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课时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训练课)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一只黑皮夹美米歇尔巴比里他从二楼的窗后紧盯着慢慢靠近的敌人。“我没子弹了!”刚才,他听到左右窗户边的战友小声说。他们的子弹已经用光,而他也只剩最后一发了。“只此一发。”他对自己说,“要是打不着,我们都得玩儿完。”他仔细地瞄准,射出了他的最后一发子弹。他看到那个家伙向前踉跄了几步,倒在地上,浑身战栗着。中弹者在地上慢慢伸出手,在他的军服里寻找着什么,终于,他掏出了一只黑色的皮夹,在里面摸索着。队长喊道:“他手里有东西,下去看看他在干什么!”他跑了过去,只见中弹者把头微微抬起,两手伸开,正凝视着一个黑色的小东西。他躺在地上
2、扭过头,看了一眼走过来的敌人,然后头倒在沙土地上,再也不动了。他捡起这个黑色的东西。这是只皮夹,里面夹着一张照片。他瞧了瞧,被他打死的人也在照片里,长相、装束都一模一样。照片里的他正骄傲地站着,穿着一身军装,面带微笑。他的右臂挽着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棕黑色的头发和眼晴,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穿着一身黑色绒衣。她的怀里抱着一个可爱的婴儿,婴儿正咧着小嘴向外看着。这是张完美的照片,孩子笑得很可爱。他拿着照片看了一会了。队长和另外一个士兵走了过来,队长问:“这是什么东西?”他举起这个夹着照片的皮夹,顿了一下,若无其事地笑了一下说:“不过是是只皮夹还有一张照片。”队长扫了一眼四周,看没有危险了,立刻命
3、令道:“好了,我们回去,告诉其他人,这座建筑现在已经安全了。把钱包放回尸体上,会有人清理的。”他没有动,看着队长,咧嘴笑了一下,舒着气摇了摇头,好像遇到了一件可笑的事。然后他静了下来,盯着队长。突然,他的表情变得愤怒起来,他一把抓起他的枪,举过头顶,猛地砸在了地上,吼道:“混蛋!混蛋!我不干了!我已经完成了任务!”队长问:“你说什么?要开小差?”“我说我不干了!这本来是一个幸福的家庭,长官!孩子应该有个父亲,打仗真是太愚蠢了!我讨厌打仗!”“所以你想当逃兵?”他顿了一下:“没错,是这样。现在我就走。”他转身背对着队长,但是,身后传来拉枪栓的声音,他又转过身来。队长正拿着一支手枪对着他:“这是战
4、争!你必须为你的国家效劳,逃兵的下场就是死!”但他看来是铁了心。“那你就朝我开枪吧!”他吼道,“我也刚杀完人。整个战争让人恶心!”“这个世界不像你想的那样,你知道吗?人们会说你是个逃兵,一个背叛了自己的国家的懦夫。你的家人都会为你感到耻辱。”他沉默了。队长继续说:“整个世界都会知道你是个多么懦弱的胆小鬼。”他又有些激动:“他们不会,人们会理解我的,我只是战争的牺牲品!”“也许别人这样认为,但你的家人你的母亲,你的父亲,你的爱人他们会听到这件事,然而他们的想法和你的却截然相反。他们会为有你这样的亲人而感到无地自容,他们会扔掉你的照片,连你的朋友们也不会再提起你曾经有过的勇敢。”他看了一眼队长,痛
5、苦地大睁着双眼,嘴角有些抽搐:“那我给家里写封信,只写一封,告诉他们我为什么要这么做,然后你再杀了我。”队长又说:“想好了吗?真的不顾世人的唾骂?”他哭了:“好吧,你赢了,我们走!”“我知道你会理智起来的。”队长微笑着收回了手中的枪。他们又上路了。他跟在队长和其他几名士兵的后面。后来他找到了一个机会,趁队长没注意,转回身向原路跑去。他一步不停地拼着命猛跑,希望在队长发现他逃跑之前,从他们的视线中消失。只要跑到离刚才打过仗的空房子几步远的地方,就可以拐向岔路逃走。(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小说的标题“一只黑皮夹”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它引发了主人公“他”对战争的
6、思考和其心理上的转变。B中弹者倒地后从身上掏出一只黑色的皮夹,他对着里面的一张照片凝视了一会儿便死去了。这一细节表明了他对家人的无限深情。C在看到周围没有危险后,队长命令大伙回去,并让“他”把皮夹放回尸体上,这说明队长也感到很愧疚。D小说中无论是“他”、队长还是中弹者,都是战争的牺牲品。从队长对“他”的举枪这一举动来看,队长是一个冷酷无情的人。E文章围绕“他”打死敌人到最终选择逃跑这一过程组织内容,通过对“他”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的描写,表现出“他”对战争的厌恶。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贯穿全文的线索”错。C项,“队长也感到很愧疚”错,从后文看,队长并没有感到愧疚,只
