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课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竞争,不是以一方胜利,一方失败为目的的。真正的竞争,是在竞争中实现双赢。达尔文的学说中曾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但是许多人忽略了其真正的用意。竞争不是目的,对手是让自己变得强大的工具,竞争的本身在于实现成功,所以竞争需要双赢。在竞争中实现双赢,才是最后的赢家。在竞争中实现双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是法则更是规律。动物亦如此,更何况人呢?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活在当下,我们必须要学会适应我们周围的环境,这可能需要我们改变长期以来的旧习惯,摒弃落后的旧观念,过程可能会曲折艰难,但想要生存并发展,只有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我们更应该知道适应环境有多么重要。物
2、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不只是光影之于人眼的存在,自然也有神秘莫测的一面,它似近又远,远得有无穷的未知。徐霞客闻奇必探,穷其半生,著徐霞客游记;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考古证今,探寻自然百草之药理;达尔文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对动植物和地质结构等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采集,出版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感知自然,无关远近欧文斯通(19031989),美国传记作家,出生于加利福尼亚。他的童年生活十分艰难,先是做报童维持自己的生活,后来当过推销员、牧童等,读完中学后,欧文斯通仍打工,赶车、站柜台,在肉食厂、电力厂做临时工等。他读完大学之后,又获南加州大学经济
3、学硕士,后去印第安纳大学任教。作者介绍欧文斯通的写作生涯是从写剧本开始的,以后转向人物传记小说的创作。他的一生写了25部传记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是梵高传(1934),他还为杰克伦敦、尤金德布斯、米开朗琪罗、弗洛伊德、达尔文等历史文化名人写过传,这些传记在欧美各国很有影响。欧文斯通以写传记小说著称,他在史实的基础上虚构人物的对话,渲染人物的内心世界,他说:“尽管无据可查,然而我相信有可能发生的小插曲。”(梵高传附记)最说明问题的是每书开篇的写法,他喜欢选择传主青少年时代具有戏剧性的生活转折点下笔。这种戏剧性的情节类似法国著名传记作家莫洛亚的“小说情趣”。在达尔文之前,生物进化已是铁证如山了,一些敢
4、于冲破宗教信仰束缚的科学家也开始正视这个事实。18世纪中叶,法国博物学家布封就已认为生物物种是可变的,并大胆地推测所有的动物都来自同一种祖先。布封认为地球的年龄要比圣经所记载的几千年古老得多,并把生物物种的变化和地球环境的变化联系起来。背景解读但是在社会的压力下,布封被迫宣布放弃这些离经叛道的观点,因此未能产生什么影响。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因一次考察,对某岛上动物异样的外形产生了兴趣。他进入更深一层的研究,用了 22 年的时间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推翻了多年以来“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上帝创造的”的说法。1小说化的传记“小说化的传记”是指用小说的体裁和手法写成的传记,其所表现传主及其生平
5、经历的事实基本是真实的,也常常引用有关传主的各种原始资料,但某些生活细节、人物对话和内心活动的描写,往往又出于作者的想象和虚构。和一般偏重记叙的传记不同,小说化的传记更加注重表现传主的性格、精神和独特的命运,从传主的生平事迹中特别抽取富于小说情趣的细节,激发读者的想象力,注重以文学的手段增加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知识链接2达尔文名言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的机器那样有规则,当我的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无知者
6、比有知者更自信。只有无知者才会自信地断言,科学永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要是没有为数众多的可敬的观察家们辛勤搜集到的丰富资料,我的著作便根本不可能写成,即使写成了也不会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任何印象。所以我认为荣誉主要应归于他们。3有关传主的评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非常有意义,这本书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马克思)达尔文是本世纪的,甚至是一切世纪的博物学家中最伟大的革命者。(英国植物学家华生)我认为物种起源这本书的格调是再好也没有的,它可以感动那些对这个问题一无所知的人们。至于达尔文的理论,我准备即使赴汤蹈火也要支持。(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字音迁徙(x)缮写(shn)三色堇(jn)匿名
