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阶段检测卷阶段检测卷六(5-9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0463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阶段检测卷阶段检测卷六(5-9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阶段检测卷阶段检测卷六(5-9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阶段检测卷阶段检测卷六(5-9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阶段检测卷阶段检测卷六(5-9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阶段检测卷阶段检测卷六(5-9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阶段检测卷阶段检测卷六(5-9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阶段检测卷阶段检测卷六(5-9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阶段检测卷阶段检测卷六(5-9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阶段检测卷阶段检测卷六(5-9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阶段检测卷阶段检测卷六(5-9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阶段检测卷阶段检测卷六(5-9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下册阶段检测卷阶段检测卷六(5-9单元)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阶段检测卷六(5-9单元)(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城镇,工厂也增多了”。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A.工厂制度的诞生B.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C.社会立法的改进D.君主立宪制的最终确立【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打破了工厂受自然环境的限制,人口稠密的城镇工厂数量增加,故选B项。2.英国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在他们撰写的技术工人一书中写道:“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史读起来像是一部内战史。”以下对“内战”理解准确的是()A.议会军与国王军队的交战B.无产阶

2、级与资产阶级对立C.英国与北美殖民地的战争D.工业城市与乡村地区对抗【答案】B【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时期,在阶级关系上,出现了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并且二者是尖锐对立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史读起来像是一部内战史”,故选B项。3.英国诗人雪莱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下图内容节选自雪莱1819年创作的致英格兰人的歌。该作品反映了当时英国()A.封建领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B.君主立宪制度并不完善C.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广泛传播D.生产关系变革引发新矛盾【答案】D【解析】作者号召被奴役被压迫的工人阶级进行反抗,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社会上出现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

3、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而“奴役”“锁链”等反映阶级矛盾尖锐,故选D项。4.以下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图示,其中正确的是()A.西方国家亚非拉美地区B.西方国家亚非拉美地区C.西方国家亚非拉美地区D.西方国家亚非拉美地区【答案】C【解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有瓜分世界领土的需求,对外以资本输出为主,故选C项;对外输出武器、手工业品,掠夺金银、贩卖奴隶(劳动力)是在早期殖民扩张时期,此时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排除A项;对外输出商品,对内输入工业原料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此时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B项;对外输出以资本和科技为主,亚非

4、拉美地区则为西方国家提供劳动力和能源是在二战之后,排除D项。5.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就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据此可知()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美洲的开发B.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C.欧洲移民为美洲带来充足劳动力D.英国工业革命推动早期殖民扩张【答案】B【解析】由材料“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就缓慢得多”并结合所学可知,对美洲的殖民掠夺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6.下图为非洲语言分布图,造成这样分布的历史原因是()A.代议制适合非洲B.非洲的教

5、育基础薄弱C.工业革命的不断发展D.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扩张【答案】D【解析】西方殖民者在侵略扩张时都在非洲推广自己的语言,所以才造成了这幅非洲语言分布图中的情形,故D项正确。7.1878年,埃及组成努巴尔内阁,英国人担任财政部长,法国人担任公共工程部长(意大利人和奥地利人分担副部长),并拥有否决权,努巴尔首相形同傀儡,这说明()A.埃及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B.在侵略埃及的过程中西方列强进行了合作C.苏伊士运河的收入将完全由英国人控制D.英法等国对埃及的控制有利于埃及政治的近代化【答案】A【解析】从埃及内阁的构成可以看出,埃及中央政府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故A项正确。8.柏林会议最后议定书中规定“任

6、何国家均应在进行新占领时,分别通知本议定书之其他缔约国,以便彼此在必要时得以提出彼等之权利主张。”对上述有关帝国主义瓜分非洲的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时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和冲突B.帝国主义在瓜分非洲时相互勾结C.帝国主义瓜分非洲过程中引起的矛盾,已经得到根本的解决D.帝国主义达成此协议是为了进一步实现对非洲的瓜分【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柏林会议是为了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对非洲的侵略引起的尖锐的矛盾而召开的,因此A项说法正确;从材料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国家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有相互通知的义务,因此帝国主义国家在瓜分非洲的过程中还有勾结,故B项说法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柏林

