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2.60MB ,
资源ID:38420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420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1、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第卷 选择题(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1.5分,共计 75分)3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中国极地科考人心怀祖国和梦想,勇闯生命禁区,推动我国从极地考察大国向强国迈进。每年冬季,南极长城站(平均海拔10m)会暂停大部分科考活动,仅保留需要持续维护的科研保障项目,其中很多都要在户外完成。长城站有记录的最低气温是27.7,气温并没有那么极端,但是大风天气频发,最大风力超过了12级,危及科研人员安全。下图示意南极长城站位置。据此完成 下列小题。1. 相对于南极大陆内部,长城站气温并不极端的主要原因是暖流影响显著 纬度位置较低 海

2、洋影响显著 平均海拔低 盛行西风影响A. B. C. D. 2. 除了严酷的气候,冬季驻长城站科学家户外观测遇到的困难还有A. 氧气含量低B. 紫外线辐射强烈C. 白昼时间短D. 雪崩灾害频率高3. 2019年6月22日,驻长城站科研人员观察到太阳位于正北方向时,北京时间约为A. 0时B. 4时C. 12时D. 16时【答案】1. C 2. C 3. A【解析】【1题详解】相对于南极大陆内部,长城站气温并不极端的主要原因是,其纬度位置比南极大陆内部较低、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显著、平均海拔低(平均海拔10m),所以,最低气温略高,气温并不极端。根据世界洋流分布可知,南极大陆沿岸无暖流流经,由全球气

3、压带风带分布规律可知,该处受极地东风影响。故选C。【2题详解】平均海拔低,氧气含量不低,A错误。昼短夜长、有极夜,紫外线辐射并不强烈,B错误。极地地区冬季昼短夜长,会严重影响科学家户外观测,C正确。该地地势低平,不易产生雪崩,D错误。故选C。【3题详解】读图可知长城站的经度大约为60W、属于西四区,长城站科研人员观察到太阳位于正北方向,表明此时该地为正午,即西四区此时区时为12时,计算可得,东八区的北京时间为0点(24点)。故选A。下图为纽芬兰岛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 下列四地冬季降雪成因与该区域相似的是山东半岛渤海沿岸田纳西河上游地区云贵高原贵阳地区日本海的东部沿岸A. B.

4、C. D. 5. 甲海域发现了大量海洋污染物,其扩散方向主要为A. 东南B. 东北C. 西北D. 西南【答案】4. B 5. B【解析】【4题详解】图中显示,图示区域的降雪地区位于长岭山脉与布雷顿角高地西侧,这两个降雪地区处于冬季大陆吹向海洋的盛行风迎风坡,盛行到达迎风坡之前,经圣劳伦斯湾增湿,使得干冷气流变得湿润,从而在迎风坡形成丰富的降雪。冬季风经渤海增湿后到达山东半岛渤海沿岸,沿丘陵山地抬升形成丰富降雪,与图示区域降雪地区相似,符合题意;田纳西河上游地区的冬季降雪主要来自冷锋天气,与寒冷气流被地形抬升有一定关系,与水域增湿关系不大,因此与图示区域降雪地区不同,不符合题意;云贵高原贵阳地区

5、的冬季降雪主要来自于准静止锋,因此与图示区域降雪地区不同,不符合题意;日本海的东部沿岸冬季降雪,是冬季风经日本海增湿后在日本山地西侧抬升所致,与图示区域降雪地区相似,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5题详解】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甲海域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该洋流在此海域由西南向东北流,因此甲海域发现了大量海洋污染物,污染物会随洋流向东北方向扩散,B正确;甲海域没有向东南、向西北、向西南流的洋流,因此污染物不会向东南、向西北、向西南扩散,A、C、D错误。故选B。下图为北冰洋沿岸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6. 图示地区河运发达冰川地貌广布河流终年不冻可能观测到极光A. B

6、. C. D. 7. 该地区酸雨影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A. 本地区工业生产发达B. 冬季居民的燃煤取暖C. 盛行风带来污染气体D. 交通运输的排放量大【答案】6. D 7. C【解析】【6题详解】读图可知,图示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内,气候寒冷,河流结冰期长,人口稀疏,经济活动不活跃,因此河运不发达,错误;当地纬度高,地质时期曾被冰川覆盖,因此冰川地貌广布,正确;图示海域受暖流影响,可以终年不冻,但陆地冬季漫长而寒冷,河流不可能终年不冻,且结冰期长,错误;读图可知,图示地区位于北极圈以内,属极地地区,可能观测到极光,正确。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7题详解】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

