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限时集训(十二)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1西周的教育体系中,执行教育任务的有“师”和“儒”两种人,这两种人都是官吏。春秋时期,官师分离,“师”“儒”流入民间,处于政体基层的“乡校”有的成为民间私塾。这种变化()A与察举制的推行密切相关B推动了完备教育体系的形成C有利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D得益于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C“师”“儒”流入民间,助推民间私学兴起,不同阶层及文化背景的人通过私学得以学习交流,有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察举制出现于西汉,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春秋时期的教育体系
2、处于新旧交替阶段,“完备教育体系”说法欠妥,排除B项;“师”“儒”流入民间,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项逻辑顺序错误,排除。2(2020蚌埠一模)老子谴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现象;墨子怒斥“今王公大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孟子认定推翻暴君是正义行动;韩非则对“上无道揆,下无法守”的现实给予抨击。这些言论反映了当时()A民众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B诸子思想日益趋于统一C诸子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D政治及思想权威尚未树立D老子谴责“圣人不仁”、墨子怒斥“王公大人”、孟子主张“推翻暴君”等,通过以上现象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不同的学派对君主的不仁、不道等行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据此可推断出,在春
3、秋战国时期,君主的绝对权威还没有真正确立下来,故选D项;题干中的各家学派都是对君主不仁、不道等行为的观点或主张,不涉及民众问题,排除A项;虽然题干中的各家学派对君主的不仁、不道等行为进行抨击,但不能说各家学派的思想趋于统一,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和韩非都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不能说他们的政治立场各不相同,排除C项。3(2020洛阳一模)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突破了西周“天命”“天道”的观念,无论是孔子的“克己复礼”还是韩非的“法治”,都把视线从天上转到人世。这反映了当时()A社会剧变促使人们抛弃迷信思想B君权神授的思想受到极大冲击C时局变动促进了社会文化多元性D政治意识适应社会变革的现
4、实D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反映在意识领域体现了对人世的关注,故选D项;视线的转移不代表抛弃迷信思想,排除A项;思想家更关注社会不代表冲击了君权神授的思想,排除B项;文化的多元性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4相传,东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憔悴,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太守刘护闻而召之,并署“门下孝”。这反映出()A孝道开始受到时人的推崇B统治者重视对社会人伦秩序的维护C儒家文化升级为官方形象代表D儒家伦理道德对人性的束缚B黄香因孝入仕,说明统治者重视维护人伦秩序,这可以起到教化百姓及巩固统治之效果,故
5、选B项;A项“开始”说法欠妥,东汉之前孝道已经受到重视,排除;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儒家伦理道德对人性的积极影响,排除D项。5汉武帝以后,随着儒学自上而下的大力推行和民众自下而上的主动学习,汉族民众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究其原因是,汉代儒学()A强调天人合一 B宣扬君权神授C倡导大一统观 D劝君主行仁政C通过题干可知,在汉武帝之后,“汉族民众的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他各族人民在意识、行为、思维和价值观等方面也渐趋一致”,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新儒学”内容中的
6、“大一统”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选C项。6南朝梁武帝崇奉道教,重用炼丹师陶弘景等人;同时,他又推崇佛教,在全国各地广建佛教寺庙;他还撰写了周易讲疏春秋答问等儒学著作二百余卷。这说明梁武帝时期()A佛道儒三教并列为统治思想B社会主流思想受到挑战C开始出现“三教合一”趋势D统治政策随国情变化而调整B材料“崇奉道教”“推崇佛教”说明儒家思想的主流思想地位受到挑战,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梁武帝推崇佛道,但未体现将其列为统治思想,排除A项;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体现出统治者喜好对统治政策的影响,与国情变化无关,排除D项。7唐太宗令颜师古撰写五经定本,