7、会议是为了进一步实现对非洲的瓜分而召开的会议,故D项说法正确,因此A、B、D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C项本身说法绝对化,符合题意。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和德国都是后起之秀,都是采用新技术成果的模范。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这两个国家却成为对手的根本原因是()A德国成为美国盟国的敌对国B美国和英法有着历史的渊源C美德资本扩张的矛盾和冲突D德国的潜水艇战伤害了美国【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美德矛盾尖锐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的冲突,是资本扩张的矛盾和冲突,故C项符合题意。101921年,苏俄私人资本积累为1.5亿卢布,1923年初增至3.5亿卢布。从1922年到1925年,注册的私人

8、工业企业数量从856个增至1 786个。这说明苏俄()A私有经济日趋占据主导B新经济政策成果凸显C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D轻工业成为发展重心【答案】B【解析】通过题干中所提及的几个时间点1921年、1922年、1923年、1925年,可知该现象处于新经济政策时期,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适应了当时苏俄的国情,即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其成果比较明显,出现了题干中所述现象私人资本和企业数量都有所增长,故选B项。1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其主要依据是()A旨在打击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有利于和平反战思潮勃然兴起C同盟国为制止法西斯侵略而战D由于法西斯国家争夺世界霸权【答案】C

9、【解析】二战是制止法西斯侵略扩张的战争,所以能够看出这次战争的性质是反法西斯战争,故C项正确。12“在当代国际秩序内,即使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形成的国际基本格局的基本框架。”这个基本框架是指()A一超多强 B两极格局C多极化格局 D雅尔塔体系【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形成的国际基本格局的基本框架”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是雅尔塔体系,故D项正确。13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上台后,规定国家不再补贴,并放弃了战后历届政府的充分就业政策,甚至提出福利只限于给老人与病人,特别不能给罢工

10、工人。导致这些政策出台的主要原因是()A贫富两极分化加重 B经济发展严重倒退C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D宏观调控严重失控【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撒切尔夫人改革的主要原因是英国的高福利开支导致国家的财政负担日益加剧,需要政府放松对经济的干预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14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1991年12月25日辞职演讲中说:“我们什么都多:土地、石油和天然气、其他自然资源;智慧和才能也都不错。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越来越落在他们的后面。”造成苏联“比发达国家差得多”的最主要原因应该是()A经济建设模式的弊端重重B资本主义阵营的经济封锁C军备竞赛活动的负担沉重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11、滞后【答案】A【解析】材料戈尔巴乔夫发表的演讲,认为苏联比发达国家要差很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的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所导致的,也就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故A项正确。15针对“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我们相信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政策。苏联采取的应对是()A马歇尔计划 B成立北约C成立经互会 D成立华约组织【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

12、、混乱”可知是经济上的援助,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美国提出了马歇尔计划,为此苏联成立了经互会,故C项正确。161960年3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东方政策,希望改善苏法关系。1964年1月,法国与中国建交,并呼吁西方各国也承认新中国。1966年7月,法国宣布退出北约。之后,戴高乐还访问了苏联和许多东欧国家。这表明()A法国努力开创独立自主外交的新局面B西欧经济复兴直接促使两极格局瓦解C军备竞赛加剧导致美法关系急剧恶化D世界政治格局已经呈现出多极化态势【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在当时两极格局对峙之下,法国提出了自己的独立外交政策,主张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缓和与苏联

13、的关系,表明法国努力开创独立自主外交的新局面,故A项正确。17美国学者享廷顿在孤独的超级大国中说:“当前我们处于一种奇特的混合格局,即一个超级大国与若干大国并存的单极多极的世界格局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世界新秩序已经形成B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C世界有多个权力中心D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答案】B【解析】当今世界新秩序并未形成,处于不断加强的过程,故A项错误;题目牵涉的是世界格局的变化,体现的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项正确,排除C、D两项。18下图漫画原载于2003年瑞典报纸,名为布什:准备起飞,图中UN代表联合国。该漫画表明()A两极格局加剧美国和苏联的对抗B新世纪世界多极化趋势日

14、益加强C联合国在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D美国推行了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答案】D【解析】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漫画信息反映美国未经安理会批准,对伊拉克进行空中军事打击,故选D项。19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经济全球化推动文化交流C各国发展道路一致D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的新兴国家在发展道路上既有面向世界的开

15、放性,也立足于本国本民族的发展传统,这体现出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故选D项。20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也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材料主要反映了()A全球化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B核武器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生存C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D环境污染、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答案】A【解析】题干中提及当今时代即全球化时代下前景(灿烂夺目)与危机(蘑菇云)并存,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21题14分,22题14分,23题16分,24题16分,共60分)21近代以来,人们不断追

