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3 ,大小:9.03MB ,
资源ID:38080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080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全国地市级2015届高考必修一测评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全国地市级2015届高考必修一测评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5届高考必修一测评试题第一单元评估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4日照)某学者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篇)。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的产生B早期国家诞生 C王的出现 D.世袭制的确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史料理解、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芒芒禹迹,划为九州”意为大禹走过的地方,成为了现在的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意为在夏王朝时,因

2、为社会混乱,所以当时的统治者禹制定了一部刑法,被称为禹刑,即夏朝已经有了刑法;“鲧作城郭”意为鲧建立城郭。综合分析可推断作者意在说明早期国家诞生,因此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故正确答案为B。2(2014北京西城)“譬犹从一大树中截枝分栽,别成一独立之新根干。”这形容的是()A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六部制【答案】A【解析】古代中国的“天子”、皇帝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由此分析符合

3、材料含义的是分封制。3(2014潍坊)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以西周的分封制为主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在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前,中国的奴隶制政权都不是中央集权制度。由材料中的“未有君臣之分也”可知是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制度。4(2014江西联考)“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

4、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材料中信息“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体现了对王权的争夺,C项正确;A项明显不符合材料,排除;材料没有指出是商周时期的,排除B项;D项不符合材料的实质所指。5(2014丰台)“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是诗经大雅中记载的有关西周宗法分封制的史料,其译文为“大国是屏障,大族是栋梁。为政有德国

5、安宁,宗子是城墙”。该史料反映了西周()国家的管理方式血缘家族的特点官僚政治的特点实行分封制的目的A B C D【答案】C【解析】诸侯是国家的屏障说明分封的目的,大宗是国家的主干说明血缘家族的特点,因此在题干中都是分封制的具体内容之一,都体现了所指的国家的管理方式这一整体概念。故选C项。6(2014浙江六市六校联盟)在中国有句古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要随夫,因此也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在某些专业技艺技巧方面有家规行规,如“传子不传女”。这种现象受中国哪种制度的影响()A禅让制 B世袭制C宗法制 D分封制【答案】C【解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传子不传女”等信息体

6、现了重视血缘关系,这是受到了古代宗法制的影响。7(2014广州联考)有学者认为:西周国家更像一个家族的扩大,贵族们通过对家族的认同形成对周朝国家的认同。这种认同的基础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皇权专制【答案】B【解析】本题实际考查西周时实行的政治制度,西周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先家后国,家国合一,确立了严密的控制体系。“通过对家族的认同形成对周朝国家的认同”体现了西周以宗法制为基础。8(2014江西联考)文化周刊评论我国古代某些政治制度时认为:“我国上古社会是契约社会,其核心价值是严格嫡庶的权益分配,以嫡统庶,以庶辅嫡。”与此评论观点无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度 B宗法制度 C

7、丞相制度 D世官制度【答案】C【解析】由“严格嫡庶的权益分配”即可知涉及的制度强调血缘亲疏关系,结合所学可知备选项只有丞相制度不看重这一点,故选项C。9(2014江苏联考)“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C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 D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体现了秦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历史, C项正确;秦朝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是加强,更不是强化,排除A、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地方行

8、政制度,排除B项。10(2014顺义)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 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 ()A以中御外,加强皇权 B参与机要,取代相权 C位高权重,掌控决策 D废除丞相,皇权独揽【答案】A【解析】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以削弱相权,A项正确;B项错在“取代相权”;C项“掌控决策”不符合史实;D项是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1(2014丰台)国学家

9、钱穆指出“中国历史之无上成绩是能创建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其大一统之局面,且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A宗法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答案】D【解析】分析题干材料,依据“优良的政治制度”来完成大一统,并“维持大一统的局面千年之久而不败”可知是中央集权制度,故选D项。12(2014中山)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答案】C【解析

10、】本题考查秦始皇的历史功绩。结合所学可知,他的具有创始意义的贡献是完成国家统一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项正确。13(2014江门)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一书认为:“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西周:分封制;秦朝,中央集权制 B西周:权力相对分散;秦朝,统一王朝C西周:神权政治;秦朝,世俗政治转变 D西周:贵族政治;秦朝,官僚政治【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注意以下概念:官僚政治通常是指政府权力全掌握在官僚手中,官僚有权以国家或者民族利益为理由,随意侵夺普通公民的自由的政治制度。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

11、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世俗政治是指宗教和政治分开,宗教不得干预政治和教育制度。西周是神权政治和贵族政治相结合,秦朝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北洋军阀政府倒台后,中国佛教与政治分离,开始进入世俗政治,故选C项。14(2014温州)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设立十三个州部,其中十一个州的名称沿用了尚书、周礼中的州名。据此可以反映出()中央集权趋于强化儒学地位上升地方行政区划变为州郡县三级制秦代以来的监察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ABC D【答案】C【解析】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设立十三个州,这体现了、;十一个州的名称沿用了尚书、周礼中的州名,这体现了儒学地位上升;当时的州为监察区不是

12、地方行政机构,排除。15(2014朝阳)史书记载“汉承秦制,略有损益”。“汉承秦制”主要表现在()皇帝掌握最高权力,实行专制统治 以郡县制作为全国基本的政区体制强干弱枝,以刺史监察地方官员 以通判监督地方,有权向中央通报A B C D【答案】B【解析】“强干弱枝,以刺史监察地方官员”是汉代开始实行的措施,不是继承秦制,排除;“以通判监督地方”是北宋时的措施,排除。16(2014乌鲁木齐)学者陈峰认为:“武将们在长期被轻视和防范的政治环境下,逐渐变成了循规蹈矩、怯懦无能、精神萎靡的群体。”这种历史现象在下列哪个朝代尤为明显()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

13、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武将的权力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和束缚,结合所学知识,宋朝采取了很多措施对武将的权力严格限制。故选C项。17(2014衢州)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最可能反映的朝代是()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元代【答案】B【解析】汉武帝时期,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与继承的“三公”体制制衡,题中图片体现了汉代这一史实,B项正确。18(2014乐山)贞观政要载:“岷州都督高甑生,坐违李靖节度,又诬告靖谋逆,减死徙边。时有上言者曰:甑生旧秦府功臣,请宽其过。太宗曰:虽是藩邸旧劳,诚不可忘,然理国守法

14、,事须画一若甑生获免,谁不觊觎?我必不赦者,正为此也。”材料表明()A太宗坚持法家思想治国 B唐朝君主权力明显加强C太宗注重维护司法公正 D唐朝政权内部斗争激烈【答案】C【解析】据材料信息“然理国守法,事须画一我必不赦者,正为此也”分析可知,太宗注重维护司法公正,C项正确。19(2014湖州)晋书段灼传记载:“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注:兄)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九品中正制()A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B选官任人唯亲 C选官局限在士族、庶族范围内 D容易埋没人才【答案】D【解析】“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

15、昆(注:兄)弟也”体现了在九品中正制下,选拔人才重视家世门第,这容易埋没人才, D项正确;其它各项与材料不符。20(2014日照)唐代张九龄有条用人原则就是“不历州县不拟台省(中央)”,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其选官原则本质上说明()A唐以后不再以门第选官 B重视以考试选拔官员 C重视中央官员的选拔 D科举制存在缺陷 【答案】D【解析】张九龄重视拟任官吏需具有地方工作经验的原则为唐朝官僚制度注入了活力,这从另一角度体现了科举制只重视考试成绩的缺陷,故选D项。21(2014北京西城)“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

16、也;知州,文士也。”文中的“今世”是指()A隋朝 B唐朝C宋朝 D元朝【答案】C【解析】北宋初年,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由中央掌控,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材料主要说明的是“文人治国”,宋代开国皇帝做出“与士大夫治天下”的选择,将士大夫群体作为唯一可信赖依托的对象。由此可知最符合的是宋朝。22(2014徐州)嘉靖年间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 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这套体现在鞠躬拱手上的礼节变化

17、直接反映了明代()A宦官专权政治黑暗的现实 B宰相权力持续遭到削弱C宦官与内阁首辅矛盾尖锐 D君主专制统治日益强化【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礼节上的变化,表明了明朝嘉靖年间,宦官的地位不断的提高,宦官专权导致政治黑暗。故选A项。23(2014济宁)1377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A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 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C提高中央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 D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这实际上反映出明太祖对丞

18、相怀有戒心,力图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选D项。24(2014新乡)史载: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意见发回重拟时,如果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对上述理解正确的是()A明朝君主专制较前代有所弱化 B明朝政治初露民主迹象C明朝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D明朝内阁大臣掌握了决策权【答案】C【解析】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排除A、B两项;明朝内阁是皇帝的内侍咨询机构,其内阁大臣没有掌握决策权,排除D项;材料仅仅体现了内阁能够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最终决策权属于皇帝,C项正确。25(2014日照)清雍正时,川陕总督年羹尧有谢御书陆贽奏议叙

19、文折。朱批:“览卿奏谢,知道了。此事当具本奏,令众知不私。此篇文朕先已发出乾清门,满汉大臣看过。本上文意可另斟,着特谕。”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奏事密折直接呈送皇帝 B一般事务奏事另有途径C提高了军机处办事效率 D皇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材料体现了皇帝与地方大臣的往来方式,并没有涉及到提高军机处办事效率的内容,故选C项。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26(13分)(2014济宁)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

20、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诈(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明)张燧千百年眼材料二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据钱穆秦汉史整理材料三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请回答:(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据材料一

21、,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3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6分)(3)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4分)【答案】(1)封建: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弊端: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3分)(2)威胁:经济上,诸侯王铸造钱币,实施商品专卖,严重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影响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政治上,诸侯王发展个人势力,借以对抗中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问题: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郡县制是适应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的地方

22、行政制度。(6分)(3)影响: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趋势: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渐趋于多层次;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加强。(4分)27(12分)(2014九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汉时规定了“三互法”:“婚姻之家的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并于第三州有亲属关系亦不能交互为官。”即在选任官吏时,凡婚姻之家和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并把其作为澄清吏治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推行。唐宋时期,回避制度既继承汉代的做法又有所创新和发展,要求地方官避本籍;中央高官避亲属;中央要官子弟不得任监、谏官职;亲戚避同属联事,即有亲戚关系的人不能在同一个部门任职。到了宋代,回避制度又有了新的发展,规定:执政大臣子弟

23、亲属回避要职;也不得担任谏、监察官。明清时对本籍和邻籍的回避更为具体严格,回避制趋于完善。(注:“南人官北,北人官南”是明初任官的基本原则。清代不但完全袭古,而且较前朝扩大了回避范围,有了进一步发展。雍正时期还对亲属关系和师生关系的回避作出了特别规定。)中国古代政治智慧与现代民主政治材料二英国1918年国民参政法要求拥有被选举权的条件是“6个月以上”的居住期限,到1928年降低到3个月。美国也要求参议员、众议员及州长等官员必须在选举时是其选出州的居民。这就不仅要求权力的合法性缘自本土,更要求地方首脑出自本土,因此,西方现代民主政治在地方治理中摒弃了政务官的地区任职回避。为何“土官任职”在西方社

24、会地方治理中被推崇?有哪些社会条件使“土官任职”发挥其功效而不违背民主政治的精神?政治科学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指出中国古代官员回避制度的发展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做法有何影响。(4分)(2)材料二中的选举要求与材料一的“回避”有何不同?(4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为何土官任职在西方社会地方治理中被推崇?”。(2分)【答案】(1)特点:回避制度不断完善越来越严格。(2分)影响:一定程度上避免地方官员与地方势力勾结,加强了中央集权;限制和防止官员利用亲属关系拉帮结派,徇私舞弊,整顿了吏治;帮助官员摆脱各种宗法关系、裙带关系的羁绊,保证国家机器的良好运转;官员转换还

25、促进了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与融合。(4分,任选两点,每点2分)(2)不同:中国古代强调地方官员的本籍回避,不得在本籍为官;而现代西方国家要求地方官员必须是本地居民。(4分)被推崇的原因:“土官”更了解本地情况,更容易赢得本地民众的支持,更愿意为本地民众服务。(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28(12分)(2014中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央集权制是全国统一的重要条件,而全国大一统的局面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政治环境,即可以避免一些纷争和割据,可以减少某些统治阶级内部的有害战争。统一集权的政治环境还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交流和商品流通。秦汉时中国第一次出现了大一统局面,“海内为一

26、,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胡如雷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和社会政治影响材料二中国实行中央集权的制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西方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已经是全世界的选择。美国的南北战争,就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欧盟的建立更体现了欧洲为了应付对外竞争和内部协调在政治制度上正在进行的重大调整。陈申申中国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形态与法制结构(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2分)(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在西方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实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已经成为全世界的选择?(4分)(3)依

27、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欧洲的联合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有何异同。(6分)【答案】(1)作用:有利于减少动乱,维护社会稳定;便于全国各地的经济交流和商品流通。(2分)(2)原因:进入工业时代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对国家的统一稳定提出要求;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也需要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4分)(3)同:减少内部的矛盾与战争;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家实力。(3分)异:中国中央集权的形成,是在统一战争后通过权威力量推行的;欧洲的联合是通过成员国协商由条约来维系的。中国的中央政权较欧盟对地方具有更强的执行力。(3分)29(13分)(2014德州)中外政治发展历程中都注重

28、监察制度的建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以降,监察机构的监察重点一般是官吏个人,对政府机构、部门的监察则很少有过。唐代御史台分察六部说明,这时已从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开始转向重视对机构的监察。德宗时御史中丞韦贞伯弹劾吏部选曹乖谬,结果吏部主要负责人皆坐削一阶。 胡沧泽唐代监察体制的变革(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监察机构监督官吏的史实,依据材料一分析唐代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的。(4分)材料二道德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守法。英国没有专门的和单一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反腐败的机构分散于议会、司法部门、审计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内部,从而形成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

29、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 英国的反腐败机制(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3分)(3)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中国唐朝与英国监察制度在发展过程中有何共性?与中国唐代相比,英国近代的监察制度有何进步之处。(6分)【答案】(1)史实:秦朝设立御史大夫,汉朝在地方设立刺史,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2分)发展:唐朝由对官吏个人的监察到重视对机构的监察。(2分)(2)特点:方式多样;注重道德教育;多部门齐抓共管,构建了广泛的反腐败网络;注重立法建设。(3分,答出3点即可)(3)共性:注重设立有效机制加强

30、监察,防止腐败;注重对公职人员和政治机构的监督。(2分)进步之处:中国唐代监察体制以强化皇权为出发点,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英国的监察体制则是在近代资本主义政体下,较充分地体现民意,以法律规范监察机制。(4分)第二单元评估测试一、选择题:1(2014广东联考)古希腊时期,雅典官方文件关于雅典人口的表述是“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从中可以看出()A“雅典人”指雅典公民 B雅典居民只有雅典人及其妻子、孩子C女性不计入雅典人口 D雅典人与他的妻子、孩子权利平等【答案】A【解析】雅典的居民还包括奴隶和外邦人,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女性不计入雅典人口,排除C项;结合所学,雅典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从材料

31、看,雅典人的妻子和孩子处于从属地位, 排除D项;A项符合题意。2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说:“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从古希腊看,下列不能反映“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的成果的是 ()A不断发展的民主制度 B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C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 D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 【答案】D【解析】考查古希腊的民主政体。材料说的一是大河文明,广阔的平原把人束缚在土地上,具有保守性;一是海洋文明,具有开放性;而A、B、C、D各项中只有D项没有体现其开放性,故选D。 3(2014福州)“

