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近代现代史疑难解答如何理解商业资本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商业资本的发展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起了巨大作用,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市场的扩大。应注意分层次来理解: 1小生产者因不能把握产品的销售而经常陷入困境。那些熟悉市场需求的商人,打入生产领域,成为包买主。 2包买主用自己的资金购买原料,交给他雇佣的工人去加工。生产者接受订货,根据包买主提出的具体规格和要求,分散在各自的家庭中分工劳动。包买主收取成品出售,并付给工人报酬(实质上就是工资),形成以简单协作为基础的分散的手工工场。 3包买主(资本家)将分散的小生产者集中在一起进行生产,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和生产工具,在产品规格、质量上
2、有统一要求。这就产生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工人就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他们与雇主的关系是彻底的雇佣关系。比较封建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同点 1生产要素上,封建经济主要依靠土地和体力劳动者;资本主义经济主要依靠科技、资本、市场、原料和熟练劳动力。 2形式上,封建经济是自然经济,表现为重农抑商;资本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表现为重商主义。 3生产目的上,封建经济是自给自足,生产主要是满足自身需要;资本主义经济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主要为交换而生产。 4生产关系,农民与地主之间是一种依附关系,地主占有农民的大部分劳动成果;工人与资本家之间是一种雇佣关系,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 5影响上
3、,封建经济是组织者和生产者长期固着于土地之上,带来因循守旧,封闭落后;资本主义经济是扩张型经济,推动对外扩张,开放创新。比较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不同点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是反对封建秩序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两者在批判天主教会方面立场一致。但两者有不同之处: 1文艺复兴的本质是热爱人和自然,把宗教放在次要地位;宗教改革的理论则仍以来世观念为基础,将灵性置于物质之上。 2人文主义者通常认为人是善良的;宗教改革家则通常认为人是原罪的、堕落的。 3人文主义者向往自由与宽容;宗教改革家则强调信仰和服从。 4文艺复兴是贵族运动;宗教改革是民众运动。 5文艺复兴宣扬超民族超政治的人性;宗教改革则含有鲜明的民
4、族性和政治色彩。 6大多数人文主义文化巨人都不是新教徒,著名的宗教改革家也少有人文风采。为什么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用新教作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是由当时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所决定的。 1中世纪的欧洲,政教合一,意识形态主要依靠“宗教神学”。17世纪英国群众的宗教情感依然十分浓厚,信仰清教的不仅有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有手工业者、工人、农民和平民,“对于完全受宗教影响的群众的感情来说,要掀起巨大的风暴,就必须让群众的切身利益披上宗教的外衣”,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便利用清教来号召、发动和组织群众。 2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还比较弱小他们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在理论上还
5、不能用明确的语言提出非宗教的政治纲领,在组织上还未形成自己的政党来发动和组织群众,因而也需要采用宗教异端的形式。 3加尔文教宣扬商业活动是“神圣”的使命、废除“偶像崇拜”的华美仪式及讨厌的教会勒索、主张建立民主教会,这一切都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他对封建统治阶级不满的阶层的利益,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信仰和传播清教在英国成为一场非常广泛的社会思想运动。正如马克思所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加尔文教中给自己找到了现成的理论”。如何理解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理性”? 理性学说大体上兴起于17世纪,当时处于资本主义发展最前列的荷兰和英国是这一学说的摇篮。简要地说,理性就是
6、人的悟性,即人对周围客观世界的思考和判断,它强调凡事都要以人的思维去判断,而不承认神的意旨。恩格斯曾指出:“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因此,“为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身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对理性学说的宣传,实际上正是为了剥去封建制度身上的神圣外衣,以便去触犯它,否定它,摧毁它。既然把人的理性而不是神的意旨提到至高的地位,那么人的自然权利也就必然排斥传统的王权、神权和特权而成为神圣的权利,人世间的事情只能用人的理性去判断是非曲直。理性学说是对中世纪文艺复兴所宣传的人文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并成为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如何正确认识拿破仑战争? 拿破仑战争是指从拿破仑?波拿
7、巴上台执政到1815年滑铁卢战役期间法国与其敌国进行的一系列战争。 1拿破仑战争具有双重性质,既有明显的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卫大革命基本成果的性质,又有强烈的侵略扩张性质。1810年以前所进行的战争,其主导方面是反干涉,因而本质上是欧洲两种社会制度的交锋。它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进一步摧毁了封建旧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但他后期所进行的战争,就主要表现为侵略性。他侵犯欧洲许多国家的独立,掠夺各国人民的财产,招致各国人民的反抗。 2欧洲大陆各封建君主国同法国作战,主要是为了扑灭法国革命,重建封建秩序;而英国干涉法国革命则
8、是过去两国间商业战争的继续,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企图消灭自己的竞争对手。 3战争以拿破仑失败而结束,它反映了当时的力量对比关系。在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在总体上仍大于资本主义势力;在英法对抗中,英国的力量强于法国。同时,拿破仑对占领地的经济掠夺和军事统治,激发了各国的民族主义,反抗斗争风起云涌,这是拿破仑战争失败的直接因素。如何看待美国1787年宪法? 美国独立后,面临着许多内外矛盾。为了使13州真正联合成为统一的国家实体,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内稳定统治秩序,对外保卫国家利益,制定了1787年宪法。 1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看:通过1787年宪法,美国率先建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共和