7、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该地区气候寒冷,人口稀疏,本地区工业生产不发达,没有大量排放酸性物质,因此A不符合题意;该地区虽然气候寒冷,但人口稀疏,冬季居民的燃煤取暖所排放的酸性物质不多,不是酸雨影响明显的主要原因,B不符合题意;虽然图示区域本地产生的酸性物质不多,但当地盛行西风,从欧洲西部带来大量酸性污染气体,导致该地区酸雨影响明显,C符合题意;该地人口稀疏,经济活动不活跃,交通流量较小,因此交通运输的排放量不大,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物质,形成了pH低于5.6的酸性降

8、水。酸雨主要是人为的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所造成的。酸雨中的阴离子主要是硝酸根和硫酸根离子,根据两者在酸雨样品中的浓度可以判定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二氧化硫还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主要是来自于矿物燃料(如煤)的燃烧,氮氧化物主要是来自于汽车尾气等污染源。下图为美国本土人口分布重心移动轨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8. 美国人口重心分布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 东部人口老龄化减轻B. 东部郊区城市化显著C. 中部商品农业水平高D. 西部人口总量增长快9. 甲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主要是农业以栽培果树为主 实行规模化的棉花种植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 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A. B. C. D. 【答案】8.

9、 D 9. C【解析】【8题详解】图中显示,从1810年1980年美国本土人口分布重心大致逐渐向西移动,东部人口老龄化减轻、东部郊区城市化显著、中部商品农业水平高,既不能使美国东部地区人口减少,也不能使得美国西部人口增加,因此并不能使得美国本土人口分布重心西移,A、B、C不符合题意;随着西部经济的迅速发展,加上西部“阳光地带”的环境特征,吸引大量东部人口迁往西部,西部人口总量增长快,从而使得美国人口重心向西移动,D符合题意。故选D。【9题详解】图中显示,甲地位于田纳西河源头附近,为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地形起伏较大,降水丰富,地表径流的侵蚀力较强,发展以栽培果树为主经济林业,有利于保持水土,有利

10、于甲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符合题意;甲地地形起伏较大,降水丰富,地表径流的侵蚀力较强,如果实行规模化的棉花种植,会破坏当地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不利于甲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不符合题意;甲地多山地地形,自然风光优美,适合当地多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有利甲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符合题意;甲地没有广阔的草场资源,不适宜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2020年2月9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北端西摩岛测得20. 75C的气温,同一时期在鸟克兰沃尔纳德斯 基南极站(位于加林德斯岛)附近出现了红色“西瓜雪”,这是由雪中含有虾青素的板地雪藻微生物大量 繁殖造成。

11、近些年,南被出现这种现象的频率在增加。南极点立有一个半人高的金属立柱作为南极点标志。每年12月31日都需要重新精确测量确定金属立柱的位置。金属柱每年都要移动几十米。左图为南极“西瓜雪”景观图,右图为南极大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下列地区中可能存在极地雪藻的是加里曼丹岛 格陵兰岛 台湾岛 阿尔卑斯山 富士山 长白山A. B. C. D. 11. 科学家们提出,南极“西瓜雪”大规模出现将会加剧全球变暖的速度,据图分析其过程为A. 增加增加增加增加B. 减少增加减少增加C. 减少增加增加增加D. 减少增加增加增加12. 金属柱每年移动几十米的主要原因及精确测量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 南

12、极点每年移动几十米、GPSB. 金属柱所在冰层不断的移动、GISC. 金属柱所在冰层不断的移动、GPSD. 南极点每年移动几十米、RS【答案】10. C 11. D 12. C【解析】【10题详解】据材料可知,巴西科学家在南极北端西摩岛测得20. 75C气温,同一时期在鸟克兰沃尔纳德斯基南极站(位于加林德斯岛)附近出现了红色“西瓜雪”。说明积雪下面休眠的雪藻在温度较高的时候,积雪融化渗入休眠的雪藻就会繁殖。地处赤道附近的加里曼丹岛最高峰海拔4102米,冬半年山上有积雪,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很利于极地雪藻繁殖,正确;格陵兰岛,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低海拔区积雪融化利于极地雪藻繁殖,正确;台湾岛

13、降雪少,不太可能出现西瓜雪,错误;阿尔卑斯山海拔高,降雪量大,但是因常年受西风影响,气温较低,不利于极地雪藻繁殖,错误;富士山海拔高,气温低,山顶积雪覆盖,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很利于极地雪藻繁殖,正确;长白山纬度高,气温低,山上积雪不易融化,不利于极地雪藻繁殖,错误。综上所述,故选C。【11题详解】南极“西瓜雪”大规模出现说明气温升高,积雪大量的融化,会有裸地出现,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减弱(减少);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增加);地面辐射增强(增加);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增加),导致气候进一步变暖。综上所述,故选D。【12题详解】南极冰层平均厚度为1700米,最厚处可达40

