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0924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0页
第30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1页
第31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2页
第32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3页
第33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4页
第34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5页
第35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6页
第36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7页
第37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8页
第38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9页
第39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0页
第40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1页
第41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2页
第42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3页
第43页 / 共44页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4页
第44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2016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题2分,共10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五服是中国古代的丧服等级,是居丧的衣服制度。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即所谓五服。它以哪一制度为依据()A禅让制B宗法制C礼乐制D世袭制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3“幽州”是古代地名,在某一时期幽州负责管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是()A秦代B汉代

2、C宋代D唐代4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文中的这一“制度”是()A察举制B监察制C科举制D九品正中制5“出将入相”意思是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它是古代士人的一种仕途追求,但丞相并不好当,而且充满着危险。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皇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是()A西汉“中朝”形成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宋朝设参知政事D唐朝设节度使6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还得到延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B封建统治

3、腐朽黑暗C丞相制度被废除D宦官专权控制朝政7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与以丞相为首的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规则的是()A明太祖B唐太宗C宋太祖D明成祖8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秦朝的太尉B唐朝的中书省C宋朝的通判D清朝的军机处9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以上规定反映了该法的实质是()A很残酷但按律量刑B保护了罗马人民利益C极力保护私有财产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10东罗马

4、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即位后,“开始收复所失去的帝国领土,并且复兴帝国最伟大的智力成就,使之永载史册”。其完成的“智力成就”是()A以成文法取代习惯法B颁布自然法C以万民法取代公民法D编撰民法大全11独立宣言写道:“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这句话体现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就是()A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B美国实行邦联制C美国总统任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D美国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12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认为:“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对“创造性的胜利”诠释正确的是()A诞生了西方首个宪政文献B开启了代议制民主模式C成功实践了

5、自由民主思想D创建了近代民主共和制131875年,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A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C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D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14下列明确堵塞了法国君主派复辟之路的法律条文是()A“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C“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D“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151871年,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颁布了宪法,德意志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最能从政治上反映国家的民主性质的是()A内阁的建立B议会的产生C国家的统一D联邦的形成16世界各国的政体各异

6、,都是本国国情的产物,下列四种政治体制的图示,属于近代德国政治体制的是()ABCD17“金陵城中军势涣,大府主和不主战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该诗描述的历史现象是()A太平天国起义B南京条约的签订C鸦片战争的爆发D清朝官员无能18针对皇帝强烈地反对某条约的某条款,大学士桂良告诉咸丰帝说:“夷人最怕花钱,任其自备资斧;又畏风尘,驻之(北京)无益,必将自去。”此事发生在()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19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ABCD20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

7、交所订进口税。日本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攫取上述特权()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1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查阅了如下资料: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黎景嵩与乙未反割台斗争、义和团等,该同学探究的主题应该是近代中国()A求民主历程B反侵略历程C求发展历程D反封建历程22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辛丑条约订立后的中国“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其核心依据应是()A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B外务部位居各部之首C列强驻军京津地区D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231905年,有一群中国人喊出了如下宣言:“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对

8、这一宣言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宣言出自临时约法B应该是同盟会政治纲领C体现了民族独立的愿望D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24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该观点的理由,最恰当的是()A发动了武昌起义B终结了清朝统治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D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25下面中国国旗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BCD26“试观这次学生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这次运动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27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中共一大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的书记是()A李大钊B董必武C陈独秀D

9、毛泽东28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图中的城市甲曾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下列有关该城市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民党一大在此召开B林则徐曾在此主持禁烟运动C是北伐战争的起点D是中国共产党军旗升起的地方29“毛委员:敝地民贫山瘠,犹汪池难容巨鲸,片林不栖大鹏,贵军驰骋革命,应另择坦途。敬礼。袁文才(中共党员)叩”毛泽东收到的这封劝离信最可能的地点是()A上海法租界B江西井冈山地区C长沙城郊区D平山县西柏坡村30“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是指()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B国共合作道路C民族统一战线的道

10、路D城市中心道路31为纪念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会议是指()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一大D中共七大3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A黄埔军校成立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B国民大革命长征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C中共三大召开南昌起义北平谈判D四一二政变七七事变淮海战役33“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新设置了一些新节日。这些节日与历史事件对应错误的是()A国家宪法日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B国家公祭日1937年南京大屠杀C烈士纪念日1

