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初考试 生物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2.5分。1甲、乙、丙、丁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内的组成和条件如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注:“”表示有;“”表示无。A乙瓶中藻类的种群密度逐渐增大B由于丙瓶中没有小鱼,所以比甲瓶积累的有机物多C丁瓶与甲瓶相比,氧气含量少D本实验说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是构成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四种成分2中国塞罕坝林场的生态曾濒临崩溃,其建设者经过不断努力,大大提高了森林覆盖率,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的理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塞罕坝林场曾濒临崩溃说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限B塞罕坝被誉为首都“绿色屏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随着森林覆盖率上升,塞罕坝林场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增加D人类活动一定使群落的演替方向不同于自然演替3如图为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模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d过程代表光合作用,b过程代表呼吸作用B甲所示的营养级在食物链中占有的碳元素最多C碳元素在甲、乙、丙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D碳元素可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4.某兴趣小组调查了某块玉米、大豆间种试验田的基本成分,结果如表。以下说法
3、错误的是()种类基本成分植物玉米、大豆、杂草动物人、畜禽、灰鹤、蜗牛、玉米螟等微生物多种细菌和真菌A玉米和大豆间种有利于提高群落空间结构中垂直结构的复杂性B与单种相比,间种可以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大豆与其根部的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D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害虫之一,可以通过施用性外激素对雄虫进行诱捕,进行化学防治5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种群在该食物链中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Bab段甲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乙减少,丙增多C甲、乙、丙、丁4个种群占据不同的空间,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D由于丁种群在4个种群中相对数量最
4、多,所以其丰富度最大6某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共有五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其能量调查如表所示:种群甲乙丙丁戊同化量(102 kJ/m2)750200.98500下列对该表数据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戊乙丙甲丁B当甲与丙无捕食关系时,每相邻两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都相等C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增加后,会导致丙的数量减少,乙的数量增加D去除甲和丁后,丙增多,乙减少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储存于其体内增重的有机物中B能量传递效率总是随着食物链的增加而减少C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D如果停止
5、对一个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这个生态系统会立即消亡8.现有两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 和 , 和 的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据图分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 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B、 中的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C 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 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 中的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大于消费者的总能量,但 中的则相反9.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研究植物群落演替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人为开发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分布情
6、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B据图推测,随水位下降由菹草群落逐渐向芦苇群落演替C群落中优势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D群落丰富度的变化与其周围的环境因素有关10如表是退耕还林后,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群落自然演替所经历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优势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单位:株/平方米)。项目第1年第5年第10年第15年第20年物种a510200物种b12533物种c01386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第110年内,该生态系统中物种的丰富度先升高后降低B第120年内,物种b逐渐成为优势物种,主要与其适应环境
7、有关C第15年内,物种a种群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该种群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D第1015年内,物种a消失可能与其不能耐受弱光环境相关11甲、乙、丙是食性相同、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 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甲乙丙1087740225830253442321148203710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
8、可获得的资源减少12欧亚苔原生态系统的旅鼠以苔草为主要食物。苔草被旅鼠大量啃食时,可产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抑制旅鼠消化道内蛋白质的水解,减少了旅鼠小肠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即苔草的“化学防御”。如图为某一时期旅鼠种群密度与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研究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苔草的种群增长受其密度制约B可推测此前一段时间样地一中旅鼠种群密度过高C可预测样地三中的苔草化学防御水平此后将会降低D苔草化学防御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维持苔原生态系统稳态13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可通过抽样检测利用显微镜计数法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活菌数量进行计数。下列操作一定会导致计数结果偏大的是