14、00米。金属柱是立在冰层中,每年移动几十米是因为金属柱所在冰层不断的移动,精确测量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GPS)。综上所述,故选C。【点睛】白色冰雪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高达3080,主要原因是冰晶百由若干镜面组成度,镜面光滑,且背景为白色,反射率高。全球定位系统(GPS)可精确获得某地理事物的海拔高度和经纬度。下图为某区域简图,图中P月等温线和Q月等温线分别是该区域的最冷月等温线或最热月等温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图中信息表明A. Q月甲地气温低于乙地B. Q月为该区域最冷月C. 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东部D. 甲地地势比周边低14. 图中P月等温线对应的温度及月份最可能是A.

15、5 一月B. 6 七月C. 6 一月D. 5 七月【答案】13. D 14. B【解析】【13题详解】根据山地海拔高、气温低的特点,可推测出图示区域南侧气温低于北侧,即位于南半球,C项错。根据夏季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海洋,可推测出Q月对应最热月,P月对应最冷月,B项错。甲地位于P月等温线南侧(气温低于m 的一侧),但外围等温线为m ,说明甲地气温比周边高,地势应低于四周,D项正确。Q月甲地位于气温高于n 的一侧,其气温高于乙地,A项错。故选D。【14题详解】根据上题解析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且P月对应最冷月,则P月可能为七月;结合图示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该区域最冷月气温应大于0 。B对,ACD

16、错。故选B。【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下垫面、人类活动等根据2015年国际专业期刊发表的报告披露,印度尼西亚首度超越巴西,成为热带雨林消失最多的国家。2000年至2012年,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面积高达6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爱尔兰的国土面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林区农民烧荒种植 气候恶化,频繁发生洪灾,大量原始森林被淹没 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 沿海城市人口激增,大量居民迁居雨林深处A. B. C. D. 16. 印尼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 珍贵的野生动物遭

17、劫,生物多样性减少 沙尘暴急剧增加,风沙危害严重 引发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该地人口急剧增加A. B. C. D. 【答案】15. C 16. A【解析】本题组以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为情境,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森林破坏的原因、森林破坏的危害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15题详解】热带雨林的消失主要和人类活动有关,林区农民烧荒种植、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是造成雨林消失的主要原因,和符合题意。印度尼西亚为群岛国家,岛屿大多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当地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洪灾对热带雨林影响不大,不符合题意。雨林深处闷热潮湿,不适合人类居住,因

18、此迁居此处的人口不多,不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判断,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所以选C。【16题详解】植物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雨林被毁可能导致该地区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加大,符合题意。雨林是全球重要的生物基因库,雨林消失可能导致珍贵野生动物遭劫,生物多样性减少,符合题意。该地气候湿润,风力较小,不易形成沙尘,不符合题意。当地经济相以落后,雨林消失,生态环境恶化,不会导致当地人口急剧增加,不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判断,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所以选A。下图为某洲大陆沿某条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17. 图中甲地气候类型属于( )A. 热带季风气候B. 热带沙漠气候C.

19、热带稀树草原气候D. 高原山地气候18. 导致甲地降水量与乙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甲地( )A. 处于盛行风的迎风坡上B. 受高峻地势影响C.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D. 受沿岸寒流和大气环流影响【答案】17. B 18. D【解析】【17题详解】图中显示,该地形剖面图是某洲大陆22S的剖面图,西部海岸线附近有高山、中部为平原、东部为高原,这与南美洲中南部的地势特征吻合,甲地位于2030S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影响,且受沿岸的秘鲁寒流影响,形成全年高温少雨的气候特征,因此甲地气候类型属于热带沙漠气候,B正确;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北半球亚洲东南部和南部,A错误;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一

20、般分布1020范围内,C错误;图中显示,甲地海拔较低,不可能是高原山地气候,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甲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且受沿岸的秘鲁寒流影响,降水稀少,而乙地位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和沿岸暖流影响,降水量丰富,因此导致甲地与乙地降水量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甲地受沿岸寒流和大气环流影响,D符合题意;甲地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不是盛行风的迎风坡,排除A;图中显示,甲地和乙地地势相当,因此甲地比乙地降水稀少不是受高峻地势影响,排除B;甲地位于22S,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的可能性小,排除C。故选D。读下图所示岛屿,回答下列各题。1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两岛

