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综合检测(本栏目对应学生用书P356)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后,民间人士为抵制外来鸦片的入侵,纷纷主张弛禁土产鸦片,扩张罂粟种植面积,以期“阴抵洋药,并暗收利权”。朝廷重臣、开明士绅、近代媒介亦积极参与其中,“鸦片商战”由此盛行一时,成为近代鸦片泛滥的重大诱因。“鸦片商战”的盛行()A反映出近代国人维护利权时的非理性B有力地缓解了政府的财政危机C是近代国人抵制经济侵略的积极成果D客观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鸦片商战”的本意是抵制西方的经济侵略,但是结果却是灾难性的,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显然这不是一种正确的维护国家利益的方式,故选A项。219世纪
2、50年代初,在与英、法、美等国进行“修约”的谈判中,清政府对于英、美公使提出的公使驻京、到内地自由游历、经商等要求表示是万万不可允许的,而对于免交欠税、废除广东茶税每担多交二钱等要求,虽然旧约中没有却表示仍可相商。这说明()A清政府认识到国家主权问题B清政府极力维护传统外交体制C西方列强侵华方式发生转变D清政府拒绝“修约”有其合理性【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清政府所关注的仍然是传统的天朝体制,对于“英、美公使提出的公使驻京,到内地自由游历经商”等直接冲击“夷夏之辨”的要求,因其与体制攸关,清政府严词拒绝,而“免交欠税、废除广东茶税每担多交二钱”等要求只是具体的物质利益的得失,并未影响天朝体制
3、,所以仍可相商,说明清政府极力维护传统外交体制,故选B项。3“这个图案的确画得十分粗糙,但其轮廓和线条却也十分清楚。这是一幅交织着现实和梦想,交织着彻底的斗争性和不切实际的空想的图画。这里面既闪耀着历史的远见,又覆压着旧时代的沉重的阴影。”材料所评述的是()A经世致用派提出的纲领B资政新篇对未来的勾画C天朝田亩制度的理想D早期维新派提出的政治设想【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现实和梦想”“斗争性”“不切实际的空想”等关键信息,可判断出是天朝田亩制度,故选C项。41864年,奕奏曰:“该国律例一书,衡以中国制度,原不尽合,但其间亦有可取之处。”1867年,李鸿章奏曰:“从前中国与各国立约,多仓促
4、定义,又未谙西洋通例,受损颇多。”江苏巡抚李翰章更确切地说:“今日之约章,即异日之法守。”上述言论表明清政府()A具有了一定的国际法意识B竭力遵守不平等条约C舍弃了不对等的天朝体制D对外政策发生根本转折【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一些官员开始认识到外国律例有“可取之处”,不遵守条约律例会给自己造成损失,说明清政府已经有了一定的国际法意识,故选A项。5马关条约签订后,许多报纸竞相发表文章,喊出了“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君可玩,而我民不可玩”的呼声。官员们也上奏反对割台,一时间“章满察院,衣冠塞途”。由此可见,马关条约的签订()A导致君主立宪思想兴起 B加速国人民
5、族意识觉醒C激发民主共和观念传播D鼓舞官员积极上书言事【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许多报纸竞相发表文章,喊出了我君可欺,而我民不可欺;我君可玩,而我民不可玩的呼声”可知,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刺激了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故选B项。6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立宪派的各种活动,这些行为()1911年6月川汉铁路股东代表在成都开会,“会议当场就决定成立保路同志会,推立宪党人蒲殿俊、罗纶为正副议长”1911年10月12日湖北咨议局局长、立宪党人汤化龙向革命派建议,“此时武昌发难,各省均不晓得,须先通电各省,请一致响应,以助成伟举”1912年初江苏立宪党领袖张謇:“甲日满退,乙日拥公,东南诸方,
6、一切通过”“愿公奋其英略,旦夕之间,勘定大局”A体现了资产阶级走向联合B影响了清末民初政局的变动C说明立宪派趁机投机革命D表明民主革命蔚成时代潮流【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立宪派或自己领导反满活动,或协助革命党人建立军政府,或促使旧官僚反正,其行动一方面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另一方面又帮助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立宪派的这些行为影响了清末民初政局的变动,体现了其政治上的两面性特征,故选B项。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以后,民众在乡、县临时议会和省、国议会的选举过程中,出现了“司长所辟除者,地方人民辄投函或径谒司,要求更易,甚至已易数人不能决”的社会状况。这反映了()A君主立宪政体受到社会关注
7、B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C新型民主政治秩序尚未确立D辛亥革命颠覆了社会关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地方民众可直接向上级要求更换认为不称职的官员, 以致出现“甚至已易数人不能决”的现象,体现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故B项正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排除A、C两项;材料强调的是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增强,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8清末民初,中国政府主动开放口岸。实施自开商埠政策后,条约口岸数量已大大减缓,民国初年除补开了清朝约定开放的几个口岸外,所有口岸均系中国政府主动开放。这表明当时()A政局剧变影响开放格局
8、B自开商埠是对外通商的主要区域C外交政策发生重大逆转D自开商埠改变对外贸易被动局面【答案】B【解析】材料中自开商埠数量明显超过条约口岸,而民国初年除补开了清朝约定开放的几个口岸外,所有口岸均系中国政府主动开放,这表明当时通商贸易主要是通过自开商埠进行的,故B项正确;民国初年延续了清末的自开口岸的做法,A项说法错误,排除;自开商埠不代表清政府和民国政府外交政策的根本改变,排除 C项;从整体上看,此时期中国对外通商被动局面未发生改变,排除D项。9中共三大明确指出现阶段使命是“自国民革命以来解放被压迫的中国民族,进而解放全世界”;国民党一大时,孙中山亦强调“综观中国之现状,益知进行国民革命之不可懈”
