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37 ,大小:236KB ,
资源ID:380376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037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专题十五文言文阅读.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专题十五文言文阅读.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201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卷: 专题15 文言文阅读 高考题一、(2011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

2、:“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障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

3、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节选自宋史何灌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辽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答案C解析敛:收兵。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或著崖石皆没镞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得善田二万六千顷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ABC D答案D解析介绍何灌的作为,但均未有成效。的结果是使敌人退兵;是何灌建言的功效;显

4、示其射技超人。都表明“行事有成”。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往事契丹太师都惊恐起拜。B何灌深谙西北边事,受到徽宗赞许。他任河东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徽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帝认可。为完成运粮任务,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应募。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溃败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

5、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受伤战死。答案D解析“何灌阻止溃败未成”错误,应为“何灌也望风溃退”。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译文:_(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译文:_答案(1)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2)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解析(1)整弓:整理弓箭。第一个“之”指靶心,第二个“之”指何灌。(2)“见”指拜见,“控守”译为“把守”。要注意补出省略的兼语“之”。参考译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何灌因为武选登第,做河东路从事。河东经略使韩缜对他说:“你是个奇才,将来总有一天

6、会坐上我今天的座位。”后来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检的军职。辽国人经常越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不允许他们越境过来取水,辽国人愤怒地带领兵马犯境。何灌面对高崖射箭,每射必中,有的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辽军吃惊的把他当成是神人,悄悄地退去了。大约过了三十年,契丹的萧太师与何灌相遇,说起了过去的事,说起何巡检神奇的箭法。何灌说:“那就是我啊。”萧太师肃然起敬,忙向何灌行礼。何灌做河东将时,与西夏军队相遇,敌人的骑兵追了过来,何灌射出的箭都能射穿敌人的铠甲,从胸前射进去,从背后洞穿,再射中后面的敌人,西夏人非常害怕地退走了。张康国把何灌向徽宗推荐,徽宗召见了他回话,询问起西北边境的敌我态势,何灌

7、用笏板在御榻上画图,指着衣服上的花纹作为敌我态势来(向皇帝讲解)。皇帝说:“敌人都在我的眼里了。”后来何灌官升提点河东刑狱,升任西上阁门使、兼任威州刺史、沧州知府。因为治理城障有功,转任引进使。当时皇帝命令运送粮三十万石到并塞三州。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乘,这时沿边麦子正熟,可以用运输粮草的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奏了上去,朝廷应允了。过不多久,何灌又被任命知岷州,凿引邈川水灌溉了数千顷闲置的田地,河湟一带的人民把它叫做“广利渠”。后来平调到河州,不久又回到岷州,并加“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之职。何灌向朝廷进言:“如果先修缮水渠引水,使耕地不受到旱灾的损害,那么

8、百姓就乐于参加招募,而所需的弓箭手的名额就能够招足了。”朝廷听从了何灌的建议。不用半年,就改善了耕地质量二万六千顷,招募到了七千四百名青壮弓箭手,是当时西北几路最成功的。一次,何灌陪辽使在玉津园射箭,一发命中箭靶,再次发射就没有射中。客人说:“太尉不能射中了?”何灌答道:“不是,我只是出于礼节让让你。”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的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随后升侍卫步军都虞候。金兵南下,朝廷把所有的禁兵都交付给梁方平守卫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金兵驻扎在滑州,梁方平向南逃跑,何灌亦望风溃败。黄河南岸没有一个人能抵御敌人,金师于是直接攻打京城。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

9、角。何灌背靠城池抗拒,总共和敌人作战了三天,受到创伤,死在阵地上,当时六十二岁。二、(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

10、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

11、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注】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

12、项是()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已:停止B泽命不渝,信也 渝:坚持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修:治理D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济:渡过答案B解析渝:改变。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故燕王欲结于君B拱手而问曰 朝济而夕设版焉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 此亡秦之续耳答案C解析C项都是连词,表假设。A项,向;和。B项,表修饰;表顺承。D项,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结构助词,的。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省刑罚,薄赋敛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

13、令于百吏齐国百姓,公之本也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ABC D答案C解析句说了解百姓疾苦,厚施德惠;句减少刑罚,薄收赋税;句将齐国百姓看做桓公成就大业的根本。皆为仁政爱民的具体措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的思想。句列举的是不以民为本的情况;句是说桓公重视管子以民为本的建议,下令实施,非直接体现;句为治理百姓的措施,不直接体现仁政爱民,以民为本。8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义。B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C

14、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意的能力。“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错。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勿惧以罪,勿止以力。译文:_(2)出令不改,则民正矣。译文:_(3)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译文:_答案(1)(治理百姓的人)不要用刑罚让百姓害怕,不要用强力让百姓止步不来。(或“不要用刑罚恐吓百姓,不要用强力制止百姓”)(2)(国君)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那么百姓就会走向正轨。(或“百姓的

15、秩序就正常了”)(3)您想要称霸诸侯、成就一番大事吗?那么就一定要从它的根本(或根本的事情)做起。解析(1)句,“以罪”“以力”是介宾结构后置,译时注意要放到动词前边。(2)句,“则”是“那么”之意,“正”译为走上正轨。(3)句,注意“则必从其本事矣”的正确断句。参考译文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大凡治理人民,必须了解百姓的疾苦,要厚施德惠,不要用刑罚恐吓他们,不要用强力禁止他们。注意这四点,就足可以治理好百姓了。”桓公说:“好,继续说。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个方面,就可以实行它了。”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

16、:“守信用,人民就相信他;行仁政,人民就依附他;严肃,人民就敬畏他;有礼,人民就赞美他。常言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不是他想要的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啊!”桓公又问说:“我想修明政事来定时会盟天下诸侯,可以做到么?”管子回答说:“可以。”桓公说:“从哪里做起才可以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爱民的方法是什么?”管子回答说:“王公治理王公的事物,卿大夫治理卿大夫的事务,使他们事业互相关系,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士,使他们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发出的政令不随便更改

17、,人民就走上正轨。这些就是爱民的方法。”桓公坐在位子上,管仲、隰朋进见。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意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则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臣子,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进而学得治国的方法呢?”管子回答说:“您想

18、要成就霸王之业兴举大事么?那么就必须从它的根本做起。”桓公移动身体离开席位,拱手问道:“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的百姓,便是您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顿,而国家举事竟不按时令。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举事按照时令,百姓就不愁劳顿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举荐给先君才行。”第二天,全体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为百官确立了法令。对近处显示忠信,对远处显示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好像流水一样归附他。三、(2011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事

19、有可行而不可言者,有可言而不可行者。有易为而难成者,有难成而易败者。此四策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讠屈寸而伸尺,圣人为之;小枉而大直,君子行之。周公有杀弟之累,齐桓有争国之名,然而周公以义补缺,桓公以功灭丑,而皆为贤。今以人之小过掩其大美,则天下无圣王贤相矣。故目中有疵,不害于视,不可灼也;喉中有病,无害于息,不可凿也。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以为易也;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犹以为平。昔者,曹子为鲁将兵,三战不胜,亡地千里。使曹子计不顾后,足不旋踵,刎颈于阵中,则终身为破军擒将矣。然而曹子不羞其败,耻死而无功。柯之盟,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三战所亡,一朝而反之,勇闻于天下,功立于鲁国

20、。管仲辅公子纠而不能遂,不可谓智;遁逃奔走,不死其难,不可谓勇;束缚桎梏,不讳其耻,不可谓贞。当此三行者,布衣弗友,人君弗臣,然而管仲免于缧绁之中,立齐国之政,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管仲出死捐躯,不顾后图,岂有此霸功哉?今人君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而蜂房不容鹄卵,小形不足以包大体也。(取材于淮南子汜论训)注:讠屈:弯曲。河上:黄河边,这里指黄河边的平地。涔:积水。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难成而易败者败:毁坏B河上之丘冢不可胜数,犹以为易也 易:平坦C三战所亡,一朝

21、而反之反:返回,这里指收回D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小善 略:简略答案D解析“略”在此处是“主要”的意思。1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事有可行而不可言者圣人之所独见而留意也B昔者,曹子为鲁将兵 终身为破军擒将矣C使曹子计不顾后 使管仲出死捐躯D布衣弗友,人君弗臣 今人君论其臣也答案C解析C项的两个“使”都表假设,译为“假使”或“假如”。A项第一句中的“而”是连词,表转折,“但是”;第二句中的“而”是连词,表并列,“并且”。B项第一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第二句中的“为”是动词,“成为”。D项第一句中的“臣”是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臣子”;第二句中的“臣

22、”是名词,“臣子”。12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目中有疵,不害于视,(则)不可灼也B喉中有病,(苟)无害于息,不可凿也C水激兴波,高下相临,差以寻常,(而)犹以为平D遁逃奔走,(然)不死其难,不可谓勇答案D解析D项的“遁逃奔走,不死其难”两个分句间是顺承关系,不应该补表示转折关系的“然”字。1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世间之事是极为复杂多样的,古代圣贤对此有独到见解并十分关注。B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在周公、齐桓和曹子身上都得到了印证。C管仲虽称不上智、勇、贞,但他仍为齐国的霸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D评价人物要着眼于大处和长远,而不能仅看一

23、时的成败和小的污点。答案B解析B项中,周公、齐桓和曹子的事例是为了证明“大美”可以掩盖“小过”,“代价与成功总是成正比”这个结论是典型的无中生有。14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取材于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答案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今人之为学者/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24、。解析首先要通读,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找出停顿标志,如“然后”“然”等,同时也要注意句式的对称,如“以修其身”“以钓声名”。参考译文所以有些事情是可以做但不能说的,有些事情是可以说但不能做的,有些事情是容易做但难以成功的,有些事情是既难做成又相当容易做坏的。这四方面的策略,只有圣人有独到的见解并且时刻留意。小事委曲、大事伸张,圣人是这样的处事原则;小处可以弯曲,大处必须站直,圣人是这样的行事原则。周公有杀害亲兄弟管蔡的精神负担,齐桓公有和公子纠争夺国政的恶名,但是周公以匡扶周室的正义行为弥补了杀害兄弟的缺憾,齐桓公用称霸天下的功绩抵消了他的丑事恶名,所以两位还都算是圣贤者。假使因为其人有些小的过

25、失而抹杀了他的优点,那么天下就再也难以有圣王和贤相了。所以,眼睛稍有疵点,但只要不妨碍看东西,就不必用火炙烤;咽喉稍有不适,只要不妨碍呼吸,就不必凿开喉管。黄河流域的平原地带,尽管小土丘多得数都数不过来,但这一地带仍不失平坦;水流急得会激起波浪,有时浪头高达数尺之高,但河水仍不失平静。过去曹沫为鲁国带兵打仗,屡战屡败,丢失国土数千里。假使曹沫不作长远打算,不转身往后撤退,拔剑刎颈自杀,那么他就永远是个败军中的败将。然而,曹沫并不为一时的失败而害臊,他所感到的耻辱是不能很好地建立功绩。于是他在后来的齐鲁柯地会盟中,拿着三尺宝剑,逼着齐桓公归还夺走的土地,这样使他在多次战争中丧失的土地于片刻之间便

26、收了回来。他的大智大勇也传遍天下,并为鲁国立下了功绩。管仲辅佐公子纠并不成功,是不能说他聪明的;管仲又在公子纠和小白争权斗争失败后自顾逃命,不能为公子纠而敢于牺牲性命,这就不可以称他为勇敢的;管仲在被小白关押期间,并不感到这是耻辱,这就不能称他为贞节的。有了这上述三种行为,一般的平民都不愿意与他交朋友,君子更不愿意以他为臣子了,但管仲却能使自己从牢狱中解放出来,并受到齐桓公的重用,执掌了齐国大政,九次会合诸侯,一举匡正天下。假使管仲在当初身处绝境,身陷囹圄之时就献出了生命,不从长计议,那就哪会有以后助桓公称霸天下的功绩呢?今天如果君王评价他的下属,不考虑他大的功绩,总结他大的善行,而只是计较他

27、的小节问题,这便是失去贤才的做法。所以其人只要有大德,就不必非议计较他的小节;如果有他的可称赞的地方,就不必对他的不足之处吹毛求疵。牛蹄踩出来的水塘是长不出鱼来的,蜂巢里是容不下鹅蛋的,这说明狭小的东西是容不下大东西的。四、(201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东乡罗提督战功,见于圣武记者详矣。其智能亦自可韬,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晨必发火器惊之。公问故,令获一猴来,剃其毛,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皆惊走,后不复至。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山水迅急,瞬息千里。盐枭至则鸣金叫呼,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两旁系大竹,弯如弓。他船