21、位于大西洋,位于太平洋B. 两岛屿上主要居住黄种人,两岛上主要居住白种人C. 三个岛屿上都有热带气候类型分布D. 森林和水力资源都丰富的岛屿是和20. 四个岛屿中,位于板块生长边界上的是( )A. B. C. D. 【答案】19. C 20. C【解析】该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岛屿。【19题详解】图示岛是非洲东部印度洋上的马达加斯加岛,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森林、草原和水力资源丰富;是中国台湾岛,位于太平洋,是热带、亚热带的季风气候,森林和水力资源丰富;是北欧的冰岛,位于大西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极地气候,地热资源丰富;是位于印度洋的斯里兰卡,是热带季风气候。其中两岛屿上主要居住黄种人,

22、岛上主要居住白种人,岛上有白种人也有部分黑色人种。选C正确。【20题详解】岛是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是中国台湾岛,是北欧的冰岛,是南亚的斯里兰卡;冰岛位于板块生长边界上的是。选C正确。下图为日本略图,下表为东京和高田的气候资料。阅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21. 下列关于日本区域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受海陆位置、季风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北界的纬度比我国高濑户内海沿岸由于地形的影响,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降水都少海岸线平直、多优良港湾,是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之一河流众多,降水丰富,内河航运发达A. B. C. D. 22. 与东京相比,高田冬季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 中纬西风带来丰

23、富水汽B. 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C. 更接近海洋D. 沿岸暖流增温增湿【答案】21. A 22. B【解析】【21题详解】日本受海陆位置、季风以及日本暖流等因素的影响,气候的海洋性偏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界的纬度比我国更高,正确;濑户内海地区由于地形的影响,冬季有北部山脉阻挡了西北季风带来的日本海水汽,夏季有南部的山脉阻挡了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无论夏季还是冬季,降水均较少,正确;日本海岸线曲折,错;日本河流短小急促,河流落差较大,内河航运并不发达,错。故选A。【22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高田处于“里日本”一侧,冬季风从日本海获得水汽,该地处于冬季风的迎风坡,降水相对较多,而东京冬

24、季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B正确;日本处于亚欧大陆东部,受季风的影响更强,受西风影响小,A错;两城市均接近海洋,C错;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沿岸暖流对两城市均有影响,因此洋流不是导致高田冬季降水比东京更多的原因,D错。故选B。【点睛】大湖效应: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为湖泊),从中获得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湖泊的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典型案例如北美五大湖东岸冬季多雪,日本靠近日本海一侧的“里日本”冬季多降雪等。“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

25、作倡议。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依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3. 古代中国的商船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中国的商船一般选择夏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冬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B. 夏季航行到索马里附近海域时发现此处水温较低,且海面上有大量捕鱼的渔船C. 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发现当地正午日影位于南方D. 返航时途经加尔各答可以大量购置棉花,带回国内24. 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气候寒冷,冻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

26、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沙漠广布,气候恶劣A. B. C. D. 25.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信的是()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等地区集聚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业发展更快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A. B. C. D. 【答案】23. B 24. C 25. A【解析】【23题详解】中国的商船一般选择冬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夏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这样可以顺风出发,顺风返回,A错误。北半球夏季时节索马

27、里半岛附近海域流经的是寒流,此时该海域的水温比较低,渔业资源比较丰富,该时节附近海域捕鱼的船只比较多,B正确。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可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冬季从泉州出发可以顺着西北风南下,可知此时北半球为冬半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的,而新加坡为北半球的国家,可知此时新加坡当地正午日影位于北方的,C正确。加尔各答不是棉花产区,D错误。故选B项。【24题详解】读图可知,陆上丝绸之路所在的纬度普遍是比较低的,冻土分布量是比较少的,错误;读图陆上丝绸之路经过的一些荒漠地带的生态环境是比较脆弱的,这些是在建设铁路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不利的自然条件,正确;读图可知陆上丝绸之路经过许多高

28、原山地,其地质灾害比较多,这也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不利的自然条件,正确;读图可知陆上丝绸之路经过了我国西北等沙漠地带,这些区域的沙漠广布,其气候比较恶劣,这也是在铁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不利的自然条件,正确。可知C正确,ABD正确。故选C项。【25题详解】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沿线国家的产业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等地区集聚,正确;由图文材料可知“一带一路”发展的主要是港口以及铁路交通系统,错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的需要,沿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会增加,正确;欧洲国家并没有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错误。可知A正确,

29、BCD错误。故选A项。【点睛】第1题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影的朝向和太阳方位是相反的。下图中的甲、乙两国,一个是所在大洲的第二大花卉出口国,另一个有“木材之国”的美誉,是世界著名的木材出口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6. 下列关于甲、乙两国自然特征叙述正确的( )A. 地势都是中部低、四周高B. 都具有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C. 甲国气候凉爽,乙国气候湿热D. 都处于板块交界附近,多地震27. 乙国大宗货物的进出口不是通过河流而是取道从布拉柴维尔通向海洋的铁路,其主要原因是( )A. 铁路运输速度快,方便大量花卉的快速出口B. 铁路运距更短,可扩大木材的出口量C. 河流下游多瀑布,不能成为出海通道