9、制。联邦制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巩固了国家政权;三权分立制度使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权力机构互相牵制、相互均衡,对于防止专制独裁、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民主共和制的确立从形式上把主权在民的理论付诸实践,并从制度上根本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这些都对后来的资本主义国家起到了示范作用。 2从对美国发展的影响看:宪法调整了大州与小州的矛盾、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长期稳定的发展;一系列治国原则的确立,使美国完成了广泛的政治改革,建立了相对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从其局限性看:宪法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
10、利,这就违背了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深深地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暴露出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深刻他说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是这部宪法的本质所在。 如何理解“自由主义”? (一)自由主义思潮的产生:18世纪后半期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19世纪以后,由于欧洲各国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资产阶级对维也纳体系下的封建专制与反动非常不满,同时他们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促使自由主义在欧洲兴起。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一书,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主义”一词由此产生,并成为19世纪欧洲主要的社会
11、思潮。 (二)“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1在经济方面,它标志着欧洲经济政策由传统保护主义到“自由竞争”的重大转变。作为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亚当?斯密反对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策,要求取消保护关税、行会制度和特权公司;主张自由放任,把自由竞争当作永恒不变的法则,认为“政府的全部管理艺术就在于给予人和物自由”。它推动了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的侵略扩张,为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取得了更广阔的商品市场和更丰富的廉价原料,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世界工厂”的经济优势和“日不落殖民帝国”的形成就是“自由主义”政策推行的结果。 2在政治方面,“自由主义”理论推动着新兴工业资
12、产阶级积极展开争取政治权利的自由主义改革和革命运动,首先是打破土地贵族对政治的垄断,扫除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如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取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就是自由主义。所以自由主义为推动工业革命后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进一步扫除封建残余势力,均起了巨大的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取代了自由竞争。自由主义思想和实践逐渐结束了其历史使命,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关于巴黎公社的特征和失败的根本原因:(一)特征: 1巴黎公社是自19世纪30年代以
13、来国际工人运动的最高峰,也是这一阶段工人运动的一个总结。公社是唯一夺取全市政权,建立起工人政府并维持了两个月以上的工人起义。 2巴黎公社本质上是工人阶级政权,一切决策都以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不过,这些政策虽然是无产阶级性质的,但却基本上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其政策不包含公有制的内容,也没有批判或否定私有制,严格说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 3公社是以武装起义和夺取政权的手段建立起来的,体现了以往工人运动的全部特点。它表现出的自发性、暴力性、政治性正是过去工人运动的继续。 4它与过去的最大不同之处,也是它最重要的创造与贡献,就是打碎旧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尽管是雏形)。巴黎公社
14、伟大意义之所在,就表现在这里。(二)失败的根本原因: 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败,是法国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的必然结果。法国当时正处在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第一次工业革命刚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只在萌芽状态,已经建起的大工业属于蒸汽机时代的水平,而且为数极少。小生产还占绝对优势。这就表明,法国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还处在向上发展时期,远没有进入成熟的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巴黎公社却在从事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无产阶级革命,又怎能有胜利的希望?这次革命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的原因而爆发的,而是由于第二帝国晚期的腐朽和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以及“国防政府”的
15、无能,激发了巴黎工人的义愤而引起的。如何认识意大利统一运动的特点? 1自统一运动发端之日起,由于参加这一运动的意大利社会各阶级的地位和要求不同,在统一道路问题上形成两个不同派别,代表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因而意大利统一运动的特点是始终贯穿着“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两条道路,最后以“自上而下”道路的胜利而结束。 2主张和实践“自下而上”道路的是代表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他们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战争,驱逐外国侵略者,推翻封建制度,建立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此,他们在意大利各地进行了许多武装暴动和暗杀活动,但由于民主派没有提出反映农民要求的土地改革纲领,忽视农民和其他劳动者的
16、物质利益,因此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响应,先后都失败了。民主派屡遭失败以后,意大利人开始把领导意大利统一的希望寄托于以加富尔为首的资产阶级自由派身上。自由派代表资产阶级化的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害怕人民的社会革命会危及其私有财产,因而主张在撒丁王朝的旗帜下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道路达到国家的统一,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联邦国家。但由于力量不足和斗争的需要,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利用人民的力量。 3意大利各阶级都在不同程度上以自己的方式促进了统一,形成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道路相结合、共同促进了统一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19世纪中期的亚洲革命风暴? 1随着工业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殖民扩张的加剧,
