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眉山市高中2016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 文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克利福德吉尔兹曾提出著名论断:“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理论奠基人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试图从地理、宗教、民情、风俗中追寻法的精神。他们虽然都没有洞悉法最终根源于特定社会的经济物质条件,但都从德与法的关
2、系角度,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德性惯习极大地影响到法的内容与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德与法相互交融,德乃人们心中之法。 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即表现为法律信仰与法治观念,亦即形成法律至上的规则意识。法治成功的内在标志,是法律被民众所普遍尊重和信仰,而不是畏惧、忌惮法的强制力,即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引导并赢得“人心”, 法律与道德并非浑然一体。一般而言,国人擅长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方式,因而常常容易将道德与法律做一体性认识和处理,然后如太极八卦一般,讲究两者的相互转化。这也是中国古代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的根本原因
3、之一。然而,现代社会,道德与法律相对分离,法律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足性,有助于形成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生活的法律体系、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当然,在分析法律的相对独立性、看到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的同时,充分认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一致性,对法治国家建设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的命题,既解释了在社会稳定时期,法律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看待,又肯定了道德与法律的作用其实难以决然剥离。但是,当命题转向治国方略,亦即究竟是“依法治国”为主,抑或是“以德治国”为要,答案当然毫无疑问地指向前者。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主次有序,依法治国是主体,以德治国为辅助,这是由法律与道德自身属性所决定
4、的。现代法律是高度建制化的制度性事实,具有确定性、可预测性和程序性特征,体现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形式理性化和科层化的实践要求。相较而言,道德治理则可能陷入混沌的非技术化、非建制化和非程序化状态。总体来说,在当代复杂社会形态下,道德治理难以独自构成一种“治式”,无法提升至治国方略的层次。 需要强调的是,“法主德辅”绝非否定道德的作用,而仅仅是指在治国方略的层面上,法治更适合作为主体,也更应该成为主体,而以德治国是建构法治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战略。换句话说,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是互为支撑的结合,也是主次有序的结合。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法治与德治主次有序,但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并不止步于此,而是
5、为了最终获得更高层次的复归,形成良法善治的辩证统一体。 (节选自道德与法律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光明日报2015年04月,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克利福德吉尔兹和孟德斯鸠看来,一个民族的德性惯习会极大地影响法 的内容与形式。 B法治成功的标志是法律被民众所普遍尊重和信仰,让民众逐步形成法律至上 的规则意识。 C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法律应与道德相对分离,并在一定程度上 保持独立。 D.现代法律具有的确定性、可预测性和程序性的特征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 相关要求。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法律信仰与法治观念是法律与道德两