28、追及,断系发之,船必覆,人莫敢撄。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俟船过,附而锯其舵。抵关适断,船不能行,触石破,尽获之。罗少亡赖,数行窃,令捕之杖毙,弃诸野。中夜而苏,匍匐至一老妪家,周之。乃改行,投身军营,骁勇冠绝侪辈。当赵金龙之乱,罗受命,与总督卢公坤往平之。贼已困,将擒矣。时宣宗以尚书宗室禧恩来督军,未至,诸公议待禧至,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罗每对人言生平作贼事,不少讳,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改行后,始娶妻,忽患奇疾,百方不治,一道人过门曰:“有方可救,但得钱三十千乃能配药。”罗自念贫窭,安得三十千钱,语其妻曰:“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苟鬻汝,得钱买药

29、,则两活矣。”妻泣而从之,病果瘳。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将略篇,有删改)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村人苦猴群盗食田粮痛苦B明晨俟群猴来,纵之去 腾跃C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做官D抵关适断,船不能行 碰到答案C解析A项“苦”应为“苦于”“为所苦”;B项“纵”应为“放开”;D项“抵”应为“到”;C项“官”名词作动词,“做官”正确。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其智能亦自可韬语其妻曰B

30、.非徒以武力雄一时也越关以过,船皆设炮械 C.令捕之杖毙,弃诸野妻泣而从之,病果瘳D.遂违众一战,歼贼且尽吾病且死,汝亦饿死耳答案B解析A项均为代词“他的”;B项分别为介词 ,“凭借”/连词,相当于“而”;C项代词,他、他的建议;D项副词,“几近”、“将要”。1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罗提督“足智多谋”的一组是()公尝率兵入南山,搜余贼画面为大眼诸丑怪状俟船过,附而锯其舵乃改行,投身军营罗曰:“围久师怠,贼必遁。”得钱买药,则两活矣ABC D答案B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改行投军不能表现足智多谋,故排除C、D,鬻妻得钱买药是无奈之举,更与足智多谋无关,排除A,故选B。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

31、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南山的一个村子里,群猴偷吃庄稼,村民深受其害。罗提督巧用计策,帮助他们解决了猴患。 B为了对付盐枭,罗提督因地制宜,巧妙部署,他令下属避其锋芒,暗中袭击,取得了辉煌战果。C罗提督年轻时曾经误入歧途,后洗手不干,投身行伍,在平定赵金龙之乱时,立下了汗马功劳。 D罗提督功成名就后,并不忌讳那段行窃经历,让他人提醒自己,引以为鉴,再也不做违法之事。答案D解析D项“他让人提醒自己,以此为鉴,再也不做违法之事”属无中生有,原文并未提及。19断句和翻译。(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

32、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译文:_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译文:_答案(1)罗既官游击/乃遣人访其妻/以重金赎还/为夫妇如初/报其鬻身救夫之义也/此事不足训/然以视少共艰苦/既贵而厌弃其糟糠者/其厚薄之区/殆不可以道里计/天生豪杰/磊磊落落/安得以道学家之律绳之(2)罗提督招募了一些擅长泅水的人,(让他们)手持锋利的锯藏在上游的水中。并请文人详细地写下(他做贼)的事,真是一个奇男子啊。解析(1)这段话的大意是:罗提督做了游击将军,就派人寻找他的妻子。用重金赎回,两人像当初一样重成夫妻,报答她

33、卖身救夫的恩义。这件事不值得效法,但跟那些能共度艰苦,得富贵就厌弃结发妻子的人比,品德好坏的区别,大概差别很大吧。天生的豪杰,光明磊落,怎能用道学家的准则去约束他?文言文断句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断句。(2)句中“募”意为“招募”,“匿”意为“躲藏”,“持”为“拿”。句中“历”意为“详细地”,“叙”意为“写”,“洵”意为“确实、真的”,另外句是判断句。参考译文东乡罗提督的战功,在圣武记里有详细记载。他真的有智慧才能,不只是凭借武力称雄一时。他曾经率兵进入南山,搜索残余的贼人。当地村民饱受猴群偷吃庄稼之苦,每天早晨一定要开枪放炮吓唬猴子。罗提督问明原因,让人捉来一只猴子,剃去它的毛,在

34、它的脸上画成大眼睛等一些丑陋怪异的模样。第二天早晨等猴群来了,放它离开,群猴都受惊逃跑。后来猴群没有再来。曾任夔州游击将军,夔关靠着大峡谷,峡中水流很急,一泻千里,私贩食盐的人到这里总是敲响铜锣大声喊叫,闯越夔关而过,船上都装备有火炮,两边系着像弯弓一样的粗大的竹竿,其他的船如果追上来,就砍断绳子放下大竹竿,后面追的船一定会被撞翻,没有人敢触犯他们。罗提督招募了一些擅长泅水的人,拿着锋利的锯子藏在上游的水中,等盐贩子的船经过,就附着在船上,锯船的舵,船到夔关正好锯断,船不能航行,触在石岸上撞破,把盐贩全都抓获。罗提督小时候是一名无赖,多次偷盗,官府逮捕他用杖刑将他打死,扔到野外。半夜他苏醒过来

35、,爬到一个老妇人家,老人救济了他。于是他改变品行,投靠军队,他十分勇猛,在同伴中出类拔萃。适逢赵金龙作乱,罗提督接受命令,与总督卢坤去平定。叛贼已经疲倦不堪,就要被捉拿住。这时宣宗让皇室禧恩尚书来督军,还没有到,众人商议要等禧恩到来,罗提督说:“包围得久了,军队疲惫,叛贼一定会逃跑的。”于是就违背众人的意愿出战,几乎把叛贼完全歼灭。罗提督每次对人说自己以前做过盗贼的事,没有一点避讳,并请文人详细地写下那些事情,实在是一个奇异的人。改变品行后,才娶了妻子,忽然得了怪病,用多种方法治疗都没有效果。一个道人经过他的家门说:“有药方能治病,只是需要三万钱才能配药。”罗提督想着家里贫穷,哪里有三万钱,就

36、对妻子说:“我得病快要死了,你也会饿死的。如果卖了你,得到钱买药,两个人就都能活了。”妻子哭着听从了他的建议,病果然痊愈了。罗提督做了游击将军,就派人寻找他的妻子,用重金赎回,两人像当初一样重成夫妻,报答她卖身救夫的恩义。这件事不值得效法,但跟那些能共度艰苦,得了富贵就厌弃结发妻子的人比,品德好坏的区别,大概差别很大吧。天生的豪杰,光明磊落,怎能用道学家的准则去衡量他呢?五、(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4题。会试录、乡试录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职也。凡书亦犹是矣。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不则官于其府州县者也。请者必当其人,其人亦必自审

37、其无可让而后为之。官于是者,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不让于乡矣。乡之先生,其文优,其于是书也有功,则官不敢作矣。义取于独断,则有自为之而不让于乡与官矣。凡此者,所谓职也。故其序止一篇,或别有发明,则为后序注。亦有但纪岁月而无序者。今则有两序矣,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两序,非体也,不当其人,非职也,世之君子不学而好多言也。凡书有所发明,序可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人之患在好为人序。唐杜牧答庄充书曰:“自古序其文者,皆后世宗师其人而为之。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欲序足下未已之文,固不可也。”读此言,今之好为人序者可以止矣。娄坚重刻元氏长庆集序曰:“序者,叙所以作之指也。盖始于子夏之序诗,其

38、后刘向以校书为职,每一编成,即有序,最为雅驯矣。左思赋三都成,自以名不甚著,求序于皇甫谧。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至于其传既久,刻本之存者或漫漶不可读,有缮写而重刻之,则人复序之,是宜叙所以刻之意可也。而今之述者,非追论昔贤,妄为优劣之辨,即过称好事,多设游扬之辞,皆我所不取也。”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可以止矣。选自【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九【注】后序:写在书后面的序文,类似于后记。20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推其乡先生之齿尊而有文者序之齿尊:年长受尊崇B请者必当其人 当:充当C有累三四序而不止者矣 累:堆砌,累积D刻本之存者

39、或漫漶不可读 漫漶:模糊不清答案B解析“当”应为相当,与之相称。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且如国初时,府州县志书成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B.官于是者,其文优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其于是书也有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D.今则有两序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答案A解析A项助词,用在句首,相当于“夫”;连词,表示让步,可译为“尚且”。B项都是介词,在。C项助词,用于句中停顿。D项连词,表转折,却。22下列各句全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两序,非体也无所发明,但纪成书之岁月可也自是缀文之士,多有托于人以传者读此言,今之好为古人文集序者

40、可以止矣ABC D答案C解析用排除法。只是介绍会试录乡试录写序文的格式,不是作者的观点。叙述写序文的变化情况,指出写序文的人借别人的著作得以流传后世。排除即可选出正确选项C。23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书前有序文,书后也可以有序文。B作者提出了对作序的看法,并运用引证法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C给古人文集作序时,介绍一下刊刻情况是可以的,但不应妄加褒贬。D杜牧认为给别人作序的人能够成为后世的宗师。答案D解析杜牧认为为别人写序的人,必是后世宗师。自己水平有限,离后世宗师的标准很远,所以不能写序。这是杜牧自谦推托之辞,但并不是D项所说一给别人写序就成为后世的宗师。所以D

41、项错。2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人亦必自审其无可让而后为之。译文:_(2)今吾与足下并生今世。译文:_(3)皆汲汲于名,而惟恐人之不吾知也。译文:_答案(1)那个人一定要考虑(或审视)自己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序。(2)现在我和您共同生活在当今时代。(3)都急切地追求名声,而唯恐人们不知道我。解析(1)前一个“其”是指示代词,那人;后一个“其”是代词“自己”。(2)“与”译为“和”,“并生今世”属省略句,应是“并生(于)今世。(3)“汲汲”意为急切,“不吾知也”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知吾也”。参考译文会试录乡试录,都是主考的官员在书的前面写序

42、,副主考在书的后面写序,这是职责所确定的。凡是书也都如同这样。再比如说开国之初时,府、州、县志写成,一定推选那个地方德高望重并且有文化的人给它作序,如果不这样就选择府、州、县那些地方的官员写序。请人作序的人一定找对恰当的作序人,那个人也一定要考虑自己,实在没有可以推让的人然后再作序。在这做官的人如果他的文章很优秀,他对于作序的书是有功的,那么就可以不必谦让给当地的文人;乡里的德高望重的人如果他的文章优秀,他对于作序的书是有功的,那么官员就不敢作序了。如果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就可以自己作序,不让给官员与乡人了:这样做,也是所说的职责。因此,书的序一般只有一篇,如果另有启发,就可以写成后序,也有的人

43、只记录成书时间,并没有序言。现在却已有两篇序言,还要增加到三篇、四篇甚至更多的。两篇序言已经不是正常的格式,再没有找对合适的写序人,确实是不应该的,世上有些君子学问不高却喜欢滥发议论。凡是书的内容有所启发,作序是可以的;如果没有很大的启发,只是记录写书的时间就可以了。人的毛病就在于喜欢给别人作序。唐代杜牧答庄充书中说:“自古以来为文章作序的人,都是后人学习敬仰的楷模。现在我和您同样生活在今世,想为您没有写完的文章作序,本来就是不可以的。”读了这些话,现在那些喜欢为古人的文集作序的人可以停止了。娄坚在重刻元氏长庆集序中说:“所谓的序,就是用来叙述作书的主要意图,始于子夏为诗作序。其后刘向把校勘书

44、籍作为自己的职业,每编成一部书就写一篇序,文辞非常优美,典雅不俗。左思写成三都赋后,认为自己不出名,向皇甫谧求写一篇序,从这之后,撰写文章的人大多向他人请托写序来使自己的名声和文章流传,这些人都急切地追求名声,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啊!等到文章流传久了,那些收藏的刻本,有的模糊不可辨,就有人完善并重新刻印,又有人重新为它写序,这时的序应该用来告诉人们重刻的目的。可是,现在的一些作序者,不是胡乱评论过去一些贤人,就是过分地称颂或搬弄是非,多说一些哗众取宠的言论。这都不是我所追求的。”读了这些话,现在那些喜欢为古人的文集作序的人可以停止了。六、(2011辽宁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29题。宋庆礼

