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56KB ,
资源ID:381936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193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综合集训26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题综合集训26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1、课题综合集训(二十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时间:7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0昌乐一中月考)魏源在海国图志说:“机房织造不用手足,其机动以火烟,可代人力。以羊毛与棉花纺成洋布、大呢、羽毛,皆自然敏速。其广推贸易之法,有火轮船航河驶海,不待风水。用火车往来,一时可行百有八十里。”这表明海国图志()A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B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诞生C改变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社会现状D有利于打破闭塞自大的思想藩篱D海国图志是当时记载欧美历史、地理最翔实的著作,材料中魏源认为西方的机器生产比中国的手工劳动效率高,

2、轮船和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有利于“广推贸易”,这有利于打破中国人对外国的传统偏见和自视为天朝上国、世界中心的陈腐观念,对当时的思想界起了启迪作用,故选D项。魏源的主张不是近代民主思想,排除A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排除B项;C项与史实不符。2(2020苏北四市一模)1867年恭亲王奕(道光第六子)奏请在京师同文馆内添设天文算学馆。大学士倭仁认为此举“以夷变夏”,“上亏国体,下失人心”,“甚为可耻”。奕驳曰“今不以不如人为耻,而犹以学人为耻”。而士大夫聚党私议不息,阻拦投考同文馆的人员,多方讥诋,斥奕为“鬼子六”。据此可知()A顽固派被动接受新式教育B洋务派抛弃中国传统文化C西方

3、科技不能适应中国国情D中国近代教育变革举步维艰D作为洋务运动重要代表之一的奕在设立新式学堂过程中遭到大量顽固派的反对,说明近代教育变革艰难,故选D项;顽固派坚决反对学习而没有接受西方知识,排除A项;洋务派学习西方技术,但强调“中学为体”,排除B项;题干信息不能说明西方科技是否适应国情,排除C项。3(2020荆、荆、襄、宜四地期末)19世纪六七十年代,王韬在谈到“中体西用”时说:“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如徒颂美西人,而贬己所守,未窥为治之本原者也。”该言论()A对士大夫具有诱导作用B是早期维新派的典型主张C认识到洋务运动的弊端D表明中体和西用互不关联A王韬对洋务派的“中

4、体西用”的策略进行了肯定通过肯定中国传统文化而更好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故选A项,排除C项;王韬对洋务派的中体西用进行了赞扬,而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排除B项;王韬认为洋务派提倡“中体”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西用”,排除D项。4(2021文山检测)19世纪末,维新派郑观应曾提出“造机器,则始得机器无穷之妙用也。各种机器自能制造,则各种货物亦自能制造。所造之物既便自用,且可外售于人,不致全以利权授外洋矣”。据此可知,郑观应的主张()A直接推动洋务运动兴起B体现了晚清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C表明“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出现D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D郑观应主张自造机器,“所造之物既便自用,且可外售于人,不

5、致全以利权授外洋矣”,意思是我们机器生产出来的货物既方便自用,也可以销售,不至于把这种利润全让给外国人,这种思想有利于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故选D项;郑观应的主张是在19世纪末提出来的,而洋务运动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排除A项;郑观应属于维新派,其主张不能体现清政府的政策,排除B项;“实业救国”是主张兴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来救国,但郑观应的主张中没有提到,排除C项。5(2021郴州一模)1897年,严复发表拟上皇帝书,他建议皇帝“联各国之欢”,即利用列强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相机与之联络,以使之能相互牵制,以弭外祸。这与康有为等人提出的联英、日拒俄的“以夷制夷”之策有相似之处。他们的这一主张(

6、)A建立在对列强理性认识之上B改变了国人保守落后的观念C存在着淡化外患的认识弊端D直接推动了维新高潮的兴起C严复的“利用列强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相机与之联络,以使之能相互牵制”和康有为等人的“以夷制夷”之策,都没有看清列强侵华的本质,缺乏对列强的理性认识,存在淡化外患的认识弊端,故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严复等人的主张对国人观念的影响,故排除B项;他们的主张并未直接推动维新高潮的兴起,故排除D项。6(2020惠州一模)据学者统计,18611900年间,意识到并忧虑“中国变局”的士大夫不少于37位,而反对西学并诉诸文字的士大夫是这个数字的50100倍。这种现象反映了()A天朝上国观念已被摒