6、者之间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的具 体表现。 B国人擅长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方式是造成中国古代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 化的重要原因。 C建设法治国家既要看到法律的相对独立性,也要充分认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 范的一致性。 D.道德治理的非技术化、非建制化和非程序化状态等特征使它难以适应当代复 杂的社会形态。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古代,道德与法律常常是浑然一体的;而现代法治国家却要求道德与法 律相对分离。 B现代法治国家表现为:法律的相对独立、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同时,保持法律 规范与道德规范一致性。 C道德与法律虽难以决然剥离,但两者自身的属性决定了现代社会
7、依法治国和 以德治国的主次之序。 D.依法治国绝非否定道德的作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形成良法善 治,构建法治中国。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何真,字邦佐,东莞人。少英伟,好书剑。元至正初,为河源县务副使,转淡水场管勾,弃官归。元末盗起,真聚众保乡里。十四年,县人王成、陈仲玉作乱,真赴告元帅府。帅受赂,反捕真。逃居坭冈,举兵攻成,不克。久之,惠州人王仲刚与叛将黄常据惠。真击走常,杀仲刚。以功授惠阳路同知、广东都元帅,守惠州。海寇邵宗愚陷广州。真以兵破走之,复其城。擢广东分省参政,寻擢右丞。赣州熊天瑞引舟师数万欲图真,真迎之胥
8、江。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樯,击走之。广人赖以完。先是真再攻成,诛仲玉而成卒固守。二十六年,复围成,募擒成者,予钞十千。成奴缚成以出。真予之钞。缘海叛者皆降。时中原大乱,岭表隔绝,有劝真效尉佗注故事者,不听。屡遣使由海道贡方物于朝。累进资德大夫、行省左丞。洪武元年,太祖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帅舟师取广东。永忠至福州,以书谕真,遂航海趋潮州。师既至,真遣都事刘克佐诣军门上印章,籍所部郡县户口兵粮,奉表以降。永忠闻于朝,赐诏褒真日:“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尔真连数郡之众,乃不烦一兵,保境来归,虽窦、李奚让焉。”永忠抵东莞,真帅官属迎劳,
9、遂奉诏入朝。擢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且谕之日:“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三: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知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身死不悔,斯其下矣。卿输诚纳土,不逆颜行,可谓识时务者。”真顿首谢。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已,转山东参政。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竣,仍莅山东。九年致仕。 (选自明史何真传,有删改) 【注】尉佗,公元前218年,奉秦始皇命令征岭南,略定南越。秦亡后,汉高祖封其为南越王。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兵攻成,不克 克:取胜 B真迎之胥江 迎:迎接 C易乱为治者,上也 治:安定 D.卿输诚纳土,不逆颜行 逆:抗拒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
10、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 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B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 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C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 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D.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 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真从小喜欢读书,又善击剑,有正义感。元末盗贼蜂起,他因此弃官返乡,组 织地方武装,保卫乡里。 B何真有智谋,善作战,屡立战功。他击