7、(n)气氛(fn)惬意(qi)黏滑(nin)啮齿(ni)阐明(chn)分泌(m)延髓(su)挞伐(t)濒临(bn)吝啬(ln s)心悸(j)漂 pio 漂泊 pio 漂亮 pio 漂白 涨 zhng 涨潮 zhng 涨红 旋 xun 旋转 xun 旋风折 zh 折磨 sh 折耗 zh 折腾沓 d 一沓 t 拖沓逮 di 逮耗子 di 逮捕作 zu 发作 zu 作坊兴 xng 兴趣 xng 兴奋吓 xi 吓唬 h 恐吓字形蜷 qun 蜷缩 倦 jun 疲倦 绻 qun 缱绻 伫 zh 伫立 竺 zh 天竺 贮 zh 贮藏 誊 tng 誊写 眷 jun 眷顾 誉 y 声誉 湛 zhn 湛蓝 斟 z
8、hn 斟酌 勘 kn 勘察 戡 kn 戡乱 剽 pio 剽窃 骠 pio 骠勇 缥 pio 缥缈 瞟 pio 瞟一眼 躁 zo 急躁 燥 zo 枯燥 噪 zo 聒噪 澡 zo 洗澡 幅 f 篇幅 辐 f 辐射 蝠 f 蝙蝠 谒 y 拜谒 竭 ji 衰竭 碣 ji 碣石 诋 d 诋毁 邸 d 府邸 舐 sh 舐犊情深 近义词辨析1淹没湮没词语词语淹没湮没释义(大水)漫过,盖过。埋没。侧重点 常用于具体事物,如水。常用于抽象事物。例句汽车被洪水淹没。公元 9 世纪,文字失传,使玛雅文明成为一段湮没的历史。2.骇人听闻耸人听闻词语骇人听闻耸人听闻释义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
9、非常震惊。侧重点一般用于描述恐怖的事件造成的影响。有吹牛的意思,带有贬义。例句最近的虐童事件真是骇人听闻。他常常发表一些耸人听闻的见解。3.各持己见各抒己见词语各持己见各抒己见释义各自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或见解。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侧重点 侧重于“坚持”意见。侧重于“发表”意见。例句两人终日谈论,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平等、真诚、民主、务实的协商氛围贯穿政协大会始终。4.泄露泄漏词语泄露泄漏释义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液体、气体等)漏出。同“泄露”。侧重点多用于泄密。多适用于具体事物。例句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切勿泄露自己银行卡的任何信息。当地
10、消防官员表示,他们怀疑天然气泄漏是此次爆炸的原因。5.启示启事词语启示启事释义动词,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名词,通过启发提示而领悟的道理。名词,为了说明某事而登载在媒体上或张贴在墙壁上的文字。侧重点可带宾语,多指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不能带宾语,多指为了说明某事在公众中传播信息。例句这是一个最普通的战士给我的启示。某刊物出了征稿启事。词语释义1大惊小怪:形容对于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惊讶。2一塌糊涂:乱到不可收拾;糟到不可收拾。3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4开天辟地:神话中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后才有世界,因此用“开天辟地”指宇宙开始或有史以来。5心力交瘁:精神和体力都极度疲劳。6面目全非:事
11、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7尽善尽美:非常完美,没有缺陷。8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说话很多,一说起来就像滔滔江水,连续不断。9至高无上:最高;没有更高的。10拔地而起: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11每况愈下:意思是愈下愈甚,后用来指情况越来越坏。12无所事事:没有什么事可做,指闲着什么事也不干。13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14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15视而不见: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16众说纷纭:人多嘴杂,议论纷纷。17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原来是佛教用语,含有神秘奥妙的意思)。18珠联璧合:
12、珍珠串在一起,美玉合在一块儿,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19气急败坏:上气不接下气,狼狈不堪,形容十分慌张或恼怒。20翻来覆去:来回翻身。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21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22斤斤计较: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1在物种起源的写作过程中,达尔文遇到了哪些困难?【答案】(1)从知识本身方面来说,他所从事的工作是前人没有涉及的,因此必须亲自进行观察、实验和论证,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比如他花了八年的时间去探索藤壶的生活。(2)从身体方面来说,身体的疾病影响了他工作的进程。他不断地感叹:“我的身体不如以前了”“可是当我一开始