32、我将根据公民大会及500人会议通过的法令规章投票。至于无法可循的案例,我将尽我所能作最佳判决,不偏不倚。”这段誓词的宣誓人任职于古代雅典的()A公民大会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我将根据公民大会及500人会议通过的法令规章投票” “我将尽我所能作最佳判决,不偏不倚”,由此可以判断宣誓人就职于陪审法庭。故选C项。4(2014深圳)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一般由抽签产生的500个陪审员组成,开庭前他们中没有任何人事先知道将从事哪一个案件的审问。这说明()A陪审人员的随机性可以降低误判率B古代雅典只有陪审法庭具有司法职能C力求保持公平是雅典陪审法庭的重要原则D

33、雅典陪审法庭是五百人议事会的下设机构【答案】C【解析】据材料,“没有任何人事先知道将从事哪一个案件的审问”,这有利于防止徇私舞弊从而保证公平审案,C项正确;受水平的制约,陪审人员的随机性未必可以降低误判率,排除干扰项A。5. (2014潍坊)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古代奴隶制国家中一种“高度发展的国家形态”。对“高度发展的国家形态”理解不正确的是()A直接民主的运行机制 B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C城邦贵族的集体管理 D成年男性公民集体民主管理【答案】C【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在实行民主政治的雅典,成年男性公民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并非仅属于贵族,故选C项。6. (2014临沂)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

34、戏剧空前发展起来,出现了很多大剧场,其中狄奥尼索斯剧场可以容纳30000名观众。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雅典奴隶制经济繁荣 B统治者重视戏剧教化 C雅典建筑技术的进步 D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答案】D【解析】本题实际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发达造就了雅典文化的繁荣。7伯里克利指出:“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雅典人“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应该是在哪一机构()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公民大会

35、是最高权力机关,所有事务须经公民大会集体商讨决定。 8(2014延边)历史留给历史无尽的讽刺:三十僭主(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于斯巴达,斯巴达扶植“三十僭主”执政,其统治的暴虐导致后世把“僭主”直接译为“暴君”)恨苏格拉底入骨,但不敢杀他,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杀死了苏格拉底。从苏格拉底之死可看出()A雅典民主政治不及僭主政治开明公正 B过多的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容易导致人民独裁C雅典民主程序的公正体现了法律的公正 D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制的弊端。从材料“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杀死了苏格拉底

36、”可以看出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并不能保证真正的公平和正确,最终导致了权力被滥用,故选D项。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到二者的比较;B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直接民主制形式上的弊端,而不是民主范围上的问题;C项明显错误,审判并判处一个思想家的死刑,是制度的悲哀。9(2014九江)美国学者科恩认为:理想的民主应该让公民“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识别问题,提出建议,权衡各方面的论证与论点,表明信念并阐明立场一般而论,即促进并深化思考”。比照科恩的上述观点,我们发现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A民主参与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是有限的B公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民主和言论自由C确保城邦国家的政治决策正确而有效D公民大会代表了雅典居民

37、的利益诉求【答案】A【解析】雅典的民主政治只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所享有的民主,其他人并不享有,这充分表明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再分析选项,可知正确答案为A项。10(2014杭州)史学家认为:“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下列史实,不属于“古代西方政治文明杰出成就”的是()A良好社会的制度规范 B公民生活的自由保障C国家安全的空间提供 D公平公正的原则基石【答案】C【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凭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律不能保证国家的空间安全,C项符合题意。11(2014中山)伯里克利说:“不关心城邦事务的人,有人称其为心情平和的人,我们雅典人称其为废物。它毋需

38、公民多少政治才能,关键是每个公民都应本着一切从城邦出发。”这反映了()A雅典公民的政治才能普遍较低 B集体主义是雅典民主的重要特色C民主发展程度与公民政治才能无关D不关心城邦事务的人无法成为公民【答案】B【解析】分析材料信息,雅典人必须关心城邦事务和城邦利益,这体现了雅典民主的集体主义特色。12(2014绍兴)柏拉图在得知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时提出“民主制使智慧边际化”。此语体现了柏拉图的政治观点是()A雅典城邦法律至高无上 B雅典公民意识、公民素质低下C直接民主存在体制危机 D反对主权在民,主张专家治国 【答案】C【解析】雅典民主政治中的相关制度设计不曾对多数权力进行丝毫制约,个人的基本权利

39、和自由在城邦生活中也无处可觅,普遍的参与并没有带来充分和有效的参与,反而降低了民主的质量和效果。这使雅典城邦直接民主制存在体制危机。13(2014怀化)古希腊喜剧骑士中,一位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的职位时说:“要做政客,惟一的麻烦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微的人。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这段话()A表达了对民主制度的不满 B体现了古希腊的平等思想C道出了民主政治的真谛 D成为雅典政客的最好描述【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一位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的职位”“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

40、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微的人”实际上是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忽视公民的政治素养和能力,容易导致权力的误用和滥用,故A项正确;B、C、D各项与材料无关,排除。14(2014衡阳)在西方某些政治学和历史学的著作中,总是津津乐道地称颂伯里克利时代的所谓民主政治,并以它的“优越性”来贬抑所谓的东方君主专制。其实,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下面属于其局限性的是()A是上层公民的民主 B削弱公民的政治责任感C是贵族腐败的根源 D造成行政效率低下【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雅典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能享有政治权利,国家鼓励公民参政,加强了公民的政治责任感;民主政治有利于防止专

41、制和腐败现象的产生。因此A、B、C各项均不符合史实;雅典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会导致民主权利的滥用,导致行政效率低下,D项是其局限性。15(2014广州联考)东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说:“任何意欲研究法的人,首先应当懂得法这个词从何而来。它从一词而来:因为法是善和公正的艺术。”应该是()A民主 B城邦 C人性 D正义【答案】D【解析】“因为法是善和公正的艺术”,据这一信息分析可知D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古希腊的;C项应是理性。16法学总论规定:“出于自然理性而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则受到所有民族的同样尊重,叫做万民法。”万民法出现于()A罗马共和国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C西罗马帝国时期 D东罗马帝国时期【

42、答案】B【解析】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罗马帝国时期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17(2014武汉)古罗马的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体现了罗马法的主要现实意义是()A协调罗马公民间的关系 B维护奴隶主的经济利益C保护奴隶的正常交易 D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答案】D【解析】据材料信息“上市,买主”等分析可知,材料讲的是经济交易,把奴隶当商品根据优缺点来买,

43、如果发现不符实际的就要降价或买卖不成。这是调节商品活动,是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D项符合题意。干扰项A指协调公民间的关系,与材料实质不符,排除。18(2014无锡)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一款“privilegia ne irrogant”,意即“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A标志着古代世界成文法的诞生 B可有效防范个人专权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D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十二铜表法内容的理解。“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客观上防止了个人专权,故选B项。19(2014南昌)河北某法院墙上写着古罗

44、马谚语:“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可以看出罗马法的特点是()A强调诉讼是必须环节 B强调审判的实用有效性C强调遵循法律程序 D强调判决以证据为准【答案】D【解析】“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的含义是:法院据为判决基础之事实,非经当事人主张,依法不得加以斟酌,此即所谓当事人的主张责任。通常提出主张之人,必须就其主张之事实负有提出证据证明其事实为真实之责任。据此可知D项正确。20(2014湖州)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说:“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思想传统B强调法律面前人人生而平等的民主理念C明确了法律所追

45、求的社会目标D肯定法律是理智人的精神支柱和自然权利【答案】D【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自然法精神的精髓是人人生而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是至高无上的。法律应该是所有人的精神支柱和自然权利,故D项符合题干要求。21(2014江苏联考)恩格斯说:“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这表明 ()A十二铜表法是在奴隶反对贵族统治的斗争中产生的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以维护罗马平民利益为根本目的C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在立法上照搬了罗马法的原则D不同民族间的矛盾冲突是推动罗马法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过渡的重

46、要因素【答案】D【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结果,排除A项;罗马法的根本目的是维护罗马贵族利益,排除B项;“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说明近代资本主义国家不是照搬罗马法的原则,排除C项;结合材料分析可知D项符合题意。22(2014郑州)“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罗马法)存在明显的缺陷。”解决这一“缺陷”的关键是()A习惯法的使用 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C万民法的实施 D民法大全的通行【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

47、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说明此时的罗马国家已经由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时代,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罗马法律也由共和国时期的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故选C项。A、B、D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23(2014泉州)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材料说明()A罗马法完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罗马法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得以在近代推广C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D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答案】C【解析】A项说法过于绝对;罗马法是奴隶社

48、会时期的法律,不具有资产阶级性质,B项错误;题干阐述的是罗马法对近代西方法制建设的影响,而不是要突出英国是否重视法律,故D项错误;分析材料可知C项符合题意。24. (2014江西联考)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这就是罗马法能够长久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在”。此语评论罗马法的视角是()A文明传承 B阶级分析C道德标准 D社会变迁【答案】A【解析】材料中“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说明作者是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评价罗马法的积极影响,即属于文明史观的视

49、角,故选A项;B、C、D三项含义与上述特征不符。25. (2014九江)根据罗马法,若要使物品交易成功,就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材料信息可知该法()A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B极力维护贵族的特权C有利于调解贸易纠纷 D体现了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征【答案】D【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物品交易成功须具备条件:是否有足够人员在场以及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反映的是罗马法注重形式和程序化的特点,D项正确;A、C两项具有较强迷惑性

50、,从“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分析,A、C两项是对表面错误的理解;材料没有强调物品交易的身份问题,故B项排除。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26(12分)(2014郑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伯里克利和艺术家们开始美化雅典时,他们首先把注意力投向了雅典卫城。在雅典城迂回曲折的街道两旁,雅典人简朴的住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多是一层或两层的平顶屋。市场是雅典人进行贸易和社交活动的中心,市场旁边是一些有名的门廊或回廊,是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去处。雅典公民大会在卫城西侧的普尼克斯山上召开,普尼克

51、斯山被设计成一个半圆形的砖石建筑。在那里的露天剧场上,我们仍能看到伯里克利向民众发表演讲时站的讲台,以及后面的主席团座位。 (英国)JC斯托巴特光荣属于雅典材料二紫禁城整体布局依据天文原理,全部按照南北轴线方向排列,以反映宇宙的无上权威。总的规划和所有细节设计,都是为了让走近或进入各道城墙和庭院的人心生敬畏并留下难忘印象。它那壮观的庭院,它所有建筑物的屋顶轮廓之优雅和建筑学上之气势,还有大量使用的彩色釉瓦,使它无论在美学上还是在象征意义上都无与伦比。(美国)罗兹墨菲亚洲史(1)依据材料一、二,概述雅典卫城与中国紫禁城的不同特点及分别体现的政治理念。(8分)(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52、上述两种政治理念产生的根源。(4分)【答案】(1)特点:雅典卫城:简朴,自由。(一点1分,共2分)紫禁城:奢华,庄严。(一点1分,共2分)政治理念:雅典:民主,开放。(一点1分,共2分)中国:专制,封闭。(一点1分,共2分)(2)雅典:商贸发达。(2分)中国:封闭的自然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2分)27(12分)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高原适于畜牧,行族长政治,不能形成巩固的国家,无文明可言;平原土地丰饶,始有农业,行封建政治,有巩固的国体,文明灿然;海滨交通便利,能激发冒险进取之心和向往自由之精神。(注:非洲为高原之地,亚

53、洲为高原、平原交错之地,欧洲为高原、平原、海滨三者调和适均之地。)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1902年)概括材料一中梁启超的基本观点,并结合古希腊民主政治及古代中国专制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评析这一观点。(12分)【答案】观点一:地理环境决定文明程度和文明类型。(2分)评析:这一观点是错误的,文明程度和文明类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理环境不起决定作用。地理环境对政治文明有一定的影响,希腊是海洋国家,海滨交通便利,工商业经济繁荣,向往自由的思想有助于民主政治的产生;而中国是大陆国家,幅员辽阔,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客观上要求专制集权制度与之相适应。(10分,学生从东西方各自的政治环境、经济基础、思

54、想文化等方面回答也可酌情给分。)观点二: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程度和文明类型。(2分)评析: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结合古希腊、古代中国地理环境对各自政治文明影响作答。(10分)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伯里克利材料三下图是有关秦朝和古希腊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示意图(1)材料一体现了雅典的两项重要制度,简述其职能或作用。(4分)(2)材料二中的“多数人”是指哪些人?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古代希腊民

55、主政治的成因。(4分)(3)“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和古希腊所创造的政治制度产生的必然性。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分别对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答案】(1)职能或作用: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体现人民主权。(2分)陶片放逐法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是民主政治的保障。(2分)(2)雅典公民。(1分)成因: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特点;海外贸易、工商业发达;地少山多,海岸线曲折,海岛密布。(3分)(3)中国与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模式使其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得以确立。(2分)影响:秦朝的

5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雅典的民主运作方式为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4分)29(12分)法律的历史和文明的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九表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材料二诸八议者(注:八议指亲、故、贤、能、功、责、勤、宾等),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注: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 唐律疏议材料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

57、,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材料四“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1)阅读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4分) (2)比较材料一、三,找出它们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并据此说明罗马法的深远影响。(4分) (3)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综上探究,你认为法制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4分)【答案】(

58、1)十二铜表法保护私有财产(或:侧重民法);注重法律公平。唐律注重伦理(或:“以礼入法”);赋予贵族、官僚一定的法律特权,皇帝拥有最高裁决权。(4分)(2)罗马法和人权宣言都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影响: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基础。(4分)(3)落实:颁布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实行人民民主专政;选举人大代表,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等制度。作用:规范自己,建设公正、公平社会。(4分)第三单元评估测试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

59、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4郑州)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屈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一书中,特别强调奥兰治(即荷兰)的威廉入侵英国的重要性。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汇合在一起来帮助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的决定性的转折点”。“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A王权结束 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C国王与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关系 D责任内阁制形成【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奥兰治的威廉”是英国“光荣革命”进程中从荷兰引入的新英国国王,伴随着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议会

60、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故选B项,其它各项不符合题意。2(2014泉州)“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C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的是英国国王与议会的关系,即议会主权的确立,国王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这是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思想,权利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故选A项。3(2014福州)13世纪中期,英国大法官布雷克顿的名言“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

61、帝和法律之下”被广为传颂。这表明当时英国已经()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C确立了司法权独立的原则 D产生了法律高于国王的观念【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689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司法独立的原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确立,故A、B、C三项说法与材料不符。依据材料中的“国王在万人之上,但却在上帝和法律之下”被广为传颂,可以得出D项说法正确。4(2014衢州)有一篇文章写道:当国王侵犯到民众的私有财产时,他们又会依靠法律,支持议会,奋起反抗。但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以千计的观众齐声发出痛苦的呻吟”。共和国时期,随着克伦威尔个人独裁统治的继续,希望一位

62、贤明君主登位的心理在社会上尤 (油)然而起。这篇文章的标题最有可能是()A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历史选择 B血腥风云: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程C千秋功罪:克伦威尔的国王梦 D专制到民主:光荣革命的另一面【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当国王侵犯到民众的私有财产时,他们又会依靠法律,支持议会,奋起反抗”体现了英国反对君主专制。同时又为处死国王感到痛苦,并希望一位贤明君主登位。综合分析可知A项符合题意。5(2014陕西联考)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1887年1889年,英国政府参加会议的次数占全部议会次数的84

