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郑大附属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140分。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卡相应位置)24“(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25史学胃吕思勉认为:“自泰统一全国起至东汉分裂以前止,这一时期是中国初入平民政治的时代。”此“平民政治”在当时指A分封制B军功授爵制
2、C三公九卿制D郡县制26“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草野的意思)望之起家,簪绂(显贵的意思)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旗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唐摭言中这段评论主要揭示科举制的实行A极大地巩固了唐朝的统治B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C实现了贵族和平民的平等D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27王国维曾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材料实质上揭示出A唐代传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B话本是宋代小说的主要形式C元朝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D京剧艺术进入第一个繁盛期28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
3、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 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 B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C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 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 29.新全球史中指出:“总的来说,康乾盛世并不是真正的繁荣,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 “鸦片战争也不是彻彻底底的灾难。”主要是因为其A、扩大西方对华贸易,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失业压力B、直接加强了中西方科技、思想、文化交流C、推动了中国农产品出口,有利于中国近代化D、使鸦片贸易公开化,加快中西方货币交流30
4、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在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以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31. “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 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第七次战役 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 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
5、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党军队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A. 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B. 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C. 国共合作抗战,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D. 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32 佛罗伦萨人认为时间和生命像黄金一样宝贵。为了珍惜它们 ,1329 年佛罗伦萨的城楼上安装了最早的机械钟。这一现象最能够说明 A佛罗伦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佛罗伦萨人对黄金财富的追求C佛罗伦萨的钟表制造世界领先 D佛罗伦萨人对现世生活的珍视33. 排巫运动发生在近代早期的欧洲,1580 至 1
6、660 年间是排巫运动最狂热的时期。其间, 许多人被迫害致死,其中 95%是女性,多为衰老贫困的单身女性。“排巫运动”的发生表明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欧洲A.仍然缺乏理性精神B.科学精神高涨C.需要继续进行反教会斗争D.人文精神增强34.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说:“我们的国父们认为自由既是手段也是 目的。缺少言论和集会自由,讨论将变得毫无意义;有言论和集会自由,公共 讨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长久安定依赖于人们自由的表达不满以及提 出补救的方法。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 和集会的自由。”此番话体现了美国大法官的权力是A言论自由权B司法审查权C弹
7、劾总统权D司法解释权35. 共产党宣言在 1848 年 2 月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但是鲜为人知的是 随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也对共产党宣言做了修改。在共产党宣言德文新版上由两位作者签名的最后一篇序言中加了这么一句话:“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依据你所学史实判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加上这句话的最可能原因是A. 第一国际的瓦解B. 修正主义的出现C. 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D. 巴黎公社的伟大尝试二、综合题40.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主题一 东西方文明的源头材料一 战国百家
8、争鸣图 雅典学园(1)识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西方思想家对“人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思考有何不同?(4分)主题二 东西方文明的相遇材料二 1792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报此事。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国王的真诚心意,从而“发扬两国之利益,建立两国永久之协和”。 一一摘编自清史编年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北。朕披阅表文,词意肫垦,具见尔国王恭顺
9、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示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成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摘编自清实录(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英两国在对待通商问题上体现出怎样不同的观念?(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8分)主题三 东西方的文明发展观材料三 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