11、949年新政协会议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D抗战胜利纪念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342014年底,台湾国民党印发“勇士国魂”月历,内页列出的抗日将领中,首次出现1942年牺牲的共产党将领左权。这是基于()A一个中国原则B两岸关系的改善C国共双方已消除意识形态矛盾D国共两党曾抗击共同的敌人35蒋介石日记:“正午约毛泽东谈话半小时,余示以至诚与大公,允其所有困难无不为之解决,而彼要求编其28师之兵数。”这则日记可能写于()A国民革命时期B西安事变时期C重庆谈判时期D北平和谈时期36国民党将领薛岳被誉为“百战名将”,抗战中中国军队大规模歼敌的战绩大部分是由他获得的。可在后来的国共战争中

12、,他却被解放军一败再败。这说明了()A抗战中国民党军队的英勇B违背民心的战争没有出路C内战中国民党军队的厌战D解放军的战斗力空前强大371949年9月,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此为重大事件,今后之立国原则与设施要点,俱在此中也”。“此”重大事件是指通过或发表了()A双十协定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民族区域自治法38作为教育的载体,教科书不但承载了知识,也透视了国家的兴衰与变迁。下列教科书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A19491956年B19561966年C19661976年D19781988年39以下可能属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拨乱反正”时期言论的是()A“要大鸣大放,大辩论”B“革命有

13、理,造反无罪”C“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D支持高等院校招收“工农兵学员”40“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A发布告台湾同胞书B香港回归C通过“九二共识”D澳门回归41香港回归中国之际,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表示要仿效香港的“一国两制”方式与英国和平解决马岛主权问题。这主要表明“一国两制”()A符合中阿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B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模式C是反对殖民统治的有效方式D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422015年4月10日,中国驻印尼大使谢锋发表讲话说,亚非各国领导人将于4月

14、24日在万隆重演60年前亚非领袖的“历史性步行”。这主要是为了纪念()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B中国与印尼建交60周年C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43“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A十月革命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44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A二月革命的发展历程B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C巴黎公社及其影响D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45一位美国学者说:“它们双方都像在镜子里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

15、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式咄咄逼人的姿态。”“它们”指的是()A美国 英国B美国 中国C中国 日本D美国 苏联46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苏联学研究发展为一门规模巨大的学术专业。对这一现象出现原因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B冷战格局的深刻影响C苏联经济体制成效大D学界与政府关系增强47图中细长的树干代表战争中受到严重摧残的欧洲,在夹板的护持下已复苏、开花。图中的夹板代表的是()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C经济互助委员会D欧洲共同体48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冷战结束后仍存在的“伤痕”是()A德国的分裂状态B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C

16、“911”事件D北约和华约的对峙49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三国领袖共同宣言反对把“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为此他们倡导了()A社会主义运动B和平与发展C不结盟运动D反霸权运动50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要“抓住有利时机”、要把握“有利的战略机遇期”等等。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美苏争霸使两国实力大减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51题20分、52题16分、53题14分,共50分)5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今中外,各国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阅读材料,回

17、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有哪些地方制度的创新为维护“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做出过贡献。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

18、处罚。【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2)材料二中的“不满意测试”指的是雅典创立的哪一制度?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雅典这一制度的特点和目的。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后以前长期作为英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主要因素的国王宫廷和议会的冲突,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此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王觉非近代英国史(3)指出材料三中“一个固定的方向”指的是英国逐步创立的什么制度?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如何推动这一制度逐步完善的?5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从救亡图存到追求民族复兴一直在不懈努力,并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

19、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材料二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的依据?(2)

20、结合所学在近代关键性历史事件中选取三个史实形成大事年表展示中国人民“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的完整过程。时间(年)历史事件(3)中国人民“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后,创立了哪些政治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保驾护航。53“握手”是表现友好的基本礼仪。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握手”的内涵更加丰富。下图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握手”对象,据此并结合所学回答以下问题:(1)图1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它体现了当时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执行这一外交方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这次“握手”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什么?(3)图3反映出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简述这一

21、趋势出现的历史背景。2015-2016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0小题,每题2分,共10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五服是中国古代的丧服等级,是居丧的衣服制度。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服制按服丧期限及丧服粗细的不同,分为五种,即所谓五服。它以哪一制度为依据()A禅让制B宗法制C礼乐制D世袭制【考点】西周的宗法制【分析】本题考查宗法制考查宗法制的特点【解答】抓住关键信息“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反映了以血缘亲疏来制定丧服等级,这是宗法制的体现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禅让制是指统治者把首领之位让给别人尧是黄

