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21 ,大小:390KB ,
资源ID:373279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7327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人教版必修1).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人教版必修1).ppt

1、第1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考纲要求考纲解读考查角度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本考点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很多试题都以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为基础,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和说明问题的能力。考查本单元内容时,很多试题与中俄关系相联系,应注意这部分知识的复习考点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背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成为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新中国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内容

2、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政策成为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成就建国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以及其他一系列经济援助协定,对于加强和巩固中苏两国的友谊和合作,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人民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目的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经过提出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确立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时,正式确立。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

3、共处。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岳麓版)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践日内瓦会议时间 1954年4月议题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由于美国的阻挠,未能达成协议),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由于周恩来提出合理化建议,达成和平协议)。意义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践万隆会议召开1955年,亚非29个国家的政府首脑在印尼的万隆举行国际会议。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周

4、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会后,中国同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亚非会议所显示的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的精神,被人们誉为“万隆精神”。(人民版)思维启迪1:新中国成立后面临怎样的国际环境?实行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答案:国际环境: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形成世界体系。亚非拉许多国家赢得了民族独立。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思维启迪2: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答案:本质区别:旧中国反动政府

5、实行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人民政府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认识: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捍卫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思维启迪3:“求同存异”方针中“同”和“异”各指什么?答案:“同”是指共同的遭遇即殖民灾难和命运;共同的任务即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反对国家封建势力,发展民族经济;都要求加强团结和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异”是指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不同、意识形态不同。一、新中国初期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原因1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没有独立自主的外交,在国际上没有地位,受尽帝国主义的凌辱。2新中国

6、成立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不承认新中国,对新中国采取封锁、孤立、包围和敌视的政策,妄图扼杀新政权。3新中国成立时,社会主义已形成一个世界体系。欧洲、亚洲建立起许多人民民主国家,并和苏联一起形成社会主义阵营;亚、非、拉美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枷锁,赢得了民族独立。所有这些都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4自遵义会议后,中国共产党政治上已日趋成熟,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走自己独立自主的道路,能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5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国家。新中国要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彻底消除帝国

7、主义的在华残余势力,废除帝国主义在华一切特权,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就必须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厦门市翔安一中2012届高三11月月考,35)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历史的新纪元。1949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公开发表文告说明这一点”。下列外交政策体现了这一指导思想的是()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解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我国的外交政策,根据材料“中苏关系是密切的兄弟关系”等可以分析到指导思想是“一边倒”,就是中国政府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

8、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本题选A项。【答案】A1(浙江省海盐市元济中学2012届高三摸底,15)“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这一表述指的是新中国的哪一外交方针()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B二、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认识1五项原则之间的关系(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基础;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贯彻五项原则的保证,是处理各国政治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2)平

9、等互利是实现五项原则的条件,是各国经济、贸易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同时也是国家间处理相互关系的政治基础。(3)和平共处是目标,前四项原则是实现和平共处的根本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遵循前四项原则,才能实现和平共处。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建国初“三大方针”的发展(1)目的上,“三大方针”以维护独立和主权为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2)内容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三大方针”中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别,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3)影响上,“三大方针”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山东宁津高考补习学校10月月考,32

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主要是由于它()A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B根本上消除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认可D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50年代的外交成就的理解和认识。建国后初期的“三大政策”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特点,制约了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则超越了这一局限,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也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不可能消除国家之间的分歧,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故A、B两项都错误。【答案】D2(杭州市西湖高中2012届高三开学考,3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A中国在西方世界赢得了广泛的盟友B中苏同盟关系出现了严重的裂痕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答案:C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