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215KB ,
资源ID:382438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243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含解析)人民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届高考历史统考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2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含解析)人民版.doc

1、课后限时集训(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2020唐山模拟)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刻石记功,其中的一段刻文曰:“六王专倍,贪戾慠猛。率众自强,暴虐姿行内饰诈谋,外来侵边,遂起祸殃。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这段刻文旨在说明秦始皇()A有统一全国的雄心 B不满六国之间的纷争C平定六国的合理性 D对六国残余有所防范C根据材料“六王专倍,贪戾慠猛义威诛之,殄熄暴悖,乱贼灭亡”可知,秦始皇将其灭六国的原因归结为六王的残暴统治、咎由自取,旨在说明其平定六国的合理性,故选C项;这段刻文将秦始皇灭六国的原因归结

2、为客观原因,而非其主观上有统一全国的雄心,排除A项;秦始皇要表达的是六王的残暴导致了其灭亡,而不是对六国之间纷争的不满,排除B项;刻文叙述的是六国灭亡的原因,无法看出对六国残余的防范,排除D项。2秦朝统一后,秦始皇巡游天下,采纳齐鲁儒生刻石颂德的建议,在齐、楚旧地七处刻石。下表是刻石部分内容。据此可知,秦朝()内容 刻石名称“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靡不清净” 泰山刻石“大圣作治,建定法度”“普施明法,经纬天下” 芝罘刻石“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碣石刻石“防隔内外,禁止淫泆,男女絜(洁)诚”“妻为逃嫁,子不得母,咸化廉清” 会稽刻石 A.以法治强化伦理观念B注重社会行

3、为规范的建设C对齐楚旧地恩威并施D以神权维护统治的合法性B“男女礼顺”“建定法度”“事各有序”等都是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故选 B项; A项反映的只是材料的部分内容,排除;材料主要强调的是百姓遵守秩序,没有体现恩惠,排除 C项;根据材料“采纳齐鲁儒生刻石颂德的建议”可知,刻石的目的是颂德而不是以神权维护统治,排除D项。3(2020太原一模)湖北睡虎地出土秦简中有当地郡守发布的告示,其内容包括:法律命令就是要教导百姓,去掉淫恶的行为,清除坏的习俗,使他们能够行善。这反映了()A秦秉承儒家的民本思想B儒法结合巩固了秦朝统治C秦重视社会秩序的构建D秦始皇希望成为仁王圣主C根据材料中“教导百姓”“去掉淫

4、恶的行为”“行善”可知郡守告示体现了法律要防止恶行出现,促使百姓行善,民众行善事则社会稳定,可见秦重视社会秩序的稳定,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时法家思想占据主要地位,秦并未秉承儒家民本思想,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并未实行儒法结合而是尊崇法家思想,排除B项;由材料可知劝导民众行善的方式仍是“法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是要做“霸主”而非做“仁王”,排除D项。4汉初的封国必须如同郡县一样受中央统一的管辖, 其自主权力要受种种限制,但封国在经济上有很大的自主权,故诸侯王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充分开发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这表明,汉初郡国并行制()A促进了王国的稳定与发展

5、B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C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安定D实现了各地区的同步发展A根据材料可知,在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背景下,郡国并行制有助于诸侯灵活机动地发展地方经济,这促进了王国的稳定与发展,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郡国并行制形成的王国问题会威胁中央集权,对巩固国家统一会产生不利影响, 故B、C两项错误; D项说法错误,排除。5“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材料主要表明秦朝()A等级制度日趋固化 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创立官僚政治体制 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C“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设郡守、

6、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体现的是秦朝以官僚体制取代以前的贵族政治,从而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建立,故选C项;材料不能体现A、B两项信息,排除;郡国并行制出现在西汉,排除D项。6(2020凉山二模)下图是1973年西安发现的形似虎的战国时期秦国兵符。虎符上有铭文共40字,大意是:右半符掌握在国君手中,左半符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这件虎符反映出当时秦国()A国家分裂社会动荡 B战争频繁战乱不止C君主权力高度集中 D国力强盛军事发达C根据材料“凡要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可知当时秦国