7、弃B民族危机日益加深C兴办洋务成为社会共识 D传统思想根深蒂固D根据材料“是这个数字的50100倍”可知,当时反对西学的士大夫人数远远多于接受西学的人,说明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故选D项;从反对西学的士大夫人数可以看出,天朝上国观念依然存在,并未被摒弃,排除A项;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会使更多的人意识到并忧虑“中国变局”,排除B项;从反对西学的士大夫人数可以看出,兴办洋务并未成为共识,排除C项。7(2020怀化模拟)西学中源说(基本观点认为西方某些科学技术和事物源自中国)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最为盛行。到20世纪初,这种理论的市场便越来越小,批评之声越来越多。这一变化说明()A中体西用思想成为主流

8、B华夷观念根深蒂固C中国传统文化遭到否定D西学的影响力扩大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西学的不断传入,不合事实的西学中源说由盛行到衰落,直至破产,这充分说明西学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故选D项; A项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华夷观念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崩溃,排除B项;中国传统文化的统治地位直到新文化运动才动摇,排除C项。8(2021广东省新高考适应性测试)梁启超说:“国民之文明程度低者,虽得明主贤相以代之,及其人亡则其政息焉,譬犹严冬之际,置表于沸水中,虽其度骤升,水一冷而坠如故矣。”仅凭“圣主”光绪帝“乾纲睿断”是不能取得改革成功的。这反映了梁启超()A对百日维新失败感到遗憾B强调国民素养的重要性

9、C主张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D放弃资产阶级改良道路B从“国民之文明程度低者,虽得明主贤相以代之,及其人亡则其政息焉”可知,梁启超认为由于国民的素质过低,即使有明主贤相执政,也不会长久存在,这是强调国民素养对于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重要性,故选B项,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梁启超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也不能体现其救国道路的改变,排除C、D两项。9(2021铁岭一模)傅斯年于1919年在文章中指出:“一个空瓶子,里面并没有多量的浑水,把清水注进就完了。假使是个浑水满了的瓶子,只得先把浑水倾去,清水才能钻进来。”由此推知,傅斯年()A提倡西方的科学民主 B欲改造中国传统文化C主张中西文化相交融 D全盘吸收

10、西方的文化B傅斯年文章的意思是,在中国提倡新思想、新文艺、新道德,但是旧式的传统文化会对其大力阻滞,故应当一方面创造新思想、新文艺、新道德,一方面破坏旧道德、旧思想、旧文艺,这表明傅斯年主张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但并非“中西文化相交融”,故B项正确,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科学民主”,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新文化运动“全盘吸收西方的文化”,排除D项。10(2020天一大联考)谈到中国的读书人,陈独秀说:“余每见吾国曾受教育之青年,手无缚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以如此心身薄弱之国民,将何以任重而致远乎?”这表明,陈独秀()A倡导白话文反对文言文B赞美新青年鼓

11、励读书人C批判旧教育体制的弊端D主张提高青年身体素质C陈独秀认为“吾国曾受教育之青年”的现实状况是“手无缚鸡之力,心无一夫之雄”“白面纤腰,妩媚若处子;畏寒怯热,柔弱若病夫”,如若此种情况,青年一代如何才能“任重而致远”呢,据此可知,陈独秀言论之意主要在于批判旧时代的教育,故选C项;题干未涉及文言文与白话文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以如此心身薄弱之国民,将何以任重而致远乎”说明陈独秀对青年一代的失望之情,并非赞美,排除B项;D项是陈独秀主张的一部分,并不是题干的全部内容,排除。11(2021海口模拟)1921年,梁漱溟指出,“今天的中国,西学有人提倡,佛学有人提倡,只有谈到孔子时羞涩不能出口”,

12、以至于“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材料所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孔子创立的儒学已经成为糟粕B人们已摆脱封建思想束缚C新文化运动文化观的极端倾向D民众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C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题干所述现象出现在新文化运动开始之后,“谈到孔子时羞涩不能出口”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盘否定,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故C项正确;儒学至今仍然有其现实意义,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不等于人们已经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故B项错误;新文化运动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民众不可能普遍接受西方文化,故D项错误。12(2021福建师大附中模拟)孙中山曾说:“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

13、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孙中山民生主义具有特定的内涵、范围和理论。下列关于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孙中山认为实现民生主义最切实的举措是平均地权B反对资本家和地主的剥削压迫,有利于维护工农民众的权益C贫富差距悬殊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D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是不断发展的,由最初的“平均地权”发展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承认“耕者有其田”,因此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资本家和地主的剥削压迫,有利于维护工农民众的权益,故B项正确;孙中山认为实现民生主义的途径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故A项错误;C项中“有效缓解”的说法错误;孙中山后来力图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14、,但是没有解决,故D项错误。13(2021泉州质检)1917年,孙中山发表民权初步一书,主张教育国民学会民主、集会、结社,以“会社”为阵地,参政议政,实现“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议法案之权。”孙中山意在()A提高国民民权意识B推动国民革命的深入发展C践行民生主义思想D促进国民民族意识的觉醒A由“主张教育国民学会民主、集会、结社,以会社为阵地,参政议政”可知,孙中山是要教中国人学会行使民权的初步方法,旨在培育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故选A项;国民革命开始于1924年,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民权主义而非民生主义, 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民族意识,排除D项。14(