9、。据此可知()A国共双方有合作的政治基础B国共所说的“国民革命”含义一致C国民革命已进入高潮阶段D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已基本无差别【答案】A【解析】国共两党都强调进行国民革命以寻求民族解放,说明国共双方有合作的政治基础,故A项正确;国共两党政党性质不同,对于“国民革命”的含义不可能一致,两党在政治主张上也不可能没有差别,排除B、D两项;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此时国民革命尚未进入高潮阶段,排除C项。 10国民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始终重视国民党,重视中国资产阶级,认为中国“工人阶级还不强大”。国民革命失败前夕,斯大林仍强调要把“国家全部政权集中于革命的国民党”。这说明当时()A共产国际
10、错误指挥造成国民革命失败 B国民党掌握国家的全部政权C工人阶级尚未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D共产国际倾向于支持国民党【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共产国际把国民党看作中国民主革命的希望,重视国民党,表明当时共产国际倾向于支持国民党,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共产国际的指挥与国民革命失败的关系,故A项错误;此时北洋军阀统治尚未结束,国民党尚未掌握国家的全部政权,故B项错误;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故C项错误。11按照一般的军事教育程序,初级军官教育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但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后将学制大大缩短,学生入学后只接受一个月的入伍教育和六个月的正式教
11、育。这反映了当时()A革命形势蓬勃发展 B三民主义深入人心C军队素质大幅提升 D国共合作方式创新【答案】A【解析】黄埔军校的成立是为了给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准备,所以学制的大幅缩短是因为当时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对军事人才需求迫切,故A项正确;学制的缩短主要是基于现实的需要,与三民主义无关,排除B项;军队素质的提升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学制的缩短并不是国共合作的内容,排除D项。12下图是井冈山红军造币厂制造的银元,因银元中有一个“工”字,因此被称为“工”字银元,开创了根据地制造和发行货币的先河,在中国革命的历程中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旨在()A扩大井冈山根据地的政治影响B体现工人阶级的领
12、导地位C区别于历代官府发行的货币D作为红军造币厂防伪标志【答案】A【解析】“工”字银元是井冈山红军造币厂制造的银元,井冈山红色政权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工农政权,银元中的“工”字代表工农兵政府,通过货币的流通来扩大根据地的影响,故A项正确。131935年10月,国民政府通过军事来抑制华北“自治运动”,曾言“目前第一要紧的事,就是要依据合理的战略来决定稳健的政略,一方面以政略来掩护战略上一切的准备,一方面以战略达到政略上最后的成功”。这说明国民政府()A外交逐渐由妥协转向强硬B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C确立了对日持久作战方针D坚持外交与军事并用的原则【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国民政府以外交为军事
13、准备作掩护,以军事来推动外交的成功,坚持外交与军事并用的原则,故D项正确。14英国新闻纪事报报道:“华军在山东胜利之真实价值如何,未可以克复失地面积大小而论,要当以日本所消耗之时日为若干而加以估量,因为这种消耗,对日本是非常不利的,若以此种现实的标准评论中日战争,则华军实无日不在胜利之中,此盖中国之利,亦即世界和平秩序之利。”可见,此次战役()A推动抗日战争进入防御阶段B成为中国主动出击并取得胜利的典范C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D有利于扩大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此次战役为台儿庄战役,由“此盖中国之利,亦即世界和平秩序之利”可知此次战役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
14、,故D项正确;A项是在全面抗战爆发后,排除;B项是百团大战的影响,排除;C项是平型关大捷的影响,排除。151943年7月,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整个中国战场上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个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一个,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兽的奔窜,在将来就不能驱逐这个野兽出中国。”这一宣言却在国统区遭到封杀。这反映了()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破裂 B国民党极力维持一党专政C国民政府主张对日本妥协 D敌后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否定共产党对两个战场的正确评价,其实质是抹杀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影响,反映了国民党极力维持一党专政,
15、故B项正确。16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英国海军远东舰队“紫石英号”护卫舰无视人民解放军“外国舰船撤离长江”的公告,闯入前线江段,继而遭到人民解放军猛烈炮击,“紫石英号”重伤搁浅,后逃往香港。“紫石英号”事件说明()A解放战争具有反帝性质B战争双方实力已发生变化C英国殖民霸权一去不返D美英在华利益具有一致性【答案】A【解析】“紫石英号”事件体现了帝国主义国家武力干涉国共内战的行径,说明这场战役具有反帝性质,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李鸿章办理晚清外交30余年,他将“和戎”作为办理外交的指导思想,认为对洋人应“婉言慰藉,可从则从,断不可与之失和”,提出“处今之势,外
16、须和戎”方针,主张“驭夷之法,以羁縻为上”。其当时以外交受重望于国际,亦以外交负重谤于国内,当今学术界对其“和戎”外交更是莫衷一是。有的人认为李氏的“和戎”外交是投降主义,也有人认为“和戎”是策略,源于对西方列强的清醒认识。有的人认为其目的是“借法以自强”,也有人认为李氏的设想太简单,是将希望寄于列强。对于李鸿章与外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多数学者认为是卖国的;也有的学者认为,李氏签约仅是奉朝廷之命,不应负多大责任。海外学者认为李鸿章“既是辞令巧善的谈判者、清王朝的忠实卫士,又是中国冤情的申诉者,是弱国外交的大师”。摘编自章育良、曹正文近百年来李鸿章研究著作述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