16、求理想社会,走在追梦的路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罗伯特欧文1771年出生于英国一个贫苦的家庭,9岁时就当了学徒。1799年,欧文在新拉纳克工厂进行改革试验,他想消灭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消除无产阶级的贫困状态。他从缩短工时入手,实行了一系列提高工人福利的改革,为工人开办托儿所、幼儿园和模范小学,并建立了专门商店,廉价供应食品和生活必需品。此外,工厂还废除了惩罚,代之以教育规劝。1824年,欧文又到美国创办了“新和谐公社”,即他追求的“理想国”,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则。摘编自英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一卷和欧文文集材料二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是以翁同龢为首的“

17、清流”党的决策人物之一。南京政府成立后张謇任实业总长,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1895年,张之洞授意张謇在通海一带创办纱厂。“大生”取自周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大生”二字也寄托了他的理想:服务社会,造福民生。1926年,张謇去世时给南通留下的是一个拥有50多家企业、2 400多万两白银、当时全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还有由400多所各类学校、场馆组成的教育文化体系,以及一套完整的水利、交通、供电等市政基础设施和一系列公益慈善事业,缔造了一个近代南通模式的“理想国”。摘编自章开沉张謇传(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人社会理想实验的背景。(10分)

18、(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人社会理想实验特点的共同之处。(4分)【答案】(1)背景:欧文:工业革命;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加剧;欧文的个人经历。张謇:儒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受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影响;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西学东渐,张謇是爱国和进步知识分子的代表。(2)共同之处:两者都缺乏实现的社会基础;实业带动经济、教育、社会全方位发展;都重视实验验证。【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他想消灭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消除无产阶级的贫困状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空想社会主义

19、出现的背景是工业革命的进行,导致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加剧;根据材料一“罗伯特欧文1771年出生于英国一个贫苦的家庭,9岁时就当了学徒”可知,欧文的社会经历也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之一。根据材料二“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侵华,民族危机加深;根据材料二“1895年,张之洞授意张謇在通海一带创办纱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和一战期间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根据材料二“大生二字也寄托了他的理想:服务社会,造福民生”可知,张謇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具有爱国情怀的知识分子。第(2)问,结合材料一

20、、二,从他们实行的社会基础、实业发展程度、是否重视实验验证等方面回答。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从17世纪末便在非洲从事奴隶贸易。1807年英国宣布废止奴隶贸易,随后在西非沿海建立了几个殖民据点。19世纪中期,英国与非洲国家和部落签订了不平等通商条约加紧对非洲的侵略。19世纪末,欧洲对非洲的争夺和瓜分走向高潮。英国也加紧了对非洲侵略和扩张的步伐,力图建立“从开普敦到开罗”的殖民帝国。从1890年到1900年,英国对非洲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到20世纪初英国在非洲夺占了20个殖民地和附属国,占非洲土地面积的29%。摘编自何芳川主编非洲通史材料二1955年亚非会议上,新中国与非洲

21、国家有了直接交流。此后,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都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非洲国家在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台湾、人权等问题上都支持中国。50年来中国对非洲援建了近900个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项目,并免除了31个非洲国家共计105亿元人民币的债务。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对非洲投资,而非洲石油、木材、铁矿石、有色金属等源源不断进口到中国。中国还为数万名非洲学生到中国留学提供奖学金,并派出一万余名医疗人员赴47个非洲国家援助。除此之外3 000多名中国维和官兵参与维和行动,大批中国青年志愿者赴非洲工作。摘编自艾周昌、沐涛主编中非关系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720世纪初英国在非洲的扩张历程

22、。(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分析现代中非关系与近代英非关系的差异。(4分)【答案】(1)简评:英国在非洲从事奴隶贸易,建立殖民据点,加速了本国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给非洲带来灾难;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对非洲开展不平等的通商贸易,为本国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原料,将非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动侵略战争,和其他列强一起瓜分非洲,使英国得以在非洲建立庞大的殖民帝国,巩固了英国在非洲的殖民统治,也给非洲带来了灾难。(2)差异:中国:奉行合作共赢;英国:奉行利益至上。【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内容可知