7、是在按战场上的规矩办事。D项,“冷酷无情”的说法不准确。答案BE2在看到黑皮夹中的照片后,“他”的心理产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人物形象,把握作品思路的能力。解答这一试题,需要对文章的情节有充分的了解。全文情节算不上跌宕起伏,但主人公“他”的心理可谓“一波三折”。一个人的心理一般会通过其语言、动作、神态等表现出来,因此,在具体分析时,需重点把握文中有关“他”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看到中弹者珍惜的照片,队长的劝说,想到国家和家人,对战争的痛恨,这些交织在一起,使他的心理不断地变化着。把握了这些内容,便不难得出答案。答案刚拿到那张溢满幸福的照片时,“他
8、”看了一会儿,此时他的内心可能产生了一种愧疚与自责;而在回答队长的问题时,“他”“顿了一下,若无其事地笑了一下”,这一“顿”,表明“他”内心已经对这场战争产生了疑惑;队长要求大家撤离时,“他没有动,看着队长,咧嘴笑了一下,舒着气摇了摇头”,这一举动说明当时“他”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做;“突然,他的表情变得愤怒起来”则表明“他”从矛盾中走了出来,表达着对战争的不满;面对队长的劝说,想到国家和家人,“他”的内心又开始挣扎;最终,“他”还是决定逃走,远离残酷的战争。3作者为什么要对黑皮夹里的那张照片进行细致的描写?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小说中作者详细描
9、写或介绍的意象一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或起到线索作用,或推动情节发展,或为下文情节作铺垫等,考生需根据小说内容具体分析。黑皮夹中的照片是中弹者临死前拿出来看的,这说明中弹者对这张照片非常珍惜。而这张照片,正是他们一家人的合影,这说明他对家庭有一种深深的眷恋,而战争却让他与家人不复相见。当“他”意识到这一点后,“他”的思想产生了动摇,而照片上的人的无比幸福与战争的残酷形成强烈反差,在无形中控诉着战争的残酷。答案那是一张家庭照,照片上的一家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表明那个被打死的人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这幸福却随着“他”的一发子弹的发射消失了。这是“他”的思想产生动摇的原因。作者对照片描写得
10、越细致,越能使“他”内心的斗争表现得强烈,也越能揭示战争的残酷。4.对于“他”的逃跑,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观点。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分析评价小说中重要人物的某一行为,需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主旨,适当联系现实生活,思考人物这一行为的积极意义或消极意义,思考这一行为映射出来的人物的价值观念等。从战场上逃跑,这是一种不光彩的行为。可是,用逃跑来表示对战争的反感,也是一种热爱和平的表现。这样,在具体分析时,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进行思考,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答案(示例一)“他”从战场上逃跑的这种做法是不光彩的。作为一名军人,就应
