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7377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试卷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1. 启对中国政治文明的贡献主要是A. 建立夏朝B. 实行分封制C. 确立王位世袭制D. 实行宗法制【答案】C【解析】【详解】启建立了夏朝,确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开启了家天下的局面,C正确;A不是对于文明贡献;B是西周时期实行;D是维系分封制基础。2.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B. 郡县制C. 分封制D. 王位世袭制【答案】C【解析】【详解】宗法制是按

2、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项;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中央任命,不存在分封的诸侯,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根据“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题意反映的这一政治制度应该是分封制,故选C项;王位世袭制是指国家王位按照血缘在一家一姓内传承的制度,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项。【点睛】掌握题意关键词句是正确解题的方法。根据“诸侯”、“勤王”即可判断该制度是分封制、3. 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于第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帝)。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A. 世官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王位世袭制【答案】C【解析】

3、本题考查古代宗法制的特点。嫡长子继承是宗法制最大的特点。康熙传位第四子,违背了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故选择C。4. “齐门”建在苏州的城北护城河边,相传当年吴国强盛一时,“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年迈的齐景公慑于吴国的强大,不得不将女儿送往千里之外的吴国出嫁。从此,齐国这位公主远离家乡,时常思念故土,日日以泪洗面。吴王为了减轻公主的相思之苦,特意命人在面朝齐国的方向建造了高大的城楼,好让她能够登高远望齐国故土。这段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A. 秦灭六国B. 楚汉相争C. 武王伐纣D. 春秋争霸【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齐景公是春秋时期齐国君主,因此其背景是春秋争霸,D正确;ABC不符合材

4、料中的时间,排除。5. 关于如图“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正确的是A.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等B. 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决策、审议、执行为一体,并分散相权,加强皇权C. 历史上秦朝首次废除分封制,推广郡县制D. 秦律的颁行改变了传统的人治社会的现实【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秦朝的统治机制包括皇帝、三公九卿制和地方的郡县制,故A符合题意;秦代没有分散相权,排除B;郡县制在秦统一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C;秦代并没有改变人治社会的现实,排除D。故选A。6. 下面的漫画作品中,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是实现国家统一确立君主专制体制确立封建土

5、地制度建立三公九卿体制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中由“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见秦朝实现国家统一,确定正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及皇帝的装束、动作,可确定正确,与本题无关,排除。故选组合,排除ACD,选B。7. 2019年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朝的刻有文字的石碑,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郡等郡名和蓝田县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A. 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B. 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C. 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D. 用小篆书写的事实【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朝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郡等郡名和蓝田县等县名”可知秦朝实行了郡县制的史实,故选C;秦朝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

6、建王朝,A错误;B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8. 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A. 中央集权制度B. 世袭制度C. 分封制度D. 宗法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在政府组织上奠定的权威性规范指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后世帝王只能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的改变。因此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中央集权制度,故A正确;世袭制度确立于夏朝,故B错误;分封制度确立于商周,且不是权威性规范,故C错误;宗法制度确立于先秦时期,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错误。

7、9. 下图出自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一书,它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这一制度出现在 A. 西周B. 秦C. 西汉D. 唐朝【答案】C【解析】图片显示郡县制、王国和侯国并立的地方制度,应该是西汉时期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度,故C正确;A是分封制;B是郡县制;C是州县制度。10. 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A. 转运使B. 兵部员外郎C. 枢密副使D. 知府【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的枢密副使掌握军权,位同宰相,选项C正确;转运使属于地方官员,排除A;兵部员外郎隶属

8、于兵部,地位低于宰相,选项B排除;知府是地方官员,排除D。11. 中国社科院知名学者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 行省制必然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 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对较大C. 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 行省是元朝最高的行政机构【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行省负责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权利,可见行省的权力相当大。B正确;A项必然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行省对中央负责,分权与制衡说法错误,

9、排除;D项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排除。故选B。12.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A. 秦、唐、明B. 秦、唐、元C. 汉、宋、明D. 秦、元、清【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蜀“郡”洪水,由丞相与诸卿拿方案,发生在实行三公九卿制的秦朝;唐代治理地方州县洪水,需要中书草拟,