22、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尧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推舜为帝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材料没有反映相关信息,故A项排除西周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并配以音乐的政治制度材料没有反映相关信息,故C项排除世袭制通常指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君主(国王或皇帝)职位,以父子相承,世代相传的制度,是以血缘为基础,材料没有反映相关信息,故D项排除故选B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考点】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学习时要注意其原

23、因、主要内容、影响等【解答】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朝灭亡后影响的理解,题目中关键信息是“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根据所学知识,秦统一后,为了巩固统治,政治上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了度量衡,文化上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虽死犹存是指秦朝虽然灭亡了但他/她创立的政治制度却保存下来故选D3“幽州”是古代地名,在某一时期幽州负责管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据此判断“某一时期”是()A秦代B汉代C宋代D唐代【考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根据材料“郡、国十一,县九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为了巩固统治,实行郡国

24、并行制,B项符合题意故选B4马克斯韦伯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文中的这一“制度”是()A察举制B监察制C科举制D九品正中制【考点】科举制【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从题中关键信息从“机会对任何人开放”“自己有足够的学养”可以判断是科举制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5“出将入相”意思是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它是古代士人的一种仕途追求,但丞相并不好当,而且充满着危险。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皇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是()A西汉“中朝”形成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C宋朝

25、设参知政事D唐朝设节度使【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节度使是唐玄宗为了巩固边防而设置的一种类似军区的制度最初,设立的时候只不过是为了指挥效率,让他全权掌握所辖部队随时调动(不用兵符什么的了)而且为了供给方便,让他们在辖区内就地直接获取钱粮供应ABC都是古代王朝消弱相权的措施故选D6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还得到延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B封建统治腐朽黑暗C丞相制度被废除D

26、宦官专权控制朝政【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的君主专制,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注意本题问的是皇帝不上朝但统治还能延续的原因明朝时期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和官僚体系已经日益完善,建立起十分完善的国家管理制度到了明朝中后期,内阁权力达到巅峰,和司礼监太监一同把持朝政,只要内阁大臣照章办事即可维持国家的平稳但这些都是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的具体体现因此选ABD项是对题干材料的误读;C项不符和题意故选A7中国古代皇帝与丞相的关系可以用拔河来形容。皇帝与以丞相为首的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在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下列皇帝彻底打破了这一

27、规则的是()A明太祖B唐太宗C宋太祖D明成祖【考点】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废丞相制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皇帝和大臣分别在绳子的一头向着自己的方向拉,这种博弈中两者的权力达到了平衡”材料反映了宰相既能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又能制约皇权,BCD都是君臣共治天下A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打破了君相权力的平衡故选A8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秦朝的太尉B唐朝的中书省C宋朝的通判D清朝的军机处【考点】清朝的军机处【分析】本题以梁启超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军机处考查军机处的职能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

28、解的能力和对军机处职能的掌握【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反映的是这一机构按旨意拟写成文,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结合所学可知,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这是材料中信息的体现,故D项正确秦朝的太尉掌管军事,与题意不符,故A项排除唐朝额中书省是决策机构,与题意不符,故B项排除宋朝的通判具有监视地方知州的职能,与题意不符,故C项排除故选D9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以上规定反映了该法的实质是()A很残酷但按律量刑B保护了罗马人民利益C极力保护私有财产D重

29、视良好道德的培养【考点】十二铜表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二铜表法十二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此之前由于使用习惯法,司法权又操纵于贵族,任其解释,大行司法专横,引起平民不满平民们为了改变这种不平等的地位,主动组织起来,向政府施加压力, 要求政府编纂成文法【解答】“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盗窃者被杀不是按律量刑,而是因为被盗窃者为保护私有财产而杀之,故A项错误;“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体现的是极力保护私有财产所有者的利益,而不是罗马人民的利益,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

30、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可知,罗马注意保护被盗者的财产,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盗窃者的处罚,并能体现道德的培养,故D项错误故选C10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即位后,“开始收复所失去的帝国领土,并且复兴帝国最伟大的智力成就,使之永载史册”。其完成的“智力成就”是()A以成文法取代习惯法B颁布自然法C以万民法取代公民法D编撰民法大全【考点】罗马法【分析】本题考查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对罗马法的贡献了解罗马发展完善的过程及影响【解答】根据所学,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故A错误;自然法是法律理念,而不是一般的法律,故B错误;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是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开始,而不是东罗马帝国时期,故C

