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义工旅行厦门篇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我的义工旅行从厦门曾厝垵的卡夫卡客栈开始。这家客栈全名“海边的卡夫卡”。掌柜法门是个真正的文艺青年,像海边的卡夫卡中的主人公一样,守着一间小屋,过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店里的义工除了我还有来自河南三门峡的小茜,法门和我们一起干活。每天店里分早、中、晚班,每班5小时,我们三个轮流值一班,工作内容包括前台收银、打扫客房、换洗床单、打扫卫生。入住较多的时候,我们就一起干活,不会因为不是自己当班就袖手旁观,法门随和,小茜细心,我们很快成为一家人。我们住的义工房是一个三、四十平方米的大床房,两张大床,带着阳台。忙的时候就叫外卖,闲的时候我们自己买菜做饭。菜市场隐蔽
2、在一条弯弯窄窄的小巷子里,只有2个摊位,但应付家常菜已经很足够。曾厝垵的游客虽然多,恐怕没几个人知道菜市场在哪里吧,想想就觉得很有成就感。曾厝垵是厦门最后一个渔村,实际上已很难分辨出原有的模样。四处是充满文艺或伪文艺气息的客栈、精品店、奶茶店,当然还有各地慕名而来的文青。文艺也好,伪文艺也好,这不过是标签。在我看来,曾厝垵的气质来自于随处可见的七巧心思:店门口的秋千、墙面上的涂鸦和留言贴、有趣的店面。这不是商业噱头,这些创意很多来自于曾厝垵的游客、义工,能让人这么用心装扮的地方,应该就只有家了吧!对我来说,曾厝垵就是这样,卡夫卡就是这样,忙完了我可以放心在这个尘世四处游荡,没有外人的拘束与孤独
3、感,因为我知道家在这里,忙完了可以回家。鼓浪屿:从曾厝垵坐29、112路都可以到鼓浪屿轮渡码头。在售票口买一个8块钱往返的“地铁票”,就坐上了开往鼓浪屿的客轮。进船毫不犹豫,立刻抢占船头扶手,吹着海风,看着逐渐远去的厦门岛上的现代建筑,看着海上呼啸而过的汽艇,看着逐渐靠近的小小的鼓浪屿,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二十多分钟即靠岸。鼓浪屿很大限度地保留了晚清、民国时期的建筑,不仅有古时富商的宅院,还有殖民时代的各国领事馆。粗粝的墙壁透着历史的沧桑。现在这些老建筑虽然还有居民居住,但大多数已经改造成旅馆。只有从那些贴着斑驳春联的小院身上,还能依稀看到老鼓浪屿人的往日时光。鼓浪屿虽然游人如织,但绝对没有“到
4、处是游客”。大多数游客更喜欢遍布风格店铺的龙头路等主要街道,我们却一路钻小巷,不厌其烦地绕啊绕。仅仅是拐个弯,就完全可能进入另一个世界,拥挤的人潮突然消失。院子里的晾衣绳懒懒地垂着,阳台上摆着的花盆里漫不经心地开着各种小花,阿婆们用闽南话叽喳喳地家长里短,没有外面世界的刻意精致,他们只是过着自己的生活,随意而认真,现世安稳。至于龙头路的小吃、店铺,还有张三疯、小马哥等等,我觉得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美味,商业化带来的是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吃食,已经难寻记忆中的古早味。厦大:曾厝垵坐857、29、751在厦大西村站下车,不收门票,但人多要排队。跟门卫帅哥套了下近乎,大概本人一脸纯良,天生好人相,帅哥让我
5、直接进了。厦门大学是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立的,他一生热衷公益,还创立了集美学校、各种华侨学校。厦门大学的标志就是“穿西装戴斗笠”的嘉庚楼。嘉庚楼顶部闽南风格,以下却是西式,标准的中西合璧,因此称为“穿西装戴斗笠”。下南洋的中国劳工在东南亚地区生活艰苦,受尽歧视,这种设计也有“把洋人踩在脚下”的用意。厦门大学直接让我这个“西北村姑”自卑了,恐怕很多大学在厦大面前都要自卑吧。学生公寓就建在海边,校园内各种亚热带植物,每天都有新的花朵盛开,真正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靠着植物园和南普陀寺,充满负离子的新鲜空气混着咸湿气息,阵阵梵音包裹着这所大学,她就这么静静地美。我花了一个上午也没有把厦门大学完全