17、西方殖民者与亚洲人民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亚洲各国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亚洲革命风暴是在工业革命后西方殖民政策有所变化的形势下发生的,这是亚洲近代民族运动史上的第一次高潮。 2西方殖民者勾结各国封建势力,将其作为殖民统治的支柱,使各国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因此,这些民族解放运动都具有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性质。 3这些起义大多都以失败而告终。尽管失败原因各有不同,但根本原因都是由于这些起义均属于旧式的民族运动。起义主要是反对外国入侵,不具备发展本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改造社会的目标。当时在亚洲国家,没有出现新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形成新的革命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所以,没有先进的思想为指导,提不出改造
18、社会的科学主张,缺乏民族资本主义的纲领。尽管有的起义规模很大,坚持的时间很长,涉及的范围很广,对殖民主义打击也很沉重,但终究难以取得胜利。 如何理解垄断组织的出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垄断组织既是一种旨在获取高额利润的独占生产和市场的经济联合,又是生产高度社会化的超大型企业式集团,它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在: 1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新工业部门,在厂房、设备、技术要求和产品结构的复杂性等方面,都对生产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过去的独家企业无法满足的,而且一般也没有足够的资金。而垄断组织则更好地适应了新兴的近代汽车工业、电力工业、炼油
19、业、化学工业的发展要求。 2垄断的形成体现了优胜劣汰、以先进改造落后的进步趋向。垄断组织在形成过程中,自然免不了兼并。兼并一般都是设备先进、管理有方的企业吃掉和收买效益差的企业,兼并后又以先进的改造落后的部分。 3企业规模大了,不仅资金充实,便利于技术改造,而且在管理上也更讲究科学,形成系统的理论,企业管理作为一门科学诞生出来。美国人泰罗创立的“劳动科学组织”学说,运用于企业管理,形成了“泰罗制”,使企业效率大大提高。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则提出了“大规模生产”的管理概念,主张把动力、准确性、经济性、系统性、连续性、高速运转等原则,结合起来集中运用到生产中去。他强调“标准化”,即运
20、用上述原则,以最低成本,大批量生产出标准化设计、标准化工艺、标准化材料制成的商品。 4超大型企业有条件设立自己的科研机构和信息网络,从而使科技与生产更直接地结合起来,推动了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同时,企业派大量人员收集信息和推销产品,使生产与市场需求配合更密切,在相当程度上减少了盲目性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尽管垄断组织引起了某些停滞和腐朽的趋向,19世纪最后30年连续发生5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各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并没有放慢。因为垄断不排除竞争,竞争仍是生产发展的一种强大推动力。20世纪初垄断组织发展程度很高的美、德两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最有力地证明了垄断组织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
21、用。注意从三个层面上理解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1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基本定型。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到20世纪初,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科学为基础追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经济模式和垄断组织的出现,表明现代意义的资本主义经济已基本定型。与此同时,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各种形式的内部调整,使资本主义在政治上也基本定型。英、美完善了两党政治,法国确立和巩固了共和制,英、法、美三国都走上了政治民主的道路,德,俄、日三国也加强了资产阶级统治。 2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也最终建立起来。19世纪末20世
22、纪初,资本主义列强通过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封闭性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的经济,控制了它们的经济命脉,从而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这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也最终建立起来。 3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也最终确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指的是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20世纪初,亚洲一半以上的土地沦为殖民地,其余部分除日本外,成为半殖民地。非洲的绝大部分成为殖民地。拉丁美洲除原有的殖民地外,其他宣布过独立的国家,实际上也成为依附于英、美等国的半殖民地。这样,帝国主
23、义国家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什么是列宁主义?列宁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斯大林曾经指出: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毛泽东指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于:“一、在世界观,就是唯物论和辩证法方面发展了它;二、在革命的理论。革命的策略方面,特别是在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政党等问题上发展了它。列宁还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 列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所有组成部分,特别是创立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和最后阶段的学说,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
24、律,做出了社会主义能够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科学论断。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理解相对论与牛顿力学体系的关系? 1力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但将力学的经验性知识总结起来,将它们提高到一个完整的力学体系,只可能发生在17世纪。其原因是:到17世纪时,资本主义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采矿、冶金、交通(主要是航海)以及军事扩张等的需要,对科学尤其是力学提出了十分迫切的要求。新时代的新需要呼唤、期待新的科学诞生,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就在这种历史的召唤中应运而生。在牛顿建立起经典力学体系之前,力学的研究已经有了相当厚实的基础。正如牛顿自己所说的那样:“如果说我看得