11、败黄常,收复惠州;击败海寇邵宗愚,收 复广州;击败熊天瑞,保全了广州。 C何真忠于朝廷元朝末年,中原大乱,他虽用兵岭南,依然不辞路远,屡次进贡于 朝廷,官至资德大夫、行省左丞。 D.何真识大局,不愚忠。他深知元朝大势已去,为让他治下的广东免于战乱,百 姓得以安定的生活,主动归顺明太祖。7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中原大乱,岭表隔绝,有劝真效尉佗故事者,不听。(5分) (2)尔真连数郡之众,乃不烦一兵,保境来归,虽窦、李奚让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夜 坐文天祥淡烟枫叶落,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注四壁诗。少年成老大
12、,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蛩,蟋蟀。8这首诗的第二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诗人是怎样描绘这幅面面的? (5分)9后两联中,作者的心境有何变化?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屈原离骚中“_ _,_ _”两句,用一个美丽而遭不幸的女子比喻自己 因遭嫉妒而被谗毁,以致被君王弃用。 (2)刘禹锡陋室铭中“ , ”两句,写出了居室主人摆脱官场俗务后 的轻松自在,两耳清静,又没有繁琐的政务劳累自己的身体。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_”两句,描写白己任凭小船飘荡而越过 广阔江面的情景。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1
13、1)、四(12)两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答第一大题计分。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良 宵张 楚 她刚搬到麻湾时,随行只有一只白鹅。她是王静生的远房姨妈,怎么想起要到乡下住上段时日,这才劳烦外甥在村西租了三间瓦房。 好事的村妇们,借串门的名义在炕沿上东拉西扯。可这老太太,安静得像一只猫,也不插嘴。问她儿女几个?她说,两儿一女。问她老伴是否健在?她说,去世二十多年了。闲妇们渐渐没了兴致,不如何来往。 那天从村西的土
14、岗下过,见一孩子在前边跑,一帮孩子在身后追。那孩子蹽得比野兔子快,转眼就从她身边刮过,直刮到那岗上。那帮孩子呢,也就不再追,只在岗下骂个一通,才怏怏散去。老太太斜眼见那土岗上隐约探出个圆头,小心逡巡着岗下。见老太太望他,竟俯身捡起块土坷垃不偏不倚扔她额头上。老太太摸了摸额头,朝那岗上望去,孩子就不见了。 午后,老太太喝了碗稀饭,猫进被窝,看电视。过堂屋传来电饭锅被揭开的滋啦声,饭菜入嗓猛然吞咽的咕咚声她蹑手蹑脚踱到庭院,见岗上那个孩子在往外翻墙。老太太默然看了片刻回了房。 翌日出门,买了冷鲜肉,切姜剥蒜,配了红椒、桂圆、八角、茴香,用高压锅将肉焖了。肉香四处散了开去,老太太眯眼打起盹儿来。等睁
15、开眼,天已大黑,去过堂屋看炖的肉,明显是吃剩的。老太太竟有些隐隐的得意,方沉沉睡去。 次日早起,坐到屋檐下晒太阳,晒着晒着有些恶心,吞了几粒药片,倒头睡起来。醒来时太阳已爬上屋檐,却发现老鹅没了。 这老鹅,跟了她十三年,从小区门口捡的。小小一团鹅黄,谁承想竞长成偌大一只呢?儿女们是极少来的,通常只有她和它。想说话了和它唠叨两句,生气了就踹它两脚,它不记仇,依旧影子似的随着她,腻着她。 老太太在院子四周搜寻一番,仍没得踪迹。猛然想起那孩子,心就咯噔了一下。 那晚,她早早在过堂屋候了。果不其然孩子来了。当他在灶台上翻寻时,她一把就攥了他胳膊,问道:“是不是把鹅偷走了?”孩子点点头。她想也没想就在他
16、后脑勺儿扇了一巴掌。“是不是把鹅给吃了?”孩子又是点点头。顺势拎了把刷锅的炊具,捋起他衣袖就抽打起来。抽着抽着便瞧得他胳膊上全是银元大小的红斑,一圈连一圈,看得心里麻麻幽幽,索性撒了他,一屁股坐在灶台上,默默盯了他半晌,摆摆手说:“你走吧,走吧。以后不要再来了。”孩子一愣,没有动,只嘟囔道:“我奶奶死了我杀了它祭祀”老太太不再搭理他,转身回了屋,和衣躺下。 一躺就是两天。再次睁开眼,屋里灯怎么就亮了。炕沿上摆着副碗筷,碗里尚冒着热气,是碗疙瘩汤。香油花浮着,白鸡蛋卧着。老太太心里热了下,吸溜起来。还好,病隔了一夜就痊愈了。 那天晚上,老太太喝完了汤耳畔便传来谁家的收音机正在唱春闺梦,是张氏与丈