6、转遍,最喜欢的是厦大的芙蓉隧道,里面涂满了学生的创意涂鸦,绝对是厦大一景。走出厦大校门,天空已经淅淅沥沥飘起小雨,我却并不急着回去,安静的城市在雨中更有一种别样的气质。撑着伞,过一个十字路口,从一家洋楼风格的必胜客拐进去,就是法门和最厦门联合推荐的最有老厦门味道的南华路。南华路也有一些小店,但相比曾厝垵的拥挤,这里的店安静不张扬,就像南华路,静静地处在厦门人流量最大的几个地方之一。走进南华路小巷,感觉像触摸到了厦门最平淡真实的一面,在我觉得文艺快要成了商业的噱头的时候,我在南华路看到了真正的“文艺”。水煮小鱿鱼与植物园:也许是因为厦门处处是美景,遍地有美食,所以每次出去游荡,总是赏景与美食两不
7、误,当然要带上玩伴,“拼吃”、“拼车”都会划算不少,还有免费“私人摄影师”。我和卡夫卡的房客老王很聊得来,向法门请了个假,就开始了一天“活色生香”的游荡。首先要填饱肚子。从曾厝垵坐857在将军祠下车,拐一个弯就是传说中的小鱿鱼了。这家店的招牌菜就是水煮小鱿鱼,厦门仅此一家,所以店名也言简意赅就叫“小鱿鱼”。别看只是个简陋的大排档,生意却相当火爆,来厦门的人几乎都会慕名而来,所以店家也比较“拽”,我们到的时候刚过中午,人家就已经快要打烊了,二话不说赶紧要上一份水煮小鱿鱼!也许吃久了清淡的厦门菜,直到小鱿鱼端上锅,我才反应过来“水煮=超级辣”,难为我大学吃了四年的川菜,在厦门呆了不到一个月就连“水
8、煮”是什么都忘了。“乐不思蜀”也是非我莫属了。水煮小鱿鱼和我们平常吃的水煮鱼很像,只不过把鱼换成了小鱿鱼,小鱿鱼很新鲜,在一大盆红艳艳的各种辣椒香料中卷成一个个白色的小圈圈,咬上一口Q弹有嚼劲,唇齿中带着辣椒花椒的强烈刺激,还有芝麻香的安抚,味道醇厚,口感有层次,也怪不得这家店这么“拽”了,一盆小鱿鱼就要80元,虽然店里还有许多特色菜,不过我们俩的胃和钱包的空间有限,只好量力而行啦。接下来就要正式赏景了,从文曾路进入植物园东大门。植物园又叫万石植物园,因位于厦门万石山而得名。门票40元,学生半价,早上6点和傍晚以后免费供游人健身纳凉。园区很大,包罗万象,分为花卉园,裸子植物园、玫瑰园、松杉园等
9、等,想一个下午逛完根本不可能,我们只好当成爬山,但是比爬山惬意多了,看到一个园区就进去看看,兴之所至。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热带、亚热带植物,高大挺拔,轻轻摇晃着阵阵南国的风。靠近山顶坐落着一个小庙,庙旁边有个观景台,可以看到下面的市区,傍晚夕阳西下,正是僧人们上晚课的时候,听着阵阵梵音,看着山下雾霭中的凡尘世界,竟真有些超然物外的感觉。铁路公园:走出植物园就进了铁路公园的后门,这座公园由废弃铁路改造而成。轨道旁铺着光滑的木板,不小心很可能滑倒。这条轨道同样也会经过一条隧道,不是山中隧道,而是厦门隧道,有涂鸦的隧道。不同于厦大的风格各异,这里的涂鸦只有两个主题:消极与积极。一侧是鲜花、草原,鲜黄、嫩
10、绿,一侧是悬崖、沉船,深棕、黑灰。涂鸦画成立体的效果,有一个破电梯的壁画非常逼真,乍一看真的很恐怖。隧道的门口立着一个红绿灯,绿灯写着“廉”,红灯写着“贪”,跟隧道的3D画相互呼应,是我见过最有创意的反腐倡廉教育了。美食TIPS:厦门许多美食集结在中山路那一片。1、中山路黄则和花生汤。他们家的花生汤味道很不错。另外芋头酥我很爱吃。他们家东西也比较便宜,但是人超多。2、中山路路口地下隧道旁边有个八婆婆烧仙草,不过我要推荐的不是他们家5块钱一份的烧仙草,而是他们家的豆花。里面的料是按个人要求加的,当时不懂,任服务员“忽悠”加了许多“厦门特色”,但根本吃不惯,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豆腐干、青菜。汤很好喝,
11、豆花口感也不错。3、八市(即厦门第八市场)的佳味再添,也在中山路附近,要仔细转一转。去他们家也是看旅行书介绍的,招牌美食有冬粉鸭、沙茶面、五香条、竹笋冻等等,和同伴把招牌美食都点了个遍(所以说出去觅食一定要有伴啊,可以尝很多又划算)。4、大同路(就在中山路旁边)的大同鸭肉粥。以上这些是个人比较喜欢的,最后要隆重推荐的是法门请吃的粤式茶饮自助。我和小茜临走的前一晚,大病初愈的法门带我们吃了生平最难忘的一餐。作为一直觊觎港式茶点又囊中羞涩的超级吃货,这一顿吃的真是太爽了。各种美食一应俱全,随便点,我们要了杨枝甘露、肠粉、各式蛋挞、木瓜酥、榴莲酥、虾饺皇等等,那种美食尽情吃的感觉,真是太满足了!有人问我厦门真的那么好吗,到底哪里好?我真的说不上来,那里就是让我感觉温暖、惬意,就像第二个家。很感激卡夫卡给了我的旅行一个温暖完美的开始,让我万分留念却又一往无前的上路。厦门,我还会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