63、.5%。美国在18851889年,总统否决议案达324项。这些现象最能说明()A在国家政权实际运行中行政权居于主导地位B议会对国家行政部门有监督权C议会始终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构D行政首脑取代议会成为国家的决策中心【答案】A【解析】题目中表明政府官员在议会中运用权力的比重上升,说明政府权力渗透进入到议会中,对议会的权力具有一定的制约性。故选A项。B、C两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D项说法本身错误,议会享有立法权,内阁负责行政事务。6(2014潍坊) “中央机构在权限上根据宪法规定各自独立行使,彼此互不干涉,但是,他们的权限不是互相重叠的,而是一种分权,这种分权是基于管理的方便而划分的。”该政体类型最

64、典型的近代国家是()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西方国家政体特点的理解。美国根据1787年宪法确立了分权制衡体制,典型体现了材料中的特点。7(2014杭州)2013年10月16日,美国债务危机风波再次上演:在部分政府部门长达16天的关门危机后,美国国会在最后一刻达成协议,通过了提高债务上限的议案,并经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形成立法。这一债务危机的演变过程所反映的美国中央权力结构的原则是()A议会至上 B分权制衡 C轮流执政 D司法独立【答案】B【解析】据材料,政府的议案需要国会通过,国会通过的议案需要总统签署,这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8(2014湖州)美国大法官

65、杰克逊说:“如果在我们宪法的星空上有一颗不变的星辰,那就是无论是在政治、民族主义、宗教,还是其他舆论的问题上,没有任何官员,不管其职位高低,也无权用言语或行动来强迫公民表达他们的信念。如果有什么情形允许这一例外,那么我们现在决不允许它们发生。”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尊重美国司法独立 B尊重公民的言论、信任自由C重申三权分立原则 D强调宪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据“宪法的星空上有一颗不变的星辰”“没有任何官员,不管其职位高低,也无权用言语或行动来强迫公民表达他们的信念”等信息结合所学分析可知D项符合题意。9(2014无锡)美国联邦宪法第一条第九款

66、曾规定:“对于现有任何一州所认为的应准其移民或入境的人,在一八零八年以前,国会不得加以禁止,但可以对入境者课税,惟以每人不超过十美元为限。”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A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法律制定的理性精神 B当时各州自治权力高于联邦政府C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障碍依旧存在 D此项规定是当时南北方妥协的产物【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史料阅读及对基本史实的记忆能力。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故选B项。10(2014吉林检测)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

67、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这段文字反映出()A美国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C三权分立的原则 D共和政体的实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美国联邦制下的权力结构。题干论及的是美国中央政府与各州的关系问题。A项是政党政治问题,C项是权力结构问题,D项是美国的政治实质问题,均与题干题意不符;只有B项是美国中央政府与各州的关系问题。故应选B项。11(2014顺义)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使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这种机制包括()各州与中央之间的分权制衡立法、行政、

68、司法分权制衡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不同人种间权力分配平衡A BC D【答案】C【解析】1787年美国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结合宪法的内容分析材料,“地域”的平衡指的是美国的联邦制,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也有一定的自治权。“体制”的平衡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参众两院对立法权的分权制衡。正确,说法错误,宪法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12(2014莆田)历史课上,讨论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甲说: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乙说:总统为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总统

69、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丙说: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丁说:内阁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成,对议会负责。其中涉及美国政治体制的说法是()A甲说 B乙说 C丙说 D丁说【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甲、乙、丙、丁分别体现了德意志、法国、美国、英国近代政体的特点,故选C项。13(2014珠海)2013年9月中下旬,美国共和党把持的众议院屡次提出议案,力图阻挠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力推的医疗保险改革,但都没有得到民主党掌握的参议院的通过,导致10月份美国联邦政府的非核心部门关门。在这种情形下,奥巴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可能是()A解散国会,重新进行大选 B经参议院同意解散众议院C下令共和党为

70、非法政党予以取缔 D继续游说、妥协直至两院均通过改革议案【答案】D【解析】在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下,国会是由两个独立的机构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任何法律都要由两院通过,两院通过的文本必须一模一样才能送交总统签字,所以上述情况出现的话,总统的正确做法是D项所述。14(2014江苏联考)张友伦在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发展和问题中说:“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和批准标志着新的资产阶级政体的产生和美国民主制度的确立。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摒弃了欧洲立法机构至上的传统,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的资产阶级政体”是指联邦政体 B欧洲的立法机构至上,

71、没有分权和制衡C“分权与制衡”是联邦宪法的典型特征D联邦宪法的民主性体现在以议会为中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联邦宪法的规定,美国的新政体采取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而又互相制衡的原则”这一信息体现了C项所述;联邦制是国家结构形式,美国的政体是总统制民主共和制,排除A项;欧洲实行议会主权,但也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排除B项;D项明显不符合史实和材料。15(2014开封)主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

72、企图因消除党争而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这说明()A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 B美国的民主政治应该保护党争和自由C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 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自由孕育党争”等信息可确定A项最符合题意。16(2014深圳)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他的观点表明()A美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 B美国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C美国新宪法具有专制色彩 D美国总统实际上是专制君主【答案】A【解析】据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总

73、统是权力的中心,“选出来的君主制”体现了美国总统拥有很大权力这一特点。17(2014临沂)美国开国元勋约翰亚当斯指出,“梭伦的平衡被破坏,优势被赋予大众此时雅典人变得越来越民主”;“人民”迫使“最睿智的人”和“最能干的将军”违背他们自己的判断,进行了许多“愚蠢的战争”,国家由此最终遭到毁灭。为此他主张美国应实行()A直接民主 B人民民主 C法律至上 D分权制衡【答案】D【解析】从材料的信息可以看出亚当斯反对绝对的民主,主张相互制衡,处于平衡的地位,故选D。A项明显错误;B、C两项材料并未体现。18(2014绍兴)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下列

74、关于近代各国代议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法官由议会任命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员每州2名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内阁须对参议院负责D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答案】C【解析】英国的权利法案并没有规定司法权和行政权,它们仍属于国王,直到1701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才规定法官由议会任命,排除A项;美国宪法规定参议员每州两名,排除B项;1871 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上议院)权力巨大,议长为帝国宰相,议员由君主任命,而帝国议会(下议院)权力较小,排除D项。19(2014济宁)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对一部宪法作出了这样的评价:“作为一批由联邦主义领袖

75、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一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须的平衡和团结。”他评价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国1875年宪法 D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所学知识,英国权利法案、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而非共和制,法国1875年宪法没有确立联邦制,排除A、C、D三项;美国实行联邦制民主共和制,改变了建国之初邦联体制下的松散无力状态,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团结。故选B项。20(2014武汉)托克维尔曾写道:“于是他们着手将无限制的政府中央集权制和占绝对优势的立法团结合在一起:官僚行政和

76、选民政府。国民作为整体拥有一切主权权力,每个公民作为个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地位中:对前者,要求具有自由人民的阅历和品德;对后者,则要求具有忠顺奴役的品质。”材料反映了当时的法国()A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激烈争斗 B民主政治对个人自由的束缚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D行政权力对立法权的干预【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信息“国民作为整体拥有一切主权权力,每个公民作为个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地位中”分析可知,B项最符合题意。21(2014中山)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

77、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法国()A封建势力强大 B资本主义水平不高C资产阶级妥协 D.议会中君主派势力巨大【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的背景。当时法国已经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中的君主派与共和派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故A、B、C 三项均不符合史实。由于议会中君主派势力强大,因而宪法没有明确宣布法国为共和政体,故正确选项是D。解析:法国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晚期已经接近完成工业革命,因此,不能说资本主义水平不高,故B项错误;经过大革命后,封建势力已经不强大,此时议会中的君主派是主张立宪的,故A项错误;能确立共和制,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斗争,故C项错误;“含蓄地通过其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

78、接地承认的”,说明其通过非常艰难,是由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激烈造成的,故D项正确。22(2014丰台)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下列对该政体表述正确的是()A总统可连选连任 B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C内阁由议会任命 D总统由国民普选产生【答案】A【解析】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总统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A项正确;法国也实行分权制衡体制但没有明确确立三权分立体制,排除B项;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排除C项;总统由议会间接选出,排除D项。23(2014衢州)有学者这样描述:“这个帝国既不发展英国式的强有力的立宪政体,也不借鉴作为法国特征的民主与平等。

79、俾斯麦为了争取公众支持他的计划,利用当时存在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感情,许诺”。俾斯麦的“许诺”最有可能是()A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B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C皇帝是帝国的元首 D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注意关键信息俾斯麦“利用当时存在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者的思想感情,许诺”,与此相符合的是给予帝国议会普选权,使工人可以在议会进行合法的斗争,故选A项。24(2014泉州)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

80、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A首相有权解散帝国议会 B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C首相只对帝国议会负责 D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答案】B【解析】依据德意志帝国宪法再结合题干内容可选B项,德意志帝国的行政权主要由皇帝掌握;A项错在“有权”;C项错在“只对”;D项错在“形式上”。25(2014九江)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A分裂割据的局面未

81、完全消除 B由各邦分享军事、外交大权C组织形式呈现联邦主义性质 D体现普鲁士的专制主义传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德意志帝国的组织形式的特点。材料中提到“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这就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的各个邦之间的组织形式呈现着联邦主义的性质。故本题选C项。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3分。共50分。)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

82、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哪些宝贵的经验。(6分)材料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13世纪上半期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从法律和制度方面实现政治权力由国王逐渐向议会转移

83、,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答案】(1)途径:通过思想家著作流传。经验:集体管理的新形式;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议会制,任期制等等。(6分)(2)13世纪初签署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逐渐“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 (6分)27(13分)(2014泉州)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矣。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

84、,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国王,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而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概括这一制度的弊端。(3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制度有何创新之

85、处?(4分)(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6分)【答案】(1)制度:分封制。弊端:造成诸侯争夺王权,周朝开始衰败。(3分)(2)创新: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实行中央集权。(4分)(3)理解: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相互制约;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既能维护国家统一,又能防止过度集权专制,保障民主。(6分)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伯里克利虽然出身贵族,却是一个热心诚挚的民主主义者。他将权力转移到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手中。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不仅解

86、决一般政策问题,而且还为政府在外交、军事和财政等一切领域的活动作出详细决定。伯里克利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金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种综合并不容易:它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世界文明史材料三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得到发展。法国建立了共和制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而德国建立了

87、君主立宪制的第二帝国。(1)依据材料一概括伯里克利为完善雅典民主制度采取的措施。(3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美国民主“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理解。(3分)(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通过法国1875年宪法。请从政府机构设置的角度回答这部宪法是如何体现分权原则的。(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认识。(2分)【答案】(1)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实行职务津贴制;设立民众法庭,所有公民都可以担任法官。(3分)(2)继承了英国民主的议会制传统;实践了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实行政党政治。(3分)(3)宪法规定行政权力归总统;(2分)立法权归由参

88、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2分)(4)政治文明具有多元性;不同政治文明之间可以相互借鉴学习;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选择适合的政体,不能照搬别国模式。(2分)29(13分)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文明积淀的精华,但其确立经历曲折与反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雅典民主历经发展与辉煌,终于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走向衰落。所遵循的各种原则,所创立的组织形式以及运行机制,对西方民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材料二“总统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有特赦权;大赦则只能依法律行之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由国民议会选举的参议员以名单

89、投票的方式依绝对多数票选出。”“参议院及众议院共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雅典民主政治兴衰历程及其对西方民主政治的积极影响。(6分)(2)联系所学知识,请判断材料二节选自近代欧洲哪一部宪法并说明理由。(5分。只判断不说理由不给分,理由每点给2分。)有人说,这部宪法只在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结合这部宪法颁布后的实际情况,你如何理解?(2分)【答案】(1)历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在位时最终确立了民主制;伯里克利在位时民主制走向繁荣;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后走向衰落。(4分)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在国家政治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形式、国家决策方式和

90、公职选举、任期等方面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积极影响。(2分)(2)材料二节选自法兰西1875年宪法。理由:总统任期七年;议会采用两院制;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5分)理解:法国的民主共和政体并没有因为1875年宪法的颁布而巩固;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认识到还需要进行长期的顽强斗争。(2分)第四单元评估测试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4怀化)郭卫东在转折以早期中英关系和南京条约为考察中

91、心一书中写道“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不是鸦片入华史,也不是文化交流史,而是贸易的历史,是物质上互通有无的历史。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在于茶叶、在于白银、在于鸦片等等”。下列能正确反映作者关于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是()A英国的殖民侵略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抗B中国控制茶叶的出口最终导致战争爆发C英国为了维护民主政治制度D因中英经济贸易上的利益冲突所致【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鸦片战争之前中西交往历史的主要内容不是殖民史”,作者没有强调英国的殖民侵略,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的茶叶大量出口,而且作者提及的也不仅仅是茶叶,故B

92、项错误;“鸦片战争的发生固然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经济上的原因”,作者强调的是经济原因而非政治原因,故D项正确,C项错误。2英国海军司令伯麦说:“林公(则徐)自是中国好总督,有血性,有才气,但不悉外国情形尔,断鸦片烟可,断贸易不可;贸易断则我国无以为生,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伯麦认为英国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是()A林则徐领导了禁烟运动 B清朝政府坚持闭关锁国C林则徐断绝与英商贸易 D英国企图打开中国市场【答案】C【解析】信息“断鸦片烟可,断贸易不可”表明英国需要和中国进行贸易往来,把中国变为它的市场;“不得不全力以争通商”表明英国要全力争取与中国的通商,即使发动战争也是有可能的。

93、材料的意思是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中国断绝了与英商的贸易,掩盖其侵略的本质。3(2014九江)近代史上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条约后,清政府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材料一定程度说明清政府()A继续坚持腐朽卖国立场 B对列强条约要求全面回绝C外交已与国际社会接轨 D具有摆脱条约约束的意图【答案】C【解析】近代以来,随着列强的入侵,中国的大门被迫打开,与外国的交往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的外交逐渐近代化。结合选项的表述,可知答案为 C 项。4(2014成都)英文版南京条约第十款的直译为:“中国皇帝陛下同意在所有通商口岸制定一部公平的、正式的进

94、出口关税和其他费用的则例,该则例将公开颁布。”这一条款在具体实施过程中()A使清朝在广州的通商旧制得以延续 B为中英平等经济交往奠定基础 C为英国干涉中国关税主权埋下伏笔 D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海关管理权【答案】C【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南京条约制定进出口关税的则例”结合所学可知该项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故选C项。5(2014泉州)“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资政新篇的这些改革建议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说明()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C当时的

95、农民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近代先进事物【答案】D【解析】资政新篇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也没有能够实施,故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时民族资本主义还没有产生,故排除B项;C项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与农民运动的阶级属性不符,排除;分析可知D项准确。6(2014银川)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农民阶级的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斗争,天朝田亩制度是其建国纲领。以下关于天朝田亩制度表述错误的是()A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B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C具有空想性,根本无法具体实施 D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

96、革命纲领,主张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绝对的平均主义,由于战争环境影响,再加上纲领的空想性,所以无法实施。D项明显错误,反映发展资本主义的是资政新篇,所以本题选择D。7(2014济宁)有些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A平均分配土地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学校教育【答案】A【解析】材料“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是指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产品上交国库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的方案,但是超越了农民小私有者的本性,成为一种空想;天朝田亩制度没有涉及民主政治,资政新篇虽涉及但没有实施,且农民对此并不十分感兴趣;兴办

