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省桂林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检测物理试题一单选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多选不得分,每小题4分,6题共24分) 1. 以下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体积很小和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B. 研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的行驶速度时,可以将汽车看成质点C. 参考系是在描述物体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必须选静止的物体D. 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并且选择不同的物体做参考系来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时,结果是相同的【答案】B【解析】当物体的体积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忽略不计时才可以看做质点,A错;B对;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可以选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运动的物体,选择的参考
2、系不同运动结果可能也不同,CD错;2. 如图所示,从高出地面3m的位置A点,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C点,则小球由A点到C点的位移大小为()A. 3m B. 5m C. 8m D. 16m【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则全过程的总位移的大小,故选项A正确。考点:位移与路程【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区别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3. 教练员分析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全程录像带,测得运动员在第1s内的位移是8m,前7s跑了63m,跑到终点共用了10s,则()A. 运动员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8
3、m/sB. 运动员在第7s内的平均速度是9m/sC. 运动员在第7s末的瞬时速度是9m/sD. 运动员在百米终点冲刺速度为10m/s【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运动员在第1s内的位移是8m,故运动员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故A正确;B、运动员在第7s内的位移不知道,故无法求解运动员在第7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故B错误;CD、运动员在第7s末的瞬时速度和运动员在百米终点冲刺速度都是瞬时速度,由于运动员的运动不是匀变速运动,故条件不足,无法求解,故C错误,D错误;故选:A4. 足球以8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
4、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是()A. 20 m/s2 B. 20 m/s2 C. 100 m/s2 D. 100 m/s2【答案】C【解析】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0=8m/s;运动员立即以12m/s的速度反向踢出,v=-12m/s,方向为负加速度为: ;故选C5. 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是v1,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v2,v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A. 汽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B. 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1的方向相同C. 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的方向相同D. 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v的方向相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根据图象可知,的方向与初速
5、度方向相反,而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所以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考点:加速度【名师点睛】矢量相加和矢量相减都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或者三角形定则,即矢量相减可以转化为矢量相加。6.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的物体g值大B. 同一地点、轻和重的物体的g值一样大C. g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 随纬度越高,g值越小【答案】B【解析】A、重力加速度g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故A错误B、地球上的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相同,随纬度的升高,重力加速度增大,随高度的升高,重力加速度减小,但相差不大故B正确C错误,D、高
6、纬度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于低纬度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一是因为地球是个扁球体,二是由于物体随地球自转而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轻重物体重力加速度相同.二多选题(多个选项正确,每小题全部选对4分,少选得2分,选错得0分,4题共16分)7.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整个过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B. 整个过程中,BC段的加速度数值最大C. 整个过程中,C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D. 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m【答案】AD考点:考查
7、了速度时间图像【名师点睛】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需要掌握三点,一、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看运动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只要考虑速度的正负是否发生变化,二、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三、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轴上方表示正方向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方向位移8. 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先保持不变,再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则在此过程中()A. 速度先逐渐变大,然后再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先均匀增加,然后增加得越来越慢,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
8、D. 位移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答案】B【解析】A、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而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A错误,B正确;C、由于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所以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为零,所以位移继续均匀增大,故CD错误。点睛:要清楚物理量的物理意义,要掌握某一个量的变化是通过哪些因素来确定的;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判断物体速度增加还是减小是看物
9、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关系,判读位移大小的变化是看初位置与某位置的距离。9. 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A. 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 t=4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C. 在相遇前,t=4s时甲、乙两物体相距最远D. 在相遇前,甲、乙两物体的最远距离为20m【答案】CD【解析】试题分析: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由图象知,两个物体的速度均为正,所以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故A错误;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前4s内乙物体的位移较大,两物体不可能相遇,故B错误;由图象可知,在t=4s之