10、门下审核和尚书省交由工、户部办理;阁臣按照皇帝的旨意,发诏书给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是明代的现象,A选项符合题意; 元代实行一省制,且没有阁臣,BD两项错误;宋代中书门下一起在政事堂办公,C选项错误。13. 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A. 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B. 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C. 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D. 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丞相和殿阁大学士最主

11、要的不同,就是宰相拥有实权,是制度赋权,属于国家正规机构;殿阁大学士是皇帝的侍从顾问,无实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A选项符合题意。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与材料“(明太祖)置殿阁大学士”冲突,B选项排除。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侍从顾问,不属于中央政府官员,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C选项说法错误。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说法错误,D选项排除。【点睛】丞相制和内阁制的异同点:同:都可以对重大事件提出处理意见,都是中央机构。异:丞相是宰相制度下被制度所承认的中央一级官员,有重大的决策权;而内阁时候明朝废除宰相,皇帝独揽大权之后为减轻工作量而设置的侍从机构,无决策权。14. 根据下面图示及所学知识,军机

12、处是A. 辅助内阁行使权力的决策机构B. 囊括内阁、六部权力的机构C. 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D. 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答案】C【解析】【详解】从图示可以看出,皇帝之下直接统领军机处,因此可得出军机处是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C正确;军机处没有决策权,没有统领六部,排除AB;内侍机构是内阁,排除D。15. 汉书、后汉书及主要汉碑中现在所能找到的西汉“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184人,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128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11人。这一情况说明当时A. 察举制不能有效选拔人才B. 官位基本被上层社会垄断C. 贵族政治进一步得到加强D. 中央与地方矛盾日趋尖锐【答

13、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汉朝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依据是“孝廉”,根据“能确定出身的一共184人,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128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11人”,说明推荐人才,总是以名门大族为先,七成以上官员是高门大户人家,官位基本被上层社会垄断,故B正确;察举制打破了血缘关系的限制,有利于选拔人才,A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反映官位基本被上层社会垄断,并非依据血缘世袭的贵族政治,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人才的选拔问题,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能确定出身的一共184人,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128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11人”,紧扣关

14、键信息并联系察举制的影响分析解答。16.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内容可知,刘得仁和李洞虽贵为皇亲国戚或宗室子弟,但他们都未在科举考试中占据优势,一样会面临屡试不中,由此可说明科举考试体现了一定公平公正的原则,故选D项;诗赋是唐朝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故排除A项;刘得仁和李洞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说明并没有阻断贵族入仕,且科举只是入仕的途径之一。排

15、除B。材料未涉及贵族特权,事实上唐代宗室可以通过科举以外的其他途径入仕,仍然享有一定特权,排除C项。17. 下列关于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正确的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平民与贵族的斗争 观剧津贴制的实行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古希腊傍海而居、以海洋为依托,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故正确;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因此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这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制度形成的重要条件,故正确;古希腊贵族垄断政治特权,引发平民不满,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产生了民主政治制度,故正确;古希腊民主政治在伯利克里时期发展到顶峰,伯利克里时期实行

16、观剧津贴制,故错误。故选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18. 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 )A. 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B. 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C. 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D. 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贵族阶级的需要【答案】C【解析】AB是不平等的表现,并不是原因,排除;公元前6世纪初, 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他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由此可知,梭伦改革由财产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所以答案选C;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所以排除D。19. 公元前5世纪

17、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进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在他所实施的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黄金时代”到来的是A. 扩大公民参政范围B. 提高陪审法庭的权力和地位C. 设立四百人议事会D. 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伯利克里时期,公民广泛参与的包括公民大会、陪审法庭在内的机构拥有最广泛的权力,同时不断扩大公民参政的范围,除十将军外所有官职都对公民开放,故A项符合题意;BD只是表现之一,不是主要表现,排除;C项是梭伦时期的,排除。20. 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

18、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 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B. 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 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D. 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的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少数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材料“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是对雅典民主实质的描述,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属于雅典民主的方式,与材料无关,排除;BD选项体现的是雅典民主范围的狭小,与材料无关,排除。21.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十二铜表法。从上述材料中能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 十二铜表法是专门解决债务

19、问题的法律条文B. 完全抛弃了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C. 蕴含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思想D. 无限制地放纵了贵族的专横【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可知,保护债权人在经济上的利益,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故C项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22. 根据下图所示,其中关于罗马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 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做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B. 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C. 从习惯法发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根本原因都是平

20、民与贵族的长期斗争D. 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答案】C【解析】【详解】从公民法到万民法是为了适应罗马帝国统治范围扩大,而非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C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既是成文法的开端,又可以看做是公民法的典型代表;当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时,罗马的成文法已经比较完善,所以万民法基本上都是成文法;罗马的公民法存在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等明显的狭隘性,可能与其存在大量习惯法有很大关系。ABD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C。23. 古罗马民法大全:“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主要反映了古罗马民法A.

