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2(2018-9-8)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202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2(2018-9-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2(2018-9-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2(2018-9-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2(2018-9-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2(2018-9-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2(2018-9-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2(2018-9-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2(2018-9-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2(2018-9-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2(2018-9-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2(2018-9-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2(2018-9-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2(2018-9-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2(2018-9-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2(2018-9-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2(2018-9-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广东省平远县梅青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测2(2018-9-8)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梅青中学高三语文周测(2)2018.9.8总分:150分 出卷人:姚丽杰班级: 姓名: 座位: 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论哲学著述的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

2、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

3、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促、互鉴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化,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若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

4、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上世纪20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中“趣味教育”一词,乃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其后,中国现代美学大师朱光潜进行自觉的中西比较和互鉴,达到了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这种中国古代美学“化西”式地现代转化并非个例,在一个世纪以来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他们都为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尽管他们中有人提出“以西释中”的口号,表面上抬高了西学,但他们所作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际上超越了“以西释中”,达到了中西互鉴互融的高度。总之,以文明交流

5、互鉴的视域回顾百年中国美学现代建构的历程可以发现,虽然这个时期我们的主动借鉴占主导,但实质上这是特定时代条件下中西文明互鉴的一种特殊形式。 (摘编自朱立元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王国维写出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人间词话,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是因为他借鉴了德国古典美学各家的思想。B.“美育代宗教”说继承了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同时也吸收、融化了康德的有关思想,并借鉴了席勒的美育理论。C. “趣味主义”美学主张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D. 朱光潜之前的一些中国

6、美学家,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他们还没达到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以王国维、蔡元培、梁启超等美学大家为例,阐述了中国现代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和超越的进程。B. 文章指出中国美学对西方美学的借鉴是一个“学西”“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其中主动借鉴占主导。C. 文章以较多文字介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贡献,突出肯定他所具有的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D. 对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的话题,文章先提出观点,后运用举例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总结,重申观点。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7、一项是( )(3分)A. 如果固执坚持中学、西学二分的狭隘观念,一味“学西”,而不知中西互鉴互融,就不可能有中西美学的创新融合。B. 王国维与蔡元培都借鉴了康德的审美四契机说,并结合本国传统思想,各自提出了有创造性的学说主张。C. 蔡元培、梁启超在建构自己的美学思想时,都做到了既借鉴西方美学思想,也吸收中国儒家思想。D. “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学”更具包容性。(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背叛炊烟胡宗波“背叛”炊烟,需要勇气。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

8、,整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剪不断,理还乱。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炊烟划出的半径。在我眼里,炊烟就是宣布吃饭的口令。在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对于还是个孩子的我来说,食物散发出的诱惑,无疑令我无法抗拒。至于下顿将着落在哪儿,我大抵是不会去理会的。我心里只有炊烟。发展到了最后,就算全村的炊烟同时升起,哪一道炊烟是自家的,我能一眼分辨出。那时,炊烟不仅滋润了我的肠胃,也滋润了我的梦。可我从来不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相反,我回报给炊烟的,大多是怨,是

9、恨:恨它营养不够丰富,恨它花样太过单一,更恨它有时还填不饱我肚子。与我对炊烟的矛盾态度相比,父母从来怀着一颗虔诚之心。炊烟生病了,父母精心呵护着,助它早日康复;炊烟失落了,父母安慰开导着,帮它尽快振作。炊烟有灵性。虔诚的心,换来了炊烟的信任。它配合着父母,苦苦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日子。然而,在父母虔诚的背后,其实也蜷缩着一颗不安分守己的心。父母领着我在日子里摸爬滚打的同时,矢志不渝送我去读书。他们已领教了日子的苦。他们不想将这种苦留成“财产”,等我去继承。为了孩子长远计,父母替我谋划着对炊烟的“背叛”。背叛,是需要勇气的;勇气,则需要成本。为了抵抗不断膨胀的生活,搀扶起勇气,父母几乎把腰弯得和大地