30、D. 减少货物进出口对途经国家的影响【答案】26. C 27. C【解析】【26题详解】甲国水系呈放射状且西部河流流入海洋,说明该国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根据经纬度可知甲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安第斯山山间高原,海拔高,虽纬度低,但气候凉爽;乙国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乙国不在板块交界处附近,故C项正确。【27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河流下游有瀑布群,不可能成为出海通道,故不能通过河流运输进出口货物,相对于水路运输,铁路运输不能扩大木材出口量,故B项错、C项正确;D项所述不是原因;该国气候湿热,不宜大面积种植花卉,故A项错。故答案选C项。【点睛】影响河流航运价值大小的因素: 1、地形平坦,

31、流速缓,易于航运。2、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流量稳定有利于航运;冬季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3、土质土质紧密,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航道深。4、经济因素流经区域经济发达,航运效益好。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是全球著名的张裂区之一。下图为贝加尔湖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 受地壳运动的影响,贝加尔湖的变化趋势是A. 变宽变浅B. 变宽变深C. 变窄变浅D. 变窄变深29. 图示河流中,含沙量最小的是A. 甲河B. 乙河C. 丙河D. 丁河30. 夏季,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A. 增温增湿B. 增温减湿C. 降温增湿D. 降温减

32、湿【答案】28. B 29. D 30. C【解析】【28题详解】从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是全球著名的张裂区之一,说明受地壳运动的影响,贝加尔湖的变化趋势是变宽变深,B对。其他变化趋势不符合,排除A、C和D。故选B。【29题详解】结合贝加尔湖位置示意图和等高线情况,图示河流中丁河附近海拔在500m附近,等高线较为稀疏,河流的流速较慢,河流的侵蚀作用最弱,河流的含沙量最小,D对。而图中的甲、乙和丙河附近海拔高,落差大,河流的侵蚀作用强,一定程度上含沙量较大,排除A、B和C。故选D。【30题详解】湖泊湿地对周围环境影响主要影响气温和水汽等因素,水面比陆地温度变化慢(水陆热力性质差异),气温年较差、日较

33、差都较小,所以夏季贝加尔湖增温慢,陆地增温快,所以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降温。贝加尔湖作为湖泊湿地有利于增加区域水汽,即增湿,C对。其他选项均不符合,排除A、B和D。故选C。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约旦河(图中甲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在过去的50年间,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溉。死海是地球上盐度最高的湖泊,且上空多浓雾。近年来图中死海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下图为死海及其周边地区等降水量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1. 死海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的时空变化特点是()A. 北部盐度低于南部B. 西部盐度高于东部C. 表层盐度夏

34、季低于冬季D. 表层盐度高于底部32. 造成死海南北分裂,南部出现盐滩的主要原因有()围湖造田 入湖河水减少 降水少,蒸发旺盛 湖底地势北高南低A. B. C. D. 33. 死海上空多浓雾,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 冬季温暖湖水不结冰,夏季炎热,湖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B. 地势低且常年受副热带髙气压带控制,空气流动性差,水汽不易扩散C. 属于地中海气候区,且临近地中海,降水多,空气湿润D. 沿岸化学工业发达,大气污染严重,凝结核多34. 死海位于以下那个地理区域上( )A. 欧洲B. 小亚细亚半岛C. 阿拉伯半岛D. 安纳托尼亚高原【答案】31. A 32. D 33. A 34. C【解析

35、】【31题详解】据图可知,死海北部在淡水河汇入,冲淡盐度,北部盐度要低于南部,A正确;西部降水多于东部,盐度要低于东部,B错误;盐类物质的密度大,会下沉湖底,底部盐度要高于表层盐度,D错误;夏季该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表层海水蒸发旺盛,冬季气温低于夏季且还受西风影响降水偏多,表层湖水夏季盐度高于冬季,C错误。故选A。【32题详解】死海所处地区降水少,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人类活动影响,注入死海的河水不断减少,因而死海湖面不断下降,死海南部地势较高,湖面下降导致南部湖底部分裸露,形成盐滩。故选D。【33题详解】死海沿岸是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空气干燥;雾是水汽的凝结

36、,冬季暖湖水不结冰,夏季炎热,湖水蒸发量大,水汽充足;夜间气温下降明显,水汽凝结形成雾;死海周边没有工业。故选A。【34题详解】据图中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可判断,死海位于阿拉伯半岛。故选C。日本是亚洲唯一一个发达国家,其发展过程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35. 日本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A. 岛国,多良港B. 国内市场广大C. 内河航运发达D. 劳动力廉价而丰富36. 关于日本,叙述错误的是A. 不断有新兴工业向太平洋沿岸集中B. 主要工业部门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C. 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产品D. 进口石油油轮大多经过马六甲海峡37. 日本粮食自给率低