10、前乙物体的速度比甲物体的速度大,乙在甲的前方,且两物体相距越来越远,t=4s之后甲物体的速度大于乙物体的速度,两物体相距越来越近,故在第4s末相距最远,故C正确;二者的最远距离为t=4s时的位移之差,即面积之差,故D正确。考点:vt图象10. 一小球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5s内的位移比第14s内的位移多0.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加速度为0.2 m/s2B. 小球第15 s内的位移为2.9 mC. 小球第14 s的初速度为2.6 m/sD. 小球前15 s内的平均速度为3.0 m/s【答案】AB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得,故A正确;小球在第14s内的位移,则小球在第1
11、5s内的位移,故B正确;小球在第14s初的速度,故C正确;第15s末的速度,则小球前15s内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名师点睛】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小球的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小球在第14s内的位移和第15s内的位移根据第15s末的速度,结合平均速度的推论求出小球前15s内的平均速度三、实验题(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一个同学做实验时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纸带反映了一个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情况打点计时器工作时使用的是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频率为50Hz,打点计时器相邻两次打点的时间间隔
12、T=_s利用这条纸带可以计算出的物理量有_(至少填两个)【答案】 (1). 交流 (2). 0.02 (3). 任一点的瞬时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解析】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直流电不能是打点计时器工作,因交流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相邻两次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通过打出的纸带,可计算某个点的速度的大小,两个点之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以及运动的加速度【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打点计时器的理解,同时掌握通过纸带的位移与时间,能求得哪些物理量,题目比较简单,难度不大12.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
13、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的瞬时速度vC=_m/s,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1). 0.30 (2). 0.40【解析】由于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根据图中数据可知x=4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得: 【点睛】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同时注意单位的统一与保留有效数字13. 某学生利用“研究匀变
14、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来测量一个质量为m=50g的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值,该学生将重锤固定在纸带下端,让纸带穿过电磁打点计时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以下是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计算过程,请填写其中的空白部分:实验操作:先_,然后_ ,让重锤自由落下,关闭电源。取下纸带,取其中的一段标出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测出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2.60cm,x2=4.14cm,x3=5.69cm,x4=7.22cm,x5=8.75cm,x6=10.29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T=0.02s,则重锤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a=_,代入数据,可得加速度a=_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2)该同学从实验结果发现,重锤下落时的加速度比实际的重力加速度小,为了有效地缩小这个实验测得的加速度与实际的重力加速度之差,请你提出一个有效的改进方法:_。【答案】 (1). 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 再释放带 (3). (4). 9.60 (5). 将重锤换成较大质量的重锤、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采用频闪照相法【解析】解:(1)实验操作:先接通电源,然后释放纸带,让重锤自由落下,再关闭电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有:x6x3=3a1(2T)2x5x2=3a2(2T)2x4x1=3a3(2T)2a=联立解得:a=;代入数据解得:a=9.60m/s2(2)根据实验原理可知,造成
16、该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物体下落过程中存在摩擦阻力,一是小球下落的空气阻力,二是纸带和限位孔之间的摩擦,故具体采取的具体措施为:将重锤换成较大质量的重锤或者实验过程中让重锤下落时纸带尽量减小摩擦故答案为:(1)接通电源,关闭电源,;9.60,(2)将重锤换成较大质量的重锤或者实验过程中让重锤下落时纸带尽量减小摩擦【点评】明确实验原理,能根据作差法求出加速度,会分析实验误差,对于基础实验要亲自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同时加强利用基本物理规律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四计算题(共4小题,共40分)14. 一辆电动车从1m/s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1m/s2行驶5s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求:(1)匀速行驶的速度大
17、小;(2)加速行驶过程通过的位移大小【答案】(1)v=6m/s (2)x=17.5m【解析】(1)根据公式,5s末的速度:v=v0+at=1+51=6m/s(2)加速行驶过程通过的位移大小: 15.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m/s作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1)汽车经3s的速度大小是多少?(2)经5s、10s汽车的位移大小各是多少?【答案】(1)v1 =4m/s (2)x2 =25m x=25m【解析】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1)汽车经过3s的速度大小v1=v0+at1=10-23m/s=4m/s(2)5s末的位移10s末汽车的位移是25m。【点睛】
18、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灵活求解16. 屋檐每隔相同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1m的窗子的上、下沿,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求此屋檐离地面的高度及滴水的时间间隔。(g取10m/s2)【答案】T=0.2s x=3.2m【解析】试题分析:设滴水的时间间隔为T,知窗子的高度等于自由下落3T内的位移减去2T内的位移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滴水的时间间隔;通过滴水的时间间隔,可以知道一滴水下落到地面的时间,根据求出屋檐离地面的高度。设屋檐离地面的高度为x,滴水时间间隔为T,由得
19、:第2滴水的位移:第3滴水的位移:又因为位移间的关系为:x2x31 m联立以上解得:T0.2 s屋檐离地面的高度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即可解题。17. 正以v=30m/s的速度运行中的列车,接到前方小站的请求:在该站停靠1分钟接一位危重病人上车司机决定以加速度大小a1=0.5m/s2匀减速运动到小站,停车1分钟后做加速度大小为a2=1.5m/s2的匀加速运动,又恢复到原来的速度运行求:(1)司机从匀减速运动开始到恢复原来速度共经历的时间t总;(2)司机由于临时停车共耽误了多少时间?【答案】(1)t总=140s (2)t=100s【解析】列车停车时间为:列车能过的位移为:在列车加速过程中,已知末速度为:v2=30m/s,a2=1.5m/s2列车加速的时间为:列车加速运动的位移为:所以,列车恢复到30m/s所用的时间为:t总=t1+t停+t2=60+60s+20s=140s列车恢复到30m/s所通过的位移为:s=s1+s2=900+300m=1200m,若列车匀速运动,则有:列车因停车而耽误的时间为:t=t总-t=140-40s=100s【点睛】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关系的应用,解决本题关键是分析运动过程,先减速再静止最后加速到原来速度,过程如果不清楚很难计算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