25、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这些巨人中包括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牛顿个人的巨大功劳。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是许多著名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集其大成、完成物理学第一次大综合的人,当然首推牛顿。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力学体系的关系 牛顿力学体系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定律,这些定律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前提,即物体运动是在低速情况下,这些定律才适用。 1905年和1916年,爱因斯坦相继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绝对的时空观,指出了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即时间和空间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随物质的运动而变化,物质质量随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并提出质能转化原理,奠定了利用原
26、子能的理论基础,加深了人们对物质和运动的认识,在科学和哲学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但并不是说,牛顿在历史上的光辉被相对论抹掉,而应该理解为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把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运动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是物理学的重要思想。为什么说鲁滨孙漂流记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 英国小说家笛福(16601731年)的优秀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孙是个不安于过平凡生活的人。他是个水手,又是个商人,他渴望冒险,不顾家人的反对出海经商,结果船遇风暴,他幸免于难;孤身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一人生活了28年。为了生存,他同自然搏斗
27、,住山洞,造小屋,进而过上了农耕生活。后来,他搭上一艘英国船回到英国。以后,他又回到那个岛上,在那里发展生产,成了那里的总督。 鲁滨孙代表了正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英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形象。在一无所有的荒岛上,鲁滨孙靠自己的双手盖房、打猎、种粮,这一切表现了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自立的生活、追求财富并敢于冒险进取的时代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制劳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制劳动”,实际上是对全国成年人实行劳动义务制。政府要求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并强制剥削阶级分子参加体力劳动,强制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政府可以招募公民完成不同的社会工作,而不论其担任何种工作。这种“强制劳动
28、”措施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部分,在当时的条件下,对保证军民粮食和生活用品的供应以及击败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起了极大的作用。“强制劳动”措施在新经济政策实行后被取消。 怎样理解俄国在新经济政策中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企业? (1)这是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当时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小生产占优势,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有利于发展生产;(2)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策略,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既能发展生产,又能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主义成分增长;(3)这是无产阶级在掌握国家政权和国家经济命脉的条件下采取的一种政策,目的是通过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从而恢复国民经济,建立
29、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最终有助于在苏联建成社会主义。 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一战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相对减少,而且增加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军事订货;各帝国主义宗主国为了稳定后方,对殖民政策作了调整;亚非一些国家新兴民族工业得以加快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随之增长,这使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的特点。 (1)十月革命开辟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新时代。从此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被压迫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不再属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范畴的世界革命,而是无产
30、阶级的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2)大多数国家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民族运动的领导权,如土耳其、印度、埃及。有些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从向西方学习转向向苏联学习。 (3)亚洲一些国家出现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组织和政党,登上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政治舞台,如中国。亚非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新的领导力量。由于各国发展的不平衡、政治情况的不同,决定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力量的不同,民族解放运动便呈现出多种类型和不同的发展道路,制约着这些国家以后的发展方向。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辩证、历史地看待苏联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特点: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