37、,其主要自然原因是A.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B. 多山地、丘陵,平原少C. 河流短小,水源短缺D. 土壤贫瘠,盐碱化严重【答案】35. A 36. A 37. B【解析】【35题详解】日本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是岛国,多良港,A对;日本国内市场狭小,B错;岛屿面积小,河流短急,内河航运不发达,C错;日本是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高,D错。故本题选A。【36题详解】日本工业不断向国家南北两端分散,A错误;主要工业部门为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B正确;日本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出口产品,C正确;日本石油主要来自波斯湾地区,进口石油油轮大多经过马六甲海峡,D正确。故本题选A。【3

38、7题详解】日本是由岛屿构成的国家,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面积小,所以粮食自给率低,B对;日本属于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海洋性强,降水丰富;河流众多;土地盐碱化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A、C、D错。故本题选B。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甲乙为两条河流。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8. 在图示盛行风向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阿尔卑斯山雪线较低B. 北美高压势力强盛C. 南极大陆周边浮冰多D. 日本东海岸降水量大于西海岸39. 下列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水位季节变化大,流量不稳定B. 流域内降雨强度大,河流含沙量不大C. 河流流向特点导致甲河全年会有两次凌汛D. 流经盆地地区,水流平

39、缓,货物运输量大【答案】38. D 39. B【解析】【38题详解】图示是非洲,在图示盛行风向期间,气压带风带北移,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夏季,阿尔卑斯山雪线较高,A错误。北半球夏季,北美大陆形成低压,B错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南极大陆周边浮冰少,C错误。北半球夏季,日本盛行东南季风,东海岸降水量大于西海岸,D正确。故选D。【39题详解】甲河为刚果河,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水位季节变化小,流量稳定,流域内降雨强度大,河流含沙量不大,A错误,B正确。位于热带,河流没有凌汛,C错误。流经盆地地区,水流平缓,沿线经济落后,货物运输量小,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河流航运价值大小的因素:1、地形

40、平坦,流速缓,易于航运。2、气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流量稳定有利于航运;冬季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3、土质土质紧密,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航道深。4、经济因素流经区域经济发达,航运效益好。澳大利亚库伯佩蒂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地下城镇,这里的蛋白石占全世界的95。目前该城镇已成为著名的旅游地。下图示意库伯佩蒂地下城镇入口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40. 最初该地民居建在地下的主要目的是A. 躲避战乱B. 利用矿洞C. 遮风挡雨D. 发展旅游41. 为实现该城镇可持续发展,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 修建地上水库,提高环境承载力B. 禁止采掘蛋白石,保护生态环境C. 建地下酒店和博物馆,发展特色

41、旅游D. 扩大耕地面积,保证粮食供应【答案】40. B 41. C【解析】【40题详解】澳大利亚历史上战乱较少,躲避战乱不是民居建在地下的主要目的,A错误。澳大利亚库伯佩蒂蛋白石占全世界的95,开矿遗留了大量矿洞,利用矿洞该地民居建在地下,B正确。从地表看植被较少,说明该地区降水少,民居建在地下不是为了遮风挡雨,C错误。库伯佩蒂夏季气候炎热,降水少,居民生活在地下比较凉爽,最初该地民居建在地下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矿洞,躲避地表炎热气候,后来才发展了旅游,D错误。选B。【41题详解】库伯佩蒂夏季气候炎热,降水少,蒸发旺盛,修建地上水库,蒸发量大,浪费水资源,A错误。蛋白石占全世界的95,资源优势明显

42、,禁止开采会影响当地经济发展,B错误。建地下酒店和博物馆、发展特色旅游可以使产业结构多元化,增加经济的稳定性,利于可持续发展,C正确。库伯佩蒂夏季气候炎热,降水少,不适合扩大耕地面积、发展种植业,D错误。选C。【点睛】由于这里的气候条件过于严酷,夏季地表温度高达50摄氏度,矿工们于是把废弃的矿洞扩建为起居室,地下洞穴冬暖夏凉,十分适宜居住。这样,在这片荒芜的沙漠之下,最终建立起了一座独一无二的地下小镇。图为三个国家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2. 关于图中三个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 国境内有世界最大的水电站B. 国西部沿海有该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C. 国是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在欧洲仅次于法国D