21、主张重罪轻罚B. 强调证据第一C. 纵容包庇犯罪D. 维护贵族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的意思是古罗马的民法主张不靠怀疑来惩罚人,不随意判处无罪的人,这就是强调证据至上原则,答案为B;AC属于歪曲材料本意,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24.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更饱满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罗马

22、法的内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罗马法的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故选A。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25. 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一次流感发生了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A. 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人口流动频繁B. 一战就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C. 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D.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答案】A【解析】【详解】由

23、材料“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可知各地交流在这次流感发展中作用很大,A项正确。B项与题目矛盾,十九世纪中期完成的工业革命,以及随后初步形成的世界市场和20世纪初的那次流感没有关系,CD项错误,只有A项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用唯物史观,辩证评价世界一体化进程的能力。世界一体化进程即是国际分工和生产社会化发展的结果,也是人口、物种大规模流动和融合,广泛交流的过程。26. 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漫画(如图),该漫画将英、法、美、意、日比作一只五头怪兽,它将德国踩在脚下,贪婪地将其内脏吞食殆尽。这一漫画适合用来A. 说明一战的性质B. 揭示巴黎和会的实质C. 说

24、明召开华盛顿会议的目的D. 说明经济危机的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英、法、美、意、日比作一只五头怪兽,它将德国踩在脚下,贪婪地将其内脏吞食殆尽”并结合漫画时间可以看出,漫画主旨在于展示一战战胜国对战败的德国进行宰割,这也正是巴黎和会的实质,B正确;一战性质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其中德国也参与其中,与漫画主旨不符,排除A;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其中主要维护的是美国的利益,与宰割德国不符,排除C;1921年并未发生经济危机,排除D。27.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

25、可谓是姗姗来迟。下列有关这一同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B.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C. 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D. 其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可谓是姗姗来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错误。错在“转折点”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因此选C。ABC都正确,排除

26、。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8. 李明同学在学完“冷战”内容后,整理笔记如下,其中有一项错误请你找出来A. 目的:遏制共产主义B. 范围:资本上义与社会义国家之间C. 方式:采取一切手段D. 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出台【答案】C【解析】【详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不是采取一切手段,C项符合题意,故选C;美苏冷战表面上是两个大国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两大意识形态的竞争,美国冷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故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冷战是以美国、北约为主

27、的资本主义集团与苏联、华约为主的社会主义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故B不符合题意,排除;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开始的标志,D不符合题意,排除。29. 历史学家不无揶揄地说道:“两个疯子用先进武器打了一场低水平战争,旷日持久,拼国力,拼消耗。”历史学家所指的战争是( )A. 朝鲜战争B. 印巴战争C. 两伊战争D. 越南战争【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两伊战争,这个被世界军界评论为“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最典型范例,当时自吹的世界军事强国,动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最后掐得筋疲力尽,民不聊生,谁也奈何不

28、得,差点经济崩溃亡国,最后停战了事,故选C。30. 目前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1美元,8亿人忍受着饥饿,8000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2.6亿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扶贫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外债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虽然目前有13亿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但是材料没有体现扶贫问题,故错误;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2.5万亿美元,这说明外债问题是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问题之一,故正确;材料反映第三世界国家在收入、

29、医疗等方面严重落后,说明第三世界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故正确;材料出现的问题是由国际经济旧秩序引起的,所以要解决发展问题,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故正确。根据分析可知正确,故选B;ACD不符合题意,排除。二、非选择题31.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请回答:(1)结合图(a)和图(b),比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雅典政治制度主要不同。(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c)和图所示法律的主要不同之处。(3)从中外政治制度和法律的发展演变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答案】(1)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反映了雅典奴隶制下的民主政治制度;军机处是清朝的中央权力(执行)机构,反映了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封建专