31、布。经济特点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政治特点是: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缺少群众监督,忽视民主和法制。 (2)原因:这种体制的形成,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A、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B、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C、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D、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
32、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等。 (3)影响:该体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精神道德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苏联从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和军事强国;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卫国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到“二战”后不仅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而且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但该体制也存在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它未能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问题,形成对斯大林严重的个人崇拜;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忽视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发展,从而日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
33、挥,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埋下隐患,成为后来苏东剧变的历史根源。如何理解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相对稳定”? (1)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基本特点是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局面,其具体表现是:在经济上,资产阶级暂时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破坏和混乱状态,恢复和发展了生产与贸易。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钢、粮食和棉花的生产于1925年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世界贸易也于1926年达到战前水平,国际贸易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加强各国间经济贸易的互相依存关系,抑制了战争因素的增长。在政治上,1923年欧洲革命高潮之后,无产阶级革命暂时转入低潮,资产阶级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多
34、数资本主义国家政治民主化的倾向有所加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一些国家的工党和社会党上台执政,推行了一些改善劳动人民处境的改良措施。在国际关系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各国在外交舞台上,通过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洛迦诺公约以及其他国际性协议,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不断进行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国家基本上处于和平共处的状态。 (2)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说,一次大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基础依然存在。尽管英法美等战胜国对该体系的态度各异,但都希望在保持这一和平体系的
35、基础上作些局部调整,使之发生有利于本国的变化,意大利和日本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虽然非常不满,却尚无足够的武力对它作全面调整。德国是凡尔赛体系的受害者,但它急需外国资本“输血”以复兴经济,而和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也为其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也满足于用和平手段来改善自己的处境。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各国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人民蒙受了深重的苦难,浩劫过后,惊魂未定,民心向往和平,厌恶战争。20年代,和平主义思潮在欧洲许多国家盛行,不少政府推行以谈判、协调为主要手段的和平主义外交,大大缓和了国际局势。 德国纳粹党发展和上台的原因 纳粹党在德国产生和发展,绝不是偶然的,除去一般性原因,即帝国主义在经济上高度
36、垄断和政治上的集中、反动的发展趋势,为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外,还有着德国特有的经济、政治、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1)德国是一个具有军国主义传统而缺乏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传统的国家,这是由德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的独特道路所决定的。德国的统一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来实现的。在德国资产阶级并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虽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但在经济、政治上却保留了严重的封建势力,没有资产阶级议会民主政治的传统。统一后的德国的发展和强大,又是同对外掠夺和兼并弱小国家、弱小民族密切相联的。正是这种统一和发展的特有道路,决定了德国帝国主义特有的军国主义性质。迷信武力、
37、迷信“铁和血”,迷信权威,成了德国统治阶级的主要思想意识。这种意识毒害了德国人民,为纳粹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2)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后受到英、法、美等战胜国要求割地赔款的严格制裁和残酷掠夺。这种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历史,严重损害了德国的民族感情,希特勒纳粹党利用德国人民普遍痛恨凡尔赛和约的民族感情,把自己打扮成国家民族利益的代表者,骗取了广大中小资产阶级和部分工人的信任。 (3)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给纳粹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这次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面对动荡社会局势魏玛共和国政府软弱无力。希特勒的纳粹党适应了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