17、夫王恢互诉衷肠那一场。听着听着,她不禁轻声唱将起来: 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青!可怜侬在深闺等,海棠开日到如今。 门环偶响疑投信,市语微哗虑变生。因何一去无音信?不管我家中肠断的人。 “咕咚”一声闷响,她才猛然梦醒,身子打个激灵,朝墙边看去,那孩子从墙头跌了下来。 “我我”男孩诺诺道,“我只是来瞧瞧,你的病好了没有。那天晚上,你的头比开水还热”老太太领男孩进屋,给他热了排骨和米饭。 随后几日,男孩都过来共进晚餐。孩子通常只闷了头扒饭,很少动筷子搛菜。吃一阵偶然抬头,老太太便往他碗里搛一箸菜,孩子也搛了肉丁或腊肠,犹犹豫豫着往老太太碗里塞。老太太就笑。 当日晌午刚过,王静生就来了。王静生说
18、,关于她跟孩子的事,他听别人说了。孩子爸妈、爷爷早死了,奶奶前几天也死了。孩子的病是父母遗传的艾滋病。那晚,老太太做好了饭菜,孩子却没来。 儿子第二天到了麻湾。老太太正在炕上收拾皮箱,儿子说:“哎,我真是白着急了,原来你已经准备回去了啊?这个礼拜日就是你寿日,香港的李老板做了你一辈子的戏迷,专门从香港飞来给你庆祝,光赞助费就掏二十万。饭店呢,就定在凯撒大酒店,省电视台要全程录像呢。” 老太太看他一眼,抽出皮箱拉杆,拍了拍儿子的肩,就朝土岗走去。儿子一见,蹙着眉喊:“妈!出租车在村东呢!”老太太大抵聋了,只顾弯着脊背拉着皮箱朝前走。儿子小跑着过去,在母亲身后边走边絮叨:“不瞒你说,赞助费说是二十
19、万,其实给了五十万!不就听你唱两句春闺梦和锁麟囊?人家拿你当宝,傲气值几个钱呢?” 老太太径直走到了岗下,伸手擦了擦汗,将皮箱扔在土岗那厢,朝坡走去。这条坡不长,但是陡。老太太弯下腰身,晃晃悠悠往上爬,当眼前蓦然出现一只瘦骨嶙峋的小手时,她不禁抬起脖子瞅了瞅。当孩子的小手紧攥住她的掌心时,老太太身上忽就有了气力,手脚在瞬间就热了起来。有那么片刻,老太太确信双腿其实就踏在棉花般洁净干燥的云朵里,每向上微微跨一小步,就离天空和星辰近了半尺。 (有删改)(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注重从细微处表现人的心理活动,老太太见孩子偷吃炖肉,后“竟有 些隐隐的
20、得意,方沉沉睡去”,寥寥数语,把老人自得于高超厨艺的心理显 露出来了。 B.老太太随身带着的那只白鹅是全文的线索,而孩子杀死白鹅气病老人的 情节可知白鹅也是老人精神的寄托。 C.从孩子和老人一起吃饭时“只闷了头扒饭,很少动筷子搛菜”“犹犹豫豫着 往老太太碗里塞”等情形看出,失去亲人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显得拘谨、 胆怯。 D.小说地方特色鲜明,老太太初到麻湾时与村妇们的交往,孩子间的打骂等 情节就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 E.小说擅长在平淡的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老人搬到孩子独自一人的 土岗住处作为结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2)小说中老太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3)小说
21、中老太太的儿子来接老太太回城的情节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4)这篇小说以“良宵”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 请选择两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我眼中的潘家铮先生 潘家铮的大名我早就熟悉了,但有幸结识先生却是2007年3月5日的事。 那一天,在接连婉拒了两次之后,先生说,他终于被我的“锲而不舍所打动”,于是 接受了我的一次专访。 采访正式成行的前一周,潘先生的秘书李永立打电话告诉我:潘老说为了采 访时节省时间,也为了他能更准确、更深入、更全面地回答我的问题
22、,请我先将自 己的采访提纲以电子邮件发给他。 3月5日的采访非常成功。在整个交谈中,先生思维缜密,表达严谨,几乎 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没有一句多余的话。他说话舒缓、从容,有一种绅士风度。 即便在说到自己的忧虑和愤懑时,也仅仅是紧锁眉头,而从无疾言厉色。先生用 60分钟回答完我的所有问题,又用20分钟时间跟我轻松地聊起了他的业余爱 好。我一直生活在北方,感觉江浙一带的话很难懂,也似乎并不好听。但接触先 生之后,我发觉他的一口吴侬软语宛如昆曲,实在动听。 时隔五年,那天采访的许多内容都已经淡忘了,但有一段谈话却至今深深地 印在我的脑海里。当时,我国风电正在大热之时,在回答我关于对当时发展风电 的看法
23、时,先生除了对风电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之外,更多的是表达了对当时风 电大跃进式推进的批评和担忧。先生说:“我们应该把风电的优点说清楚,但也 要把它的问题摆出来,说透,而且找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包括国家应采取的政策, 这才是对风电真正的爱护。” 那天采访结束后,先生起身从办公桌后的书柜上取下一本潘家铮院士文 选送我,并当即在扉页上题签:韩磊同志指正。字不大,都是一笔一划的,很 秀气。 在中国科技界,潘先生以敢说真话而闻名。他的一个“段子”曾在科技界广 泛流传:“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的是那些反对者。”这位在三峡工程的论证和建设 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说,“正是反对者们的反复追问、疑问甚至是质问,逼 着