30、制)的政治制度。(2)秦朝的法律体现君主意志,古罗马法主要调整社会关系;秦朝法律严苛、细密,但在对后世的影响上无法与罗马法相比。(3)认识: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罗马法对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影响深远;中国古代强调皇权至上,缺乏民主传统;人类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分别符合各自的国情。【解析】【详解】(1)图a是公民大会会场,结合所学可知,雅典实行民主政治,公民大会是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反映了雅典奴隶制下的民主政治制度;图b是清代君主军机处,清朝实行的是封建君主专制,军机处是清朝的中央权力(执行)机构,反映了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封建专制)的政治制度。(2)结合所学,可从二者所体现实质、

31、特点等角度概括,得出秦朝的法律体现君主意志,古罗马法主要调整社会关系;秦朝法律严苛、细密,但在对后世的影响上无法与罗马法相比。(3)认识:根据所学可从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罗马法对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影响深远;中国古代强调皇权至上,缺乏民主传统;人类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分别符合各自的国情等方面概括。32. 阅读下列材料:【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矿区交给法国开采,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确定德波边界,把原来属于波兰的一些地区仍留给德国。总的来说,德国失去了原来领土的1/8,同时却保留下了10万平方千米历来属于波兰的领土。德国的领土缩小了很多

32、,但却成功地避免了肢解,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材料二:除中国外,缔约各国协定:一、新生中国主权的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二、给予中国完全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三、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四、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请回答下列下列问题:(1)材料一指的是什么条约哪方面的内容?是什么会议通过的?主要确立了哪些地方的统治秩序?(2)材料二指的是什么条约?它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主要确立了什么地方的统治秩序?(3)思考这两次会议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两次会议的实质是什么?它对世

33、界历史有何重要影响?【答案】(1)凡尔赛和约关于领土方面的规定;巴黎和会;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非洲、中东地区的新秩序;(2)九国公约;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3)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均是为了解决战后国际争端而召开的;实质是资本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两次会议列强确立了帝国主义世界的统治新秩序,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对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材料中“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确定德波边界”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此处指的是召开于

34、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的内容,依据材料可以知道材料主要叙述的是有关德国领土的问题。(2)主要考查华盛顿会议的相关史实,依据材料中“尊重中国主权之独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等信息可以得出其指的是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规定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3)主要考查学生对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上的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这一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通知的新秩序;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他们共同构成凡尔赛华盛顿体

35、系;这一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考点:20世纪的和平与战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凡尔赛体系的构建3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面是二战留给人们的惨痛的记忆组图: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演讲中讲到: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获取智慧和启迪,从而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来的方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了我们很多深刻而重要的启示。这些启示,是人类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必须牢牢铭记。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和所学知识,指出法西斯主义的主要特点。(2)面对法西斯的侵

36、略,国际社会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最终结果怎样?(3)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要牢记历史,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以避免战争悲剧重演。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4)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之际,有人建议我国政府设“国耻日”。你认为“国耻日”应定在哪一天?说明你的理由。【答案】(1)特点:制造恐怖事件,建立独裁统治;践踏国际公约,进行武装侵略;推行军国主义,实行全民军事化;残酷屠杀无辜平民。(2)重大举措: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组织诺曼底登陆等战役,协同作战;召开国际会议,一致行动。最终结果: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并打败了法西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37、(3)经验教训:珍爱和平,反对战争;面对法西斯侵略应及早形成反法西斯同盟;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行为;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取得共同发展。(4)9月18日。理由: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法西斯侵华的开端。7月7日。理由: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12月13日。理由:日本法西斯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尸骨如山的德军集中营”“南京大屠杀中日本活埋中国军民”结合所学可以从制造恐怖事件,建立独裁统治、践踏国际公约,进行武装侵略、推

38、行军国主义,实行全民军事化、残酷屠杀无辜平民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2)重大举措:根据所学内容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组织诺曼底登陆等战役,协同作战、召开国际会议,一致行动等方面总结国际社会的举措。最终结果:根据所学可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举措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并打败了法西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3)获得的经验教训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了我们很多深刻而重要的启示。这些启示,是人类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可以从珍爱和平,反对战争、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行为、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取得共同发展等方面进行吸收经验教训。(4)设定国耻日属于开放性试题,重要的事件只要说出准确的理由即可。如设定9月18日为国耻日,理由是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法西斯侵华的开端。如设定12月13日为国耻日,理由是日本法西斯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