13、工作,我的健康就每况愈下了”“哎呀,健康,健康,你真是搅得我日夜不得安宁的魔鬼;你夺去了我一切的生活乐趣”。(3)从社会环境来说,他要顶着人们的责备与不解来进行艰难的研究。例如文中菲茨罗伊对达尔文理论的反驳和责备,实际上是代表了当时大多数人的观点。(4)在研究过程中,还有来自同行的威胁,自己花了20年时间进行研究的课题,差一点被别人抢占了先机。(5)还有来自自己的深深的忧虑,因为一向与人无争的他,将要承担起反基督的任务,这是一个莫大的心理压力。2你从达尔文身上能够看到哪些闪光的品质?【答案】对待真理,坚韧执着;对待工作,谨慎认真;对待朋友,谦和大度;对待对手,正直诚实。本文记述了达尔文物种起源
14、的写作过程,既记叙了他的工作状况,也介绍了他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描绘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斗争,展示了达尔文的一个个生动而真实的生活片段,让读者感受到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勇敢精神,不为私利损害他人利益的崇高人格,以及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勇气。1作者在文中为什么插入赫胥黎的遭遇,这与达尔文的理论发现有什么关系?【对应考点】分析传记中插入事件的作用。【提示】联系文章具体内容重点分析其在内容上的作用。【答案】赫胥黎是达尔文观点的拥护者,也是他事业中主要几个支持者之一。欧文与赫胥黎的冲突的实质是以达尔文为首的新理论派与旧思想的激烈冲突,是对学术领域话语权的争夺。正如达尔文所说:“查理觉察到
15、这两个对手一个是随时准备为保住自己地位而战的老卫士,一个是正在一路杀向领导地位的年轻人迟早有一天会大战一场的。”2达尔文为了物种起源的理论同各式守旧思想和人物做着坚决的毫不妥协的斗争,但是在别人指出其错误的时候,回应时达尔文说,“一个科学工作者不应有任何愿望,只应有铁石般的心肠”。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意?【对应考点】理解句子含意。【提示】结合语境,重点分析人物态度。【答案】达尔文的这句话说明了他科学理性的客观研究态度,虽然否定自己的研究成果对一个付出了很多心血的研究者来说是非常困难和痛苦的,但是科学研究必须是实事求是的,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所以,作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必须能毫不犹豫、毫不留情地
16、否定自己。所以达尔文用“铁石般的心肠”来说明自己的感受:痛苦但必须面对自己的错误!3达尔文在读了华莱斯寄给他的论文后,得知华莱斯也发现了物种起源的理论后,对他的成果感到震惊,对自己感到绝望和异常的烦躁,甚至一度要放弃自己在这方面的优先权,但是最后却在朋友的帮助下向林纳学会提交了自己的论文,应如何看待达尔文的这种做法?【对应考点】分析传记的人物形象。【提示】联系事件,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答案】首先,达尔文的这种做法是应该肯定的,因为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这个领域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他。同时,他完全有理由在华莱斯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提前发表自己的理论,但是,他却没有那样做。达尔文只是在朋友的一再要求下才同意朋友
17、把华莱斯的论文和自己的论文同时提交给了林纳学会,他所做的只是对自己权利的维护,没有丝毫的不道德的成分,也是对科学的最好的尊重,因为科学本身即要求实事求是。另外,他的朋友赖尔在给林纳学会的说明中这样说:“两位先生在各自独立和互不知道的情况下,构想出一种完全相同的、有独创见解的理论,以解释地球上的变种和物种诸类型的出现和永续性。他们在这一重要的研究领域内,可以被公平地视为同样有功的立论者。”这足以看出达尔文和他的朋友对科学的忠诚态度和博大胸怀。4作者为什么在传记中提到达尔文邀请菲茨罗伊夫妇来他家做客一事?【对应考点】分析传记中事件的作用。【提示】联系文体特点、事件内容及人物形象特点分析。【答案】菲
18、茨罗伊是达尔文当年乘“贝格尔”号到世界各地进行考察时同甘苦共患难的朋友,达尔文期望并珍惜友情。但在物种起源问题上两人持相反观点,达尔文坚持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而菲茨罗伊坚持上帝造物的观点。作者写他们各执己见,是为了凸显达尔文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科学的无比崇敬的精神。另外,作者将两人当时的对话、神情、心理极为细致地描绘了出来,可以说这些都是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想象来描写的,这样写符合“小说化传记”的特点,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饱满。5这是一篇小说化的传记,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作者发挥想象,丰富了很多细节,使得达尔文的形象更加饱满。试以具体事例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对应考点】分析传记的表现手法。【