31、错误;查士丁尼对罗马法主要贡献为主持编纂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完备,因此本题选D故选D11独立宣言写道:“代表权对人民来说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而对暴君来说是可怕的。”这句话体现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就是()A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B美国实行邦联制C美国总统任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D美国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考点】美国1787年宪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联邦制原则: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即中央政府),同时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分权制衡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民主原则:总统和议会由民选产生保证政府代表广泛民

32、意,具有一定的民主性【解答】独立宣言中的“代表权”指的是人民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行使国家权力,A项体现了代表制和选举制,符合题意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12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认为:“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对“创造性的胜利”诠释正确的是()A诞生了西方首个宪政文献B开启了代议制民主模式C成功实践了自由民主思想D创建了近代民主共和制【考点】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共和制,旨在考查学生结合知识准确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解答】自由大宪章因其巨大的历史意义而被誉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故A错误;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开启了代议制

33、民主模式,排除B;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成功实践了自由主义思想,C不符合史实,排除;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确立民主共和制度,D符合故选D131875年,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A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B是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C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D由下议院多数党领袖担任【考点】法国1875年宪法【分析】本题考查法国1875年宪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资产阶级各集团在国家政权中都占据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体得到最终确立它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解答】根

34、据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法国为共和政体,宪法规定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故ABD错误故选C14下列明确堵塞了法国君主派复辟之路的法律条文是()A“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C“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D“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考点】法国1875年宪法【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旨在考查学会对其内容的是识记情况【解答】解答本题抓住题干问题中的“明确”,选项一定要符合这一特征统治法国的家族是维护君主专制的政治力量,法律条文明确规定则堵塞了法国

35、君主派的复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共和制,故D项正确;ABC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151871年,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颁布了宪法,德意志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最能从政治上反映国家的民主性质的是()A内阁的建立B议会的产生C国家的统一D联邦的形成【考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1871年普鲁士通过自上而下的三次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统一和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德意志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其议会由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组成,帝国议会议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

36、故B项正确;A项与德国的政治制度不符;国家的统一和联邦制不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故ACD项错误故选B16世界各国的政体各异,都是本国国情的产物,下列四种政治体制的图示,属于近代德国政治体制的是()ABCD【考点】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理解,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等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建立过程,并分析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解答】A项是近代德国的政治体制,B项是近代法国的政治体制,C项是近代英国的政治体制,D项是中国秦汉时期的政治体制故选A17“金陵城中军势涣,大府主和不主战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长江断行旅。”该诗描述的历史现象是()A太平

37、天国起义B南京条约的签订C鸦片战争的爆发D清朝官员无能【考点】鸦片战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材料中的“金陵”即南京,“秋风戒寒和议成”可知战争失败签订合约,“华夷抗礼静海寺”中英双方在南京静海寺作战,结果“夷人中流鼓掌去”英人获胜而退,结合所学知识此材料描述的是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战败签订南京条约,所以选B项故选B18针对皇帝强烈地反对某条约的某条款,大学士桂良告诉咸丰帝说:“夷人最怕花钱,任其自备资斧;又畏风尘,驻之(北京)无益,必将自去。”此事发生在()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考点】第二

38、次鸦片战争【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天津条约的内容【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又畏风尘,驻之(北京)无益,必将自去”可知,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结合所学可知,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天津条约中的内容,因此此事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19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ABCD【考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分析】本题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考查资政新篇的性质考查学生识图、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的掌握【解答】抓住关键信息“最早”,天朝田亩制度要求绝

39、对平均主义,把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目标,与资本主义相违背,故A项排除资政新篇要求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性质,故B项正确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不是最早的,故CD两项错误故选B20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攫取上述特权()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分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马关条约内容的掌握【解答】题干反

40、映的是日本取得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特权,结合所学可知,这一特权是在马关条约中的取得的,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21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查阅了如下资料: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黎景嵩与乙未反割台斗争、义和团等,该同学探究的主题应该是近代中国()A求民主历程B反侵略历程C求发展历程D反封建历程【考点】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义和团运动【分析】本题以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查阅的资料为内容考查近代中国反侵略历程的主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概括的能力和对列强侵略与中国近代的抗争和探索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依据题干“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黎景嵩与乙未反割台斗争”可知,这与反抗日本有关;

41、依据“义和团”可知,这与义和团反帝有关,由此可知,该同学探究的主题应该是近代中国反侵略历程,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22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辛丑条约订立后的中国“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其核心依据应是()A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B外务部位居各部之首C列强驻军京津地区D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考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分析】本题考查辛丑条约考查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依据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辛丑条约内容和影响的掌握本题解题关键是对“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的理解【解答

