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1.64MB ,
资源ID:38305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305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9章 中国地理 第2节 中国地理分区课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9章 中国地理 第2节 中国地理分区课时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1、第2节 中国地理分区一、选择题“药不到亳州不齐,药不过亳州不灵。”亳州悠久的中药材种植传统让其享有“中华药都”的美誉。近年来,从药材种植到饮片加工,从成药制造到物流贸易,从保健医疗到科教研发,安徽省亳州市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现代中医药产业体系。下图为亳州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第13题。1亳州有“中华药都”的美誉,主要得益于()广阔的市场便利的交通丰富的原料悠久的历史ABCD2从传统药材加工到完整现代中医药产业链的形成将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削弱药品市场竞争力减少企业之间的协作提高中药材种植规模ABCD3亳州现代中医药工业的发展对当地影响最显著的是()A污染生活水源B扩大就业范围C加剧资源

2、枯竭D破坏生态环境【答案】1.B2.D3.B【解析】第1题,据材料“亳州悠久的中药材种植传统让其享有中华药都的美誉”,说明丰富的原料和悠久的历史是其得到美誉的原因。第2题,产业链的形成,企业集聚,形成规模效益,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正确;产业链延长,生产规模扩大,可以增强药品市场竞争力,错误;产业链中的企业之间分工明确,形成相互合作的关系,错误;形成产业链之后,生产规模扩大,对原料的需求扩大,正确。第3题,中药材的加工对水体污染不大;中药材加工行业需要大量劳动力,可以扩大就业范围;该产业需要的中药材可以通过种植来获取,因此不会加剧资源枯竭;中药材的种植能起到一定的水土保持作用,因此对环境破坏不明

3、显。(2021年1月八省联考重庆地理)1999年底黄河中游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水沙治理成效更加显著,促进了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图甲、图乙分别为19752015年汛期(710月)与非汛期(116月)黄河下游径流量和输沙量变化过程统计图。据此完成第46题。甲乙42000 年后黄河下游年际变化最稳定的水文特征是 ()A汛期径流量 B非汛期径流量C汛期输沙量 D非汛期输沙量5根据1991年黄河下游汛期来水来沙量特点,推测该年汛期时黄河流域()A水土流失强烈 B台风活动频繁C植被覆盖率高 D受副高影响弱62000年以来,黄河下游河床的总体变化趋势是()A拓宽,变深 B拓宽,变浅C缩窄,变深 D缩窄,变

4、浅【答案】4.D5.D6.A【解析】第4题,由图表可知,2000 后黄河下游非汛期输沙量统计曲线最平直,说明年季变化最小。第5题,由图表可知,1991 年黄河下游汛期时径流量和输沙量偏小,说明黄河流域在此时可能降水量偏少,来水来沙少。而1991年710月,黄河流域因为受副高影响弱,夏季风势力弱,雨带在7月份还未进入到黄河流域,导致其降水少,黄河径流量和输沙量偏小。第6题,小浪底水库、下泄清水与水库的调水调沙作用,导致黄河下游河道发生冲刷,河床变深变宽,通洪能力不断增加。下图示意19812006年间青藏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水平地域分异特征。其中、为植被指数上升区,为植被指数稳定区,为植被指数下降区

5、。据此完成第78题。7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A荒漠、草原B森林、草原C山地针叶林D针阔叶混交林8区域植被增加主要因为()A生态退耕B人口外迁C冰雪融水增加D降水显著增加【答案】7.A8.C【解析】第7题,据材料可知,图示地区为青藏高原区,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形成高原气候区,缺少高大植被,没有森林分布;区域主要植被类型是荒漠、草原。第8题,区域植被增加主要因为全球变暖,冰雪融水量增加。针对多年冻土表面活动层的反复冻融,我国某铁路修建时为部分路段安装了两侧透风的面板叠瓦式遮阳棚(图甲)。图乙中曲线示意该铁路某处遮阳棚在暖季(7月至9月)某日与冷季(11月至次年3月)某日的棚内及棚外气温变化。据此