24、你把每个问题都弄得更清楚,才使方案一次比一次更理想、更完整。”先生的话 博得了大家的广泛赞誉,称其“对反对意见不仅仅是容忍,更有海纳百川的包容”。 在我的眼里,先生性情的底子是文人。他身上有浓重的文人气息。许多读 者知道,潘家铮不仅是科学家,也是一位热心于科幻创作的作家。先生的科幻小 说构思巧妙、大胆,科学性严密、人情味浓,文笔生动凝练,语言幽默调侃,选材和 描写不落俗套。2007年采访先生的那段时间,我上小学六年级的儿子捧着先生的偷脑的贼,经常读得哈哈大笑。作诗填词也是先生的业余爱好之一,然而,科幻小说和诗词其实都还不是先生的最爱。先生告诉我:“我不抽烟,也不喝酒,也不讲究饮食,衣服也是穿得
25、邋邋遢遢,很少看电影,电视也看得不多,体育也不爱好,写诗什么的实际上也不是我的真正爱好。我真正的爱好只有一个,就是读书,我总觉得一卷在手,就可万虑皆消。” “一卷在手,万虑皆消。”这不是真正的文人、书生么?!当然,这些还都是先生文人情怀的浅表性东西。如果你读了先生的杂文、政论之后,你一定会发现,他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爱得有多么深沉1 2001年下半年,先生有感于时事,写了一篇我们需要再反一次党八股的小文。此文连投多家报、刊,无人敢登。一气之下,时任政协委员的先生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应邀发言时,全文宣读了自己的这篇小文章,引起轰动。 潘先生不愧为君子。潘先生非常崇拜李锐,李锐老部长是潘先生的老领导
26、、老同事。自80年代中期以后,潘先生和李锐之间出现了一些分歧,后来裂痕越来越大,终致不相往来。即便是在两人不相往来的日子里,彼此对对方也都有非常客观、公正的评价。潘先生称赞李锐“确实是个豪杰”。李锐在谈到潘先生时,说:“潘家铮确实是个好样的专家。”2007年9月21日,潘先生亲自登门拜访李锐老部长,两位中国水电界的重量级元勋人物,又把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君子和而不同”,大概说的就是潘先生这样的人物吧! (摘编自韩磊我眼中的潘家铮先生,有删改)相关链接: 我已年逾耄耋,病废住院,唯一挂心的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衷心期望,也坚决相信,在党的领导和国家支持下,电力工业将在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
27、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取得全面突破,在国际电力舞台上处处有“中国创造”、“中国引领”。 (潘家铮语) 在能俯看到隔流堤的厂房坝段栏杆处,他足足趴了近1刻钟。记者连忙上前询问:“潘院士您一直没有讲话,是在考虑什么问题吗?”“哪里考虑什么问题,我这是老年痴呆。”看到记者满脸的疑问,工作人员笑着说:“潘老是跟你调侃呢!” (摘自高明昧、徐爱民潘家铮院士在三峡)(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潘家铮先生颇具人格魅力,仪态沉稳从容,有一种绅士风度,一口吴侬软 语实在动听,使我对江浙一带的话“很难懂,也不好听”的感觉彻底改观。 B.潘家铮先生的“字不大,都是一笔一划的,很秀
28、气”,此处细节描写体现先 生的认真和低调,与其伟大成就相映成趣,使先生的形象更加立体。 C.作为学术职衔最高的科幻作家,先生热衷科幻创作,写出引人人胜的高水 平科幻作品。文风正如其人格,科学严谨、人情味浓,风趣幽默。 D.先生敢在全国政协会议全文宣读他有感于时事写的一篇小文,从这件事 上,我们可以看出先生的文人气:有所爱,有所恨,有担当,有风骨。 E.李锐是潘家铮先生的老领导,他和先生在一些问题上有严重的分歧,这与 潘先生和而不同的君子风范形成对比,两人后来的和解堪称佳话。 (2)潘家铮的文人情怀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3)作者评价潘家铮“君子和而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
29、分析。(6分) (4)潘家铮先生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8分)第卷 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到了21世纪,人们不仅要求吃好、用好、穿好,还要求玩好。一些有远见 的农艺家,_地将很多农场改建成农业公园。 照片上的塑像,实为废铜烂铁之作,系艺术家 ,用废旧的下水管道、 螺钉螺帽、钳子扳手、铁锁铁锅等拼凑而成。 “吹彻芦笙岁又终,鼓楼围坐话丰年。”鼓楼是侗族村寨中 的建筑 物,形似宝塔,是侗族人民休息和娱乐的地方。 A.别出心裁 别具一格 别具匠心 B别具匠心 别出心裁 别具一格 C别出心裁 别具匠心 别具一格 D.