42、】依据题干“中国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这是指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ABCD四项均是辛丑条约的内容,但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依据是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即辛丑条约中的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排除故选A231905年,有一群中国人喊出了如下宣言:“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对这一宣言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宣言出自临时约法B应该是同盟会政治纲领C体现了民族独立的愿望D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考点】中华民国临

43、时约法【分析】本题考查同盟会政治纲领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查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准确认识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同盟会政治纲领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依据题干时间“1905年”,结合所学可知,临时约法颁布的时间是191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依据题干“1905年”、“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可知,体现了民族独立的愿望,有利于推动民主革命进程,应该出自同盟会政治纲领,故B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4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该观点的理由,最恰当的是(

44、)A发动了武昌起义B终结了清朝统治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D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考点】辛亥革命【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考查辛亥革命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的依据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掌握解题关键是理解“社会转型”的实质含义【解答】依据题干材料“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能全面说明辛亥革命是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应排除故选C25下面中国国旗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BCD

45、【考点】中国近代史综合【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综合,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建立的中央政权机构它是后来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雏形,首都为江西瑞金中央苏维埃政府的建立是我们党建立人民政权的探索和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各根据地、各部分红军的中枢指挥作用【解答】是在1636年;是在1911年;是在1931年;是在1912年故选D26“试观这次学生运动,不过因被激而发,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这次运动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考点】五四运动【分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考查五四运

46、动的特点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五四运动特点的掌握【解答】依据题干关键信息“学生运动”、“而于此甚短之期间,收绝伦之巨果,可知结合即强也”,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爱国运动,时间短,在运动中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的结合使得五四运动取得的成果大,这与题干信息相符合,因此这一运动是指五四运动,故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国民革命不涉及学生参加,故D项错误故选C27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47、。中共一大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的书记是()A李大钊B董必武C陈独秀D毛泽东【考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考查中共一大的内容【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中共一大上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故C项正确故选C28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图中的城市甲曾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下列有关该城市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民党一大在此召开B林则徐曾在此主持禁烟运动C是北伐战争的起点D是中国共产党军旗升起的地方【考点】中国近代史综合【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史综合,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抗日战争意义: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48、;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解答】根据图中北回归线及南海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中甲指的是深圳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林则徐曾虎门主持禁烟运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广州是北伐战争的起点,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南昌是中国共产党军旗升起的地方,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29“毛委员:敝地民贫山瘠,犹汪池难容巨鲸,片林不栖大鹏,贵军驰骋革命,应另择坦途。敬礼。袁文才(中共党员)叩”毛泽东收到的这封劝离信最可能的地点是()A上海法租界B江西井冈山地区C长沙城郊

49、区D平山县西柏坡村【考点】国共的十年对峙【分析】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考查井冈山的斗争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国共十年对峙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由“敝地民贫山瘠,犹汪池难容巨鲸,片林不栖大鹏”可知,该地是山区,“毛委员”、“袁文才”,结合所学可知,该地是江西井冈山地区,故B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B30“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相反的道路”是指()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B国共合作道路C民族统一战线的道路D城市中心道路【考点】毛泽东思想【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毛

50、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其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解答】俄国革命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我们走相反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选A31为纪念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会议是指()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一大D中共七大【考点】红军长征【分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考查长征途中遵义会议的内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51、力和对遵义会议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从诗中可以分析出,当时的会议重新确立了领导核心、错误路线得到纠正、中国革命形势发生了转折,据此符合这些条件的应该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结合所学可知,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故B项正确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把发动农民秋收起义作为最主要任务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中共一大主

52、要是成立中国共产党,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中共七大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那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并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与题意不符合,故D项错误故选B32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关系的演变可概括为“合作对立合作”。能体现此变化的一组历史事件是()A黄埔军校成立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B国民大革命长征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C中共三大召开南昌起义北平谈判D四一二政变七七事变淮海战役【考点】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国共的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考查新民主主义

53、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的演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知识迁移能力和对国共关系的演变的历程的掌握【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大革命后期国共关系破裂,尤其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导致中共被迫长征;抗日战争初期,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第二次合作,故B项正确A项黄埔军校成立于1925年,属于国民大革命时期,国共是合作关系,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关系是对立,还有一个合作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C项中共三大国共还没有合作,北平谈判发生在1949年,当时国共处于内战时期,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D项四一二政变国共关系初步破裂;七七事变时国共还没有合作;淮海战役属于激发战争时期,国共