97、学校教育超越了农民阶级的认识,只能说明洪仁玕等农民领袖愿意向西方学习;当时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广大农民的最迫切愿望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获得土地。故选A项。8(2014日照)据清代档案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管理受冲击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1851年、南方多省”等信息,这一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对封建王朝旧秩序造成冲击,故A项最可能是造成题中所述现象的原因。9(2014

98、潍坊) “在戊戌变法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变革进程 B削弱了旧的政治体制而备受推崇C为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提供经验 D昭示了近代革新历程的一脉相承【答案】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并没有削弱旧的政治体制,排除B项;作为农民阶级建立的封建性质政权,不能说为资产阶级政治运动提供经验,排除C项;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运动和资产阶级的政治运动在本质上完全不同,故D项错误;综合分析材料可知,A项最符合题意。10(2014朝阳)“这场表面上轰轰烈烈,骨

99、子里依然在传统文化范畴中运作的革命,尽管已经渗入了一些近代先进的思想文化因素,但结果却还是一幕不堪回首的悲剧,对江浙一带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巨大破坏是很难估算且无法弥补的。”这场“革命”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运动【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材料“在传统文化范畴中运作的革命”,“渗入了一些近代先进的思想文化因素”,“对江浙一带地区经济与文化的巨大破坏”可以判断这次运动既有传统文化也有西方文化的影响,并且江浙地区是其主要斗争范围,破坏力巨大。故选A项。11俄国记者扬契维茨基在八国联军目击记中写道: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

100、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是民团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向车站前进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材料最能说明义和团()A坚定的政治信仰 B无畏的牺牲精神C顽强的民族精神 D愚昧的果敢顽强【答案】B【解析】从材料很明显可以看出义和团群众的不怕死的精神,故选B项。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是自发的农民运动,无明确的政治信仰;C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材料并未体现;D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12(2014衢州)马关条约第六款约定:“清、日两国所有约章,因此次失和,自属废绝。其两国新订约章,应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对该条款理解恰当的是日本()A主宰中国的局面基本形成

101、 B迫使中国承认中日两国的平等地位 C取代中国确立东亚领导地位 D同等享有其他列强在中国的特权【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正确理解能力,材料的关键信息是“应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泰西各国”泛指欧美各国,“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体现了日本主张同等享有其他列强在中国的特权。13(2014九江)“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领导过多次民族战

102、争”“失败”“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等信息可知,这次战争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在华代理人,镇压反帝运动,这个转折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选D项。A、B、C三项都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前签订的。14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 只交所订进口税。日本攫取上述特权时还要求清政府()A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 B赔偿日本白银4.5亿两C割辽东半岛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D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判断为马关条约的内容,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是辛丑条约的规定。15. (2014新乡)下图中是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

103、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据你所学知识推测他们痛打的结果是()A“弱者”最终灭亡B“弱者”被肢解瓜分C“弱者”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D“弱者”成为木偶【答案】D【解析】据“1900年”“八位强人”等可知宣传画的背景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6(2014无锡)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下列对这段史料最恰当的认识是()A是台湾士绅模仿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尝试 B是非正常情况下保卫祖国的特殊行为C是台湾士绅脱离祖国领土的独立行为 D是坚决拥护大清王朝统治的

104、爱国行为【答案】B【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将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认识。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岛被割让。“台湾民主国”的成立实际是反对日本割占台湾的举措。故选B项。17(2014成都)某学者指出,在“改革与革命的赛跑”中,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与其说“革命”是下层“激进”的结果,不如说是被上层“顽固”逼迫出来的。好在革命后,在革命党、立宪派、袁世凯与清廷的四方博弈中,以极少的牺牲达成了和解。可见,该学者认为()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偶然 B清廷改革失策加速革命爆发C革命是拯救中国的唯一出路 D清末“新政”改革毫无成效【答案】B【解析】由

105、题目中的信息“当改革的路被堵死,革命的爆发也就是时势使然了”即可排除A项,选择B项;题目中未涉及对革命和改革的评价,故排除C、D两项。18(2014江门)1914年,袁世凯宣布解散国会,严复表示支持袁世凯,他甚至指出,(这)是袁世凯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情,因为国会除了党争就是捣乱,还不如把国会解散掉,严复还说,中国现在要的不是华盛顿,需要的是克伦威尔和拿破仑。该材料反映了()A中国的国情与英法相似 B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C国会当时不利于国家发展 D君主制度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作为维新派代表人物的严复反对国会,支持袁世凯及曾实行独裁的克伦威尔和

106、拿破仑,这体现了君主制度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D项正确。其它各项明显与材料不符。19郑鹤声是一名传统学人,他在1951年文史哲第1卷第2期上发表的题为怎样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文章中表示:“我们的首要问题,是在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结合我国近代史上的问题。”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全面确切的是()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C反抗外来侵略,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近代化【答案】D【解析】中国近代史前期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段时期,期间虽然发生过争取建立民主共和国的辛亥革命,但这只是其中很短一段历史,纵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107、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等,反抗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走工业化道路的方向十分明确,因此选D。20以下摘自吴宓1911年11月6日的日记:“闻天津已陷,并闻北京非常惶恐。革命军已有照会给各国使馆,言令于五日内,将一切预备停妥。五日后,即进兵来攻北京矣。”当时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对上述现象认识最准确的是()A民众存在严重的从众心理 B人民反对袁世凯就任大总统C.辛亥革命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从材料中的“1911年11月6日”“天津已陷”“许多人对此深信不疑”,可知辛亥革命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C项正确;A项说法不正确,B项发

108、生在题干时间之后,D项材料体现不出来,排除A、B、D三项。故应选C。21(2014济宁) “当国际救援部队一路打到北京时,这场排外救国的努力即被证明是失败了,结果各国公使馆被救,朝廷出逃。”上述“排外救国的努力”()A以改良中国政治为核心目标 B以提升近代化水平为努力方向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使推翻专制统治成为时代潮流【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国际救援部队一路打到北京”“各国公使馆被救,朝廷出逃”可知“排外救国的努力”是指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中拳民攻打北京各国使馆,最后在八国联军的绞杀下以失败告终,慈禧和光绪出逃,但是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故选C项。22(2014泉州)2

109、0世纪初,到中国访问的英国学者杜威给女儿的信中写道:“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信中的“政治改革运动”()A首先爆发于上海 B使中国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C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 D促进了中国人们的思想解放【答案】D【解析】首先通过题干知道这场政治改革运动是什么运动才能很好解答问题。从题干中的时间,以及涉及到的人:学生、商人及各行业的人来判断应该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促进了中国人们的思想解放。故选D项。23(2014丰台)1919年,中国近代著名漫画家沈伯尘画了工商学

110、打倒曹、陆、章(下图)。对这幅漫画理解正确的是()A号召各界联合起来打倒卖国贼B准确揭示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C表明五四运动取得了最终胜利D揭示五四运动是反帝的爱国运动【答案】A【解析】本题以漫画的形式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漫画中工、商、学三股势力握紧拳头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共同打击曹、陆、章三个卖国贼,故选A项;B、C、D三项在漫画中无法体现。24(2014济宁) “这一运动唤醒了这个国家,唤起这个国家各个阶层反抗外国尤其是日本人的干涉。运动的领导者在演讲、报纸和小说中发出誓言,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重建国家的统一。”近代中国相关的运动是()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D国民革

111、命运动【答案】C【解析】从材料这一运动“唤起这个国家各个阶层反抗外国尤其是日本人的干涉要求摆脱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可以得出这一运动特别是与日本干涉有关并引发了中国各阶层人民参加反帝反封建运动,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可以判断这一运动是五四运动。故选C项。25(2014临沂) 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五四运动中学生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这说明。()

112、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 B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 D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答案】B【解析】A项错误,新闻报道虽然能够体现历史事件,但是并不能保证报道的真实;B项正确,该新闻报道把火烧赵家楼的责任推给曹宅,显然是在淡化学生的责任;C、D两项从材料无法看出。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7分,第28题11分,第29题10分。共50分。)26(12分)1911年,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带着民族屈辱的印记诞生在中华大地上,从建校伊始,清华便始终同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伊里诺大

113、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1907年12月3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国会正式宣布:“我国宜实力援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繁众之国能渐渐融合于近世之文化。援助之法,宜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1908年10月28日,中美两国政府草拟了派遣留美学生规程:(学生中)应有80%学农业、机械工程、矿业、物理、化学、铁路工程、银行等,其余20%学法律、政治、财经、师范等。1909年清政府正式设立“游美学务处”,专司选考留美学生,并筹建游美肄业馆1

114、911年2月,游美学务处和筹建中的游美肄业馆迁入清华园,正式将肄业馆定名为“清华学堂”。由“退款办学”建立的清华学堂,曾被称作“赔款学校”。早年,清华学生也称清华为“国耻纪念碑”,“清华不幸而产生于国耻之下,更不幸而生长于国耻之中。不幸之中,清华独幸而获受国耻之赐。既享特别权利,自当负特别义务。”清华生于国耻:清华大学建校与美国庚子退款材料二清华大学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形成了“行胜于言”的纯朴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学校创建的背景、校风形成的原因和“国耻纪念碑”对留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谈谈你对清华学堂创办的认识。(12分

115、)【答案】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签订屈辱的辛丑条约,民族危机加深;美国退还庚子赔款创办清华学堂,试图通过中国向美国派留学生来获取最大的收获。清华学堂是带着民族耻辱诞生的。 由于大多数留学生学习的内容是理工科、经济,容易形成“行胜于言”的淳朴校风。(答校训和学风不给分) 清华学子被称为“国耻纪念碑”,使留学生形成强烈的救国精神和责任意识,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铸就学生爱国的光荣传统。清华虽身负国耻的印记,但最终发展成为一所具有爱国革命传统、为国家兴盛和科技文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学校。(12分)27(17分)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大趋势。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

116、题。材料一材料二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材料三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第4卷(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三个朝代的中枢权力架构。有人认为图示一和二的架构具有民主的色彩,你如何认识其实质?(5分)(2)美国的制宪者们所设计的政治制度中“有衡”是如何体现的?(6分)(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孙中山 “催生”共和体制的努力。(6分)【答案】(1)架

117、构: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元朝的一省两院制(设中书省)。(3分)实质: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是一种“皇权下的民主”。(2分)(2)立法权:国会分成参众两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法律。(2分,任答两点即可)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2分,任答两点即可)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2分)(3)努力:创建革命团体和政党(兴中会、同盟会);提出革命思想(三民主义);发动反清起义(广州起义等);建立民主政权(中华民国);注重制度建设(

118、颁布临时约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民主共和制);实行责任内阁制。(6分,任答三点即可)28(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中国人接受和传播“民主”,最初也是把它与“君主”掺和在一起,视为“君民共主”,甚至“为民做主”。 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国民依法享有人身、家宅、财产、营业、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居住、迁徙、信仰等自由,有请

119、愿、陈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的权利;承担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明清两代为实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采取了哪些措施? (2分)(2)材料二反映了人们对“民主”的认识存在什么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4分)(3)与材料二相比,材料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哪里? 有何重要意义? (5分)【答案】(1)措施: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2分)(2)问题:当时人们没有真正理解“民主”的内涵。 原因: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对西方国家了解不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4分) (3)进步性:明确提出主权在民。 (1分)意义:法律上宣告君主专制的灭

120、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 (4分)29(10分) (2014潍坊)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制度创新推动了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特尔高级院士Co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维基百科(1)据材料一,“突破性创新”和“渐进式创新” 在隋唐政治制度方面各有什么表现?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材料二雅典的民主政治是“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美国民主政治是资本主义

121、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从美国的民主政治可以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 何亚华以美国民主宪政为例看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美国的民主政治”中怎样看到“雅典民主政治的现实意义”?(3分)材料三将来的正式总统,虽可继续选举袁世凯,但是政治大权应归内阁;因而内阁必由本党以国会多数派来组织,才能根据约法发挥政党的责任内阁制作用,使国家走上民主政治的正轨。 陈旭麓宋教仁集(3)据材料三,宋教仁设计的理想政治体制有什么特点?(3分)【答案】 (1)表现:突破性创新:创立科举制度;渐进式创新:实行三省六部制。(2分)影响:推动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进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122、制度,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为此后历朝所沿用。(2分)(2)三权分立体制体现了分权的原则;代议制民主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两党制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3分)(3)特点:建立责任内阁制政府;实行政党政治和议会政治;用立法权限制行政权。(3分)第五单元评估测试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4泉州)共产党宣言:“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最早实践这一思想的国家是()A英国B德国 C俄国 D法

123、国【答案】D【解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最早实践了“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这一思想,而巴黎公社发生在法国,故选D项。2(2014江门)“它直接向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挑战,不仅提倡政治改革,而且还要求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它)在19世纪中后期,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在20世纪,成为世界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它”是指()A民族主义 B社会主义 C帝国主义 D殖民主义【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正确理解能力。与题中“向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挑战”“19世纪中后期,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等信息符合的选项是社会主义。3(2014武汉)马

124、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以此为理论依据,对巴黎公社最合理的评价是()A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B它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C它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 D它建立的国家机器具有代议制的色彩【答案】C【解析】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巴黎公社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仍处于上升时期,故其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4(2014郑州)关于巴黎公社,马克思认为,它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这说明巴

125、黎公社()A不具备无产阶级性质 B是一个社会主义政权C可以作为无产阶级政府的方案 D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说明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政权形式高度灵活,消除了旧政府形式的压迫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实现消除阶级压迫的共产主义政权方案,故D项表述最符合题意。A、B两项说法错误;C项表述在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5(2014温州)以下为国际工人运动整体发展的示意简图,数字处填入内容对应的分别是()A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B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C理

126、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答案】B【解析】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1871年巴黎公社的成立在客观上实践了马克思主义,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及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使社会主义运动由一国到多国,故选B项。6(2014福州)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写到:“他站在那里,扶着讲台,眨着眼睛巡视人群,显然没有注意长时间的欢呼,这欢呼持续了好几分钟。当欢呼声静下来后,他只简洁地说了一句话:我们现在将开始建立社会主义秩序!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便再次响起。”与这一场景直接相关的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

127、公社的诞生C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 D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我们现在将开始建立社会主义秩序”,结合所学知识,俄国十月革命为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创造了条件,故选D项。A项是在1848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B项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C项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7(2014广州联考)1863年的英国工人致法兰西工人书中指出:“每逢我们试图缩短劳动时间,或者要求提高工资,以改善我们的社会条件,我们的雇主就以低价运入法兰西、德意志、比利时和其他国家工人来代替我们做工,借此来威胁我们。”这种现象可以印

128、证()A资产阶级靠剥削无产者致富 B英国掌握了世界殖民霸权C全球化伤害了下层劳动者利益 D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必要性【答案】D【解析】“雇主就以低价运入法兰西、德意志、比利时和其他国家工人来代替我们做工,借此来威胁我们”,为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全世界无产者应联合起来,D项正确。8(2014无锡)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认为:“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更为长;那么,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任务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标志着该国一百多年屈辱的历史从此