30、别具一格 别出心裁 别具匠心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不少专家学者纷纷撰文指出,对于机关、企业等单位的图书阅览室,由于分散 在各个部门,规模也比较小,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B针对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以及雾霾天气治理等问题,近日在我国召开的国际 学术会议上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C为培养青少年动手动脑能力、追逐科学梦想,我市不久前举办了青少年机器 人制作竞赛,这次竞赛的参赛者全部以我市中小学生为主。 D.石墨烯在电池上的应用,主要是和硅结合在电池负极里面代替原来的石墨, 这样可以提升电池的整体容量和充电速度。15.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古人写景抒情总
31、会描写花。花的诗词,花的图腾,花的色彩,饱含无数文人 骚客的儿女情长,寄托着万种相思。到底是什么成就了这姹紫嫣红的良辰美景? 又是什么召唤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悠悠感慨呢?自然界中, 每种花的花时都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阳光、温度、昆虫、土壤酸碱、其自身遗 传等。 . A正是由于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色彩缤纷的花花世界才含香各异 B花花世界色彩缤纷,含香各异,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错综复杂 C色彩缤纷的花花世界含香各异,正是由于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 D.正是这些因素的错综复杂,才造就色彩缤纷,含香各异的花花世界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32、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5分) 氢能绿色环保,是十分理想的零碳能源。但是,氢气当前主要从石油中制 取,成本非常高。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 。30多年前,科学家就发现绿藻 细胞中存在着一种氢酶。当它被激活后,绿藻进行光合作用时就能产生氢气。 氢酶被激活产生氢气这种情况,是绿藻在应对缺氧的状况下,产生的一种应激反 应。能否 ?浙江大学研究人员通过跨学科合作,给绿藻细胞披上一层二 氧化硅“外衣”, ,每升绿藻可以产生17毫升氢气。17.下面是某地“读书活动”宣传图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 简明,句子通顺。(80100字)(6分)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
33、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仅仅是简单的制造 者,相反创客善于挖掘新技术,努力把空想变为现实,在实践中学习新东西,并加 以创造性地使用。在创客的时代,创造不再是少数人的专业,而是多数人的机 会。但在越来越多加入创客的青年人眼里,也许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有人 引用安徒生的话:“凡是能冲上去,能散发出来的焰火,都是美丽的。”这才是他们 所追求的。 以上关于创客的各种描述,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呢?我们这个时代,需要什么 样的创客?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达你对这些问题的见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白拟标题;不要套作,