45、,洺州永年人。举明经,授卫县尉。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庆礼雅有方略,彦范甚礼之。寻迁大理评事,仍充岭南采访使。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更相侵掠,荒俗不安,承前使人,惧其炎瘴,莫有到者。庆礼躬至其境,询问风俗,示以祸福。于是安堵注,遂罢镇兵五千人。开元中,为河北支度营田使。初,营州都督府置在柳城,控带奚、契丹。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两蕃反叛,攻陷州城,其后移于幽州东二百里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奚、契丹各款塞归附,玄宗欲复营州于旧城,侍中宋璟固争以为不可,独庆礼甚陈其利。乃诏庆礼等充使,更于柳城筑营州城,兴役三旬而毕。俄拜庆礼御史中丞

46、,兼检校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余所,并招辑商胡,为立店肆,数年间,营州仓廪颇实,居人渐殷。庆礼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七年卒,赠工部尚书。太常博士张星议曰:“宋庆礼大刚则折,至察无徒,有事东北,所亡万计。案谥法,好巧自是曰专,请谥曰专。”礼部员外郎张九龄驳曰:“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十年所。户庭可乐,彼独安于传递;稼穑为艰,又能实于军廪。莫不服劳辱之事而匪懈其心,守贞坚之规而自尽其力。有一于此,人之所难。请以所议,更下太常,庶素行之迹可寻,易名之典不坠者也。”乃谥曰“敬”。 (节选自旧唐书宋庆礼传)注安堵:安居。25对下

47、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仍充岭南采访使充:代理。B庆礼躬至其境 躬:亲自。C遂罢镇兵五千人 罢:撤去。D都督赵文翙政理乖方 乖:背离。答案A解析充:担当、充任。2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庆礼“雅有方略”的一组是()询问风俗,示以祸福独庆礼甚陈其利更于柳城筑营州城招辑商胡,为立店肆为政清严,而勤于听理所历之处,人吏不敢犯ABC D答案A解析是在皇上下诏命庆礼在柳城筑营州城,是为政清严,是为政清严的结果。2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庆礼深受礼遇,治政有方,武则天诏令桓彦范防备突厥,彦范特地召请庆礼共谋其事;岭南地区社会秩序混乱,庆礼受命治理以后

48、,百姓安居乐业。B宋庆礼处事求实,勇于开创局面。他坚持实施玄宗意图,另址再建营州城,管理归附的外族;又开屯田八十余处,使得营州仓廪充实,百姓逐渐富有。C宋庆礼生前的缺陷,死后受到非议,朝廷商议给他加谥时,张星认为他的为人和行事存在诸多过失,根据他的生前作为,应谥以“好巧自是”的“专”。D宋庆礼生前的功绩,最终得到朝廷认可,张九龄反驳张星的主张,认为宋庆礼始终不懈地承担辛劳事务,竭尽其力地守护坚贞准则;于是加谥为“敬”。答案B解析不是另址再建营州城,是原址再建。2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好兴功役,多所改更,议者颇嗤其不切事也。译文:_(2)庆礼在人苦节,为国劳臣,一行边陲,三

49、十年所。译文:_答案(1)然而喜爱大兴工程劳役,又多有变动,评论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合实情。(2)宋庆礼做人坚守节操,是国家的功臣,一去边境任职,就是三十来年。参考译文宋庆礼,是洺州永年人。高中明经考试,被任命为卫县县尉。武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奉诏在黄河以北布防居庸关、岳岭、五回等地方,为了防备突厥,特意召宋庆礼来谋划这件事。宋庆礼向来有计谋策略,桓彦范很敬重他。不久又调任大理评事,并充任岭南采访使。当时崖、振等五州首领,接连相互掠夺,边远地区不安,以前的使者,害怕那里的炎热瘴气,从没人到达过。宋庆礼亲身到了那里,询问风情习俗,说明祸福利害,从这以后那里的人都安居,便撤除镇守的兵士五千人。开元年间

50、,宋庆礼做了河北支度营田使。当初,营州都督府设置在柳城,控制奚、契丹。武则天时,都督赵文翙治理不当,奚和契丹反叛,攻占州城,那以后移到幽州东二百里的渔阳城安置。开元五年,奚、契丹各自通好归附,玄宗打算在旧城恢复营州治所,侍中宋璟据理力争认为不可,只有宋庆礼陈述很有利。于是下诏委派宋庆礼等人充任使者,再在柳城筑立营州城,调发劳役三十天而完成。不久授任宋庆礼御史中丞,兼检校营州都督。开屯田八十余处,并且招集行商的胡人,给他们建立店铺,几年间,营州粮仓很充实,居民渐渐富足。宋庆礼为政清正严明,而且勤于判决诉讼,所任职的地方,百姓官吏不敢触犯。但喜爱大兴工程劳役,又多有更改,议论此事的人都讥笑他不切实

51、际。开元七年逝世,追赠工部尚书。太常博士张星评议说:“宋庆礼为人太刚硬而易受挫,对人太苛察就无可用之人,在东北生出事故,损失的数以万计。按照谥法,喜好取巧又自以为是叫做专,请谥为专。”礼部员外郎张九龄辩驳说:“宋庆礼为人苦守忠节,是国家的辛劳之臣,一到边疆,历时三十年。居家可尽享安乐,他独甘心于来往奔波;农作本艰辛,但能使军粮充实。无不是从事劳累屈辱之事而兢兢业业,恪守坚贞之规而竭尽全力,即使其中的一样,都是别人难以做到的。请把所议论的,再下发太常寺,希望体现平日的行迹,名(指古时帝王、公卿、大夫死后朝廷为之立谥号)的法典不会受到歪曲。”于是议定谥号为“敬”。模拟题七、(2011山东潍坊第二次

52、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933题。洛中盱江八贤司马温公序赙礼,书闾阎之善者五人,吕南公作不欺述,书三人,皆以卑微不见于史氏。予顷修国史,将以缀于孝行传而不果成,聊纪之于此。温公所书皆陕州夏县人。曰医刘太,居亲丧,不饮酒食肉终三年,以为今世士大夫所难能。其弟永一,尤孝友廉谨。夏县有水灾,民溺死者以百数,永一执竿立门首,他人物流入门者,辄擿出之。有僧寓钱数万于其室而死,永一诣县自陈,请以钱归其子弟。乡人负债不偿者,毁其券。曰周文粲,其兄嗜酒,仰弟为生,兄或时酗殴粲,邻人不平而唁之,粲怒曰:“兄未尝殴我,汝何离间吾兄弟也!”曰苏庆文者,事继母以孝闻,常语其妇曰:“汝事吾母小不谨,必逐汝!”继母

53、少寡而无子,由是安其室终身。 曰台亨者,善画,朝廷修景灵宫,调天下画工诣京师,事毕,诏选试其优者,留翰林授官禄,亨名第一。以父老固辞。归养于田里。 南公所书皆建昌南城人。曰陈策,尝买骡,得不可被鞍者,不忍移之他人,命养于野庐,俟其自毙。其子与猾驵计,因经过官人丧马,即磨破骡背,以炫贾之。既售矣,策闻,自追及,告以不堪。官人疑策爱也,秘之。策请试以鞍,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有人从策买银器若罗绮者,策不与罗绮。其人曰:“向见君帑有之,今何靳?”策曰:“然,有质钱而没者,岁月已久,丝力糜脆不任用,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取所当与银器投炽炭中,曰:“吾恐受质人或得银之非真者,故为公验之。

54、”曰危整者,买鲍鱼,其驵舞秤权阴厚整。鱼人去,身留整傍,请曰:“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我酒。”整大惊,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又饮驵醇酒,曰:“汝所欲酒而已,何欺寒人为?”曰曾叔卿者,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而不果行。有人从之并售者,叔卿与之,已纳价,犹问曰:“今以是何之?”其人对:“欲效公前谋耳。”叔卿曰:“不可,吾缘北方新有灾荒,是故不以行,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遂不复售。而叔卿家苦贫,妻子饥寒不恤也。鸣呼,此八人者贤乎哉!(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七)注:驵:zn,市场经纪人。帑:tn,库房。靳:吝啬。2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永一诣县自陈诣:到B其兄嗜酒,仰弟为生

55、 仰:依靠C有质钱而没者 没:没有,无D其驵舞秤权阴厚整 厚:给好处答案C解析没:同“殁”,死亡。3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将以缀于孝行传而不果成若亡郑而有益于君B.民溺死者以百数作师说以贻之C.因经过官人丧马因宾客至相如门D.何欺寒人为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答案D解析D均为语气副词,用在句末表疑问。A均为连词,前一个表转折,后一个表顺承。B前一个是介词,相当于“用”;后一个是连词,相当于“来”。C均为介词,前者为“趁”,后者为“经由”。3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体现诚实不欺的一组是()永一诣县自陈,请以钱归其子弟以父老固辞,归养于田里策闻,自追及,

56、告以不堪亢亢终日不得被,始谢还焉追鱼人数里返之,酬以直 今岂宜不告以误君乎?ABC D答案C解析并非体现诚实不欺。3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永一不贪钱财,主动到县里说明死去的僧人在他家寄存了数万钱币的情况,并请求把钱币归还给僧人的子弟们,还毁掉了借债不还的乡人的借契。B台亨擅长绘画,参加了景灵宫的修建工作。在朝廷选拔考试中名列第一,但他淡泊名利,不为官禄所动,以归养老父为托辞拒绝了朝廷任用。C曾叔卿买了陶器想贩卖到北方,因北方发生灾荒没有成行。在了解到买陶器者的意图后,主动说明情况,不再卖出,家境贫苦、妻儿饥寒也不顾惜。D作者主要通过对八贤言行的描述来体现他们“

57、有善行、不欺骗”的贤德,没有作过多评论,结句画龙点睛,对其品行高度赞美。答案B解析“托辞”错。3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汝事吾母小不谨,必逐汝!译文:_(2)闻公欲以嫁女,安可以此物病公哉!译文:_(3)公买止五斤,已为公密倍入之,愿畀我酒。译文:_答案(1)你侍奉我的母亲如果稍有不敬(不谨慎),我一定会赶走(休了)你!(2)听说你想要用这东西来嫁女儿,我怎么可以用这样的东西来坑害你呢?(3)您仅仅买五斤,我己经为您偷偷地加倍称了,希望您给我酒吃(请我喝酒)。参考译文司马温公的序赙礼,记载了五个有善行的平民,吕南公写不欺述,记载了三个人,他们都因身份卑微,没有被正

58、史记录。我不久以前撰修国史,想把他们写进孝行传却没有成功,暂且记在这里。司马温公所记的都是陕州夏县人。一个是医生刘太,在守丧期内,不喝酒吃肉满三年,(我)认为这是当今士大夫们难以做到的。他的弟弟刘永一,尤其孝敬父母,与朋友交好,清廉谨慎。夏县遭遇水灾,淹死的老百姓数以百计,永一手执一竹竿站在门口,别人的东西流进门口,就用竹竿推出去。有一个僧人在他家寄存了数万钱币,僧人死后,永一到县里,主动说明情况,请求把钱币归还给僧人的子弟们。乡人借了债不还的,就把借契毁掉。一个叫是周文粲,他的哥哥嗜酒,依靠弟弟为生,哥哥有时喝醉酒后殴打他,邻人愤愤不平,来安慰周文粲,周文粲愤怒地说:“我哥哥未曾打我,你们为

59、什么要离间我们的兄弟关系呢?”一个叫苏庆文,侍奉继母以孝顺闻名,常常对他的妻子说:“你侍奉我的母亲如果稍有不敬(不谨慎),我一定赶走(休了)你!”继母年轻时就守了寡,没有子女,从此苏庆文让她在自己家中安度余生。第五个叫台亨,擅长绘画,朝廷修建景灵宫,调天下的画工到京城,工程结束后,皇帝下诏选试,优秀者留任翰林,授予官职赐给俸禄,台亨名列第一。但他因为父亲年老,坚决拒绝,归家耕种,赡养老人。吕南会写的都是建昌南城人。一个叫陈策,曾经买骡子,买到一头不能加鞍使用的,不忍心把它转卖给别人,就让人养在野外的草房里,等着它自己死掉。陈策的儿子与狡猾的经纪人商量,趁着经过这里的官人死了马,就磨破了骡子脊背