7、军权掌握在君主手中,即君主权力高度集中,故选C项;材料主旨为虎符的使用,与“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无关,排除A项;“战争频繁、战乱不止”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并非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材料未将秦国与其他诸侯国比较,不能得出“国力强盛、军事发达”,排除D项。7秦末,“天下苦秦久矣”,但在推翻秦朝的战争中各地的表现不同:表现最激烈的是南方的楚人,其次是齐和赵,再次是韩、魏、燕;至于关中秦地,则完全没有发生反秦暴动。由此可知()A秦王朝未能实现文化心理统合B东方六国受暴政的摧残更严重C关中秦地的政治经济优势明显D郡县制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A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的分裂割据造成各国狭隘的国家民族认同观念

8、,秦统一后也并未实现文化心理的统合,因此与秦距离最远、文化和社会心理差异最大的南方楚地反秦最激烈,秦直接统治下的关中秦地“则完全没有发生反秦暴动”,故选A项;东方六国受暴政的摧残更严重,无法解释材料中东方六国参差不齐的反秦表现,排除B项;关中秦地的政治经济优势明显,同样不能解释各地反秦斗争有差异,排除C项;根据所学郡县制的知识可知,郡县制的推行并未激化社会矛盾,排除D项。8(2020沈阳一模)据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文武大臣及儒生博士到泰山,举行封禅大礼;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曾率大臣及军队到黄帝冢,举行祭祀之礼。由此可见,这些“礼”有利于()A营造家国一体的心理认同B丰富集权统一的

9、文化内涵C构建君权神授的统治秩序D清除宗法分封的制度残余B封禅即祭祀天地,秦始皇的“礼”意在强调君权神授,彰显秦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合理性,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汉武帝的“礼”意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因此这些“礼”有利于丰富集权统一的文化内涵,故选B项;家国一体体现的是宗法制度下的家国关系,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A项;汉武帝祭祀黄帝的做法,并非为强调君权神授,排除C项;这些“礼”是为了强化集权统治,与宗法分封制度无关,排除D项。9(2020淮北一模)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弃儒生建议的简单质朴的原始祭山仪式而不用,而是亲自登上泰山(位于今山东)之巅,并立石歌颂其德“明其得封也”,由此开创了中

10、国古代封禅泰山的祭天大礼。秦始皇意在()A打击儒生推行文化专制B确立新的祭祀上天礼仪C彰显皇权来源的正当性D加强对山东地区的统治C由材料“秦始皇弃儒生建议的简单质朴的原始祭山仪式而不用,而是亲自登上泰山(位于今山东)之巅,并立石歌颂其德明其得封也”可知秦始皇的目的是把皇权与天命相结合,彰显皇权来源的正当性以维护统治,故选C项;秦朝以法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材料体现不出打击儒生和对思想文化的控制,排除A项;“确立新的祭祀上天礼仪”是材料中的现象,排除B项;泰山地处山东,但秦始皇巩固统治却不只是针对山东,排除D项。10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

11、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这一现象()A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B意味着宗法制影响的消除C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D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C“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说明郡县制下选官不再依据血缘,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故选C项;秦汉确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皇权强化,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秦汉以后宗法制尽管不存在,但宗法制的影响依然存在,排除B项;科举制是隋唐以后推行的选官制度,排除D项。11 秦朝部分律法律法 主要内容田律 及时以书面形式汇报降雨量和受益田地的面积以及受灾的面积,中央政府密切关注生产进

12、度,等等 厩苑律 规定四月、七月、十月和正月评比耕牛,奖罚制度十分明确,如牛因劳累而腰围每瘦一寸,主事者受笞打十下的惩罚,等等仓律 不同身份人的口粮定量都做了严格明确规定等 这一现象反映了秦朝()A农业上的精耕细作 B法律体系十分完备C经济管理的军事化 D户籍管理较为严密C根据材料“及时以书面形式汇报”“奖罚制度十分明确”“严格明确规定”等关键词可知秦朝这些大量关于经济的立法具有细致严密的特点,秦朝政府通过立法保护农业生产,经济管理严格、规范,故选C项;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与材