15、2020青岛质检)1935年,毛泽东在瓦窑堡会议上指出:“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两重性的阶级,他们一方面不喜欢帝国主义,一方面又怕革命的彻底性在殖民地化威胁的新环境之下,他们的态度可能发生变化。”毛泽东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B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境与利益诉求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扩大对华侵略A从材料中的“在殖民地化威胁的新环境之下,他们的态度可能发生变化”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背景下,资产阶级也会站在人民这边抵抗帝国主义侵略,故答案为A项;资产阶级态度变化的依据是民族危机加深,而

16、不是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不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困境与利益诉求,排除B、C两项;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扩大对华侵略,排除D项。15(2020河北衡水中学期中)毛泽东在某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先生逝世)二十四年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都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这两件事:(一)在国内,唤起民众(二)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该文章()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思想产生B严格遵循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C为新中国成立做了理论准备D阐明了团结盟国抗战的重要性C根据“(孙中山先生逝世)二十四年了”“中国人民

17、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知,该文章是毛泽东1949年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当时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该文章提出的主张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理论准备,故选C项,排除D项;新民主主义思想在1949年之前已产生,排除A项;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严格遵循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说法有误,排除B项。16(2020天津二模)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回答了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最重大的认识问题是()A是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B如何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问题C“一国两制”和实现国家统一问题D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问题B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

18、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材料中“最重大的认识问题”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17、18题各14分,第19、20题各12分,共52分)17(2020昌乐月考)19世纪中叶,晚清社会兴起了一股反传统的重商思想,在重商思想的实践中,促进中国社会的近代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夫商务未兴之时,各国闭关而治,享其地利而有余。及天下既以此为务,设或此衰彼旺,则此国之利源源而往,彼国之利不能源源而来,无久而不贫之理。所以地球各国,居今日而竞事通商,亦势有不得已也。是故中国之于商政也,彼此可共获之利,则从而分

19、之;中国所自有之利,则从而扩之;外洋所独擅之利,则从而夺之。三要既得,而中国之富可期。摘编自薛福成筹洋刍议商政材料二今朝廷欲振兴商务,各督抚大臣果能上体宸忠,下体商情,莫若奏请朝廷增设商部,以熟识商务,曾环游地球,兼通中西言语文字之大臣总司其事,并准各直省创设商务总局。摘编自郑观应盛世危言户政材料三中国对外贸易经数十年的发展,进出口贸易已在世界贸易中占居重要的地位。但中国的对外贸易“进口货多为制造品,出口货多为原料品”,“现时入超之数又复有年年增巨之势”,而且尤为重要的是“现时中国对外贸易大权,完全操于外人之手”。摘编自武堉干中国国际贸易概论(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重商思想的主要观点。

20、(8分)(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商思想对促进中国近代化的作用。(6分)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居今日而竞事通商,亦势有不得已也”“外洋所独擅之利,则从而夺之”“三要既得,而中国之富可期”及材料二“莫若奏请朝廷增设商部并准各直省创设商务总局”等信息概括。第(2)问,依据材料三“中国对外贸易经数十年的发展,进出口贸易已在世界贸易中占居重要的地位”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回答。答案(1)观点:对外通商是世界大势所趋;商业发展使国家富强;与洋人争利(抵制外来经济侵略);设立商务机构以适应商业发展需要。(8分)(2)作用:思想上,冲击着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经济上

21、,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和抵制外来经济侵略;政治上,促进了政治制度的革新,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6分)18(2020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月考)民国时期,许多知识分子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否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有着不同的见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由一群北大教授领导的新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它是一场自觉的、提倡用民众使用的活的语言创作的新文学取代用旧语言创作的古文学的运动。其次,它是一场自觉地反对传统文化中诸多观念、制度的运动。它是一场理性对传统,自由对权威,张扬生命和人的价值对压制生命和人的价值的运动。最后,这场运动是由力图用新的批判与探索的现代历史方法论去研究他们的文化遗产的人领

22、导的。摘编自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材料二称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我们对这种看法不能同意。五四时代的人,一面对中国旧文化没有深刻的自我认识,他们不能欣赏孔孟、老庄!这些却真正是中国旧文化的菁英。一面也可以说他们对于自我有所觉醒,对于世界有所发现,但他们的觉醒是西洋文艺复兴以来对人类已有的觉醒,他们的发现是西洋文艺复兴以来对世界已获得的发现,在世界史意义上都是旧的而不是新的。它不能与西洋文艺复兴有同样的意义。摘编自冯大麟“五四运动与东方文艺复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胡适与冯大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否是“中