60、,来炫耀这骡子能驮东西而卖它。骡子已经卖出去了,陈策听说了,亲自去追上了那个官人,把骡子不能加鞍使用的事告诉他。那个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卖这个骡子,就把骡子藏起来。陈策请求用鞍子试一试,骡子的脊骨高高的,一整天都不能加上鞍子,官人这才感谢陈策,把骡子退给了他。有一个人到陈策这里来买银器和罗绮,陈策不卖给他罗绮。那个人说:“先前还看见你的库房里有罗绮,现在为什么吝啬不卖呢?”陈策说:“库房里是有,有个人拿罗绮抵押借钱后死了,这罗绮放置的时间很久了,丝力碎脆不耐用,听说您想用罗绮嫁女儿,怎么能够用这种东西坑害您呢!”陈策拿来可以卖给他的银器,放进很旺的炭火中,他说:“我恐怕抵押这个东西的人可能得到的

61、不是真的银器,所以为您验一验它。”第二个叫危整,他买鲍鱼时,那个市场经纪人玩弄秤锤,暗中多给危整称鲍鱼。卖鲍鱼的人离开,他自己留在危整身边,请求说:“您仅仅买五斤,我已经为您偷偷地加倍称了,希望您给我酒吃。”危整一听很吃惊,追赶卖鲍鱼的人(出去)几里地,让他回来,把多得的鲍鱼的钱付给了他。危整又请那个市场经纪人喝好酒,说:“你只是想要点酒罢了,为什么要欺骗贫穷的人呢?”第三个叫曾叔卿,他买了一批陶器,想要转卖到北方去,可是没有成行。有人到曾叔卿那里要求把陶器一并卖给他,曾叔卿把陶器交给他,已经收了钱,仍然问道:“现在把这些东西卖到哪里去呢?”那个人说:“我想要效仿您先前的打算。”曾叔卿说:“不

62、行,因为北方刚发生灾荒,因此没有前往,现在难道应该不告知您,使您受害吗?”于是不再卖陶器给那个人。其实,曾叔卿家里很贫苦,妻子儿女受饥寒,他也不顾惜。啊,这八个人真是有贤德啊!八、(2011安徽省级示范高中名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437题。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也。少好学,工书檄。乾符中,举进士,不中,乃客大梁。翔同里人王发为汴州观察支使,遂往依焉。久之,发无所荐引,翔客益窘,为人作笺刺,传之军中。太祖素不知书,翔所作皆俚俗语,太祖爱之,谓发曰:“闻君有故人,可与俱来。”翔见太祖,太祖问曰:“闻子读春秋,春秋所记何等事?”翔曰:“诸侯争战之事耳。”太祖曰:“其用兵之法可以为吾用乎?

63、”翔曰:“兵者,应变出奇以取胜,春秋古法,不可用于今。”太祖大喜,乃以为馆驿巡官。太祖与蔡人战汴郊,翔时为太祖谋画,多中,太祖欣然,以谓得翔之晚,动静辄以问之。太祖已破赵匡凝,取荆、襄,遂攻淮南。翔切谏,以谓新胜之兵,宜持重以养威。太祖不听。兵出光州,遭大雨,几不得进,进攻寿州,不克,而多所亡失,太祖始大悔恨。太祖即位,以唐枢密院故用宦者,乃改为崇政院,以翔为使。翔为人深沉,有大略,从太祖用兵三十余年,细大之务,必关之。翔亦尽心勤劳,昼夜不寐,自言惟马上乃得休息。而太祖刚暴难近,有所不可,翔亦未尝显言,微开其端,太祖意悟,多为之改易。太祖崩,友珪立。以翔先帝谋臣,惧其图己,不欲翔居内职,乃以李

64、振代翔为崇政使。翔以友珪畏己,多称疾,未尝省事。末帝即位,赵岩等用事,颇离间旧臣,翔愈郁郁不得志。其后,梁尽失河北,与晋相拒杨刘。翔曰:“故时河朔半在,以先帝之武,犹不得志于晋。今晋日益强,梁日益削,陛下处深宫之中,所与计事者,非其近习,则皆亲戚之私,而望成事乎?臣虽惫矣,受国恩深,若其乏材,愿得自效。”岩等以翔为怨言,遂不用。其后,王彦章败于中都,末帝惧,召段凝于河上。是时,梁精兵悉在凝军,凝有异志,顾望不来。末帝遽呼翔曰:“朕居常忽卿言,今急矣,勿以为怼,卿其教我当安归?”翔曰:“臣从先帝三十余年,今虽为相,实朱氏老奴尔,以臣之心,敢有所隐!陛下初用段凝,臣已争之,今凝不来,敌势已迫,欲为

65、陛下谋,则小人间之,必不见听。请先死,不忍见宗庙之亡!”君臣相向恸哭。翔与李振俱为太祖所信任,庄宗入汴,诏赦梁群臣。李振喜谓翔曰:“有诏洗涤,将朝新君。”邀翔欲俱入见。翔夜止高头车坊,将旦,左右报曰:“崇政李公入朝矣!”翔叹曰:“李振谬为丈夫矣!复何面目入梁建国门乎?”乃自颈而卒。(新五代史卷二一梁臣传第九有删节)注:怼:怨恨。3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好学,工书檄工:擅长B翔亦未尝显言,微开其端 微:不明显C末帝即位,赵岩等用事 用事:当权D则小人间之,必不见听 见:看见答案D解析见,表被动关系。35下列各组句中,分别表现敬翔“为太祖信任”和“有大略”的一组是()A

66、以谓得翔之晚,动静辄以问之以谓新胜之兵,宜持重以养威B乃改为崇政院,以翔为使翔亦尽心勤劳,昼夜不寐C太祖意悟,多为之改易臣虽惫矣,受国恩深,若其乏材,愿得自效D卿其教我当安归陛下初用段凝,臣已争之答案A解析B句表现敬翔为国操劳。C.句从侧面表现敬翔“为太祖信任”,句表现敬翔愿为国效力。D.句说的是“末帝”,而不是“太祖”。3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敬翔考进士不中后客居大梁,由于生活窘迫,就到军队里给人写文书,因所写文书采用民间通俗语言,深受太祖喜爱。B太祖在取得接连的胜利后要进攻淮南,敬翔这时却极力劝谏阻止太祖,认为刚刚取胜的军队应该慎重行动,保持军威。C朱友珪称帝后,

67、因为敬翔是先帝的谋臣,害怕他有对自己不利的地方,没有让他担任要职。敬翔就称病退职,更加抑郁。D梁国在失去河北之后,与晋军在杨刘对峙,敬翔在末帝面前说出怨言,指责赵岩等人的胡作非为导致国力一天天削弱。答案B解析A错在“到军队里”。 C. 敬翔没有“退职”,文中也没有他“更加抑郁”的内容。D. “敬翔有怨言”只是赵岩他们认为的,并不是敬翔真的在皇帝面前说的。3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从太祖用兵三十余年,细大之务,必关之。译文:_(2)陛下处深宫之中,所与计事者,非其近习,则皆亲戚之私,而望成事乎?译文:_(3)李振喜谓翔曰:“有诏洗涤,将朝新君。”译文:_答案(1)(敬翔)跟随太

68、祖作战三十多年,大大小小的事务,一定参与。(2)陛下您处于深宫之中,和您一起商议政事的人,不是那些接近熟悉的人,就都是自己的亲戚,难道还能指望他们成大事吗?(3)李振高兴地对敬翔说:“(庄宗)有诏书来免除我们的罪行,将要去朝见新皇帝了” 。参考译文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县人。少年好学,擅长撰写各种文书,乾符年间,参加进士考试,没有考中,于是客居大梁。敬翔的同乡王发当汴州观察支使,就前往投靠。过了很久,王发一直没有推荐他做官,敬翔的客居生活更加窘困,给别人书写文书和公文,在军队中传递。后梁太祖一向没有文化,敬翔所写文书都是民间通俗语言,太祖很喜欢这类文字,对王发说:“听说你有个朋友,可和他一块来见

69、我。”敬翔拜见太祖,太祖问他说:“听说你读春秋,春秋里面记的是什么事?”敬翔回答说:“都是诸侯征战的事罢了。”太祖说:“书里用兵的方法可以为我所用吗?”敬翔答说:“兵法,随机应变,出奇制胜,春秋记的是古代的方法,不能适用于现在。”太祖非常高兴,就让他担任馆驿巡官。后梁太祖和蔡人在汴州城郊作战,敬翔常常给太祖出谋划策,很多都取得成功,太祖非常高兴,认为得到敬翔太晚了,只要有事往往就咨询他。太祖已经击败赵匡凝,攻取荆、襄地区,接着再进攻淮南。敬翔竭力谏阻,认为刚刚得胜的军队,应该行动慎重以保持军威。太祖不听,军队进到光州时,遇到大雨,几乎无法前进,进攻寿州,未能攻克,而且兵士逃亡损失很多,太祖这才

70、感到后悔。太祖即位称帝,因为唐朝的枢密院原先任用的都是宦官,就改为崇政院,任命敬翔为崇政院使。敬翔为人稳重,有雄才大略,跟随太祖作战三十多年,大小事务一定参与。敬翔也尽心操劳,昼夜不睡,自己说只有在马上才能得到休息。太祖性情暴戾,难以接近,有的事情敬翔认为不当,也不曾直接劝谏,只是婉言开导,太祖心里明白,很多事都因此改正。太祖死了后,朱友珪继位称帝。因为敬翔是父亲时的谋臣,害怕他图谋暗算自己,不想让他担任宫内职务,就让李振取代敬翔担任崇政院使。敬翔也因为朱友珪提防自己,常常称病,不理政事。末帝即位后,赵岩等人当权,猜疑离间大臣很厉害,敬翔更加郁郁不得志。此后,后梁全部失去黄河以北的土地,与晋军

71、在杨刘对峙。敬翔说:“过去河朔地区一半在我们手中,凭借先帝的英武,尚且不能消灭晋军。现在晋军日益强大,后梁日益削弱,陛下您处于深宫之中,和您一起商议政事的人,不是那些接近熟悉的人,就都是自己的亲戚,难道能指望他们成大事吗?我虽然已经疲惫不堪了,但深受国恩,如果缺少合适的人选,我愿意效劳。”赵岩等人认为敬翔在发牢骚,就没有任用他。那以后,王彦章在中都战败,末帝很害怕,在黄河边上召见大将段凝。当时,后梁的精兵都在段凝的军中,段凝怀有二心,拖延观望不来。末帝急忙喊来敬翔对他说:“我平时忽视你的建议,现在情况危急,不要因此怨恨,你一定要告诉我到哪里去?”敬翔说:“我跟随先帝三十多年,现在虽然是宰相,实

72、际是朱家的老奴才,凭我的忠心,怎么敢有隐瞒!陛下当初使用段凝,我就已反对,如今段凝不来,敌军已经迫近,想替陛下谋划,就会有小人离间,肯定不被听从。请让我先死,不忍心看见朱家的天下灭亡!”君臣面对面大声痛哭。敬翔与李振都受到梁太祖信任,唐庄宗进入汴州城,下诏书赦免梁的群臣。李振高兴地对敬翔说:“有诏书来免除我们的罪行,将要去朝见新皇帝了。”邀请敬翔一起去拜见庄宗。敬翔夜晚住在高头车坊,天将亮的时候,身边的人来报告说:“崇政院李公进朝晋见皇帝了。”敬翔叹息说:“李振枉为大丈夫了!还有什么面目再进入后梁的建国门呢?”于是自缢而死。九、(2011广东六校下学期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842题

73、。王英,字时彦,金谿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二十年扈从北征。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帝曰:“碑有蒙古名,异日且以为己地,启争端。”命再往击碎之。沉诸河,还奏。帝喜其详审,曰:“尔是二十八人中读书者,朕且用尔。”因问以北伐事。英曰:“天威亲征,彼必远遁,愿勿穷追。”帝笑曰:“秀才谓朕黩武邪?”因曰:“军中动静,有闻即入奏。”且谕中官勿阻。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以英奏,复给予。仁宗即位

74、,累进右春坊大学士,乞省亲归。宣宗立,还朝。是时海内宴安,天子雅意文章,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赏花赋诗,礼接优渥。尝谓英曰:“洪武中,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则解缙、胡广。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修太宗、仁宗实录成,迁少詹事,赐麒麟带。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寻起复。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礼部侍郎。八年命理部事。浙江民疫,遣祭南镇。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年七十,再乞休。不许。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赐祭葬,谥文安。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

75、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裕后累官四川按察使。(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 3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至,不识碑所识:知道B赏花赋诗,礼接优渥 渥:深厚C英上疏待罪,宥不问 宥:宽恕D居二年卒,年七十五 居:居住答案D解析居,应为“停留,过了”。3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帝察其慎密毋俾前人独专其美B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C异日且以为己地朕且用尔D因问以北伐事以英奏,复给予答案C解析A同为代词,前者为他,指王英;后者为那、那些。B.前者为介词,和,跟,同;后者为动词,赐予,给予。C.同为副词

