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 元 整 合一、知识结构认读认读要领抓住两条线索:1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从春秋创立到明清出现对儒家思想批判和反思的进步思潮,要结合主要思想家的主张进行分析。2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成就。二、重大历史线索1主流思想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的趋时更新。时期发展历程春秋战国创立与发展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荀子发展了孔子学说西汉改造与独尊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提出“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自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宋明转型与成熟融合佛道思想,形成以理为核心的儒学体系;程朱提出“天理”,主张“
2、存天理,灭人欲”,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体系;陆王主张“心”就是“理”;“心外无物”“致良知”“知行合一”明清之际批判与继承李贽反对以孔子和儒家经典为判断是非的标准,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教;黄宗羲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本”的主张;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的主张;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运动是绝对的2.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及明清时走向衰落的原因。(1)领先原因:源泉:我国古代人民积累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成为古代科技发展的源泉。政治:古代中国长期处于中央集权政府的管理之下,政治局面相对安定,这也有利于科技的繁荣与进步。经济:为科技文化的进步提供了
3、物质基础。古代中国的生产力发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社会生产的实际需要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科技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政策:统治阶级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同时,封建政府为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长治久安,非常注重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促进了科技进步。对外交往政策:中华文明同外来文明不断交流,促进了不同文明的融合,有利于我国科技文化的正常发展。(2)走向衰落的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封建统治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与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
4、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与越来越残酷的文化专制统治使中国古代科技缺乏足够的重视与人才。归根结底,是由于中国古代日益腐朽的封建制度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走向衰落。三、题型应用体验文字史料类选择题【题型解读】1从选取的素材看,多以一段论述或论断、报刊、谚语、诗词等文字材料出现。2从考查功能看,提取有效信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典型例题】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A由人治转向法治 B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C建立君主立宪制 D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法制【技法攻略
5、】读材料一看关键词“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二看描述对象:黄宗羲。提信息在黄宗羲看来,“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也就是说,他不主张建立一家之法;由“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来看,他主张建立法治,而不是由君主一人说了算。构联系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实行“法治”;但他仍属于封建士大夫阶层,并没有提出建立君主立宪制和资产阶级民主法制。明答案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主张实行法治。故答案是A项。【针对训练】1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C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D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解析:材料讲的是不能单纯使用儒家思想,而应将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所以答案选D。答案:D2“他做出了把佛教和道教的成分与儒家学说结合在一起的一种解释他还相信人的善良及其可完善性邪恶是疏忽和教育有缺陷的结果,是可以纠正的。”“他”是()A孟子B董仲舒 C朱熹D黄宗羲解析:儒家思想吸收了佛教和道家的思想,在宋明之际发展成为理学,代表人物是朱熹和二程等。故选C。A、B项是在佛家思想引入中国之前,不符合题意。D项是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家。答案:C