38、镇压革命,建立独裁专政的需要,获得迅速发展。 (4)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和容克大地主的支持,是希特勒能够上台执政的关键。德国工人阶级的分裂,则为希特勒上台扫除了最后障碍。 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1)英法尽管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胜国。但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仍因战争受到了巨大的削弱。这种状况使英法统治集团中的部分人士不敢同美、日、意的侵略扩张政策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而是试图通过满足侵略者部分贪欲的方法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2)战后英法两国国内政治状况也极为复杂。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规定了颇为苛刻的条件,这不仅引起了德国方面的不满,在英法两国相当一部分居民户造成一种负罪感。他们对战后德国出现的
39、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采取一种容忍的立场。 (3)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显示了现代战争的残酷性。它导致了交战国军队和人民的大量伤亡,严重破坏了交战国人民正常的经济生活,因此,战后在英法等国中出现了一种鼓吹不惜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 (4)30年代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内阁更换频繁,很难指望政府在法西斯进攻面前实行一种坚定和连续的外交政策。 (5)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恨,对弱小国家的固有蔑视。 (6)在一个时期内,希特勒竭力造成一种似乎惟有共产国际,惟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英法统治集团相信了这一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经济
40、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利用英、法、美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依靠美国的扶植,经济再度超过了英法。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继续坚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具体原因:德国、日本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被惩治受遏制的地位不满。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纵容侵略,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气焰,加速了大战的爆发。苏联实行中立自保的政策,客观上也促进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大战初期欧洲许多国家败亡的原因 从1939年9月到1941年5
41、月,希特勒用军事侵略或胁迫结盟等方式,先后占领了欧洲12个国家。欧洲诸多国家迅速败亡最主要的原因是绥靖政策的影响。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虽然对德宣战,但面对德军在西线的23个师的兵力,英法110个师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致使波兰军民孤军苦战,不久覆亡。“静坐战争”先后持续了七个月。德军利用这段时间扩军备战,军备和兵力都超过了英、法的总和,完成了进行更大规模战争的准备。英、法坐失良机。1940年春夏之交,德军向北欧、西欧进攻时,法国依然幻想德国去攻打苏联,没有充分进行战争的准备。结果欧洲第一陆军大国仅仅在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就溃败了。 失败的其他原因还有:战术思想陈旧。面对希特勒的突袭战
42、、闪电战,波兰依靠骑兵,法国准备凭借马奇诺防线进行防御战和消耗战。欧洲国家各自为战,被法西斯德国各个击破。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 (1)日本国民中仇外的民族主义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深刻的思想根源。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这种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客观制约,使一部分日本人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危机感”,一些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认为只有通过战胜和征服别国,才能表明日本人是所向无敌的。经过多方权衡利弊,日本人认为消灭他们在太平洋上的敌人的时机已经到来,必须对英美开战。 (2)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早在19世纪末,日本和美国就开始了在亚太地区争夺霸权
43、的斗争。日本提出以“征韩侵华”为中心的“大陆政策”;美国则在美西战争后立即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企图与诸列强争夺和分享在中国的利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拆散了英日同盟,孤立了日本;通过五国海军协定束缚了日本军备竞赛的手脚;通过九国公约排斥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行动。日本对此极为愤恨。到了30年代,日本加紧对华侵略,企图排斥美国在华势力,进而独占中国,美日矛盾逐步激化。1940年,日本正式抛出所谓“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不仅要侵占中国,而且还要向东南亚扩张,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日美矛盾恶化。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是与美国在太平洋地区长期争夺霸权的必然结果。 (3)
44、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日本的国力是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的,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帝国主义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争上,而“南进”可以获取大量的石油、锡、橡胶等战略物资。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的贸易禁运,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打击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 (4)德国在欧洲战争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1940年春夏,法西斯德国席卷西欧大陆,法、荷等国相继沦亡,英国困守本土。“德国的连战连捷,使日本人陶醉如狂”。到了1941年10月,希特勒的侵略军已逼近莫斯科城下,这对日本更是一个极大鼓舞
45、,侵略气焰更加嚣张。1942年12月1日,日本天皇作出了对英、美开战的决定。为什么六七十年代美国对外战略要进行重大调整? (1)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霸权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把美国拖得筋疲力尽,引起国内政治、经济局势的动荡不安。国内反战情绪与日俱增,反战示威此伏彼起,就连美国垄断资产阶级内部,要求迅速结束越南战争的呼声也日益强烈。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严重下降。1948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是546,1970年下降为378;1950年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的496,1970年只有155。1960年和196