76、,将要;D.前者为介词,拿;后者为连词,因为。4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英“慎密”的一组是()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师旋,过李陵城沉诸河,还奏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ABC D答案B解析“慎密”,为认真细致谨慎之意。在所给的六个句子中,讲述北征的部队凯旋,经过李陵城,与王英无关;是皇帝对王英的勉励和期望。讲述王英到南镇祝祭的奇遇,与他的“慎密”无关。4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王英随皇帝北征路过李陵城,被召去查看石碑,王英发现碑上阴刻有鲁花赤等名氏,担心日后起争端,就将石碑击碎,沉入河底,受到了皇帝的赞扬。

77、B皇帝询问王英北伐之事,王英认为皇帝亲征,敌人定会远逃,希望皇帝不要穷追。皇帝认为这是王英讥讽他穷兵黩武,因此怀恨在心。C宣宗之时,天下安定。天子常常与学士们谈论文艺,赏花赋诗,曾勉励王英,向宋濂、吴沉、解缙等学习,不要让前人独专其美。D王英细致谨慎,端庄稳重,正直宽容,受四位皇帝恩遇。正统十二年,其儿子按察副使王裕因事获罪入狱,王英上奏章等待治罪,皇上不问其罪。答案D解析A此项的错点比较多,“北征路过”应为“北征,凯旋,经过李陵城”,“担心日后起争端”的是皇帝而不是王英,“将石碑击碎”是皇帝的命令,原文只说“帝喜”,没说到“受到了皇帝的赞扬”。B.“皇帝认为这是王英讥讽他穷兵黩武,因此怀恨在

78、心”,原文没有“讥讽”之意,亦没有“怀恨在心”。C.“向宋濂、吴沉、解缙等学习”原文无此意。42断句和翻译。(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 英 端 凝 持 重 历 仕 四 朝 在 翰 林 四 十 馀 年 屡 为 会 试 考 官 朝 廷 制 作 多 出 其 手 四 方 求 铭 志 碑 记 者 不 绝 性 直 谅 好 规 人 过 三 杨 皆 不 喜 故 不 得 柄 用 (2)翻译下面的句子。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译文:_ 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译文:_答案(1)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

79、/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2)而城北门有块石头露出地面一尺多,王英把它挖出来,发现是元朝时李陵台驿令谢某的德政碑。立有功劳的官军有过失,皇上命不要给他们粮食,他们相聚而泣。 参考译文王英,字时彦,金谿人。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入文渊阁读书。皇上考察他缜密,令他与王直抄写机密文字。他参与修撰太祖实录,被授予翰林院修撰,进升侍读。二十年(1422),他随从皇上北征。部队回来时,经过李陵城。皇上听说城中有石碑,召王英前往查看。王英到后,不知道石碑在哪里,而城北门有块石头露出地面一尺多,王英把它挖出来,发现是元朝时李陵台驿令谢某的德政碑,碑上阴刻【阴刻为凹形状。

80、凹陷下去的字是阴字,凸出来的字是阳字。刻图章时如果刻凹陷下去的字,这就是阴刻。】有达鲁花赤等名氏。王英回来把情况详细地上奏皇上。皇上说:“碑上有蒙古名,将来会说是他们的土地,引起争端。”便命王英再去把碑击碎,王英还把它沉入河中。回来汇报时,皇上很高兴他这么细心,说:“你是二十八人中读书的人,朕将任用你。”便问他北伐的事。王英说:“皇帝亲征,他们一定远逃,愿不要穷追。”皇上笑道:“秀才是说朕黩武吗?”便对他说道:“军中有什么动静,听到了你即入奏。”还传谕宦官不要阻拦。立有功劳的官军有过失,皇上命不要给他们粮食,他们相聚而泣。因王英上奏后,才又给予他们。仁宗即位后,王英累升为右春坊大学士,请求省亲

81、归家。宣宗即位后,王英回朝。这时海内平安,天子雅好文章,常常与学士们谈论文艺,赏花赋诗,对他们的礼遇非常优厚。皇上曾对王英说:“洪武年间,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年,则有解缙、胡广。你要自勉,不要让前人独专其美。”太宗和仁宗实录修成后,王英被进升为少詹事,被赐给麒麟带。母亲去世时,皇上特给予祭葬,遣宦官护送归乡。不久命他回来任职。正统元年(1436),命他侍奉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升为礼部侍郎。八年命他处理礼部事务。浙江百姓染上瘟病,皇上派他到南镇祝祭。当时久旱,王英到后,下起大雨,百姓欢呼称他为侍郎雨。他七十岁时,一再请求退休,皇上不许。十二年,王英的儿子按察副使王裕因犯罪入狱

82、,王英上疏待罪,皇上宽恕不问。第二年升他为南京礼部尚书,使他能有闲逸。过了两年,他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赐给祭葬,谥号文安。王英端庄稳重,历仕四朝。他在翰林院四十余年,多次担任会试考官,朝廷制度多出于其手,四方来向他求铭文碑记的不断。他个性诚信正直,也好规劝别人的过失,三杨都不喜欢他,所以他不能掌大权。王裕后来积功升官为四川按察使。十、(2011湖北黄冈中学五月模拟)阅读下文,完成第4346题。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

83、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

84、大治。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4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致:达到B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绝:横渡C贱不肖而不能去

85、也 贱:地位低下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雠:同“仇”,仇恨答案C解析贱:认为是低贱的,轻视,意动用法。4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阐述“尊贤兴国”道理的一组是()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昔有桓公,故有管仲简主闻之,绝食而叹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ABC D答案A解析要有人才首先要有善于发现人才并重用人才的国君;表现子路的疑惑,引起孔子所说重要人才要表现在具体行动中的论述。4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B齐景公感

86、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答案B解析弦章的观点是齐景公应该学习齐桓公,那么齐国的大臣都是管仲一样的人才。4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译文:_(2)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译文:_(3)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译文:_答案

87、(1)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2)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3)知道厌恶历史上那些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却不去追求、学习历史上那些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参考译文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因此,吕尚被聘用,天下

88、人就知道商将要灭亡,周将要称王了;管仲、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纣王任用恶来,齐国任用苏秦,秦王任用赵高,天下人就知道他们将要灭亡了。齐景公攻打宋国,来到岐堤上面,登高而望,长叹道:“过去我的先父桓公,只有八百辆兵车,就能在诸侯中称霸。如今我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长久地呆在这里,难道是因为没有管仲的缘故吗?”弦章回答说:“我听说,水面宽广,鱼儿就长得大,君王圣明,臣子就忠诚。从前,因为有桓公,所以才有管仲;现在如果桓公在这里,那么车下的大臣就全都是管仲了。”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

89、止吃饭,叹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左右的人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事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您看中的这个人,已经被人指出八次过失了。”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的君子,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治理得很好。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

90、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没有永远安定的国家,没有一直自觉的人民;得到贤能的人才国家就安定昌盛,失去贤能的人才国家形势就会变得危急甚至国家灭亡,自古至今,没有不这样的。明镜是用来清晰地反映外物,过去是用来认识现实的。知道厌恶那些历史上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却不去追求、学习那些历史上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十一、(2011天津南开区一模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51题。杏花书屋记归有光杏花书屋,余友周孺允所构读

91、书之室也。孺允自言其先大夫玉岩公为御史,谪沅、湘时,尝梦居一室,室旁杏花烂漫,诸子读书其间,声琅然出户外。嘉靖初,起官陟宪使,乃从故居迁县之东门,今所居宅是也。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公后迁南京刑部右侍郎,不及归而没于金陵。孺允兄弟数见侵侮,不免有风雨飘摇之患。如是数年,始获安居。至嘉靖二十年,孺允葺公所居堂,因于园中构屋五楹,贮书万卷,以公所命名,揭之楣间,周环艺以花果竹木。方春时,杏花粲发,恍如公昔年梦中矣。而回思洞庭木叶、芳洲杜若之间,可谓觉之所见者妄而梦之所为者实矣。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昔唐人重进士科,士方登第时,则长安杏花盛开,故杏

92、园之宴,以为盛事。今世试进士,亦当杏花时,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公以言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盖古昔君子,爱其国家,不独尽瘁其躬而已;至于其后,犹冀其世世享德而宣力于无穷也。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今去公之殁,曾几何时,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君子有谷,贻孙子。于胥乐兮!”吾于周氏见之矣!注:洞庭木叶:语出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芳洲杜若:语出屈原九歌湘君:“采芳洲兮

93、杜若。”4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揭之楣间揭:张贴、悬挂B孺允葺公所居堂 葺:修补房屋C而诸孙皆秀发 秀发:秀丽的头发D起官陟宪使 陟:提拔,升迁答案C解析秀发:喻指人神采焕发,才华出众。4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公指其后隙地谓允曰其孰能讥之乎B不及归而没于金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以公所命名余船以次俱进D夫公之所以为心者如此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答案D解析所以:的原因。A代词,代房子/副词,表反诘;B介词,在/被;C介词,用/介词,按照。4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友人的父亲玉岩公正直的一组是()他日当建一室,名之为杏花书屋,以志吾梦云公以言

94、事忤天子,间关岭海十余年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所谓铁石心肠,于富贵之念灰灭尽矣乃复以科名望其子孙而诸孙皆秀发,可以知诗书之泽也ABC D答案B解析是他建杏花屋的愿望;指世俗;指子孙。5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先介绍杏花书屋的由来及其布置,然后用“登其室,思其人,能不慨然矣乎!”引出议论。B友人的父亲是一个非常正直的知识分子,他敢于大胆向皇上进言,不怕触怒皇上。C作者认为,富贵显赫的人,他们的子孙也跟着富贵显赫;而贫穷之人,其子孙依然贫穷。D全文围绕书屋的建造和命名,展示友人的父亲的崇高人格,使得本来极为普通的书屋具有了不平凡的意义。答案C解析与原文表达的意思相

95、反。由“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孺允兄弟虽蠖屈于时,而人方望其大用;而诸孙皆秀发”几句可知。5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士之得第,多以梦见此花为前兆。此世俗不忘于荣名者为然。译文:_(2)向之所与同进者,一时富贵翕赫,其后有不知所在者。译文:_答案(1)读书人考中,常常把梦见杏花作为考中的前兆。这是世俗对荣华不能忘记成为这样的。(2)但以前和他同时中进士做官的人,一时富贵兴盛显赫,可他们的后代就有现在不知沦落到何地的。参考译文杏花书屋,是我的友人周孺允建造的读书室。孺允自己曾说他的先父玉岩公担任御史,在玉岩公谪戍到沅、湘一带时,曾梦到自己居住在一间房子里,

96、室外杏花烂漫,自己的几个儿子在房子里读书,朗朗的读书声传到户外。嘉庆初年,玉岩公被朝廷重新起用后升任御史,于是他的家从原先住的地方迁到县的东门,也就是他现在居住的房子。玉岩公曾经指着房子后的一块空地对孺允说:“他日应当在那里建造一栋房子,命名为杏花书屋,以此来记录我昔日的梦。”玉岩公后来升官至南京刑部右侍郎,还没有来得及荣归故里就死在了南京。玉岩公死后,孺允兄弟多次被侵害欺侮,免不了有动荡不安、很不稳定的祸患。像这样好几年,才得以过上安定的生活。到了嘉庆二十年,孺允修葺玉岩公的居室,趁此机会在园中建造了五间房屋,藏书达万卷,用玉岩公昔日命的名,悬挂在门楣之上。把花果竹木种植在院落的四周。当春天

97、到来时,杏花烂漫,整个院落如玉岩公昔年梦中之境。再回想玉岩公昔日谪戍在沅、湘一带的情景,真可谓是醒来所见的现实是虚妄的,而梦中所想做的才是真实的。走上这个厅堂,追思玉岩公,怎能不感慨万千!以前唐代人重视进士科,读书人将要登第的时候,正是长安杏花盛开之时,所以人们都把新进士的杏园宴当做一件美事。如今科考进士,也是在杏花盛开之时,读书人考中,常常把梦见杏花作为考中的前兆。这是世俗对荣华不能忘记成为这样的。玉岩公因为向皇帝进谏而触犯了皇帝,(被贬谪)在岭南地区辗转转移十几年的时间,所以他的心肠像铁石般刚强,对于追求富贵的念头已经灰飞烟灭了。但玉岩公仍用科举功名来希望自己的子孙。大约古代的君子,爱自己