7、作为官定的课本,颁行全国;又令孔颖达等人撰写五经正义,规定为科举应试的标准。这些举措()A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促进了官方教育的兴起C重建了儒家的信仰理论 D强化了儒学的政治功能D唐太宗命人撰写“官定的课本”和“科举应试的标准”,是为了通过儒学培养和选拔人才,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故选D项;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西汉时期,排除A项;汉武帝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上设立郡国学校等措施推动了官方教育的兴起,排除B项;儒家信仰理论的重建指的是宋明理学,排除C项。8朱熹认为人性固然重要,但情为“未发”,把握自己的本性还需从“已发”处用力。“性无不善,但情迁于物,心所发为情,或有不善。”由此可知,朱熹认为人性
8、()A本质是善 B有善有恶C无善无恶 D本善习远D由材料可知,朱熹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人性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由此可知朱熹认为人性本善习远,故选D项;A、B、C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9(2020淮北一模)明清之际的儒学家们,对泛滥已久的王学末流抨击甚为猛烈,在思想界形成一股强大潮流,如顾炎武不仅在理论上把王守仁视同禅学并大加挞伐,甚至把明朝的覆亡看作是王学泛滥的恶果。这反映了()A王守仁心学导致明朝的灭亡B宋明理学内部开始出现分歧C提倡经世致用成为时代主流D社会变革促进儒学焕发生机D材料“如顾炎武不仅在理论上把王守仁视同禅学并大加挞伐,甚至把明朝的覆亡看作是王学泛滥的恶果”体现的是明
9、末的儒学家对心学崇尚空谈心性的弊病的批判,这反映了社会变革促进儒学焕发生机,D项符合题意;明朝灭亡是阶级矛盾尖锐化的结果,排除A项;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经世致用思想并未成为时代主流,排除C项。10(2020常德一模)黄宗羲认为,将来只有再立宰相,正名定义,把宰相来做政府领袖,不要由皇帝亲揽大权;顾炎武认为,天下太平,则小官多,大官少;天下之乱,则必然是大官多而小官少总而言之,地方政治干得好,天下就太平。地方政治干不好,天下就大乱。两者都()A主张通过宰相制度正君心B是对明朝政治制度的反思C认识到地方治理的重要性D指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危害B材料体现的是黄宗羲和顾炎武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试图通过
10、改善吏治和制约皇权来挽救颓废中的社会,B项正确;A、C两项说法均片面,排除;D项说法属于材料的一方面,材料更多的是强调如何挽救当时的社会,排除。11.康熙年间,石涛创作山居图(如右图),小屋掩映在险峻山崖下的树林中,屋里隐约可见一人独坐。这一作品()A突破了传统文人绘画的创作风格B代表了清代宫廷画的审美取向C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需要D表达了部分士大夫的精神追求D根据材料“小屋掩映在险峻山崖下的树林中,屋里隐约可见一人独坐”可知,这幅文人画的寓意是即使渺小如彼,也能在大自然的浸逼之下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表达了部分士大夫的精神追求,故选D项;“一人独坐”表达了作者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继承了传统
11、文人绘画写意的创作风格,排除A项;宫廷画注重写实,与材料文人画写意的特点不符,排除B项;风俗画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生活需要,与材料主体文人画不符,排除C项。12据有关统计,15841790年间来华的传教士共有译著成书300余种,其中关于自然科学的有120种左右,以天文学为主的约89种,涉及数学的有20种。由此可知,当时中国()A与西方的交流日益频繁 B科技发展融入新血液C思想专制统治逐渐松弛 D政府提倡向西方学习B来华传教士通过译著自然科学、天文学和数学等西方科学技术,为古代中国科技的发展融入新血液,故选B项;随着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阻碍了中西方的交流与联系,排除A项;明清时期,统治者对人们思
12、想的控制逐渐强化,排除C项;政府提倡向西方学习是在近代,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孔子、孟子、荀子到董仲舒,儒学完成了由平民儒学到官方儒学的第一次转型和跨越,自此以下,两千多年间,儒学一直充当着国家意识形态的角色。儒学由民间进入宫廷后,借助强大的国家机器,尤其是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得以广泛传播和普及,并不断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渗透。然而,官方化儒学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儒学发展的同时,也腐蚀着儒学的机体,曲解了儒学的精神,扼杀了儒学的创造力,甚至败坏了儒学的声誉。颜炳罡民间儒学何以可能材料二元初统治者