10、的冲突”。 一一塞缪尔亨廷顿对世界文明的未来发展及走向,费孝通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依据材料三,指出两人的文明发展观各是什么?(4分)(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西方文明的认识?(5分)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精美而充满了神奇色彩的瓷器、传教士的书简和夹杂着道听途说的马可波罗行记,18世纪中期以前三四百年间的欧洲人就是从这些途径来了解中国的。当从中国回来的传教士们受到精英们的热捧,他们的书简也被视为经典。传教士眼中那个“酷似古罗马帝国的中国”走进了欧洲人的脑海。当时一些欧洲学者甚至认为,发现中国可与15世纪发现美洲大陆媲美。当东印度
11、公司把订制好的精美瓷器运回欧洲大陆时,法国思想家伏尔泰也在感叹:“我们不能像中国人一样,真是大不幸!”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终于找到了解决对华贸易逆差的“方式”。此时的欧洲不再需要一个乌托邦式的中国。1792年,英国外交官马戛尔尼携带英王信件出使中国,把一个行将覆灭的中国形象带回了西方。40多年后,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形象一落千丈。自那时起到20世纪初,西方学者将中西关系史上的这个时期称为“轻蔑的时代”。英国诗人丁尼生说:“欧洲的50年,胜过了中国的一甲子。”一个当年被描述成花园的王国变成了“满街是开口粪池和垃圾”的肮脏之国,而穿着丝绸、捧着青花碗的中国人也变得贫穷、猥琐和丑陋不堪。 评述材料中
12、关于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三、选做题(6分)44(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安石能在今日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主要是他的经济思想和我们的眼光接近。他的所谓“新法”,要将财政税收大规模的商业化。他与司马光争论时,提出“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论,其方针乃是先用官僚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如果经济的额量扩大,则税率不变,国库的总收入仍可以增加。这也是刻下现代国家理财者所共信的原则,只是执行于十一世纪的北宋,则不合实际。 摘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他自己也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但问
13、题是,他的一系列从良好愿望出发的变法政策,在传达到下面之后,在下级官吏执行时却完全走了样。比如王安石认为最为重要、也是他最得意的“青苗法”这是一种充分考虑到农民利益的低息贷款。而且王安石自己在任鄞县县令时,也成功地推行了这一方法。然而,当王安石把他在鄞县成功实行的方法推向全国之后,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当时农村里的广大农民,几乎都不识字,如果去申请青苗法的贷款,过程大约如此:首先,为了填写申请书,就要花钱请书吏;然后再拿到衙门去申请,碰到贪官污吏,中间不知要花多少打点费。据史书记载,虽然变法设定的利息是二分,但经过中间贪官污吏的层层盘剥,最后贷款农民要返还的利息,竟达到原先设定的三十五倍,加
14、起来比高利贷还要高许多,于是逼得农民宁肯去借高利贷,也不向政府贷款。 摘自许志林从王安石变法失败看当今的农民问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王安石主张“不加赋而国用足”,据材料一分析王安石为达到此目的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黄仁宇为什么在肯定这个措施的同时,又认为这个措施在11世纪不合实际? (6分) (2)依据材料,指出北宋农民的负担主要有哪些? (2分) (3)材料二在哪些方面肯定了王安石? (3分)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45(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9年)甘地决定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来反对罗拉特法案,为此,他一方面号召印
15、度人民在一九一九年四月六日举行总罢业和绝食,另一方面,不准人民群众以暴力手段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这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世界现代史编写组世界现代史(上册)(1983年版) 材料二:(1919年)哈里发运动的领袖们接受了甘地主义的原则,甘地在团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中起了很大作用。他这时事实上是把哈里发运动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汇流成为统一的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1994年版) (1)上述两个材料是如何评价甘地在1919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作用的?这两种评价有何差异? (8分) (2)这种评价的差异可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7分) 历史
16、答案2428ADDCB 2933CDBDA 3435DD40.(1)不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从维护君主统治出发,更关注社会秩序的稳定,易压制人性;西方思想家更关注人的主体作用和价值,有利于个性发展。(4分)(2)英国:平等通商的观念。中国:朝贡贸易的观念(或不平等通商的观念)。(4分)原因:(8分)经济因素制度因素政策因素思想因素中国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闭关锁国封建等级英国商品经济的开放性资本主义制度殖民扩张自由平等(3)亨廷顿:文明冲突论;费孝通:文明共存(或和谐共处)。(4分)(4)东西方文明成就都很突出,并推动了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东西方文明有共性并有明显的差异性,呈现出
17、文明多元的特点;东西方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互交融。(5分)41(12分)参考答案一:赞美中国。(2分)伏尔泰等等未到过中国,他们是通过东来归国的传教士、商人等或其著述了解中国的,对中国的认识是感件的。(6分)他们赞美中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现实欧洲的反封建斗争。(4分)参考答案二:贬低中国。(2分)此时欧洲资本主义迅猛发展向工业文明社会迈进,而中国仍处于落后的农耕文明阶段。(4分)先进的欧洲对古老中国进行了侵略,欧洲人对中国的贬视实际上是对东方中国的偏见,是一种欧洲中心论思想。(4分)其言论是为其侵略行为服务的。(2分)45(15分)(1)青苗法。(2分)肯定原因:采用的方法是商业化的办法,
18、不增加人民负担,却能增加财富(3分)。不合实际原因:当时中国还处在封建社会,商品经济不够发达(3分)(2)负担:赋税、高利贷、苛捐杂税等(2分)。(3)肯定:王安石的出发点、个人品行、青苗法的做法考虑到农民利益。 (3分) 失败原因:未能考虑下级官吏层层盘剥与农民的具体情况(2分)46(15分)(1)评价:材料一认为甘地在运动巾的作用“充分暴露了印度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材料二认为甘地对“争取印度民族独立的斗争起了很大作用”。(4分)差异:材料一对甘地的作用偏向于否定;材料二充分肯定了甘地的作用。(4分)(2)可能的原因:作者受到时代的局限:前者写于1983年,当时“文革”的左倾错误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后者完成于1994年,经历了思想解放运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已较为客观、公正。作者的史观不同:前者是以阶级斗争史观为指导思想,采用的是阶级分析法,更关注甘地的阶级局限性;后者开始以义明史观为指导思想,将甘地放在印度的文明演进史中加以考察,因而给予较为肯定的评价。作者掌握与依据的史料不同:因为史料不同,所以得出的结论也就有差异。(评分说明:三种可能的原因中只要写出任意一种即可;也可以有其它的观点,关键在于言之有理) (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