23、国的文艺复兴”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50字左右) (8分)解析第(1)问,“胡适的态度”,根据“反对传统文化中诸多观念、制度的运动”“力图用新的批判与探索的现代历史方法论去研究他们的文化遗产”等信息概括;“冯大麟的态度”,根据“对中国旧文化没有深刻的自我认识,他们不能欣赏孔孟、老庄!这些却真正是中国旧文化的菁英”等信息概括。第(2)问,根据“由一群北大教授领导的新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得出论点: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论证可根据“反对传统文化中诸多观念、制度”“张扬生命和人的价值”“研究他们的文化遗产”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

24、行。根据“称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我们对这种看法不能同意”得出论点:新文化运动不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论证可根据“他们不能欣赏孔孟、老庄!这些却真正是中国旧文化的菁英”“在世界史意义上都是旧的而不是新的”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答案(1)胡适的态度:反对传统文化,利用西方学说研究文化遗产。冯大麟的态度:肯定传统文化,提倡深刻认识传统文化。(6分)(2)论点方面(任答一点即可)论据、论证方面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2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有诸多相似:如都批判传统思想;都肯定人的价值;都借助于文化遗产;都促进了思想解放。(6分)新文化运动不是中国的文艺复兴(2分)新文化运动与

25、文艺复兴有诸多不同:如文艺复兴借助了古典文化,新文化运动批判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文艺复兴促进了人类的觉醒和对世界的发现,在世界史上具有新的意义,新文化运动只是继承原有的觉醒和发现,没有任何新意。(6分)19.(2020天一大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末,严复翻译了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并将其名为天演论自此进化论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进化论思想从传入中国开始,就被赋予浓重的政治色彩。加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民族与社会危机,使中国人越来越推崇进化思想,将之视为社会的普遍“公理”。梁启超在他的自由书豪杰之公脑中就说:“生存竞争,天下万物之公理也,既竞争,则优者必胜,劣者必败,此又有生以

26、来不可避之公例也。”这种思想僵化了人们的思维,进化历史观的单向进步发展思维,也使得中国人更加热烈地追求未来的理想社会。 摘编自赵静“五四”前后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内容及其影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对“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解析结合材料内容。总结材料体现的进化论在近代中国传播的情况,可知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带有积极和消极作用。可任意选择积极或消极方面,总结成论题,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思想的史实加以说明即可。答案示例:看法:进化论的传播为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提供了精神动力。 (2分)说明:近代中国饱受

27、欺凌,各种救国思潮不断涌现,进化论宣扬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使中国人民更清楚地认识到“落后挨打”的现实,促进中国人更强烈地追求未来的理想社会,推动了救亡图存运动的不断发展。 (6分)总之,进化论在中国被赋予政治色彩,是时代需要的产物,也是激发救亡图存的精神动力。尽管这种政治化有许多不足,但也推动了中国人的理念更新。(言之成理即可) (4分)20(2020丹东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变化是由于民族危机引发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解决这个危机的过程,也就是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方向,它的内容、它的特点,也都是由于这个危机和解决这个危机的要求所决定的,都是为

28、解决这个危机服务的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中国人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内容的选择,并且决定了如何改造它们。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变化有多个观点,请依据其中的一个观点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反对、修改皆可),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表述清晰)(12分)解析根据“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方向都是为解决这个危机服务的”可知,材料中心内容为“近代引进西学的目的是为解决民族危机服务”,回答此题赞同、反对、修改该观点均可得分,需在论述过程中能够自圆其说。以赞同该观点为例,可引用资产阶级维新派引进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严复翻译天演论,资

29、产阶级革命派借鉴西方思想提出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史实,分别说明其对近代中国民族救亡活动的影响。答案示例:赞同学者对西学进入中国的认识,近代引进西学的目的是为解决民族危机服务。 (2分)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翻译家严复将生物进化论引进到中国,其核心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传入中国后,起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不仅增强了国人的民族意识,而且为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支持;新文化运动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形成了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基础,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解放和中国近代化。 (6分)综上所述,中国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机,促使无数仁人志士艰苦探索,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学习马克思主义,成为推动中国文化近代化的根本动力。 (4分)其他观点:中国近代社会变化的根源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非民族危机;西方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力因素是中国文化近代化的主要原因;中国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机决定了近代文化思潮变迁和发展的阶段和方向;等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