6、完成第910题。甲乙9此路段冷季该日()A棚外日最高气温高于5 B棚内气温日变化大于棚外C遮阳棚的作用比暖季小D棚内外气温差异出现在夜晚10该铁路线可能是()A青藏铁路B滨绥铁路C北疆铁路D贵昆铁路【答案】9.C10.A【解析】第9题,据图分析可知,为暖季, 为冷季,为棚外气温日变化曲线,为棚内气温日变化曲线。读图可知,冷季时棚外日最高气温低于5 ;棚内气温日变化小于棚外;棚内外气温差异出现在9:0018:00;冷季棚内外气温差较暖季棚内外气温差小,说明遮阳棚的作用比暖季小。第10题,读图可知,该地暖季时最高气温15 左右,冷季时最低气温可达20 ,可判断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二、综合题

7、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茶树生长所需条件是:气温在1035 时能正常生长,在2025 时生长最快;有充足的光照,但不能太强;年雨量在1 500毫米左右,且各月均匀;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等。地处茶马古道、川藏门户上的雅安市是世界上最早人工栽植茶叶的地方。该市的“蒙顶山茶”是唐代进贡最多的茶种。2011年中国唯一的茶叶专业交易所蒙顶山茶叶交易所成立,该交易所采用“互联网茶产业金融现代物流”模式运行。近年来,雅安市推行供销合作社托管茶园的项目,对茶叶的生产和销售全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2017年雅安市的茶园面积超过100万亩,产量超过8.6万吨,“蒙顶山茶”位列中国十大茶叶品牌。下图为我国某

8、区域等高线图。(1)简析雅安市有利于茶叶产业发展的自然条件。(2)指出雅安市建设茶叶专业交易所的优势条件。(3)指出蒙顶山茶叶交易所的建设对雅安茶叶产业的有利影响。(4)茶农通过参加供销社托管茶园的项目,不仅没有增加生产成本,而且还增加了收入。请解释其原因。【答案】(1)地处亚热带(中纬度)地区,北部山地削弱南下的冷空气,光照和热量充足;地处季风气候区(和山地迎风坡),夏季受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秋冬季降水锋面在此停留时间较长,各月降水较多,也导致光照不太强;山地为主,有利于排水。(2)茶叶种植历史悠久,茶叶生产规模较大(质量较好),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政府的政策支持)。(3)更加准确地

9、把握市场信息,更加及时地获得资金支持,更加有力地提升品牌知名度(更加有效地调度物流或交通运输环节),带动茶叶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经济发展)。(4)供销社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能够降低育种、田间管理等成本;能够提升茶叶品质,增加茶叶附加值(茶农有更多时间从事其他产业,扩大收入来源)。12(2021年1月八省联考辽宁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苎麻是热带、亚热带作物,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一年栽植多年连续收获。某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曾属于国家级贫困地区。二十多年前当地开始种植苎麻,并以家庭种植、手工作坊方式进行苎麻生产与加工活动。从业者主要是老人和妇女,大部分青壮年

10、劳力外出务工。2015年该地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开展苎麻种植、加工、苗族传统刺绣服饰生产与销售活动。随着合作社发展,该地实现了脱贫致富,吸引了部分外出务工农民返乡。(1)分析当地选择苎麻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的原因。(2)说明苎麻农民合作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3)评价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对当地的影响。【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苎麻生长;地形坡度大、土层薄,苎麻根系发达可固土保水;苎麻可连续多年收获,节省劳动力;苎麻作为服装加工原料,具有经济效益。(2)经济发展:由分散的生产到集中、集聚,提高劳动生产率,产生规模效益;苎麻种植到服装销售,延长苎麻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吸纳劳动力,提高就业率;对农户进行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增加农民收入;传承民族手工艺,弘扬传统文化。(3)有利影响:带来先进理念和资金,增加劳动力数量,提高劳动力质量,带动地方经济;减少农村留守人口相关问题。不利影响:返乡人口过多可能会加大生态脆弱地区环境的压力。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