54、关系处于内战状态,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故选B33“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新设置了一些新节日。这些节日与历史事件对应错误的是()A国家宪法日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B国家公祭日1937年南京大屠杀C烈士纪念日1949年新政协会议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D抗战胜利纪念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考点】抗日战争【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事件纪念日考查抗战胜利纪念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和对抗日战争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国家宪法日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国家公祭日1937年南京大屠杀;烈士纪念日1949年新政协会议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

55、碑均正确,故ABC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抗战胜利纪念日是1945年9月3日,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42014年底,台湾国民党印发“勇士国魂”月历,内页列出的抗日将领中,首次出现1942年牺牲的共产党将领左权。这是基于()A一个中国原则B两岸关系的改善C国共双方已消除意识形态矛盾D国共两党曾抗击共同的敌人【考点】抗日战争【分析】本题考查抗战期间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了解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解答】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984年,获人大通过,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两岸关系开始解冻,时间上不符,故B错误;国共双方尚未消除意识形态

56、矛盾,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据材料“台湾国民党印发勇士国魂月历”和“首次出现1942年牺牲的共产党将领左权”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党曾抗击共同的敌人,故D项正确;故选D35蒋介石日记:“正午约毛泽东谈话半小时,余示以至诚与大公,允其所有困难无不为之解决,而彼要求编其28师之兵数。”这则日记可能写于()A国民革命时期B西安事变时期C重庆谈判时期D北平和谈时期【考点】重庆谈判和政协会议【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庆谈判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谈判,国共双方达成政府与

57、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重庆谈判及达成的双十协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希望和曙光虽然在1946年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悍然撕毁双十协定,但其历史意义和启示仍是非常重大的【解答】正午约毛泽东谈话半小时,余示以至诚与大公,允其所有困难无不为之解决,而彼要求编其28师之兵数”周恩来参与了西安事变,毛泽东没有,排除B;北平会谈时期蒋介石派代表参加谈判,没有约会毛泽东,排除D;从谈判的内容分析,毛泽东主要是解决根据地的军队问题结合所学可知是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庆谈判时期因此选择C;A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36国民党将领薛岳被誉为“百战名将”,抗战中中国军

58、队大规模歼敌的战绩大部分是由他获得的。可在后来的国共战争中,他却被解放军一败再败。这说明了()A抗战中国民党军队的英勇B违背民心的战争没有出路C内战中国民党军队的厌战D解放军的战斗力空前强大【考点】解放战争【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考查抗战中薛岳被誉为“百战名将”到解放战争时一败再败反映的问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A项符合薛岳被誉为“百战名将”,但是不符合解放战争中一败再败的史实,应排除抗日战争时全民族抗战,中华民族同仇敌忾,而内战不得人心,因此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B项正确C项不符合抗战时薛岳“百战名将”,符合解放

59、战争时期一败再败的史实,应排除D项与题意不符,应排除故选B371949年9月,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此为重大事件,今后之立国原则与设施要点,俱在此中也”。“此”重大事件是指通过或发表了()A双十协定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民族区域自治法【考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分析】本题以叶圣陶日记中重大事件的论述为考查背景材料,考查对共同纲领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解答】A、双十协定制定于1945年,排除;B、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正确;C、宪法颁布于1954年,排除;D、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于1984年,排除;故选B38作为教育的载体,教科书不但承载了知识,也透视

60、了国家的兴衰与变迁。下列教科书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A19491956年B19561966年C19661976年D19781988年【考点】文化大革命;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考查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事业考查学生识图、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根据图片信息“毛主席万寿无疆”、红卫兵等信息,可知图片反映了“文革”时期的历史,对应时间为19661976年故C项正确故选C39以下可能属于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拨乱反正”时期言论的是()A“要大鸣大放,大辩论”B“革命有理,造反无罪”C“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D支持高等院校招收“工农兵学员”【考点】改革开

61、放【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考查改革开放时期的言论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改革开放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依据题干“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拨乱反正时期”是指改革开放新时期,ABD三项均是文革时期的言论,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是1978年后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提出的,符合题意故选C40“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能印证这一结论的是()A发布告台湾同胞书B香港回归C通过“九二共识”D澳门回归【考点】香港澳门的回归【分析】本题考查了澳门回归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回

