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个谋士曹操为立世子的事拿不定主意。大儿子曹昂,二儿子曹铄,一个战死,一个早夭;三儿子曹丕勤奋听话,各方面都不错,按长幼顺序当然应立曹丕为世子;但是,他的另一个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深得他的宠爱。立哪个为世子,曹操举棋不定。一日,曹操屏退左右,独留下贾诩,曹操先是长叹一声,说出了自己的心事,然后问贾诩有什么建议。贾诩站在旁边,眼望帐外发呆。曹操又问了一遍,贾诩还是装作没有听见。曹操大声喝道:“文和!”贾诩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转头作揖,面无表情地回答:“丞相。”曹操不满地说:“我和你说话呢,你为什么不理我呢?”“我在想一件事,所以没理你。”“你想什么呢?说来听听。”“我在想袁绍和刘表的事啊。”(袁绍临
2、终前立了三子袁尚为嗣,导致袁氏兄弟自相残杀,造成袁绍势力的最终瓦解。刘表也是如此。)曹操盯着他看了老半天,突然大笑起来,从此不再提此事。公元217年,曹操立曹丕为太子。曹丕即位后,封贾诩为太尉、魏寿乡侯,几年后贾诩病逝,享年77岁。几十年后,晋武帝司马炎一心想让自己的傻太子司马衷登上皇位,傻太子曾说过雷倒众生的话语“饥民们没有粮食吃,为什么不吃肉”。太子的老师卫瓘认为,此人若是做了皇帝,天下堪忧,一直伺机劝告晋武帝改换太子。一日,晋武帝大宴群臣,卫瓘假装喝醉,倒在晋武帝的御座前,用手抚摸着座位,嘴里含含糊糊地说:“这个座位太可惜了!”司马炎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但是假装没听懂,说:“你在胡说些什
3、么?准是喝醉了吧。”接着,吩咐侍从把卫瓘扶起来送走。司马炎一直没有改换太子。公元290年,司马炎病死,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晋惠帝继位后,皇后贾南风以“废立之谋”的罪名,将卫瓘及子孙共9人斩杀,卫瓘享年72岁。作为著名谋士,贾诩与卫瓘都以智谋著称:卫瓘被称为三国后期第一谋士;至于贾诩,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中这样评价:“贾诩能在乱世中审时度势,自己是活得时间最长的,还保全了家人,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贾诩可能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在继位人选的问题上,两人都运用了自己的机智,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可见二人的水平不相上下。只可惜,一个是谋士装傻,一个是皇帝装傻;谋士装傻是为了保全自己,皇帝装傻那就没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