129、结束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答案】D【解析】据材料,1917年 “布尔什维克”领导的革命事件是十月革命,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A项是二月革命的意义;B项是巴黎公社的意义;C项与俄国历史无关。9(2014郑州)“二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党到底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策略,一直处于模糊不定的状态,直到列宁回国提出四月提纲,才有了较为明确的行动纲领。”这个“行动纲领”是指()A取得广大工农群众的支持 B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的统治C实现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 D退出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依据所学可知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明确提出要实现

130、俄国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故选C项;A、B、D三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10(2014九江)历史学家德阿宁在谈到十月革命时认为:“还是可以很有把握地说:布尔什维克革命的完成,首先有赖于列宁的百折不挠的狂热和托洛茨基的恶意煽动。如果没有科尔尼洛夫及其将领们的发难,也就不会有十月革命。”他想要说明的是()A肯定列宁为十月革命作出的努力 B十月革命是由偶然因素发生的C揭露托洛茨基在十月革命中的不良用心 D将十月革命归功于科尔尼洛夫及其将领【答案】B【解析】从本题材料中给出的“如果没有科尔尼洛夫及其将领们的发难,也就不会有十月革命”这一关键信息,可以知道他想通过列宁的努力、

131、托洛茨基的煽动和科尔尼洛夫及其将领们的发难等的对比,说明十月革命的偶然性。故本题选B。11(2014开封)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正确理解能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真正主角是不

132、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结合所学当时人民群众关心的是生存与和平问题,B项正确。二月革命已推翻了沙皇政府的专制统治,反对专制不是当时人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故排除干扰项A。12(2014陕西联考) “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即资本主义已经不能容纳生产力的发展而被社会主义取代的革命,而是在资本主义模式难以顺利进行情况下发生的。”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材料表明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开创了新的现代化发展道路B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没有达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条件C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沙皇专制统治的严重束缚D材料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性质

133、提出了怀疑【答案】A【解析】“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原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意即十月革命不符合马克思“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观点,故A项最符合题意。13(2014丰台)1922年,中共一大代表刘仁静在北京创办先驱刊物,发刊词中指出“本刊第一任务是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时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下列方案中“最合时宜”的是()A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实现革命阶级联合C废除君主专制制度 D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答案】B【解析】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分为最高革命纲领和最低革命纲领。A项为一大提出的纲领,不切实际;C项辛亥革命已经推翻君主专

134、制,排除;D项为二大中的最高革命纲领,不合时宜,排除;基于国情,B项最符合题意。14(2014韶关)1927年7月,宋庆龄在声明中指出:“我对于革命并没有灰心。使我失望的,只是有些领导过革命的人已走上歧途。”此话针对的是()A北伐战争的失误 B国民党右派镇压革命C军阀纷争 D国民党内部分裂对抗【答案】B【解析】1927年7月,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事变”,导致国民革命失败,宋庆龄的声明是基于此而发。 15(2014衡阳)1930年李立三在怎样准备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的胜利的条件中强调:“夺取一省与几省政权,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想以乡村来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都只是一种幻想,

135、一种绝对错误的观念。”李立三路线产生的根源是()A受共产国际的影响 B对苏俄模式的迷信C缺乏对中国国情的了解 D基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对革命道路的争论。从材料可以看出,李立三认为“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反对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一思想路线产生的根源是缺乏对中国国情的了解,故选C。16(2014潍坊)以下是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节选内容。它表明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

136、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A承认国民政府的领导地位,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B取消红军番号并接受改编,交出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C停止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放弃工农武装割据道路D灵活调整政策,使其更加适合团结抗日的总任务【答案】D【解析】1937年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并没有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排除A、B两项;抗日战争时期仍坚持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排除C项。17(2014泉州)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在苏维埃政权领域内的工人,农民,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和他们的家属,在十六岁以上皆享有

137、苏维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直接选派代表参加各级工农兵会议(苏维埃)的大会,讨论和决定一切国家的地方的政治事务。”这种民主形式的主要特点是()A确立了党对政府的绝对领导 B体现了民主的阶级性C实行工农大众的直接民主 D实行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答案】D【解析】材料中大纲内容与党的领导权没有关系,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不是无产阶级专有,体现不出阶级性,从内容看应该是间接民主,所以A、B、C各项都不正确。18(2014广东联考) 根据下面的纸币蕴含的历史信息,推测其最可能流通于()A20年代初的苏俄 B大革命时期的广州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根据地 D抗日战争时期的国民党统治区【答案】C【解析】图中文字信息是“

138、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1931年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C项正确。19(2014怀化)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实行所谓“钓鱼岛国有化”,企图否定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如图政治漫画的本质寓意是()A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B日本国内极右势力猖獗应引起世界人民的高度警惕C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D中日两国同处东亚不免发生摩擦碰撞【答案】B【解析】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在近代中国史上,这不是作者漫画的本意,故A项错误;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但是作者旨在通过漫画中的日本士兵,讽刺日本极右势力猖獗,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应引起世人

139、的警惕,故B项正确,C项错误;中日两国同处东亚不免发生摩擦碰撞,显然有为日本行径辩护的口吻,故D项错误。20(2014福州)台湾领导人蒋经国在看过电影血战台儿庄后不久,调整了大陆政策,同意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这部电影表现了()A中国全面抗战开始的“七七事变”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浴血奋战C中共在敌后战场的英勇抗战 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的首次大捷 【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台儿庄战役是1938年国民党正面战场开展的徐州会战中的一场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故选B项。A、C两项与台儿庄战役无关;D项是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21(2014顺义)中华民国三十四年中央社急电,来自东京

140、的消息和旧金山的新闻传遍山城,狂欢占有了重庆。重庆人民在庆祝()A成为陪都 B抗战胜利 C国共和谈 D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答案】B【解析】根据公元纪年和民国纪年的换算方法,“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即1945年;“来自东京的消息和旧金山的新闻”指的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故选B项。22(2014怀化)1938年1月1日中国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表演说“我们要求的是最后的胜利,必须要长时间的抗战。我们要拖延敌人的战争时间,消耗敌人的兵力财力,使敌人的经济机构、军事形势一齐崩溃。此次国府迁渝,就是我们长期抗战的决心从抗战中达到最后胜利的目的”。材料反映了()A国民政府由消极抗战到积极抗战 B国民政府由积极抗战

141、到消极抗战C国民政府抗战的要求 D国民政府已失去了抗战的信心【答案】C【解析】1938年1月1日属于抗战初期,此时国民政府是坚持积极抗战,故A、B项错误;“我们要求的是最后的胜利,必须要长时间的抗战” “此次国府迁渝,就是我们长期抗战的决心”等材料信息说明国民政府已经认识到必须坚持持久抗战,坚信中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故D项错误,C项正确。23(2014朝阳)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借条作为一种借账的凭据,既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面貌,也隐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据下图判断,该借条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红军长征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有

142、效获取能力。这个借条中有一个信息点“民国卅十三年”,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是1912年建立的,民国元年就是1912年,公元年代1912民国年代1,中华民国“卅十三年”是1944年,1944年是抗日战争时期。故选D项。24(2014江门)1949年2月7日,毛泽东第一次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画面上的毛泽东抬头仰望,面带笑容,意气风发,封面标题为“民主统一”四字。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B美国由支持蒋介石改为支持毛泽东C中共筹建统一的民主的新中国D中共政权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答案】C【解析】B、D两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1949年2月,中国民主革命尚未取得胜利

143、,排除A项;综合分析“民主统一”等信息可确定C项正确。25(2014温州)如图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一时期的统辖区。据此判断,在这一局势下召开了()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答案】D【解析】据图中信息,当时中国共产党的统辖区已遍及中国东部,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在1949年三大战役胜利后,故在这一局势下召开的会议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5分。共50分。)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开天辟地以来,三条金科玉律主宰着人类的社会组织:人类几乎始终受制于国

144、王和祭司的统治;文明社会的政治地位都是世袭而得;此外,个人的存在乃是为了社群、国家或统治者的利益。抛掉与英王乔治三世乃至大不列颠相连的脐带之际,美国人不仅向暴虐的君主统治说不,更是向创世纪以来一切的政治体制做出挑战。当然,他们也向史上熟知的少数共和政体借鉴。尽管如此,他们的体系仍有独到之处,因为它完全奠基在天赋人权的理念之上。就这点来看,美国的政治体系确实与众不同。(美)戴维弗罗姆金世界大历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治体系的特点。(6分)材料二1989年,日裔美国学者福山在美国新保守主义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题为历史的终结。在此基础上,1992年他又著成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一书。他

145、指出:自由民主的理念已无可匹敌,历史的演进过程已走向完成。福山向人们宣告,目前的世界形势不只是冷战的结束,也是意识形态进化的终点,西方的自由民主已是人类政治的最佳选择,也是最后的形式,以后发生的事件只能是西方自由主义的进一步普遍化。(2)福山认为西方的自由民主是人类政治的最佳选择,西方的民主政治主要确立于19世纪。运用19世纪以来中外相关史实说明人类民主政治的其他选择。(6分)【答案】(1)特点:国家权力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防止了专制;总统和议员由选举(或主权在民)产生且有任期;借鉴历史上的共和政体;奠基在天赋人权理念之上(深受启蒙思想影响);实行联邦制,联邦与州政府权力分割,互不侵权。(答出

146、三点即可得6分)(2)巴黎公社成立后,建立了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十月革命胜利后,成立了经选举产生的苏维埃政权,代表人民行使权力;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6分)27(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这种历史情况也决定了社会主义创始人的观点。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1)材料中“社会主义创始人”指的谁?根据上述结论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5分)材料二下图是1909年法国雕塑家沃蒂耶在贝尔拉雪滋公墓创作的一座浮雕作品。一位袒胸身着长裙的妇女,中弹后仰,像神圣的天使般深情地张

147、开双臂,像慈祥的母亲悲痛欲绝地拼死庇护着身后若隐若现的受难者,墙面上弹痕累累。雕塑下面刻有雨果名言:“我们所要企求于未来的是公正,而不是复仇。”雕塑取名为献给历次革命受难者墙。有人解释说,这位母亲护卫的人群正是巴黎公社社员,她体现了法国母亲无私的爱。于是,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把它称作“公社社员墙”。但令人奇怪的是,当这座浮雕揭幕以后,当时幸存下来的巴黎公社社员都一致否认它是“公社社员墙”,也从不去那里拜谒献花。(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幸存下来的巴黎公社社员拒绝承认它是“公社社员墙”?简述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6分)【答案】(1)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1分)成熟经济条件:19世纪中期,工业革

148、命带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使马克思能够科学认识到从内部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到灭亡规律。(2分)成熟的阶级条件: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2分)(2)拒绝承认理由:不能展现无产阶级英勇斗争精神;是“献给历次革命受难者墙”不是单纯纪念巴黎公社;不主张暴力革命;“受难者”包括敌对双方,作者站在阶级调和立场上,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3分)历史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显示了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的趋势;体现了无产阶级大无畏的革命战斗

149、精神。(3分)28(12分)(2014邯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麦迪逊草拟的“弗吉尼亚方案”成为会议上制定的新宪法的理论依据,他起草了大部分宪法条文。他主张加强中央的权力,在联邦政府中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建立具有民意基础的两院制国会体系。 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材料二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1)据材料一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4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的特点。这一思想指导下的苏俄(联)

150、出现了什么政治体制?(8分)【答案】(1)邦联变联邦,树立中央政府权威;联邦政府实现分权与制衡,防止专制。(4分)(2)特点:实行议会制;立法与行政统一;议员没有特权。(6分)政治体制:议行合一。(2分)29(15分)(2014徐州)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九一八”事变,当代国人仍需要反思。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侵略中国东北,使之完全变成殖民地是日本帝国主义诞生后就制定了的目标,在1931年,已经不单单是军部激进派的要求,资本家、地主、政党、政府都有同样的要求。1931年9月18日夜,关东军自己炸毁了沈阳北部柳条沟南满铁路路轨,硬说这是中国军干的,立即攻击中国的兵营。同时,按照预定计划向满

151、铁全线展开进攻,次日,已经占领了沿线全部城市。铃木正四著日本近代史材料二若将军制改革之大事一任军部处理,在吾国策上将产生极大不安因而强烈要求实行裁军。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4月19日社论警告政府不要在中国东北行使武力,建议运用外交手段解决满蒙问题。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9月17日社论对那些为使几万在满同胞的生命财产免遭暴戾支那之残害而持续战斗的帝国特派满洲军队以及长期遭受奉天政府侮辱和迫害的在留居民表示感谢和慰问。大阪朝日新闻1931年1 0月15日布告材料三 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决。1931年9月23日蒋介石在南京市党员

152、大会上演说词现在政府既以此案件诉之国联行政院,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希望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 1931年9月23日国民政府告全国军民书材料四从“九一八”第二天始,中国人民便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九月间,上海有十万大中小学学生的大罢课,有三万五千日本码头工人的大罢工。九月二十六日,上海有十余万人的反日大集会。全国各地,从上海到成都,从平津到广州,所有的学生都卷入反对日寇进攻东北的热潮中。全国民众,尤其是城市的市民群众,热烈地参加了抵抗日货和禁止和日人交易的杯葛运动。广州及香港等地日商日厂所有的中国工人,自动一律停工,宁可挨饥受饿。十月初,上海八十万工人组织抗日救国联合会,派代表要求南京立即出兵抗日,

153、要求政府发给枪械参加抗日。“九一八”前后的中国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3分)(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国内舆论有何变化?(2分)(3)据材料三、四,归纳政府与民众面对侵略分别采取的措施(或行动)。(5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的措施带来怎样的后果?(2分)(4)综合上述材料,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性和中国政府对外来侵略的态度两个视角谈谈“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人的启示。(3分)【答案】(1)原因:既定国策;军国主义膨胀;经济危机影响。(3分) (2)变化:由主张反战裁军,外交手段解决争端,变为支持战争,为侵略辩护。(2分) (3)政府:不抵抗;依赖国联解决。

154、(2分) 民众:积极抗日;组织罢课、罢工;抵制日货;成立抗日救国联合会等。(任三点得3分) 后果:国土沦陷;民族危机加深。(2分) (4)增强忧患意识;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和右翼势力的增长;理性处置争端,政府应承担起保土安民责任;对法西斯势力的退让和纵容必将自食其果。(言之成理即可赋分)(3分)第六单元评估测试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4泉州)图一和图二反映了20世纪上半期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巨变。其共同点是()

155、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C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也没有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故A、B两项都不正确;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新中国的成立是在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以后,故D项不正确。2.(2014福州)老照片是尘封的历史。图一和图二共同见证了新中国()A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组成 B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 C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 D“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图一反映的是1949年的第一届政协会议;图二反映的是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者的共同点

156、是都见证了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组成,故选A项。B项是1954年宪法;C项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项是1997年“十五”大确立了“依法治国”方针。3. (2014陕西联考)人民日报为中国第一大报,是中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全国性报纸。1949年9月30日头版特大粗黑标题报道:“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 下列对此报道分析正确的是()A“人民大宪章”是“共同纲领”之误写B反映了中国首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的史实C“人民大宪章”的提法反映了共同纲领的性质和地位D“中国人民政协”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误写【答案】C【解析】阅读题干,据材料中时间与报道标题,结合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157、议召开,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可判断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不符合史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排除D项。4(2014威海)毛泽东和周恩来致函在上海的宋庆龄:“将在华北召开,中国人民革命历经艰辛,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材料中的“”处应为()A中共七大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C【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何建设新中国”,与此相关且作为民主人士的宋庆龄被邀请参加的会议是1949年9月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5某