34、不得抄袭。四市联考高中2016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B 2D 3B 4B 5C 6A 11.D(3分)、E(2分)、A(1分)12.C(3分)、D(2分)、B(1分) 13.C 14.D 15.D7(1)当时中原大乱,岭外(与中原)交通隔绝,有人劝何真效仿尉佗旧事,(他)没有听从。 (2)你何真联合数郡民众,竟然没有烦劳一兵一卒,保全境域来归顺,即使窦融李勣】也不及你。 【评分细则】(1)5分,大意2分(主要落在几处省略上),关键词“岭表、效、故事”各1分。(2)5分,大意2分,关键词“连、烦、让”各1分。8【参考答案】第二联描绘了成群的大雁寄宿于半江秋水之上,凄切的蝉鸣回响在四壁,
35、此景可 画可诗,构成了一幅凄寒、肃杀的深秋夜色图。此联写景由远及近,由静及动,(或从视觉和听 觉的不同角度),表现秋夜的沉寂。“宿雁半江画”是远景、静景的勾勒,“寒蛩四壁诗”是近景、 动景的描写。(或“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分别从视觉角度,从听觉角度描写)远近、动静、视听的结合,相映成趣,引iLH后两联作者的慷慨悲歌。 【评分细则】5分,画面描述准确给2分,手法概括给1分(远近,动静,视听不同角度任答出两种手法即可),具体分析给2分。9【参考答案】后两联作者的心境由沉郁悲凉转为激昂豪迈。第三联“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化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的诗句,并以“吾道付逶迤”表达因岁华易逝
36、,实现壮志已遥遥无期的喟叹与痛苦,心境沉郁悲凉。第四联诗情陡转,气宇轩昂。“闻鸡坐欲驰”化用祖逖闻 鸡起舞的典故激励自己,表明白己虽身处逆境,却不改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情绪 激昂豪迈。 【评分细则】6分,第三联(沉郁悲凉)和第四联(激昂豪迈)思想感情概括准确各1分,意思相同即可。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恰当给4分(第三联、第四联各2分)10.【答案】(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行 (3)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6分,每空1分,一空中有一处错漏,则该处不给分)11(2)【参考答案】善良,慈。从老人给孩子煮吃的,原谅孩子杀鹅祭亲,在亲人乡人的不解 中做
37、出陪伴孩子的选择可以看出。质朴高雅。远离城市搬来麻湾居住,在乡妇们闲言碎 语中保持一颗安静的心灵,享受每一次唱戏的境界。不慕名利。对儿子提及的大老板的 寿宴捧场不感兴趣。 【试题评分】6分,每个要点给2分,概括出性格特点1分,能举例分析1分。 (3)【参考答案】生动鲜明地塑造了儿子不关爱老人,唯利是图的嘴脸。使小说人物 老人的形象更加丰满,儿子的形象反衬出老人淡泊名利的一面;这一情节是小说的高潮, 表达了小说的主题。从儿子的言谈看出老人与他之间生活追求的不一致,这促使老人做出 陪伴孤童的决定。 【试题评分l6分,每个要点给2分。 (4)【参考答案】从情节来看,记叙了一位孤童通过“偷食”果腹的故
38、事,因维持了他可怜的 生命,让每一个夜晚都显得那么美好而不易。从主题来看,表达了一位看惯了人世浮沉、 淡泊名利、善良的老艺人,与一个罹患艾滋病的孤童在夜晚相遇、相识、相知而产生的情意, 它能抵达温暖,闪耀着至善、至美的人性光辉。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暗示了白昼与夜 晚、喧哗与静谧之间老人和孩子的复杂人性。 【评分细则】8分,每个方面4分,任意选出两个方面分析并进行阐述就可。12(2)【答案】喜爱写作:热心科幻创作,爱好作诗填词;最爱读书:生活简朴,一卷在手,万虑皆消;以文载道:写文表达他对时政的关注,富有强烈的国家民族之爱。 【评分细则】6分,每点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 (3)答案:潘