10、平行,瞪大疲惫的眼睛,在日子里翻拣着能对抗生活的元素。其间,父母还要顶住村人随手扔来的冷嘲热讽。那大都是些认为读书没用的村人。站在父母的“背叛”上,我把父母的期望打包,系在肩膀上,在“背叛”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若干年后,我彻底“背叛”了炊烟,走出了乡村。在异乡,任我踮脚眺望,却看不到一丝炊烟。内心的空虚惆怅如同滚着的雪球。在炊烟的浸泡里长大的人,炊烟就是他的根。一个人,一生里烙印着三条根,那是从国别、地域、家庭三者文化差异中沉淀出来的。“背叛”了炊烟,就斩断了地域和家庭这两条根,我这一生,注定将处于失根后的无根状态。这时,在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仿佛一封封家书,用眼眸盖上思念的邮戳,不时呼唤着我

11、回去。每一年,我都会回故乡,只为亲手摸摸升腾的炊烟。摸着它,我才能暂时找回丢失已久的乡音,才能短暂回收久违了的内心踏实。这些年,每次回去,家乡都有变化。村人的生活水平真正像是芝麻开花。在欣慰的同时,我却觉得与故乡又生疏隔膜了几分。现代化的炊具,不断打压着炊烟氤氲的范围。我希冀的炊烟,越发地单薄瘦削。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改写。我也知道,总有一天,我再也看不到炊烟。我更知道,一缕缕炊烟,终会在我记忆的窖藏中酝酿成一种乡愁,继而在我的记忆里,站成一道道风景,更站成一位位亲人。背叛,总是要付出代价。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再也没有远道而来的消息,能把一种叫幸福的感

12、觉催生。失去了炊烟,我们注定还有别的希望。(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9月24日24版,略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开头引出炊烟,总领全文,交代特定的地点,与独特的地理环境,并且引出下文对炊烟的背叛。B全文包含了多处对比,例如:村人对父母为我设计的人生道路冷嘲热讽和父母的冷静坚决形成了对比。C背叛炊烟是痛苦挣扎的结果,作者以悠远复杂的笔触全篇叙写了自己逃离故乡的全过程。D作者将“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比作家书,将思念化作邮戳,生动形象而又新颖别致地写出家乡对我的羁绊,我对故乡的难忘之情。5结合文本,赏析划线句子“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

13、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改写”。(5分)6作者在文中写到为了实现父母的期望,我背叛了炊烟,结尾又说,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4月18日,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在京发表,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9%,较2015年的79.6%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8.2%,较2015年的64.0%上升了4.2个百分点,已连续8年上升;图书阅读率为58.8%,较2015年的58.4%上升了0.4个百分点。我国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

14、86本,较2015年增加了0.02本。这7.86本中,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5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1本。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和手机阅读接触率有所上升,其他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有所下降。历年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手机阅读接触率如下图:(摘编自2017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材料二: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在上海联合举办的“实体书店发展推进会”上表示,进一步加大对实体书店扶持力度。门店租金的上涨、网络营销方式的兴起和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是近年来全世界实体书店都面临的问题。不仅传统的中大型连锁书店规模不断缩减,一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书店也陆续关张,在一片惋惜声中黯然

15、退场。实体书店面临的困境实际上是很多传统行业在互联网大潮中面临的共同困境。但书店毕竟与普通店铺不一样,它在购买商品的价值之外,承载了关于一些文化、知识和品位的社会价值,也承载了一些关于故事、人生和回忆的情感价值。一个人可能没有在手机上读过书,却大多会有一个难忘的书店,有一本最喜爱的书。那种“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时的喜悦和敞亮,也是许多爱书人的情感共鸣。有些人将实体书店的困境归结为阅读习惯的改变,认为数字阅读和新媒体的兴起让纸质图书越来越失去市场。阅读方式、图书载体的变化是时代进步的规律,如果数字阅读能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推动知识的普及和文化传播,那么这对整个社会和时代都是善莫大焉。

