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周周测练习题(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作坊/著作 劈叉/劈柴 玩弄/弄堂 穴居野处/大处着眼B漂泊/漂白 绿化/绿林 粘液/粘贴 熏陶渐染/防微杜渐C撒网/撒种 头晕/血晕 颜色/褪色 载歌载舞/怨声载道D落套/落枕 圈养/圈点 驻扎/扎营 涂脂抹粉/转弯抹角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中国总理温家宝31日抵达伦敦,当天下午在下蹋饭店会见四十八家集团俱乐部主席佩里和“青年破冰者”代表,迎来一连串单刀直入式的提问。B剧烈运动前后应补充含有少量糖分、钠盐、钾、镁、钙和多种水融性维生素的运动饮料,饮料的温度应适宜,过高
2、不利于降低体温散热,过凉会造成胃肠道痉挛。C在美国遭遇车祸伤亡的中国游客首批家属抵达拉斯韦加斯处理缮后事宜,据悉,上海市旅游局已委托美国当地一家律师事务所协助处理车祸理赔事宜。D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次次战胜了天灾人祸,渡过了急流险滩,昂首挺胸地走到今天。深重的灾难,铸就了她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品格。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 )A诗歌的作用,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概括得清清楚楚,即“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眼下让诗教蔚然成风很有必要。(蔚为大观)B一旦不能证明人性是善的,并且君主们都能不丧失这微弱的善的小苗苗,能使之形成大气候,那么,孟子的整个政治建
3、筑都将土崩瓦解。(分崩离析)CNBA季后赛中,由于缺少了主力姚明,火箭队内线空虚,在防守上往往顾此失彼,实力明显削弱。(捉襟见肘)D最近,浙江手机上网资费全面下调,广大用户对此额手称庆。专家预测,未来通过手机收看体育赛事或许会成为一种潮流。(弹冠相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与台湾关系法是美国的国内法,它不能超越国际法准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等国际条约成为干涉中国内政的法律依据。B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C央行负责人表示,可以通过保持存款利率不变而提高贷款利率的方法来缓解外汇储备
4、增长过快而带来的升值负担。D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告别了自己的耕地。为了保护城郊失地农民的权益,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有关题目。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 翁敏华过节是全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并非中国独有。英语作holiday,含有神圣(holi-ness)的意味;日语作“祭”,突出节日活动;但是这些都不如“节日”来得形象生动。2005年11月,韩国的“江陵端午祭”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几年来,每到端午节,我们心里总有一丝隐痛。它让我们认识到: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派定哪些日
5、子作为节日?西方每每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你看: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原来,中国的节日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节日,其本质就是一个和谐天人的节日。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新年的饺子年糕、元宵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也同样是“节物”。传统节日,历来还
6、是国人和谐人事的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是国人沟通人心的一个有效的平台。在孔夫子时代,人们过年,就是“乡人傩,一国皆若狂”,举国狂欢,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我们能以什么样的名义凝聚在一起,温习、积累和增加我们的缘分?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传统节日更好的名义了。“缘”,大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命题,他国语言中很难有一个对应的译词来与之匹配了。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缘”字: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多少年过去,现代人也许早已不再记得传统节日各自的崇拜对象和初始起源了,但是,一种共同血脉的感觉还在,一种“我们感”在这些日子里显得格外强烈:因为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今天过节。我们的传统
7、节日在一年四季中分布匀称,大小交替,大致一两个月必然有一节,也就是说:“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聚一聚,聊一聊,深化一下感情。江苏省中秋节有一个奇俗叫“摸秋”。这一天晚上,无论男女,都可以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偷一个瓜吃什么的。人性中的一些缺点,比如说小偷小摸,一味的“堵”也不成,有的时候,得给它们一点出路。它是民间的一种约定俗成:平时不许偷,中秋夜允许他们稍稍地去过一下“偷”瘾。注意:只许“偷”别人家地里的东西,而且是小东西。第二天就不行了。这与西方的“万圣节”,孩子们戴着各种可怕的面具,到各家各户恶作剧,去闹,去讨糖果吃,有异曲同工之妙。平日里,西方社会是最忌随便打搅别人的。或许,安
8、顿人们不太光彩的欲望,和谐人们疲惫的身心,原本就是节日的一个题中之义。在一个个自古及今的节日里,我们善解天意,善解人意。明天,也许我们又要各奔东西,但至少今天,借助传统节日,我们可以温暖自己、温暖别人。5选出下列对文章词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这一事件让我们警醒”意味着韩国申遗成功触发我们想到中国许多传统文化现在已到了危险的时候。B“所谓国家意识,绝不仅仅指空间上的领土”的潜台词是:国家意识在时间上的体现便是寄予着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C“相互关联的人们,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共同祭祀”这句话巧妙地将“缘”字拆分为“丝”“夕”“豕”三个字,作了意味深长的解释。D“竹筒有段时日了,该竹节一下了”