158、绅士说:“当我把选举和旧日国民党统治之下的选举比较之后,我发现我们的选举绝对诚实、自由、平等,绝没有旧日的贿赂、强迫、暴行等现象。”材料反映的史实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民主政治 B团结起一切抗日的民主进步力量C壮大了中华苏维埃人民民主政权 D有利于抗战后的民主政治与和平建国【答案】A【解析】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成就。根据材料中的“旧日国民党统治之下”“我们的选举绝对诚实、自由、平等”等可知此选举为解放后的选举,故应选A项。6(2014衡阳)下面是全国政协第十届一次会议委员名册变化图表。图表反映了() A中共在政协中的领导地位 B政协是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C民主监督是政协

159、的主要职能 D政协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全国政协第十届一次会议的非中共委员有1341名,中共委员有895名,A项明显错误;C项“民主监督”材料不能体现;政协是统一战线性质的组织,其职能主要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并非国家的权力机关,D项错误,B项正确。71954 年12月, 第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由此可以看出 1954 年以后()A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C

160、全国政协不再具有立法的职能 D政协是全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答案】 C【解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C项符合1954年后政协的特点;A项时间上不符合;B、D两项说法错误。故应选C。8(2014泉州)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

161、利。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据此判断,这次会议是()A中共“七大”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C中共“八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故选C项。9(2014丰台)新中国成立后的某部法律文件指出“我国人民在过去几年内已经胜利地进行了改革土地制度、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分子、恢复国民经济等大规模的斗争,这就为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准备了必要的条件”。该法律文件是()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

16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答案】B【解析】据所学知识,“改革土地制度、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分子、恢复国民经济等大规模的斗争”都发生在建国初期,据此可排除建国前的A项和新时期的C、D两项,确定B项正确。10(2014顺义)下列内容出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B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C始终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只能靠无产阶级专政下

163、继续革命的理论和实践来解决D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答案】B【解析】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项正确。11. (2014北京西城)某文献写到:“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该文献可供研究()A南京临时政府的政策 B新文化运动的主张C新中国初期的社会改革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法治建设【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即可说明南京临时政府、新文化运动均不符合时间要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法治建设提的应该是

164、“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排除。12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这一论断()A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B与中共“八大”的决议相悖C.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南 D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答案】B 【解析】1956年中共八大规定: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由于阶级矛盾已经基本解决,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957年召开的中共八届三中全会认为当时的社会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故B项符合题意。13周恩来总理说

165、:“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主要是讲中国共产党跟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党派的存在与否,不取决于任何政党或个人的主观愿望,而是由客观的历史发展所决定的。”材料中“客观的历史发展”是指()A新民主主义革命 B新中国的成立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改革开放【答案】A【解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与各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团结合作的历史,故选A项。14.如图是一张选民证,该选民证是1953年由永安县选举委员会印发的,联系这一时期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的状况,其历史背景是()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起来D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答

166、案】B【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1953年”,据此联系所学可排除1949年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新时期的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排除A、D两项;“永安县选举”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没有关系,且到1953年只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排除C项。1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到,(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虽然政权显然由中共掌握,但这些职位不仅仅是形式。更广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初期,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 ()A中国特色人民代表大会制已确立 B新中国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C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 D新中国使

167、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参加政府活动,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说明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故选C项。16某日的英国泰晤士报用四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的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有这样的话:“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虽然不是所有的中国都在共产党的手中,但毫无疑问,无论好坏,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同质种族群体的政府。”所报道的事件应该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共同纲领的制定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答案】A【解析】香港记者报道的信息“(大)都在共产党的手中

168、”“拥有近5亿人民”的中国“政府”,这说明相关事件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A项符合题意。17“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进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进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其中,“铲除专制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是指()A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B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C国民大革命、共同纲领和“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答案】B【

169、解析】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框架;“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表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故选B。18“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的主要方式是“大字报”“大鸣”“大放”“大辩论”“大串联”。以下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的判断,正确的是()A它歪曲了民主的含义 B它符合民主的程序性原则C它是直接民主的体现 D它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有益探索【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注意理解材料中“大字报”等的含义,可结合“文化大革命”性质及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践踏分析思考。“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破坏,民主的含义被歪曲。1

170、9(2014南通)2005年10月以来,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多次率团访问祖国大陆。2013年2月,连战率团访问大陆,被定调为“走春访老友”,这表明海峡两岸()A长期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B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C实现政府间人员的直接交往 D合作与交流不断的加强【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D项正确。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到大陆探亲访友,两岸长期的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A项错误;1992年,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B项错误;连战是以国民党荣誉主席的身份访问大陆的,不属于政府人员,C项错误。20(2014陕西联考)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

171、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B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C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答案】C【解析】“一国两制”是邓小平明确提出来的,毛泽东只是提出台湾可以暂时保留自己的社会制度,排除A项;在台湾问题上,新中国的方针是武力解决,1979年才宣布了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排除B项;D项明显错误,排除;分析材料信息可知C项正确。212013年3月25日

172、,新一届(香港)行政长官选举进行,梁振英当选为新一届行政长官。梁振英领导的特别行政区政府依据下列哪些原则治理香港()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依法治国高度自治 A B C D【答案】C【解析】从材料很容易的看出这是考查的一国两制的基本知识,香港问题依据基本法进行管理,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和高度自治的方针。故选C。22(2014中山)“两岸双方应恪守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立场,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在此基础上求同存异。”“求同存异”中的“异”的本质内涵是指()A不同的国情 B.不同的社会制度 C不同的经济水平 D.不同的生活习惯【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要求是“本质内涵”,与之符合的是两

173、岸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台湾实行资本主义。23(2014江门)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这表达了作者()A悲愤、思乡、爱国的情感 B盼望实行“一国两制” C希望国民党早日反攻大陆 D渴望早日和平统一中国【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正确理解能力。全面分析材料信息可确定A项最符合题意,其它各项扩大了材料的内涵。24(2014漳州) “海基会”与“海协会”会谈达成“九二共识”之后,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立即宴请海基会会长辜振甫先生并亲自设计

174、了菜单的菜名:情同手足、龙族一脉、琵琶琴瑟、喜庆团圆、万寿无疆、三元及第、燕语华堂、兄弟之谊、前程似锦。这不能反映()A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两岸官方交流日益扩大C双方求同存异,争取互利双赢 D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答案】B【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九二共识”是以民间团体对话的形式进行的,故不能体现官方交流的扩大,故选B项。25下图是海峡两岸实现直接通邮、通航、通商以来,大陆主要省市、地区对台贸易增长率统计示意图(单位:%),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民间团体协作交流对经贸发展具有主导作用B地缘关系是影响两岸经贸发展的决定因素C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是两岸经贸发展的关键D民意基础、平等协商是

175、两岸经贸发展的条件【答案】D【解析】题干说的是“三通”后对台贸易增长率,所以它要考的就是“三通”对两岸经贸发展的影响。“三通”的意义就在于:使两岸之间的民众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协商做买卖,所以体现的是民意和协商在两岸经贸发展中的作用。A项中民间团体没有明确点出;B项中地缘不对,因为增长率高的既有沿海靠近台湾的,也有中西部远离台湾的地区;C项中经济合作机制与题干中“三通”的作用和意义不符。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1分。共50分。)26(12分)(2014潍坊)中国人对民主政治的认识和探索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

176、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敌今日欧洲各国,什九皆属虚戴君主之共和政体也其为制也,有一世袭君主称尊号于兆民之上,与专制君主国无异也。而政无大小皆自内阁出,内阁则必得国会多数信任于始成立者也。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1)材料一中“虚戴君主之共和政体”是指什么?据材料概括其特点。(4分) 材料二民国初年,一时间,“集会结社,犹如疯狂,而政党之名,如春草怒生”,“党会既多,人人无不挂名一党籍”。1913年第一届国会选举,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正当宋教仁(国民党竞选负责人)踌躇满志地准备组阁时,还没待第一届国会召开,就被袁世凯派的刺客暗杀于上海火车站。 近代中国人对民主道路的探索(2)据材料二,指出

177、民国初年政治领域的新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昙花一现的原因。(4分)材料三我们的国家是属于四个民主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动的封建阶级、官僚资产阶级的分子不能列入人民的范围,等到他们彻底悔悟和改造后才能取得人民的资格。中国的少数民族也应该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内,承认他们的自治权。因此,我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名是很恰当的。关于人民政协的几个问题(3)据材料三,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治特点。与西方相比,“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最大的优势是什么?(4分)【答案】(1)政体:君主立宪制。特点:君主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内阁掌握行政权;内阁对

178、议会负责。(4分)(2)现象:政党政治。(1分)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力强大;封建思想观念根深蒂固。(3分)(3)特点:政权的广泛性;人民民主专政;民族平等(民族自治)。(3分)优势:人民当家作主。(1分)27(13分)(2014乌鲁木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希腊的黄金时代一书的作者W杜兰总结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历史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最狭隘,系指其享受民主权利的人数之少;最充实,是谓全体公民在管制立法及治理公众事务上的直接与平等权利”。张强雅典春秋古典文明的繁荣与衰落材料二议会民主成为近代民主的象征。由于代议制民主是一个“最复杂的政体形式”(康德语)

179、,因而演绎出某些重要特征。首先是普选制的诞生,其次是近代政党的问世第五,资产阶级改造并控制议会之后,使议会成为与行政机构相抗衡的机构。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的权力机构遂成为近代民主政治政权组织的基本原则。应克复等著西方民主史材料三1949年的组织法草案,非常明确地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是像苏联那样的“无产阶级专政”,而是一种由中共领导的、以四个阶级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2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西方民主与古代雅典民主的主要区别。以19世纪70年代的法国、德国为例,说明议会是如何与行政机构“相抗衡”的。(6分)(

180、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实行了哪些不同于苏联的政治制度?综上所述,你如何认识“民主制度”?(5分)【答案】(1)少数人的民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直接民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等。(2分)(2)区别:代议制民主或间接民主。(2分)法国:行政大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经众议院同意总统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总统有权解散众议院。(2分)德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宰相及内阁对皇帝负责,皇帝可以召集和解散议会;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2分)(3)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181、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认识:民主制度是多样性、渐进性、长期性的发展过程;民主制度的建立要根据本国历史和适合国情;民主制度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寻求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点。(2分)28(14分)(2014湖州)国家是文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政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国)以征服其他国家为职志,其所拟之消灭者仅是对方的王室与贵族,秦王本身的重要卿相,却全属客籍,即统一天下之后亦然。秦之记录里看不出人民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

182、避免 “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秦采取的政治举措及其历史进步性。(3分)材料二“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谈谈你对中华民国的成立 “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方面的一大跃进”的理解。(4分)材料三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确实照搬过苏联模式,但在一些基本政治制度方面却从未照搬过苏联模式,恰恰强调要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如:在选举方式上,1953年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无记名投票与举手表决

183、相结合,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几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等。正是这些灵活变通方式适应了当时国情下的民主选举之需。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3)根据材料三,指出建国初期中国选举方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国家政治制度建设的立足点。(1分)【答案】(1)政治举措:郡县制。(1分) 进步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2分)(2)政治制度上:推翻了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3分)社会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分)(3)特点: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结

184、合;无记名投票和举手表决结合;城乡代表所代表的人数不平衡。(3分)原因:地广人多;交通不便;人民受教育程度低;城乡发展不平衡;民主基础比较薄弱等等。(3分)(4)国情、时代。(1分)29(11分)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黄埔军校,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徐向前(共和国开国元帅之一)听说广州的国民政府要办军官学校,就去了广州。有一天,徐向前跑去听孙中山的演说,他回忆道:“记得大意是讲三民主义孙中山明确表示以俄为师,使我更坚定了报考黄埔军校的决心。后来,蒋介石嫡系部队里的许多将领,都是黄埔生。 共产党员蒋先云同志北伐战争时当团长,负了伤,坐着担架指挥冲锋,牺牲时年

185、仅28 岁。”据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历史口述实录(19211949)材料二 徐向前、许光达、等百余名黄埔同学召开大会, 宣布成立延安黄埔同学分会, 叶剑英( 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八路军参谋长摘者)和重庆会友陈宏模莅临大会。大会致电校长蒋介石表示要加强黄埔同学团结,促进全国团结抗战的通电。陈伙成、王建强中国共产党与黄埔军校材料三1984 年,黄埔军校同学会在北京成立,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徐向前元帅担任会长,在台湾,1991年,邓文仪等在台黄埔同学成立了“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两岸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二十多年来, 发扬黄埔精神架起了一座海峡两岸及海内外黄埔同学沟通联系的桥梁,成为黄埔同学的精神家园。

186、王国举论黄埔精神对祖国统一的贡献和意义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判断,徐向前报考黄埔军校和组建延安黄埔同学分会时的时代背景分别是什么?据材料概括黄埔军校对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4分)(2)据材料三,“两岸黄埔军校同学会”为什么能成为黄埔同学的精神家园?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它们成立的政策因素。(4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黄埔精神的主要内涵。(3分)【答案】(1)背景:国共合作形成,国民革命运动兴起。民族危机严重,国共合作抗日。(2分)贡献: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大批高级军事将领;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2分)(2)精神家园:沟通同学联系的桥梁;

187、共同致力促进祖国统一,振兴中华的意愿。(2分)因素: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台湾当局放宽两岸交流的限制。(2分)(3)民主进步;不怕牺牲;团结合作;民族复兴。(3分)第七单元评估测试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4潍坊) “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B战时同

188、盟解体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 D国家实力变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依据材料中关键信息“不同的政治理念”(即意识形态不同)和“不同的发展目标”(即社会制度不同)可知A项符合题意。2(2014福州)1948年,一批输往欧洲的物资上贴有标签。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A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的缔结 D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 【答案】B【解析】依据图片中的标签“为了欧洲的复兴”,结合所学知识,1947年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经济的发展以遏制共产主义并控制欧洲,故选B项;A项与图片无关;C、D两项是1949年成立的。3(201

189、4陕西联考)1946年,英国首相艾德礼邀请了一批苏联科学家和工程师到英国访问,并同意给予一批部分源自美国的高级机密军事技术资料,艾德礼此举遭到了部分英国人和美国政府的强烈反对。反对的原因是()A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合作体系建立 B美苏冷战促进了欧洲共同体诞生C美国建立了与苏联对抗的军事组织 D二战后苏英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美国确立了称霸全球的政策,美苏走向冷战,英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追随美国,故苏英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D项符合题意。4(2014济宁)据西方文明简史,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内战中的胜利开创了一个新的共产党政权,同时加剧了美国对共产主义蔓延

190、的恐惧。此后不久,又一事件将冷战拖入世界范围的争斗,最终导致全球军事同盟体系的建立”。“又一事件”是指()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朝鲜战争C古巴导弹危机 D北约组织建立【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是“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内战中的胜利”(应是指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此后不久”,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开始于1948年,北约组织建立的时间是1949年4月,时间不符,故排除A、D两项;朝鲜战争发生在1950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2年,两者都是冷战局面下的代表性事件,但从时间上看朝鲜战争更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C 项错误。5(2014韶关)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提出:“美国在太