23、英国在非洲的扩张历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结合“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三个时期英国在非洲扩张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可知现代中非关系是合作共赢的,而近代英非关系则是通过压榨掠夺非洲来维护英国利益,即英国利益至上。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较弱的意大利不再是徒劳无益地企图向现状挑战的修正主义国家,第三帝国和日本帝国也给修正主义运动增添了力量。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应该结束的方式:欢呼、握手、跳舞、喝酒,充满了希望。时间是1945年

24、4月25日,地点是位于易北河边的德国东部小镇托尔高,事件是美苏军队的首度会师,这两支军队从地球的两端进军纳粹德国,迎面相会。二战中获胜一方的大同盟领导人是富兰克林罗斯福、温斯顿丘吉尔和约瑟夫斯大林,他们在战时的两次高峰会议上已经握过手,为一个更好的世界祝过酒。然而,为什么在托尔高会师的士兵在迎接对方时会表现出惶惶不安,仿佛他们在期待会见外星来客?对所有上述问题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其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摘编自美约翰刘易斯加迪斯冷战材料三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并不仅仅是“二战后出现的两种社会制度,两种意识形态和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庭抗礼的国际关系格局”,即两极格

25、局;相反,雅尔塔体系要保卫的是整个战后的世界和平、安全与发展。在这一点上,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摘编自徐蓝试论雅尔塔体系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1)就国际关系而言,指出材料一中德国、日本、意大利三国要“修正”的内容以及二战时,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参加的两次高峰会议对战后世界作出的重要安排。简析赢得二战胜利的同盟大国之间的关系走向破裂的原因。(8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雅尔塔体系基本完成了任务”的依据,并概括其能够“基本完成了任务”的原因。(8分)【答案】(1)修正的内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安排:二战后对德国处置以及确保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安排(或奠定了雅尔塔体制的基

26、础)。原因:美苏两国社会制度(或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尖锐。(2)依据:二战后至冷战结束,雅尔塔体系制约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原因:雅尔塔体系下以美、苏为首分别形成资本主义国家阵营和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双方势均力敌;两极对峙格局有利于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壮大,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联合国发挥了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作用;二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主义思潮盛行。【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德国、日本、意大利,要修正的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之中,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参加的重大国际会议安排了战后的对德处置的措施和战后世界格局的特征,奠定了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二战胜利以后,同盟国之间关

27、系会走向破裂,主要是由于美国和苏联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所导致的。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信息及所学知识,从雅尔塔体系在维护和平方面的作用回答;第二小问,结合两大阵营、两极格局、联合国、世界人民反战思潮等方面分析。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苏联工业消费品生产(第二部类),1980年比1950年增长9.3倍左右;美国工业生产1980年比1950年增长了2.1倍。19651982年苏联按人均计算的居民实际收入增加1.02倍。美国私人非农业部分的工人的实际周平均工资,从1965年的101.1美元下降到1980年的95.18美元。从1973年到1994年,美国普通工人每周实际

28、工资已下降了1.9%,实际工资大体已降到(20世纪)50年代末的水平。1988年到1993年,美国私营部分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9%,而职工每小时的平均收入降低了4%。据世界经济统计简编(1982年)苏联经济概论等整理材料二19802007年美国经济贸易逆差与GDP增长率(单位:10亿美元、%)摘编自邹玉娟财贸经济美国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并存及其原因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和苏联1950198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并简要分析造成这些态势的主要原因。(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19802007年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并概括促成这些态势的主要因素。(7分)

29、【答案】(l)态势:美国:经济总量继续增长,劳动生产率提升,但经济增长率、居民实际收入下降;苏联:经济总量,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和居民实际收入均呈现增长趋势。原因:美国:侵越战争、经济危机的拖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政策的失灵;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经济体制改革的促进;争夺霸权与军事工业、重工业发展的带动。(2)态势:GDP增长率总体上升,低速增长,贸易逆差起伏不定。因素:新理论应用;新模式应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投资,创造就业;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综合国力。【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比较材料一中的数据信息,从经济总量、劳动生产率、居民实际收入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两国的政策调整、科技发展和对外政策等方面简要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从19802007年美国经济贸易逆差与GDP增长率图表可知,GDP增长率总体上升,低速增长,贸易逆差起伏不定。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信息“GDP增长率”“贸易逆差”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美国的经济理论、经济政策、科技与投资以及自身的经济实力等方面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