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2018年梅青中学高二第二学期生活与哲学周测(十二)范围: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 出卷人:吴老师 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山东济南一模)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增进农民福祉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加大创新驱动力度,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述政策的哲学依据是()坚持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应当扬弃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和动力A. B. C. D.2.(2016山东济南一模)为适应我国人口发展出
2、现的重大转折性变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对现行生育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作出了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决策部署。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人口发展的规律矛盾的特殊性总是寓于矛盾普遍性之中A. B. C. D.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这是基于()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上层建筑对
3、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A. B. C. D.4.李克强在与世界经济论坛国际工商理事会代表的对话会上强调:要下决心继续推进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以求更大地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是因为()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D.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5.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可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今天大力宣传中国梦、强国梦,是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可以正确预见和引
4、领社会发展的方向与社会存在在变化发展上具有同步性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A. B. C. D.6.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必须要坚持和完善科技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其依据在于()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消除社会基本矛盾 D.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7.(2016广东一模)当前,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商业生态系统,对传统商业生态系统正在进行着一次革命性的颠覆。业界评论说:“就像狮子吃掉森林里的羊,这是生态的规律新经济模式已经有点狮子的味道。”“狮羊论”的哲学依据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
5、遵循固有的同样的规律矛盾对立双方在斗争中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一个新事物对另一个旧事物的辩证的否定社会发展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A. B. C. D.8.评论人士指出,当前,传统增长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而新增长点正在孕育,新旧增长动力转换有些“青黄不接”。新旧增长动力有些“青黄不接”不可怕,但眼光不能青黄不接、观念不能青黄不接、制度供给不能青黄不接。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积极创造条件,促进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的相互转化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要善于通过实践活动创造新的联系发展具有普遍性,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要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
6、基础的环节A. B. C. D.9.(2016广东揭阳二模)“我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这种信心并不是凭空的,因为我们坚信只要坚持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就不会硬着陆。因为中国市场还有很大的潜力,人民群众可以说有无穷的创造力。所以通过推进改革,就可以激发市场更大的活力、人民群众更大的创造力,把亿万群众的勤劳和智慧的空间拓展开来,就可以顶住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史观哪些方法论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实践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A. B. C. D.10.(2016湖北考试)有关机构的研究表明,我国就业歧视种类繁多,年龄、性别等
7、方面的歧视是当前社会常见而普遍的,相貌、属相等方面的歧视也时有耳闻,对特定人群直接造成伤害。这显示出()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价值观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A. B. C. D.11.(2016山东烟台二模)中央文明委授予王福昌等62名同志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以表彰他们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进程中的先进事迹。这告诉我们()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起决定作用人生价值在于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要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 B. C. D.12.(2016河北保定一模)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
8、蓝天唱脸谱团结就是力量的作者阎肃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他的作品因此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他也成为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这说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投身服务人民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重要来源A. B. C.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树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需要正视我国的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年画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贴年画是中国千百年的传统风俗。然而,随着时光流逝,年画日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对于是否要保护年画,人们也
9、是众说纷纭。支持保护年画的人认为:“年画增添喜庆,也传承着传统文化。”“年画,不仅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新春期盼,更是民风教化的重要载体,就像是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年画,点缀着年文化,凝聚着年文化的情感精神。”反对保护年画的人认为:“传统年画中有不少迷信、落后的内容。”“随着时代变迁,年画原有的功能和地位日渐式微,传统年画的市场越来越小。”“当今时代,伴随着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年画逐渐失去了大众文化传媒的功能,年画存在的社会基础正逐渐失去。”材料二道德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滋养的过程是公民的价值认同和自觉道德实践的过程。具体地说,要在“增强认同,付诸实践,抓
10、住重点,完善奖惩,健全制度”方面下功夫。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这是道德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付诸实践是道德建设的关键,每个公民都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自然就能使道德融入世界,使世界充满道德。领导干部、青少年和公众人物是道德建设的重点人群,这些人的自觉践行必将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推进道德建设,必须把“扬善”和“抑恶”结合起来,通过鲜明的奖惩,在全社会唱响正气歌,传播正能量。建立健全和社会主义道德相承接的法律法规体系,为道德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1)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年画,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不同地区的年画往往记载了该区域的历史和传统,反映了人们的
11、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年画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上述道德文化建设的做法进行分析。(16分)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城市化进程建设,如何选择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某市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实际,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逐步形成了“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价值理念,进行了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积极探索。以城乡一体化为总揽,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实施“三个
12、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统筹经营集中;通过推进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管理体制等“六个一体化”,形成了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在多年的探索中,该市城乡社会经济连年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万元社会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下降20%以上。一幅“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画卷正徐徐展开。材料二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对促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