43、. 上述三个国家主要信仰的宗教不同43. 关于图中三个地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国境内有世界第一大河B. 国气候温和,草场广布,乳畜业发达C. 国为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D. 以上三国都是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且年降水量少,多旱灾【答案】42. D 43. C【解析】【42题详解】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形态判断,图中国为埃及、国为印度、国为德国。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是中国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不在埃及(国)境内,A错误。印度(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在德干高原内陆的班加罗尔,不是西部沿海地区,B错误。德国(国)是发达国家,经济实力在欧洲居首位,C错误。埃及主要信仰伊斯兰教,印度主要信

44、仰印度教,德国主要信仰基督教,因此上述三个国家主要信仰的宗教不同,D正确。故选D。【43题详解】根据经纬度位置和形态判断,图中国为埃及、国为印度、国为德国。埃及(国)境内有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但尼罗河的流域面积、径流量都不是世界第一,因此尼罗河不能称为世界第一大河,A错误。印度(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种植业面积最大,乳畜业不发达,B错误。德国(国)从南向北依次分布巴伐利亚高原、中德山地和波德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C正确。德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印度许多地区降水量较大,D错误。故选C。武汉大学校内樱花约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

45、红花高盆樱4种为主。每年三月中旬,武汉大学樱花进入盛花期。2019年10月,武汉大学几株樱花树竟然开放了,网友们还给樱花起了个昵称:傻白樱。专家解释称,一旦合适的环境因子诱导出花原基的分化,加上水分养分条件适宜,就很容易出现反季开花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4. 与日本本州岛相比,武汉大学校园内的樱花A. 种类丰富B. 栽培历史悠久C. 开花时间早D. 落花时间晚45. 武汉大学校内樱花树在10月开放的主导因素是A. 光照和温度B. 降水和湿度C. 昼夜温差D. 风向和风速【答案】44. C 45. A【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和整体性。【44题详解】与日本本州岛相比,武汉纬度较低,

46、春季气温回升快,开花时间较早,落花时间早。武汉大学校内樱花约1000多株,以日本樱花、山樱花、垂枝大叶早樱和红花高盆樱4种为主,相比日本种类少,栽培历史短。故选C。【45题详解】一旦合适的环境因子诱导出花原基的分化,加上水分养分条件适宜,就很容易出现反季开花的现象。植物开花基因受到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的诱导调节。10月份降水和湿度条件并不好。昼夜温差、风向和风速影响小。故选A。乌尤尼盐沼,数百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现被称为“天空之镜”,面积达10000平方千米,水平面高差不到1米。漫步其中,白天浸没在童话般蓝白的世界里,天地难分;夜晚360全景星光,星河遨游,羽化登仙。该盐沼的锂蕴藏量几乎占

47、全球一半,有人断言该区城凭此将可匹敌中东石油巨富沙特阿拉伯,锂的主要用途是制作电池。下图示意乌尤尼盐沼的位置和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6. 乌尤尼盐沼的形成原因是( )地壳抬升 断裂下陷 寒流影响 蒸发强烈A. B. C. D. 47. 与乌尤尼盐沼被称为“天空之镜”的原因有关的是( )A. 面积大、坡度大B. 海拔高、大气稀薄,杂质少C. 水体深,水底盐体反射作用强D. 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无风【答案】46. C 47. 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盐沼的形成原因、材料分析能力和地理探究能力。1.乌尤尼盐沼的是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隆起的产物,同时气温上升,蒸发加剧也会加速其形成,从这方

48、面进行分析即可。2.首先从“天空之镜”字面意思进行发散思维,再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进行分析。【46题详解】从图中的经纬线可以判断,乌尤尼盐沼位于南美洲的西部,是在安第斯山脉隆起过程中所形成的,安第斯山脉是属于较新的山脉,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迫使地壳抬升隆起而形成。期间形成了许多咸水湖,其中乌尤尼地区形成一个咸水湖泊;随着安第斯山脉的隆起,该地区气候逐渐变得干旱,气温上升,湖水逐渐蒸发而形成盐沼。故正确;乌尤尼盐沼位于安第斯山脉附近,是由于板块碰撞挤压隆起而形成,不是断裂下陷形成,故错误;盐沼的形成与气温上升,水分蒸发有关,南美洲西海岸的寒流对沿岸地区起到降温作用,不利于水分的蒸发,故错误;综上,

49、C正确。故选C【47题详解】乌尤尼盐沼湖面像镜子一样,人们很难将湖面与云层分隔开来。乌尤尼盐沼海拔约为3600米,因此也被称为“天空之镜。这说明湖面清澈,空气透明度好,空气透明得好,主要是因为海拔高、大气稀薄,杂质少,故B正确;“天空之镜”强调的是当地海拔高,且天空像镜子一样纯净,与面积和坡度大小无关,故A错误;据材料中“水平面高差不到1米”可知,水体很浅,故C错误;根据乌尤尼盐沼所处纬度可知,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小,故D错误;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充分挖掘材料信息,并具备一定的地理探究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葡萄,世界多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北纬20-52及南纬