13、对文教、科举的不重视,大量的知识分子不能进入仕途,他们或从事底层教育(书院、私塾),或进入底层政治系统,他们将理学的精神渗透在教育理念和地方政治治理中;还有一部分人因无法进入仕途,或选择隐逸著述,或选择创作杂剧糊口度日,他们在信仰上虽然出现危机,但是仍在一定程度上坚持着儒家信仰,理学在他们的作品,诸如诗词、杂剧、元曲中得到体现。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科举恢复,程朱理学的典籍尤其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必备书目。朱军元代理学与社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完成由民间进入宫廷的第一次转型的背景和表现。(13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及其成因。(12分)
14、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汉武帝巩固统治的需要和儒学自身的调整两方面分析;第二小问,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以儒学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和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制度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他们将理学的精神渗透在教育理念和地方政治治理中”等信息归纳;第二小问,从宋代理学的兴起、知识分子的处境、市民文化繁荣、儒者的社会责任等方面分析。答案(1)背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学吸收阴阳、黄老、法家思想而进行自我调整。表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重用儒者参政;设五经博士,宣扬儒家思想;中央到地方设立学校,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2)现象:理学的民间化、社
15、会化。成因:宋代理学的兴起,影响逐渐扩大;知识分子仕途受阻;市民文化的繁荣;底层教育的发展;儒者的社会责任。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对天工开物的各种解读是一个引人入胜、非常重要的题目。那些奉19世纪欧洲科学革命为圭臬的学者,力图在中国历史中找到可堪与欧洲对等的个案,找到欧洲的镜像。因此,在一些学者眼里,这本著作之存在,是中国人有志于工艺知识、技术和实用手段的一个有力证明。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宋应星之后没有学者沿着他的路数、用他开创的包罗万象的方法来了解工艺知识,这恰好说明中国人在思想层面上对实用事物和技术缺少兴趣;或者,他们将这本书看作一个文明的标志,而这文明中的发明和创造能力都正在趋
16、于衰落。我在这里所做的,便是将天工开物重新归置到它原本所处的各种关联之中。(在我看来)宋应星对于“天工”和“开物”这两个语汇的使用,意在将自己的文字纳入一个更大的关联当中,而非简单地记录工艺过程。他相信,通过描写这十八个遴选出来的工艺领域,人们可以从中学到重要的宇宙规制(“天理”),了解这些规制能让世界进入“治”的状态中。据德薛凤工开万物 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围绕材料中关于天工开物的解读,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个观点加以评析。(要求: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2分)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要求学生围绕材料中关于天工开物的解读,对“那些奉19世纪欧洲科学革命为圭臬的学者”的观
17、点“中国人有志于工艺知识、技术和实用手段”,“另外一些学者”的观点“中国人在思想层面上对实用事物和技术缺少兴趣”“发明和创造能力都正在趋于衰落”以及作者的观点“将天工开物重新归置到它原本所处的各种关联之中”有一个整体认识,不能脱离主题或以偏概全,才能提出恰当明确的观点。其次,任选其中一个观点,结合19世纪欧洲科学革命诞生的经济基础、思想基础和制度保障,或者明朝晚期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社会特征,或者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发展的不同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等所学知识进行评析,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最后,结合观点,对上述论述进行概括总结。答案示例一:天工开物证明古代中国人重视实用技术。此观点错误。
18、天工开物表明宋应星重视工艺技术,但之后不再有后继之作。这是因为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科举制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导致轻视手工业的观念盛行。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和分散性,对科技发展与推广的作用有限。明清时期,传统科技没有实现向近代科技转型。可见,古代中国经济、思想、制度等状况都使得中国人轻视实用技术。示例二:按照19世纪欧洲科学革命的标准评价天工开物。我赞同此观点。近代西方科学革命是在资本主义发展、思想解放运动兴起的背景下发生的,推动了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明朝中晚期,中国在经济、科技领域同样出现了带有若干近代化因素的萌芽,天工开物被誉为“17世纪的中国工艺百科全书”就是明证,并影响了同时代的西方科学发展。因此天工开物已带有近代科学革命的特征。因此应该将天工开物置于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去认识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