46、8年两次爆发美元危机,使美元的地位发生动摇。美苏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60年代末期,苏联在战略核武器的数量方面取得了优势;在常规力量方面,美苏也大致处于均衡。西欧、日本的独立自主倾向不断发展。第三世界的崛起,动摇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根基。古巴革命的胜利、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等,使美国的“后院”燃起烈火;非洲国家的独立浪潮;亚洲人民的抗美救国运动,使美国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2)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后,针对上述情况而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尼克松主义。”其内容涉及到美国外交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调整美、欧、日同盟关系,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
47、政策的基础,要求盟国在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苏联;在经济上相互让步,帮助美国渡过难关;在军事上共同分担军费和防务责任。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继续同苏联展开争霸斗争。改善中美关系,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利用中国制约苏联。实行必要的局部收缩,确保战略重点。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霸权地位衰落的产物和表现,是美国统治集团为维护既得利益、保住已有的霸权地位而采取的一种新战略。 如何理解第三世界国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进行的斗争 (1)战后国际经济的旧秩序:形成:二次大战结束以来,广大亚非拉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地位,在政治上取得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
48、家平等的地位。但是,在世界经济大发展、生产国际化日益扩大、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世界里,南北国家之间,即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秩序,依然是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国际经济体系的继续,它开始于世界市场的产生,完成于帝国主义的出现。这种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完全使发展中国家仍处于被控制、被剥削和被掠夺的地位。主要表现:A、在国际生产领域,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结构是单一结构或畸形结构。或大量种植少数经济作物,如非洲的大多数国家;或集中开采矿物原料,如中东石油生产国;或二者兼而有之,并对农矿原料进行一些初步加工,如拉美一些国家。而发达国家早已形成以制成品为中心的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就形成
49、了“发展中国家原料产地发达国家工业中心”的国际生产格局。这种格局是旧日“工业宗主国农业、原料殖民地”格局的继续和发展。70年代以来,少数发展中国家虽然较快地发展了民族工业,但大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即使发展了技术比较先进的出口加工工业,在生产工艺上也对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依赖性。这种不合理的国际生产结构,一方面使南北双方相互依赖关系加深,另一方面也使发展中国家受到发达国家控制和剥削。B、在国际商品流通领域中,形成了“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的国际交换格局。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主要是原油、农矿原料及初级产品,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主要是机床、汽车、精密仪器。化工和电子产品以及高
50、级耐用消费品。在被发达国家垄断资本控制的世界市场上,农矿原料和初级产品的价格和工业制成品价格形成日益扩大的“剪刀差”,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日益恶化。C、在国际资本流动的领域里,基本上形成了“发展中国家资本输入发达国家资本输出”的格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本输出,对发展中国家直接进行剥削获取高额利润;还力图通过直接投资重新夺回由于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对外国资本实行国有化而失去的阵地;同时直接投资也成了发达国家占领和控制发展中国家市场的重要手段。D、在国际金融货币领域里,发展中国家也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布雷顿货币体系,美元处于中心地位。70年代以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
51、系瓦解了,但发达国家的货币仍然占支配地位,国际金融市场几乎完全控制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及其金融集团手中。 (2)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在主权平等、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建立互相合作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关系。主要内容:各国有权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制度、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各国有权对本国资源及其开发实行有效控制;各国都有权参与处理国际经济事务;发达国家应尊重和照顾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需要,在提供援助时不应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加强南北对话和合作,在商品、贸易、资金、债务、货币、金融等重要经济领域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革。 (3)南南合作既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也是打破国际经济
52、旧秩序的力量源泉。“七十七国集团”作为第三世界最大的经济组织,主要通过与发达国家在联合国的谈判,来实现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为了同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作斗争,亚非拉一些原料出口国还联合建立专门的国家经济组织。南南合作对冲破现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具有伟大的战略意义。 从共性角度看“二战”后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方式 日本、韩国和新加坡成为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工业大国的典型。它们的经济方式具有的共性在:抓住机遇;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依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发展教育、科技,造就经济发展所需