50、30-45、海拔400-600米的地区。若葡萄园临近大水面,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有利于浆果着色和提升品质。下图示意智利葡萄产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8. 智利产出的葡萄品质极好,其原因是生长季节()A. 凉爽多雨,云雾缭绕B. 阳光明媚,昼夜温差大C. 寒流经过,气候干燥D. 河网密布,灌溉便利49. 与我国新疆相比,同品种的葡萄在智利色泽更好,这是由于该地()A. 地处山谷,热量丰富B. 夏季干热,光照充足C. 地表砂石裸露,多角度反射阳光D. 靠近太平洋,水域面积广50. 智利的葡萄很少受到外来疫病的侵袭,造成这种情况的自然条件是()A. 受海洋和山地阻隔,环境具有封闭性B

51、. 寒流流经,低温抑制疫病扩散C. 河流短小流急,不利于疫病长时间存在D. 地势高,紫外线强烈,杀菌作用明显【答案】48. B 49. D 50. A【解析】【48题详解】根据图示位置,智利葡萄产区属于地中海气候,产出的葡萄品质极好,其原因是生长季节是夏季,阳光明媚,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B对。夏季是生长季节,炎热干燥,A错。气候干燥不是作物品质好的原因,C错。水资源丰富与作物品质好无因果关系,D错。故选B。【49题详解】由题干可知,若葡萄园临近大水面,深水反射出大量的蓝紫光和紫外线,有利于浆果着色和提升品质。与我国新疆相比,同品种的葡萄在智利色泽更好,这是由于该地临近大洋,新疆深居内陆,D

52、对。智利地处山谷热量丰富、夏季炎热、光照充足、地表砂石裸露不是色泽的最主要影响因素,ABC错。故选D。【50题详解】智利葡萄很少受到外来疫病的侵袭,造成这种情况的自然条件是环境具有封闭性,产区分布在高大山脉西侧狭窄的沿海区域内,与外界联系不便,A对。寒流只是降温,但智利纬度低,气温仍然较高,并未到能低温抑制疫病扩散的程度,B错。河流短小,水源更新快与外来疫病少无关,C错。产区海拔400600米,海拔并不高,紫外线并不强烈,D错。故选A。第卷 (25分)二、综合题51. 回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刚果盆地形成于断裂下陷作用,盆地周边峡谷幽深,盆地中部沼泽广布。下图为刚果盆地(局部)等高线略图。

53、(1)评价刚果盆地中部发展内河航运的自然条件。(2)刚果盆地中部沼泽广布,说明该地植被对沼泽形成的促进作用。(3)推测刚果盆地周边峡谷幽深的自然原因。【答案】(1)有利条件:流量大,通航能力强(水温高,无结冰期);水流平缓,航行安全。不利条件:沼泽广布,不利于沿岸筑港。(2)热带雨林,植被茂盛;森林丰富,增加空气湿度和降水;植被大量涵养水源,提高地表湿度;林下光照弱(空气潮湿),蒸发量小。(3)气候湿润,河流流量大;(坡面)水土流失弱,河流含沙量小;断裂下陷,导致地面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对河床)侵蚀作用强。【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非洲刚果盆地的位置、地形、水系特征等为背景,考查河流航运条件评

54、价、沼泽形成的影响因素、峡谷成因等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详解】(1)刚果盆地中部发展内河航运的自然条件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评价。从有利条件来看,刚果盆地内的河流流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量大,因此流量大,江阔水深,航道条件优越,通航能力强;全年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刚果盆地内部地形平坦,河流水流平缓,利于航行,且航行安全性高。从不利条件来看;图中显示,刚果盆地内部沼泽广布,建设河港的陆域条件较差,不利于沿岸筑港,从而对发展内河航运不利;盆地内部城镇、人口较少,航运需求有限等。(2)刚果盆地中部沼泽广布,该地植被对沼泽形成的促进作用应森林涵养水源、蒸发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茂盛,热带雨林涵养水源能力强,提高地表湿度,为盆地中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热带雨林植被密度大,林下光照弱,空气湿度大,蒸发量小,使得地表和地下水丰富,为盆地中沼泽提供丰富的水源。(3)刚果盆地周边峡谷幽深的自然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内外力共同作用角度进行推测。材料信息表明,刚果盆地形成于断裂下陷作用,说明刚果盆地边缘坡度陡,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刚果盆地属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气候湿润,河流发育众多,且河流流量大;坡面上受植被保护,水土流失弱,河流含沙量小,因此河谷中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不断下切侵蚀,形成周边峡谷幽深的地貌景观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