16、但问题是:数字阅读真的让我们养成新的阅读习惯了吗?我国的公共图书馆数量和阅读率却持续偏低,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不足5本,远低于发达国家。排在各大书店畅销榜单上的书单,除了考试辅导类书籍,就是各类成功学和养生学书籍,阅读的功利性可见一斑。再看看各大读书网站排名前列的,也无外乎是些言情、玄幻和惊悚小说。开卷有益、读书有用。在数字阅读尚未完全发挥功用的今天,扶持实体书店,让其更好发挥培养阅读的功能,是一种现实选择。前段时间,北京的三联书店开始尝试24小时运营,吸引挑灯夜读重开卷的爱书人。实体书店在困境中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是必经之路,但在运营模式的创新外,培养全民的阅读习惯显得更加重要;在提供现

17、代化的阅读体验之外,促进全民阅读的配套建设,增加公共阅读资源,弥合地区间阅读资源的不平衡显得更加重要。如果丧失了阅读的习惯,我们哀悼的将不仅是实体书店的消亡,而是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失去精神家园后的迷惘。 (摘编自吕洪网络营销改变阅读习惯?2014年5月人民日报)材料三: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和雕刻时光咖啡店同步运营,联手互动。书店以经营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图书为主,兼及音像制品、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每年经常性、有选择地举办诸如讲座、新书发布、研讨、展览等各类营销活动百余场。 (摘编自三联书店官网)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

18、综合阅读率较2015年略有提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比图书阅读率增长速度快。B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但图书阅读率却增长缓慢。C自2008年以来,我国成年国民手机阅读接触率稳步增长,手机阅读接触率持续超过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并逐渐拉开距离。D自2008年以来,我国成年国民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稳步增长,网络在线阅读接触率连续八年上升。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阅读习惯的改变、数字阅读和新媒体的兴起最终导致实体书店走向困境。B书店不仅购买商品的价值,还承载了一些关于文化、知识、品位的社会价值和故事、人生、

19、回忆的情感价值。C一些各具特色的文化书店陆续关张,由此看出,个性化、特色化并非实体书店生存之根本,实体书店的第一要务是要寻求政策扶持。D实体书店的消亡往往意味着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失去精神家园,这是一种精神的迷惘。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才能使实体书店逐渐走出困境。(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李觉,字仲明,本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举九经,起家将作监丞、通判建州,秩满,州人借留,有诏褒之,就迁左赞善大夫、知泗州,转秘书丞。太宗以孔颖达五经正义诏孔维与觉等校定。王师征燕、蓟,命觉部京东诸州刍粮赴幽州。维荐觉有学,

20、迁礼记博士,赐绯鱼。雍熙三年,与右补阙李若拙同使交州,黎桓谓曰:“此土山川之险,中朝人乍历之,岂不倦乎?”觉曰:“国家提封万里,列郡四百,地有平易,亦有险固,此一方何足云哉!”桓默然色沮。使还,久之,迁国子博士。端拱元年春,初令学官讲说,觉首预焉。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觉曰:“陛下六龙在御,臣何敢辄升高坐。”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觉因述天地感通、君臣相应之旨,上甚悦,特赐帛百匹。俄献时务策,上颇嘉奖。是冬,以本官直史馆。右正言王禹偁上言:“觉但能通经,不当辄居史职。”觉仿韩愈毛颖传作竹颖传以献,太宗

21、嘉之,故寝禹偁之奏。淳化初,上以经书板本有田敏辄删去者数字,命觉与孔维详定。二年,详校春秋正义成,改水部员外郎、判国子监。四年,迁司门员外郎,被病。假满,诏不绝奉,卒。觉累上书言时务,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事,太宗嘉其详备,令送史馆。觉性强毅而聪敏,尝与秘阁校理吴淑等同考试开封府秋赋举人,语及算雉兔首足法,觉曰:“此颇繁,吾能易之。”及成,果精简。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B.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