62、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的一页,意味着西方在中国的殖民主义统治结束【解答】A项针对的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属于内政问题,不符合题意;B项香港回归的时间是1997年7月1日,不符合题意;C项针对的是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属于内政问题,不符合题意;从“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等信息判断材料表明的是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的一页,而且意味着西方在中国的殖民主义统治结束,D项正确故选D41香港回归中国之际,阿根廷总统梅内姆表示要仿效香港的“一国两制”方式与英国和平解决马岛主权问题。这主要表明“一国两制”()A符合中阿两国人民的

63、根本利益B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新模式C是反对殖民统治的有效方式D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考点】香港澳门的回归【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指的是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解答】依据材料“香港回归中国之际”,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马岛主权也是阿根廷历史遗留问题,而“一国两制”不是解决两国问题的,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在香港回归之际,马岛利用中国的“一国两制”来解决马岛主权问题,故B项正确;“一国两制”是解决一个国家内的统一问题,不是反对外来殖民统治的有效方式,故C项错误;一国两制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故选B422015年4月10日,中国驻印尼大

64、使谢锋发表讲话说,亚非各国领导人将于4月24日在万隆重演60年前亚非领袖的“历史性步行”。这主要是为了纪念()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B中国与印尼建交60周年C印度支那问题的和平解决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考点】万隆会议【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万隆会议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A从材料关键信息“2015年4月10日在万隆重演60年前亚非领袖的“历史性步行”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0年前亚非各国领导人在万隆的,应该指的是万隆会议B时间不符合C是日内瓦会议不符合题意D是1953年不符合题意故选A43“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

65、”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A十月革命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考点】俄国十月革命【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考查十月革命的直接原因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十月革命爆发背景和条件的掌握【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俄国在一战后发了生十月革命,建立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方向,因此材料中的“战争”指的是一战,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故选C44某学习小组拟依据下列图片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下列主题最符合要求的是()A二月革命的发展历程B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C巴黎公社及其影响D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

66、程【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上述图片分别显示的是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的尝试、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总结后可知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发展和实践的历程,所以本题选D,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45一位美国学者说:“它们双方都像在镜子里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式咄咄逼人的姿态。”“它们”指的是()A美国 英国B美国 中国C中国 日本D美国 苏联【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分析】本题考查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考查美苏两极

67、格局形成的原因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它们双方都像在镜子里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式咄咄逼人的姿态”,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期,法西斯失败已成定局,美苏两国由于各自力量的强大,关系发生变化,互相指责对方,形成对峙局面,因此它们是指美国和苏联,故D项正确故选D46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苏联学研究发展为一门规模巨大的学术专业。对这一现象出现原因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学术自身的发展规律B冷战格局的深刻影响C苏联经济体制成效大D学界与政府关系增强【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分析】本题考查了美苏两极

68、对峙格局的形成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两极格局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格局斯大林通过这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斯大林模式弊端显露,阻碍了苏联的发展【解答】从“美国的苏联学研究发展为一门规模巨大的学术专业,反映出苏联学是学术研究发展的结果,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0世纪五十年代出现了两极格局,美苏之间冷战对立,会促使美国对苏联的研究深入,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斯大林模式取得成就是在二战前,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斯大林模式弊端显露,

69、苏联出现了经济体制改革,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美苏对立的关系属于政府态度,学界深入研究苏联学,体现出学界研究方向符合政府需要,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47图中细长的树干代表战争中受到严重摧残的欧洲,在夹板的护持下已复苏、开花。图中的夹板代表的是()A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C经济互助委员会D欧洲共同体【考点】马歇尔计划【分析】本题以图示的形式考查马歇尔计划考查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和影响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识图、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细长的树干代表战争中受到严重摧残的欧洲,在夹板的护持下已复苏、开花”和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各国经济受到很大

70、破坏,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通过帮助欧洲各国恢复经济来达到控制欧洲、遏制苏联的目的,在马歇尔计划作用下,欧洲经济慢慢复苏,由此可知,图中的夹板代表的是指马歇尔计划,故A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A48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冷战结束后仍存在的“伤痕”是()A德国的分裂状态B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C“911”事件D北约和华约的对峙【考点】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冷战的影响,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解答】A德国的分裂状态是冷战的产物,而1990年东西德统一,随后冷战结束,排除A;B根据材料“