11、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虽然战争残酷,但既然已经加入到了战斗的队伍之中,就必须以军人的身份要求自己。而当逃兵,对于国家,对于家人,对于自己,都是一种耻辱。“他”和整个战争使照片上幸福的一家变成不幸的一家,于是“他”产生了逃跑的念头。但这并不能洗去“他”手上的鲜血,只是一种暂时的良心发现罢了。(示例二)“他”从战场上逃跑是值得肯定的。虽然军人在战场上逃跑是一种耻辱,但当一名军人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之后,还在战场上继续着这种残酷,那么,他便成了一台战争的机器。小说中的“他”在看到中弹者努力地用最后一丝力气看一家人的照片时,内心自然会萌发一种愧疚,而在这种愧疚之后,“他”最终选择逃离战争,这是对战争抵触、
12、对和平渴望的一种表现。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山草壮刘心武他盼附近的地铁早日开通。街角那边早就围起挡板,里面有两层的简易工房。人行道内侧原来栽着一排海棠树,树下有两个长凳,他常坐在长凳上看车水马龙。今年春天海棠树全给挖走了。他还是忍不住要到没有了海棠树的杂乱环境里去漫游,有时垫张报纸坐到长凳上,望着马路上的车流想心事。那长凳,近日晚饭后,常有修地铁的工人占用。那日,他走过,长凳上的一个工人还没摘去安全盔,抽着烟,见到他,便从凳子中央挪到一边,给他让出一半。他没坐,站在那工人前面,有一搭没一搭说起话来。问答间,知道那师傅来自南方很远的省份。地铁施工纪律很严,进入施工区绝对禁烟,所以他只能
13、到这人行道来“饭后一支烟,赛过小神仙”。那师傅属猪,四十二了,媳妇在老家经营个小卖部,儿子属狗,马上二十了,他在这边媳妇在那边,挣钱为儿子娶媳妇做准备。儿子初中毕业不愿再上学,跑广东打工,现在跟一个姑娘住在一起,可儿子私下又说未必娶她,唉!那以后他又遇上那师傅几次,知道对方姓张。他是退休人员。入夏,单位组织他们去承德避暑山庄游览几天。回来家里有些事,好多日子没往那长凳去。那天漫步过去,就见张师傅站起来招呼他,他竟有些亲人重逢的感觉。张师傅问他怎么好多日子没来。他说去承德避暑山庄旅游了。张师傅让出半边长凳,还给他铺上事先准备好的报纸。他坐下,注意到张师傅自己没垫报纸。张师傅还问他:“我能抽烟吗?
14、”他点头:“当然!”张师傅问:“看见山庄内午门挂的那个匾啦?康熙皇帝的御笔,他把避字多写了一笔,是不是?右边那个辛,底下写成了羊字,皇帝就能乱写字,这么多年都由着他!”他吃惊,张师傅怎么对避暑山庄如此了解?张师傅又兴冲冲地问:“去看烟雨楼啦?那楼名是乾隆皇帝从唐朝杜牧的诗里取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他不免猜:“你去游览过?去那里参加过修复工程?有亲戚在那边?”张师傅告诉他,这辈子还没旅游过。来北京做工这么多年,只去过天安门,没进过故宫,没去过长城、颐和园。他怎么对承德避暑山庄那么了解呢?道出谜底前,张师傅先问:“你的书,包书皮吗?”他答:“我有包书皮的习惯。心爱的书,包上书皮,叫书
15、衣,有时还在书衣上写些感悟。我儿子小时候好像也包书皮,但是孙子的书就不包了,看过随手一扔。”张师傅讲起自己的故事。他上学的时候,新学期发课本,最快乐的事就是包书皮,包得很结实,前后右边的两个角,包成三角形的护封。初三上学期时,母亲病重,求医用药花费大,父亲就跟他说,只供他这一学期了,他也立志要早些外出打工挣钱给母亲治病,所以,那一次领到课本,他格外用心地包书皮。包书皮需要挺括的画报纸,是很不容易弄到的,幸好邻居家有个阿姨是县城里的干部,能给他上好的大画报。那次给他的画报,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承德避暑山庄,他先细细地阅读,再用来包课本,给语文课本包的书皮,把有康熙御笔题匾的那一幅照片设法放在正中,看
16、得熟了,就仿佛进那匾下大门游过避暑山庄了。开头,他认不得那繁体的庄字,草字头下一个壮,他就把山庄念做“山草壮”。他也从字典上查,但他那小字典只能查简体字,虽然查到简体庄字可以从后面括弧里知道繁体字,但从山草壮查就行不通。上语文课答卷,他曾把避字那个部位也写成羊,老师扣了分,他拿书皮给老师看,老师说:“皇帝爱怎么写怎么写,我们不行。”这些少年时代的记忆,他永不会忘。“王老,”张师傅招呼沉思的他,“你看这马路上怎么又堵成停车场了?”他望着满街的车说:“这不又到小长假了吗?又开始自驾游了。我儿子儿媳说要去承德避暑山庄。”张师傅抽口烟,像是自言自语:“什么时候我们这样的人也能假期旅游,那就太好了。”(