22、/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C.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D.太宗幸国子监/谒文宣王/毕升辇将出西门/顾见讲坐/左右言觉方聚徒讲书/上即召觉/令对御讲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绯鱼,指绯衣与鱼符袋,旧时朝官的服饰。唐制,五品以上佩鱼符袋。宋代因袭之。B.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C.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D.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

23、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觉学问精深,政绩卓越。他明晓九经,参与孔颖达五经正义校定;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受到朝廷褒扬。B.李觉涉远为官,不畏艰苦。与李若拙出使交州时,别人认为前往此地辛苦劳累,他却认为不足挂齿。C.李觉仕途顺畅,颇受赏识。皇上对他所献策略以及所作竹颖传大加赞赏,王禹偁也大力举荐他。D.李觉关心时局,聪慧机敏。他对当时的一些政务有很好的论述,得到太宗认可;在计算方法上也有独到见解。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上因降辇,令有司张帟幕,设别坐,诏觉

24、讲周易之泰卦,从臣皆列坐。(5分) (2)淑意其宿制,即试以别法,皆能立就,坐中皆叹伏。(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定风波注范仲淹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注庆历六年,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在此间,他营建了百花洲和花洲书院,本词即为应制之作。14下列对本诗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定风波”为词牌名。词牌是用来规定词的格式的,但随着不断的演变,同一词牌可能有多种格式,且与词的内容相关。B上片一、二

25、句,词人用“满城罗绮”来反衬春天的即将逝去,于是去百花洲上寻找尚未消逝的春天的美好景色。C“无尽处”不仅写出了百花洲上美景的无边无际,也为下片词人抒发“山翁聊逸豫”的议论积蓄了相应的情感。D本词虽为应制之作,却情感真挚,借记游百花洲之事来抒发词人复杂的情感,有婉约的一面,但偏豪放。E本词上片重在写景,下片重在抒情,围绕百花洲上“寻芳”展开,认为寻乐是上天赋予的本能,要适时行乐。15同是庆历六年的作品,本词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试作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 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

26、师说中“ , ”观点一致。(2) 劝学一文中阐述“学”与“思”的关系,强调既要重视思考,更要重视学习的名句是“ , ”。(3) 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说的“_ , ”,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荣辱不惊心态,大致相当。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17.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公共汽车正在行驶中,前面一骑摩托车的男子突然变向横穿马路,眼看两车就要相撞。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嘎”的一声,公共汽车司机紧急刹车,避免了一场车祸的发生。车上乘客目睹了这扣人心弦的一幕,议论纷纷,怨声载道。那翻倒在地的骑摩托车男子迅速爬起来,一阵东张西望之后,未见交警身影,继

27、而义无反顾,翻身上车,扬长而去。司机不禁怒形于色,大声斥责那违反交通规则的男子。A. 扣人心弦 B. 怨声载道 C. 义无反顾 D. 怒形于色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这次学校运动会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已经结束,我们咀嚼、回味这一经历,并不觉得辛苦,只有在平凡事情中享受奉献、成长。B根据美国阿富汗重建行动特别督察长办公室6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表明,美国国防部先前仅根据时任阿国防部长个人喜好,选择为阿国民华购置深绿色“森系”迷彩服。C古代中国官方往往习惯向民众宣扬讼师之恶,对民间助讼之人进行整体污名化,从而避免更多的诉讼案件被催生出来,以绘就所谓“无讼”的大同图景。D该报通过形式创

28、新、技术创新、平台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让新闻作品成为焕发和丰富人们精神世界的强大力量。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3分)A临行前,朋友小雷奉告我归家路途遥远,又是返程高峰,一定要谨慎小心,注意安全,到了家要给他打电话报个平安。B周经理,我初来乍到,有不少地方都不熟悉,业务方面也不熟练,如果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周到,还望见教。C他能在公司股东会议上力排众议向我进言,指出公司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欣赏这样的人。D李欣在订货会上遇到了老同学王兵,便说“久仰,久仰,大学毕业后就各奔东西,今天再见到你,咱们一定要一醉方休。”20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29、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例如无人机用于航拍,扫地机器人走进了家庭。然而,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在每一件高科技新产品带给我们便捷、快乐的同时, ,例如无人机可能会干扰民航客机的飞行。如何在享受高科技产品带来便捷与快乐的同时, ,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21下图为共享经济的简易说明图,请根据该图给共享经济下一个定义。(5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每到秋冬季节,都是落叶飘零的时候。为了加强城市的管理,有的地方甚至是让环卫工人24小时连续工作,相同的地点组成四个小组,轮流值班,坚守在“落叶第一线”;有的城市还喊出了