9、形象地将过节的“节”解释成竹节的“节”,暗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6选出下列对文章分析有误的一项( )A我国岁时节日“节物”可以从两个维度分类:实用的与审美的。这二者又是与人及其种植的植物密切相连的。B孔夫子时代举国狂欢的节日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效的时间节点”,真正起到了凝聚人心的作用。C“摸秋”故事的插入,使得平实的论述一下子生动起来;画龙点睛的议论,有力地升华了节日故事背后的意义。D文章由韩围申遗成功引入,从三个方面谈了传统节日的价值,中外比较突出了我国传统节日的特性。(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5分)日 喻 说 (北宋)苏轼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
10、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
11、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选自唐宋六十家小品文精品)注:眇(mio):瞎眼,指天生双眼失明的瞎子。籥(yu):古代一种竹制管乐器。没(m)人:能潜水的人。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扪烛而得其形 扪:抚摸B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 达:通达C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欤 致:自然获得、得到D士知求
12、道而不务学 务:致力、从事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扣盘而得其声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B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C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D士杂学而不志于道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9下列句子中省略成份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日(眇者)揣籥,以为日也B(人)以其言试之(于)河,未能不溺者也C昔者(朝廷)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D(吴彦律)方求举于礼部,(苏子)作日喻以告之10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阐述了做学问应有的态度,开头用双目失明的眇者为喻,指出当今不务学问者正如眇者求日一般,自己不曾痛下苦功钻
13、研学问之道,却依赖他人片面的见解,并就此满足,这是极其错误的。B文章第4段,作者以“没人”一事设喻,强调做学问,要“致道”,没有捷径,不能速成。唯有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才是唯一的法则。C作者写此文的目的,除了赞赏鼓励吴彦律有志于学外,更主要的是在揭露、批判社会上的士人如同眇者得日、南方之人学游泳一样,对学习马马虎虎,急功近利,“不学而务求道”的不良学风。D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说理形象生动,语言流畅亲切,没有板起面孔一味说教的味道。但是在轻松、风趣的后面,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郑重与严肃。高三晚自学测试参考答案:1B(AzuzupnnglngchchBpiopiolln
14、inzhnjinjinCssynynsshiziD lulojunqunzhmm)2D(A下蹋下榻;B水融性水溶性;C缮后善后)3C(顾此失彼: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太多,不能兼顾。捉襟见肘: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两者为近义词,且都为贬义。A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B.土崩瓦解:像泥土瓦片一样崩溃解散,比喻彻底的失败和垮台。分崩离析:指国家或团体四分五裂,用指孟子的思想体系不妥。D额手称庆:把手举到额头上,称说庆幸得很。形容人们在忧困中获得喜讯时高兴和喜悦的神态。弹冠相庆:掸去帽子上的尘土
15、,将要入仕做官而相互庆贺。多用于贬义。)4A(B语序不当,应改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C搭配不当,“缓解负担”不搭配,“负担”改为“压力”。D成分残缺,删去“让”,“农民”主语。)5D(“暗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祝愿”无中生有)6B(B项阐述无限夸大)7B(知道、明白)8B(B项“其”代词,他们;前句指瞎子,后句指古之圣人。A项“而”,前句连词,表承接,后句连词,表修饰。C项“则”,前句用在假设关系中,相当于“那么”,后句连词表转折,却。D项“于”,前句介词,引进与动作行为有关的对象,后句助词,补足音节。)9B(北方之勇者)以其言试之(于)河,未
16、能不溺者也。10C(“南方之人”的说法错,应是“北方之人”。)参考译文:有一个生来失明的人不认识太阳,就向明眼人请教,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象铜盘。”说着敲击铜盘使瞎子听到了声音。有一天,瞎子听到钟声响,认为那就是太阳了。又有人告诉瞎子说:“太阳的光亮象蜡烛。”瞎子摸了蜡烛知道了形状。有一天,瞎子揣摩一支形状像蜡烛的乐器龠,又把它当作是太阳了。太阳与钟、籥差得远呢,但瞎子却不知道这三者的区别,是因为瞎子从未曾见过太阳而只是向他人求得太阳的知识的缘故。抽象的“道”(道理、规律等)难认识的情况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严重,而普通人尚未明白这个道理,这与瞎子不知道太阳没有什么差别。了解道的人要告诉别人
17、什么是道,即使用巧妙的比喻去很好地开导,也并不比用铜盘与蜡烛的比喻来说明太阳的比喻的教法好。从用铜盘比喻太阳而到把铜钟当作太阳,从把铜钟当作太阳而到把乐器龠当作太阳,像这样辗转连续地推导它,难道还有个完吗?所以世上大谈“道”的人,有的就他自己的理解来阐明它,有的没有理解它却主观猜度它,这都是研求道的弊病。既然这样,那么这个“道”最终不可能求得吗?苏先生说:“道是(通过自己的虚心学习,循序渐进而)自然得到的而不能强求的。”什么叫自然而然地得到?孙武说:“会作战的将军能招致敌人,而不被敌人所招致(处于被动的境地)。”子夏说:“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坐在店铺作坊里,来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获得他所
18、追求的道。”不是强求道而是使道自己自然到来,这就是“致”的意思啊!南方有很多能潜水的人,这是因为天天与水为伴的缘故。他们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在水面游泳,十岁五就能潜入水里了。那些会潜水的人,难道是随随便便学会潜水的吗?一定是掌握了水的规律。天天与水生活在一起,那么十五岁就能掌握它的规律。如果生来不识水性,那么即使到了壮年,见到了船也会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南方潜水的人请教怎样潜水的方法,按照他们说的方法到河里试着游泳,没有不淹死的。所以凡是不老老实实地刻苦学习而专力于强求道的,其实都象北方人学潜水一样。过去国家以讲究声律的诗赋考试择取人才,所以士人所学繁杂而不是立志学习儒家之道;现在以经学择取人才,所以读书人知道要追求儒道而不是专力踏踏实实地学。渤海人吴彦律,是有志对经学作实实在在地学习的人,正要到京城应试由礼部主管的进士考试,我写日喻来勉励他。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