17、个角度,对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看法:李鸿章是对外妥协投降的外交家。阐述:李鸿章主持晚清外交30余年,是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直接签订者。通过这些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割地赔款,丧失了一系列主权,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尽管清朝统治者是对外政策的决定者,不平等条约也是在中国衰弱的国势下被迫签订的,但李鸿章有着不可推卸的直接责任。特别是在中法战争中国取得优势的情况下,放弃了权益,签订中法新约,使中国不败而败。他提出的“和戎”外交,主张一味地对外妥协投降,直接影响了晚清的外交,也为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提
18、供了法理依据,在实施中也都失算了。尽管李鸿章在马关条约签订时有些抗争行为,但从整个外交活动来看,李鸿章是推行对外妥协投降的外交家。示例二看法:李鸿章的“外须和戎”不是妥协投降的外交思想。阐述:李鸿章主持晚清外交30余年,他提出、实施了对列强“和戎”的外交思想。他是在对当时国情和国际局势综合判断后,清醒地提出这一符合实际的外交思想的。列强发起的一系列侵华战争中,中国屡屡被打败,在中外国力悬殊的情况下,李鸿章不畏诽谤,周旋于列强之间,试图对外“力保和局”,争取一个好的国际环境,为洋务运动赢得时间和条件。这是在中国处于弱势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相对符合实际的外交策略。李鸿章直接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卖
19、国条约,是有直接责任的,但造成中国国势衰弱的是腐朽的清王朝,慈禧太后才是中国外交的决策者,弱国是无外交的。总之,李鸿章推行的“和戎”外交不能用妥协投降进行评价。18中华苏维埃政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权建设的尝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到1930年,农村红色政权遍及10多个省份,红军及地方革命武装达10万人,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有200多个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
20、国家”,重新调整划分了行政区域,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和制度,发挥了加强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的作用。摘编自金冲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等材料二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华苏维埃政权继续延续和发展。1935年,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代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的职能。西北办事处的成立,实现了陕甘宁苏区内原来几块根据地领导权的统一,为后来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工农苏维埃政权的结束和建设抗日民主政权的开始。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时期,逐步改变了对地主和富农的政策,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调动了各阶级抗日
21、的积极性。摘编自贺永泰承前启后的转变与过渡中华苏维埃政权在陕北(1935年10月1937年9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条件,并简析其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苏维埃政权发生了哪些转变。这些转变说明了什么?【答案】(1)条件:革命根据地的发展,红军的壮大;苏维埃运动的高涨;反“围剿”的胜利及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性工农民主专政政权的尝试;有利于加强对革命的统一领导;巩固了革命根据地;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2)转变: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代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职能;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由工农苏维埃政权
22、转变为抗日民主政权;土地革命转变为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转变为地主减租减息)。说明: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革命形势(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的需要调整政策;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4年7月22日,有史以来美国第一批官方代表美军驻延安观察组在组长包瑞德上校率领下,乘军用飞机抵达延安,周恩来称“现在已打开了一丝门缝,使通过一条缓慢而又谨慎的路途向有限的合作方向发展成为可能。 因此,允许观察组来延安将成为一个里程碑”。从1944年7月到1945年3月,中共中央和八路军、新四军领导人分别多次接见包瑞德等人,与他们进行了坦率、诚恳的交谈。美军观察组还派出小组,
23、到晋绥、晋察冀等敌后根据地考察地形,建立情报网。1945年下半年,美国突然改变之前与中国共产党的密切联系,转而实行“扶蒋反共”政策。1947年3月11日上午,国民党飞机轰炸延安前夕,美军观察组撤离延安。美军观察组在延安两年多的时间内,通过听介绍和实地参观考察,亲眼看到共产党的军队生活清苦,战斗勇猛,“与重庆迥然是另一个世界”。摘编自孙国林红都延安的神秘来客系列之十一美军观察组:官方外交的开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主要任务。(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历史作用。【答案】(1)主要任务: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官方接触,建立密切联系;从西北、华北抗日根据地搜集抗日情报;缓和国共摩擦,维护国共团结抗日。(2)历史作用:有利于加强对日抗战;便利美国掌控战后中国事态的发展;对扩大中国共产党的国内、国际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