30、口号“确保地面没有一片落叶”,确保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但北京青年报记者11月16日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市属公园首次尝试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打造出了20处“最美落英缤纷”赏秋景点,引来无数市民前往拍照留念。对此,你怎么看待?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或体验?请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梅青中学高三语文周测(2)2018.9.8答案1.B( A因果关系表述欠周密。王国维写人间词话,创建了创新美学体系,不仅有对德国古典美学各家思想的借鉴,也有对中国古典关学思想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的深刻反思。C表述不当。“它改造了西方的理论”这表述与原文不吻合,原文说“借

31、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趣味主义的美学主张”。而“趣味教育”,是“直接借鉴、改造了西方的提法”。D“但他们还没达到对西方美学有选择、有针对性的消化、吸收和融通“表述绝对化,也于文无据。)2. A(“超越”表述不当,文中无此意。)3. D(推论不当。“以西释中是西学为贵思想的外化”这推论缺乏实据,而“中国古代美学的现代转化表明西学较之中学更其包容性”这推论,也与原文所述不吻合。)4. C (解析:全文既有对故乡炊烟的逃离,又有对故乡炊烟的思念和牵挂。)5.答案:拟人手法的运用(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故乡传统农耕生活必然会逝去,最终被占据

32、绝对优势的富裕、先进、现代化的生活取代。(3分)这句话蕴含作者对这种变化既欣慰、期望,又充满伤感、留恋的矛盾复杂情感。(1分)6.答案:不矛盾,(1分)炊烟原本是故乡特有的景致,但故乡生活的艰辛、贫穷使得作者产生了逃离贫穷的家乡、以知识改变命运、追求富足的生活的念头,并付之行动。(2分)而故乡的炊烟又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游子心中永远的原点,是家和温暖的隐喻,没有炊烟也就没有了家、根和温暖。(2分)这样写都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深沉的爱。(1分)7.C (解析:持续超过应为有高有低。)8.B(解析:A有些人将实体书店的困境归结为阅读习惯的改变,认为数字阅读和新媒体的兴起让纸质图书越来越失去市场。是有些

33、人的观点。C第一要务说法牵强附会。D、如果丧失了阅读的习惯,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就会陷入失去精神家园后的迷惘。)9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实体书店的扶持力度,让其更好地为全民阅读服务。实体书店要在困境中探索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营销之路,创新运营模式。10.C解题思路“左右”指身边的侍臣,作主语,排除A、B两项; “毕”,是结束的意思,排除D项。11.B 解题思路礼记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12.C解题思路王禹偁奏言,李觉不应该居史职,而非大力举荐他。13. 答案(1)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另外设置座位,令李觉讲解周易中的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因”“张”“别”各一分,句意两分)

34、(2)吴淑怀疑(猜测)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的方法来测试他,他都能够立即完成,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意”“宿”“就”“叹伏”各一分,句意一分)参考译文:李觉,字仲明,本是京兆长安人。太平兴国五年因通晓九经被举荐,开始做官担任将作监丞、建州通判,任期将满,建州百姓请求让他留下,皇上下诏书褒奖他,晋升做左赞善大夫,掌管泗州,转任秘书丞。宋太宗拿孔颖达的五经正义下令让孔维和李觉校定。朝廷的军队出征燕、蓟,命令李觉布置将京东各州粮草运往幽州。孔维推荐李觉,认为他有学问,李觉升迁为礼记博士,赏赐绯袍鱼袋(五品官职)。雍熙三年,和右补阙李若拙一同出使交州,黎桓对他说:“这地方山川艰险,中原的人忽然到这

