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1.14MB ,
资源ID:380616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061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人民版)讲与练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7-15 知能巩固.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人民版)讲与练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7-15 知能巩固.DOC

1、考纲考点一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1(2014新课标全国卷)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由1853年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夕,由材料可知,中国人均消费棉纱、棉布不如印度多。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背景可知,这是由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所导致的,故D项为正确答案。鸦片战争对中国经济造成破坏,与题干反映的现象关系不大,所以A项不正确;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关税主权遭到破坏,无法

2、保护本国经济,故B项错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印度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答案:D2(2014山东文综)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后),故A项错误。民族工业是指中国私人采用机器生产而创办的企业,而题干的生产方式属于手工生产,不是机器

3、生产,故不是民族工业,B项错误。题干中没有涉及进口与出口的数额,无法得出C项结论。题干材料反映出19世纪60年代的江浙地区出现了大量农户放弃农业种植从事手工纺织的现象,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加紧掠夺中国的原料所致,故D项为正确答案。答案:D3(2014大纲文综)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20年代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的经济政策。材料主张保护、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洋务运动期间,清政府对民间设厂进行了严格限制,以保证

4、洋务企业的垄断地位,因此,A、B两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戊戌变法(1898年)时期,清政府鼓励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符合材料中的主张,C项正确。20世纪20年代,清政府已被推翻(1912年),与题干中的“晚清”时间不符,D项错误。答案:C4(2014江苏单科)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A毛竹和

5、茶叶等山货的外销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解析: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瓦解的含义是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符合其含义的只有D项,故选D项。答案:D5(2014浙江文综)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A“求富”“自强” B“师夷长技”C“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演变。材料强调了修建铁路有利于对内开发资源,对外收回丧失的利权,这有利于人民,也有利于国家。同时,有利于解决发展军事工业的资金

6、来源问题,这正是洋务派“求富”“自强”的主张,故选A项。抵抗派提出的“师夷长技”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不能反映材料信息,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传统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的态度问题,故虽同为洋务派的主张,“中体西用”超出了材料范围,C项错误;“民生主义”的核心主张是平均地权,D项错误。答案:A6(2014天津文综)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向西方学

7、习的内容。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等人最早掀起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开始开眼看世界,排除A项。“中体西用”中的“中体”是以中国的儒家伦理道德为根本,“西用”是以西方科技为辅助,题干没有涉及中国儒家伦理道德的内容,故B项错误。19世纪八九十年代,主张接受西式教育的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不能说中国人“普遍接受西式教育”,故C项错误。从题干材料看,李鸿章关心的知识包括物理、数学、化学等西方科技,这说明了李鸿章对西方科技的关注,故D项正确。答案:D7(2013北京文综)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

8、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解析:材料反映出洋纱行销甚广,南方各省几乎没有不使用洋纱的地区,故D项分析正确。A项洋纱洋布并不是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B项完全曲解了材料,C项内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答案:D考纲考点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8(2014安徽文综)“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

9、的原因有()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材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民族纺织业的衰落。材料中有“外纱复纷至沓来”的信息,说明正确,“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的信息说明正确。因此,B项正确。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外纱复纷至沓来”,挤占了中国棉纱市场,这说明世界棉纺织业并未萎缩,错误。材料未反映官僚资本方面的信息,排除。答案:B9(2013江苏单科)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轮船统计年份船只吨位其中千吨以上轮船船只吨位19281

10、352290 791117213 48219302 792415 447138247 96919323 456577 257178342 21119353 895675 173208461 812A. 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B. 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D.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解析:全面抗战始于1937年,故A项与表中的时间不符,排除。受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经济侵略,故B项不正确。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于1946年,故D项与表中的时间不符,排除。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发起“国民经济建设

11、运动”,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因而出现了材料中的状况,故选C项。答案:C10(2013福建文综)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年份1912 1913 1914 1915工厂数(家) 46 46 12 2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解析:19121915年,自然经济并未最终解体,排除A;甲午中日战争后,实业救国就已兴起,排除B;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对19121915年工厂数量的变化无直接影响,由此排除D。答案:C11(2013安徽文综)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

12、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获得了初步发展,而题干的时间是从1913年到1936年,早就超越了初步发展这个阶段,故A项错误。图中数据表明直到1936年外国资本依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故B项表述正确。1936年官僚资本体系并未崩溃,故C项错误。D项中“决定”二字表述错误,国际局势是影响中国产业资本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答案:B12(2012江苏单科)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

13、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解析:本题考查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旨在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上海市长对上海经济与内地经济之间关系的阐述。上海市长认为,上海经济与内地经济之间是鱼水关系,主张用内地经济的“水”为

14、上海经济这一条“鱼”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体现出上海市长希望通过帮助内地发展经济,改善上海的发展环境的主张,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着眼于上海内部经济的调整,均不符合材料主旨。答案:A13(2012浙江文综)下边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陕、甘、湘、桂)开办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猛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同时考查学生解读图片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5、。柱状图显示出19411943年工业发展速度最快,这一时期正好处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故B项符合题意。柱状图中的数据经历了先增后减的变化,故A项错误。图中数据并未体现大后方与沿海工业比例的变化,故C项错误。大后方工厂开办主要是为了赢得抗战胜利的需要,故D项错误。答案:B切入点企业的社会责任1回顾历史,早在1861年安庆内军械所一类企业的创办在当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A学习西方政治体制,镇压国内农民起义B首倡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C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以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D破除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开实业救国之先河解析:A项“学习西方政治体制”不符合史实;B项有误,洪仁

16、玕是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人;D项也不正确,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才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正确答案是C,洋务派的口号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答案:C切入点主干知识:洋务运动2“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下列近代企业中都具有这种特征的是()A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发昌机器厂B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C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开平煤矿D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解析:材料所述是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特征。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都属于洋务派创办的企业,不是近代资本主义企业,故符合题意的答案是D。答案:D切入点主干知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17、发展的不同阶段3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解析:本题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19世纪70年代前后产生,甲午战争后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进入“黄金时期”。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很快萧条。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再次获得发展。但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国民政府的“经济统制”和日本的侵略,再次衰落。到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商品大量涌入,再加上战争,濒临崩溃。三大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变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部分。答案:A切入点核心概念:实业救国4电视连续剧大染坊讲述了陈寿亭从一个叫花子到拥有雄厚资产的印染厂主的创业历程,描写了中国民族工业

18、在20世纪初的艰难发展历程,从中展示了一代中国人经济强国之梦的诞生与毁灭。由此我们得出的认识是()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一战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实业救国”的主张在当时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无法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ABC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艰难发展历程的综合认识。是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原因,则表明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表述均符合题意。答案:D切入点新史观:现代化、近代化5某中学关于“上海专题史”探究学习课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最佳主题是()A上海中国工业化的起点B上海中国走向世界的前沿C上海中共成长的摇篮D上海中国近现代化的缩影解析:四个备选项都能从一定角度反映上海的特点,但选项内涵上存在局部与全局的关系,D项最佳。答案:D切入点南京国民政府滥发纸币,危害民生6南京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起初很值钱,两块钱就能办一桌酒席,但到1949年5月,100元只能买0.000 000 245粒大米。右图为当时国统区的反战漫画,这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面临的哪一方面困境()A帝国主义的搜刮B封建势力的勒索C政府滥发纸币、通胀的变相掠夺D官僚资本的压榨解析:图片中“钞票满天飞,人人活不了”是关键信息,只有C项与此关系密切。答案:C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