大夫的张汤想依照律法追查丞相庄青翟明知故纵之罪,丞相对此非常忧虑,据此可知张汤A. 佐助丞相,协理朝政B. 奉诏督办,并无实权C. 职在监察,典正法度D. 以卑临尊,架空相权【答案】C
38、【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御史大夫照律追查丞相罪责导致丞相忧虑,可见御史大夫掌管检察,典正法度,选项C正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而非协理朝政,选项A排除;御史大夫掌握监察实权,选项B排除;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丞相负责行政,两者不存在架空之说,选项D排除。36.汉字“丁”的变化如图所示,对这一演变过程解读合理的是A. 总体的趋势是由繁到简B. 反映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C. 已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D. 衍生出个性化的书法艺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甲骨文中的状如竹丁、木楔;钉帽形状;金属质地”可知体现的是生产材料的不断变化,反映的是经济与社会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甲骨文中的丁字并不繁琐,A
39、选项排除。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汉字形成完整的文字体系,C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书法艺术,D选项排除。37.秦律规定,若子嗣不孝,可判处其死刑;西汉初二年律令规定,“年七十以上告子不孝”,须反复核实情况并审理,若情况属实则当处死。这反映岀A. 汉初吸取了秦亡于苛政的教训B. 以礼入法妨碍司法公正C. 秦汉时期重视社会的人伦秩序D. 汉承秦制涵盖各个领域【答案】C【解析】【详解】秦汉法律中严惩子嗣不孝的相关规定,反映出秦汉时期重视社会人伦秩序,C项正确;西汉对秦律的继承和发展,不能说明其吸取了“秦亡于暴政”的教训,A项错误;以礼入法妨碍司法公正,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只用律法的继承与发展一项,不
40、能说明汉承秦制涵盖“各个领域”, D项错误。38.钱穆先生曾将两汉官员的选拔制度称为“郎吏时期”。他认为,此时期,上面的政府已变成士人政府,而士人参加政府之路径,首先是为郎为吏。士人得为郎、吏之资格,则因经地方察举获入太学。这说明A. 选官制度加强君主专制B. 太学彻底打破世代为官陈规C. 太学生都来源于郎吏D. 察举制强化了官僚政治体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察举制之下,地方推荐的人进入太学以后还需经过中央考核才能为郎为吏,有利于为国家选拔人才,所以强化了官僚政治体制,故D正确;据材料“则因经地方察举获入太学”可知,两汉时期的察举制是通过地方向上推荐人才的制度,地方有较大
41、的自主权,所以不能加强君主专制,故A错误;太学的设立打破了世代为官的陈规,但不是“彻底”,故B错误;太学生员为五经博士的弟子,并非全部来自地方举荐的郎吏,故C错误。39.东汉时期,张衡提出天为鸡卵、地似卵黄的说法,王充提出自然现象和人事没有直接关系,两位思想家都缺乏后人继承他们的学说。但太学之前树立的石碑上的六经文句,每日有众多学者前来临摹。这主要是因为A. 小农经济的封闭性B. 自然科学的落后性C. 太学教育的影响力D. 政府政策的导向性【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西汉武帝时期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根据题意,汉代在自然、科学探索领域后继无人,但是对儒家经典出现纷纷效仿的现象,反
42、映了文化政策对文化方向的引领,故D项正确;A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排除;B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40. 2015年11月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中,考古人员在西室发现了一组漆器屏风,屏风表面用隶书写有孔子生平的文字,并绘有孔子画像。考古专家表示,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该墓葬目前已出土文物一万多件。该材料( )A. 为研究孔子言论提供了实物史料B. 说明汉兴后采取统一文字的措施C. 侧面反映出汉代尊儒的史实D. 其史料价值已经超过马王堆汉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屏风上书写孔子生平和孔子画像并不能反映孔子言论,故A项错误;仅凭海昏侯墓出现的隶书无法说明汉
43、朝统一文字,故B项错误;屏风上的字与画都与孔子有关,说明孔子地位很高,间接反映出汉代尊儒的史实,故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马王堆汉墓的史料价值,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思想第卷(非选择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商业在西周时是受到重视的。周书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肯定农工商都是社会所必需。周文王时遇到大荒灾,曾运用商业政策来解决困难。给各地商人运进的食品在运输、住所、货币及其他需用品方面予以种种便利。又为繁荣都市,给予乡村商人移居城市者以居住上的便利。殷、周时代已有自由商业的葫芽,如酒诰中说:“肇(敏)牵牛车选服(事)贾
44、,用孝养厥(其)父母。”国语.郑语)载周宣王时有制造“厭弧箕服而自行出卖的夫妻二人。毫无疑问西周时已有原始货币,货币的出现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宋长旭、张景智先秦时期商业思想简述材料二 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民之内事,莫苦于农,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商贾之士佚且利”,故欲使人民安心于农,须对商贾加以限制。吕氏春秋.上农材料三 楚汉战争时,“楚汉相距(对峙于)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一石米值万钱)(史记货殖列
45、传),“关中大饥,米斛万钱”(斛:计量单位,与石相似)。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钱。到汉文帝时,谷价至“石数十钱”(桓谭新论),甚至有每石“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的记载(史记律书)。到汉武帝时,“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业在西周得到发展原因和表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抑商思想产生的原因及抑商的手段。(3)说明材料三粮食价格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粮价变化的原因。【答案】(1)原因:统治者政策上的支持;商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认可;生产力的发展。表现:自
46、由商业的出现;货币的出现;城市的繁荣。(2)原因:商人轻易迁移,不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商人诡计多端,不遵从国法;商业获利巨大,会诱使农耕者从商,妨碍农业发展。手段:征收重税;政府严格管理,限制经营时间、范围;打击商人,让商人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低下,如汉代“不许衣丝乘车”,入“市籍”,不得为官;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3)变化:粮食价格下降。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汉初坚持“无为而治”的思想。【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商业在西周时是受到重视的”得出统治者政策上的支持;根据“肯定农工商都是社会所必需”得出商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得到认可;根据所学可知,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商业