71、伤痕”可以理解为冷战的遗留,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还处于分裂状态,所以答案选BC911事件是恐怖主义,排除C;D北约和华约的对峙是冷战的产物,排除D故选B49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三国领袖共同宣言反对把“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为此他们倡导了()A社会主义运动B和平与发展C不结盟运动D反霸权运动【考点】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分析】本题考查不结盟运动考查不结盟思想的形成和不结盟运动的酝酿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三国领袖共同宣言反对把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不结盟思想的形成和不结盟运动

72、的酝酿,因此他们倡导了不结盟运动,故C项正确其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50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几代领导人反复强调要“抓住有利时机”、要把握“有利的战略机遇期”等等。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B美苏争霸使两国实力大减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考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分析】本题考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依据题干“改革开放以来”、“外部环境”,结合所学可知,“有利时机”指的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故A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故选A二

73、、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51题20分、52题16分、53题14分,共50分)51“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古今中外,各国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摘自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人民版)(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有哪些地方制度的创新为维护“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做出过贡献。 材料二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

74、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2)材料二中的“不满意测试”指的是雅典创立的哪一制度?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古代雅典这一制度的特点和目的。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后以前长期作为英国政治生活中一个主要因素的国王宫廷和议会的冲突,却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发展此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王觉非近代英国史(3)指出材料三中“一个固定的方向”指的是英国逐步创立的什么制度?结合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如

75、何推动这一制度逐步完善的?【考点】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分析】本题考查古代、近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考查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的观点;秦朝到宋朝为维护“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地方制度;雅典陶片放逐法(制度)及其特点和目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发展完善过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1)第一小问的观点,依据材料一“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

76、确的”可以得出观点是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第二小问的地方制度,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推恩令”;宋代将地方兵权、财权收归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元代在地方实行行省制;明代在地方设“三司”(2)第一小问的制度,依据材料二“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可以得出制度是陶片放逐法(制度)第二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二“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

77、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可以得出特点是公民监督(自下而上);定期投票;预防为主第三小问的目的,依据材料二“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独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结合所学可知,目的是维护民主政治(3)第一小问的制度,依据材料三“光荣革命后此后英国逐渐完善了其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可以得出制度是君主立宪制第二小问的完善,结合“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历程可知,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

78、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故答案为:(1)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制度: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汉代实行“推恩令”;宋代将地方兵权、财权收归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元代在地方实行行省制;明代在地方设“三司”(2)制度:陶片放逐法(制度)特点:公民监督(自下而上);定期投票;预防为主目的:维护民主政治(3)制度:君主立宪制完善: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5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从救亡图存到追求民族复兴一直在不懈努力,并取得了重大成就。阅读材料,

79、回答问题。 材料一 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杨奎松抗战燃起中国现代国家梦想 材料二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80、指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枢纽”的依据?(2)结合所学在近代关键性历史事件中选取三个史实形成大事年表展示中国人民“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的完整过程。时间(年)历史事件(3)中国人民“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后,创立了哪些政治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保驾护航。【考点】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抗日战争;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分析】(1)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2)本题考查中华民族复兴的历程,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3)本题考查新中国建国初期的法制建设,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答】(1)“抗日战争使近百年饱受分裂之苦的中国重

81、新统一起来了,增强了国民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对政府的监督程度,它自然也就促进了国民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关心和参与”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基;推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颁布宪法、扩大基层民主故答案为:(1)依据: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增强了民族意识(民族认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基;推

82、动了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2)时间1911年1945年1949年历史事件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颁布宪法、扩大基层民主53“握手”是表现友好的基本礼仪。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握手”的内涵更加丰富。下图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握手”对象,据此并结合所学回答以下问题:(1)图1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它体现了当时中国怎样的外交方针?执行这一外交方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图2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这次“握手”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什么?(3)图3反映出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简述这一趋势出现的历史背景

83、。【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多极化趋势加强;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50年代初期中国外交知识的识记,要求回答图1反映的历史信息,并指出它体现的外交方针和执行这一外交方针的主要原因(2)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回答图2反映了么历史信息以及这次“握手”带来的主要影响(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图片结合已学知识回答图3反映出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并简述这一趋势出现的历史背景【解答】本题通过图片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和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结合50年代初期的相关知识可知图片体现的是建国初期中苏关系友好,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中国实行了“一边倒“政策第(2)问根据70年代中国中美关系逐渐改善相关知识即可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知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是多极化故答案为:(1)信息:中苏友好方针:“一边倒”原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2)信息:中美关系开始改善影响: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外交出现了新局面(3)趋势:呈现多极化趋势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2017年2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