98、的国和自己的家,不仅鞠躬尽瘁;竟至对他们的后代子孙,仍然希望他们代代享受恩德并且永无止境地为国效力。玉岩公的良苦用心大约就在上述这些吧。如今距离玉岩公去世,还没有多长时间,但以前和他同时中进士做官的人,一时富贵兴盛显赫,可他们的后代就有现在不知沦落到何地的。孺允兄弟虽在目前还不得志,但人们正期望他们能被重用。并且玉岩公的本家孙辈都才华出众,散发秀美的神采,可以凭着这知道受到了诗书传家的影响啊。诗经中说:“打如今开了头,年年都有好收成,君子有了厚禄就留给子孙。大家都欢乐无比啊!”我在周氏家族看到了诗经所说的情形啊!十二、(2011重庆南开中学4月月考)阅读下文,完成第5255题。书剑侠事王士祯新

99、城令崔懋,以康熙戊辰往济南。至章邱西之新店,遇一妇人,可三十余,高髻如宫妆,髻上加毡笠,锦衣弓鞋,结束为急装。腰剑,骑黑卫,极神骏,妇人神采四射,其行甚驰。试问:“何人?”停骑漫应曰:“不知何许人。”“将往何处?”又漫应曰:“去处去。”顷刻东逝,疾若飞隼。崔云:“惜赴郡匆匆,未暇蹑其踪迹,疑剑侠也。”从侄鸩因述莱阳王生言:顺治初,其县役某,解官银数千两赴济南,以木夹函之。晚将宿逆旅,主人辞焉。且言镇西北里许有尼庵,凡有行橐者,皆往投宿。因导之往。方入旅店时,门外有男子著红帩头,状貌甚狞。至尼庵,入门,有廨三间,东向;北为观音大士殿;殿侧有小门,扃焉。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告以故,妪云:“但宿西

100、廨,无妨。”持朱封鐍山门而入。是夜,役相戒勿寝,明灯烛、手弓刀以待曙。至三更,大风骤作,山门砉然而辟。方愕然相顾,倏闻呼门声甚厉,众急持械谋拒之。廨门已启,视之,即红帩头人也。徒手握束香掷地,众皆仆。比天晓,始苏,银已亡矣。急往市询逆旅主人。主人曰:“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今当往诉耳。然尼异人,吾须自往求之。”至则妪出问故。曰:“非为夜失官银事耶?”曰:“然。”入白。顷之,尼出,命妪挟蒲团趺坐。逆旅主人跪白前事。尼笑曰:“此奴敢来作此狡狯,罪合死。吾当为一决!”顾妪入,牵一黑卫出,取剑背之,跨卫向南山径去。其行如飞,倏忽不见。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

101、,殊无所苦。入门呼役曰:“来,视汝木夹函官封如故乎?”验之,良是。掷人头地上,曰:“视此贼不错杀却否?”众聚观,果红帩头人也。罗拜谢云。比东归,再往访之,庵已空无人矣。尼高髻盛妆,衣锦绮,行缠,罗袜,年十八九好女子也。市人云:尼三四年前,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自是无敢犯者。(选自池北偶谈)【注】卫:驴的别名。5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结束为急装结束:装束B未暇蹑其踪迹 蹑:追踪C. 殿侧有小门,扃焉 扃:开着D比东归 比:等到答案C解析扃:关着。53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尼仗义助人和行踪神秘的一组是()A.吾当为一决再往访之,庵已空无人

102、矣B.但宿西廨,无妨叩门久之,有老妪出应C.晚将宿逆旅,主人辞焉其行如飞,倏忽不见D.尝有恶少夜入其室,腰斩掷垣外挟妪俱来,不知何许人答案A解析B第二项不能体现神秘。C第一项不能表现“仗义助人”。D第一项斩恶少不是为了“仗义助人”。5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顺治初年,莱阳县的差役押解几千两官银到济南,途中要到旅馆投宿,主人拒绝了,并建议他们去西北处的尼姑庵住宿。B老妪安排差役住在了庵内西边的房间里,差役们高度戒备。三更时分,房间的门被大风吹开了,戴红帩头的强盗进来,用一束迷香迷晕了他们。C旅馆主人替差役们去请求尼帮忙,尼果断地答应了。她杀了劫银的强盗,原封不动地取回了官银

103、。D本文先后写了两位女侠,前者略写,后者详写。但衣饰风采相似,坐骑同为黑驴,两女可能是同一人。答案B解析风吹开的是“山门”,而不是房门,房门是强盗打开的。55(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加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士君子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人性有长短,岂责具美于六途哉?但当皆晓指趣,能守一职,便无愧耳。(取材于颜之推颜氏家训)(2)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此人时游市上,无敢谁何者,唯投尼庵客,辄无恙。译文:_移时,尼徒步手人头驱卫返,驴背负木夹函数千金,殊无所苦。译文:_答案(1)士君子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

104、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国之用材/大较不过六事【断句译文】士人君子立身处世,贵在能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不仅仅是高谈阔论,左边摆着琴,右边放着书,虚耗君主赐给他的俸禄职位,国家要用的人才,大约不过六个方面只是人的秉性各有短长,怎可以强求这六个方面都做好呢?只要对这些都通晓大意,而做好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就没有惭愧的事了。(2)这个人时常在镇上游荡,没有敢问他是谁的人,只有去尼姑庵投宿的人,便平安无事。过了一会儿,尼姑步行手拿人头,赶着驴回来。驴背着用木匣子装着的几千两银子,并没有十分辛苦的样子。参考译文新城县县令崔懋,于清康熙二十七年去济南。到了章邱西边的新店,遇到一个女子,大约三十多岁,高高的发髻

105、好像皇宫里的装束,发髻上戴着一个毡斗笠,锦缎衣服,弓鞋,穿着便于行动的紧身衣。腰里佩剑,骑一匹非常精神的黑驴,妇女神采四射,走得很快。尝试着问她是什么人,停住毛驴随便回答说:“不知道是什么人。”“要去哪里?”又随便答道:“去要去的地方。”一会儿向东跑去,快得飞鹰也追不上。崔懋说:“可惜我急着要到济南去,来不及追踪她的踪迹,我怀疑她是剑侠。”堂侄鸩于是叙述莱阳的王生的话说:顺治初年,莱阳县有些差役,押解官银数千两到济南,用木夹拼成方匣状,把官银装着,晚上要到旅馆住宿,主人拒绝了,并且说,镇西北一里路左右,有个尼姑庵,凡是有行李的人,都去那里投宿。于是引导他去。刚到旅店时,门外有个男人戴着红帩头(

106、头巾),相貌非常狰狞。到了尼姑庵,进门,有三间房屋,开门向东,床具设置完备;北面是观音大士殿,殿旁边有小门,锁着。敲门许久,才有个老妇人出来应门。把投宿的缘由告诉她,老妇说: “只管住在西边房子里吧,不会有妨害的。”过了很久,拿了一张朱红色笔写的封条,用钥匙开了山门进入西屋。差役们彼此告诫不能睡觉,点着灯烛,手拿弓箭、刀,等天亮。到了三更天,突然起了大风,山门轰然打开,正在吃惊地彼此看来看去,突然听到很凶暴的叫门声,大家急忙拿起兵器准备抵御。门已经开了,看去,原来是戴着红帩头的那个人。手里空空,只拿着一束迷香,扔在地上,所有人都倒地。到了天亮,才苏醒过来,银子已经没有了。急忙去集镇询问旅店主人

107、,主人说:“这个人时常在镇上游荡,没有敢问他是谁的人,只有去尼姑庵投宿的人,便平安无事。现在你们应当去尼姑庵投诉他。但尼姑是一个有神异的人,必须我亲自前往求她。”到了尼姑庵,老妇人出来询问是什么事。说:“莫非是为了昨夜官银的事情么?”回答她说:“是的。”进房子里说话。一会儿,尼姑出来,命令老妇人拿了蒲团盘膝而坐,旅店主人跪着告诉她先前发生的事。尼姑笑着说:“这个奴才敢来作这种狡诈奸滑的事,按罪应该处死,我应当替你们做一个决断。”看了看老妇人,进入里间,牵了一匹黑驴出来,取剑背在背上,跨在驴背上向南山小路去了。行走快如飞,一下子就看不见了。过了一会儿,尼姑步行手拿人头,赶着驴回来。驴背着用木匣子

108、装着的几千两银子,并没有十分辛苦的样子。进门叫差役道:“来,看你的木夹盒子,官文封印和原来一样不?”检验了,果然和原来一样。把人头扔在地上,说:“看我没有杀错人吧。”大家围观,果然是戴红头巾的人。团团围绕着行礼,道谢了离开。到了向东回去的时候,再去造访,尼姑庵已经空无一人了。那个尼姑高高的发髻,装饰艳丽,穿锦缎衣服,绑腿,罗袜,看上去是个十八九岁的漂亮女子。市镇上的人说:尼姑三四年前,和老妇人一起来的,不知道是什么人。曾经有做坏事的年轻人夜晚进入她的房间,被从腰部斩成两断,扔出墙外,从此没有敢冒犯她的人。十三、(2011江苏徐州第二次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659题。田间先生墓表方苞

109、先生姓钱氏,讳澄之,字饮光,苞大父行也。苞未冠,先君子携持应试于皖,反,过枞阳,宿家仆草舍中。晨光始通,先生扶杖叩门而入。先君子惊。曰:“闻君二子皆吾辈人,欲一观所祈向,恐交臂而失之耳。”先君子呼余出拜,先生答拜,先君子跪而相支柱,为不宁者久之。自是,先生游吴越,必维舟江干,招余兄弟晤语连夕乃去。先生生明季世。弱冠时,有御史某,逆阉余党也,巡按至皖,盛威仪,谒孔子庙,观者如堵。诸生方出迎,先生忽前,扳车而揽其帷,众莫知所为。御史大骇,命停车,而溲溺已溅其衣矣。先生徐正衣冠,植立,昌言以诋之。驺从百人,皆相视莫敢动。而御史方自幸脱于逆案,惧其声之著也,漫以为病颠而舍之。先生由是名闻四方。当是时,

110、几社、复社始兴。先生与陈卧子、夏彝仲交最善,遂为“云龙社”,以联吴淞,冀接武于东林。先生形貌伟然,以经济自负,常思冒危难以立功名。及归自闽中,遂杜足田间,治诸经,课耕以自给,年八十有二而终。所著田间诗学及文集行于世。先君子闲居,每好言诸前辈志节之盛,以示苞兄弟。然所及见,惟先生及黄冈杜公耳。杜公流寓金陵,朝夕至吾家,教以屏俗学,专治经书、古文,与先生所勖,不约而同。尔时虽心慕焉,而未之能笃信也,及先兄翻然有志于斯,而诸公皆殁。每恨独学无所取衷,而先兄复中道而弃余。每思父兄长老之言,未尝不自疚夙心之负也。杜公之殁也,苞皆有述焉,而先生之世嗣,远隔旧乡,平生潜德隐行,无从而得之。而今不肖之躯,亦老

111、死无日矣。乃姑志其大略,俾兄子道希以告于先生之墓,力能镌之,必终碣焉。乾隆二年十有二月望前五日,后学方苞表。(选自方苞姚鼐集)【注释】大父行:祖父辈。5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谒孔子庙,观者如堵堵:墙壁B形貌伟然,以经济自负 经济:财力C治诸经,课耕以自给 治:研究D力能镌之,必终碣焉 碣:立碑答案B解析经济:经世济民。57下列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现钱澄之“志节”的一项是()晨光始通,先生扶杖叩门而入先生徐正衣冠,植立,昌言以诋之驺从百人,皆相视莫敢动遂为“云龙社”,以联吴淞,冀接武于东林常思冒危难以立功名平生潜德隐行,无从而得之ABC D答案C解析不能表现钱先生的“志节

112、”;非“直接表现”;记述不了解钱澄之的“潜德隐行”,并非真正说他的志节。注意:“冀接武于东林”,意为“希望继承东林党的事业”,体现钱澄之为正义而斗争的志节。5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参加乡试返乡的途中,经过枞阳,借宿在仆人家的草屋中。为了见到作者兄弟,钱澄之天刚亮就拄着拐杖前来拜访。B钱澄之为人刚直,曾经直言羞辱一位到安徽巡行考察的魏忠贤的余党,这位御史担心钱澄之因此名声显扬,只好把他释放了。C方苞父亲闲居在家时,常常说起前辈们的高风亮节。而方苞见到的只有钱先生和黄冈杜先生。方苞觉得他们对自己的教诲可谓不约而同。D方苞仰慕钱澄之的美好的志向节操,晚年为钱澄之写