39、家铮和李锐出现分歧,彼此坚持自己的立场,互不妥协,这是“不同”;但他们对对方都有非常客观公正的评价,最后握手言和;可见潘家铮先生有坦荡的君子之风,能 保持独立的思想和人格。 【评分细则l6分,每点2分。 (4)答案】严谨、客观、公正:采访前要求我提供采访提纲体现出先生的严谨,理性地对待 风电体现先生的客观,包容并看重反对者的意见体现出先生的公正;生活简朴,志趣高 雅:生活要求很低,爱好科幻创作、作诗填词,最爱读书;有君子的气度:与李锐和而不同, 不计较人际纠葛,保持独立人格;心系国家民族:关心时政,关心国家民族的富强振兴; 平易近人、幽默风趣:与作者闲谈爱好,白嘲邋遢,打趣说自己老年痴呆。 【
40、评分细则】8分,每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给满8分为止。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16.【答案示例】能否有成本更低的方式来制取氢气用激活绿藻中氢酶的方式来制取氢气呢 使绿藻被激活利用光合作用产氢 【评分细则】5分,填对一处给1分,填对两处给3分,填对三处给5分,意思基本相同,具备相 应的要点即可。17.【答案】图标主体形似一本翻开的书,也像两扇打开的门;书的中间是一只眼睛;眼睛下方是 一把钥匙。寓意读书可以让人开阔眼界,阅读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倡导大家积极参与读 书活动。 【评分细则】6分,完整写出三个主要的构图要素给3分,说明图形的两
41、个方面的寓意给2分, 语言简明通顺1分。18.作文评分标准参见高考作文评分意见。参考译文: 何真,字邦佐,东莞人。少年英俊奇伟,喜好读书舞剑。元至正初年,任河源县务副使,转任淡水场管勾,弃官归乡。元末盗贼四起,何真聚众保卫家乡。至正十四年,同县人王成、陈仲玉作乱,何真到元帅府告发。元帅受贿,反而逮捕何真。何真逃跑,率部众占据坭冈,发兵攻打王成,没能取胜。过了很久,惠州人王仲刚与叛将黄常据守惠州。何真赶走黄常,杀死王仲刚,因功绩授予惠阳路同知、广东都元帅,镇守惠州。海寇邵宗愚攻陷广州。何真率兵打败赶走他,收复广州,因而擢升广东分省参政,不久擢升右丞。赣州熊天瑞率水军几万人图谋对付何真,何真在胥江
42、迎战。天降大雷雨,打断熊天瑞船上的桅杆,何真打败赶走他。广州人靠何真得以保全。在此之前,何真两次攻打王成,讨伐陈仲玉而王成兵士坚守,至正二十六年,又围攻王成,招募能擒获王成的人,奖给钞币十千。王成的奴仆绑缚王成出城。何真就给他钞币。沿海叛乱者都投降。当时中原大乱,岭外(与中原)交通隔绝,有人劝何真效仿尉佗旧事。(他)没有听从。多次派使者由海道向朝廷贡奉土产。积功迁升至资德大夫、行省左丞。洪武元年,太祖任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率水军攻取广州。廖永忠到福州,用书信告谕何真,于是航海直驱潮州。军队到后,何真派都事刘克佐到军营门献上印章,登记所属郡县户口兵粮,奉上书表投降。廖永忠上报于朝廷,太祖赐诏书褒
43、奖何真说:“朕想到古代的豪杰,保卫境域,安抚民众,以期待有德的人。像窦融李劫之类,率兵据险,卓然立于群雄之间,不是真主不屈服,这些汉唐名臣,如今没有见到。你何真联合数郡民众,竟然没有烦劳一兵一卒,保全境域来归顺,即使窦融李劫也不及你。”廖永忠抵达东莞,何真率官员属吏迎接慰劳,于是奉诏入朝。太祖擢升何真为江西行省参政知事,并且告谕他说:“天下纷争,所说的豪杰有三种。改变乱世为治世的,是上等。保护民众通晓事物变化、知道归顺谁的,是二等。依恃险阻,苟且偷安,丢了性命也不悔悟的,这是下等。你诚心归附,不抵拒王师,可称得上识时务者。”何真磕头致谢。居官声望颇为显著,尤其喜好儒家学说,读书作文。不久,转任山东参政。洪武四年,命他返回广东,收容集合以前的兵士。事毕,仍治理山东。洪武九年,辞去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