47、发展。表现:根据“殷、周时代已有自由商业的葫芽”得出自由商业的出现;根据“西周时已有原始货币”得出货币的出现;根据“繁荣都市”得出城市的繁荣。(2)原因:根据“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得出商人轻易迁移,不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政治稳定;根据“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得出商人诡计多端,不遵从国法;根据“欲使人民安心于农,须对商贾加以限制”得出商业获利巨大,会诱使农耕者从商,妨碍农业发展。手段:根据所学,可从征收重税,政府严格管理,限制经营时间、范围,打击商人,让商人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低下,发展官营商业等
48、方面分析回答。(3)变化:根据“米石至万”“石数十钱”得出粮食价格下降。原因:根据所学,可从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汉初实行“无为而治”等分析回答。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私分明,政绩有考核,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
49、织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之间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准确提炼出材料蕴含的一个观点。如: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中央集权制度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进步。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等。示例
50、1:观点: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或“中央集权制度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论述: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局部统一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韩非子提出了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秦始皇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综上,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要求:论据与史实引用应围绕自己提炼的观点组织。能从春秋战国时期
51、经济发展状况、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诸侯国的实践、韩非子的理论等多角度论述,至少3个方面,每个层面。论证充分,语言表述清楚,非单纯的知识点的罗列。示例2:观点: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论述: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内外朝制度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刺史制度的实施则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科举制度则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进一步分化相
52、权,加强皇权。派文官担任地方最高长官,把地方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适应了对辽阔疆域管辖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明朝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使中央集权发展达到顶峰。要求:论据与史实引用应围绕自己提炼的观点组织。论述能从纵向发展角度说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不必拘泥于全部答出所列出的几个朝代,能够任意时期(其中必须包含隋唐时期)即可,但是答出的三个时期要能体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论证充分,每一个时期的论述应能
53、说明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非单纯的罗列史实。示例3:观点: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或答“权力过分集中易导致暴政和腐败”亦可。)论述: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形成皇权专制,导致暴政现象,如秦末暴政,隋末暴政。权力过分集中,导致权力者身边的人欺下瞒上、贪污腐败,且极力扩充势力范围,成为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如历史上的党争、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等。思想上,中央集权强调思想控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人们的创造力,如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等,导致人们思想僵化,社会文化的发展受到抑制,创新乏力。经济上,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导致地方主动性的丧失,不利于地
54、方因地制宜的发展适合本地方的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论据与史实引用应围绕自己提炼的观点组织。论述能从不同的方面,如政治上、思想上等,说明权力过分集中导致的危害。史论结合,不同的方面都能举出历史上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论点。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可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的角度提炼观点,结合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从经济(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情况(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局部统一的出现)、思想(法家思想)、商鞅变法的影响等角度论述说明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也可结合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总结其总体趋势,相应提炼观点。结合汉朝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选官任官制度等相关史实论述说明。另外也可结合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提炼观点,结合秦朝到明清时期的相关史实论述说明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影响(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形成皇权专制,导致暴政现象;思想上,中央集权强调思想控制,钳制了人们思想,压抑了人们创造力;经济上,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导致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丧失,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的发展适合本地方的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