53、的后备人才;创造稳定的社会经济环境。日本经济发展还得力于国民经济的非军事化、国防费用开支小这一有利因素,特别是战后日本社会改革;进一步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产生的条件 (1)社会条件是促使新的科技革命加速到来的重要条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为适应战争的需求都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研究开发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这使科技水平迅速提高。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各垄断组织都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大力开发新产品,促使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为了与美国竞争,苏联也非常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这些情况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从理论上说,这是社会实践的需要
54、。 (2)技术与物质条件是前提条件。科技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和连续性,第二次工业革命所创造的技术与物质条件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更是新的科技革命的基础。 (3)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成为新科技革命的理论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使人类的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和方法论都发生了变革。二战后初期形成的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理论依据。 如何认识战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及成因 当代技术革命具有不同于先前科技革命的明显特征。首先,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力发展越来越具有加速趋势。其次,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具有科学、技术、生产
55、一体化趋势。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第三,科学技术领域间相互渗透和分化,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又高度综合。第四,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它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战后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有其深厚的社会原因,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推动,经济大国的实力地位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手段,军备竞赛的加剧和追逐垄断利润的刺激,国际竞争的空前激烈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重视科技的组织管理等。 冷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 (1)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一方面,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紧张对峙的局面结束,一些地区冲突走向政治解决。另一方面,两极格局的结束又造成国际力量对比的失衡,带来一
56、些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首先是美国等少数西方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插手别国事务;其次是多种地区争端,特别是民族主义的高涨和社会问题的恶化,导致一些国内动乱、地区冲突。但是世界格局的总趋势仍将是缓和。 (2)冷战结束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美俄实力相对衰落,其他力量快速增长。虽然美国是惟一的超级大国,但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加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两种趋势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同时存在,并行发展,这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结果。 如何认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及其相互关系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的出现,是由
57、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世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绝非一国所能驾驭的程度,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和宏观上存在的分工,促使一些国家或地区在相互之间建立起一种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具有双重影响:虽不可避免地具有排他性,但从整体上看也促进着世界经济中的依赖关系。世界经济的多极化是区域集团化的基础,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多极化的特定表现形式。区域经济集团化在50年代是初创时期,60年代至70年代是发展时期,80年代是较高层次时期,90年代出现北美、欧盟、亚太三足鼎立局面。 (2)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生产国际化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不断深化
58、,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所谓世界经济一体化,就是国家之间通过设立一套机构,在经济方面打破国界,实行不同程度的合作和调节,这种合作和调节使各国在生产、流通、分配等领域向着结成一体化的方向演变。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跨越出自身疆界的显著变化,是生产力要求越出自身疆界的产物。主要表现:国际组织的建立;国际贸易的大幅度增长;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等。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一个国家如果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会有出路的。尽管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大趋势,但这个世界是一个被分割的世界,世
59、界经济一体化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被排除在外。 (3)二者之间的关系: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是矛盾的统一体,既有相互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从矛盾的一面看,区域经济集团具有排他性,虽然有利于经济集团内的贸易自由化以及成员国经济的加速发展,但仍带有浓厚集团色彩的贸易保护主义,它使统一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为地割裂了,因此,集团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矛盾与冲突的一面。经济集团也具有开放性。任何一个区域经济都是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世界经济走上一体化的一个阶梯,即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是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最终结果。但在可见的一段时期内,二者将同时存在,并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