191、平洋地区的防务范围应是日本、琉球群岛、中国台湾、菲律宾、澳大利亚这条岛链。”此观点提出的背景是()A美苏冷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C冷战结束 D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A【解析】1947年美苏进入“冷战”时期,为遏制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在太平洋地区建立了防务岛链。6美国人眼中的世界一直就是两个: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世界”和以美国的敌人为代表的“邪恶世界”。美国的使命就是“捍卫自由世界”和“消灭邪恶势力”,灰色地带是不存在的。为了完成这一使命,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A推行马歇尔计划 B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发动侵朝战争 D发动对越“特种战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冷战政策。从题

192、干提供的时间信息来看,符合要求的只有C项。7(2014九江)1963年,联邦德国联邦议院在通过法德合作条约时,特别坚持要增加一个序言,阐明条约不影响联邦德国签订的多边条约的权利和义务,联邦德国还拒绝了戴高乐用法国核保护伞来取代美国核保护伞的劝告。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法国力图取代美国对抗苏联威胁 B欧洲一体化在艰难曲折中推进C资本主义阵营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D.联邦德国不愿意和法国诚心合作【答案】B【解析】二战使欧洲力量严重削弱,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一体化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法德关系在一体化进程中错综复杂,法德关系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欧洲一体化进程。题干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

193、应选 B 项。 8(2014莆田)日本学者山影进将战后日美经济关系的演变分为“白搭车”型相互依存、“乘机”型相互依存、“摩擦内含”型相互依存三个阶段。这一演变()A导致世界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B影响了美日的经济战略和政策C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D促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大国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日美经济关系的演变,1945年至1955年是日本对美国高度依赖的主从关系期,60、70年代是两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伙伴关系期,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是摩擦期,分别体现了“白搭车”型、“乘机”型、“摩擦内含”型,这影响了美日的经济战略和政策。9(2014青岛)二战后,和平学迅速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有人

194、认为和平分为“消极和平”和 “积极和平”。以下属于“消极和平”的是()A美苏核军备竞赛 B热战C不结盟运动 D冷战【答案】D【解析】“消极和平”关注的是直接暴力的不在场,它可以容忍结构性暴力,“冷战”是“消极和平”的典型体现。10(2014福州)1963年美国、英国和苏联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但法国和中国拒绝签署。这一事件反映了()A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B冷战格局的加剧C第三世界的崛起 D两极格局的形成【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1963年法国、中国拒绝了美、苏、英的关于核武器的条约。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到20世纪60、70年代,多个力量的崛

195、起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故选A项。11(2014衢州)1958年9月,阿登纳与戴高乐进行首次会晤。两人的会谈公报宣布:法德“必须一劳永逸地消除以往的敌意”,强调“法德合作是欧洲建设的基础”。该公报()揭开法德和解的序幕有利于欧洲的和平与发展为西欧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强调法德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A B C D【答案】C【解析】揭开法德和解序幕的是1951年欧共体的成立,排除;强调法德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排除。121961年,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首次在贝尔格莱德召开,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1967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联邦德

196、国外交部长谢尔不无深意地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这说明()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答案】A【解析】20世纪50年代美国与苏联的对峙形成了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但这种局面没有维持很长时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它们摆脱美苏控制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整个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直到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13(2014滨州)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给尼克松的备忘录中表示:“我们

197、对中国采取主动行动的最大好处也许就是对苏联的影响。”美国“对中国采取主动行为”的意图是()A扭转与苏联争霸的不利局面 B促使日本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C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D促进国际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阐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的信息“最大好处也许就是对苏联的影响”结合所学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主动行动与苏联有很大关系,故选A项。14(2014济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策略体现了政策性和原则性的灵活结合。为适应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中国政府进行的外交活动是()A与苏联建立外交关系 B参加日内瓦会议C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 D建立上海合作组织【答案】C【

19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据所学可知,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故选C项。15(2014贵州六校联盟)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有记载:1969年4月林彪向“九大”作报告,不再用在此之前美国是中国头号大敌的说法,并形容苏联同样对中国有重大威胁。林还重申毛泽东在1965年的讲话除非中国领土受到侵犯,也无意对外掀起战争。这表明中国()A全面改善中美关系 B试图调整自己的外交战略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开始构建新的国际战略同盟【答案】B【解析】本题以中国外交为主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开始恶化,而中美关系在这个

199、时候有改善的可能,因为在尼克松上台后,开始调整在亚洲的政策,包括对中国的政策,认为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发展,没有中国的联合国是不完整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也开始调整外交政策,据此出现题干中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故选B。 16(2014黄山)右图是20世纪七十年代某期美国大众性期刊时代周刊的一幅封面漫画,画中文字意为“为了和平去北京”,画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对此封面漫画所含历史信息说明正确的是()A顺应两国人民愿望实现了中美建交B美国放弃“冷战”思维谋求世界和平C美国舆论关注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D主流民意深刻影响改变美国对华政策【答案】C【解析】美国总统尼克松

200、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访华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排除A项;B项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一幅封面漫画不能代表主流民意,排除D项;两人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的舆论体现了对此的关注,C项正确。17(2014临沂)1961年美国在安理会制造“一中一台”的图谋失败后,向联合国大会提出“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属于重要问题事项”的提案,这意味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需要“以到会及投票之会员国三分之二多数决定之”。当时有人分析,这一提案反而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主要依据是()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日益衰落 B美国被迫放弃分裂中国

201、图谋C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得到提高 D发展中国家大量加入联合国 【答案】D【解析】美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设置了种种的条件,但是随着第三世界的兴起,发展中国家大量的进入联合国,中国在联合国的支持力量也在不断地增强。18(2014临沂)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内部都很团结,因为它们害怕外国共产主义和外国帝国主义的威胁。它们是一对类似的魔鬼,各自都把对方当成一种巨大的威胁,必须以新的严正态度来对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B领导集团政策的不同C中美国家利益的冲突 D中美综合国力的差异【答案】C【解析】从材

202、料可以看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和美国都是十分警惕的防范着共产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威胁,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利益的不同,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外交政策,故选C。19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郭宪纲在世界多极化加速推进大趋势不可逆转一文中持以下观点:世界多极化萌芽于冷战时期,发展于冷战之后,提速于二十一世纪。按他所说以下不是处于“萌芽”阶段的是()A中国的崛起 B欧盟的成立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日本谋求大国地位【答案】B【解析】按照郭宪刚的观点是把冷战的结束时间点1991年作为萌芽和发展的划分点,欧盟成立于1993年,故选B。20(2014杭州)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既与国内形势发展相连,也与国际政局变

203、化有关。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中国的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下列表述,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调整的出发点B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判断是基本依据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促进了国际合作D开展广泛结盟运动是调整的具体表现【答案】D【解析】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体现为不结盟政策,故D项符合题意。21(2014徐州)上海合作组织建立后,蒙古、巴基斯坦、伊朗、印度等国先后成为观察员国家。2013年1月,土耳其提出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想法。4月,土耳其成为北约国家中第一个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国。上海合作组织是()A互利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B亚欧国家的自由贸易区C亚欧国家多方合作的政

204、治集团 D区域反恐政治联盟组织【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合作组织对内遵循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对外奉行不结盟、不针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及开放原则;上海合作组织是互利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所以答案选A。22(2014徐州)下面漫画完成于1986年。漫画中站台上的数字是各方的购买力(一定时期内用于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额)指数。其中,鹰寓指美国,相扑者寓指日本,一群小人寓指欧共体。对该漫画解读合理的是()A美国发展新经济巩固了国力B日本已实现政治大国的梦想C欧洲联合增强了国际竞争力D美欧日三方支

205、配了世界经济 【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信息的有效获取能力。从漫画中可以获得的信息:美国、日本和欧共体“三人成角”,体现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A项与题意不符;B项中的“实现”、D项中的“支配了世界经济”表述错误;故选C项。23(2014乌鲁木齐)未来学家杰里米里犬金的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说:“当美国精神日趋衰微的时候,新的欧洲梦诞生了,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欧洲梦”的含义是()A欧洲英法等国强调独立自主 B欧洲大多数人主张走文化同化之路C欧洲正在推进的一体

206、化进程 D欧洲与美国霸权主义相悖的和平梦【答案】C【解析】从材料“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中可以看出,欧洲在发展过程强调多国联合,走向一体化。故选C项。24(2014济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音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要求:欧洲应当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欧洲特别是法国对美国文化的反应实质上反映出()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C世界政治冲突的不断

207、加剧 D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在激化【答案】B【解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冲击,但仍然是资本主义头号强国,不能说“丧失”,A项错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崛起并走向一体化,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推动世界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所述现象发生在文化领域,没有反映“政治冲突”,C项错误;美国与法国等欧洲国家都属于资本主义阵营,它们之间是国家利益的冲突而非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D项错误。25(2014乌鲁木齐)刘金质在冷战史:19451991中说:“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正处于向新格局转变的过渡时期。世界各国人民不会甘心在美国的领导下用美国的价值观来改造自己。”其中“向新格局

208、转变”指的是()A即将确立新的两极对峙格局 B消灭国际力量中心的过程C建立稳定的单极世界的过程 D将形成多个力量中心的制衡【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各国人民不希望美国的单极世界,美、日、西欧、俄罗斯、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等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不断制衡,当今社会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故选D项。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3分。共50分。)26(12分)(2014泉州)大国关系影响国际格局,国际格局变化促进大国关系的调整。阅读

209、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条缔约国双方保证共同尽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以期制止日本或其他直接间接在侵略行为上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重新侵略与破坏和平。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国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第五条缔约国双方保证以友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材料二双方声明: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任何一

210、方都不应该在亚洲一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双方同意,扩大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是可取的。为此目的,他们就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和新闻等方面的具体领域进行了讨论,在这些领域中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将会是互相有利的。双方各自承诺对进一步发展这种联系和交流提供便利。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苏缔结该条约的原因。(6分)(2)归纳材料一、二的双方国家在合作目的方面的共同点,并比较其合作方式

211、的不同之处。(6分)【答案】(1)吸取历史教训,防止日本等国重演侵略战争;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美国扶持日本,敌视新中国;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任答三点给6分)(2)同: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双方互利交流。(2分)异:材料一:结盟,针对具体国家,强调经济相互援助。材料二:不结盟,不针对具体国家,强调科技文化交流。(4分,围绕材料概括,言之有理即可)27(13分)(2014无锡)二战以来,中美两国均对对方呈现过不同的媒体报道,从中亦可见证两国交往历史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

212、。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历史时期。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年)材料二人民日报对美报道语态所占比例对比统计1960年1月至3月1975年1月至3月1985年1月至3月积极报道0(0%)2(2%)51(14%)消极报道323(95%)81(87%)88(24%)中性报道16(50%)10(11%)224(62%)材料三2010年美国人给中国打分为49%,基本是处在所有被调查国家的“中间地带”。超过半数(5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既不是合作伙伴也不是敌人,25%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合作伙伴,只有17%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敌人。 据美国知名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材料四中国国

213、内民族情感的上升,美国经济的紧张,以及中国经济模式的改变,所有这些都会影响中美的共同利益。来自中国最大的挑战并不是在国际上的地位,而是中国对于现在全球化体系的不满。 时代周刊来自中国的新挑战(2010年)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结合所学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5分)(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媒体对美国形象的塑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4分)(3)据材料三、四分析,近年来美国对中国的主要印象是什么?美国认为中国在哪些方面对其形成挑战?(4分)【答案】(1)中国观:莫斯科的“傀儡”;忘恩负义的“侵略者”。(2分)背景:美苏冷战(两大阵营

214、对峙);中国“一边倒”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或中国抗美援朝)。(3分)(2)变化:片面(否定)到客观(由消极为主到中性积极为主)。(1分)原因:美中关系的变化(或中国对美政策的变化);中国推行改革开放,促使中国对美认识更加理性和客观;国际形势的变化。(3分)(3)印象:亦敌亦友。挑战:文化价值观、经济发展模式、国际格局。(4分)28(12分)(2014衢州)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它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

215、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英)约翰W梅森冷战(19451991)(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结束前后苏美对“安全保障”的不同认识,(2分)结合所学知识,为实现“安全保障美国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举措?(2分)材料二“在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杜鲁门1947年3月12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现在世界上分成两大敌对阵营,一个叫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一个叫做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营”

216、1947年9月 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书记日丹诺夫(2)对比材料二、三,双方的观点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材料四(1962年)苏联为改变在美苏核力量对比中的不利地位,开始向古巴运送中程导弹。美国很快发现了正在古巴建造的中程导弹发射基地,并获得了关于导弹型号及其他数据的确切情报。随后,美国开始武装封锁古巴,美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苏联武装部队也随之进入戒备状态。经过美苏两国的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古巴导弹危机结束。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一册(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的背景。(2分)该事件的解决说明了什么?(2分)【答案】(1)不同认识:苏联的安全保障是边界安全;(1分)美国的安全保

217、障是开放的世界。(1分)举措: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倡导建立关贸总协定;推行马歇尔计划,稳定欧洲经济秩序。(2分)(2)相似观点:都把世界分成两大对立的阵营;(2分)都认为自己代表了民主自由。(2分)(3)背景: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形成);(1分)美苏之间激烈的军备竞赛(苏联在核力量对比中处于不利地位)。(1分)说明:核威慑的存在(或美苏双方势均力敌);(1分)美苏保持了克制的态度。(1分)29(13分)(2014江苏联考)二战后,欧洲经济政治力量逐步崛起,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

218、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从肯尼迪政府开始,标准的提法就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华盛顿官方一直表示希望看到欧洲成为一个单一的实体,有足够的力量同美国一起承担领导世界的责任和负担。这是有关这个问题的一套惯用的辞令。美国也没有把美欧之间在伊朗和伊拉克问题上存在的分歧看作平等伙伴之间的问题,而是看作欧洲不服从美国的领导。 美布热津斯基大棋局材料三世界格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格局中主角力量的变化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国家力量是决定世界

219、政治格局的一个基本因素。充当世界格局主角的国家力量平衡是相对的,发展不平衡是绝对的。一些发展较早、实力较强的主角由于经济滞后、政策失误也会落后,甚至丧失主角地位。一些后起的主角经济发展、政策适当,发生跳跃式的发展,以致后来居上。有的国家原本不是主角,但后来实力强大了,能够制约国际关系,特别是能制约大国之间的关系,那么,这个国家就会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一极。一旦主角力量消长及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世界政治格局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俞源浅析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动因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的内涵。(3分)(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二战后欧洲经济政治力量的

220、变化为例,以“欧洲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之间的关系”为主题进行论证。(10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50字左右)【答案】(1)欧洲丧失世界经济政治中心的优势;欧洲受制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西欧附属于美国;东欧受制苏联。(任三点,3分)(2)行文逻辑:1分观点史实(论据)总观点欧洲经济政治力量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1分)分观点1二战后,欧洲走向衰落,美苏争夺欧洲,两极格局逐步形成(1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经互会、华约(3分)分观点220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逐步崛起推动国际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分)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实力增强;加强政治合作;

221、外交上“同一个声音说话”;欧盟的建立;欧元使用(3分)综合评估测试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4银川)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A分封制B世袭制C察举制 D宗法制【答案】D【解析】从材料“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

222、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可以看出材料中的问题是权力的分配的问题,宗法制的核心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由此解决了爵位纷争的问题,故选D。2(2014中山)费孝通说:“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的性质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他描绘的中国乡土社会组织体系是()A“家国同构”理想的表现 B宗法制度文化的反映C“三纲五常”原则的体现 D.分封制森严等级的反映【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