113、了这篇墓表,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钱澄之的敬仰与怀恋之情。答案B解析“担心钱澄之因此名声显扬”表述不当。5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必维舟江干,招余兄弟晤语连夕乃去。译文:_(2)尔时虽心慕焉,而未之能笃信也。译文:_(3)乃姑志其大略,俾兄子道希以告于先生之墓。译文:_答案(1)钱先生一定把船系在江边,叫我们兄弟去见面谈话,直到晚上才离开。(2)那个时候我们虽然内心仰慕他们,但是没有能够深信他们的话。(3)于是姑且记述钱先生的生平大略,让我的侄儿方道希在钱先生的墓前祝告。参考译文先生姓钱,名澄之,字饮光,是我祖父辈的人。在我尚未成年的时候,我的父亲曾经带领我们兄弟到安庆参加乡试,

114、返回桐城,经过枞阳,借宿在仆人家的草屋中。第二天天刚亮,先生就拄着拐杖敲门进来。我的父亲很惊讶。钱先生对我父亲说:“听说你的两个儿子都是如同我辈一样读书做学问的人,我想见识他们的志向,担心失之交臂。” 我的父亲喊我出来拜见先生,先生回拜,我的父亲长跪着搀扶先生,激动了很久。从此,先生每次游历吴越之地,一定把船系在江边,叫我们兄弟去见面谈话,直到晚上才离开。先生出生在明朝末年。在他二十岁的时候,有一个御史,是魏忠贤的余党,他到安徽巡行考察,排场盛大,去拜谒孔子庙,围观的人很多(像一堵墙)。诸生正出门迎接,先生忽然冲上前,攀上车拉开车帷,大家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御史非常惊讶,命令停车,先生已经把小便

115、泼到了他的衣服上。先生慢慢地整顿好衣冠,毅然挺立,无所忌讳地直言羞辱御史。御史侍从的骑卒近百人,都相对而视,不敢行动。御史正庆幸自己从魏忠贤案中脱身,担心自己的名声传扬出去,随意地把先生当作精神病给释放了。先生因此名闻天下。在这个时候,几社、复社刚刚兴起。钱先生与陈卧子、夏彝仲交情最好,于是组成“云龙社”,来联合吴淞一带的文人,希望继承东林党的事业。钱先生形貌伟岸,自负有经世济民的才华,经常想要在国家危难中建立功名。等到(参与南明隆武、永历政权抗清,失败后)从闽中归来,于是隐居田间,研究各种经典,教书以维持生活,八十二岁去世。他所创作的田间诗学以及文集流传于世。我的父亲闲居在家时,经常喜欢谈论

116、前辈们美好的志向节操,来说给我们兄弟听。然而所能见到的,只有钱先生和黄冈杜浚先生。杜浚先生寓居金陵,天天到我们家,教导我们屏除俗学,专心研究经书、古文,和钱先生对我们的勉励一样。那个时候我们虽然内心仰慕他们,但是没有能够深信他们的话,等到我的哥哥猛然醒悟有志于此,可是各位先生都已经去世了。我常常后悔独自学习而无所取法,并且我的哥哥中年也去世了。我每每想起父兄和各位前辈的话,未尝不内疚自己有负于平素的志愿。杜浚先生去世的时候,我都有所记述,可是钱先生的同宗后代远在先生的故乡,先生平生人所不知的德行,无法知晓,而现在我这不才之身,也离死期不远了,于是姑且记述钱先生的生平大略,让我的侄儿方道希在钱先

117、生的墓前祝告。尽力镌刻,一定能立碑。乾隆二年十二月望日前第五天,后辈方苞写下这篇墓表。十四、(2011湖南省十二校第二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063题。李应升诫子书吾直言贾祸,自分一死,以报朝廷,不复与汝相见,故书数言以告汝。汝长成之日,佩为韦弦,即吾不死之年也。汝生长官舍,祖父母拱璧视汝,内外亲戚,以贵公子待汝。衣鲜食甘,嗔喜任意,娇养既惯,不肯服布旧之衣,不肯食粗粝之食。若长而弗改,必至穷饿。此宜俭以惜福,一也。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未见吾童生秀才时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艰难支持之日也又未见吾囚服被逮及狱中幽囚痛楚之状也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人不可上,势不可凌。此宜谦以全身,二也。祖父

118、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今吾不测,汝代吾为子,可不仰体祖父母之心乎?至于汝母,更倚何人?汝若不孝,神明殛之矣。此宜孝以事亲,三也。吾居官爱名节,未尝贪取肥家。今家中所存基业,皆祖父母勤苦积累,且此番销费大半。吾向有誓愿,兄弟三分,必不多取一亩一粒。汝视伯如父,视寡婶如母,即有祖父母之命,毫不可多取,以负我志。此宜公以承家,四也。汝既鲜兄弟,止一庶妹,当待以同胞。倘嫁中等贫家,须与妆田百亩;至庶妹之母,奉事吾有年,当足其衣食,拨与赡田,收租以给之。内外出入,谨其防闲。此恩义所关,五也。汝资性不钝,吾失于教训,读书已迟。汝念吾辛苦,励志勤学,倘有上进之日,即先归养。若上进无望,须

119、做一读书秀才,将吾所存诸稿简籍,好好诠次。此文章一脉,六也。吾苦生不得尽养。他日伺祖父母千百岁后,葬我于墓侧,不得远离。【注】李应升(1593年1626年),字仲达,号次见。明朝南直隶江阴人。万历丙辰进士,官至御史,为东林党人,敢言直谏,多次上疏弹劾权奸魏忠贤,入狱而死。韦弦:韦,熟牛皮;弦,弓弦。成语有“韦弦之佩”,意为用来警戒自己的有益的规劝。语出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防闲:防,防水的堤坝;闲,防兽的圈栏。泛指防备和禁阻。6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直言贾祸招致B祖父母拱璧视汝 看待C衣鲜食甘 鲜艳D神明殛之矣 诛杀

120、答案C解析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鲜艳的衣服。6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不复与汝相见失其所与,不知B此宜俭以惜福 厚敛以雕墙C当足其衣食 则或咎其欲出者D葬我于墓侧 以其无礼于晋答案B解析A介词,跟、和/动词,结交;B均为连词,表目的;C.人代,她/指代,那个;D.介词,在/介词,对。6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身陷囹圄,不向阉党屈服,决心以死报效朝廷,因此写下这封信,作为临终遗言,教育尚未成年的儿子。B作者指出儿子身上存在的过于任性、不敬长辈、不能吃苦等毛病,要求儿子认清危害,改正缺点,学会做人。C作者要求子女们和睦友爱,妹妹出嫁时

121、要以一百亩田地作为陪嫁,兄弟三人要平分财产,谁也不要想多占一点。D作者把自己的两点遗愿托付给儿子:一是希望儿子整理自己留下的文稿,二是希望将来把自己葬在父母墓旁。答案C解析“汝既鲜兄弟”表明作者只有一个儿子。“兄弟三分”,指作者与其兄其弟三家均分财产。63(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汝少所习见游宦赫奕未见吾童生秀才时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艰难支持之日也又未见吾囚服被逮及狱中幽囚痛楚之状也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祖父母爱汝,汝狎而忘敬;汝母训汝,汝傲而弗亲。译文:_汝既鲜兄弟,止一庶妹,当待以同胞。译文:_将吾所存诸稿简籍,好好诠次。译文:_答案(1)汝少所

122、习见游宦赫奕/未见吾童生秀才时/低眉下人/及祖父母艰难支持之日也/又未见吾囚服被逮/及狱中幽囚痛楚之状也/汝不尝胆以思/岂复有人心者哉!(2)祖父祖母疼爱你,你却因为亲近而忘了尊重;你的母亲教育你,你却傲慢而不亲近她。你既然没有兄弟,只有一个庶出的妹妹,就应该拿同胞妹妹看待她。把我留下的文稿书籍,好好整理。参考译文我因为正直的言论招致灾祸,自己料想唯有一死来报效朝廷,不能再和你相见,所以写几句话来告诫你。你长大成人的时候,能把这些话当做警戒自己的规劝,也就是我虽死犹生的时候了。你生长在官府,祖父祖母像看待奇珍异宝(拱璧:一种大型玉璧,径长二尺,用于祭祀,因须双手拱执,故名。后比喻极其珍贵的事物

123、)一样看待你,家族内外的亲戚都用对待尊贵公子的方式对待你。你穿着光鲜的衣服,吃着甘美的食物,喜怒任性,娇生惯养已成习惯,不肯穿布衣旧衣,不肯吃粗茶淡饭。如果长大成人还不能改正,一定会陷入贫穷饥饿的境地。这样就应该用节俭来珍惜眼前的幸福,这是第一点。你从小见惯我四处为官显赫得意的样子,没见过我做童生和秀才时低眉顺眼谦恭待人的样子,以及祖父祖母在艰难中支撑家庭时的情景,更没见过我身穿囚服被捕入狱,以及在监狱中被囚禁时万分痛苦的情形。你不尝着苦胆去好好想想这一切,又哪里算得上是有人心的人呢?做人不能居高临下,不能仗势凌驾他人。这样就应该用谦恭来保全自身,这是第二点。祖父祖母疼爱你,你却因为亲近而忘了

124、尊重;你的母亲教育你,你却傲慢而不亲近她。现在我遭遇难以预料的灾祸,你替代我做儿子,能不恭敬地体会祖父祖母的爱护之心吗?至于你的母亲,她还能依靠什么人呢?你如果不孝顺,上天都要惩罚你了。这样就应该用孝心来侍奉长辈,这是第三点。我做官珍惜自己的名声和节操,不曾贪婪攫取,使自家富裕。现在家中留下的财产,都是祖父祖母勤劳辛苦积累的,况且经历这次大难,已经花费了大半。我曾有誓愿:兄弟三人,财产均分成三份,自己一定不多拿一亩田一粒谷。你要像对父亲一样对待伯父,像对母亲一样对待寡居的婶婶,即使有祖父祖母的命令,也丝毫不能多占多要,以致违背我的心愿。这样就应该以公平之心来继承家业,这是第四点。你既然没有兄弟

125、,只有一个庶出的妹妹,就应该拿同胞妹妹看待她,倘若她嫁到中等或贫穷人家,必须给她一百亩陪嫁田地;至于庶妹的母亲,已经侍奉我多年,应当让她丰衣足食,分给她养老的田地,让她收取田租来供养生活。家里家外进进出出,要严守规矩。这关系到恩德道义,这是第五点。你天资不愚钝,我教育不够,你读书已经很晚。你要念着我辛勤劳苦,激发志气勤奋学习,假如有考取科举的一天,就先回家奉养老人。如果科举没有希望,也要做一个读书秀才,把我留下的文稿书籍,好好整理。这关系到我们家文章学问一脉相传,这是第六点。我深以为苦的是人生在世不能为父母养老送终。将来等到祖父祖母百年之后,一定把我葬在他们坟墓的旁边,不能远离他们。十五、(2

126、011年山东威海高考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468题。陆琼,字伯玉,吴郡吴人也。父云公,梁给事黄门侍郎,掌著作。琼幼聪惠有思理,六岁为五言诗,颇有词采。大同末,云公受梁武帝诏校定棋品,朱异、刘溉以下并集。琼时年八岁,于客前覆局,由是京师号曰“神童”。异言之武帝,有敕召见,琼风神警亮,进退详审,帝甚异之。十一,丁父忧,毁瘠有至性,从祖襄叹曰:“此儿必荷门基,所谓一不为少。”及侯景作逆,携母避地于县之西乡,勤苦读书,昼夜无怠,遂博学,善属文。 永定中,州举秀才。天嘉元年,为宁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寻以本官兼尚书外兵郎,满岁为真。琼素有令名,深为世祖所赏。及讨周迪、陈宝应等,都官符及诸大手笔,