9、()A从静置的酵母菌培养液中直接取样B清洗血细胞计数板后未进行干燥处理C计数前没有用台盼蓝对酵母菌染色D未统计压在方格边界线上的酵母菌14.如图为某池塘内鲤鱼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比值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时和b时,鲤鱼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等B0d时间段内,曲线最低点鲤鱼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小于零Cab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bc时间段内,该鲤鱼种群的数量逐渐减少15生物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测得不同温度条件下酵母菌的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除40 组外,其他两组均先呈现“J”型增长B实验表明,30 是酵
10、母菌生长的最适温度C培养至36 h,30 组的年龄组成呈稳定型D培养至72 h,10 组和30 组培养液的混浊程度相同16某科研人员对一池塘内鲤鱼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所示,其中E是第一次调查结果,F、G、H是后续若干次调查中的三次调查结果。m1与m3的比为12。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断不合理的是()AE点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较快BEF段捕捞适量的鲤鱼,有利于获得较大经济效益C去除部分其他鱼类,鲤鱼的K值不会大于m3D该池塘内鲤鱼种群的增长速率在E点前逐渐增大17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
11、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干旱条件下,ABA抑制野生型幼苗茎叶生长,促进根的生长B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加快CABA是一种微量的有机物,主要在植物体的根冠、萎蔫的叶片中合成D一定程度上,ABA的调控作用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18大麻是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但赤霉素和生长素会影响大麻的性别分化。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分别处理大麻,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信息分子B两种激素影响性别分化的差异体现其作用的两重性C若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处理对照组,则雌株所占比例增大D生长
12、素和赤霉素相互拮抗,共同调节大麻性别分化19.探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扦插的枝条生根的影响实验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为摸索实验条件正式实验前要做预实验B低浓度溶液浸泡处理材料要确保光照充分C探究不同浓度药液影响时,处理时间要一致D同一组实验所用植物材料要保持相对一致20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植物激素的浓度,因变量为生根数B由图中结果不能判断0.5 molL1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C图中信息没有体现出激素类似物甲具有两重性的特点D若想进一步探究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4组实验21我国自
13、主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顺利完成临床实验,49位受试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接种疫苗受试者体内产生了针对HIV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免疫缺陷病就是艾滋病 B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大多数被免疫系统摧毁C接种艾滋病疫苗后,人体通过记忆细胞可直接消灭入侵的HIVD艾滋病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可表示为RNARNA蛋白质22.不同的肺炎双球菌具有不同的表面抗原,给大鼠同时注射S型和R型两种肺炎双球菌,一段时间后,从大鼠体内分离出浆细胞并单独培养,提取该大鼠的血清(不含S型和R型细菌)和每一个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进行随后的实验,最可能出现的是()A每一种培养液只能使一
14、种肺炎双球菌失去感染力B大鼠的血清与浆细胞的单独培养液混合后,将会产生免疫反应C把不同浆细胞的培养液混合,将出现免疫反应D向大鼠血清中加入上述两种肺炎双球菌,只有一种出现凝集现象23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Tr)具有抑制免疫的功能,Mcl1蛋白可使其数量增加,Bim蛋白可使其数量减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Tr数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BTr的数量与Mcl1蛋白和Bim蛋白的共同作用有关C过敏性体质可能与Bim蛋白活性被抑制有关DMcl1蛋白活性过高,人体易患恶性肿瘤24阿狄森氏病是由肾上腺皮质组织被破坏所引起的疾病,患者体内因缺乏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而引起相应的低血糖和血钠降低
15、等症状。进一步研究发现,从该病患者体内可检测出肾上腺组织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阿狄森氏病与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的发病机理相同B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具有拮抗作用C该病患者较正常人的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的能力强D适当补充高盐食品和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可缓解阿狄森氏病25将某种体温为37 的哺乳动物在室温(25 ) 环境中饲养一段时间,然后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放入0 环境中1 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作为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发现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全身战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组动物的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战栗B实验组动物的产热量小于对照组的产热量C实验组动物耗氧量上升