35、里,难道不疲倦吗?”李觉说:“我们的国家疆土有万里之广,郡县有四百个,土地有平坦的,也有险峻的,这样的地方哪里值得说呀!”黎桓不说话,神色沮丧。李觉出使回来,很久之后晋升为国子博士。端拱元年春天,刚让学官讲学,李觉首先参与。宋太宗驾临国子监拜谒文宣王结束,登上辇轿要从西门出去,回头看见有人在座位上讲学,左右侍臣说李觉正在聚集门徒讲授经书,皇上就召来李觉,让他对着皇上讲学。李觉说:“您高高在上,我怎么敢就登上讲说之位呢。”皇上于是下了辇车,让官吏张设帐幕,另外设置座位,令李觉讲解周易中的泰卦,随从的大臣都依次而坐。李觉于是讲述天地感应相通、君臣相合的要旨,皇上非常高兴,特意赏赐他百匹布帛。不久李

36、觉进献论时务的对策,皇上对他十分嘉奖。这年冬天,凭主管官员的身份在史馆当值。右正言王禹偁进言说:“李觉只是能通晓经书,不应当就这样担任史官职务。”李觉模仿韩愈的毛颖传写了一篇竹颖传来献给皇上,宋太宗赞许他,因此搁置了王禹偁的奏章。淳化初年,皇上因为经书的版本被田敏擅自删去了许多字,任命李觉和孔维详细校定。淳化二年,详细校定的春秋正义完成了,改任水部员外郎、做国子监判官。淳化四年,升任司门员外郎,遭受疾病。请假期满,皇上下诏不断绝他的俸禄,直到去世。李觉多次上书谈论时务,阐述养马、漕运、屯田三件大事,宋太宗赞许他写得详细齐备,让人把奏章送交史馆。李觉的性格刚强坚毅、聪慧敏锐,曾经和秘阁校理吴淑等

37、人一同考开封府的秋赋举人,谈及雉兔首足的计算方法,李觉说:“这个方法太繁琐,我能使计算变得简易。”等到完成,果然精巧简便了。吴淑怀疑(猜测)他是预先做好的,就用其他的方法来测试他,他都能够立即完成,在座的人都赞叹佩服。14CD(A选项,词牌一开始用“本意”,与词的内容有关,但随着不断的演变,词牌不再与词的内容相关;B选项,上片一二句写满城人开始身着罗绮,春天快要结束,不如去百花洲上,看看有没有没开尽的野花,并没有用反衬手法;E选项,词中只说请不要责怪山翁我偶尔寻一点欢乐,黄莺懂得唱新声,花蝶懂得新舞,那都是上天赋与它们的本能,但并没有提到寻乐是上天赋予的本能。15相同之处:两篇作品都表达了被贬

38、之后的乐观旷达之情(1分)。本词作者借百花洲上“寻芳”,“聊逸豫”,认为功名得失有定数,可见其乐观旷达;岳阳楼记中,作者借描写岳阳楼的景色表达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情怀(分析1分)。不同之处:岳阳楼记是借作记之机,规劝朋友的同时,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1分)作者被贬之后虽然有失落,但兼济天下的积极一方面占主导,并鼓励自己和朋友向古仁人看齐。(1分)本词是借游百花洲之事来抒发自己矛盾的心情,豁达中有及时行乐、渴望退隐的情绪风。(1分)在这里,作者兼济天下的思想不再那么坚定,而是借“聊逸豫”“归时数”来安慰自己和获得精神上

39、的解脱。(1分)解析:【上片,范仲淹暗示对官场生活已经厌倦,对表面稳固的朝庭存在着反感,想离开朝庭,离开官场,寻找他途,退隐归田去,希望过陶渊明式的生活思想感情。“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是说穰城里虽然“罗绮满城”花花绿绿,但是春天已近逝去,于是到百花洲上寻找春天的美好景色。百花洲上的景色是怎样的呢?“浦映花花映浦”,美极了。“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这种美好境界无边无际,走进去好象突然走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所描写的、去“世外桃源”的路上的境界一般。下片,替自己的隐世思想进行辩解。“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可此可见范仲淹想归隐是很自然的事情。“莺解新声蜨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