127、并敕付琼。迁新安王文学,掌东宫管记。及高宗为司徒,妙简僚佐,吏部尚书徐陵荐琼于高宗曰:“新安王文学陆琼,见识优敏,文史足用,进居郎署,岁月过淹,左西掾缺,允膺兹选。”乃除司徒左西掾。太建元年,除太子庶子,兼通事舍人。转中书侍郎、太子家令。长沙王为江州刺史,不循法度,高宗以王年少,授琼长史,行江州府国事,带寻阳太守。琼以母老,不欲远出,太子亦固请留之,遂不行。累迁给事黄门侍郎,领羽林监。转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又领大著作,撰国史。 后主即位。直中书省,掌诏诰。初,琼父云公奉梁武帝敕撰嘉瑞记,琼述其旨而续焉,自永定讫于至德,勒成一家之言。迁吏部尚书,著作如故。琼性谦俭,不自封植,虽位望日隆,而执

128、志愈下。园池室宇,无所改作,车马衣服,不尚鲜华,四时禄俸,皆散之宗族,家无馀财。暮年深怀知足,思避权要,恒谢病不视事。俄丁母忧,去职。初,琼之侍东宫也,母随在官舍,后主赏赐优厚。及丧柩还乡,诏加赙赠,并遣谒者黄长贵持册奠祭,后主又自制志铭,朝野荣之。琼哀慕过毁,以至德四年卒,时年五十,诏赠领军将军,官给丧事。有集二十卷行于世。(选自陈书 卷三十)【注】覆局,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观人围棋,局坏,(王)粲为覆之。”覆,同“复”,覆局,指记忆力极强。 风神,指神态。都官符,指诏书。6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儿必荷门基荷:承担B善属文 属:写作C自永定讫于至德 讫:至,到D不尚

129、鲜华 尚:超过,过分答案D解析尚,崇尚。6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吏部尚书徐陵荐琼于高宗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B乃除司徒左西掾度我至军中,公乃入C琼述其旨而续焉惑而不从师D琼之侍东宫也斯用兵之效也答案A解析都是介词,向。 B副词,于是,就;副词,才。C.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转折。D.主谓间助词;结构助词,的。66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陆琼“见识优敏,文史足用”的一组是()丁父忧,毁瘠有至性琼素有令名,深为世祖所赏都官符及诸大手笔,并敕付琼又领大著作,撰国史勒成一家之言虽位望日隆,而执志愈下ABC D答案B解析“见识优敏,文史足用”,是说陆琼见识多而聪敏,

130、精通文史。体现“孝顺”,体现“性谦俭”。6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琼的父亲陆云公接受梁武帝的诏令校定棋品,朱异、刘溉以下人员同时集中在一起,陆琼这时八岁,能在客人面前覆盘。B天嘉元年,陆琼担任宁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不久以法曹行参军的身份兼任尚书外兵郎,任职期满由代理转为正职。C长沙王做江州刺史时,不遵循法度,高宗因为长沙王年少,派陆琼去做长史。陆琼前去担任了江州府国事,兼任寻阳太守。D陆琼生性谦虚俭朴,从不为自己聚敛财货。四时的俸禄,都散发给宗族人员,自己家中没有剩余财产。答案C解析联系下文可知,陆琼没有前去担任这些官职。6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

131、语。(1)异言之武帝,有敕召见,琼风神警亮,进退详审,帝甚异之。译文:_(2)琼以母老,不欲远出,太子亦固请留之,遂不行。译文:_(3)暮年深怀知足,思避权要,恒谢病不视事。译文:_答案(1)朱异对梁武帝说了这个情况,梁武帝下令召见,陆琼神态机警聪明,举止安详慎重,梁武帝认为他很奇异(不寻常)。(2)陆琼因为母亲年事已高,不想出远门,太子也坚持请求留下他,于是陆琼就没有前去(任职)。(3)陆琼晚年很有知足之心,只想避开权要人物,常常以有病为借口不到职治事。参考译文陆琼,字伯玉,吴郡吴人。父亲陆云公,梁朝给事黄门侍郎,掌管著作。陆琼幼年聪敏伶俐,思维有条理,六岁能写五言诗,且颇有文采。大同末年,

132、父陆云公受梁武帝诏令校定棋品,朱异、刘溉以下人员同时集中在一起,陆琼这时八岁,能在客人面前覆盘,由此京城内传称他为“神童”。朱异对梁武帝说了这个情况,梁武帝下令召见,陆琼神态机警聪明,举止安详慎重,梁武帝认为他很奇异(不寻常)。大同十一年,父亲去世,他因悲哀过度而极其瘦弱,有至孝之情,叔祖父陆襄感叹道:“此儿必能承担光耀门庭的重任,所谓一个也不算少。”到侯景作乱,陆琼带着母亲避难到本县的西乡,刻苦读书,日夜不松懈,于是学识渊博,擅长写文章。丞宣年间,被州里推举为秀才。天嘉元年,为宁远始兴王府法曹行参军。不久以法曹行参军的身份兼任尚书外兵郎,任职期满由代理转为正职。陆琼一向有好名声,深受世祖赏识

133、。到讨伐周迪、陈宝应等人时,诏令及各种重要文书,都下令交付陆琼完成。改任新安王文学,担任东宫书记参军。等到高宗担任司徒时,精选属官,吏部尚书徐陵向高宗推荐陆琼说:“新安王文学陆琼,见识多而聪敏,文史兼通,足够应用,进居郎署,已有年月,左西掾缺位,可以选他担任此职。”于是封为司徒左西掾。太建元年,授予太子庶子,兼通事舍人。转任中书侍郎、太子家令。长沙王为江州刺史,不遵循法度,高宗以长沙王年少,授陆琼长史,行江州府国事,兼任寻阳太守。陆琼以母亲年事已高为由,不想出远门,太子也坚持请求留下他,于是陆琼就没有前去(任职)。屡经升迁任给事黄门侍郎,兼任羽林监军。调任太子中庶子,兼任步兵校尉。又兼大著作,

134、撰写国史。后主即位,陆琼到中书省当值,负责制定诏书。当初,陆琼父亲陆云公奉梁武帝的命令撰写嘉瑞记,陆琼遵循武帝的旨意继续撰写,自永定年到至德年,最终编写成一家之言。改任吏部尚书,继续兼任大著作。陆琼生性谦虚俭朴,从不为自己聚敛财货,虽然职位声望日渐隆盛,却坚持素志更加谦逊。所居园池屋室,不作改变,车马衣服,不崇尚华丽,四时的俸禄,都散发给宗族人员,自己家中没有剩余财产。晚年很有知足之心,只想避开权要人物,常以有病为借口不到职治事。不久母亲去世,离职回家。当初,陆琼奉侍东宫时,母亲随从在官舍居住,后主赏赐十分优厚。等到丧棺还乡,后主下诏加赠助丧财物,并派谒者黄长贵持册奠祭,后主又亲自拟墓志铭,朝

135、野都以此为荣耀。陆琼悲哀过度,在至德四年去世,时年五十岁。诏赠领军将军,官府出资办理丧事。有文集二十卷行于世。十六、(2011福建泉州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72题。傅青主善书画清徐珂傅青主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尝有友求画,傅谓“画虽末艺,然必须笔补造化,我每作画,先择其时,非遇良辰不下笔。今重违君意,约以中秋夕为期,如天气晴爽,风定月明,当准备纸笔。”至日,果晴爽,友大喜,知其嗜酒,乃与痛饮,自晡至昳,始罢席。乃命侍者为研浓墨,骈两几,铺丈长玉版纸于上,又取铁界尺镇纸四角,谓俟月上东向,秉烛为之。少焉,月出,乐甚,命侍者取所研浓墨一巨钵,置旁几,屏退诸人,独自命笔。友远立窃窥,但

136、见舞蹈踊跃,其状若狂。友径趋至背后,力抱其腰。傅狂叫,叹曰:“孺子败吾清兴,奈何!”遂掷笔搓纸而辍。友见其满头皆墨,汗下如雨,急取水为之浣濯,遣人送归。京师打钟庵落成,僧慕傅名,丐书庵额。以僧无行,不许。僧谂甲某与傅善,啖以重金,令转乞。甲不敢遽达,又虑无以报僧,既思得一法,乃沽佳酝招饮,又预作五绝诗一首,以打钟庵三字嵌诗中,乘微醺,自握笔书此诗,屡书,屡自拉弃之。傅睨之而笑,甲曰:“家有屏,欲书此诗刻其上,顾不善涂鸦。”时傅醉矣,曰:“我为汝代笔如何?”甲喜曰:“幸甚。”遽索纸,纵笔为之。甲请曰:“既赐书,即求署款。”傅笑而许之。甲刓此三字授僧,榜于门。一日,傅偶过庵前,讶额署己款,笔意确是

137、,注视之,沉思良久,忽忆前为甲书屏中有此三字,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节选自清稗类钞艺术类)【注】重违:难违。昳:太阳偏西。谂:通“审”,详细了解。啖:利诱。刓:剜,挖。6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谓俟月上东向俟:等待B遂掷笔搓纸而辍 辍:停止C丐书庵额 丐:给予D傅睨之而笑 睨:斜视答案C解析丐:请求。70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傅青主狂放不羁和刚正不阿的一组是()A傅青主以书画著,不轻为人作孺子败吾清兴,奈何B又取铁界尺镇纸四角以僧无行,不许C屡书,屡自拉弃之遽索纸,纵笔为之D舞蹈踊跃,其状若狂始悟为甲所卖,遂与绝交答案D7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138、)A傅青主对创作的时间有严格要求,每次创作都必须选择晴爽月明的中秋良辰。B友人为了求得傅青主的画,置酒与之痛饮,后来却因败坏了傅青主的清兴而无果。C甲某为了回报和尚,设计骗取了傅青主的真迹,最后却因此断送了与傅青主的交情。D本文通过对傅青主的动作和语言等描写,刻画了一位富有鲜明个性的书画家形象。答案A解析“非遇良辰不下笔”不等于“每次创作都必须选择晴爽月明的中秋良辰”。7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友径趋至背后,力抱其腰。译文:_(2)欲书此诗刻其上,顾不善涂鸦。译文:_答案(1)朋友径直快步地走到他背后,用力抱住他的腰。(2)(我)想写下这首诗刻在它上面,只是我不擅长书写。参考

139、译文傅青主凭书画著称,但不轻易为人创作书画。曾经有个朋友来求画,傅青主说“画画虽是微不足道的技艺,但是要用画笔描摹自然,我每次作画,都要先选择时机,不遇良辰不会动笔。今天难以违背您的意思,就约定在中秋夜,如果天气晴爽,没有风而且月色明亮,就准备纸笔为您作画。”到了那一天,天气果然晴爽,朋友很高兴,知道傅青主喜欢喝酒,就和他痛饮,从午后一直喝到太阳偏西才停止宴饮。于是让侍者研了浓墨,拼了两张几案,铺上一丈多长的玉版纸,又拿出铁界尺压在纸的四角,说等到月上东方,好拿着蜡烛作画。过了一会,月亮出来了,他很高兴,让侍者取来一大钵研好的浓墨放在旁边的几案上,让周围的人都退下,独自提笔作画。朋友站在远处窥

140、视,只见他手舞足蹈,那样子像发了狂似的。朋友径直快步地走到他背后,用力抱住他的腰。傅青主狂叫起来,叹息说:“你败了我的清兴啊,怎么办!”于是扔掉笔揉烂纸停止作画。朋友见他满头是墨,汗如雨下,急忙拿水替他洗干净,派人送他回去。京师打钟庵落成,庵里的和尚仰慕傅青主的名声,请求他题写庵上的匾额。因为那和尚品行不好,傅青主不答应。那个和尚深知甲某和傅青主关系很好,便用重金引诱甲某,让他向傅青主转求。甲某不敢冒然转求,又考虑到无法回报和尚,后来想到一个办法,于是买来好酒请傅青主宴饮,又预先作了一首五绝诗,把“打钟庵”三个字嵌入诗中,趁着微醉,自己拿笔写起这首诗,多次书写,又多次亲自撕毁丢弃。傅青主斜视他笑了起来,甲某说:“家中有个屏风,想写下这首诗刻在它上面,只是我不擅长书写。”当时傅青主已醉,便说:“我替你书写,怎么样?”甲某高兴地说:“非常荣幸。”傅青主马上要来纸张,放手写了起来。甲某请求说:“你既然赐予我书法,就再请你写下自己的名字。”傅青主笑着答应了。甲某挖下“打钟庵”这三个字交给和尚,和尚把它贴刻在门额上。有一天,傅青主偶然从庵前经过,惊讶地发现匾额上题写着自己的名字,笔法的确是自己的,他注视着,沉思很久,忽然回忆起先前替甲某书写的屏风诗有这三个字,才醒悟到被甲某出卖了,于是就与甲某断绝交情。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