19、提示】联系例子,从这些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入手。【答案】小说的细节化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一种很好的手段,不但可以使文章显得活泼有趣,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更能微妙地表现人物的性格、气质和心理。如在谈到达尔文得知华莱斯的理论取得重大进步,并将可能危及自己在这个呕心沥血的领域的优先权时,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极为生动地刻画了达尔文内心的绝望和遗憾。再如他和埃玛的谈话,透露了他和他的家人对他的事业的关心和支持;他和孩子的嬉戏,表现了他作为父亲的慈爱之心,给文章平添了几分情趣。人物的思想感情主要靠语言传达。恰当的语言描写,可以准确地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文章通过写达尔文与菲茨罗伊的争论
20、,来表现他捍卫真理、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是大自然否定了它。我不过是把我的观察材料记录下来而已。大自然是从不会扯谎的。”由此可见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可见,语言描写能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技法镜鉴【即时小练】读高三的赵新天在新华书店购书时遇到了小学时的班主任黄老师。写一段200字的师生对话,可有少量的神态、动作描写。【答案】示例:赵新天发现黄老师后,轻轻喊了声:“黄老师。”黄老师抬起头,惊疑地看着面前这位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我是赵新天呀,是您以前的学生。”“赵新天你是那个捣蛋鬼呀!”“对呀。”
21、赵新天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长这么高了,都快认不出来了。”黄老师上下仔细地打量着他,“今年该是哦,今年要考大学了吧?”“是啊。这不,我买参考书来了。”“高三学习挺辛苦吧?”“苦是苦,但总得学啊,再不努力就迟了。”赵新天调皮地说。“不错,小伙子,好好干。考上大学别忘了告诉我一声。”黄老师欣慰地笑了。如果不是欧文斯通徐卓人1927年的春天,一位深受意大利宗教画和巴黎寓言画熏陶的作家十分偶然地走进了卢森堡画廊。在这里,一个小型画展中由色彩、阳光和运动组成的骚动不安的世界让他震惊!他惊诧不已地徘徊于一幅又一幅油画面前,被这位名叫温森特梵高的荷兰画家深深打动。这位作家就是欧文斯通。美文赏读如果不是欧文斯通
22、根本不懂功利地写出了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我怀疑我们是否能了解还有这样一位艺术家被冷落在社会的一隅。年仅26岁的欧文斯通当初非常冒失甚至完全是冒险地要写出梵高时,仅仅只是出于他不可遏止的激情与冲动,他根本不了解也不懂得市场。他发疯一样四易其稿写完这部书,却在3年间被美国17家大出版社一一拒绝:“您怎么可以要求我们,让正处于萧条时期的美国公众,接受这个关于一位默默无闻的荷兰画家的故事呢?”这样的境况真是可怜。与今天这部书已翻译成80种文字、销出2 500万册的盛况相比,你会怀疑我的叙述是一种夸张的虚拟。欧文斯通的手稿后来终于在删减了十分之一后,为英国一家老出版社的小分社接受。出版的当天,那位小分社
23、的社长神情阴郁地祈祷:“我们印了5 000册,我们还在求神的保佑。”是呀,梵高算什么?他仅是个落拓于英国、比利时、荷兰与法国的“乡巴佬”,是个从来不去沙龙为绅士淑女画像的“怪物”,是个完全不合19世纪末欧洲上流社会口味的“畸形的人”,是个富有神经质的癫痫病人!他37岁就死了,死后也只有他的弟弟为他举办过一次小小的画展。他算什么?但欧文斯通却这么问自己:“这个如此深切、如此感人地打动了我的心,为我拨开了眼中的迷雾,使我能够把生命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人是个什么人呢?”他也因此背起了旅行袋,开始追寻画家的一生。他沿着画家的足迹走遍了欧洲,住在画家曾经居住和作画的每一处房屋,跋涉在布拉邦特和法国南部的
24、田野,寻觅画家每一个安插画架的地点。在他回到纽约时,他终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梵高的一生,是人所经历过的最为悲惨然而成就辉煌的一生。”只为了感动才写,只为了崇高才写。在1927年纽约格林尼治村那个单身宿舍里,作家的灵魂明净如镜,清澈如碧天。我看见,世间一切为了功利的忸怩、造作、矫情、贪婪,都在这样一位作家、这样一种写作的面前羞愧地低下头来。英国那家小出版社长的祈祷一直虔诚地回响着:“我们只印了5 000册,我们还在求神的保佑。”神到底保佑了他,全球到今天为止有几本书能有2 500万册这个销量呢?这是对作家这样崇高的写作的一种报偿。也是对画家这样圣洁的创作的一种报偿。尽管这种报偿来得太晚了些。赏
25、析:在文中,作者对欧文斯通,对梵高都充满了崇高的敬意。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梵高生前的落寞和死后的辉煌,也突出了梵高传问世前出版商的担心和之后的畅销。作者高度赞美了作家的写作态度,说这“只为了感动才写,只为了崇高才写”,使人深受启发。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欧文斯通)好书推荐推荐语:“读一本好书,等于与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读梵高传的过程,就是感受梵高那灵魂的过程。在这个无休止的广告填满人们的思维的时代,能读到这样一本真正震撼人心灵的作品,是幸福的吧?这是欧文斯通26岁时的作品。他认为,最能打动读者的不是名人深厚的成就和辉煌,而是他们追求和探索的过程。八十余年来,梵高悲惨而成就辉煌的人生震撼无数读者。这部作品被译成八十余种文字,发行数千万册,感动亿万读者。点击进入WORD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