40、欢绪”,意境上是写对景色的欣赏,实际上是表白自己去退隐归田是很愉快的、很乐观的、很自然的。范仲淹既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进取思想,也有消极低沉的时候。】16. (1)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17.D 解析:A项,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B项,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群众普遍不满; C项,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不退缩回顾;D项,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18.答案C(A成分残缺,在“享受奉献、成长与幸福”后面加上“的快乐”。B

41、句式杂糅,去掉“根据”或“表明”。D搭配不当,“焕发”与“精神世界”不搭,删“焕发和”。)19B(见教,客套话,指让对方指教自己。A 项:奉告一般用于自己对别人说。C 项:进言用于自己向别人提建议。D 项:久仰,仰慕已久,一般用于初次见面时)20.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 也存在一些隐患 防范其带来的风险21.答案:共享经济是一个组织机构或个人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将自己的闲置物品的使用权通过中间第三方平台转移给陌生人的一种经济模式。(语言通顺、定语排列符合逻辑2分,关键词完整、种属概念正确3分)四、写作(60分)【评分细则】(一)命题背景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42、需要”。22017年3月29日,泉州七中微信公众号发出未来7天,泉州七中落叶不扫的倡议,校园内启动“只捡垃圾,不扫落叶”模式。学校此举收获好评如潮。32017年11月15日,上海市绿化市容局介绍,今年申城有29条落叶景观道路,涉及徐汇、长宁、虹口等9个区,今天开始这些道路将陆续实行“落叶不扫”的措施,从传统的环境保洁升级为环境美化,让城市呈现自然美。42017年12月,为了让市民更好的就近赏叶,洪山广场林荫休闲广场(西广场)落叶暂时不扫留作景观。此举也是为了让市民游客能够最大限度的感受到深秋的美景,让秋天在广场多呆些时候。武昌公园、楚望台公园、洪山公园,以及首义广场也将推迟清扫落叶,让市民感受

43、深秋落叶之美。(二)材料理解作文材料为两部分,即对待落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前者是“确保地面没有一片落叶”,后者是“不立即清扫景区落叶”。这两种态度的出发点也不一样:前者是为了“加强城市的管理”,后者是为了打造“最美落英缤纷”赏秋景点。连接两部分的关键词是一个“但”字,这一转折,既表明前后态度和行为的对立,也表明后者更是材料的关注点。材料陈述的是现象,对材料的理解,要透过现象去看,去悟。从两者的行为来看,是如何对待自然的问题。前者在于战胜自然,对待自然是对立态度,后者在于用自然来美化生活,对待自然是互融态度。从两者的出发点来看,不是对错的问题,是看待事物的视角问题。前者从净化与安全的角度出发

44、,从管理的便利角度出发,是实用主义视角;后者从美化与诗意的角度出发,从管理的人性化角度出发,是浪漫主义视角。(三)立意参考本题属于二元对立的材料作文。主要有三个立意的角度:肯定尽扫落叶的前者,肯定保留落叶的后者,寻找两者平衡点的辩证观点。参考立意如下:1用管理和制度来保护我们生活环境的干净清洁安全;2从净化到美化体现的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升级;3让生活多一点诗意;4管理需要更多的人性化,管理者需要有人文情怀;5留住城市里的自然之美,让城市多一点个性和张扬;6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市政管理服务理念也应日益进步;7从“确保没有一片落叶”来看简单粗暴一刀切的管理就是一种庸政、懒政8对待落叶的态度要兼顾干净清洁安全与诗意美好浪漫,考验的是管理者的智慧;9尽在一个“容”字上谈保护市容与对落叶宽容10实用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共存互生其余从材料中来,言之有理的立意亦可按作文评分标准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