16、,有机物氧化分解加快D参与调节的内分泌腺包括肾上腺、甲状腺等26如图为某种哺乳动物的体温调节神经回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注:图中数字116表示神经元,字母表示感受器,其中P、S和H分别为外周、脊髓和下丘脑的感受器;虚线框为神经中枢。A当刺激 存在时,1和7之间传递的永远是兴奋性冲动B若刺激 为寒冷,则14和13之间与14和16之间传递的神经递质不同C若刺激 作用于P,则该神经调节过程中共涉及4条反射弧D在体温调节中,下丘脑既有感受器,又有神经中枢27大鼠的皮肤、黏膜和内脏都分布着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如图表示不同皮肤温度条件下,大鼠温度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频率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7、28 时,下丘脑产生的兴奋抑制机体产热B38 时,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大致相等C43 时,下丘脑产生的兴奋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D28 或43 时,机体在下丘脑产生冷觉或温觉28下图为鸟类繁殖活动调节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相关激素。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鸟类的繁殖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B下丘脑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C乙是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D丙进入血液后,通过反馈调节影响下丘脑和垂体中相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29有三个均表现为低甲状腺激素的病人,他们分别患有甲状腺、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缺陷病。给这些病人及健康人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18、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分别测定每个人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结果如下表。经诊断甲患有下丘脑功能缺陷病,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A病人乙患有垂体功能缺陷病,病人丙患有甲状腺功能缺陷病B注射TRH后,三位病人的甲状腺激素浓度都可以暂时恢复正常C表中数据不能说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存在反馈调节DTRH与TSH的作用相同30如果将健康成人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释放量的相对值定为1.0,那么健康的青少年和孕妇以及肥胖者相应的值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与成人相比,青少年、孕妇和肥胖者体内胰岛素促进摄取利用葡萄糖的效应更高B图示结果显示胰岛素释放量与胰岛素敏感性之间
19、不具有相关性C孕妇和肥胖者均存在发生糖尿病的倾向,原因可能是其胰岛素敏感性低于成人D由于胰岛素释放量高,所以青少年空腹时的血糖远低于成人31.如图是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若图中血管内的信号分子为促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是垂体细胞B正常人进餐后体内胰高血糖素明显增加C分泌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本质是蛋白质D某些分泌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可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组织细胞32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对氧气的需求量高于正常个体B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为拮抗作用C因激素在血液中含量较多且稳定,临床上常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
20、泌系统的疾病D长期注射性激素可导致性腺萎缩、机能衰退33.下图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病变部位的相关生理过程(用图中数字表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据图可推测谷氨酸可以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逆转B图中 过程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图示表明,NMDA除了能与谷氨酸结合,还可以和其他神经递质结合D正常情况下,突触间隙的谷氨酸能长时间起作用34成人排尿受大脑皮层的控制,当膀胱充盈的压力通过感受器和传入神经直接传到脊髓,在排尿中枢的控制下,逼尿肌收缩,括约肌舒张,使尿液进入尿道,进而可反射性地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于是完成排尿。从以上信息可以得出:A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
21、尿反射B排尿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都是膀胱壁的逼尿肌C排尿反射通过正反馈和负反馈使尿液顺利排出D排尿反射的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35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c段Na通道开放使Na大量内流,该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cf段K大量外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C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液体环境中,膜电位会低于30 mVDfg段细胞排出Na和吸收K的跨膜运输不消耗ATP36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a和b)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纤维表面(如图),给该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变化。下列对两电极电位高低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兴奋从a点
22、传导到b点的方式是局部电流 记录仪指针第一次偏转时,a点的电位高于b点 记录仪指针第二次偏转时,b点的电位低于a点 b点兴奋时Na外流A B C D 37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细胞内液中Na浓度大于细胞外液 B血浆渗透压不变,尿量不变C输入的Na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D某种疾病导致实验兔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可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组织水肿等38下表为人体细胞
23、外液和细胞内液中部分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 的pH能够保持稳定是因为HCO含量较多C 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是细胞内液D由于多种因素的调控,人体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39.如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和尿素均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肾小囊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中的水可来自自身代谢和血浆C肾小管中葡萄糖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依靠协助扩散来完成D急性肾小球肾炎会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进而引起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水肿40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内环境相对稳定时,甲进入乙的量和乙回渗入甲的量相等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D丁中O2浓度可能比甲中的高CDADDBCAADDCCBCCBBBABACDBBBCACDCAADABD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