223、。“以己为中心、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体现了血缘关系的亲疏影响到了乡土社会组织体系,这反映了中国的宗法制度文化内涵。材料描绘的是乡土社会组织,不是国家,故排除干扰项A确定B项正确。3(2014中山)唐太宗一次对侍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这表明中书门下的职责之一是()A匡正皇帝的过失 B.传达执行皇帝意旨C替皇帝草拟政令 D审批决策机要事务【答案】A【解析】据材料信息“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据此分析可知,中书门下的职责之一是匡正皇帝的过失,故选A项。4(2014济宁)宋朝

224、“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广开科举之门”“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中可知,科举制的实行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所以答案选D。5(2014天津六校联考)某史籍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皆侯矣”。对这一举措的解读正确的是 ()A背景:汉景帝无力平定七国之乱 B内容:废除嫡

225、长子继承王位的传统C结果:尾大不掉,事与愿违 D意义: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答案】D【解析】据“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皆侯矣”可知与材料相关的史实是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是在汉武帝平定七国之乱之后实行的,A项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C项错误,D项正确。6(2014丰台)中国古代某朝皇帝诏书中写道:“不期任非其人,丞相汪广洋、御史大夫陈宁昼夜淫昏因是发露,人各伏诛。特诏天下罢中书,广都府,升六部”该皇帝为()A秦始皇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史料解读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废行省、设三司、权分六部,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

226、施,故选D项。7(2014郑州)“凡有司官私役使部民,及监工官私役使夫匠,出百里之外,及久占在家使唤者,一名笞四十,每五名加一等,罪止杖八十。”(大清律例)该规定主要反映了当时()A赋役沉重 B刑罚严酷 C社会矛盾尖锐 D人身控制严格【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的大体含义是对官员违规使用下级仆役的各种情况予以严厉的惩处,由此反映出明清时代仆役除了要受到正常的差役之外还要经常受到官员额外的差遣,人身自由遭受极大的限制和约束,故选D项;A、B、C三项的含义材料无法直接体现。8在古希腊“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的某喜剧中,一个叫德谟斯(Demos/汉译为“民众”,

227、它也是英语Democracy/“民主”的词源)的猴子,被一个狡诈的政客牵着鼻子进行哄骗、愚弄并作出各种滑稽的动作。结果,该剧受到雅典人的普遍赞扬。由此可知该时期希腊()A.城邦文化高度发达 B民主可能导致暴政C.精英反对民主政治 D.公民直接享有权力【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古希腊直接民主的弊端。由材料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来,虽然此时期很多哲学家对民主持怀疑态度,但是C项中的说法过于绝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D材料不能反映,故B项正确。9(2014莆田)总的说来,经过改革,旧日的氏族贵族奴隶主不再成为一支政治力量,贵族特权也烟消云散,这就是雅典执政官伯里克利津津乐道的“任职优先不属于某一特殊阶级”

228、。这意味着()A奴隶主贵族被赶出政治舞台 B雅典国家性质发生变化C官职向全体国民开放 D公民享有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答案】D【解析】“任职优先不属于某一特殊阶级”体现了阶级平等,这使公民享有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10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道:“国家是人民的事业。可是人民是指一个人群因服从共同的正义的法律和享受共同的利益造成的整体结合。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这种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中,最为确切的认识是()A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B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C废除贵族对法律的控制权 D野蛮的习惯法被废除【答

229、案】A 【解析】西塞罗在其论共和国中阐述了西方以“民主”为核心的“法治”观,这种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的条文中,主要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自由民在“私法”范围上平等,主要体现在契约缔结及财产私有的一些条款上;二是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横,“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量刑定罪都有章可循;三是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如规定“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11英国经济学家阿弗里德马歇尔曾有如下评说:“我们今天经济制度的得失,间接受罗马思想之影响不少;个人有勤治其事之精神为今天经济制度之所长,过于注重权利观念为今天经济制度之所短;二者皆与罗马法律制度有极深关系。”那么能体

230、现古罗马法精神的评价是()A主张消灭一切阶级压迫 B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反对私有制基础上的人人平等【答案】B【解析】罗马法最主要内容就是保护私有财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却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12(2014鹰潭)1936年,英王乔治五世去世后,爱德华八世继位。爱德华八世坚持同离过两次婚的美国人辛普森夫人结婚,致使国内议论纷纷,从议会到老百姓一片谴责声。在受到下院和首相的非难后,他被迫宣布退位,由弟弟艾伯特继承王位。这段材料反映出英国国王()A是国家的象征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B没有政治地位和实际权力C任期长短由议会和首相决定 D任何

231、事情都不能自主【答案】A【解析】根据近代英国有关法律规定,国王是英国国家最高领袖的象征,对外代表英国和英联邦。爱德华八世坚持同辛普森夫人结婚,在英国民众看来这已经不是个人婚姻问题,而是英国的国家形象问题,因而他们纷纷强烈反对和谴责,故 A 项符合题意。英王是国家最高元首,B 项错误;英国王位实行世袭制和终身制,C 项不符合史实;D 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13美国设立参议院的主要目的是使政府能够“推行正当之措施”,应该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主要是考虑到()A地方与中央争权影响美国政局的稳定 B行政与立法机构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C“权力制衡”是美国宪法的基本精神

232、 D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 【答案】D【解析】汉密尔顿的话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未提及行政机构,也未反映出权力的制衡,A、B、C三项表述错误。主张对参议员“予以较长之任期”目的是使参议员专司其事才能提高其专业能力,从而使政府能够“推行正当之措施”。14(2014青岛一模)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把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的同时,都不尽照抄照搬,而是有所损益变通。其中孙中山领导建立的民主政体,对美国政体最为显著的变通是()A责任内阁的权力重心 B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C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D主权在民的民权原则【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民主政体与美国政体的比较。依据1787年宪法,美国建立

233、起总统制共和制政体,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了内阁制的国家组织原则。故选A项。B、C、D三项是两国的相同点,应排除。15(2014鹰潭)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A新旧交替时代 “君权神授”观念影响深远B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C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D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是巩固革命成果的必需 【答案】D【解析】依据已学史实可知材料中英、美的实例突出制度的建设,而法国实例突出中央集权制国家稳定统治秩序,因此D项符合题意。A、C两项在题干中未有反映,排除

234、;B项的表述不符合美国,排除。 16(2014武汉)晚清某一时期,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的地方志都有如下记载:“人口大减,土地荒芜,经界变形”,各省“客民争携耒耜来受塍廛(指房屋土地),而土著之流亡者一旦生还,反致无所归宿,乃不得已占别家之产以之自活。辗转易主,遂至境内之田,皆非原户。”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历史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 B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答案】C【解析】“晚清时期”是指鸦片战争后,这一时期在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对该地区的社会秩序造成了巨大破坏,所以出现了房屋土地辗转易主的现象。17(2014江西联考)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

235、:“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A肯定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答案】A【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其主旨是在阐述二十一条对中国的残酷宰割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题干没有涉及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及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排除C、D两项;题干只是阐述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其中一个原因,B项不正确。18(2014福州)1

236、919年l2月陈独秀在实行民治的基础中写道:“我们现在要实行民治主义,是应当拿英美做榜样。”1920年9月他在谈政治中提出:“若不经过阶级战争,若不经过劳动阶级占领权力阶级的地位,德莫克拉西(民主)必然永远是资产阶级的专有物。”这表明陈独秀()A坚持资产阶级民主派立场 B成为五四运动领导人C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 D倡导成立中国共产党【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的“若不经过阶级战争,德莫克拉西(民主)必然永远是资产阶级的专有物”可以看出,1920年的陈独秀主张无产阶级斗争,故材料反映了陈独秀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故选C项。19(2014昆明)列宁在1918年说:俄国首先开始革命,这“绝不是由于俄国

237、无产阶级有什么功劳、比别人先进,相反的,正是资本主义的特别软弱和落后,以及特别逼人的军事战略形势”。列宁意在强调() A.俄国在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性 B辩证看待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地位 C.俄国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特殊性 D军事斗争在社会形态转变中的作用【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特殊性,即“先革命,后生产”。其它选项不符合材料的意思,故选C。20“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A开创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B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C实现了俄国国家的富强 D否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答案】A

23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解材料中“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是解题的关键,其旨在强调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材料信息并未否定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排除D项;B、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合;A项属于十月革命的世界意义。故选A。 21(2014江苏联考)1937年7月10日的蒋介石日记中写道:“三、倭寇今又反攻卢沟桥,是其不达目的不止也。四、惟我已积极进兵北上备战,或可戢其野心。此为存亡关头,万不能失守也。动员六师北运增援。如我不有积极准备,示以决心,则不能和平解决也。”下列关于这段材料说法正确的是()A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 B国民党奉行

239、积极的全面抗战路线C只有武力一途能解决卢沟桥事变 D日记不能作为历史学研究的证据【答案】A【解析】1937年7月10日是卢沟桥事变发生之后,面对日本全面侵华,蒋介石希望以战求得和平,材料客观地反映了蒋介石当时的心态,A项正确。22(2014潍坊)1938年7月新华日报载:“虽然国民参政会还不是尽如人意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但是,并不因此而失掉国民参政会在今天的作用与意义共产党人除继续努力于促进普选的、全权的人民代表机关在将来能以建立外,将以最积极、最热忱、最诚挚的态度去参加国民参政会的工作。”这说明国民参政会()A具有普选的人民代表机关的性质 B推动了民主联合政府的建立C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40、的发展 D使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政治诉求【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据“1938年”这一时间条件和“共产党人将以最积极、最热忱、最诚挚的态度去参加国民参政会的工作”等信息分析可知C项最符合题意。23(2014石家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之年,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废除某些外国过去利用不平等条约中所谓驻兵权在北京市内占据地面建筑之兵营。”这主要体现出中国的外交方针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一边倒” C不结盟 D“另起炉灶”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外交方针的理解,废除外国不平等条约体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24(2014潍坊)1964年,

241、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指出,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是国际局势紧张和冲突的根源,还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国际经济领域“新秩序”的口号。这反映了不结盟运动()A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 B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 D主持国际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答案】B【解析】分析“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是国际局势紧张和冲突的根源”“明确提出建立国际经济领域新秩序”等信息可确定B项符合题意。25(2014台州)2014年,世界风云跌宕起伏,潮起潮落。中东动荡余波难平,涟漪四起,冲击叠重的暗礁;日本右翼势力在领土问题上不断逞强,与邻国关系紧张;克里米亚公投入俄,西方大国角力再起;新兴

242、经济体牵手共融、矢志锐改,酿就破浪之势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A世界面临着新的战争的威胁 B国际恐怖主义是世界动荡的主因C南北差距扩大趋势有增无减 D国际局势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答案】D【解析】从“新兴经济体牵手共融、矢志锐改,酿就破浪之势”不能得出A项;B、C两项明显与材料无关,排除;综合分析可知D项符合题意。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3分。共50分。)26(12分)(2014莆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1)材

243、料一中反映的现象与哪种选官制度相关?唐诗繁荣与其有何关系?(3分)材料二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该选官制度的特点及产生的政治原因。(6分)材料三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苔台四部添新库,

244、秘殿三年学老郎。 (唐)赵嘏韵府(3)如何理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3分)【答案】(1)选官制度:科举制。(1分)关系:科举制以诗赋取士,提高文人地位,促进唐诗繁荣。(2分)(2)特点:用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内容以儒家经义为主;考生来源广泛;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3分)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社会的需要。(3分)(3)科举制把读书、应考、做官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天下读书人整日埋头苦读,禁锢思想,加强统治。(3分)27(12分)为了防止出现绝对的权力,古今中外都作了有益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

245、、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伯里克利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材料二1788年,美国联邦十三州的人民通过了近代世界史上第一部成文联邦宪法,它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制衡理论作为宪法的核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特殊的“双重分权制衡”政府结构。 朱雄论三权分立原则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材料三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第十七条

246、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第十八条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1)结合史实说明材料一关于古代中国与雅典“分权”的本质不同。(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第一部成文联邦宪法确立了怎样的“双重分权制衡”政府结构?这种政府结构有什么作用?(4分)(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54年宪法为防止出现绝对的权力作了哪些规定。(4分)【答案】(1)不同:古代中国通过三省六部制(或二府三司制),加强了封建的专制皇权;雅典通过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

247、陪审法庭等机构设置,实现了奴隶制的民主政治。(4分)(2)机构:确立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体制;确立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的联邦制。(2分)作用:防止专制,保障民主;维护国家统一,发挥地方积极性。(2分)(3)规定:坚持主权在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坚持民主集中制;依靠群众监督;遵守宪法和法律。(4分)28(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因为光荣革命而产生的主权在议会的体制,形成了对本国产权、经济活动、信仰自由以及个人自由的政治保护,它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取资源,这种历史安排便产生了一个强国。杨光斌制度变迁与国家治理材料二经历了两国关系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后,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

248、斯和中国在苏联解体后都成熟起来。在国际关系的准则下建立起君子之交。李风林中苏关系的历史和未来材料三当今国家实力的比拼,已由传统的武力逐渐开始向军事、经济、知识的综合发展程度转移。也就是说,谁的文明成为主流文明,谁将掌握世界。美国就将其经济、高科技和美国文化三者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将共同成为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支柱。 中国怎样建设现代文明大国(1)根据材料一,说明近代英国成为强国的原因。(3分)(2)材料二中,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大喜”、“大悲”分别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中苏关系的“大喜”、“大悲”分别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4分)(3)依据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如何成为现代大国的认

249、识。(4分)【答案】(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形成财产所有权制度,对自由的政治保护;采取对外进行扩张政策。(3分)(2)大喜:5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一边倒”,中苏结盟。(1分)大悲:50年代末,中苏关系恶化。(1分)影响:大喜: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和国防建设;有利于经济恢复;促进了中国教育、文化和科技的发展。(2分,任答两点)大悲:使得中国国际环境更加险恶,在美苏争霸中处境更加艰难;是造成中国三年经济困难的原因之一。(2分)(3)完善民主政治制度;以负责的态度处理国际外交;发展经济;发展高科技;宣扬中国优秀文化。(每点2分,其中的任意2点即可,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4分)

250、29(13分)(2014威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材料二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第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材料三 1981年初,经过十年的研制开发,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终

251、于建造成功,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用于在太空和地面之间往返运送宇航员和设备的航天飞机。1988年11月15日,苏联于莫斯科时间6时在拜科努尔发射场使用“能源”号大型通用运载火箭把航天飞机“暴风雪”号送入太空。这是苏联经过多年研制、试验后首次发射的大型实用型航天飞机。百度百科航天飞机材料四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作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充满怀疑。我认为“多极合作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征,处理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作时代”能够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杨文昌人民日报海外版问题:(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乔治凯南说“战争才刚刚开始”这一言

252、论出台的背景。(2分)(2)材料二体现了条约的性质是什么? 该条约的签订对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3)材料三中美苏两国争相研制航天飞机,给世界局势带来了什么影响?(4分)(4)以事实说明材料四的观点。(3分)【答案】(1)背景: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结束;美国要称霸世界,而苏联成为其障碍。(2分)(2)性质:是一个军事政治集团。影响: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4分)(3)影响:一方面加剧了军备竞赛,导致世界局势紧张;另一方面拖垮了苏联,导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4分,每个点2分,答对两个即可得满分)(4)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两极格局结束后,出现了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等多个力量;世界主要国家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中以合作、谈判、协商为主。(3分)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