13、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城市发展需要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做好城市工作,要顺应城市工作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这是我们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该市城市化实践中的价值观及其作用。(15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做好城市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由。(9分)2017
14、2018年梅青中学高二第二学期生活与哲学周测(十二)参考答案1、解析:C本题考查革命批判精神、人民群众的地位。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强调了革命批判精神的作用,符合题意;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看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符合题意;对旧事物中的合理因素应予以保留,对不合理因素应该予以摒弃,错误;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是其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排除。2、解析:A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针对人口发展变化,调整人口政策,体现了;既保持了人口政策的基本稳定,也对人口政策进行了调整,体现了;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颠倒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3.解析:D 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
15、性、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从而阻碍社会发展,因此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说法错误;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4.解析: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要下决心继续推进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以求更大地激发市场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原因在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C符合题意。5、
16、解析:C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本题容易误选或,原因在于没有正确把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说法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说法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6.解析:D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依据在于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D符合题意;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而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故排除A;B说法错误,因为上述材料体现的应该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故排除;C说法错误,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
17、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故排除。7、解析:C本题考查矛盾属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狮子吃掉森林里的羊,体现了矛盾双方的斗争性,符合题意;狮子吃羊寓意经济关系,新的经济模式指的是生产力问题,符合题意;否认了具体规律的多样性;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错误。8、解析:D本题考查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材料强调,传统增长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必须更新观念,进行制度改革,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启示我们要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符合题意;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因此人为事物的联系不能转化为自在事物的联系,说法错误;
18、材料强调的是观念、制度的作用而非社会实践的作用,不符合题意。9、解析:D本题考查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材料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作用,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了信心的作用,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客观事物对主观意识的决定作用,与材料无关;混淆了改革与实践。10、解析:D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关系。就业歧视对特定人群造成伤害,体现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说明价值判断影响着价值选择,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与材料无关。11、解析:D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模范人物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进程中作出贡献,说明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要坚持社会主义
19、核心价值观,符合题意;犯了唯心主义错误;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未必必须是创造精神财富,错误。12、解析:B本题考查人生价值与价值观。阎肃为社会作出贡献而受到爱戴,说明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服务人民,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与材料无关;混淆了认识的来源与途径。二、非选择题(52分)13、解析:回答第(1)问,要注意三点,一是知识范围限定为历史唯物主义;二是关注“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由此考虑人民群众角度;三是年画与时代的关系,考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回答第(2)问,要考虑四点,一是道德文化属于社会意识、上层建筑范畴,二是明确材料对人民群众
20、的强调,三是明确材料对实践的强调,四是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从以上四点分析作答即可。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年画都是对一定地域的历史传统和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艺术再现;(4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年画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4分)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年画。(4分)(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通过道德文化建设,推动公民的价值认同和自觉道德实践,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示范和带动效应。(4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道德文化建设只有付诸实践,才能使道德融入世界
21、,使世界充满道德。(4分)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每个人都是社会历史活动的参与者,道德文化建设必须通过领导干部、青少年和公众人物等重点人群带动全体社会成员积极参与。(4分)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健全和社会主义道德相承接的法律法规体系,为道德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更好服务社会发展。(4分)14、解析:回答第(1)问时必须紧扣设问中的“作用”。从价值观的角度来分析,整个分析要针对材料提到的该市城市化实践中的价值观及其作用来进行。本问在设问中明确规定了解答试题的知识范围即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只要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经过对材料进行认真分析与比较,经过严谨的思维,是能够顺利解答这些试
22、题的。第(2)问要求分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因,主要涉及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等问题。答案:(1)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社会存在变化而变化,该市在城市化实践中,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实际,形成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和“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价值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5分)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该市在城市实践中坚持价值观符合中国特色城市发展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确的价值观。(5分)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该市城市化实践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了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5分)(2)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2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2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方向,顺应了城市工作新形势,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好城市工作,实现人民城市为人民。(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