17、选自2013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节)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因为修地铁,附近的环境有些杂乱,但他仍像往常那样,晚饭后到海棠树下漫游或在长凳上坐坐,一边看车水马龙一边想心事。B修地铁的工人张师傅刚干完活,身上难免有点脏,那长凳也不干净,所以他没坐张师傅给他让出的座位,站着和张师傅拉家常。C他好多日子没见张师傅了,再见到时,张师傅又让出长凳的一半给他坐,这回他坐下了,因为张师傅给他铺上了事先准备的报纸。D张师傅对承德避暑山庄很熟悉,谈起康熙御笔题匾如数家珍,这是作家设置的悬念,又是为揭示“山草壮”的题旨所做的铺垫。E包书皮的细节交代了“山草壮”的来历,说明张师傅对求学
18、生活的留恋,还暗示他对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儿子未来人生的忧虑。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赏析能力。A项,无中生有,“到海棠树下漫游或在长凳上坐坐”是修地铁以前的事,修地铁后海棠树已不存在,该项把前后信息混杂在一起表述,导致相关信息不对应。C项,舍本逐末,他之所以坐下,“张师傅给他铺上事先准备的报纸”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他对张师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有了亲近感;第4段说:“他竟有些亲人重逢的感觉。”正是这种感觉,使他痛快落座。D项,夸大其词,张师傅这辈子还没旅游过,对承德避暑山庄不可能“很熟悉”,只是从画报上有所了解而已。B、E两项表述符合文意。答案BE6康熙皇帝把“避”字多写了一笔,张师
19、傅对此发表看法,这个细节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小说重要细节,发掘其内在的意蕴的能力。张师傅的话“皇帝就能乱写字,这么多年都由着他”是解答本题的依据,由此出发,细细品味,不难悟出其“好奇心”“敬畏之心”“平等意识”等要点,然后稍加分析即可。答案张师傅有强烈的好奇心,很想搞清康熙皇帝把“避”字写错却能保留至今的缘由;张师傅对文字有敬畏之心,认为写字是很严肃的事情;张师傅有追求平等的意识,认为皇帝应该和老百姓一样不能乱写字。7小说的主人公张师傅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较多,要细心研读,从中提取人物的个
20、性特征,然后简要分析,使性格特点落到实处,令人信服。注意此题的答案切忌与第(2)题雷同,第(2)题只是针对皇帝写错字的细节而言,其所表现的人物特点只是一个方面,已经被本题的所涵盖,既不要遗漏,又不能简单地照抄、以偏概全,将其当作人物特点的全部,而要对其进行再次概括,用“对皇帝写错字的事刨根问底”即可一笔带过。答案待人热情,有礼貌。给“王老”让座,还专门铺上报纸。尊重他人、顾及他人感受。征得“王老”同意后才抽烟。上学时学习认真,爱惜课本,把书包得很结实;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对皇帝写错字的事刨根问底。不满足现状,向往美好的生活。希望能像城里人那样假期旅游。8.作者为什么以“山草壮”为小说的题目?请
21、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小说题目、把握作品主旨的能力。第一个要点,从“莊”字本身来谈,“莊”虽然是个繁体字,但并不是难认的生僻字,张师傅读“山草壮”,是因文化水平的限制而闹出的笑话,与前面交代他儿子“初中毕业不愿再上学”是有联系的。不难想象,类似的笑话同样会发生在儿子身上,父亲对此能不忧虑吗?第二个要点,需要考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山草壮”让人想到漫山遍野碧绿而茁壮的青草,由此生发开去,即可看出其美好的寓意,从而把对作品的理解提升到较高的阅读层次。答案把张师傅父子两代的人生经历串联起来。张师傅把“山莊”念成“山草壮”,是因为文化程度不高,以“山草壮”为题,暗喻他对儿子未来的忧虑。象征(寄寓)作者对弱势人群的美好祝福。张师傅父子属于社会底层的“草根”群体,虽然他们文化程度较低;但他们是支撑整个社会的重要力量,以“山草壮”为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像山草一样茁壮生长”,过上他们所向往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