13、料主旨“关于经济的立法”无关,排除A项;“十分完备”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秦朝政府通过这些立法保护农业生产,并非“户籍管理”,排除D项。12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A地主绅士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A根据材料“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可知,这一时期,地主绅士是秦王朝基层政权的根基,故A项正确;富庶家族仅仅占据着乡、里、亭这些基层职位而非各级政权,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可知,秦王朝非常注重基层政权的建设和控制,C

14、项错误;秦王朝完全废除了分封制而代之以全新的郡县制, 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的长城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这些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汇和交界的地区,长城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文化梯度最大的自然过渡地区:在北方,长城是我国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过渡的交界地区,南方长城建筑在云贵高原边缘,是历史上“生苗”和“熟苗”的分界。北方长城是“牛文化”和“马文化”这两种异质文化在中华大地上长期冲突的结晶,南方长城是汉文化和苗文化长达数千年矛盾冲突的结果。由于它的封锁和阻隔作用,使长城两边文化差异并在一定时期内更加明显,特

15、色更加显著,比如“生苗”区使用苗语,而“熟苗”区则用汉语交流。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交流不是山川湖海所能阻隔,也不是长城兵营所能分隔的,凤凰作为历史上的边疆重镇和大湘西的统治中心,成为汉文化、苗文化和土家文化融合的交点,正是这种民族文化融合的魅力,造就了今天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摘编自王亚力从南方长城看长城文化材料二秦始皇和李斯是秦帝国缔造者,他们的治国思想秉承法家传统,是以“法”治国主张的信奉者、实践者。秦帝国的立法指导思想以“争强”“治民”和“帝王之具”为指南。秦始皇之“法”:“诽谚者,族诛”“以古非今者,族诛”“偶语诗书者,弃市”。秦始皇二十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后诛轲九族,其后志恨不

16、已,复夷轲之一里,一里皆灭”。摘编自也谈先秦政治思想中的“法”(1)根据材料一,归纳王亚力关于中国长城的基本观点。(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秦帝国重视法律治国的历史背景。简要分析法治实践加速秦帝国灭亡的原因。(15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长城是我国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过渡的交界地区是历史上生苗和熟苗的分界”“中国的长城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这些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汇和交界的地区,长城往往就出现在那些文化梯度最大的自然过渡地区”“北方长城是牛文化和马文化这两种异质文化在中华大地上长期冲突的结晶,南方长城是汉文化和苗文化长达数千年矛盾冲突的结果”“由于它的封锁和阻

17、隔作用,使长城两边文化差异并在一定时期内更加明显,特色更加显著”“不同民族之间的融合交流不是山川湖海所能阻隔,也不是长城兵营所能分隔的”等信息归纳。 第(2)问,第一小问“背景”,结合秦朝商鞅变法、统一前治国的原则、统一后社会矛盾等相关史实说明。第二小问“原因”,可结合秦朝的法治实践具有严刑酷法的特点回答。答案(1)长城是我国民族交界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长城是我国文化梯度的地理标志;长城是我国历史上异质民族文化矛盾冲突的产物;长城是民族文化的功能界线;长城是中国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见证。(2)背景:商鞅变法,形成秦国重法传统;秦国历代统治者厉行法治,效果明显;秦帝国初建,各种反对势力依然存在。原

18、因:统治者主严刑酷法,激化了阶级矛盾,加速了秦帝国的覆亡。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之间

19、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解析首先要准确提炼出材料蕴含的一个观点。如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总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中央集权制度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是历史发展的进步。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注意,论据与史实引用应围绕自己提炼的观点组织,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答案示例:观点: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或“中央集权制度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论述: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局部统一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韩非子提出了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秦始皇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综上,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